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藝術品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2 16:37: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件藝術品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一件藝術品作文

篇1

在我家的書架上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座精美的象雕了。

這座象雕是我過生日時爸爸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它卷著長長的鼻子,長著尖尖的象牙,兩只蒲扇般的搖擺著,好像在跟我們打招呼呢。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總能給人動力,給人溫暖,還有四根柱子式的腿,不仔細看還真挺像一只活生生的大象呢。我一直視它為寶貝,不讓別人隨意摸它,可意外還是發生了。

有一天,我家來了一個小弟弟。小弟弟活潑好動,一走進家門,就到處亂竄,東看看西瞧瞧,問這問那。那個我最心愛的象雕竟然一眼被他看中了,嚷嚷著要玩。我暗中給媽媽使了個眼色,示意媽媽不要給他玩。可是媽媽走近我,小聲對我說:“給小弟弟玩一下了,沒事的,不會弄壞的。”我沒辦法,只好很不情愿地把象雕小心地從書架上拿了下來,輕輕地遞給了小弟弟。小弟弟拿到之后愛不釋手,把象雕翻來覆去的撥弄。我擔心極了!時時刻刻跟著小弟弟,并盯著我的象雕。突然,只聽“砰”的一聲,那個象雕被摔在了地上。我趕緊跑上前,彎腰把我心愛的象雕撿起來,我發現它已經成了一個缺了一條腿的“殘疾人”了。小弟弟一看不對,溜之大吉,逃得無影無蹤了。我又生氣又難過,握著“殘疾人”象雕久久回不過神來。

這座心愛的象雕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完美,但我仍舍不得把象雕處理掉,仍舊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原處。

篇2

藝術品,是指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是精神產品而不是物質產品,藝術品主要是意象思維的結晶,而不是抽象思維的成果。在我們家臥室的轉折角有一個醒目的橙色南瓜。這個南瓜是我的嬸嬸送給奶奶,奶奶一直擺放在我的家中。這就是我喜歡的藝術品。這個南瓜直徑大約是36厘米,頂端有一個大約4厘米的花把。一大片的橙色中,有一小點的綠色,整個搭配的非常協調,越看越像《灰姑娘》里的南瓜馬車!

這個南瓜是陶瓷的,重約3斤。表面非常的光滑,冰冰的、硬硬的,但是能讓人愛不釋手,就像捧著一個聚寶盆。那深綠色的花把有點透明,給人們想象的空間,同時也增添了幾分活力。一個南瓜整體被分成了10份,真是十全十美呀!這個南瓜構造較為簡單,跟農民伯伯種出的南瓜樣子、構造是一樣的;這個南瓜不是那么的鮮艷奪目,而是一般的橙色,讓人感到生機盎然、心曠神怡。這簡單樸素的景色比鑲著奇珍異寶的陶塑南瓜好得多它以簡樸、素氣而引人注目。

這個南瓜做的非常逼真,真像剛從蔓上摘下來的新鮮的南瓜!玻璃南瓜表面泛著亮光,再不開燈的情況下,把玻璃南瓜放在餐桌上,貪吃的人肯定很想沖上去咬一口。

玻璃南瓜那樸素的顏色是我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它的誕生是于玻璃陶藝工人那雙勤勞得手分不開的。這個南瓜,為我家增添了幾分姿彩。因為玻璃陶藝工人豐富的想像力,必定會有更多人得到更美的藝術享受!

篇3

每一天中午或課間,就見食品店里擠滿了人買食品,一買就是好幾元錢的。每天每個班級都要倒幾次垃圾桶,可想而知,一個班級一天要吃掉多少小食品!這樣吃小食品,不但對身體健康有傷害,而且,這樣大手大腳地花錢,家庭經濟也有負擔呀,還有一些同學對環保意識不夠,隨手丟垃圾,每天操場上都有食品袋,不是在空中飛舞就是在地上亂跑。早上值日生撿完一遍,中午又有食品袋再到處飛舞走動了。食品袋都是朔料制品,千萬年不爛,飄到森林湖泊里都是污染,對大自然危害是非常大的,對未來我們的后代都是有害無異的。消滅食品袋只有一種辦法,用火燒才能把它消滅倒。每次學校有關工作人員焚燒垃圾時,只見濃煙滾滾,一燒就是幾個小時,刺鼻的氣味令人窒息。

在此,我向全體同學們提出以下建議:

1. 提倡不要亂丟垃圾,把垃圾倒進垃圾箱里。

2. 為了身體的健康盡量少吃小食品,那樣也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3. 為了我們有個美好的環境,監督身邊的每一個同學從我做起,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篇4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產量豐富,數量眾多。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予以保護,有助于挖掘我國的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民間經濟,增強民族團結,并有助于實現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著作權貿易的平衡。鑒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特殊性,我國著作權法明確規定,其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究竟如何保護,目前還未有一個完整的方案。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和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一方面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正面臨失傳或消亡的危險;另一方面,其潛在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卻逐漸顯現出來,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權屬問題日益凸顯。面對民間文學藝術被任意使用、破壞乃至失傳的危機,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亟待法律的保護。本文擬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一些理論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國際上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法律制度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法律制度,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其起始原因在于發展中國家保護自己的傳統民族文化,從而提出擴展著作權客體的要求。此前,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都可以大量無償地使用發展中國家豐富的民間文學藝術資源。為防止篡改、歪曲、擅自使用民間藝術作品的現象發生,實現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著作權貿易方面的平衡,一些國家和地區先后將民間文學表現形式列為著作權客體加以保護。為了適應這一發展趨勢,《伯爾尼公約》1971年修訂本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作為“不知作者的作品”的一種特例來處理,該公約第15條第4款規定,各成員國在書面通知《伯爾尼公約》總干事的前提下,可以給不知作者的、未出版的,而又確信于本公約成員國之作者的那一部分作品提供法律保護。

197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為發展中國家制定了《突尼斯樣板版權法》,其中專門規定了關于“本國民間創作的作品”的保護條款。1982年,又正式通過了《保護民間文學表現形式,防止不正當利用及其他行為的國內法示范條例》。迄今為止,采用著作權法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主要是發展中國家。

我國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現狀及其界定

關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Folklore),我國目前尚無一個統一的概念。一些國家的法律和國際版權公約中,民間文學藝術概念的外延差異也很大。

我國民間文藝協會認為民間文學的特點是“集體創作,集體修改,口頭流傳,變異性大”。這種觀點顯然是不夠科學的,因為“口頭流傳”在實際上只劃定了以語言形式表達的一部分(或一小部分)為民間文學作品,而那些純粹的繪畫,雕刻、技藝、建筑藝術、風格等藝術形式則被排除在外。事實上,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還有許多精彩的方面,我們僅拿云南做個例子,在云南全省共收集到民族傳統樂曲2000多件,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227種,獨具特色的民居形式22種,民間美食菜肴72種,這些還不包括云南省邊遠的一些民間文化。此外,還有像河北的楊柳青年畫、湖北的大冶木雕,荊州皮影、陜西的剪紙、云南的傣族織錦、敦煌石窟造型等,它們都體現了一定區域的極富特色的創作藝術。如果僅以傳播方法的不同去判別是否為民間文學藝術,必將對某些僅限于特別流傳方式的民間文學藝術產生不公平待遇。

由此可以認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就是指:在一國國土上由該國的民族或種族集體創作,經世代相傳,不斷發展而構成的文學藝術作品。一般認為,它包括語言形式(民間故事,民間詩歌等),音樂形式(民歌,民間器樂等),動作形式(民間舞蹈,戲劇等)以及用物資材料創作的形式(繪畫,雕塑,工藝品,編織品等)。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的幾點法律思考

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對象從著作權法上的“作品”擴大到不具備作品條件的“表達形式”,對于完全具備作品形式的詩歌,傳說等作品,可適用著作權法的規定直接予以保護;對于尚不完全具備作品必要條件的素材,如民間宗教儀式、民間建筑風格,民間游戲、民間舞蹈等形式,也應予以保護,以防止他人隨意利用、歪曲、篡改。

篇5

——我讀《哈佛家訓》

一邊是生機盎然,一邊是落葉凋零,人生旅途中,喜與悲,成與敗,只在你一念之間。

——題記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才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什么也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成了經理。

禪師的一句話讓兩個年輕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只因堅守的信念不同,收獲的果實自然不同。一個年輕人聽了禪師的話后辭去了工作回家種田,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一名農業專家,而另一個,在公司中忍氣吞聲,卻在不斷的進步,最后成為公司的經理,兩個人在一起談論,不禁為當初兩個人不同的信念而感到詫異,禪師的一句話只不過是給他們的信念找一個堅信的理由罷了,堅定的信念,能夠超越自己,實現夢想。

信念是什么?他就是那個讓你改變態度,轉變想法,付諸行動的驅動理念。“不過一念間”就能夠改變多少人的未來,改變多少人人生的追求。

成功的道路千萬條,只因堅守的信念不同,走上的道路必然不同,要相信奇跡,奇跡就會發生,因為雖然行動的力量是有限的,信念的力量卻是無窮盡的。每個人只有在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之后,才能迸發出內在的潛能,可見,信念的力量不可小覷。

很多事情的成敗都源于人的一念之間,當人們面對同樣的事情產生了不一樣的念頭做出不一樣但絕對能夠改變一生命運的決定的時候,結果就已經注定了,所以我們應該相信信念的力量,例如:你在學業中遇到了挫折,一蹶不振,卻在偶然間聽到老師說你很有前途,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于是,你奮發圖強,努力不輟,成績直線飆升。所以只要不停的堅信你會成功,就一定會實現夢想!

篇6

2011級8班 黃京京

霍金的勵志故事從小便耳熟能詳,但他的著作《時間簡史》我卻知之甚少。趁著科技節到來之際的濃厚學習氛圍,詳讀了一遍《時間簡史》,感悟甚深。

《時間簡史》是霍金最大的成就之一。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未知”。我曾接觸過的知識大多是用周密的公式或知識體系解決問題,卻從未一次接觸過如此多的未知之謎。

讀完之后,腦海中縈繞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宇宙到底有多大?它曾經是一個點嗎?是一次大爆炸讓宇宙成為如今模樣的?還有腦海中模棱兩可的“廣義相對論”的概念、速度的極限和黑洞的未解之謎……自然,最令我感興趣的還是“人類能達到宇宙最遠的地方是哪里?我們能夠制造出時光機嗎?”這一切新奇而從未有過的想法沖擊著我的神經,仿佛來自宇宙深處的信息進行著漫長的生命之旅。一直以來的學習讓我形成了“一切都會有答案”的定式思維,卻不知即使現代的科技多么先進,擺在人們面前仍有無數復雜困難的問題,我們對科技的探索也不能僅僅滿足于此,在此止步,科技探索的腳步應該永無停息!

一遍閱讀自然不可能讀懂深奧的《時間簡史》,而我所領悟到的也僅僅是皮毛的科學知識及對科學的態度。對我而言,所獲得的求知欲和對待學習的態度顯得彌足珍貴。

篇7

書是一個營養品,也是生活中的寶貝。

書,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有漫畫書、有故事書,還有科技書等等。書可以使人變得聰慧,書可以陶冶情操,名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詩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有人說;“書是知識的海洋,力量的翅膀,智慧的源泉和生活的方向盤。”在書的世界里演繹著大千世界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正與邪,書寄托著前輩們對下一代的希望。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也是一件傷心的事。如果晚上睡不著覺了,就會拿出來、津津有味的看書。如果看見了一出特別感人的故事,我便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會想起傷心的事。讀書使我們得到不同的知識,讀一遍有一遍的知識,讀一百遍有一百遍的知識。

在我眼里,每一本書都是一件藝術品,在這里我會把一句名言送給大家:“愛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作文庫推薦的作文書籍

篇8

賈樟柯的作品不是“作家電影”或者“作者電影”也不是小說化的電影,他的作品.就是電影本身西樟柯因電影《三峽好人》在威貝尼斯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對他,是好事一件;對一直以來缺乏創作能力的中國電影,更是一件好事。

第五代導演出頭的時代,是一個文學的年代、小說的年代,文學勢力強大,電影似乎必須要和文學聯姻,形成一種包辦婚姻。第五代導演們紛紛在小說里尋找題材,把《收獲》、《花城》、《中國作家》翻來翻去,雖然由于出身、學識、經歷的限制,使他們本身的文本創作能力異常匱乏,但好在有那么些好小說支撐著,他們完全可以不必擔憂,只要做一個好讀者就足夠。所以,他們創作能力的缺乏被暫時遮蓋著,而他們的作品題材,無論是尋根、懷舊還是都市生活,都和當時的文流一一對應。所以,那些電影離我們那么遠,它們是小說化的電影,甚至是小說的衍生物,是水里提煉出來的水,是由藝術品加工出來的藝術品。它們習慣于傳奇,習慣于濃墨重彩地詮釋人生,無論故事、對白、意識,都脫不了小說的眉眼精神,原著永遠陰魂不散。

他們漸漸不滿足了,漸漸意識到這與自己逐步獲得的大師地位不相稱。更重要的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小說開始沒落了,小說的精神也跟不上時代了,要想找到那么合體的文本,已經越來越不容易。包辦婚姻不吃香了,包辦婚姻培養出來的男女被晾在了沙灘上,連眉來眼去都還沒學會。他們于是嘗試獨立創作,一開始是組織作家創作班子,邀請作家做命題作文,隨后他們雇傭更容易掌控的專業編劇一一結果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就是《武則天》、《風月》、《英雄》、《十面埋伏》、《無極》,還有最新的《夜宴》,文本方面的失敗成為最致命的失敗。由此可見,把鑒賞力落實到創作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而第五代不但缺少原創能力,甚至缺少指導原創的能力。

到了賈樟柯這里,總算好起來了,他的作品,不是“作家電影”或者“作者電影”――中國電影還沒尊貴奢侈到能消受這種方式的份上;也不是小說化的電影――雖然他的作品可以還原成最好的小說。他的作品,就是電影本身,是完美的創作和風格表達的結合,是冷靜的電影制作流程和絕不泛濫的個人情懷的結合,即便他最受指責的《世界》,也令人激賞。第五代動輒替時代替歷史反省,賈樟柯他們更經常自省,作為一個職業人士,首先需要的是自省。

賈樟柯得獎了,真是好事。即便最勢利的人,也不得不從此承認他,而且,事實證明,在中國,只要有一個地方的腐竹是福爾馬林泡的,別的地方就都一樣,只要某個牌子的汽車撞了人,別的地方同樣牌子的汽車也都不約而同一窩蜂地上,而只要有人在電影節上得大獎,得獎作品的題材風格就將主宰將來幾年電影的創作方向,這也是好事。妖魔鬼怪已經讓我們看煩了,賈樟柯得一次大獎,能讓我們清凈幾年,這也是善事一件。

篇9

軍訓——五云山寨

“嘿呀,好高興啊!”我背著生活用品和衣服走在上學的路上。你問我要去干什么?我要去五云山寨軍訓啦!我既高興又激動,要離開家人獨立生活幾天,和同學們一起快快樂樂、自由自在地去“展翅飛翔”。

耶,終于可以上車了。大家都爭先恐后地跑上車,同學們在一起真熱鬧!大家歡聲笑語,同學們都很興奮,在車上還玩起了“小雞”、“砸豆腐”等游戲,開心極了。突然,聽到一位同學叫了一聲“稻草人!”我轉向窗外,看到田地里扎了好多個“稻草人”,以前我從書上看到過有關“稻草人”的故事,今天是第一次親眼目睹,可得好好瞧瞧。我好奇地看著,當我看到離我距離最近的一個稻草人時,我才發現它的四肢原來都是用樹枝綁成,尤其是它的雙臂好象隨時要舞動起來去趕走那些破壞莊稼的害蟲,哇,它的五官太可愛了,“眼睛”和“鼻子”是用小石子做的,那石子的大小和位置都鑲嵌得恰到好處,活靈活現,更絕的是用辣椒代表“嘴巴”,紅彤彤中還透著生氣,真驚奇農民藝術家隨手做出來的“稻草人”還真是一件件藝術品呢!

終于到了目的地,“小學生教學基地”幾個大字映入眼簾。我們來到各自分好的寢室,放好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并休息了一會兒。“噓——”哨聲響起,中午開飯了,我們拿起飯盒趕快沖到外面集合。周教官帶我們一起去食堂用餐。走在用餐的路上,周教官突然從嘴里吐出幾個字:“前后兩人標齊!”身后傳來我們的笑聲:“嘻嘻,哈哈!”周教官好幽默哦!

到了下午,我們盼望已久的“燒烤”終于來臨了。老師帶領我們來到燒烤區域,首先老師開始講解了燒烤的類型,教我們怎樣生火,怎樣串燒烤……“開始行動!”我們迫不及待地來到燒烤架前,開始了分組的分工合作,侯欣藝、鄒夢、徐一鷺……串燒烤,夏小涵生火,我趁這些時機,去買了兩根羊肉串,老師來幫我們點火,我們小組每人每次扇三十次火,終于輪到我了,我使勁地扇著,感覺煤炭的小碎片都朝我的臉上飛過來,害得我不能睜開眼睛,“動作還是要溫柔一點”,我自言自語地說。趁著煤炭燃起,我們把串好的羊肉串、豆腐干等排成一排放到烤架上,先把串串上的水分烤干,再刷一點兒油,然后再烤會兒,注意:油可不能刷多了!等燒烤熟了就可以盡情品嘗。我按照上面的方法,烤了兩根羊肉串,一根火腿腸,吃著自己親手烤出來的食物,真是太美味了。

以后的幾天里,我們在教官的帶領下,還自己動手做航模,制作豆漿……幾天的生活時間雖然短暫,但讓我記憶猶新、流連忘返,更讓我受益匪淺:我發現我長大了,能獨立生活了,這是我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剛開始我還很擔心自己能不能習慣,可幾天來的集體生活讓我覺得好輕松好愉快,以前生活中的一切都由家長安排,現在我學會了自立,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還知道了和同學們在一起的集體生活要互幫互助。

篇10

一、問題導向情境策略

這個策略的涵義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作文題目的重點或奇妙之處,設置問題,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進入最佳學習情境,明確作文要求。

問題導向策略的基本原理為設問能引發學生有意識地對作文材料進行重新組織加工,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有創見的思維過程,它能促進學生思考。

例如:教師在教學《我的家》這一習作時,創設情境,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剛接手你們班,和大家不是很熟悉,我一直希望能夠去各位同學家做客,能認識同學們的父母。同學紛紛說:歡迎!老師話鋒一轉,顯得很為難地說:班上這么多同學,老師每家都去一定忙不過來。你們能不能幫老師想個辦法?一同學說:我們可以把知道的家里的情況寫下來讓老師知道。老師肯定道:這個辦法好,通過你們的介紹,通過你們的文字,我就知道你們家住在哪里,家里有幾口人,爸爸是干什么的,媽媽是干什么的,爸爸是什么樣的性格,媽媽的愛好又是什么。我不一定非要到你們家去,看你們的文字就行了。這個辦法實在太好了!所以接下來你們能把家里的情況寫下來給我嗎?

經過層層設問,環環緊扣,引發學生積極回應,以問為導向,激起學生的興趣。教例中老師關注學生的寫作心態,讓學生覺得自己就是在幫助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在交流、交際的過程中完成寫作任務。

二、實物演示情境策略

這個策略的涵義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實物,讓學生認識事物的形狀特點或者發生過程,使學生明白事理,增進學生的實感體驗。

例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剪紙》這一習作時,不僅出示剪紙作品,還播放剪紙的制作過程。

第一次呈現剪紙視頻。導入新課:看屏幕上這位剪紙藝人,手中拿著一把剪刀迅速地裁剪著一張紙,隨著紙屑的飄落,一副精美的剪紙很快就初具模型了。

第二次出示,“同學們,我們剛剛學完了《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知道了剪紙是中國的民間傳統藝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通常在節日里,人們把剪紙貼在窗戶上、門楣上做裝飾。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剪紙給大家欣賞。”這些剪紙是多么精妙啊!一個剪紙藝人僅憑著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剪紙。看了這些剪紙,大家有哪些感想?

第三次出示,引導同學看圖:一位美麗的姑娘穿著美麗的連衣裙,表演著頂碗舞。

想象故事:在圖中,姑娘的外表、服飾、裝飾、姑娘叫什么名字呢?她跳著舞是不是特別的美,吸引了一群一群的人不停為她鼓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