月下獨酌范文
時間:2023-04-07 22:27: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月下獨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兩塊月餅添新愁。
三疊陽關人盡望,
四處飄零堪回眸。
五弦琴聲窗外躍,
六神無主總憂游。
七月流火情盡燃,
八方風雨沐孤舟。
篇2
月光輕輕撒在庭院。
我坐在小亭里讀書。
風撫起我的衣襟,帶起陣陣落葉。
對月吟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試問,有誰,在和我同樣獨自對月吟詩?
是遠方的知音么?
2
月光下,我輕輕舞劍。
花瓣隨劍風起落。
月光下,那一杯濁酒,慢慢滑入口中。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試問,有誰,在和我同賞那一彎清月?
是故鄉的家人么?
3
月光下,我獨自坐在酒樓。
卻沒有人陪我飲那一杯酒。
月即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試問,有誰,在和我同樣獨自飲酒賞月?
是同病相憐的游子么?
4
月下,我獨自戲耍著。
無奈。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試問,有誰,獨自在月下戲耍?
是舊時的玩伴么?
5
月光放肆在窗口。
月下,我那孤獨的舞影。
歌一曲沒有任何回音。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試問,有誰,在歌舞那孤單的旋律?
是暮年的么?
6
當我醉酒時,以不知月影的去向。
或是……
我看不清月和影?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試問,有誰,在傷心于本不存在的聚會分散?
是不醒舊夢的故交么?
7
月下,我背起行囊,告別。
兩行清淚潸潸而下。
我還能回來么?
永結無游情,相期藐云漢。
試問,有誰,在離家后卻回家的機會渺茫?
是離家的自己么?
8
篇3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白衣長嘯,對月千樽。這是第三次讀這首詩時我心中的景象,這次翻來,感覺到太白詩仙倒是“采花賊”一個。
蔥翠的草兒密密麻麻地湊在一起,與那總角之交的小可愛抱團玩耍的樣子沒什么差別。它們手牽手搖著,綠油油而細膩的小手在微風的安撫下開心地搖著,草尚如此,更何況花呢!
花朵在風中不停地點頭致謝那些陪襯它們的綠,微綠的長腿纖細光滑,微微挺著,清妝點紅的美貌舒展開來。好一份氣質,惹得人心中幾度漣漪。
惹得是誰?可不就是眼前的這位嘛。
再望向這嬌艷的花兒,亭亭玉立。
誒?一只手伸了過來。
這手厚實,宮中的日子還是不錯,原來每天陪皇上在皇宮瞎轉悠,玩點兒花草,吃的也不比皇上差多少。雖然近日皇上寵著楊娘娘,不太像以前那樣看重自己,但也不會差太多。
但他的性子,八十匹馬都拉不住。
說來,杰出的文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脾氣。
怎的?豪氣干云的一紙上書,賜金放還!
星星在夜衣上閃爍奪目,花叢中的螢火蟲也按捺不住歡快的心情,想和星星比試比試。
這晚,太白舒服,一道枷鎖解開了,何樂而不為?
只是可惜,賀兄沒來。
嘖嘖,賀兄不來,酒香就淡了些。
太白摘下了這朵花,放在酒壺里泡上一泡,雙手和上蓋子,便起了身。
“嘿!”
紋有竹子的袍子填充著素潔,在右臂猛地上揚時卷起一道弧度,在微風中騰起浪來。
竹浪悠悠,浪子蕩蕩心隨竹。
仰天大笑,笑聲仿佛可以沖入九霄云外,太白的身影不一定是最好看的,但一定是最瀟灑的。
轉身,當竹枝在太白的身上起舞,短短的瞬間,波紋隨至。
月光不緊不慢地灑在他身上,仿佛一切都慢了下來,身體后面還有兩道影似的,連而不散,和而不隨。
其人,何嘗不是如此?
而太白的心中,是不是有兩位親友與之共舞呢?
“來!喝一壺!”太白迅捷地拿起酒壺,對著滄遠的明月,開了蓋子。
“嗯,還湊合,也算是不負良辰美景。”太白也是酒中仙,對酒很是講究,飲酒多年,酒的優劣,一聞便知。
舉起酒壺,張口就喝。
這大好春光,不及時行樂,豈不謬哉?
暫放酒壺,又舞起身來。
影子啊,你跟了我這么久,又何嘗不是知己?
夢幾月,醒幾年?醒能同其樂,醉能述以文者,青蓮也。青蓮謂誰?詩仙李太白也!
美酒會喝完,宴席也會散。
不論怎么說,離別總是讓人憂傷。可你們都在我的影子里,我走到哪兒,你們就在哪兒,又有何懼?
散了又如何?咱們一起望望共同的一片穹頂,不就是在一起嗎?哈哈哈哈!
亦或是,咱們約在天上坐坐?
太白停了,手上松開了,還是那個老姿勢。
來來來,共飲三百杯,我沒醉。
無數個夜晚,太白都以這個姿勢迎接月光的青睞,迎接太陽的鞭策。
不經意間,才將神思拉回到微微發黃的書頁上,才發覺過了一個小時。
青蓮呀,如果不是肉體的束縛,我真想活成你那樣。
逍遙快活,無拘無束。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篇4
我還記得李白喝酒后寫了一首《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遨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用酒消愁,并且寫了一首小詩,怎能再感到寂寞呢?就因為這樣,我又對酒加幾份好奇心。
終于等到夜晚來臨,我坐在沙發上,將紅酒倒在高腳杯中一些,然后,把杯子放在嘴邊,鼻子猛然聞到一種香香甜甜酸酸的味道,杯子又離開我的嘴巴。可我想想喝酒是成熟“女人”必做的。杯子又重新回到嘴下。我捂起鼻子,佯裝老練的下了一口紅酒,剎那間,我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氣息,又酸又辣。我“璞”地一聲,將酒吐了出來。此時此刻,我只想說兩個字:難喝!。
這讓我有些不解,既然酒這么難喝,那大人們為什么還要喝酒呢?這時,我又想到李白的那首《月下獨酌》。靜靜的,我陷入沉思。
窗外,群星璀璨,煙花綻放,似乎要比比誰更美。
篇5
2、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原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篇6
關于中秋的成語故事玄宗游月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 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 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關于中秋的成語故事:貂蟬拜月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云中;貂 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余,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 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關于中秋的成語故事:月下獨酌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關于中秋節的成語故事。《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詩人上場 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 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關于中秋的成語故事:吳剛伐桂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后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 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篇7
獨自一人穿梭在自家院中的果林中,陣陣秋風裹著果香隱隱約約的襲來,低頭看看腳下的影子,是那樣的長,卻也是那樣的黑,心中不禁隱隱浮起一絲痛感,寂寞在悄然中包裹了全身……
靜靜地走到一棵大梨樹下,在樹蔭下的石凳上坐了下來,抬頭遙望天際,一輪明月在天空是唯一的亮點,那朦朧的感覺,似籠罩著一片孤寂,口中不禁傳出段段詩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飲,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想想現在月下的我,不正是那樣孤獨,僅隨月下的影子所伴,是這般的孤獨,此時,也斷斷續續的明白了李白《月下獨酌》一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了:
獨自一人背井離鄉,在月下既無友人相伴,亦無至親在此,唯有月下長影伴月光而下。幽幽園中,一壺美酒獨自醉,邀來明月隨相伴,醉后歌舞交凌亂,不禁深懷親友情……
一陣秋風又飄來,掠過我的長發,發絲從眼前一閃而過,瞬間又停下了,人世間的事也不都這樣嗎?來得快,去得亦快!變化,總是那樣那樣的快……
篇8
2、晴天雨水
3、沉斂一生
4、一世終蒼老
5、煙燈失寵
6、舊人九事
7、淡忘如思
8、點雨落山嵐
9、時間似深海
10、南巷孤人
11、風里有詩句
12、望斷、天涯路
13、月下獨酌
14、往事人煙
篇9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2、《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3、《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4、《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5、《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6、《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于爾何有。
7、《自遣》 李白
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
8、《春日醉起言志》 李白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覺來眄庭前,一鳥花間鳴。
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9、《獨酌》 李白
春草如有意,羅生玉堂陰。
東風吹愁來,白發坐相侵。
獨酌勸孤影,閑歌面芳林。
長松爾何知,蕭瑟為誰吟。
手舞石上月,膝橫花間琴。
過此一壺外,悠悠非我心。
10、《對酒》 李白
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篇10
打個比方,五言古詩就像是古詩圍坐在五言的餐桌邊,有時候是六七個人,有時候是十二三個人。大家聚在一起,說文解字,喝酒吃肉。李白在《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這首五言古詩中寫道:“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講了幾句話,人家肯留宿了,還拿出美酒款待。看來沒什么吃的,除了酒。所以不一會兒斗酒之最的李白就醉了。酒仙趕了一天的路,風塵仆仆,不能餐風飲露,肚子怎么不餓!
而在李白的另一首《月下獨酌》里,就只能光給李白喝酒,別說是肉,就是蘿卜干也不能給他吃。朋友也不要去看他,讓他孤身一人在花下,只有一壺酒,如此方與朋友親近。這個時候還以菜佐酒,則太俗了。月光素盤,李白用月光下酒,情不自禁吃得太飽,為了幫助消化,就載歌載舞了。《月下獨酌》是一個詩人的吃,吃得有聲有色個性鮮明,盡管無肉,也不會大醉。所以說,李白的詩瀟灑飄逸,只見酒不見下酒菜。
而在杜甫那里,菜比酒重要,所以說杜甫是位現實主義大師。浪漫主義的酒,現實主義的肉。李酒杜肉,但杜甫常常沒有肉吃,一如孔子。肉是大葷,在古代,韭菜叫小葷,杜甫吃不到大葷吃小葷,就在他的五言古詩《贈衛八處士》中我們可以看到杜甫吃小葷時的“驚呼熱中腸”:漠漠的夜雨里,從院里剪一把韭菜來炒著吃,盡管寒酸,但意境多美。“夜雨剪春韭”,這是美食的千古名句,杜甫是唐代頭一名美食家。“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杜甫的酒量比李白小多了,因有了“夜雨剪春韭”這一份美食的心境,也就得到超常的發揮。
王維呢,這位詩人好像一喝酒,就會跑到露天,熱愛山水的本性暴露無遺。王維不是“置酒長安道”,就是“下馬飲君酒”,有點“吃里扒外”。也正靠著這點“吃里扒外”,安史之亂后才逃出了懲罰。最窮的詩人是孟浩然,又饞酒,所以只得常常登高,“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就是為了看有沒有人送酒來。最靜的詩人是韋應物,“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這靜得有人情味,有酒同喝,有福同享,悄聲細語,溫暖人心。與“安得廣廈千萬間”不分上下,只是度數不同。一個是燒刀子,一個是陳年花雕。
七言古詩像張長條餐桌,來喝酒吃肉的人多了一些。最知足的是韓愈,“床鋪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退之無力擒虎,就退之賞景,山紅澗碧,不改其樂。“山紅澗碧紛爛漫”,爛漫的青春呵,韓愈像吃青春飯的。白居易不但租到了便宜的房子,還能出入皇宮禁院,《長恨歌》就是他見到的流動的華宴。唐代詩人中,白居易的筆寫得出富貴氣,“玉樓宴罷醉和春”,這類句子,李賀、賈島是寫不出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飲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