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童話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17 23:34: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長篇童話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幼兒;童話;想象力;欣賞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8-0075-01

童話是一種適合幼兒心理特點的幻想故事。愛好幻想是幼兒的天性,而在發展幼兒幻想力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方面,童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時候教師精心為孩子挑選的優秀故事,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孩子們似乎不感興趣,特別是小班的孩子,很快注意力分散,無心傾聽故事。本文嘗試從中分析其原因并進行實踐指導。

一、童話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

童話是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最貼近幼兒的心理。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征,它運用極度的、強烈的夸張造就濃烈的幻想氛圍,突出所描繪的形象和環境的主要特征,同時也使作品產生誘人的美感、趣味感和幽默感。因此,童話是最受幼兒歡迎的文學形式。這主要因為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其想象也常常帶有夸張性、多變性,可以說幼兒的思維就帶有童話的特點。在童話故事中,一些枯燥無味的教訓和抽象的道理都會變得十分生動具體。

二、幼兒欣賞童話過程中的一些誤區

(1)環境創設誤區。重心理環境,輕物質環境。童話是一個想象的、美好的世界,當孩子們在聽故事時,腦海中會運用自身的生活經驗浮現相應的畫面。很多老師很重視精神氛圍的創造,如悲傷的故事,常常滲透悲傷的感情基調,但是很少為孩子營造童話中的環境。如果能為孩子營造一個簡單的童話環境,那么孩子自己就能幻想成為童話中的王子、小公主,更能體會童話的趣味。

(2)童話內容選擇的誤區。在童話內容選擇上,教師常常過多地從自己角度考慮,忽略童話是講給孩子聽的,忽視孩子喜不喜歡、能不能接受。因為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長篇幅、情節復雜、人物繁多的故事就不適合他們。另外,小班孩子喜歡和自己生活經驗有聯系的故事。例如,講述《灰姑娘》故事時,王子要舉辦一個舞會,孩子會問:老師,什么是舞會呀?國外的優秀童話故事,包含著它們的文化風俗,經過翻譯之后,文字發生變化,詞匯比較復雜,讀給孩子聽,有時就不一定受歡迎。

(3)活動形式局限。安靜的時候多,活動的時候少。很多時候,閱讀活動都是比較安靜的,靜態活動比較多。但孩子是活潑好動的,在講故事時,不時有孩子學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這時,老師會要求孩子安靜地聽故事,孩子很難做得到。

(4)指導策略的誤區。在講故事時,很多老師不善于應用聲音的變化,不了解自己的音質特點,總是用一個語調講,孩子們就會不喜歡。另外,在講故事前,教師要對故事有充分了解,如果對作品不了解,或者不大喜歡這個童話,就不能很好地帶動孩子去喜歡并愉悅地欣賞童話。

(5)多媒體課件應用少。時代在發展,幼兒欣賞童話的媒介日趨豐富。傳統的故事展示圖片,一般人物是靜態的,孩子們只能看。但多媒體動畫不同,除了看,還能聽,故事中的人物能自由活動。豐富的畫面、富有情感的對話,讓孩子看得目不轉睛。

三、解決欣賞童話問題的策略

(1)積極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童話氛圍和環境。從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出發,營造孩子喜歡的童話環境。身處這樣的童話環境,孩子們不自覺地進行幻想,根據場景,他們還可以進行講述和創造。這樣的童話環境,能夠激發孩子童真的審美興趣,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2)選擇適宜的童話閱讀材料。年代久遠和艱澀難懂的,不適合孩子閱讀;不貼近我國幼兒生活的,也容易讓孩子消化不良。針對孩子性格及心理特征,應該選擇一些簡單、動態、有趣的故事,有重復的語言和場景,便于孩子更好地接受和消化。

(3)活動形式多樣化。孩子模仿能力很強,他們聽故事時,往往把自己也置身于故事中,和角色一起動,一起開心,一起傷心。針對這一特點,不妨在幼兒熟悉故事后,請孩子們來模仿表演。在表演中,給幼兒布置簡單的場景,讓孩子來模仿小雞的動作、小狗的叫聲,想象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再讓孩子來自己選角色。這樣的講述自然、表演生動,孩子們能夠進一步感受故事情節,提高理解能力。

(4)教師和孩子一起欣賞童話。有時候,教師會因為自己非常喜歡一個故事,就很愛講給孩子們聽。這里的前提是,說故事者以他自己對故事的鐘愛而為孩子建構了一座溝通的橋。當說故事的人伴隨著他對故事的愛和對故事的了解,童話故事的大門即會開放。在講述美好的童話故事時,不只是孩子,教師自己也一樣被滋潤,并且被帶入永恒的童話世界之中。因此,教師自己必須先沉浸在童話中,以自己的感受去帶領幼兒。另外,在講述故事中,要注意有豐富的教態、表情,吸引孩子一起沉浸在童話氛圍中,獲得心靈與智慧的成長。

四、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為幼兒選擇童話故事和具體引導幼兒閱讀時,要從幼兒的特點出發,從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和實踐。教師要積極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童話氛圍和環境,選擇適宜的童話閱讀材料,注重活動形式多樣化,并且和孩子一起欣賞童話,從而發展幼兒的幻想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篇2

黃菁:《大長腿歷險記》是一部長篇童話故事,共計一萬三千余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張利順的小朋友,他貪玩但愛好昆蟲,由于在同齡人中身材高瘦,特別善跑,所以同學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大長腿”。一次,他因誤食“糖塊”變成了一只螞蟻。經過種種奇特的經歷不斷成長,最后他變成了一名愛學習、有愛心的小朋友。

記者:這本書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黃菁:能創作出這個故事,得益于我平時的大量閱讀。直接原因是,一次我讀到了一位意大利作家的一本相關童話,于是我突發奇想:我也可以寫一本和他的作品一樣吸引人的童話。經過構思,我選取班里的一名同學作為故事原型,選擇了螞蟻作為童話形象,開始創作,最后完成了這個故事。

記者:《大長腿歷險記》在《臨西教育報》上連載,你的同學們是什么反應?

黃菁:開始都感到非常驚訝,在小學就能寫出這么長的故事,在我們學校乃至全縣都很新鮮。后來他們看了整個故事后,都被故事情節吸引住了,對我越來越佩服。看到大家能這么喜歡,我心里當然還是很高興的。

記者:寫這本書最大的困難是什么,你是怎么克服的?

黃菁:困難主要是沒時間。因為既要完成功課,還要搞創作,有時二者會發生沖突。第二個困難就是寫作能力。畢竟這樣長的故事我是第一次寫。

時間只能靠自己見縫插針了,有時間就多寫,沒時間就少寫。也因此,二十多個故事斷斷續續寫了一個多月。寫作方面,在寫前我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設想。寫作中爸爸幫了我不少忙,向我提出了好建議,比如故事不但要有趣,還要融入一些知識在里面,還要有一條貫穿其中的線。謝謝我的爸爸。

記者:寫《大長腿歷險記》,你的收獲是什么?

黃菁:很多事做起來才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滋味,有想法可能比較容易,付之行動難度就大了,要求也更高了。這次寫作對我來說是一次挑戰,雖然完成后總體還算可以,但我還是感到了自身知識的欠缺,我的寫作能力還有待提高。

記者:在寫作上,你有什么經驗和同齡人分享?

黃菁:多讀書是寫作的基礎,即使不為了寫作,只要有時間也要多讀書。同時,要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就得多觀察,多練筆,有了好的想法就寫下來。

記者:你有寫新書的計劃嗎?或是別人給過類似的建議嗎?

黃菁:前段時間,《邢臺日報》“大家來讀書”欄目走進我們臨西一中。在交流會上,欄目的主編針對我的情況給出建議:寫作可以當作興趣,但對當下的中學生來說不能當做特長去培養。我覺得也是,我現在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學習和大量讀書上,堅持每天寫日記。也許在某一天,突然有了靈感,我會再寫一部。

記者:你小小年紀就寫童話故事了,而且出版成書??墒悄愕睦硐雲s是當畫家,這是為什么?

黃菁:我覺得這并不矛盾,它們都是我喜歡做的事,并且它們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比如都要細致觀察,都要認真、有耐心,還都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寫作像繪畫一樣也要有“點、線、面”。我認為兩者我都需要發展。

記者:關于學畫或是你的學業,你自己有過規劃嗎?

黃菁:我剛進入初中,正是知識能力打基礎的時候,所以,我會把學習搞好,同時有意識地堅持我的興趣愛好,在盡量多讀一些名著的同時,讀一些畫家的傳記,欣賞一些名作。

篇3

這些重新詮釋的故事都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番樂趣。首先,從在紐約的白雪公主到戴小紅帽的小老鼠等故事中,我們可感到迎面而來的熟悉感,幡然醒悟后辨識出早已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的模型。而在我們認出后,又可感受到在故事的模型基礎之上,又生發出很大的不同,茂密的森林已為現代街市所更換,公主與王子已落入凡間,做起了普通市民;而機智多謀的露比已不是等待狼來吃掉的小紅帽。

在當代兒童文學的視野里,對童話故事的重寫改編這一流行趨勢,洋溢著顛覆傳統、開放式創作與閱讀等新特征,建立起色彩繽紛的后現代景觀。這是伴隨著家庭結構的轉變和科技、媒體力量的強勢介入,兒童文學在新時期面臨著新的發展問題。

一、《真正的丑小鴨》:對傳統認知的顛覆

《真正的丑小鴨》是席斯卡與史密斯參照安徒生童話故事《丑小鴨》創造出的戲仿之作,將原本接近四千字的作品改寫為一百來字的作品,外加兩幅全頁的插畫。

《丑小鴨》中有一只相貌丑陋的小鴨子,因為長相丑陋受盡了折磨。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成為了一只美麗的天鵝。而《真正的丑小鴨》放棄了丑小鴨的浪漫幻想,回到了現實人間的故事本身。主人公還是那只丑陋的小鴨子,但是它已是由自卑變成了自信的鴨子,敘述的風格由平實的講述故事,到對高雅天鵝理想的破滅,語言風格的夸張、滑稽都為作品注入了現代人的思想情緒特色,乃至故事結局的落差——從理想的高空墜落至殘酷的現實,都是對原有文本的顛覆與戲仿。

后現代版本的《真正的丑小鴨》潛在的悲劇主題、結局,經由兩幅怪誕滑稽和搞笑的插畫,給讀者以不同閱讀體驗與感受。長著鋸齒的丑小鴨相貌奇怪,而圍繞在頁面四周的,則是以現實主義畫風來描繪的其他野鴨,他們盯著中間這只丑陋奇怪的小鴨子。而丑小鴨還以不以為然的自豪眼光給他們以反擊——我也看著你們。

二、《白雪公主》:經典故事的現代敘述

美國作家巴塞爾姆的長篇小說《白雪公主》是對家喻戶曉的德國格林童話《白雪公主》的戲仿。他用后現代主義手法,即用松散的片斷拼貼的手法再現了這個童話。

小說中現代的白雪公主是個高個的黑發美人,與7個侏儒男人生活在一起。白雪公主為他們做飯、洗衣,當起了家庭主婦。但他們的頭兒比爾卻開始厭倦白雪公主。而白雪公主也厭倦“當家庭主婦”了,盼望有一個王子來救她。于是王子保羅粉墨登場了。雖然保羅身上還流淌著王族的血液,但他已是一個十足的俗人。而簡是一個年輕的巫婆,因嫉妒白雪公主的美麗,編織了她的惡毒之網。最后,保羅自己吃了“毒蘋果”—簡準備給白雪公主喝的一杯有毒的伏特加吉布森酒。故事以白雪公主在保羅墓前為愛而死結束。

盡管故事也試圖沿用經典童話故事中的“王子—公主”模式,但這已是來到現實社會中的人們。作品的情景放置到了現代背景之中。通過王子—記者,公主—家庭主婦的形象轉變,以及他們的行為及活動領域的畫面,來界定這些角色所處的現代生活情境,從而將故事的意旨轉向現代社會中現實的道德判斷,挑戰和質疑了經典童話故事所建立的傳統認知范疇。

三、Wait! No Paint!:文本運作的呈現與開放

經典童話故事《三只小豬》,近些年來已成為歐美兒童文學作家時常選用的創作藍本。其中,David Wiesner于2001年創作的《三只小豬》是最新最有特色的后現代文本。故事架設在我們熟悉的那個英國民間故事的結構之中,但是作者又別具匠心地通過畫面的跳躍和變幻,使三只小豬的既有文本穿梭于其他的童話故事如《鵝媽媽童謠》和《喬治和龍》之間,并把各自的童話角色拉提琴的小貓和保護金玫瑰的龍帶回到《三只小豬》的現場,從而構建一個全新的童話故事。

這一改寫的圖畫故事體現了童話文類的后現代反思,它對傳統的敘事方式進行了質疑,故事中奇怪的聲音不斷呈現、緊張的故事結局卻指向了另外的故事。最后的畫面盡管充溢著溫暖的黃色主調,但那平靜背后是否仍然隱藏著緊張和不安?故事等待讀者的繼續想象與編織。

在紛繁的后現代社會中,兒童文學作家并未受后現代的種種特征所支配、局限,而且還利用了這些后現代條件,打破讀者對傳統故事模式的期待,承認兒童是天生的解構者,邀請他們和文本建立起強有力的關聯。Wait! NoPaint!正是借助兒童文學新形式的創建,引領讀者以充滿趣味的方式理解兒童文本創作的方式。

四、結語:后現代之于兒童文學的意義

關于后現代主義存在著許多爭論,有些人也認為兒童文學不必如此復雜。然而跟隨時代的步伐,社會已進入后現代的趨勢不容逆轉。于是將兒童文學與文化變遷至后現代之間建立聯系,這種強有力的關系在寫作中延續,這不正是為兒童寫作的本質。將兒童文學納入到文學史版圖,才有可能在藝術和文學上看見后現代趨勢以回歸,確認兒童文學在文學體系中的獨特地位。

后現代主義是以一種反叛現代社會文明的面貌出現,反對一元論、二元論,并對基礎主義、理想主義等進行了解構與反叛,造成了一個紛繁的景觀。于是人們不免產生這樣的質疑,后現代主義之于兒童文學又能意味著什么呢?《真正的丑小鴨》中丑小鴨不會再變成美麗的天鵝,告訴我們理想不一定都會實現;《白雪公主》中主人公們離開了神秘的大森林,來到了現代都市社會,告訴我們英雄時代已悄然遠去;《三只小豬》改編的高級之作Wait! No Paint!,我們甚至看不到結局,沒有結局的故事,也許就是故事的最高境界,留給讀者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兒童文學這一為兒童寫作的文學,歷來以美和真,感化教育兒童,陪伴兒童一起走向成長的文學,看似與這紛繁復雜的后現代景觀顯示出不和諧的步調。因為后現代敘述似乎將推翻浪漫主義所建構的童年本質論,童心主義所建立的美好童年,使他們一直努力保護、不斷尋找的純真童年受到威脅。確實有些作品的一些反英雄主義情節的出現,對于培養兒童的高尚情操有一定阻滯,但是從相反的方面說,退去虛幻的現實外衣迎回真實的現實,也可能會給他們帶來現實體驗的真切之感,反而會引起他們的共鳴也說不定。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代兒童文學并未受制于科技發展以及文學意義、敘述結構的瓦解與重建。相反,在某些方面來說,它積極地擁抱了后現代藝術的活力,并不斷的創造挖掘新的表現可能。兒童文學故事結局的顛覆造就了閱讀的多重可能性;內容對崇高偉大的消解更走向了寫實文學,真正走進了生活;敘述的開放性……這些現象都是在力求尊重多元化的思維方式,追尋社會進步之下的創造性成果與現實主義關懷。

另外,后現代的兒童文學從讀者那里形成了新的詮釋能力,使經典的作品擁有了一種適合讀者閱讀的開放,同時可以讓它們在各時代不斷煥發自身的新活力。這種開放式、多元化的后現代解讀方式,更為我們重新審視并重建兒童文學的經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文化視野。對于兒童文學來說,多元并置、適時常新,是適合兒童文學時代性品格的。這會促進兒童文學的發展,適合兒童的需要,這是時展下兒童文學的新趨勢。

參考書目:

[1]培利·諾德曼.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M].臺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2002. 285-286.

[2]席斯卡,史密斯.真正的丑小鴨,[M].臺北:三之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

[3]BruceWhatley. Wait! No Paint! New York: HarperCollinsPublishers, 2 001.

[4]DavidW iesner. The Three

Pigs. New York: HoughtonMifflin C

ompany,2001.

篇4

讀了金波爺爺的《我們在雨中登山》,我感覺這首詩寫得特別通俗、簡潔,但是這首詩里卻蘊涵著一種精神:不把壓力看成壓力,要把壓力看成動力?!妒е氐臉s譽》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的語言深深地吸引著我,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動物和人相似,都有深厚的感情。每天我都沉浸在故事的海洋中,我并不覺得孤獨,因為故事里的許多伙伴陪著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

可是,這次期中考試,我的語文、數學、英語雖然都達了優,但是成績很不理想。當我拿到試卷時徹底愣住了:名次卻落到了20名,這——怎么可能呢?!我是一直有把握的,這次……回到家,我看著滿桌香噴噴的飯菜一點胃口都沒有。媽媽說:“我跟你說過多少次,要先完成作業再看書,你就是不聽……”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不由的往下掉。讀書是快樂的,可是排名20的名次,卻是讓我很傷心的。

經過媽媽的耐心開導,我茅塞頓開,決定以后,每天放學后先認真完成家庭作業、鞏固所學的知識,再去傲游故事的海洋?!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讀書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在讀書中快樂,在讀書中成長。

三年級一班 邢炳杰

姓名:邢炳杰

學校:文水縣開柵鎮開柵小學

年級:三年級一班

家庭地址:文水縣開柵鎮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 邢遠懷

郵編:032104

QQ:1113807830

電話:15303587048

篇5

常常覺得自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因為我一直都很喜歡聽故事。

小時候喜歡聽人說故事,對說故事的人,自然而然就生出了崇拜的心。那時候會講故事的人,是爸爸、媽媽和鄰居阿公、阿婆。

念了小學以后,最喜歡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上課,而講故事給我們聽。老師講的故事,幾乎每一個都精彩好聽。聽完一個,我們會貪心地要求再講一個,然后一個接一個,希望老師不要停止,也希望下課鐘永遠不要響起。

讀書識字的好處,是我開始可以自己讀故事,而不必仰賴大人說故事了。大人們總是有忙不完的事要做,不可能天天有空講故事,而且他們的故事好像也講得差不多,再沒有新鮮有趣的可聽了。

開始自己讀故事以后,我的世界忽然變大了,我覺得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未知等著我去發現。從此,我愛上了書本,為書著迷。

在《阿拉丁神燈》《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小紅帽》《白雪公主》《灰姑娘》《綠野仙蹤》等外來的童話故事里,我看到了公主、王子和神怪、冒險的神奇;在《花木蘭》《楊家將》《包青天》等民間和歷史故事里,我看到古老的中國,感受到忠、孝、節、義的動人;在阿三哥、大嬸婆、機器人、四郎、真平等漫畫人物身上,我讀到憨厚、熱誠、機智和正義。所有的故事都精彩好看,不但開闊了我的視野,也豐富了我的童年,給了我幻想的樂趣,還教了我不少做人處世的道理。

上了中學以后,我接觸了翻譯小說、世界名著。往后,讀書的范圍愈來愈廣。結婚后,有了兩個孩子,我又陪他們讀童話故事、民間故事,重來一次的感覺真好。現代兒童比起我們那一代,幸運得多,不但書的種類多,漫畫也多,還有兒歌和有聲書,以及吸引人的卡通影片。陪孩子一起成長,使我又深深愛上卡通影片,而且重溫了一次童年生活。

現代父母喜歡用照相機記錄孩子的童年,那似乎是最簡單的方法;但一直喜愛寫作的我,則認為把孩子寫進故事里,他們會更有成就感。于是,我從一個愛聽故事、愛讀故事的人,變成了編故事和寫故事的人。

剛開始,我寫一些簡單的、短的兒童生活故事,把兩個孩子當成故事中的主角;也寫一點家里養的小巴西龜的故事。回響很快就來了,兒子放學回來后,拉著我的衣角說:“媽,李方國說你下次寫故事時,可不可以把他也寫進去?”我很慷慨地答應了。過了幾天,孩子回家又抱著我的脖子說:“媽,張浩哲要我問你,他的兩只巴西龜可不可以寄養在我們家?”我一聽,覺得這種事情較麻煩,就問:“他為什么不自己養?”兒子可憐兮兮地說:“張浩哲媽媽不準他養,說要把烏龜拿去丟掉,好可憐喔!張浩哲都哭了。”我看兒子的表情也像要哭了,再次慷慨地答應。

這是好的開始,讓我知道孩子們喜歡讀生活故事,而且像我小時候一樣,以為故事里的人物和情節都是真的。于是我開始寫長篇的故事,有幻想的童話,有落實于家庭、游戲、人際關系等的生活故事。寫故事,讓我好像又回到童年那無憂無慮的歲月中,而且可以讓筆下的小主角去幫我實現小時候的夢想。

從前不能實現的愿望,在寫故事時得到了滿足,那是一件非??鞓返氖隆Pr候我最大的愿望是能飛;第二個愿望是能隱形;第三個愿望是自己是一位公主;第四個愿望是希望能擁有法力,可以主持正義、打擊惡魔、打抱不平……總之,愿望很多很多,也隨著年齡在變,而且非常熱切地盼望有實現的一天。但是,人一年年長大,愿望一年年減少,最后終于知道有許多愿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當我開始寫故事時,那些消失的愿望又一一浮現心頭,我心想這不正是可以實現兒時愿望的最佳渠道嗎?所以我筆下的小人兒、小狗兒、小花兒、小草兒、小露珠兒,都成了愿望的化身,借著他們的經歷、感情、認知,我讓自己小時候的愿望一個個都實現了。

篇6

機械的抄寫,枯燥的背記,繁重的作業量充斥著當前小學語文作業,這既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又壓抑了學習積極性,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與創造能力的發揮。針對這種現狀,我利用激趣減負法,使學生的作業興趣得到提升,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一是讀讀畫畫去預習。語文要求學生預習,怎樣預習?大多數教師實施的是叫學生讀課文、畫下不理解的地方、給生字詞注音、提出問題等做法,學生覺得枯燥無味,預習的積極性不高。我嘗試讀一讀、畫一畫的預習方法,效果不錯。如教學《荷花》時,預習時我讓學生畫荷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了各種各樣的荷花,有的很美,是學生在預習中感受到了荷花的嬌艷。有的把荷花畫成了漂亮的小姑娘,學生已經把作者筆下的荷花當成婀娜多姿的少女……顯而易見,學生已經把自己的理解融進了畫里。上完課文,再讓學生修改圖畫,把自己沒畫好的地方完善好,學生邊學邊畫,學習就在讀讀畫畫中完成。

二是方法巧妙樂背誦?!皶x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熟讀與背誦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材里有一定分量的背誦,讓學生積累祖國優美的語言文字,這無可厚非。但是,死記硬背是不可取的,如果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去幫助學生背誦,效果會更好。比如可以用圖文結合法背誦。教學《翠鳥》第一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邊讀邊看插圖,想想作者怎樣描寫翠鳥的羽毛。再把翠鳥的樣子記在腦中,再去背誦課文,就會更直觀,學生背得快,記得牢,還懂得了有順序描寫的方法。又比如還可以用比較法背誦。教學《美麗的公雞》時,我讓學生自己分析比較:公雞的外表美在哪里?公雞認為別的動物外表不美在哪里?老馬認為這幾種動物行為美在哪里?后來公雞在老馬的幫助下也做到了行為美。學生通過對公雞與其他動物外表美、行為美的比較,輕輕松松就能把課文背誦下來。

三是形式多樣練習作。單純定個題目,讓學生習作,是教師的一貫做法。學生感覺習作枯燥,怕寫作文。我們不如換個形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編寫故事就是一種很好的習作方式,教師指導學生從編寫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入手,從簡單的故事開始,慢慢地編寫人物多、情節復雜的故事。到后來,學生還編起了長篇童話,如《森林里的趣事》每周編一集,堅持了一個學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作者單位:江西省寧都縣第一小學)■

篇7

[關鍵詞]映川,小說,女性童話。直面現實

21世紀,女性寫作更為彰顯,女性文學作品大量涌現,并形成眾語喧嘩之勢。而在廣西文壇上,玫瑰花開。楊映川、賀曉晴、凌潔等“70年代生”女作家以不俗的文學品質和創作佳績崛起。尤其是楊映川,更是成為“中國文壇一個亮點”而引人注目。

楊映川的創作幾乎與新世紀同步。自2000年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愛情侏羅紀》開始,楊映川就不斷有力作問世?!蹲鲋圾B吧》《只愛陌生人》《逃跑的鞋子》《女的江湖》等十幾部中短長篇,不僅奠定了她在廣西文壇“70年代生”桂軍領頭羊的重要地位,而且使她在全國文壇也產生了較大的反響。作為一個女性寫作者,楊映川善于站在女性主義立場上,以女性為敘事視角,反映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生存境遇和情感創傷。但有別于“私人化寫作”悲壯的極端式書寫與“身體寫作”庸俗的欲望化敘事,映川以其鮮明的從女性童話到直面現實的創作顯示了她的特立獨行,這種特立獨行不僅基于價值判斷,而且植根于思維氣質。

一、書寫女性童話

評論家陳曉明曾說:“從總體上說,楊映川的小說一直在講述一種女性的童話故事,這些故事明顯帶有女性幻想的特征,帶有強烈的超越現實的愿望。故事中的女性生活在現代社會里,但卻拒絕現代性的成功、進步以及關于生活無止境發展的想象。她們更愿意回到內心,回到單純的個人記憶,回到幼年保持的童話記憶中去。”的確,女性童話書寫是楊映川早期小說反復出現的主題,楊映川早期小說筆下的女主角,往往對物欲橫流的現實嗤之以鼻,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當然也包括對圍著她們轉的男人不屑一顧。她們渴求停留在純粹的女性幻想的童話世界里,保持自身的完整性,甚而生活在自我認同的鏡像中不能自拔。

《愛情侏羅紀》是楊映川的處女作,這部小說從題目上看就別有深蘊。“侏羅紀”,地質學上中生代的第二紀,距今已有幾千萬年。侏羅紀時代的愛情,顯然是遠離現實的虛幻存在。故事中的愛情也確是如此。孤傲美麗的小嬋,有耐心干任何事,就是沒耐心接男友一個電話。真實的情愛,在小嬋眼里,正如好友朱蝶與“農民企業家”因錢而聯盟的短暫婚姻,世俗物質而不可救藥,她不能也不愿面對。她要逃往自己幻想的領地,她要追求一份純粹的愛情。為此她決定去赴陌生男人的約會。而這個陌生男人,既神秘又浪漫。他給小嬋寫信、約會、送鞋、送狗,卻又遲遲不肯露面。在充斥著“愛情快餐”的浮躁社會,這種優雅古典的愛情實屬罕見,難怪小蟬魂牽夢縈,每天她都在局促不安地等待他的出現。然而,無論她怎樣等待、尋找,她所幻想的“高雅多情”的愛人最終都沒有出現。而小蟬卻固執地滿足于自我認同的鏡像當中,不能自拔。

無獨有偶,與小嬋一樣執著追求心中“純粹之愛”的還有《只愛陌生人》‘中的白蘭心。這個在別人眼里光鮮亮麗的女孩,對身邊的成功男士不屑一顧,只固執地愛著遠在上海的名牌大學研究生秦山。而秦山,這個在白蘭心眼里象征了遠離周圍現實世界的浪漫、完美、理想的白馬王子,真實的面目卻是因曠課、酗酒、睹博而被學校開除半年之久,并在白蘭心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消失得一干二凈。追到學校,發現戀人真面目的白蘭心失望至極?;貋砗笏侥吧司銟凡?,邂逅了原來的追求者――英俊多情且事業有成的謝遠,身心疲憊的白蘭心最終接受了謝遠的感情,然而同居后白蘭心才知道,謝遠已是有婦之夫。追求純粹之愛的女性又一次收獲了絕望。

如果說小嬋和白蘭心是沉浸在自己幻想的純粹愛情童話中不能自拔,那么《做只鳥吧》中的果果和樹子,則是渴求停留在兒時純粹的童話世界里,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做只鳥吧》是最能體現楊映川獨特的女性童話書寫的小說。小說講述了果果和樹子由友情進而發展到同性戀的故事。果果和樹子從小一起長大,就像果實和樹,唇齒相依、不可分割。她們常一起讀童話故事,并把自己裝扮成童話中的公主王子。兒時的童話經驗,造就了她們的情感記憶和性格,以至她們長大成人后仍以童話般的生活理念來抵御社會的各種誘惑和侵犯。她們拒絕一切男性的追求,構筑起堅固的姐妹同盟世界。這是一個超凡脫俗的女性童話世界,果果和樹子就像兩只鳥,翱翔于潔凈天空,流連忘返。然而,封閉的女性童話世界很快披打開。多年來守身如玉的果果,最終以報答的方式與肖確發生了性關系。果果離開后,樹子和其他男人混在一起,結果死去。她的死因在小說中被解釋為疾病,但真正的罪魁鍋首卻是男性,他們在此是既摘“果”又拔“樹”的罪人。因為他們的介入,純粹的女性童話世界就不可能保持完整。在此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虛偽自私的男性的憤懣與批判。

縱觀楊映川早期小說系列,我們不難看出,女性意識的在場使其在書寫時往往過度美化女性,而將男性類型化。楊映川筆下的女主角,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美麗嬌柔而充滿幻想。她們生活于拉康式的幻想世界,滿足于自我認同的鏡像中,并始終保持著童話般的生活理念。而男性,則是物欲橫流的現實社會的象征,無論表面多么道貌岸然,但最終都露出虛偽、、道德敗壞的嘴臉,成為傷害女性的罪魁禍首。男性、女性在此分別代表著風馬牛不相及的二極世界。而鮮明的女性主義立場使得作者不斷地為自己鐘愛的女主角編織著一個又一個虛幻的童話。以拒絕成長的童話式的純粹幻想的女性的歷史,來對抗物質化的欲望化的男性異化的現實,楊映川的女性童話書寫無疑是獨樹一幟的,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現實社會里,這種來自女性的童話對抗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我們不得不表示懷疑。

二、直面現實的創作

或許楊映川本人也意識到了這種女性童話對抗的無力,在后來的創作中,她開始試圖讓自己鐘愛的女性直面現實,尋找出路。長篇小說《女的江湖》率先為這種轉變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年輕、美麗的榮燈同上述小說中的女主角一樣,也在追尋“純粹之愛”。但她的特別之處在于,她不僅知道自己愛什么、怎樣愛,同時還主動去實現“我要”。榮燈覺得,交往五年的男友顧角不是自己理想的愛人,為此她想盡辦法逃避結婚。在男友出國后,榮燈參加征婚、打高爾夫球、喝醉酒、蒸桑拿浴,嘗試和不同的男人談戀愛……榮燈就這樣在情感世界的江湖中自由穿梭,并遇到了一個自認為“純粹的愛人”――小客。這確實是女性夢寐以求的理想男性:生性灑脫,有錢時隨意揮灑,無錢時不以為意,并且有很高的藝術品位。榮燈就這樣陷入愛河,義無反顧?!八辉诤跛袥]有錢,有沒有車,有沒有一份高尚的職業……純粹,這一定就是她追求的 純粹的愛情,沒有理由,沒有原因,愛就是愛本身”。然而,“純粹”的愛人實際上只是個“純粹”愛自己的人。小客在事業無望后從28層的高樓縱身躍起,進入天堂。歷盡情感的酸甜苦辣后,疲憊而受傷的榮燈最后還是收拾心情,和回國的顧角結婚,過平靜的生活。這是一種純粹向庸常的投降。但畢竟是女性最終的現實姿態。楊映川的敘述在此顯得真實和人性化。

《女的江湖》中榮燈由純粹向庸常的投降雖然體現了楊映川直面現實書寫的努力,但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其女性童話對抗的存在。比如,作者在強大的男性菲勒斯中心社會(楊映川在此設置了幾個人物來代表菲勒斯的象征秩序:李京代表暴力,崔歡代表金錢,肖大煙和陳琨代表權力,而龐爾特則是知識的符號)為榮燈營造的極度自由空間――女的江湖,這本身就是別一種美麗的童話。而到了《我困了,我醒了》時,楊映川就開始讓筆下的女主角徹底丟掉幻想,走出童話,尋找女性的現實之路。這篇小說中的女主人公盧蘭,同楊映川筆下的其他女性一樣,也在追尋“純粹之愛”,她所愛戀的張釘,也仍然承繼著楊映川以往小說中自私、不負責任的男性形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猶疑不決。他頤指氣使,而且凡是遇到與自己利益相沖突的事情,他就習慣性地以睡覺來逃避。他以睡覺的方式擺脫了第一個戀人李芳菲,因為李芳菲需要集資建房,他明知道他沒有理由拒絕出資,但仍悄悄搬出李芳菲的宿舍,躲進他的山莊里一睡睡了三天。緊接著,為了逃避給盧蘭買車子,他又睡了整整27天,以至于醫生們診斷他得了冬眠癥。人怎么可能像青蛙一樣冬眠呢?這顯然是映川對男性逃避責任的一種比喻。這樣一個逃避責任的男人,確實令人不齒。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上善若水的盧蘭。盧蘭始終像圣母馬利亞一樣寬容、理解自己的戀人,并用行動努力感化、改造和拯救他。她代張釘做主將五萬元錢借給了陷入困境的李芳菲,而且在他危難時勇敢地救他挨了一刀,盡管代價沉重,但終于讓逃避責任的男人蘇醒過來,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映川在此很抒情地描述道:“盧蘭的嘴緊緊吸在我的手上,像一只水蛭。我身子里靜止的血找到了突破的口子,它們四處流竄。我的手開始暖起來,腳板開始熱起來,肌肉開始松軟。我站起來,我的腿很輕,步子邁得很大。我抱著我心愛的女人沖向夜色里?!敝链耍R蘭用自己對愛情最純粹的理解和最執著的追求喚醒了張釘沉睡的責任感,培養了他愛的能力,或者說成功完成了對男性的救贖、改造,也在其中完善了自身。在盧蘭身上,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對美麗女性理想人性的追求和塑造。

縱觀楊映川后來的小說系列,我們看到,早期生活于拉康式幻想世界中的女性已經走出童話。直面現實,以寬容之心接納、理解甚而改造、拯救男性。而男性,也在女性的支持下,脫離自私,勇于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和道義。男女兩性由勢不兩立的對抗到女性對男性的寬容理解甚而拯救,這不能不說是楊映川對中國女性文學對抗男性世界主題的一個反駁。盡管這種反駁說到底還是建立在作家強烈的女性意識之上,但畢竟體現了現代女性文學新的精神取向。

篇8

在《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中,小主人公尼爾斯雖然因為受到小精靈的懲罰變成拇指大的小人,但是就是因為變小,才有可能騎上家鵝馬丁的脖子為環游世界提供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將他之前一貫喜歡虐待家里動物、厭惡學習、喜歡搞惡作劇的形象和變成小人經歷多種困難挫折、變得有同情心、善良正直的形象形成對比,這一對比很明顯地反映出小主人公在成長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恼Q的故事卻蘊育這樣的成長的主題:騎鵝旅行的過程既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鍛煉自己成為有責任心、有愛心、有同情心的人的過程;不僅是尼爾斯視野逐漸擴大的過程,也是他內心變得強大、精神世界變得豐富的過程。在這個成長的過程里,尼爾斯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發現自己,他拋棄之前的惡習,漸漸地展示給人們的是真善美的品格。整個童話故事以責任、愛心、智慧為理想追求,更體現了人和動、植物美好和諧相處的畫面。尼爾斯是作品里唯一人類的代表,開始飛行時,野鵝領頭阿卡不接納尼爾斯在飛行隊伍中,他認為人類是動物的敵人,所以不能讓尼爾斯同去拉普蘭。但尼爾斯通過勇敢和智慧,幫助野鵝群戰勝狡猾的狐貍,成功解救一只野鵝,才緩和了尼爾斯和野鵝群緊張的關系,也為尼爾斯贏取了阿卡的信任。只有人和動物互相取得信任和尊敬,才可以和諧共處。尼爾斯通過自己的智慧、勇敢和真誠成功化解了人和動物之間的矛盾,說明人和動物是能夠成為好朋友的。盡管這些故事看似荒誕,但是作者卻告訴讀者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只要善待動物、善待自然,學會與動物協作,與自然相處,人將會和自然成為最親密的伙伴。

藝術特色

視角

作品中采用“多重選擇性的全知視角”。此視角多借助于故事中人的“感官”機制,充分調動人物的視聽感覺功能,來傳達內在的思想活動與情感傾向,組成故事情節最為生動的部分。如第14章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介紹,作者直接讓瑞典國工出場,以自豪的口氣向一個思念故土的貧苦小提琴于講述斯德哥爾摩的傳說,體現了瑞典人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樣,第19章中,作者安排一群旅游者出場,以其中一位旅游者的口吻向讀者講述了耶姆特蘭的傳說,形象地把這個地區的地形地貌與傳說結合起來,使得作品極為生動浪漫。這種表達隱藏了敘述者的身份,讓人物通過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活動,語言客觀而又不喪失感受力。從閱讀感受上來說,既讓讀者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又顯得相當客觀可靠。

描寫

篇9

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本文主要通過精選和使用繪本,來培育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學生學習英語插上翅膀。

關鍵詞:

繪本教學;閱讀;想象

新課標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明確的要求,因為這不僅能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繪本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形式,它的出現對于開展小學生低年級閱讀是一種非常好的補充,然而如何采用繪本閱讀形式來提高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效果還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精選繪本,讓師生共同打開英語閱讀的大門

那些廣為流傳的童話故事與文學作品往往能給人們帶來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感動與震撼,因此這些作品對于學生閱讀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然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閱讀興趣,所以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與體會就會顯得更加的透徹,書中所蘊含的情感也會更加容易取得共鳴。因此我們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在進行英語繪本選擇時就更加嚴格與謹慎,盡可能的挑選一些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優秀作品或童話故事。而我們老師在正式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通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無法做到給每一個學生都配備一本,因此建議老師可以將需要進行教學的英語繪本提前復印好,最好是黑白復印。然后再與學生一同進行課堂英語閱讀,最后還可以根據黑白復印的繪本給學生一個課后創造與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根據文中內容以及自己的理解給繪本進行上色。以BrownBear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為例,文中有提到“BrownBear”“RedBird”“BlueHorse”等等,教師在進行完整堂閱讀教學后,將黑白復印繪本留給學生做回家作業,讓學生自己去按繪本內容給繪本填上顏色,因為涂涂畫畫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他們最樂意做的事情,這樣不僅達到復習課堂內所學到的知識,又給他們一個創造的空間,可能在收到學生作業的時候,就會發現繪本的內容變成了“PurpleBear”“GreenBird”“BlackHorse”,老師也不用去過分的批評他們,而是可以將錯誤利用起來鞏固文中知識。另外教師在選擇低年級英語繪本時,還應該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其一就是篇幅問題。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弱,注意力也比較容易被分散,如果選擇過長篇幅的繪本進行課堂閱讀教學,那樣反而容易起到反效果,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而是變成他們的學習負擔。其二是文本簡單易懂。小學低年級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都是非常淺顯的,因此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不應該去選擇一些超過他們理解范圍的繪本進行閱讀教學,最好將選擇的繪本語言控制在他們的理解范圍內。其三是繪本內容應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口味。因此,教師在對繪本內容、情節、畫面選擇上一定要將這些內容考慮進去,盡可能的讓故事情節更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內容充滿想象,可以將童話、動物、食物等孩子們喜歡的話題加入到故事中,只要是符合他們胃口的繪本,才能讓他們取得共鳴,從而實現最終的目的。

二、利用繪本,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翅翱翔

繪本閱讀的基本就是審美和想象,因此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時也一定要將這一點牢記在心,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讓學生們去觀察每一個畫面所表達的內容,結合文字理解與想象繪本所表達的情感以及意蘊。繪本閱讀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繪本的整體性

英語繪本與其他類型的教材是有所不同的,因為一般來說我們所見到的繪本封面都會有著精美的圖畫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這些圖畫對繪本所將要呈現的故事內容進行一個提前預測,形成一個早期的閱讀期待與閱讀興趣,同時也可以起到拓展他們思維能力,鍛煉孩子們想象力的目的。另外如果一旦學生對故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預測,那么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想象的故事情節來完成整個英語繪本閱讀,最后將自己猜測的故事內容一點點修正,將兩者進行對比,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

2.繪本的表演性

英語繪本很多都具有很強的戲劇性,而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又比較熱衷于用游戲來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適當的將兩者結合起來,用話劇的形式讓整個英語繪本的內容以及情節表現出來,這樣不僅能達到增強學生對整個繪本故事情感的體驗,同時也能對他們的口語能力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

3.繪本的續寫性

繪本另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進行再次續寫,因此在完成整個繪本故事的閱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個故事進行進一步的展望,讓他們圍繞這個故事內容進行再次創造,發揮自己的想象,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

三、結束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英語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因為他們缺少語言教學的環境,而繪本閱讀卻恰好可以適當的彌補這一空缺,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將英語繪本與日常教學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提高低年級整體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莉.品語言之魅力,讀故事之精華———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滲透教學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8

[2]曾躍.淺談英語繪本教學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6.33

篇10

一、課內精讀與課外閱讀有機聯系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材分析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怎樣引導學生從教材中想開去。課外進行有計劃地擴大范圍的閱讀,這樣做建立課內精讀與課外閱讀之間的有機聯系,既通過拓展閱讀加深對課內知識的理解,又豐富學生的讀書生活,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學能力??墒窃谵r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調查中不難看出有很多學生并沒有運用所學習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他們的課外閱讀變成了一種簡單的瀏覽,至于其中蘊含的初衷卻很少去考慮與琢磨。閱讀能力與效果也始終停留在淺層的水平,難以提高。對于這點,我是這樣嘗試的。(1)對照式。如,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時,學生對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產生了欽佩之情,此時不妨趁熱打鐵,拿此文與《雞毛信》等作品對照,要求他們分析人物性格,往往受益匪淺,這種方法對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2)擴大式。有些語文是根據原作改編或刪選的,要求學生找到原作把整本書讀完。如,學習了課文《景陽岡》后,要求將長篇小說《水滸傳》看完,因學生已有讀懂課文的基礎,再讀原作不會有太大困難,往往特別有興趣。(3)薦讀式。教師在課內適時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書給學生,讓大家課外去暢讀。如,學習了豐子愷的《白鵝》,向學生介紹豐子愷的有關情況和其他文章,達到加深認識、擴充閱讀面的目的。

二、推薦好書,拓展閱讀范圍

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

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推薦讀物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上完了《丑小鴨》,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選》;學習了《全神貫注》,可以向學生推薦《世界上下五千年》。

2.推薦與學生年齡特點相適宜的書籍

小學六年,跨度很大。我們推薦讀物時,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不同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推薦書籍名單。如,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向他們推薦帶連環畫、注音的成語故事、童話故事之類的書;而三、四年級學生擁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具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可以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十萬個為什么》等書籍;而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鑒賞能力和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可向學生介紹一些世界中外名著的簡縮本,優秀的古典詩詞,及一些時事新聞報道等。

三、拓展學生課外閱讀的途徑

當今世界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高速公路正在全球迅速延伸,學生也被各類信息包圍著。作為教師,要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要讓學生明白當今社會要學會通過各種媒介接受大量信息,課外閱讀不能僅限于課本,除了書籍之外,還可以借助網絡、電視里的一些優秀欄目獲取知識。

1.加強家校配合,營造讀書氛圍

課外閱讀是一種在課外學生獨立操縱情況下,靠一種自愿自覺的意念支配的一種閱讀方式,它脫離了教師的直接指導??梢?,課外閱讀的進行與家長的監督與影響密不可分。只有有了家長得力的支持,我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才會得到有力的保障。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與家長進行這方面的溝通。雖然由于農村家長的文化素質較低,思想意識還很落后,但是經過艱苦的努力,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愿意和孩子一起閱讀。

2.充分利用學校圖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