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筆畫范文
時間:2023-03-25 08:14: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身的筆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比”的筆畫順序:橫、豎提、撇、豎彎鉤。
“比”的數學含義為,表示兩個量倍比關系。比是由一個前項和一個后項組成的除法算式,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運算,而比則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和分數的分數線類似。
“比”的漢字含義為,“高低”,“長短”,“遠近”、“好壞”和“能夠相匹”。也有“靠近”,“挨著”的意思。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不同線條帶給人的美感,能用一種或多種線條組織一幅畫面,表現出一定的美感。
(2)通過對作品的觀察、比較,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3)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及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欣賞、分析圖片,初步感受、體驗會變的線條的形式與美感。
難點:引導學生運用一種或多種線條表現出有節奏、有秩序的美感。
教學過程
1.線條游戲真有趣
(1)課前游戲:拿出一根線,圍成圈,套在手上,再拉掉。下課的時候要將游戲教給今天表現最出色的學生。
(2)欣賞:其實我們還能用線條做很多的游戲。【課件展示視頻】
(3)揭題:你在視頻里看到了什么?它們都是用線條變成的。所以我們說這是…… 【板書:會變的線條】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富有動感的線條動畫,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對會變的線條產生濃厚的興趣。
2.自然界中找線條
教師設問:這些會變的線條是從哪里來的?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答案。【出示縮略圖頁面,根據學生的意愿隨機點擊打開放大圖,邊分析,邊用圖形、鋼筆工具畫一畫】
圖中的海平面是一條筆直的直線,海面上蕩漾的波浪線,叫曲線,直線和曲線是最基本的線。漂亮的貝殼上有一個個旋渦紋,叫螺旋線,這些旋渦還可以組合成一幅畫……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回答來選擇放大圖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會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這里既有單獨線條的展示,也有一些線條的組合,突出了教學的重點,也為接下來的難點教學做好鋪墊。
3.畫根線條變一變
請學生上來畫一條線,用復制功能復制出多條,再請學生來組合、排列,用區域快照工具拍攝、陳列。看看你能排列出多少種不同的圖案。
設計意圖:學生參與操作,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創造性思維。區域快照的使用,可以把每位學生的創意一一保留、陳列,讓學生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同時也有利于對比、分析,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4.大師作品中的線條
(1)談話:在大師們的筆下,各種不同的線條,有的柔軟、有的堅硬、有的纖細、有的粗壯……可以組成豐富的畫面,也可以裝飾、美化各種形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欣賞:【課件出示畢加索的作品《坐在柳條椅上的朵拉?馬爾》】,不同的線條組合出了這幅漂亮的畫,請學生說說這幅畫中畢加索用了哪些線條?可以讓學生用放大鏡來找一找。(直線、曲線、螺旋線、折線……)這些線都是一樣粗細的嗎?(是不同的。)
利用聚光燈工具,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椅背,同樣是直線,為什么會讓人感覺到在不同的面?(是因為方向不同。)
用區域快照拍下朵拉裙子的外面和襯里,讓學生比較一下為什么有不同。(線條的疏密不同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3)小結:通過線條的粗細、方向和疏密可以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適時板書:粗細、方向、疏密】
設計意圖:利用白板的放大鏡、聚光燈和區域快照工具,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專注于需要重點分析的部位,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重點觀察的方法。同時,在觀察中促使學生掌握用一種或多種線條表現出有節奏的、有秩序的美感的方法,鞏固教學難點。
5.看看同齡小朋友的作品
(1)欣賞學生作品。【課件:由學生隨機點擊縮略圖,放大圖片欣賞】
(2)師生一起總結:【課件展示】一幅作品中,線的種類要豐富;線條要有粗細變化;同一種線在一幅作品中使用,要注意線的方向變化,排列應有秩序;一幅畫中的線條要有疏密變化才好看;每根線條都要畫完整。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欣賞的同時引導學生總結繪畫的注意點。根據師生小結逐條顯示要點,可以讓學生對要點更關注,為接下來的創作實踐打好基礎。
6.我與大師來比賽
(1)布置作業。
教師提供一些服裝、陶罐的剪紙形狀,讓學生用線條來裝飾。要求:靈活運用各種線條(方向、粗細、疏密)組成豐富的畫面。
(2)學生作業。【循環播放作品參考PPT】
設計意圖:作品參考PPT的播放,可給予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進一步的參考,PPT中的背景音樂也可以很好地渲染創作氣氛,調動學生創作熱情。
(3)作品展示。【通過展臺廣播欣賞、分析、評價學生作品】
(4)小結繪畫要點。【運用電子白板軟件的頁面可選功能,回到繪畫要點頁面,引導學生回顧小結】
7.線條應用多廣泛
(1)談話:線條真是千變萬化,人們用線條可以做很多事。線條會變成各種形態,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地方,教師提示學生服裝花紋、建筑裝飾、工藝品等。線條裝飾和美化了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形象。
(2)播放線條在生活中不同運用的圖像視頻。
篇3
2、出神入化的畫筆:指神妙的畫筆。
3、入木三分的畫筆:形容書法極有筆力。
4、排奡縱橫的畫筆:指詩文書畫筆力矯健奔放,不受約束。
篇4
這并不是一個瘋狂的巴伐利亞貴族因為生氣而發脾氣。今年72歲的伯爵是著名鉛筆制造企業的第八代掌門人,他這么做只是想證明這些與自己家族同名的鉛筆非常堅固耐用。
輝柏嘉伯爵的城堡周圍環境仿佛童話一般,水流湍急的雷德尼茨河(Rednitz River)曾經是工廠的主要動力來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輝柏嘉公司(FaberCastell)已經制造出了上億根木質鉛筆。
輝柏嘉家族的工廠已經有百年歷史,廠房仍然保留著瓦片搭的屋頂和色調柔和的窗戶,隨著工廠里的機器咔噠咔噠地工作,色彩艷麗的鉛筆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輝柏嘉家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質鉛筆制造商,生產種類齊全的鉛筆、蠟筆、美術和素描用具,以及橡皮和卷筆刀。公司在德國生產的產品中,將近一半都用來出口,其中大部分都出口至歐元區其他國家。這就意味著,輝柏嘉家族對德國巨額而又充滿爭議的貿易順差至少做出了小規模的貢獻。
輝柏嘉公司也很好地說明了創造德國近60%的就業崗位的中型企業如何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該公司始終專注于設計和工程學技術,找到了把日常用品變成奢侈品的訣竅,而且一直堅信把某些生產活動留在德國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為什么在德國進行生產?”伯爵在城堡接受采訪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要在德國生產最好的產品,把專門的技術留在德國;第二,‘德國制造’仍然很重要。”
與蘋果這樣的美國公司幾乎把所有生產都外包給亞洲公司的做法不同,輝柏嘉和其他很多德國公司都把大部分生產活動留在了德國。它們認為這對保持設計、工程學技術和工廠之間的聯系非常重要。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帶來了巨額的貿易順差。2013年前9個月,德國出口的商品和服務比進口多1480億歐元。僅在9月一個月,貿易順差就達到200億歐元。按絕對價值計算,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單月貿易順差。
德國的巨額貿易順差甚至招來了美國的批評。歐洲委員會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全面的評估來確認德國的貿易順差對歐元區經濟來說是否是不健康的。
批評人士表示,德國應把通過進口所得的收益更多地投入國內,來刺激國內經濟,進而刺激歐元區其他國家的經濟。
不過像輝柏嘉這樣的公司更關心的是自己保持國際競爭力的能力,至于與貿易相關的宏觀經濟學問題,當然都留給布魯塞爾和柏林的那些官僚們了。
威脅已經變得無處不在,停滯不前的歐元區經濟和技術領域也在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而且在這個還沒上學的孩子都會使用iPad的時代,彩色鉛筆和墨水制造商的前景似乎充滿變數。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書寫將如何走得更遠,這是輝柏嘉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管理咨詢師赫爾曼·西蒙(Hermann Simon)說。
西蒙以“隱形冠軍”一詞來描述像輝柏嘉這樣帶動了德國經濟的企業,它們通常都是高度專注在某一領域的中型企業。
當然,市場也在考驗輝柏嘉。盡管公司上一個財年的銷售額上升了3.5%,利潤卻下降了27%,約為2420萬歐元,造成這一狀況的一個原因是它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建造了新的工廠。
公司在2013年11月表示,目前的財年截至當時的銷售額下降了9%,主要由巴西市場上的貨幣貶值和南歐市場的銷售疲軟造成。
輝柏嘉創建于1761年,那時石墨鉛筆還是個新奇的東西。發展至今,公司已經克服了多次技術變化帶來的困難。當父親羅蘭德·沃爾夫岡·輝柏嘉伯爵(Count Roland von Faber-Castell)于1978年去世后,他的兒子安東伯爵便接手了公司。在那之前,這家公司是領先的計算尺制造商。很快,隨著電子計算器的出現,計算尺便銷聲匿跡了。接下來,到了1980年代,電腦輔助設計的出現很快搶占了機械制圖產品的市場地位。
在波士頓咨詢公司和內部設計師的幫助下,安東伯爵對產品線進行了調整,將重點放在高檔商品上,包括藝術家使用的彩色鉛筆和售價上千美元的鉛筆等多個品種。高檔商品的銷售額占全公司銷售額的10%。
“你必須不停地變化。”安東伯爵說,“如果你往后躲,然后說,‘只要有我的產品我就會很高興’,這將是下地獄的第一步。”
篇5
關鍵詞:英雄神;相同點;差異;意義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6-0102-01
一、神話中英雄神的相同之處
從出生及他們具有的品質看,中希英雄神大都有著高貴的身世、曲折的經歷、非凡的能力。后羿用箭射十日拯救蒼生。在古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幾經周折終究逃脫不了神諭的安排,殺父娶母。
對英雄神的功績描寫都涉及到英雄神教給人類勞動,促進人類的進化和文明的演進。在中國上古神話中女媧煉五色石補蒼天、鯀禹治理洪水為民解困,這些都是原始社會中人民勞動的縮影。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神普羅米修斯創造人類之后,盜取火種,教給人類各種技能。智慧女神雅典娜是人類的庇護者,傳授給人們生存的技能。
二、中希神話中英雄神的相異之處
(一)形象對比的差異
中國上古的神話產生于公元前兩千年左右,已經進入奴隸社會的中國人民普遍崇拜野獸,因而產生了圖騰崇拜,崇拜野獸與崇拜神相結合,于是對于神的形象設置也就成了“神獸合一”。此時的希臘處于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人們擺脫蒙昧無知的時代,大多數神都以人的外形呈現出來,他們大多是完美的化身,是人類崇拜、敬仰的對象。而且經過后人的加工,逐漸“神人同形同性”。
(二)結局的不同
這一點不同表現為悲慘與悲壯。俄狄浦斯刺瞎自己的雙眼,阿喀琉斯被射中腳后跟慘死,這些無不悲慘之至。英雄的崇高與悲慘相連,演化為一種“希臘悲劇精神”。這種悲劇展示的是一種命運的悲劇,是不可逃脫的神諭的指示。中國上古神話中展示出與大自然的抗爭精神,在斗爭的過程中主人公歸于毀滅,但體現出的是一種悲壯,而非悲慘。
(三)體系的差異
希臘神話中的神有更為完整的體系,宙斯以及他之下的十一大主神,他們之間有著血緣關系,形成完整的神的體系。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神則大多是相對獨立的個體。中國的創世之神中伏羲與女媧結合造就人類,也是創世之神,在這之后的如火神、夸父、刑天等他們之間沒有密切的聯系,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形成中國上古神話中比較零散的神的體系。
(四)對神性表現的不同
“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平凡人的。”這是中國上古神話中諸神的重要特征。希臘神話宣揚神人同形同性,他們之所以受到希臘人的敬仰正是因為他們有人類的七情六欲。
(五)在愛情觀及對待愛情問題上的差異
希臘中的英雄十分推崇愛情,于是有不和的金蘋果的故事。中國上古神話的英雄們注重小節,不存在亂撒愛情種子的現象。與希臘的女神相比中國的女神更加含蓄、委婉,她們大都隱藏個性,控制。
三、中國上古神話與古希臘神話中英雄神相異的原因
(一)地形氣候的差異
希臘半島氣候宜人,適于生存,發現自己優于其他動物,覺得人是最崇高、最美麗、最強大的,因而神也就成了人化的神。中國在沿河流域形成了相對封閉、穩定、單一的文化傳統,在與大自然斗爭的過程中意識到自然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崇拜神靈與崇拜自然界的野獸相結合,產生了相結合的神的形象。
(二)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的差異
在價值觀上,中國上古神話重在歌頌為大眾謀利益的英雄神,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都是在強調這精神。希臘人生存于三面環海的希臘半島,物產豐富、得天獨厚,可以盡情地進行個性的展示,強調的是個人英雄主義。
(三)時代及社會制度的不同
當時的希臘是奴隸制城邦實行民主制度,他們擁有一種輕松自由的環境。眾神身上體現了追求個體價值的實現、崇尚個性、表現自我的特點。中國的上古神話產生于人還沒有從自然界分離出來的時候,生產力水平低下,以群居生活為主。這種差異造成了英雄神歷史使命的不同。
(四)民族內在的信仰不同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英雄神之所以有如此悲壯的命運是因為他們面臨十分艱辛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犧牲是為推動社會發展必須付出的代價,與他們命運毫無關系。希臘神話中英雄的悲劇來源于他們的命運觀,他們信奉不可抗拒的神諭。
中希神話中英雄神的比較研究具有很深的文化意義及現實社會價值。對中希英雄神的比較,有利于我們借鑒希臘文明的成果,促進我國文化的繁榮。
篇6
2、描寫花的比喻句:一陣風吹來,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花蝴蝶,撲打著翅膀,翩翩起舞。
3、水仙花的頭下面長著密密麻麻的白色的根,像老太爺的白胡子,雪白雪白的。
4、桃花園的桃花,遠觀氣勢磅礴,如海如潮;近賞俏麗嫵媚,似少女初妝。
篇7
1、彼岸花這種植物的特點就是花葉不相見,所以它的花語是離別、永不相見。彼岸花的花型火紅,很是喜慶,所以它在中國的花語是優美純潔、惡魔的溫柔;在日本的花語是悲傷地回憶;在朝鮮的花語是相互思念。
2、彼岸花在不同的地方代表的含義也不同,在日本的花語是悲傷的回憶,在朝鮮的花語是互相思念,在中國的花語是優美的純潔。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關鍵詞:三維動畫 網頁動畫 美學特點 形式美法則
創作精彩的網頁動畫對于網站設計來說相當關鍵,這就要求設計者要對動畫的視覺元素多做深入的了解,遵循形式美的法則和人的視覺規律,創造出讓人覺得很形象的網頁動畫,達到相應的目的。而建立在現代計算機技術之上的三維動畫藝術具有技術美、運動美、造型美、意境美和精神美的主要美學特點。
一、三維動畫與網頁動畫概述
三維動畫又稱3D動畫,是近年來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項新興影視藝術。全電腦三維動畫主要是指完全由計算機生成的三維動畫,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計算機進行動畫的設計、創作與制作,產生真實的立體場景與動畫。三維動畫藝術是一種影視藝術,包括視覺上的美感、聽覺上的享受等。真正的全電腦三維動畫藝術的歷史很短,可以追溯到8O年代。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頁設計也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在網頁中出現的小動畫越來越吸引人們的眼球,引起人們的重視,它的運用領域還會不斷的擴展。它已經不僅僅是枯燥的廣告而是逐漸的受到重視,人們對它的審美要求更高了。
二、三維動畫的美學特點
1.意境美與精神美。動畫創作者創造三維動畫藝術,就是以虛擬性的動態影像和夸張性的敘事場景將人們的心緒和意識帶入一種奇特的審美情景之中,產生虛實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全電腦三維動畫用虛擬而又不受現實條件限制的創作手法,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擴張性,它能夠創造出人類的視覺在現實生活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光影景象,甚至擬造出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這樣在這種與原有視覺景象和心理完形所形成的強烈的對比與反差中,增強了動畫受眾的好奇心與欣賞欲望,并使其審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發揮,迅速地融入到動畫影片的藝術氛圍之中,構成審美意境。同時,三維動畫片依靠高科技手段,創造人類想象力所能抵達的任何情境、物像和人像,使人重溫童年時代的夢想與異念,洞察在現代工業文明車輪之下的人與自然互相戕害的殘酷,從而感受到無比強烈的精神震撼力。
2.運動美與造型美。三維動畫藝術是一種空間形式的時間藝術,空間形式決定了它擁有美術繪畫的色彩、光線、構圖等造型特點,而“時間藝術”說明它能夠體現力量、速度、變化的運動特征。對于造型而言,角色形態和場景的構成是屏幕視覺的中心,動畫在虛擬環境中的制作手段突破了現實中種種條件的限制,在對三維動畫的場景、人物的形、色、質進行塑造的時候,可以有意的放或縮小某些細節,以營造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從而使受眾獲得奇特而新穎的審美感受。同樣,對于三維動畫中的運動,是通過設計師意識的加工而形成的一種對運動效果的模擬,它能夠表現出其它藝術所不能表現的運動美,也正是這些運動構成了影視動畫富于表現力和吸引力的美學特征。
3.技術美。技術美是技術活動和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審美價值,是技術美學的最高范疇。技術美與技術緊密相連,沒有技術也就沒有技術美。全三維數碼動畫藝術是建立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的,它的審美價值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技術的環境,在全三維動畫產生發展之初,每一次視覺上產生的新沖擊,都與新技術的采用密切相關。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是電腦三維動畫制作的首要前提和最終目標,從皮克斯對三維動畫的研究和探索中我們發現;在形態方面,角色的造型和動作越來越趨于優美和流暢;在質感的處理方面,其質地也一步步地趨于真實;在效果的營造方面,其氣氛的烘托也逐漸步入成熟;在光效方面,其畫面效果也更加豐富和細膩。在這每一次視覺觀感改變的背后,都是技術在做支撐,技術所能達到的這種虛擬的真實,讓三維動畫的受眾不蘩一次次的感嘆于技術所創造的視覺沖擊。
三、網頁動畫形式美法則
人類在長期的審美實踐活動中,不僅熟悉和掌握了各種形式因素的特征,并對它們進行了研究,總結出了多種形式美的法則。多種形式美法則之間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系,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都有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多樣統一是形式美的總規律,其它的形式美的規律都要統一在這個總規律下面,他是形式法則的高級形式。多樣統一是指形式組合的各部分之問要有一個共同的結構形式和節奏,使人感到整個藝術作品內部既有變化與差異,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形式美的主要法則簡述如下
1.節奏與韻律。節奏是韻律形式的純化,韻律是節奏形式的深化,節奏富于理性,而韻律則富于感性。構成要素做長短,強弱的周期性變化產生節奏。最單純的節奏是重復,節奏帶有機械的美,韻律則不是簡單的重復,它是有一定變化的相互交替,是情調在節奏中融合,能在整體中產生不尋常的美感。韻律按其形式特點一般有下列幾種形式:連續型韻律;;交替型韻律;漸變型韻律;起伏型韻律。漸變韻律;旋轉型韻律;自由型韻律。
2.對比與和諧。對比與和諧反映了矛盾的二種狀態,對比是在差異中趨向“異”,和諧是在差異中傾向于“同”。對比是設計構成要素的差異和分離,是表達物象的基本手段,能使物象產生富有活力的生動效果,使人興奮,提高視覺力度。對比,是對差異性的強調,是利用多種因素的互比互襯來達到量感,虛實感和方向感的表現力。和諧是表現形式之間的協調性,從差異中達到統一的重要方法,是構成要素的一致和協調。和諧,是近似性的強調,是兩種以上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形成視覺上的統一效果。對比與和諧是相對的,是對立統一的藝術手段,不是簡單數值上的差異。
3.對稱與均衡。所謂均衡是指在特定的空間范圍內,形式諸要素之間保持視覺上力的平衡關系。在視覺藝術中,均衡是任何觀賞對象中都存在的特性,在審美上使人產生了視覺平衡心理,得到審美上的滿足,審美中的均衡觀念是人們從經驗中積累而形成的。均衡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靜態均衡形式,一種是動態均衡形式。對稱的現象,在自然界從人體,動物,植物到抽象的圖案構成里均可找到。對稱之構成能表達秩序,安靜和穩定,威嚴等心理感受,并能給人以美感。均衡,是指不等質和不等量的形態求得非對稱形式,它是對稱的變體,在靜中傾向于動。視覺設計美學上的均衡,是由形狀,色彩,位置與面積決定的,利用虛實達到呼應和諧一致,造成視覺上的均衡。比之于對稱在心理上偏于嚴謹和理性,均衡則在心理上偏于靈活和感情,具有動勢感,應用與設計可以帶來構成的無限變化,開拓表現領域。
參考文獻:
[1]沈夢忱.淺談三維動畫技術[J].中國科技信息,2005.
[2]懈勇.網頁設計視覺形態.遼寧美術出版社,2004,1.
篇9
一、鼎盛與衰敗畫面對比
贊科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一書中指出:“美的情感,或者像人們所說的審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人具有一種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深刻而強烈的需要。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們可以指望審美情感會自發地形成,必須進行目標明確的工作來培養學生的情感。”小學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對比畫面,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生成精彩。但是,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為畫面是一種本領,需要教師獨具匠心的設計與潛移默化的點撥。同一幅畫面,鼎盛與衰敗一對比,彩色與黑白一對照,形成巨大的沖擊,構筑強烈的震撼。鼎盛時期,畫面鮮明的色彩,給人喜悅的感覺;衰敗時刻,畫面無比的凝重,給人沉穩的感覺。
[案例1]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陳建先執教國標本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特殊的葬禮》教學片段
師:閉目凝思,你的眼前出現塞特凱達斯瀑布前后兩幅怎樣不同的畫面?誰能分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生1:可以用“氣勢洶涌”“氣勢磅礴”“飛流直下”“一瀉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雄偉壯觀”等詞概括。“雄偉壯觀”一詞最能概括。
生2:可以用“生命垂危”“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即將消亡”等詞概括。“奄奄一息”一詞最能概括。
師:讀了課文第3自然段,你會贊美塞特凱達斯瀑布嗎?
生1:我愛你,你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的雄姿將永遠刻在我的心中。
生2:啊,塞特凱達斯瀑布,書上說你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你一瀉千里,滔滔不絕,今天親眼所見,真是名不虛傳啊!
生3:啊,塞特凱達斯瀑布如此的雄偉壯觀,你不愧是巴西人民的驕傲啊!
師:我相信,大瀑布的美麗已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上。可有誰會想到,所有的一切,我們再也看不到它了,它成了我們記憶中一個美麗的夢。我實在不忍心看它現在的樣子。(出示:放大瀑布枯竭的照片)
師:昔日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的塞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即將消亡。此時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會對人們說些什么呢?請動筆寫下來。
生1:人類啊,我把一切都奉獻給了你們,可是你們卻毫無節制地使用,還大量地砍伐森林,使我們失去了水源,我今天已經奄奄一息了,你們為什么要這樣對待我?
生2:人類啊,你們為什么要這樣恩將仇報?我們消亡了,你們也終會有消亡的一天呀!
生3:(悲憤地)你們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
師:你心里什么滋味?
生:失望、悲哀、傷心、憤怒……
[點評]陳建先老師善于運用美感反差,把塞特凱達斯瀑布兩幅畫面輝煌與消亡對比,彩色與黑白對比,今與昔對比,從而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體驗情感起伏,參與說話、寫話,讀出了語言,讀出了形象,讀出了情感。鼎盛與衰敗,兩幅畫面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二、歡樂與憂傷畫面對比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兒子的信》中曾說:“美,首先是藝術珍品,能培養細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細致,人對世界的認識越敏銳,從而對世界的貢獻也越多……”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銳意識,對世界的敏銳認識,以期形成細致入微的性格。同樣的語言文字在不同的畫面里出現,一喜一悲,一歡樂一憂傷,鮮明對比,呈現不一樣的朗讀,給人不一樣的認識。歡樂的時光,畫面優美,朗讀時真摯動人;憂傷的光陰,畫面凄。美,朗讀時潸然淚下。
[案例2]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執教國標本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去年的樹》教學片段
生:(齊讀)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鳥兒唱。
師:正是這樣的“天天”,給了我們多少美好的想象,帶給我們多少美好的畫面。(舒緩的背景音樂響起,屏幕上依次出現鳥兒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種背景中站在樹上唱歌的圖片,同時呈現文字: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大家看,當太陽露出笑臉的時候――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當月亮掛上樹梢的時候――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當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時候――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當葉子在秋風中飄落的時候――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迎著風,迎著雨――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走過春,走過夏――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是的,這是一段多么關好的時光啊!這是一段形影不離、十分深厚的感情。故事有一個平淡的開頭,故事又接著平淡地講述,故事的結尾是否還會平淡呢?
生:(朗讀)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師:孩子們,讀完這個故事的結尾,你可能會留心這樣一個細節“看”。誰都知道,鳥兒為了這一刻歷盡了千辛萬苦,經歷了那么長時間的等待,現在卻只能“看”。靜靜地看,默默地看,她的眼前仿佛又一次出現了過去的畫面――
(舒緩而憂傷的背景音樂響起,屏幕上課件再次依次播放鳥兒給樹唱歌的溫馨畫面。)
師:她想起了,當太陽露出笑臉的時候――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她想起了,當月亮掛上樹梢的時候――
生:(朗讀)烏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她想起了,當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時候――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她想起了,當葉子在秋風中飄落的時候――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是啊,走過風,走過雨――
生:(朗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越過春,越過夏――
生:(朗讀,聲音哽咽)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可是這一切再也回不來了,再也回不來了。
[點評]王崧舟老師設計的畫面善用對比,文字反復,歡樂與憂傷,唯美與凄涼,形成鮮明對比。尤為精妙的是鳥兒悲傷時“看”的動人回眸,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情境下讀來,滋味全然不同。歡樂時越是酣暢淋漓,悲傷時越是痛徹心扉,這樣的對比朗讀人情入境,撼人魂魄,催人淚下。文字變成了畫面,畫面襯托著文字,語言加以渲染,音樂成為背景,構成了王崧舟老師美妙絕倫的教學藝術。
三、黑暗與光明畫面對比
小原國芳指出:“我認為不會欣賞美的人生就等于沙漠人生。如果我們把一切都作為有人格、有心靈和靈魂的東西來對待,那么人生和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變得可愛了,我們的世界自然就會變得廣闊深邃。所謂‘美把世界從平面變成立體’就是這么一回事。”如何讓平面的世界變得立體,如何教會學生把文字變為畫面,如何教會學生欣賞美,這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的智慧。在這一方面,浙江張祖慶老師很有研究,眼光獨特,畫面對比堪稱一絕。張老師深諳環境描寫對人物描寫的烘托作用,畫面反差越大,心理沖擊越強。外環境的黑暗與內環境的光明,外環境的冷與內環境的暖,形成鮮明的對比。
[案例3]全國青年名師張祖慶執教國標本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窮人》教學片段
出示:
寒風呼嘯洶涌澎湃海浪拍岸起著風暴
又黑又冷波濤轟鳴狂風怒吼心驚肉跳
師:同學們,讀著這樣的文字,你會感到心驚肉跳。親愛的同學們,“窮”字藏在環境描寫中啊!這樣的天氣隨時都有吞沒生命的危險,而漁夫此時此刻正駕著一葉小舟在這樣的驚濤巨浪中顛‘簸著,這不正寫出了窮人的“窮”嗎?帶著這樣的畫面,帶著這樣的體會,我們一起讀讀第一自然段。(生讀)
師:請大家再回到課文,把目光聚焦到第一課時讀過的環境描寫的句子,你又讀到了窮人身上什么樣的可貴精神?
生:這段話寫了桑娜非常勤勞。“外面又黑又冷,可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亮。”寫出了桑娜非常勤勞,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
師:請你把“勤勞”寫在“善良”的邊上。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對屋內的描寫。你覺得這個漁家小屋除了這些,可能還會有什么?
生:還會有一張張漁網、一根根漁竿,還可能會有腌魚,還可能會有一張張破帆,在角落里織了網的蜘蛛。
師:作者為什么不寫漁網,不寫漁具,不寫漁竿,不寫蜘蛛網,單寫“地掃得干干凈凈”,我們來看一看,地掃得干干凈凈寫出了什么?
生:地面的干凈。
師: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讓人感覺到――
生:溫暖。
師:食具閃閃發亮,除了干凈之外,還讓我們感覺到了什么?
生:明亮。
師:這房間里還有那么一些明亮的東西。孩子們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又讓人感覺那么――
生:溫馨。
師:同學們,桑娜的美好品質都體現在一個個細小的地方。托爾斯泰抓住了“溫暖而舒適”這關鍵詞語,細細寫來,沒有一句多余的話,非常簡潔地寫出了女主人的美好品質。讀著讀著,我們又仿佛把這段話讀成了這樣一串詞語――
出示:
寒風呼嘯洶涌澎湃海浪拍岸起著風暴
又黑又冷波濤轟鳴狂風怒吼心驚肉跳
溫暖舒適干干凈凈爐火沒熄食具發亮
安靜睡著
師:外面是那么冷,那么黑;小屋是那么暖,那么亮。這種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托爾斯泰寫文章的高明之處。請大家再把這兩幅畫面還原到文字當中去,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點評]自然環境的惡劣與屋內環境的溫馨形成了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這為學生理解窮人善良的美好品質鋪上了底色。兩幅畫面反差越大,構筑的視覺沖擊與情感震撼越強烈,就越能觸動學生內心最柔軟的角落。窮人物質雖窮,但是精神不窮,窮人美好的人性煥發出奪目的光芒劃破夜空,留下絢爛無比的精彩,永遠停駐在黑暗的畫面上。
篇10
關健詞:噴墨滲花工藝;干法;濕法
1 引言
噴墨滲花磚是以傳統坯體為主,在產品紋理的成形上采取滲透墨水下滲并與坯體表面材料反應發色所生產的一種新型拋光磚。它與傳統滲花磚概念類似,噴墨滲透磚在進行噴墨工藝后,滲透墨水滲透下陷進入磚體,通過助滲劑將滲透墨水做到定向滲透,燒成之后再進行拋光工藝,使得產品的圖案豐富、清晰和更加立體;同時產品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本文對現有建材行業內常見的兩種噴墨滲花生產工藝進行對比分析,為穩定生產噴墨滲花產品提供了一些技術建議,也為不同廠家應用噴墨滲花工藝開發新產品提供一些參考。
2 兩種常見噴墨滲花工藝的現狀
2013年Metco公司開始推廣滲花墨水及技術,先后與東鵬、諾貝爾、蒙娜麗莎、宏宇、新明珠等企業合作,成功推出了滲花墨水瓷磚產品[1]。
2.1 干法和濕法工藝定義
所謂干法和濕法噴墨滲花工藝,也有人叫布料和淋漿噴墨滲花工藝,它們是對建材行業近年興起的噴墨滲花新技術在瓷磚領域應用的兩種最常見工藝路線的一種較通用的說法。其中干法噴墨滲花(以下簡稱干法)工藝是指采用兩次布料方式形成內含具有誘導發色元素(如納米硅、二氧化鈦等)的面料層,并在面料層上噴墨打印具有滲透能力的有機離子型色料墨水,通過窯爐高溫燒成下反應生成新的著色化合物(如硅鐵紅)而進行表面裝飾的一種方法。干法工藝是由東鵬陶瓷公司在行業內首先提出(目前已獲得8項專利授權),其一代及二代原石系列產品是應用干法工藝的典型代表。
濕法噴墨滲花(以下簡稱濕法)工藝是指采用濕法淋漿方式形成內含具有誘導發色元素(如納米硅、二氧化鈦等)的面漿層,并在面漿層上噴墨打印具有滲透能力的有機離子型色料墨水,通過窯爐高溫燒成下反應生成新的著色化合物(如硅鐵紅)而進行表面裝飾的一種方法。應用該工藝的典型代表是諾貝爾的瓷拋磚和東鵬原石2.0+系列等。
2.2 干法和濕法工藝流程介紹
2.2.1干法工藝流程
見圖1所示。
圖1為干法工藝流程圖,根據掃坯工序可以放在壓機與干燥之間,也可以放在(二次)干燥與噴墨之間,各企業可以根據現場位置及磚坯強度等情況進行選擇,建議優先考慮安裝在壓機與干燥之間。
2.2.2濕法工藝流程
見圖2所示。
圖2為濕法工藝流程圖,噴(淋)化妝土漿工序可以根據磚坯白度及產品白度要求來考慮是否需要增加,為了解決“白線”問題建議考慮取消。
3 干法和濕法工藝生產對比與分析
3.1 配方結構考慮點對比
干法工藝在發色面料配方上需要重點平衡好粉料的結合強度與發色性能,在確保配方強度的基礎上保證墨水的穩定發色,尤其是紅色墨水的發色。而濕法工藝在發色面漿配方上則要重點考慮漿料性能和漿料水份的關系,盡可能做到漿料性能滿足淋漿要求之下,漿料水份控制越小越好。
3.2 布料要求對比
由于發色面料層配方成本較高,所以如何達成既薄又均勻的表面層是干法工藝對壓機布料環節的核心要求。目前行業水平普遍將面料層厚度控制在0.8 ~ 2.0mm之間,厚度越薄工藝控制要求越高而成本越低。而濕法工藝則對布料則沒有此項要求,因為濕法工藝發色層是通過淋漿或噴釉的形式施布上去的。
3.3 二次干燥
由于濕法工藝形成的發色面漿層含水較大,而噴墨滲花墨水屬于有機酸離子型態,對水不互溶,難于滲透到發色層內部。所以需要將淋漿后的磚坯進行二次干燥,徹底排除面漿層水份至0.4 ~ 0.8%。水份排除越徹底,滲透效果越穩定。而干法工藝沒有淋漿工序也就沒有此項要求。
3.4 噴墨前的粉塵控制
由于磚坯表面的粉塵會在噴墨機噴射工作下產生飛揚并吸附到噴頭表面,造成噴孔堵塞。所以保持磚坯表面清潔無塵至關重要,尤其是針對干法工藝,因為其在掃坯后就要直接噴墨打印,磚面粉塵更加容易飛揚造成噴頭堵塞。
3.5 兩種工藝產品的表現力對比及原因分析
在同等滲透深度(0.4 ~ 0.6mm)的條件下,圖3中a圖干法工藝產品紋理清晰度要好于b圖濕法工藝產品,這是由于干法面料層經過壓機壓制后表面致密度高,并且粉料水份低,干燥后所形成的毛細孔也少,因而墨水在滲透過程中往橫向滲透的速度就要慢一些引起的。
3.6兩種工藝產品性能對比分析
見表2所示。
4 兩種工藝的優缺點對比分析
4.1 干法工藝的優勢分析
干法工藝由于其紋理清晰度相對要高,并且可以結合布料技術和不同的模具設計達成各種不同的立體紋理和表面凹凸效果,因而其綜合的產品表現力和未來產品的可拓性更高一籌。由于其工藝流程基本與拋光磚一致,沒有釉線的二次干燥,所以更適合于原來生產拋光磚的生產線進行技改,這樣一次性技改的設備費用就相對較低。
4.2 濕法工藝的優勢分析
濕法工藝由于面漿不用考慮結合強度,其配方中用泥量少因而白度相對較高,比較適合開發一些高白度的卡拉拉等石材紋理。同時由于濕法面層較薄且墨水用量相對較少(見表3),因而其生產中實際耗用成本相對較低。由于其工藝流程與拋釉磚特別是厚拋釉基本一致,比較適合于原來生產拋釉磚的生產線進行技改。
5 兩種工藝的發展趨勢預測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兩種工藝各自有不同的優缺點,目前從各公司推出該類產品的實際情況來看,干法和濕法工藝也基本呈現平分秋色的現象。甚至也有一些企業同時采用兩N工藝進行生產銷售的情況,如東鵬陶瓷。未來預計這種情況還會繼續存在,并且將來也可能會出現在同一生產線上同時具備兩種工藝進行生產的條件,企業完全可以按照產品設計及成本考量等因素對兩種工藝進行選擇和切換。
6 總結
噴墨滲花工藝的成功推出并搶占部分拋光磚和全拋釉市場,將是具有革命性的技術研發新方向。目前常見的兩種干法和濕法噴墨滲花工藝產品的各項物理性能基本與傳統拋光磚一致,但也存在各自的優勢。其中干法紋理相對更清新、面相更豐富、但生產成本相對較高,比較適合于原來生產拋光磚的企業進行選擇;而濕法生產成本相對較低,但紋理清晰度稍差,面相較單一,比較適合于原來生產全拋釉或者厚拋釉的企業進行選擇。當然企業也可以同時兼顧兩種工藝,并根據實際產品的特性、設計、成本等因素隨時對兩種工藝進行選擇和切換。預測未來這兩種工藝還將繼續保留下來,為傳統陶瓷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一些新的工藝思路和方法參考。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身的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