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點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20:28: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回到原點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11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目是“回到原點”。看到這個題目,我首先想到的是“原點”指的是什么。
在詞典里,“原點”指的是出發點、根本點。
數學也有“原點”這個概念,指的是數軸上正負數的分界點,讀作“0”。如果用X軸、y軸和z軸建立一個三維立體的坐標系,那么,“原點”就是三條數軸的交匯點,在坐標系的正中央,也讀作“0”。
電腦也有“還原”一說,就是通過“格式化”,將系統里錯誤的、多余的東西去掉,使系統恢復到初裝的狀態。
綜上所述,我們分別得出了“原點”的三大要義:一、事物的出發點、根本點,二、是非、正反的分界點,三、清除了錯誤、累贅的東西,恢復到初始的狀態。
我進一步想:“回到原點”又指什么呢?
顯而易見,“回到原點”是指回到事物的出發點、根本點,是指認清是非、正反的界限,是指糾錯拔冗,還原為初始時的純正、本真狀態。
也許有人會問,經你這么一解釋,“回到原點”豈不等于回復過去,停滯不前了嗎?
非也。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看來,三維立體的坐標系不是靜止的,而是隨著時空不斷地運動,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從過去、現在到將來,直至永恒,這就構成了“四維空間”。毫無疑問,處在坐標系中央的“原點”也隨著這個“四維空間”運動。
有人會問,你說原點的位置在不斷變動,“回到原點”不就等于找不著北了嗎?
不必擔心,因為我們有“跟蹤器”,能不斷尋覓到“原點”的確切位置。這個“跟蹤器”就是“肯定否定規律”。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物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原點”,都會周期性地在更高階段、更高層次上回到“原點”,這就是“肯定否定”規律。
當肯定方面居于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現有的性質、特征和傾向;當事物內部的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導地位時,事物的性質、特征和趨勢就會由量變到質變,出現質的飛躍,由此舊事物就轉化為新事物。否定是對舊事物的質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對舊事物的簡單拋棄,而是變革和繼承相統一的揚棄。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是對前一階段的否定,同時它自身也被后一階段再否定。經過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就表現為一個周期,在更高的階段上重復舊的階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構成事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發展過程,體現出事物發展的曲折性。
以上就是我從詞匯、數學、物理和哲學四個層面對“回到原點”的含義和原理所作的理解和解釋。
篇2
放下一切世俗,(包括成績、因為我現在已經沒有辦法繼續我的學業了)讓心情回到原點。
三天之內2次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搶救,很怕。第一次暈倒好像是在走廊吧,之后就什么也不記得了。醒來的時候已經在醫院了,大概是打了鎮定劑的緣故吧,我很努力的想要睜開眼睛,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怕我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我很天真吧。點滴打完已經00:45分了。我從急救病房轉到觀察室,爸爸買了很多東西給我吃,可是我什么都吃不下,我根本連嘴巴都張不開。第二天我執意要出院,醫生沒辦法,只好讓爸爸簽下責任書,讓我去學校。跌跌撞撞進了教師,我貌似聽見徐長浩在夸我誒,可是那一刻,我怎么也笑不出來。之后我覺得身體還好,我知道我對同學是有一點偽裝,我必須裝的很開心,這樣我才可以繼續待在7班,繼續和他們在一起。我真的恨恨恨很很很很想和他們在一起。7班一直在上演一部叫做幸福的電影,而我就是那場電影的觀眾。就算是觀眾也好,我愿意當。至少那樣我還可以看到幸福。離開你們我就真的連幸福的影子都看不到了。沒想到才平靜的過了一天,我就又被送去搶救。這一次是急救轉搶救,又是鎮定劑,我只記得身上插滿了恨恨恨恨多的管子,呼吸機、氧氣罩、心電圖……那一刻,真的感覺離死亡好近。后來聽爸爸說,王老師一直陪著我,而且我一直在說7班、一直說7班每一個人的好,說我離不開7班。不可思議,我竟然那么那么的依賴7班,我居然那么那么的曖7班的每一個人。
原來我是真的那么的在乎同學對我的看法,以至于發展到今天這種局面我現在真的好想7班、好想去學校和你們一起上課。
爸爸問我恨不恨金夢佳、我無語。她毀了我的一生,我的未來已經沒有高中、沒有大學了。我這樣子,已經沒有辦法參加高考了。我那么那么的相信她、我那么那么努力的維護我們之間的友誼??墒撬齾s一直在騙我。我沒想到我最曖的人傷我傷的那么深。我這樣,她居然沒有一點點內疚。我不知道該恨她還是不該恨她,我的一生就這樣子被毀了。她跟我道歉、說要我原諒她。我覺得她很可笑,那我的未來呢、那我的家呢?要怎么辦?道歉就可以彌補你犯下的錯嗎?火災、2次車禍、中風……現在我又這樣。我們這個家已經再也承受不住任何打擊了。我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了,可是我卻再也沒有辦法高考了,你有考慮過他們嗎?媽媽說會去告你、我說不用,告你又能挽回什么,這只會讓我更痛苦。為什么你會變成這樣?為什么……現在你應該滿足了吧。
桐鄉市求是實驗中學初二:鄭佳梅
篇3
在此,我們結合2011年高考零分作文實例,看看這些作文能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吧。
[例1]四川零分作文:《總有一種期待――我想找媳婦》(片段)
汽車渴望公路,花草渴望雨露,靈魂渴望超度,心靈渴望歸宿,而我則迫切渴望著有個媳婦。
眾里尋她千百度,踏平腳下路,驀然回首細環顧,大嬸大娘無數。
都說男兒有淚不撲簌,但那絕對是未到傷心處。
有誰知道淚水已經多少次模糊了我心靈的窗戶?
況且咱都是滄海一粟,憑啥我就不能在愛情的海岸登陸?只能一口一口地吃著干醋?
人生本來就短促,我又怎能就這樣默默地虛度?
為了盡快給自己找一個歸宿,我決心不擇手段的全力以赴。
錯誤,錯誤。這種想法最終成了我難逃的劫數。
沒想到我一時的慌不擇路,競上演了那樣慘絕人寰的一幕。
[例2]山東零分作文:《這世界需要你》(片段)
倚門站立著幾位年輕的姑娘,身著復古的服飾,僅以一片紅花布遮住前胸,
讓我想起遠古人民的偉大。她們臉上掛著誠摯的笑容,洋溢著撲面而來的熱情,召喚鼓舞著沿街的革命同志,不管是滿身酒氣的大款,滿臉疲憊的民工,還是稚氣未脫的學生,都一視同仁,毫無偏見,在這個孤寂的夜晚去溫暖他們那冰冷空蕩的內心,敬業的精神讓我不禁肅然起敬??粗粗?,我的眼里閃出了淚花,腦海中想起了貂蟬,李師師,秦淮八艷;想起了舒淇,李麗珍,楊思敏;想起了剛剛離我們而去的人民藝術家飯島愛,以及為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武藤蘭同志,盡管她們分工不同,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同樣日日夜夜揮汗如雨地工作,在靈與肉的碰撞中,在吆喝中體驗著勞動的光榮和……
夜色漸沉,洗頭房的燈逐漸暗了下去,我知道探討切磋會正在召開。想到這里,我陡增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也默默祝福他們保重身體。
[零分啟示]誰說考生孤陋寡聞!這兩篇零分作文的作者可謂見多識廣,才華橫溢。只可惜,本事沒用到正處,結果只能是自掘墳墓。例文1通篇押韻,頗有文采;例文2材料翔實,語言詼諧。由此可見二位考生的寫作功底都很不錯,但文章立意低俗,甚至消極頹廢,極不健康,凸顯出不可遮掩的病態,如此行文,你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請考生謹記:千古文章意為高!立意低俗的文章猶如一個靈魂骯臟的人,充其量不過算是行尸走肉,令人唾棄!
[例3]福建省零分作文:《袁隆平的夢》(片段)
今天看到是個半材料作文,我狂暈了一陣。那省略號是什么意思,老師曾說過省略號有三種意思,哎,捉磨一下。真是的老師,考試規定我們寫的字數,又沒限定你的字數,你又不是趙本山為傻么此處省略n個字,為什么不完整寫下來,看,飛機,飛啊飛,乍整的?這讓我在這想啊想啊都不知您到底是省略了多少個字。13嗎?……
命題老師,您把袁爺爺大白天曬太陽做夢當材料,可苦了我們這些沒有在田間地頭種過田的城市孩子。哎,說真的,我沒見過水稻,更沒見過像花生的水稻,高粱酒有喝過沒見過高粱,還有那穗子像掃把沒見過。但是,對田地我很熱愛的,我是一個很勤勞的好孩子,常常大半夜種地收菜,我的“開心農場”、“qq農場”呵呵,每天晚上給農作物澆澆水、殺殺蟲、除除草,我的品種可多了,還養了很多畜牲,我的菜老是被偷可是我還是一直種啊種啊種啊,……老師你看像我這種有“qq農場”種菜基礎的學生志愿可以填農大嗎。第二志愿,哈哈。我想,都寫到這,字數還是不夠的,再唄一點咯。
琢磨啊琢磨,我浪費了那么多時間,我最想說的是感謝你,數一數,現在字數應達到了吧。還有口令這個那個嗯啊嗯啊,我是(此處略去XX字)老師的學生,您給個及格吧!
[零分啟示]這篇作文洋洋灑灑,作文格子可能都被填滿了。然而再看看內容,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委屈淚!透過字里行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黃毛小兒,他全然不顧材料意旨和命題意圖,天上地下,信口雌黃,濫竽充數,口無遮攔,真乃“童言無忌”啊!
[例4]廣東零分作文:《回到原點》(片段)
神馬是“原點”?聽老子說“道”還不如聽“老子”說道:詩云――
蘇丹紅,吊白塊,福爾馬林,瘦肉精。
地溝油,敵敵畏,無根豆芽,孔雀綠。
毒黃瓜,塑化劑,齊齊搶購工業鹽。
毛發醬油,三聚氰胺,墨汁薯粉嗨翻天。
大頭娃娃何須怕?神州遍地化學家。
日本核漏何須怕?百毒不侵是中華!
看吧,改卷官,你吃了那么多好東西,腰不酸腿不疼了吧,尿尿也大力些吧!你回不去原點了,鋒芝戀也回不到原點了,藥家鑫也回不到原點了,貌似房價物價也回不到原點了。
我知道我寫了改卷爺你不喜歡看的東西,此時此刻我也明白自己回不去拿到卷子時的原點。但希望您打個零分給我吧,這樣一來拙文就可以和它的姊妹篇《與你為鄰》團聚咧。
[零分啟示]這篇作文最突出的特點是:粗俗,骯臟,撒野。文中粗話臟話連篇,出口成“罵”:罵老師,罵學校,罵高考制度。人們不禁要問,如今的某些中學生是否都吃了火藥,脾氣大得很,他們的修養都到哪里去了?除了無德,這些人還裸地暴露出恬不知恥。這樣的文章有誰欣賞?這樣的“人才”誰敢重用?如此叛經離道,大傷風雅之作,被打入另冊,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了。
[例5]山東零分作文《行走》:
“大哥,玩玩唄?!”
“多少錢?”“200?!?/p>
“便宜點唄?”
"150包夜,老規矩么!”
“行,走!”
[例6]安徽零分作文:《時間在流逝》
2h30’2h29’2h28’2h27’2h26’2h25’……lh30’lh29’lh28’lh27’……30’29’28’27’……3’2’ 1t
流逝完了,該交卷了
[例7]安徽零分作文《時間在流逝》
眼睛一睜一閉,一場考試就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嚎。
老師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分數就到手了。老師睜大雙眼,就死不瞑目了,嚎。
[例8]上海零分作文《和大自然的悄悄話》
“……”
“……?”
“……”
“……!”
“……”’
“……”
[例9]四川零分作文《總有一種期待》
我期待作文滿分……………………
[例10]廣東零分作文《回到原點》
(0,0)―(0,1)―(1,1)―(1,0)―(0,0)
[例11]湖北零分作文《舊書》
我用一麻袋的錢上學,換了一麻袋書;畢業了,用這些書換錢,卻買不起一個麻袋!
[例12]遼寧零分作文:《如何看待高曉松酒駕案》
我為祖國喝茅臺
[零分啟示]以上幾篇“作文”簡直就是對自己前途極度的不負責任,對神圣高考的極大褻瀆!毫不夸張地說,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一種墮落,一種犯罪!十年寒窗談何易?夙興夜寐鬢毛衰。然而,在決定自己命運的關鍵時刻競如此玩世不恭,游戲人生,令人扼腕嘆息!交上這樣的“杰作”,不知這些考生是否想過,別人會怎么看你,父母雙親、親戚朋友的心里是否在滴血!
[例13]廣東零分作文《回到原點――個80后歷經艱辛的職場打拼后的遭遇》(片段)
一心為了老婆孩子在職場奮力的打拼著,哎,一句話不小心,得罪了領導,一夜回到解放前,80后小白領回到原點,欲哭無淚啊。
還沒有到800字的最低字數限,閱卷老師,我再想想啊。
廣東高考10年5次改革,我都參加了,為什么,我這個倒霉孩子,為什么總是這么倒霉呢?坑爹的××××××,就是喜歡回到原點嘛。明明x科是行不通的,非要拿60多萬考生做實驗,現在改過來了,回到原點了,你們就安心了,做人要厚道啊!!
不好意思,寫夠了,呵呵。交卷吧。。
最后多點幾次題,保險一點,回到原點好,回到原點好,回到原點就是好來就是好!!
祝福閱卷老師身體健康,順利得到廣東省優秀評卷員,順利評上高級職稱!!!
[零分啟示]且不說這篇作文的立意如何,也不說這篇作文的文采怎樣,單看它的內容,東拉西扯,胡拼亂湊是作者最大的能事。堂堂高中學子,堂堂七尺男兒,竟如此搜腸刮肚,黔驢技窮,實在令人汗顏啊!知識的匱乏隱含的是生活的空虛,精神的頹廢。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考生朋友們,還是平日里多多“充電”吧,只有這樣才能“修成正果”!
[例14]江蘇零分作文《拒絕平庸》(片段)
蝙蝠騎士很順。1200了
――你還記得自己曾丟掉的那把跳刀么
蝙蝠真的很順,在中路穩穩的壓了夜魔一級多。6級的時候,夜晚還沒來,自己已經有了鞋,瓶,大魔棒3件套,身上甚至還有了圓盾和一個護腕。第一次GANK,他戲謔的面對著敵人的驚慌失措,華麗的拿下了double kill。
夜魔在另一路的追殺被蝙蝠的及時tp所驚擾,在高出自己兩級的蝙蝠面前,夜魔放棄了越塔的想法,只得悻悻而歸。雖然小黑看上去已經不能承受下一個v了。
哦?1200了,不知不覺,蝙蝠發現自已積累了一筆豐厚的經濟?!耙苍S我可以買一個活力之球,這樣對面絕對殺不死我,蝙蝠思量著,“或許……可以考慮忍一會,也許跳刀……”也許,沒有人能像蝙蝠一樣對跳刀充滿著渴望,那一刀在手,沖殺戰場,一跳一拉定天下的霸氣,糾結于蝙蝠的心中。哪個蝙蝠不向往一把跳刀呢,就像哪個男孩子不向往流浪的情懷?
[零分啟示]這篇作文真的稱得上是一部“天書”!瀆來讀去,像給人潑了一頭的霧水,不知是從哪個電腦游戲中來的創意!但這樣的“高手”只能落得個曲高和寡的下場了。無論是高…流水還是下里巴人,明白、曉暢是起碼的為文之道。如果癖好隱晦、玄秘,甚或故作深沉,癡人誑語,到頭來只能被打入冷宮,無人問津。
以上所舉數例,雖然只是今年高考零分作文的冰山一角,但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教訓也是慘痛的。高考作文的份量盡人皆知,為什么零分作文頻頻出現?而且有些作文文筆順暢而且有理有據,可見考生并不缺乏文采,可是為什么難逃零分的厄運?透過這些零分作文背后,我們更應該冷靜思考一下原因所在。
一、高考零分作文的出現,作文教學難辭其咎
作文教學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怎樣做人,怎樣作文。這兩方面關系密切,缺一不可。可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只重視作文,對怎樣做人卻強調不夠,以致于文章立意不高,甚至粗俗低下。我們應該看到作文教學是育人的一塊重要園地,失之實在可惜。作文教學應該在培養作文情趣中育人,在積累作文素材中育人,在作文評語中育人,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訓練中育人。文以載道,培養學生是非觀、榮辱觀、價值觀是教學的根本。
二、高考零分作文,是考生態度釀成的苦果
很多零分作文是考生態度使然??忌杏械拿髦约弘y躍龍門,就干脆破罐子破摔,做個“白卷英雄”;有的覺得反正也考不好,就只有糊弄一下老師,或借機賣弄一點小聰明,以獲得心理上的;有的敵視高考甚至仇視社會,趁機大發牢騷,甚至肆意謾罵,發泄私憤。于是,他們就無厘頭地亂寫一通。端正態度,笑對人生,肩負起歷史責任,這是每個考生必須牢記的規則。
三、高考零分作文的出現,是由于考生偏離主題“瞎折騰”
只要認真閱讀那些高考零分作文,就不難發現,這些零分作文,大多都是沒能理解作文材料的中心思想,曲解文意,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人生難免不如意,但考生決不可把個人的失意、挫折或痛苦帶進作文中,使之浸染上強烈的個人感彩。牢騷滿腹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讓陽光照亮心田,心理健康才能主題健康。
四、高考零分作文的另一個原因是考生盲目追捧
篇4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B-0088-01
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積累更多的作文素材,教師一直要求學生多閱讀,特別是廣泛地閱讀課外書籍。但是高中學生課業重、時間緊,難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所以,在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學會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來構思高考作文。
一、教材中人物及其事跡的應用
語文教材中出現的人物及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跡都可以當做高考作文素材。語文教材里所選的文章都是文學的精華,因此在構思高考作文時,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引申和挖掘這些文章中的精華。
在高中課文中出現很多人物,如司馬遷、陶淵明、魯迅、史鐵生等,他們都是歷史文化名人,他們的思想高度是我們所敬仰的,他們的事跡是可歌可泣的。我們要學生掌握他們的生平事跡,概括他們的人生思想,然后把他們的人生事跡和思想融入到我們的高考作文當中。例如2011年高考全國卷I作文《期待成長》,我們可以引用勾踐期待成長為一代帝王而臥薪嘗膽的努力,可以引用魯迅期待國家成長而產生的“彷徨”“吶喊”進入作文。2011年高考廣東卷作文《回到原點》,可以引用司馬遷、陶淵明、魯迅、史鐵生等人都是為了回到人生“真、善、美”的原點而孜孜不倦地奮斗。2011年高考江蘇卷作文《拒絕平庸》,平時授課時,就可以告知學生,幾乎所有的歷史名人都是拒絕平庸的典范。歷史名人對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材料亦可用于2011年高考重慶卷作文《情有獨鐘》。在平時作文訓練時,教師要求學生對課文的作者和文中出現的名人事跡進行歸納總結,關注名家對名人的評價。
二、教材中詩歌的運用
在教材中出現的詩歌,是語言思想的精髓。恰如其分地把它們運用到作文當中可以有妙筆生花的效果。詩歌在作文中的運用可以分為兩種,即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所謂直接引用就是將詩歌直接引用到作文當中。例如2010年高考遼寧卷《取舍》話題,就可以直接引用徐志摩的詩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比松皇?,舍,要“舍”得干凈、灑脫,決不拖泥帶水。所謂間接引用就是將詩歌間接靈活地引用到作文當中。例如2010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全文以《琵琶行》作為行文結構轉換的標志,同時將考生的成長過程有機地結合于其中,文章散得開,收得攏,是詩歌間接引用的典范。因此教師要求學生要盡量背誦課文詩歌名篇名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三、教材中現代文的應用
教材中現代文篇目眾多,特別是散文具有優美的語句、嚴謹的邏輯、深邃的哲理、閃光的思想。這些現代文,不管是文章的結構還是內容都是高考作文良好的素材。例如2009年高考廣東卷:談談你對常識的經歷與認識??梢灾苯右谩睹茁逅沟木S納斯》:“殘缺也有美,殘缺也是美,維納斯正是缺少了雙臂,才顯得如此秀麗迷人。不要為自己的某些缺陷難過,也許你的缺陷,會促使你奮進,促使你成功。”還可引用《項鏈》的材料,例如:“我們常常嘲笑和指責路瓦栽夫人貪慕虛榮,為了一夜風光而吃了十年的苦,但是,路瓦栽夫人有的優點我們不一定具備,你看,她知道事情不可能挽回時,毅然勇敢面對困難,辛苦十年還清債務,我們中的一些人,還不一定做得到呢,這難道不值得肯定和贊揚嗎?”
四、教材中典故及注釋的應用
學生學習課文時容易忽視課文中的典故和注釋,教師應該提醒學生,這兩者都可以拿來作為作文的素材。例如《滕王閣序》的典故和注釋就是極好的作文素材。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瘪T唐的事跡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漢書·馮唐傳》亦載。馮唐身歷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時,有人舉薦了他,可其已九十高齡,不能再為官了。后世遂用馮唐易老慨嘆生不逢時,命運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為。此典故可用于2011年高考安徽卷作文《時間在流逝》,亦可用于江蘇卷《拒絕平庸》。杜威說過:“最好的一種教學,牢牢記住學校教材和實際經驗二者相互聯系的必要性,使學生養成一種態度,習慣于尋找這兩個方面的接觸點和相互的關系。”因此,告訴學生,在運用典故時一定要熟悉教材典故的來龍去脈及其本質,找出與作文的切入點,達到綜合靈活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篇5
古人有文無定“法”之說,但并不等于說文無“法”。也就是說,高考作文應該有一套獨特的寫作之“法”,是有“法”可循的。其實,高考作文不管用哪種命題題型,都只不過是題型變化而已,最終的寫作能力考查和選拔目標都是不變的。所以,探討命題規律,總結寫作竅門,這些都是作為備考的我們必須要做的。我比較贊同徐飆老師的《我的非教育寫作觀》一文提出的觀點,即我們可以把寫作分為教育寫作和非教育寫作,那么學生的高考作文寫作就屬于教育寫作。起碼來說,學生的寫作大多都是為應考而作,這也是千百年來繼承傳統文化的一個最原始、最有效的手段。
按照多年的備考經驗,我將高考作文寫作的內容劃分為三個大類別。
[作者簡介] 張宇,教育部“十二五”課題組高考作文研究專家,河南省高考語文評卷組專家組成員,中學名師,中國語文教育協會會員,市模范班主任,從事高考語文教學與研究16年。其高考作文課題――“高考寫作熱點問題教學策略研究”獲教育部課題組表彰,參與教育部課題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參與編寫高考語文書籍8部。
1 和乃萬事萬物之本
和,有相安、諧調以及平靜之意。我們這里所說的“和”,主要包括人與客觀世界、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集體、集體與集體、國家與國家等諸方面的和諧關系?!昂汀边@一話題涉及許多方面,例如,和諧、和平、祥和、和藹、和美、和睦、溫和、和氣、和悅、和煦、和約、和議、和順、和暢 、和好、和緩、和會、和解、和局 、和樂 、和暖、和洽、和善、和婉、和衷共濟、溫和清朗、溫和美好、惠風和暢、和藹可親、和風細雨、和顏悅色等等。
高考作文試題中體現“和”這一話題并非偶然,因為不管哪個國家和民族,如果沒有“和”就談不上自由,更談不上發展。所以,“和”這一話題是高考關注的,是社會發展應關注的,更是人類社會發展要關注的??梢?,2011年高考江西卷作文中引用孟子的“君子三樂”之論讓考生探討“和”這一主題就并非偶然了。古人注重“和”,今人更應注重“和”,“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是家庭之“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自然人際之“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國之“和”。無論作文題目的客體怎樣變,主體情感是不變的。你可以把客體換成“舊書”“鏡子”“國家巨大政治經濟成就”“假蘋果”這些具體的物象,還可以換成“寓言故事”“名言名句”“漫畫”“哲理學說”等抽象客體,主體的愛國愛家的“和”之情永遠不變。
【高考真題歸類解析】
201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 “與你為鄰”,是一道典型的寫人際關系方面的題目,當然這道題目中“你”涉及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另外,題目背后也隱含著“與你為鄰”的另外一個對象是“寫作者本人”。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的材料告訴考生,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實際上,這就涉及了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
2011年江西高考作文材料取自孟子關于“君子三樂”之論述,是典型的把和諧具體化的作文。一樂為和諧中的和睦,二樂為和諧中的和洽,三樂為和諧中的和弦。
……
2 人乃茫茫宇宙之尊
不管是以人為本的提出,還是人文、人本思想在歷史中的巨大作用的體現,都足以證明人類這一地球的主人在整個地球環境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切的事物與人發生關系之后才是活生生的精彩生活的體現。人有情感、心理、意志、思維等內在因素,有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因素,也有教育、經濟、政治、文化、歷史、現實、未來、科技等外在因素。人的發展,人與自然的斗爭,人的道德、幸福指數、喜怒哀樂等因素都可作為命題的范疇?!叭恕鄙婕暗脑掝}很多,例如人才、人品、人性、人權、人文、人山人海、人各有志、人跡罕至、人情世故、人滿為患等等。
聯系到高考作文層面,“人”這個話題并不大。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并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空洞的。人本身有具體、有抽象的理解。作文應以主體――人為中心去命題、去創作。從重視客觀載體到重視人的情感體驗,正是作文變革的一個重要理念。歸根結底,一切客體只不過是作文命題人拿來考量主體的載體罷了,最終還要歸結到主體――人對客體的理解與看法上,即怎樣達到人與客體的和諧上。在這里,作文命題與寫作中的人則具體指寫作者這一主體,如果這道作文試題主要涉及考生的自身成長問題等,那么我們就說這道作文題是傾向于“主體”的作文試題,如果這道作文試題是傾向于“客體”在主體感知中的地位,我們就說這道作文題是傾向于“客體”的作文試題。當然,一切文章都是寫主體與客體相互關系的文章。只不過這個關系有些人能理得順暢些或者有條理些,有些人理得就不那么順暢、不那么有條理了。
再具體些說,比如,某一道作文試題考查的是考生本身的人品、人格、情感趨向、人生感悟、人生成長這些問題,也就是說考生本人傾向自我一類的作文,我們則把它定位為“主體”式作文。比如,我的童年,我的幸福,我的誠信價值觀,我的人生畫卷,我的職責,我的奮斗等等,這類文章我們說是傾向于考生內心深處的靈魂觸動性的東西。
【高考真題歸類解析】
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題 “找回童年”,直接涉及社會中一類特殊的人群――考生自己。要找回童年,作者就要對自己的童年有所憶,有所感。童年不單單是童年的具體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之類的,但是,找回的方法、理由等問題也是作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2010年高考遼寧卷作文題 “幸福是 ”,給考生留下了自由創造標題的空間。幸福的可感性離不開考生,離不開現實中活生生的人生,所以,這道試題也是把命題的目光投向了考生本人,這也是高考作文近幾年“向內轉”的具體體現。
2011年高考江蘇卷 “拒絕平庸”這一命題作文緊緊扣住了“人的性格和意志”這一內涵,深刻挖掘自身的價值,培養人的高尚品性是命題的主旨所在。
2011年高考重慶卷的“情有獨鐘”話題是典型的“人之情”話題。
2011年高考四川卷的作文題 “總有一種期待”,題涉及人的期待心情,是一個心理學話題,更是一種人文情感話題。
……
不難看出,這些都是涉及考生本人的話題,直接讓考生去體驗,讓考生用自己的眼觀察世界,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以考生為本的理念,是大勢所趨。
3 客乃人類生命依存
客在這里指“客體”,也指除人之外的一切客觀事物?;\統地說,它可以是天、地,以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也即整個客觀世界。物象、自然規律、環境保護、環境污染、世界氣候、就業環境、就業條件、生活條件、生存條件、公共設施等一系列話題都可作為客觀世界的客體進入考生的視野,走進考生的高考作文寫作之中。
這里所說的客體,一方面,從命題人的角度講,命題人選擇某類素材中的具體物象就是命題人考查考生能力的切入點,也可能是迷惑考生的障眼物。另一方面,從考生寫作的角度講,考生應抓取命題人設置的具體物象這一客體,去理解、感知命題人要求考生怎么想、怎么寫才是符合命題人的要求的。由此看來,這里有一點像馬克思發現剩余價值一樣,這一切似乎都應該豁然開朗了。
比如,2011年新課標高考作文試題,命題人提供“祖國的發展變化”這一抽象又具體可感的客體,讓考生去寫對客體的感受,而不是考生自己本身的變化、本身的性格特征、本身的情感歷程等,可見這一道作文試題是傾向于“客體”感悟的作文。像這樣的作文試題,在作文中主體情感就不能體現太多,甚至不能直接體現出。
可見,對客體的關注與感知,是未來高考命題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命題方式。
【高考真題歸類解析】
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星空”和“大地”都是考生所要面對的客體。這兩種客體既可以是具體的物象,也可以是“理想”與“現實”的兩種概念的交織??忌还軓木唧w下筆還是從抽象入手,必須對客體――“星空”和“大地”有深刻理解,才可能寫出符合要求的精彩文章。
2010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試題“我生活的世界”,是一道把“主體――我”和“客體――生活的世界”融合得最好的一道作文試題。它給考生指明了寫作的方向,這個客觀的世界不是離開人的世界,是“我”真切感受的活生生的世界。
2011年高考山東卷的“這世界需要你”這一命題作文,把“客體――世界”與“主體――你”之間的關系作為寫作命題的重心,可謂綱舉目張,條清理晰。
2011年江西卷小作文是將魯迅先生的畫像作為“客體”讓考生去感知,將“人物”作為客體是這一作文的典型特色。
2011年浙江高考卷的作文題 “我的時間”,與安徽卷的“流逝的時間”十分相似,而“我的時間”更具體突出了“主體――我”和“客體――時間”之間的關系。
2011年高考廣東卷“回到原點”,“原點”是一個典型的“客體”,前面加上“回到”一詞,將“主體”與原點之間聯系起來。當然“主體”可以是“人”(主要指人),也可以指人之外的“生命體”。由此看來,弄清楚主客體之間關系命題是命題者的最終意圖。
2011年高考新課標卷則是一道典型的“主體”(即考生)對 “中國的六條巨大變化”這一大大的“客體”的具體感知的試題。
篇6
一日,酷熱難耐,小子虛手捧《浮士德》于后花園納涼品讀竟兀自睡去……魔鬼梅菲斯特突然現身,誘道:“小子,我處有一圣水可破高考作文之招式,欲得之速來――”語罷便消失于迷霧中。小子虛將信將疑地朝聲音的方向跟了過去。一路走去,小子虛發現幾尊怪異的石像矗立在路邊,地上若隱若現地燙刻著2001~2011的年份數字。小子虛好奇地走上前去想看個究竟,石像竟開口說話了。
第一尊石像:“我是‘最直接’作文題,《早》(2010年湖南卷)上好,來我這里吧,跟我《談談對人生事物的看法》(2005年湖北卷),《談與‘常識’有關經歷和看法》(2009年廣東卷)……”石像面帶肅色,小子虛打了個冷顫。
第二尊石像:“別怕,來我這里吧,我是‘最熟悉’作文題,看這是我的《肩膀》(2006年遼寧卷)、這是我的《臉》(2005年江西卷),還有你最熟悉的《筷子》(2005年重慶卷),看我的姿勢,你想起《跑的體驗》(2005年湖南卷)了嗎?”小子虛尚未反應過來,另一個冷冷的聲音又在耳畔響起。
第三尊石像:“小子虛,來,來,來,我告訴你什么是‘最思辨’――《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遭遇挫折與放大痛苦》、《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2004年全國卷)……”石像用平緩的語調說:“我們一起探討《走與?!罚?006年重慶卷)、《一步與一生》(2007年四川卷),我們一起《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2010年北京卷)……”
此時,其余各尊石像都紛紛伸出手來要把小子虛拉過去。
“最文學”石像:“來我這,跟薛寶釵或者冬妮婭對話(2004年天津卷),看看什么叫《雨燕減肥》(2006年江西卷),討論討論《‘三’字成語的啟示》(2006年湖北卷)……”
“最地域”石像:“我來告訴你什么是《北京的符號》(2006年北京卷)、上?!段幕钊齻€鏡頭的影響》……”
“最寓言”石像:“跟我去聽聽《海龜與老鷹》(2008年全國卷Ⅱ)的故事,看看《運動會上的兔子》(2009年全國卷Ⅰ),畫一幅貓兒吃魚不捉老鼠的漫畫(2010年全國卷Ⅰ),保證你大有收獲!”
正在小子虛被石像們圍得團團轉、鬧得頭腦發昏的時候,一陣巨響,眾多石像化合成了梅菲斯特。梅菲斯特臉上掛著狡黠的笑容,道:“哈哈哈哈,看到了嗎?這些煩人的石像就是高考作文題,他們都是‘我’變出來的。”小子虛頓時被震住了,頭腦一片空白。
“再讓你看點厲害的――”又是一陣巨響,梅菲斯特變成了一群名為2011年高考作文題的石像:
最“坑人”――《一切到底過得去還是過不去?》(上海卷)、《誠信》(全國卷);
最“給力”――“材料作文”袁隆平愛自己的工作(福建卷)、《拒絕平庸》(江蘇卷);
最“浮云”――《這世界需要你》(山東卷)、“材料作文”蘋果(遼寧卷);
最令考生“死去活來”――《情有獨鐘》(重慶卷)、“謝謝大家,你們來了”(湖南卷);
最“詩情畫意”――“孟子三樂”(江西卷)、“回到原點”(廣東卷)。
這群石像使小子虛的心扉“訇然中開”,他望著得意的梅菲斯特,若有所思。
梅菲斯特變得更猖狂了,他左右手各拿了兩篇高考滿分牛文(《綠色生活》與《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一邊在小子虛面前晃悠著,一邊道:“小子,這兩篇牛文的作者都喝了我的高分圣水,我已經讓你見識了歷年高考作文的招式了。來吧,我們作個交易,只要你從現在開始全神貫注地學習,將毅力與堅持給我,那杯圣水就是你的了,你將擁有高分、成功與喜悅?!?/p>
篇7
[關鍵詞]寫作教學;真情抒發;真心表白;真技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4-0077-01
現實中一些學生聊天發短信、刷微信樣樣在行,一旦提筆寫作文就抓耳撓腮、頭疼不已。究其原因,前者有鮮明、真實的交流功能和機制,后者極易陷入虛假語言訓練的誤區。因此,讓學生對寫作的交際功能有正確認知,對寫作的內容有真情表達的愿望,對表達的方法有準確的把握和靈活的運用,通過真情抒發、真心表白、真技訓練,就能讓寫作教學真正自然回歸。
一、寫作的價值取向:以讀者意識為導向,觸發真情實意的表達內驅力
所謂讀者意識,就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自覺地把讀者的對象定位、閱讀需要、閱讀期待、接受水平、接受心理和審美興趣等讀者因素納入自己思維活動之中的心理形態 。采用最受讀者歡迎和最利于讀者接受的形式進行文章的寫作,能夠增強文章的針對性。同時,渴望得到理解、尊重、欣賞是每個作者寫作的根本動機。當作者擁有更多的讀者時,他會覺得自己很有寫作天賦,更愿意多寫。所以,寫作不只是書面符號的創作,更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對話交流。讀者是寫作活動最重要的啟動者、牽引者、合作者。一旦學生確定了讀者對象,他們就會努力寫出有價值的或對別人有影響的東西。
如,寫《 ,我想對你說》的作文,為了更清晰、具w地與讀者交流溝通,我們可以進行如下提示:
(1)你想參加班級畢業微電影的拍攝,要向爸媽尋求資助,給你的爸媽寫一封信,勸說他們同意你參加這項活動。(2)你與同學產生了誤會,但始終羞于開口解釋。將你想對同學說的話寫下來,用真誠的態度贏得真摯的友誼。(3)你在一路成長中感受到太多的酸甜苦辣,你也可以和自己說說心里話。
這樣,讓作者和讀者在解決現實情境的一個個真實問題中有了真切體驗和情感交流,習作就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這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表達的內驅力。
二、寫作的內容選擇:以記錄生活為源泉,養成真心寫作的生活新方式
每個學生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感悟,是寫好作文的最大資源。小學生的作文素材主要來源于現實生活,也儲存在他們的記憶里。這些信息有的是他們的生活經歷,有的是他們的閱讀見聞、所思所想。當他們提筆之時就需要強烈的寫作動機來激活、提取和加工信息??梢赃@樣說,寫作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喚起、生成、轉化已有生活記憶和經驗的能力。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要努力讓生活再現,讓學生看見什么寫什么,感動什么寫什么,想說什么寫什么,感悟什么寫什么。
為了讓學生留意并展現每天豐富多彩的生活,我們可以利用每天放學前10分鐘,讓他們在愉快的反省中梳理、篩選素材。如一開始,可用“左手PK右手”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健康、學習、值日、品德四個方面反思自己一天的表現,每找到一處表現好的地方,就伸出左手的一個手指;每反思到自己一處不足的地方,就伸出右手的一個手指。每天看看是左手戰勝了右手,還是右手戰勝了左手。然后,真實地把反思寫下來。源源不斷的生活素材充盈著學生的寫作資源庫,他們的眼睛更亮了,思維更活了,悟性更高了,寫作的興趣也就高漲起來。
三、寫作的表達方式:以交流互動為路徑,掌握多樣靈活的寫作真技能
“寫作即交流”是寫作教學的本質。很多學生都明白寫作的重要性,也有豐富的寫作素材,但寫出來的作文還是沒有吸引力,始終在原點徘徊。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所以,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在于掌握寫作方法,提升寫作技能。那如何提高技能呢?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寫作指導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充分的交流互動。教師可以用同一個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式交流賞析,找尋寫生動的奧秘;教師可以用微課欣賞的方式,幫助學生突破表達難點,提高寫作真技能。
如,教學《成長的煩惱》時,班級博客設置了一個煩惱回收站,學生們充分互動交流,把自己的煩惱盡情傾訴出來。大家就圍繞著“怎樣表現這個煩惱”的話題悟出了寫煩惱的兒歌:“煩唆寫語言,煩事難寫動作,煩健忘寫后果,煩糾結寫心理。”學生們在互相評價中破解了表達的密碼。
篇8
關鍵詞:高考作文;命題形式;新材料作文;作文生活化
2014年,筆者有幸參加了廣東高考作文閱卷工作,在現場切身體會了緊張有序的高考閱卷氛圍。從6月11日到20日,連續10天高強度的評卷工作,盡管比較辛苦,但卻讓筆者了解了高考評卷流程、評分細則以及廣東考生寫作高考考場作文的現狀。這次寶貴的經歷促使筆者反思并努力去尋找更好的作文教學對策,以期能更有效地進行高考備考教學工作。在閱卷的過程中,筆者一直在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地進行作文備考工作?盡管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從考場應試和閱卷實際操作的角度看,筆者還是有著一些自己的觀點。
一、2015年高考作文備考重點仍應放在新材料作文上
2004年高考作文首次實行分省區命題,廣東也成為單獨命題的省份。我們可以查閱一下這些年廣東省的高考作文題,分別為2004年的話題作文“語言與溝通”、2005年的話題作文“紀念”、2006年的命題作文《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的話題作文“傳遞”、2008年的命題作文《不要輕易說不》、2009年的話題作文“常識”、2010年的命題作文《與你為鄰》、2011年的命題作文《回到原點》,而2012年的是關于生活時代的材料引“寫作范圍”的新材料作文、2013年是關于富翁捐款材料引“寫作要求”的新材料作文,2014年關于老舊照片材料引“寫作要求”的新材料作文。從話題作文到命題作文到新材料作文,廣東高考作文命題是一個不斷革除弊端的過程,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全面、真實的語言運用能力。比如,采用話題作文、新材料作文,能比較有效地防止學生猜題。但話題作文出得多了,學生又常?!疤鬃鳌保ㄉ嵊蔡讓懽魑模?,而新材料作文則能有效地彌補以往命題“限制過于寬泛”的缺陷,也能較好地抑制了套作、抄襲和模式化寫作等不良的應試行為。所以從題型的選擇上,2015年的作文題很有可能延用2013年及2014的命題類型。因此,我們在作文題型的備考的重心仍應放在新材料作文上。
二、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立足材料找準切入點
所謂新材料作文,是指有別于以前的材料作文。話題作文以前,就有材料作文這種題型了。新材料作文,雖然與舊材料作文一樣,都提供材料,但新材料作文會提供多個可選擇的角度,不限定文體。這樣的新材料作文,不但不同于舊材料作文,而且保留了話題作文的優點,讓考生有更多的自由,有更適合發揮自己寫作個性的選擇空間。2014年廣東高考作文的寫作角度的選擇也是非常多的??忌梢詮牡谝欢挝淖诌x擇角度,也可以從第二段文字選擇角度,還可以綜合兩段文字選擇角度;可以從材料的內容選擇角度,也可以從材料的含義選擇角度,且從何處選擇角度沒有優劣之分。如,從第一段文字可參考角度就有:(1)翻看黑白照片喚起美好的回憶,表達親情、友情、愛情。(2)黑白照片雖然容易褪色,但記憶是永恒的。(3)黑白照片雖然很少,但情感卻非常豐富。(4)黑白照片雖然模糊,但心靈卻非常澄澈。(5)黑白照片雖然老化,但情感卻不會老化。(6)黑白照片很少,留給人們美好回憶有限。(7)其他角度。雖然角度很多,但要注意的是,許多考生抓住材料中的兩句話“喚起許多永不褪色的記憶”、“值得珍惜的點滴”來寫,卻不聯系照片或者科技,還有一些考生沒有把照片(科技)的變化與人們生活(情感認識)的變化結合起來進行思考和聯想,只寫一面,如只寫“科技的進步”或“一張照片的記憶”等,在構思立意中沒有將兩者的關系結合起來,不能圍繞照相技術與分享方式、情感體驗等展開討論。這就告訴我們根據材料寫作文,審題立意,不能偏離材料中心確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細地閱讀材料。另外,在角度的選擇上,我們既可以從第一段文字選擇角度,也可以從第二段文字選擇角度,還可以綜合兩段文字選擇角度,那么我們就要分析一下,哪個方面你的素材積累多,或是哪個角度的內容更深刻、新穎、更突出就選哪個角度。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材料作文,在作文中要提及材料,不能脫離材料,但在文中不要照搬材料。
三、突出“作文生活化”,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
2013年廣東高考作文關于慈善捐助的話題是近年來我國社會生活中的熱點話題,作文材料與社會現實有較大的關聯,又能引發深入的思考,每個考生可以從相關日常生活的體驗中,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進行述說,從而表達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表達關注社會、直面現實的感悟和思考。2014年以照片與我們的生活記錄關系設題,在積累了兩年“材料引”的范式基礎上,命題有了更靈活的、更生活化的思考。這命題者雖只是提出了或者說展示給了考生一個生活的觀察思考的角度,但強烈的時代感和對學生思考體驗生活的引導是顯而易見的。筆者認真分析2014年高考標桿作文的1號文《數碼時代,珍存點滴》(58分)與2號文《用心觀察與記錄》(55分)以及同組老師給出的高分作文,發現這些文章雖沒有巧妙的構思華麗辭藻,卻能夠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感情真摯,能夠傳達一份屬于該考生自己的獨特的生活體驗。2014年廣東高考作文評卷在向廣大閱卷老師和考生傳遞一種寫作理念:反對沒有思想的套作,反對套用萬能材料,反對從優秀高考作文中去模仿借用其精彩語言文段,反對沒有真情實感的“假”“大”“空”“廢”,打擊封殺追求詞藻華麗、一味堆砌優美文辭的“文化作文”。2014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參考評分細則告訴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自己、生活、社會的“真摯情感”和“自我思考”,要引導學生回歸到現實的生活中去挖掘寫作素材及寫作內容,能夠用有自己特色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要做到寫真情,就必須要有源頭活水來,就必須關注我們的生活。在日常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多關注《新聞周刊》《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百家講壇》等電視節目。其次,我們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收集話題,及時仿效高考命題方式設置題目和題型,緊跟時代步伐。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學校―家庭”這個小環境中找到接觸社會、接觸生活的方式,積極利用現代豐富的網絡、電視媒體,讓學生的視角伸到現實社會,學會去深入分析社會現象及其本質,挖掘思想內涵,讓學生做到井里也能觀天。
以上是本人在閱卷過程中的實際感受和閱卷后的一些心得體會,水平所限,提出的觀點難免粗淺,懇請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作文 創新 課堂 人格 個性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098-01
在長期應試教育一統化標準的嚴酷束縛下,作文教學在觀念和實踐上也墜入一種畸形。許多作文雷同、虛假或接近,沒有閃亮點,材料干癟,語言乏味。作文教學再不創新,學生作文就很難生動活潑,沒有創新,學生作文就不會妙筆生花。
一、形成健全人格,發展獨特個性
我們經常說“文如其人”,證明作文特別能反映一個人的內在修養。早在春秋時代,我國的作文教育者就把“文”和“人”直接聯系起來了。我們追求作文與做人相結合的境界,使作文與做人相互推動發展。試想一個不思進取,自卑退縮的學生能寫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文章?近年來的高考作文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人文精神,更加重視學生思想感情和道德建設方面的培養。如寫關于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嘗試》,《戰勝脆弱》,如寫“玫瑰園是不是好地方”,來監測人生觀的取向問題?!而B的評說》來評價學生的審美觀,“梧桐樹下的對話”則又能檢測學生看問題的方法,《回到原點》、《與你為鄰》對人性和生命的思考。雖然總體上顯得內斂而單一,但畢竟已顯示出我們正確認識作文教育的方向,知道寫作是表達思想感情的手段,是培養學生中和素質的途徑。“練習作文,惟在理真情切而意達。”(《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第349頁)所以,我們只有把作文教學從知識和能力的工具性轉化為作文與做人相融、相統一的育人性,學生才有可能寫得理真意切。
現作學認為,寫作行為是“感知――內孕――外化”的三級飛躍,所以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格人品的同時,必須注重學生個性的自我體現,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還要讓學生產生表達和交流的沖動,形成主動的寫作動機和熱情。教師也要巧妙的引導,選擇好的作文話題,利于教師引導,讓學生有話可說。如近年的高考話題作文,都比較貼近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啟發學生創新的欲望,出現了《人生中的賽跑》,《誰欠誰的幸福》,《情有獨鐘系許嵩》等等極具個性,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的好文章。
總之,要讓學生做好人,寫好文,展現自我個性,做到文如其人!
二、關注時代生活,寫出多彩人生
學校的一堵高墻,將世界風云,國家大事,社會熱點,風吹草動,名家名作等拒之門外。當前的應試教育雖幾經風雨仍然風貌依舊,促使學校成為一座座城堡。而作文要寫得真實,真切,真誠,必須去關注,感受,體察生活。作文的過程是學生將自己對客觀事物的感受,認識和理解用書面語言外化出來的過程。葉圣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鄙钍亲詈玫脑慈ㄟ^觀察使學生獲得生活材料,可解決無話可寫的問題。多看報,看新聞,細心留意國事,家事,天下事,去“行千里路”,去觀賞民風世態,天文地理,閱萬卷書去發現科技之光,傾注情感去體驗師生之誼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啃我的書的人,只會寫出真空式的作文。只會聽聞不會表達的人,同樣寫不出情采并茂的佳作。如“微笑局長事件”“日本購買事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天價切糕”“美國槍擊事件”等等,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時學生會很激動,振奮。管理學生“當仁不讓于師”,你會發現學生的想法遠比老師的要多。
雖為大事但可從小事著眼,適時地引導,不僅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品味生活、關注生活、感悟生活的熱情和欲望,即使生活的一點也能觸發學生去思考。比如就一個普遍的現象:超市收銀員反復仔細地查看您給的錢幣。從這個現象你們想到了什么?學生的回答是豐富多彩的,都是有感而發,不落窠臼,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其行遠矣”。我們要善于積累材料,采擷靈思的契機,學生以有心人的姿態投入貌似平凡的生活。善于觀察生活瑣屑的表象,更要透視其間深蘊的真諦和本質,最終會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展現自我,獲得成就感。
三、開辟生動課堂豐富知識儲備
要充分利用好課堂的45分鐘,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在有限的課堂中,我們教師可發揮散文“思接千載”,“寵萬物于形內”的特點,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把課本上原來沒有的內容通過情感方式引入課堂,是學生擴大視野,增加知識容量,實現最小范圍的最大收益。一次以《乘著歌詞的翅膀讓作文飛翔》為主題的作文課,,要求學生在文章當中配合內容語境,自然地引用一些具有文化底蘊的精典歌詞。有個語文成績一直中下的學生意外地寫出了文采斐然的句子:
聽中國風,聽它詞句清麗意境深遠,無論是“一步踏盡一樹白,一橋輕雨一傘開,一夢黃粱一壺酒,一身白衣一生裁”,又或“我沏一壺,你的風骨,落筆成賦,江水東渡,一頁青史孤獨”,甚至是“山有木兮生紅豆,相思入壇釀醇酒”都自成格調,于是我就慶幸地得以從片面中窺見千百年前,棋盤書卷,青衫長劍,快馬烈酒茶攤的古雅歲月。始終是這樣的歌聲,伴我閑步而過庭前花開花落。
除了課堂正常的作文輔導訓練以外,應對學生輔之于一些有效的形式,比如口頭作文,即興創作,表達,使思維多樣而廣闊,語言表達流暢,又通過現場師生對答的形式,達到直接交流的目的,也從中得到了多角、多向性的作文素材積累。
其次,可以讓學生多記多背。我們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雄厚的文化積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老師可以利用學生較強的記憶力,讓他們有豐厚的文學儲備,成為寫作的原料。這些有悠久歷史,具備人文價值的杰出詩文,不僅會給學生提供清澈不竭的文學和語言滋養,而且還成為我們學生提升人格品位和人生境界的重要人文資源。
總之,沒有作文的創新改革,學生何來文思泉涌?更無妙筆生花。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上下冊 葉圣陶 教育科學出版社
[2]《個性教育論》 劉文霞 內蒙古出版社
[3]《語文教學論》 李景陽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10
關鍵詞: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創作能力
一、拓展閱讀內容,激發作文寫作興趣
小學生閱讀量較少,又缺乏一定的社會實踐,另外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較弱,這些都導致他們的寫作素材偏少。改變這一困局最重要的辦法就是拓展他們的閱讀量和閱讀范圍,通過一定閱讀積累才能提升他們的語言感知力和創作靈感,為學生的作文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雖然開設的科目不多,但是作業量巨大,自主閱讀的時間相對較少,那么在閱讀內容和閱讀范圍的把控上一定要結合學情做出合理的安排。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開展閱讀的同時,做個有心人,利用自學和工具查找的方式落實好相關的基礎知識學習,特別是對于字、詞、句以及基礎語法的掌握,只有這樣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對字詞的使用才會準確、恰當。同時,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就可以適當的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形式以及閱讀內容,積累相關素材,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形成一定的創作思維和創作能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指導小學生的語文創作來說也是如此。只有讓學生對作文懷有好感,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進而主動的參與到作文學習中來,就會對學生創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創作興趣,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學情采取可行的方法,例如可以通過誦讀學生創作的優秀文章來激勵學生,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在寫作文評語的時候,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提升他們的寫作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抗挫能力相對還比較弱,那么在作文創作的時候,要掌握好作文的寫作難度和密度,做到適可而止,否則一旦小學生感受到創作的困難,他們就有可能失去寫作的信心,甚至出現厭學的狀況。為此,語文教師可以巧用多媒體來構建作文教學的意境,拓展小學生的創作思路,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也可以引導學生認真的了解生活,觀察身邊的事物和事件,從日常生活中找寫作材料,體會寫作的樂趣,激發寫作興趣。
二、優化作文教學設計,做到學以致用
未來的教學除了講授必要的知識之外,更多的需要傳遞的是學習方法,也就是“授人以漁”。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觀念,給學生創造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規避以往那種教師全盤講,學生被動學的局面。小學語文的知識學習看上去非常的枯燥,難度系數較大,但是只要學生參與其中,善于總結的話,其實也是可以取得不錯效果的。針對學生熟悉的問題或者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小組學習等方式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自行探究,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他們的逆向思維,讓他們養成突出常規思維和跳出俗套的能力與意識。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領略到語文的魅力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內容較為豐富,包括寫作格式、語法知識、字詞組合等等。語文作文的學習不是對語文作文知識的死記硬背和機械式的積累,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語文作文知識之后能運用到生活之中,為小學生的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小學生的學習欲望是非常強烈的,他們內心對知識是充滿渴望的,如何點燃孩子們心中的渴望需要教師認真的研究學情,其中有一條是共通的:那就是讓學生感受到學科知識的魅力,讓語文作文魅力折服他們,激活內心的學習沖動和學習興趣。小學語文的學習和主要教學的內容就是培養學生對語文作文知識的習得,文學素養的熏陶,日常生活問題的探究等,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之中,為此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學以致用,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在解決問題和學習知識的同時收獲喜悅,獲得成就感,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會更加濃厚。通過所有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小學生就感覺到學習是非常有意義的,從而喜歡上語文課,并且努力的去學好語文作文,這就實現了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統一。
三、構建寬松的教學與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
打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提升學生創作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總是喜歡得到老師的褒獎,如果能有比較寬松的作文創作課堂,學生肯定會大膽創作。語文課堂實現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統一,知識性貴在知識的學習,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趣味性貴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得當,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提升。在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轉變過去那種教師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擺正自身的位置。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是促進小學生語文作文素養的提升,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什么,學習效果如何就直接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質量。新形勢下,課堂的主角應該是學生,一切教學目標的設定都要圍繞著學生的發展而展開,一切教學設計都要符合學生的現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教學語言還是教學行為都要謙虛,尊重學生,寬容學生,這樣的氛圍之下,學生才感覺到放松,也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活躍輕松的課堂教學氣氛。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定要重視起來,同時敢于創新,能采取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跳出低效的怪圈,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