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語言范文
時間:2023-04-02 06:42: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搞笑語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英語 高效 課堂 教學語言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進行社交活動的工具,是人們在進行思想、情緒和感情表達、傳遞過程中的信息符和驅動器。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目前中國學生的外語學習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課堂是學生接受英語的主要渠道,教師語言是英語課堂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有位教育者將“高效課堂”概括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簡單來說,如果一節課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培養等方面有所收益,那么這節課就是高效的課。但是在很多教師的課堂中并不能做到如此,甚至有效都談不上,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師的教學語言有關。
一、高效課堂的教學語言的特點
1.語言要簡潔明了、淺顯易懂,符合學生實際水平。
教師使用課堂用語的目的是為了和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溝通,所使用的語言一定要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英語水平,能讓學生一聽就明白教師的說話意圖。因此教師要用符合學生實際的、他們所熟悉的詞匯來組織課堂教學。比如,要學生打開書本讀課文時,教師可以直接說“Boys and girls, please open your books. Read Unit …”。如果在解釋游戲規則等其它教學活動時,無法用簡潔明了的英語使學生明白時,那就直接采用中文解釋,但語言也必須是簡潔明了的表達,不能啰嗦。
2. 語言要準確、規范,促進學生的學習。
托爾斯泰說:“在語言上花費的功夫簡直可怕,必須使一切顯得美麗、簡短、質樸,而且最重要的是準確。”在日常的口語交際中,說者只要把所要表達的信息順利地傳達給聽者,交際的目的就算達到了,在語法上出現一些不規范是允許的。但是作為教師的課堂用語則不能有錯誤。教師準確、規范的教學語言對學生是一種聽力訓練和對知識的鞏固,也能促進學生更快、更好的學習。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語言的準確和規范。新教師如果不能確定課堂用語的準確和規范,則要在備課時寫下課堂上要用到的一些關鍵詞句。
3. 評價語言要人性化,利于學生發展。
好的英語教師對學生行為的表現評價語言很多。除了簡單的“OK”“good”“very good”,教師還會使用“Great” “Excellent” “Wonderful” “Well done!”“You did a good job.”“You’re a clever boy/girl!”等等贊美性語言來激勵學生,學生亦會因為聽到老師對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激勵語言而感到興奮,使他們產生一定的成就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能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最終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 轉貼于
4. 語言要生動、幽默,活躍課堂氣氛。
雷曼麥說過:“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能為人接受。”可見,生動有趣、幽默的課堂語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消除學生學習枯燥無味的有效“調味劑”。在幽默觀上東方人相對做得不如西方人。既然我們是教英語,而外語學習有特定的相對枯燥的階段,因此教師可適當加入一些幽默笑話等進行點綴課堂教學。比如學生口語表達流利時,教師可以說:“Oh, great, are you from America/England?”以鼓勵他們。
二、高效課堂教學語言應該注意的問題
1.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高效的課堂肯定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要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要努力運用豐富的教學語言促使學生肯學、想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緊扣課堂教學目標。高效的課堂教學當然是圍繞課堂教學目標這個中心的,學生只有沉浸在教師為高效達成教學目標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中,他們的學習效率才可能是高效的。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不能脫離課堂教學目標,而必須是緊緊圍繞目標而展開的。
3. 使用正面評價語言。當學生在課堂上犯錯誤時,我們不應該給予太多的指責和批評,更不能用諷刺和挖苦的語言來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是應當使用委婉的語言進行鼓勵,我們的目的是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而不是打擊他們,因此盡可能不用負面的語言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而言之,教師的課堂語言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要想促進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關鍵是提高教師的素質。一個外語教師課堂語言質量實際上就是教師基本素質的縮影,讓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使用能力,為提高自身素質而努力吧。
參考文獻
1. blog.sina.com.cn/s/blog_4415aaba0100cv0i.html 高效課堂22條
2. 劉道義.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幾點意見.[J].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2008(9).
篇2
Once learning stops, vegetation sets in. It is a common fallacy to regard school as the only workshop for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On the contrary, learning should be a never-ending process,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With the world ever changing so fast, the cease from learning for just a few days will make a person lag behind. What's worse, the animalistic instinct dormant deep in our subconsciousnewill come to life, weakening our will to pursue our noble ideal, sapping our determination to sweep away obstacles to our succeand strangling our desire for the refinement of our character. Lack of learning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stagnation of the mind, or even worse, its fossilization, Therefore, to stay mentally young, we have to take learning as a lifelong career.
學習之于心靈,就像食物之于身體一樣。攝取了適量的營養食物,我們的身體得以生長而肌肉得以發達。同樣地,我們應該日復一日不斷地學習以保持我們敏銳的心智能力,并擴充我們的智力容量。不斷的學習提供我們用不盡的燃料,來驅使我們磨利我們的推理、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持續的學習是在信息時代中跟時代并駕齊驅的最穩當的方法,也是在變動的世代中成功的可靠保證。
一旦學習停止,單調貧乏的生活就開始了。視學校為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是種常見的謬誤。相反地,學習應該是一種無終止的歷程,從生到死。由于世界一直快速地在變動,只要學習停頓數日就將使人落后。更糟的是,蟄伏在我們潛意識深處的獸性本能就會復活,削弱我們追求高貴理想的意志,弱化我們掃除成功障礙的決心,而且扼殺我們凈化我們人格的欲望。缺少學習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心靈的停滯,甚至更糟地,使其僵化。因此,為了保持心理年輕,我們必須將學習當作一生的事業。
2.heavy schoolwork【課業繁重】
In my opinion, the schoolwork now being assigned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too heavy. While it is true that students need to study, they need other things as well if they are to grow into healthy and well-rounded adults. High should be allowed more time for play. Playing is not wasting time, as some think. It gives them physical exercise, and also exercise their imagination. Which tends to be stifled by too much study. Finally, the pressure put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excessive schoolwork can cause serious stress, which is unhealthy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I do not advocate the elimination of schoolwork. I do think, however, that a reduction of the current heavy load would be beneficial to students and to the society as a whole.
我認為目前高中生的課業實在太重了,雖然說學生的確應當念書,但是要想長大成為健全的人,他門還需要一些其它的東西,所以應該給高中生較多從事娛樂的時間。娛樂并不如某些人所想的,是在浪費時間,它可以讓學生鍛煉身體,發揮被繁重課業扼殺的想象力。此外,繁重的課業加諸在高中生身上的壓力可能引起嚴重的情緒緊張,這對身心都有害。我并非主張廢除學校課業,但是我認為減輕目前繁重的課業對于學生和整個社會都是有益的。
3.Time【時間】
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 This is something which I learned very clearly last semester. I spent so much time fooling around that my grades began to suffer. I finally realized that something had to be done. It was time for a change.
Now I have a new plan for using my time wisely. I have set my alarm clock ahead half an hour. This will give me a head start on the day. I have also decided to keep a log of what I do and when I do it. Looking back on what I’ve done will give me some ideas on how to reorganize my time.
時光一去不復返,這是我上學期清楚學到的教訓。我浪費很多時間四處游蕩,以致于我的成績開始退步。最后我終于了解到我必須有所作為;該是痛改前非的時候了。
現在我有一個明智運用時間的新方法。我已將鬧鐘早撥半小時,這將使我這一天的作息提前開始。我也決定將我所做的一切及做這些事的時間記錄下來。回顧我所做的事情會啟發我如何重新安排我的時間。
4.Work and Play【工作與娛樂】
Work and play do not contradict each other; in fact, they complement each other. As the saying goes,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A life burdened with work leads you nowhere, for you would get tired and bored with your daily routine work. On the other hand, proper recreation will relieve the tension and discomfort of our monotonous life because it offers you various ways to let out your pent-up emotions.
What I usually do to relax after school is jogging and seeing movies. Usually I don't spare time for exercise, but I valu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at school. Jogging several rounds in the field certainly relieves the day's pressure. On weekends, I'll catch the morning movie for my visual enjoyment. I feel revived and energetic for another week's work-load.
工作與娛樂并不互相沖突,事實上,它們之間的關系還相輔相成。有句格言說:「整日工作而沒有休閑娛樂,會令人變得沉悶乏味。被工作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生活,將使你一事無成,因為你將對一成不變的例行公事感到厭煩。由另一方面來說,適度的娛樂活動能提供各種管道,來渲泄你被壓抑的情緒,減輕單調生活中的緊張與不悅。
放學之后,我最常做的休閑活動,便是慢跑與看電影。通常我并不特地撥出時間來做運動,但是我很重視學校的體育課。在操場上慢跑幾圈,無疑地可以減輕一天的壓力。在周末時,我都去看早場電影,享受視覺饗宴。如此一來,我將有如再生般的充沛活力,去面對下一星期的工作量。
5.My first Job【我的第一份工作】
My first job was at a cramming school. It was three years ago when I just graduated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and finish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since I had nothing to do that summer, I decided to find a job, tasting the joy of independence.
I was responsible for answering the telephone and taking the message. I worked eight hours a day, six days a week. The work was not difficult nor heavy to me and I gueI did well. The most delighted thing was perhaps that I could spend the money I earned all by myself.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補習班做事。那是三年前我剛從國中畢業,考完聯考時的事了。既然我那整個夏天都閑著沒事,倒不如找份差事,嘗嘗獨立賺錢的快樂。
我負責接聽電話且紀錄留言的工作。我一天工作八小時,一星期工作六天。那份工作對我而言既不困難亦不沉重,所以我想我還滿稱職的。而最令人快樂的事大概莫過于花全部由自己賺來的錢了!
6.My Favorite Sports【我最喜愛的運動】
Sports help everyone to keep healthy, happy, and efficient. So I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games, especially table-tennis. Table tennis is my favorite game. I play it almost every day.
Table-tennis is an ideal game us because it brings the whole body into action. It strengthens our muscles, expands our lungs, promotes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and causes a healthy action of the skin. Besides, it is very amusing and does not cost us much money. Table-tennis is very moderate; it is not so rough as football. It is an indoor game and can be played even on rainy days. Thus, it is my favorite kind of exercise.
運動能幫助每一個人保持健康、快樂和有效率。所以我特別重視運動,特別是桌球,桌球是我最喜歡的運動。我幾乎每天玩。
桌球對我們而言,是一項理想的運動,因為它可以使我們全身運動,它可以增強我們的肌肉,擴張我們的肺部,促進血液循環,并且使肌膚產生健康作用,此外,它很有趣而且所費不多。桌球是相當溫和適中的,它不像足球那么粗野。它是一種室內運動,甚至在下雨天也能玩。因此,桌球是我最喜愛的一種運動。
One day, a father and his little son were going home. At this age, the boy was interested in all kinds of things and was always asking questions. Now, he asked,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runk', dad?" "Well, my son," his father replied, "look, there are standing two policemen. If I regard the two policemen as four then I am drunk."
"But, dad," the boy said, " there's only ONE policeman!"
篇3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使學生對教師充滿了畏懼,在課堂學習中不敢主動發言,在教師提問時不能流利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種教學中存在的情況是由于課堂學習氛圍壓抑,學生對學習缺乏自信造成的。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教師要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創設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時敢于發言,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發展。在和諧的課堂學習中,學生才能積極有效地思考,把他們的語文學習潛力挖掘出來,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
(一)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在學生進行探究時,作為他們中的一員,通過對問題進行討論,使學生對教師不再充滿畏懼,而是把教師當成自己的同伴,從而實現課堂學習的活躍氛圍。
(二)關注學生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激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動態進行認真觀察,發現學生的進步和優點并進行表揚,讓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在課堂環節中敢于發表對知識的看法,敢于和教師進行知識的討論,使學生在積極的心態下進行學習,使課堂氛圍和諧、活躍,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開展語文活動,在學生積極參與的過程中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例如,為了復習和鞏固語文知識,教師可以進行搶答式的提問,學生為了搶答,都積極地思考,有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二、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研究證明,小學生只對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參與。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進行提問,提問的方式要巧妙,要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地進行思考。有效的問題能夠對學生的語文思維發展起到催化的作用,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教學《詹天佑》時,我先用多媒體展示詹天佑的畫像,然后讓學生猜一猜他是誰,是干什么的?學生積極地討論起來,并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了強烈的好奇心。然后我給他們講述了詹天佑的故事,接著讓學生閱讀課文,進行探究學習。在求知欲的驅使下,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氛圍
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在語文學習中,結合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為了獲得活動的勝利努力對知識進行探究,從而掌握語文教材中的重難點,提高了語文綜合能力。在進行語文活動創設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使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進行知識探究,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在積極的課堂學習中取得不斷進步。
(一)采用競賽方式進行復習,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在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開展“你問我答”的搶答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使他們積極地舉手進行回答。同時,學生為了正確回答問題,都進行積極思考,有效復習了之前學過的知識,鞏固了已有的知識。
(二)對課文內容進行表演,提高學生的理解
在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探究之后,教師為了讓他們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來進行表演。每個小組中的成員都積極地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體會人物的行為語言,揣摩人物的性格特點,把最精彩的表演展現出來。
四、進行合作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教學中,教師要可以采用協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互相取長補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先讓學生通過預習提出問題,并把問題歸納成幾方面的問題,接下來把學生分成幾組,每組解決一個問題,學生在網上查閱資料、歸納整理,把問題一一解決。這個學習過程就是探究性的學習。通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所謂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關于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等方面的研究專題,主動地參加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如學習了老舍先生的文章,可以引導學生對老舍先生的生平和創作做研究。我們不是強求學生必須提出一些什么新的觀點,而是讓學生通過研究,知道自己以前沒有發現的新的知識。要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體驗研究過程,學習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逐步養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的探究學習方式,發展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結語
篇4
關鍵詞:英語 高效課堂 教學語言
長期以來,課堂就是老師的陣地,老師主持著整個課堂,但常常忘了考慮學生的感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如果學生不去學習,那么再好的老師也成就不了什么。所以我們要打造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必須有高效的課堂語言。
語言是人們進行社交活動的工具,是人們在進行思想、情緒和感情表達、傳遞過程中的信息符和驅動器。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目前中國學生的外語學習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課堂是學生接受英語的主要渠道,教師語言是英語課堂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有位教育者將“高效課堂”概括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簡單來說,如果一節課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有所收益,那么這節課就是高效的課堂。但是很多教師在課堂中并不能做到如此,甚至有效都談不上,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師的教學語言有關。
一、高效課堂教學語言的特點
1.語言要簡潔明了、淺顯易懂,符合學生實際水平。
教師使用課堂用語的目的是為了和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溝通,所使用的語言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英語水平,能讓學生一聽就明白教師的說話意圖。因此教師要用符合學生實際的詞匯來組織課堂教學。比如,要學生打開書本讀課文時,教師可以直接說“Boys and girls, please open your books. Read Unit…”。如果在解釋游戲規則等其他教學活動,無法用簡潔明了的英語使學生明白時,就直接采用中文解釋,但語言也必須簡潔明了。
2.語言要準確、規范,促進學生地學習。
托爾斯泰說:“在語言上花費的功夫簡直可怕,必須使一切顯得美麗、簡短、質樸,而且最重要的是準確。”在日常的口語交際中,說者只要把所要表達的信息順利地傳達給聽者,交際的目的就算達到了,在語法上出現一些不規范是允許的。但是作為教師的課堂用語則不能有錯誤。教師準確、規范的教學語言對學生是一種聽力訓練和對知識的鞏固,也能促進學生更快、更好的學習。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語言的準確和規范。教師如果不能確定課堂用語的準確和規范,則要在備課時寫下課堂上要用到的一些關鍵詞句。
3.評價語言要人性化,利于學生發展。
好的英語教師對學生行為的表現評價語言很多。除了簡單的“OK”“good”“very good”,教師還會使用“Great”“Excellent”“Wonderful”“Well done!”“You did a good job.”“Youre a clever boy/girl!”等贊美性語言來激勵學生,學生亦會因為聽到老師對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激勵語言而感到興奮,使他們產生一定的成就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能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最終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
4.語言要生動、幽默,活躍課堂氣氛。
雷曼麥說過:“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能為人接受。”可見,生動有趣、幽默的課堂語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消除學生學習枯燥無味的有效“調味劑”。在幽默觀上東方人相對做得不如西方人。既然我們是教英語,而外語學習有特定的相對枯燥的階段,因此教師可適當加入一些幽默笑話等進行點綴課堂教學。比如學生口語表達流利時,教師可以說:“Oh, great, are you from America/England?”以鼓勵他們。
二、高效課堂教學語言應該注意的問題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高效的課堂肯定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要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要努力運用豐富的教學語言促使學生肯學、想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緊扣課堂教學目標。
高效的課堂教學當然是圍繞課堂教學目標這個中心的,學生只有沉浸在教師為高效達成教學目標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中,他們的學習效率才可能是高效的。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不能脫離課堂教學目標,而必須緊緊圍繞目標而展開。
3.使用正面評價語言。
當學生在課堂上犯錯誤時,我們不應該給予太多的指責和批評,更不能用諷刺和挖苦的語言來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是應當使用委婉的語言進行鼓勵,我們的目的是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而不是打擊他們,因此盡可能不用負面的語言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篇5
生態學的概念是在自然科學方面首先提出的,指的是研究自然物周圍和自然物的相互關系的自然科學。所以在教育生態系統這一名詞出現的時候我們可以首先理解教育生態學,顧名思義指的是教育和生態學的結合,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教育在與周圍環境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高校體育教學生態化可以從體育教學生態化來釋義,而體育教學生態化首先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闡述,把系統論、協作論、突變論等多重理論結合起來,用來在體育教學中使用,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觀察體育教學的實施并且試圖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最終使體育教學事業在各項教育中更好的推廣。而高校體育教學生態化則是在特定的環境中來研究體育教學,本文特定的環境指的是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由于高校體育教學生態化的實踐性較高、信息交流的頻繁、和其他生態系統要素密切聯系,這關系到每個大學生以后在各自人生的發展,因此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生態化要更加明確發展方向。但是不同的學校有著不同的價值觀、校園文化、教學的風格、師資的配備,所以高校體育教學發展不均衡是在情理之中的。
2教育生態系統下的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目前發展情況
大自然中生態環境是講究和諧發展共同繁榮的,通俗的可以稱為自然生態化的發展。經查閱文獻資料得知,目前高校體育教育環境正在趨向于生態化的發展,但是有些地方還是處于非生態化的狀況,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2.1高校體育教育環境非生態化現象
在研究目前國內高校體育教育發展的程度時,我們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普通高校學生的體能素質現狀和運動情況,本次問卷調查共計2185人參加,涉及了17所高校學生,統計結果顯示體重超重的占據了33%,且男生的超重人數比女生人數高27%,近視率高達76%,且女生近視率要遠遠的超過男生的近視率。超過39%的學生出現過頸椎肩周等疼痛癥狀。低于10%的學生每周有三次及以上的體育運動。很多學生每學期沒有體能測試,高達20%的學生運動時出現昏厥的現象。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教育生態系統下的高校體育教育環境是非生態化的發展,大學生的健康問題已經引起我們對傳統教育環境的深思,那么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2.1.1高校及學生對體育教育觀念的缺失
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生態化的發展是要求在高校體育教育過程中,要求各種教育過程的因素互相協調的發展,首當其沖的因素就是觀念意識的問題,進行高校體育教育觀念的有效實施的時候首先要保障教師與學生的觀念相互和諧不偏差,但是事與愿違,目前在查閱有關新聞的時候發現國內60%的高校中教師對體育教育理念非常古板,很多高校的學生對體育教育重要性觀念嚴重缺失。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的生態化是要求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在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要不斷的創新,要與陳舊的觀念進行摩擦和碰撞,從而獲得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生態化系統內部真正的和諧。在高校體育教育的環境中老師起著引領者的重要作用,通過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傳到學生潛在學習意識中。但是目前在高校中有很多的體育教育者的觀念還是墨守成規,只是當作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放松的一個環節,缺少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這就從根本上就把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悄悄的抹殺掉了。同樣在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的生態化發展過程中,學生體育強身的觀念意識已經逐漸被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而改變,在文獻的查閱過程中我們明顯發現很多學生認為體育教育是可以不開設的學科。這就是教育生態系統中高校體育教育長期的非生態化發展,教育生態系統中學生已經長期的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忽視了體育對今后自己發展的重要性。在有關教育組織在對50歲以上的老者進行“對于自己最重要的是”問卷調查中高達90%的人回答是健康,客觀體現出了強身健體的重要性,這同時和高校體育的要求恰好相同。因此學生體育教育觀念的缺失會嚴重加速高校體育教育環境非生態化的發展,影響了教育系統生態化的發展。
2.1.2高校體育文化發展的滯后
自從12世紀近代大學在歐洲的土地上孕育產生,800多年來形式多樣的高校已經遍布了五大洲,但是在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環境中對體育文化教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現在高校的體育文化教育已經脫離學生和社會的現實需要,用一種特定的思維去考查文化的需求,已經脫離了體育教育的實際應用價值。其實就是高校在體育教育生態化的發展中缺少對我國青年和社會所需的考察,這遠離了本民族文化對傳統體育的真正價值。高校體育教育在不斷進步的時代中也在逐漸減退,一方面是由于很多高校認為科技文化、技能教育是教育的重心,因此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文化的發展較為滯后。另外一個方面,體育文化的滯后是與用在體育教學的經費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決定了體育教育的設施比較陳舊,使一些課程無法正常的實現和教育的理念無法更好的貫徹。體育文化的滯后性使學生天生具備的自由天性被教育滯后給磨掉了一大半部分,無法切合實際的做到以人為本的體育文化的理念,嚴重的制約了高校體育教育生態化的快速發展。
2.2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對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的影響
隨著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國家對于其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訓練力量和充沛的財政支持。同時意味著教育生態系統的不平衡的發展,競技體育和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頭大一頭小”的局面,如在深圳舉辦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中國大學生代表團取得了75金39銀21銅總獎牌數145枚的優異成績。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素有“小奧運會”之稱,這就表明我國高校的競技體育達到最高的最高水平。然而在普通高校中經常報道說在跑步的過程中猝死和暈厥的現象,一組相對準確的調查數據顯示,60%的高校體育教學是在盲目的環境中完成的,充分表明發展不平衡導致了高校體育教育環境非生態化的發展。
3實現高校體育生態化發展的方法
調查顯示,已經有很多高校開始有意識改變體育教育中的問題,要實現高校體育內外環境的生態化就要首先幫助同學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創造一個良好體育教育的氛圍,目前已經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做起。
3.1改變體育教學理念
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生態化的價值觀是要求個體可持續的發展,高校體育教育的理念已經轉變,把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放在了體育教學改革的中心位置,創建綠色的觀念意識。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體發展的特征,如個體的心理、生理、行為意識等。在關愛的角度下引領學生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切實的感覺到終生體育的優勢。
3.2構造高校體育教育環境中各因素的和諧發展
高校體育教育環境中的兩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和老師,要保證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生態化的發展就先要滿足的條件是:師生關系的和諧性,只有必要條件的滿足才能保證體育教育生態化的發展。師生間的平等交流會趨向于協同和本真,學生會放松心情,放平心態去主動接受體育教育的知識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這就自然而然的和老師達到一種自由無阻的交流空間。讓學生在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生態化發展的過程中得到生理、心理、行為的全面成長。
3.3營造一個和諧的教育環境
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與此同時高校體育教育環境普遍的比較低,這就要求國家加大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首先經費的投入要保證公平的發放,獎懲的制度要合理的完善。其次是國家應有意識的多舉辦一些全國性的大學生單項運動比賽,不僅僅局限于四年一次的大學生運動會。最后加大對各大高校體育教育考察力度,對于盲目跟風卻沒有實實在在推進措施的高校加大管理的力度。只有教育環境的公平才能保證高校體育教育環境生態化的發展。
4結語
篇6
(一)研究對象
隨機從銅仁學院體育系2013級學生中抽取40名男生(每班20人)為研究對象,探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繪制背向滑步推鉛球關鍵動作過程圖對其教學效果影響。
(二)研究方法
1.關鍵技術繪圖法關鍵技術繪圖法是指把背向滑步推鉛球的關鍵技術動作過程用示意圖的方法描繪出來的方法。在學習新技術動作的實踐練習前,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觀看教學、比賽視頻認知正確技術過程、學生親手繪制關鍵技術動作過程圖,然后進行實踐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予以糾正錯誤動作技術和鞏固正確技術動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技術動作的質量和效果。2.教學實驗法1)實驗對象以銅仁學院體育系體2013級普修田徑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前,對學生的運動經歷和學生的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條件及學習動機等進行調查或測試,并檢驗有無顯著差異性。2)實驗時間和方法2014年3月—2014年4月按日常教學進度進行教學實驗。兩班背向滑步推鉛球的教學時數完全一致。實驗組的班級在教學過程中加入繪制關鍵技術動作過程圖,對照組班級采用一般教學法教學。教學實驗結束后統一考核,測試背向滑步推鉛球的遠度和技術評分。3)實驗條件控制為保證實驗科學,研究結果有價值,實驗條件控制如下:(1)實驗組:觀看標準教學視頻-根據標準教學視頻繪制關鍵技術過程圖-教師指導練習-再次繪制關鍵技術動作過程圖-反復練習并糾正錯誤動作-通過反復練習鞏固提高技術動作。對照組:觀看教學視頻-教師指導學生練習-反復練習并糾正錯誤動作-鞏固提高技術動作的練習。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人數、所學內容、時數以及所處的場地器材基本完全一致。(2)成績測試、技術評定時兩組學生同場亂序進行,主考由四名非參與本實驗的資深教師擔任,技評成績經由四名主考統一確定其最終得分。(3)實驗前測試自我效能感和身體素質安排在教學實驗前一周的同一天內集中進行,避免人為、情緒、天氣、場地等因素而造成實驗信、效度降低。3.數理統計法教學實驗前和實驗后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進行統計分析,以比較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背向滑步推鉛球教學效果的影響。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前比較
從銅仁學院體育系隨機抽取40人分為實驗組(20人)和對照組(20人),實驗前統一對學生的自我效能和身體形態、身體素質進行測量和評價。身體形態包括身高和體重;身體素質測試指標包括后拋實心球、30米跑、原地縱跳摸高和立定跳遠四項(表1)。測試結果顯示,兩組身體形態及身體素質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可認為兩組實驗前的運動機能與身體素質處于同一水平。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面對環境中的挑戰能否采取適應性的行為的知覺或信念。一個相信自己能處理好各種事情的人,在生活中會更積極、更主動。這種“能做什么”的認知反映了一種個體對環境的控制感。顯然,自我效能在學習動作技術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參照Schwarzer等(1981)編制,由王才康等(2001)修訂的自我效能量表在實驗前對學生進行了測試,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P>0.05),表明兩組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無顯著性差異。
(二)實驗后背向滑步推鉛球的達標成績和技評成績的比較與分析
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課教學后的考評結果顯示(表3),實驗組達標測驗的平均成績稍好于對照組,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技評成績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加入關鍵技術動作過程繪圖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提高鉛球技術學習的教學效果。
三、討論
本研究以銅仁學院2013級普修田徑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并只對實驗組的學生在教學方法上要求學生對背向滑步推鉛球的關鍵技術動作過程進行繪圖,其余教學方法和手段保持一致,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的技評成績顯著好于對照組組(P<0.05),盡管達標成績實驗組也好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實驗組的達標成績和技評成績都好于對照組,表明在背向滑步推鉛球的教學中采用程繪背向滑步推鉛球的關鍵技術過程圖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其教學效果是有效的,尤其對于促進背向滑步推鉛球的動作技術的掌握具有顯著效果。為何具有這樣好的效果呢?我們認為:其一,通過繪制背向滑步推鉛球的關鍵技術過程圖可以加深對技術動作過程的了解,強化正確技術動作的表象思維,對于指導實踐練習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其二,在通過實踐練習后,對沒有完全掌握或錯誤動作可以在通過對關鍵技術繪圖得以發現,可再次強化正確技術動作的認知,使其在不進行身體練習的情況下通過思維得以糾正,有助于指導實踐練習,促進和鞏固正確技術的掌握。其三,給予學生新的學習方法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的新穎吸引學習者更加專注,對學習背向滑步推鉛球的技術動作也具有積極作用。此外,實驗組背向滑步推鉛球的達標成績從平均成績來看好于對照組,但無顯著性差異。我們知道,決定推鉛球的遠度主要是有出手速度和角度決定,動作技術的好壞只是影響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決定遠度的唯一因素。此外還受生理、心理、臨場狀態等多方面的影響。眾多因素都可能影響鉛球的成績。事實上,本研究盡管成績無顯著差異,但總體上實驗組要好,說明關鍵技術繪圖的方法對成績的影響有積極作用,也可以認為實驗組動作技術好而提高達標成績的。總之,在背向滑步推鉛球的教學中采用繪制關鍵技術動作過程圖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因為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該方法,既符合運動技能形成的基本規原理,也符合人體掌握運動技能的學習規律。其實質是對關鍵技術動作過程的思維表象強化,這在教學過程中對技術動作的學習和掌握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學好關鍵技術動作本身就對完整技術動作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因此認為,在各種田徑運動技術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習者親手繪制所學項目的關鍵技術過程圖,對于掌握田徑技術動作有重要作用,從而可提高田徑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結論
篇7
關鍵詞: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打造;策略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怎樣打造高中英語高效課堂,也就是在較為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以投入最少的教與學的精力,實現最為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務必轉變思想,改進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一、熟悉和吃透教材,備好課
更加深入地熟悉和吃透教材是為了備好課。然而在現實當中,一部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能夠把握住教材的一些細節內容,像語法和詞匯等,可是常常難以走出教材,不能夠從宏觀上把握與理解教材,在備課的時候,不能夠從整體上進行考慮。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要明確的是:教材是服務于課堂的。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要能夠使教材服務于課堂教學。換言之,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要探究如何才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體現教材的最大作用和效果。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能夠只是顧及每一章節和每一課時的教學知識,而是更加需要在本冊書、本單元乃至學生學習英語的整個過程當中注重每一章節、每一課時的作用,并且要懂得將課堂教學資源加以整合是進一步熟悉教材與備好課的根本。在教學經驗交流、日常的教學、考試大綱和教材當中都具備教學資源。為此,想要切實整合和優化課堂教學資源,就要求廣大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當中不斷地歸納、學習與探究。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想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需要對學生進行觀察,注重交流互信與情感上的溝通,有效地體現學生的非智力要素,跟學生建立和諧、平等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應當保持尊重的態度,熱愛學生,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全神貫注、和藹可親,微笑著面對學生,耐心地解答學生的提問,且要時常激勵和肯定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推動學生更加高效率地學習。比如,教師在講解“Living with Technology”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提問學生:“what’s TV in the modern age?”以及“Is satellite TV delivered with greater clarity than digital TV?”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這樣,在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當中,不但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還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提高了學生應用語言的水平,從而能夠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堅持以學生為主和教師為輔的教學原則
打造高中英語高效課堂,就是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應用與理解英語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將自身的位置擺正,變成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者。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實施一系列策略活躍課堂的氣氛。首先,教師要通過富有趣味性的語言導入新課,這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創設一種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為打造高效英語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教師需要借助多種教學方式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其中,多媒體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它可以使較為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和形象,從而強烈地刺激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教師還應當創設一種英語口語練習的氛圍,這樣就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與口語能力,并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有效地思考與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技能,最終打造出高效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
四、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在當今社會不但存在著機遇,而且還存在著競爭。這就需要教師在平常的生活、學習以及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性意識,并且讓學生走上講臺展示自我,以使學生能夠實時地把握住機會,敢于面對任何挑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糾正學生的妒忌心理與保守心態,為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觀念,且要有效地動員所有的學生,以使學生富有激情,敢于展示自我、奮發向上、不怕困難和競爭,以滿足如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競賽活動,比如,個人挑戰競賽、自由組合競賽、男女混合競賽以及小組競賽等,像針對會話的練習,可以比賽誰的對話最為流利和準確;像針對單詞,可以比賽誰讀得又準又快等。教師通過這一系列形式的競賽,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且能夠使學生自覺地學習英語知識,從而大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想要打造高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就一定要在熟悉和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備好課,轉變教學思想,改進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式,走出應試教育與聾啞英語的誤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既定的高中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建.如何構建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J].語數外學習:高考英語,2012(2).
[2]宋媛君.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以生為本”活動課引發的思考[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1(Z4).
篇8
一、高校體育社團優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升,體育消費成為人們日常消費的重要內容之一,從而加速了高校體育社團發展,使之體現出以下優勢:
1.社團類型眾多、成員廣
隨著體育需求的日益廣泛,高校體育社團自覺實現自我轉變,它根據市場需求,突破傳統體育社團單一類型現狀,一些新的體育社團涌現出來,如攀巖社團、奧運項目社團等。體育社團的成員也越來越廣泛,不僅包括體育專業,也吸引了一大批其他專業的學生。
2.活動內涵豐富、頻度高
高校體育社團在外在需求推動與學生內在需求的共同驅動下,社團活動從娛樂化向內涵發展,社團活動越來越注重文化品位,注入了濃厚的體育文化元素與校園文化元素。由于社團成員具有廣泛性,社團之間的互動較多,社團活動頻度也越來越高,有利于體育文化的傳播。
3.社團功能強大、效應強
高校體育社團類型豐富,成員廣泛與內涵化發展,直接促進高校體育社團功能完善化,實現了從最初的體育娛樂健身功能到如今多元化功能的演變。它充分展示了活動優勢,發揮活動的媒介作用,體現出強大的影響力,對于學生發展與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高校校園文化優勢
1.思想引領
校園文化具有綜合性特點,它是校園各種思想交匯的產物,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領作用。校園文化建設將發揮思想引領作用,使體育社團各個成員在校園文化尤其是體育文化的作用下,統一思想,有效提升高校體育社團建設水平,推動高校體育社團發展。
2.價值認同
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同化效應,能使學生在校園文化的引領下,保持高度的價值認同。這將有助于高校體育社團內涵發展,使社團成員基于共同的價值認知,參與到高校體育社團活動中來,傳播主流體育文化,弘揚正能量,提升校園文化建設與社團建設水平。
3.教育熏陶
校園文化最顯著的優勢是教育熏陶作用,它作為高校可持續發展的軟實力,對高校教師以及學生發展起到了教育熏陶作用。高校體育社團作為高校學生組織之一,其存在的價值是服務于高校教育教學需要,因此校園文化將有效發揮社團教育載體效應,使社員在校園文化的浸染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熏陶。
三、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思考
1.樹立協同建設思想,提升價值認同
推動協同管理。無論是高校體育社團建設,還是校園文化建設,都離不開有效的管理,這就需要高校基于協同建設理念,推動校園文化與體育社團建設管理,培養管理骨干,完善制度,使高校體育社團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循序漸進地推進。
2.發揮活動載體作用,保持協同發展
(1)注重活動滲透。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將活動內容有機融合起來,注重校園文化活動與社團活動的互相滲透。例如組織校園體育文化藝術節,彰顯高校發展特色。
(2)豐富活動內涵。高校體育社團活動與校園文化活動的融合不是兩種活動的簡單疊加,需要高校基于體育社團活動與文化活動融合的目標,豐富活動內涵,使文化融入體育精神,使體育社團活動融入文化品位。
3.確保建設資金投入,優化基礎設施
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都需要基礎設施作為支撐,這就需要高校基于兩者協同建設思路,確保資金投入,加強基礎性設施。
提升體育設施建設水平。高校要根據體育社團日常活動需求,進一步提升體育設施建設水平,為學生提供基礎性社團活動保障,配置必備的社團活動器械,建設基礎性活動場所,并且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優化校園環境建設。
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高校要根據校園文化建設檔次,不斷優化校園環境建設,包括校園軟環境與硬環境,使每一處建筑、一草一花等都能夠體現出文化內涵。
篇9
關鍵詞:黨校;慕課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慕課”,以“將世界上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送達地球最偏遠角落”為理念,具有頂級師資授課、開放式在線訪問、大規模同時參與、精品化微課程資源、線上線下互動、基于大數據的分析與評估等優點。自2008年創立以來,慕課引起了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高等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慕課正在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迅速席卷全球,在高等教育變革,學習模式轉變,知識傳播與創造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高校育人的陣地,學校黨校承擔著培訓入黨積極分子、中青年骨干教師、黨員、干部等主要任務,是輪訓和培訓黨員領導干部,培養黨的理論隊伍,學習、研究理論的重要陣地和干部增強黨性鍛煉的熔爐。[2]高校黨校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 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新時期高校黨校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培訓模式內容單一、學員參訓積極性不高、激勵機制不健全、低層次課程資源重復建設等問題。[3]慕課這樣的新興的教育方式為當前高校黨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啟示。
一、變革教育形式,突破時間空間限制。
當前高校黨校教育主要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固定的人員,知識的傳遞僅僅發生在確定時間內的一個空間內,時間空間的阻礙使得黨校知識的傳遞受到影響。黨校知識的傳遞方式并沒有隨著互聯網技術、通訊技術的發展而進行較大的改變。固定時間和地點的形式對于增強黨校教育的嚴肅性或許有一定幫助,但是無遺會提高知識傳播的門檻。泛在學習、碎片化學習、移動學習等新的學習形式正在改變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我們的教育形式隨之變革是與時俱進的體現。參考慕課這種“在線”“開放”的課程形式,借助互聯網技術和通訊技術可以大大消除時間空間的限制。
二、優化教育模式,強化師生、生生互動。
傳統黨課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的參與性因為受到諸多黨課課堂現實因素的影響,如黨課人數眾多、上課時間有限等使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和質量收到不良影響。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黨課的吸引力不足,參與感不強,教學效果不顯著。的慕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僅打破了“教師驅動、學生遵從”的傳統教學關 系,而且重新構建了以學員為核心,網絡、教師共同 驅動的“雙驅”關系。線上線下的互動使得學習交流無處不在,這種開放性的學習會增加學習者相互交流的機會,進而增強課程的實效。
三、創新反饋機制,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當前黨課的反饋受重視程度不高,課程反饋機制單一而結論化,這對于通過反饋不斷完善黨校教學積極作用未得到充分體現。重視反饋,并創新反饋機制,做到及時反饋、過程反饋、拓展反饋的渠道,并借助于大數據技術通過采集學生學習過程的客觀數據如個人信息、學習專題、培訓方向及培訓時間、課程完成率及參與度等個性特征數據進行主動的“反饋”對于提升黨校教育教學的效果大有裨益。
當然,慕課并不是萬能的,更不是完美的,其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從慕課的視域對當前黨校教育進行有益嘗試和探索無疑是有價值的,黨校教育的創新需要不斷的探索、總結和迭代。
參考文獻:
[1]郝丹.國內慕課研究現狀的文獻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1):42-50.
篇10
【關鍵詞】小學 語文 教學 效率 研究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告訴我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并指出語文教學應該實現“知識能力、方法過程、情感價值”的三維目標,這就是說,高效的課堂教學不應該只是以教師唱主角,為學生進行知識堆積的空間,也不應該是盲目追求教學情境的變換、學習形式的變化、花樣翻新的趣味游戲與合作表演,而應該是通過情境教學、趣味教學形式,切實達到扎實的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培養,文學鑒賞能力與美感等能力培養的目標,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標》中所要求的“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精神。
1.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
學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強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交流,以起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效果。教師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時,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1 要精心設計語文教學過程,完善課程設計,積累教育素材,提高教學水平。
1.2 引導、不知探索內容,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知識討論。
1.3 認真協調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
1.4 制訂完善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教學評價。
同時,為了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率,小學教師還應擺正與學生的關系與位置。雖然老師不可能關注到每個學生的任何變化,對每個學生的關注也不可能絕對平等,但是我們應當盡可能的鼓勵與贊揚學生的每個進步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在課堂上在我們這里得到表揚,找到自信。
2.合理分配利用課堂時間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小學生每堂課只有40分鐘,時間相當寶貴,如何將40分鐘合理分配利用,上出高質量的課,關鍵就看教師的思想觀念了。高效的課堂離不開高效的教師,高效的備課,高效的教案,教師首先要形成不浪費一分一秒,惜時如金的想法。因而在事先備課中認真吃透教材,從而做到精心設計教案,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因為教師講課需要時間,師生雙向交流需要時間,學生實踐練習也需要時間,這些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所在在安排中就要事先設計導入方式,精講,巧講,盡量壓縮講課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訓練說、讀、寫甚至表演展示,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
3.組織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問答競賽
小學學生活潑好動,具有較強的好勝心,語文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這一重要特點,組織語文知識的競賽活動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在古詩教學課中,組織詩句接力比賽,來提高學生背誦詩句的效率。
4.注意培養學習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指出:“要引導學生質疑、探究, 在實踐中學習, 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高效地教學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學生,依靠學生自主性,自己去動手,去思考,去練習,去體驗,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將自己的對課本的體驗感受所得去強加于學生,因而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特別注意擺正自己與學生的位置,教師是引導人,而不是主導人。如有的教師教學課文《海上日出》時,就讓學生帶著“陶醉”的語氣讀、帶著“神往”的語氣讀,可是讀來讀去,學生根本沒讀出“陶醉”“神往”的語氣。這就是教師以自主為中心,忽視學生的真實感受,強拉硬拽,將自己的事先設計的教學成果強加給學生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