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日記范文
時間:2023-04-08 20:17: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節的日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今天是清明節,按照習俗,我們應該為逝去的親人掃墓,在一路的公交車上,并不像以前那樣熱熱鬧鬧的了,有的人默默不語,一直看著窗外的風景;有的人看著手機;還有的人甚至在一旁悄悄地流淚。
墳墓在一座風景秀麗的山上,這天,漫山遍野都是來掃墓的人,山上熱鬧極了。我們一家人把貢品都拿了出來,擺在墳上,還燒了許多紙錢,墳上都是灰煙,嗆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對著碑說:“祖先保佑呀!讓我考的高分吧!別再是中等成績了啊!”奶奶樂呵呵地笑了,也拿起幾根香,燒了又燒,口中還念念有詞,還不停地燒紙錢,我猜想,現在的日子,死去的親人肯定是享受不了得了,奶奶可能就是想要他們能在天堂多點錢來用個痛快吧!我磕了幾個頭,說了幾句安慰的話,便隨長輩一起去踏青了。
在公園里,百花齊放,郁金香十分惹我喜愛,美麗的景色更是消除了人們的想念和傷心。清明節一直說明著中國人有恩不忘,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和家人團聚踏青的機會。
四年級清明節的日記范文二4月4日 晴 星期一
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掃墓節日,爸爸開車帶奶奶、媽媽、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縣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們經過了1個小時的環山公路終于到達目的地——我夢中熟悉的家鄉。
一下車,我們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鄉村氣息,四周青山環繞,整個鄉村顯得那樣祥和。我們步行幾分鐘就看見一座泥巴蓋得老房子,這是爺爺、奶奶、爸爸以前住過的地方,現在只有曾奶奶、曾爺爺住在那里。一進門就看見曾爺爺和曾奶奶,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見我們到來,那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問候完曾爺爺和曾奶奶,我們要去掃爺爺的墓了,我們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陽光燦爛,小路兩旁都開始熱鬧了。有嫩綠的小草展露著小腦袋,忙碌的螞蟻在春運,春筍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腦袋,山間的小路上真有趣,一會兒小雞、小鴨和我們嬉戲,一會兒小羊、小狗與我們賽跑。遠處綠油油的麥田和金燦燦的油菜花為家鄉的春天添加了亮麗的色彩。不一會功夫,我們來到了爺爺墓前,爸爸帶著媽媽和我認認真真地向爺爺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爺爺還活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四年級清明節的日記范文三4月4日 晴 星期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呀!
今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看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妹妹都起床了,爺爺從菜市場買來了魚、雞和排骨,奶奶正在準備東西去掃墓,我和媽媽去條。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們早早的吃完早飯,準備去掃墓。我們提著東西走在馬路上,我看見路上的車子來來往往,路上的行人也來來往往。
我們匆匆忙忙地往山上走,終于來到了太婆墳前,爸爸和爺爺清理水溝,奶奶在拔草,我和妹妹在插春條,奶奶拔完草后,從袋子里面拿出蠟燭和香,點燃以后,然后再作揖。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婆,又來到了太公這邊。
太公這邊很干凈,我和妹妹直接插春條,奶奶點燃蠟燭,上好香,接著作揖,我作揖時在心里默默地許了一個愿望:愿太公保佑我語文打80分以上,數學打90分以上。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公。
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邊走邊想:有了太公的保佑,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一定會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
四年級清明節的日記范文四4月4日 晴 星期四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家人一起去寮前上墳。
我們8:00從家里出發。路上看見了很多很多汽車,交通堵塞。一路上外婆暈車吐了好幾次。9:50我們到了老家,這里空氣很新鮮,山清水秀。有綠油油的青草,草叢中還有幾朵紅彤彤的野花。草地里有一頭母女,它一邊吃著青草,一邊甩著尾巴。我沖進草地跟母牛打招呼。它向我沖來,我猛地一下子避開。嬸嬸說:“別去動母牛”。我于是去捉青蛙,青蛙很臟,我不想用手去捉它。我就向嬸嬸要麻袋。嬸嬸從包里掏出麻袋,可是青蛙逃跑了。我就去喂母牛,我拔了幾根小草遞給它,它一下子沖過來把小草吞下去。后來我們到了山上去看太婆,給她燒了紙錢。
下山的路上我們看到了一條小溪。溪水很清,水里有一群鴨子在洗澡。
篇2
清明節英語日記1
In contrast to the sadness of the tomb sweepers, people also enjoy hope of Spring on this day.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 time when the sun shines brightly, the trees and grass become green and nature is again lively.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followed the custom of Spring outings. At this time tourists are everywhere.
People love to fly kites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Kite flying is actually not limited to the Qingming Festival. Its uniqueness lies in that people fly kites not during the day, but also at night. A string of little lanterns tied onto the kite or the thread look like shining stars, and therefore, are called "god‘s lanterns."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to plant trees, for the survival rate of saplings is high and trees grow fast later. In the past, the Qingming Festival was called "Arbor Day". But since 1979, "Arbor Day" was settled as March 12 according to the Gregorian calendar.
清明節英語日記2
Qingm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or Tomb-sweeping Day, is one of the 24 segment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It normally falls on the 4th or 5th of April, between spring plowing and summer weeding, and is a time to pay respects to one's ancestors and to tidy their gravesite. On this day, whole families, young and old, go to the gravesite of deceased family members to burn incense and perform a ritual offering while clearing away plant overgrowth from the gravesite.
Qingming Festival is when Chinese people visit the graves or burial grounds of their ancestors. Traditionally, people brought a whole rooster with them to the graves visited but the occasion has become less formal over time. The festival originated from Hanshi Day (寒食節, literally, Day with cold food only), a memorial day for Jie Zitui (介子推). Jie Zitui died in 636 BC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He was one of many followers of Duke Wen of Jin before he became a duke.
Once, during Wen's 19 years of exile, they had no food and Jie prepared some meat soup for Wen. Wen enjoyed it a lot and wondered where Jie had obtained the soup. It turned out Jie had cut a piece of meat from his own thigh to make the soup. Wen was so moved he promised to reward him one day. However, Jie was not the type of person who sought rewards. Instead, he just wanted to help Wen to return to Jin to become king.
Once Wen became duke, Jie resigned and stayed away from him. Duke Wen rewarded the people who helped him in the decades, but for some reason he forgot to reward Jie, who by then had moved into the forest with his mother. Duke Wen went to the forest, but could not find Jie. Heeding suggestions from his officials, Duke Wen ordered men to set the forest on fire to force out Jie. However, Jie died in the fire. Feeling remorseful, Duke Wen ordered three days without fire to honour Jie's memory. The county where Jie died is still called Jiexiu (介休, literally "the place Jie rests forever").
清明節英語日記3
The tomb sweeping day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On April 5th, people start to visit their ancestors’ tombs. Generally speaking, people will bring the home-made food, some fake money and paper-made mansion to their ancestors. When they start to honour their ancestor, they will light up some candles and incense, put some flowers around the tombs.
篇3
在我們平常老百姓的日歷上,經常是會有很多節日的。這些節日有元旦節,中秋節,重慶節,重陽節,清明節,春節,外國來的有圣誕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等等節日。無論是傳統節日還是外來的節日,以及現代才出現的像國慶節,植樹節等節日都有深刻的含義。
中秋佳節,月滿團圓,當月亮高高的掛在天上的時候,家家萬戶也是團圓的時候,這時候萬家燈火笑聲不斷;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時候,人們都會上山去墳前祭祀祖先,取下艾蒿,送上對死去的祖先的敬畏和紀念;春節挨家挨戶都會喜氣洋洋的迎接下一年的來臨,并對所有天下上的老百姓送上美妙的祝福;植樹節是中國對綠色環保理念的很大的踐行,每到植樹節就會有很多人有行動來證明,為地球增添一抹綠色;母親節和父親節則是對孝文化的傳遞,即使是現代的節日,為提現了對孝順的傳承……歷史上的一些節日,充滿了人間的美好以及人性的光輝,歷上有點點滴滴的幸福,充滿了人間的百態。
同時我們也會把我們重要的人的生日記在日歷上,主要是我們能夠把它寫在日歷上的東西,就是對我們要的東西,其實因為有重要的東西,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每當那個時期到來,我們就會格外的興奮,美好的事情就會發生。可以說,日歷上的每一個圈圈點點都是美妙的,體現是人間美好的展現。
立上又有點滴幸福,雖然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時光不負回,但是我們要把目光向前看,每一年都會有中秋節,春節,元旦節等等節日,明年我們都可以體會這樣的喜悅,只要我們將這份快樂傳承下去,這份快樂永遠都不會消失。
篇4
一、開展美術課主題活動――“在豐富的傳統節日里”
每個傳統節日都少不了充滿特色的民俗活動和熱鬧的群眾參與活動,使人們在快樂中感受著節日的氣氛。教師可以根據每個節日的特點,圍繞節日主題,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體驗,增長知識,豐富情感,養成品德。
1.結合節日,開展動手實踐活動
在美術活動中,我們結合各種不同的傳統節日,立足于當地的節日風俗,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清明節濰坊有放風箏、踏青、碰蛋等習俗,所以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高年級設計了難度較高的“放飛風箏,放飛理想”大賽,中低年級“漂亮的蛋殼”畫彩蛋大賽。端午節有賽龍、吃粽子、做香包等節日活動,我們設計了“巧手做龍舟”泥塑比賽,“香氣縈繞”香包制作比賽。學生積極參與,既了解欣賞了民間藝術,又了解了香包、龍舟的寓意。中秋節前夕,我們開展了“中秋詩配畫”比賽、“慶中秋手抄報展”等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的由來、風俗、名詩、文章等知識。春節前,我們開展了“我來寫春聯”“美麗的面具”“賀新春手抄報”“美麗的花燈”等一系列的美術活動。
2.結合節日,開展集體教育活動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美術素養。如在三年級下冊《可愛的班集體》一課中,我們結合元旦這個節日開展“我們的教室我們做主”活動,讓學生在布置教室時運用美術課上學到的知識來布置教室。在清明節學校組織了掃墓活動中,我們也融入了美術活動,學生們用自己動手制作的紙花,為英烈們獻花。
3.結合節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充分利用節假日,為學生設計可行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學習鍛煉提升的機會,“我是小記者”學生組成小分隊,以圖為并茂的形式調查春節習俗,“春聯大搜集”“賀卡表心意”“我喜歡的傳統節日”等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
二、與教材相結合,融入節日元素,豐富美術教學
我們根據教材內容和節日安排調整了教學內容,合理融入課堂中。如在教學三年級《六面怪臉》時,我們融入清明節與春節用面具祭祀的風俗,了解面具在節日祭祀中的應用與意義;四年級《真情對印》中,融入春節貼窗花這一風俗,引導學生了解民間美術創作與節日的關系;六年級《豐盛的大餐》正好在春節時,我以圖片展示了我們的年夜大餐,引入大家的回憶與想象制作;《民間玩具》這一課有很多節日元素,我分成了幾大塊,有端午節的玩具、有清明節的玩具、有正月十五的玩具、有中秋節的玩具等,引導學生把玩具與節日結合在一起;五年級的《信息聯通》可以引導學生在春節時電話問候聯系情感;《周末日記》是學生在清明節踏青的真實記錄等。
三、巧用美術元素,豐富學習,美化生活
美術來源于生活,反饋于生活。在各大傳統節日中,我們開展了“美麗的家”“裝點我的房間”“放好我的壓歲錢”等美術改造生活空間的活動,讓學生利用課堂中學到的扎花、自制盆景、剪紙、風鈴、儲蓄罐、星星制作等方法來裝飾自己的生活空間。
四、構建傳統節日融入美術課堂教學模式
通過傳統節日融入美術教學課堂教學研究,形成了“六環節美術教學”模式,具體流程為:(1)觀察欣賞激趣。結合教材內容,運用圖片欣賞、謎語競猜、資料交流、師生互動等活動,激發學生探究的樂趣。(2)發現探索研究。通過欣賞,進一步引導學生研究學習內容。(3)自學示范點拔。學生先自主學習,探索方法,提出問題,教師重點示范解疑。(4)實踐完成任務。在這一環節,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動手中掌握學習內容。(5)展示評價提高。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學習的熱情,要讓學生的作品有一個展示的舞臺。(6)拓展延伸發展。根據課堂的學習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后繼續研究在傳統節日中存在的美術元素。
五、結合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需做到“六結合”
篇5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為主體,中國古代約5000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作為中國人,我們就應當傳承中華文化,記住自己的傳統節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當成為一個傳承者;不難發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總以為外國多么的好,多么向往那里的生活、那里的教育、那里的一切,外國人的節日記得一清二楚,可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的傳統節日呢?記住了多少,這里僅僅是冰山一角。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這樣說到:“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可想傳統節日的文化在中國人心中的影響。
二、在語文課堂中貫穿傳統節日文化,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以往語文課程中傳統節日的缺失關注度不夠,我國一直有著悠久而豐富的節日文化資源,除了耳熟能詳的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外,二十四節氣也是節日文化的組成部分。傳承中華文化義不容辭,同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地域或民族還有各自獨特的節日,如傣族的撥水節、彝族的火把節、苗族的花山節等。但是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日常的語文教材、教學對其關注度不夠,往往是一語帶過、甚至沒有相關內容,因此對于文化水平有限的學生來說,這些節日是了解不到的。然而,學生對傳統節日相對淡漠,圣誕節、愚人節等西方節日早已進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學生對上述西方節日的熱情要超過傳統節日,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基本停留在“端午節就是吃粽子,中秋節就是吃月餅,春節就是吃餃子,家人在一起吃飯,卻不知道這個節日是因何而來。未體驗到節日更深層次的意味。當然,也不是讓我們固守成規,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傣族的潑水節,要讓學生知道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各族人民大?F結的重要紐帶,在語文課中引導學生這樣去學習,學生輕松高效學習,也了解傳統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三、利用傳統節日成為語文教學資源補充到教學中
傳統節日與語文教學中人文性相契合,實際上每個傳統節日都有特定的風俗習慣、歷史故事,包含著我國先人的智慧、思維方式,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信息。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傳統節日文化以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形式傳遞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與審美情趣這與新課標強調的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相契合。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傳統節日就成為了與語文課程相契合的教學資源。語文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獨特的生活體驗要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也即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這就必然要激發學生獨特的生活體驗,與學生的經驗相結合。學生對傳統節日井不陌生,特別是風俗習慣、儀式等。在語文課堂中要把傳統節日作為語文教學資源的組成部分,讓學生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從外在的風俗、禮儀升華到其中包含的價值觀、審美情趣,則能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感知傳統節日文化
傳統節日是語文課程建設不可或缺的資源,其傳承文化的精髓與語文的課程理念相契合。那么如何在課堂中具體的實施呢?
(一)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感知傳統節日
結合課文內容,挖掘傳統節日內涵,現有教材中盡管傳統節日的題材數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發揮,抓住機會點燃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比如古詩詞中常涉及節日,往往節日是誘發作者情思、體驗的導引,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節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學可通過體驗節日,進而賞析節日與詩人情感的聯系。
(二)傳統節日主題活動也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傳統節日引入語文活動中。通常語文活動包括辯論會、演講會、寫作等。教師可在傳統節日到來之際,或者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傳統節日設計活動主題,讓學生動口、動手體驗傳統節日的魅力,既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新課標下語文課程所注重的。比如舉辦清明節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分組收集跟清明節有關的文學作品、經典名句、音樂、各地的清明風俗等,并在班級匯報各自成果,接受同學、老師的提問。在真切的節日情境中讓學生親身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
(三)在課后閱讀材料、考試中增加傳統節日的信息比重
為彌補教材中傳統節日題材較少的情況,語文教師可在課后閱讀材料、考試等補充傳統節日題材的內容。通過此方式將傳統節日的信息延伸到課堂外,引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重視。
(四)借助多媒體
篇6
清明節,是祭奠親人的日子,我帶著復雜的心情去“看望”雷鋒,這個家喻戶曉的偉大同志,這個我們共同的親人。
細雨綿綿,仿佛是上天知曉我們的心情,那種對已逝親人的懷念以及不舍的心情,在流著悲傷的淚水。雷鋒的塑像佇立在雨中,就像當初他活著的時候那樣給人一種不畏懼一切,奮不顧身的感覺。我也如他一樣站在雨中,如他默默注視前方一切那樣默默注視著他,親愛的雷鋒同志,雖然你已經離我們遠去,雖然現在已不是雷鋒月,但你就想我們身體中某個必不可少的器官一般,將永遠活躍在我們身體里。你助人為樂、熱愛生活、尊重他人等種種精神也將一直在我們生活中體現。
紀念館里有你穿過的衣物,有你用過的東西,有你寫過的日記,有講述你的故事等等。我看著看著,一種敬佩之感油然而生,就是在如此艱難的時代,面對如此艱苦的生活,你依舊毅然決然地做著你自己,依舊堅持著自己的理念,依舊默默的默默的幫助著人民群眾,你就像是人民群眾的守護神一般,發揮著你無窮的力量。你愿意舍棄自己一月的酬勞,去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你寧愿自己在風雨里瑟瑟發抖,也要去送那婦女和孩子們回家。
篇7
知識與技能:認識本課中的8個生字,會寫七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概括故事的內容,試著給每個故事加上小標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雷鋒的精神,激發學生從自己生活的點滴做起,學習雷鋒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
重點難點: 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故事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學習雷鋒的高貴品質。
教學準備:
1.《雷鋒日記》節選
2.電影《雷鋒》節選
3 .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談話法、觀察法、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言引入,板書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雷鋒叔叔一定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節課讓我們進一步來感受雷鋒叔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思想境界。(板書課題)
二.新授課
1.課件出示(雷鋒資料及視頻)了解雷鋒兒時的悲慘命運和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2.走進文本,感受雷鋒的精神實質,整體說一說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描述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的?根據上節課為每個故事加的小標題來說一說。
3.學習第一段。
①師范讀課文,學生聽后交流回答問題。(課件出示雷鋒名言) ②師引導交流匯報。
4學習第一個故事。
①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為災區捐款,及對這件事的看法。) (板書甘心做‘傻子’)
②交流回答問題。(課件出示問題)結合視頻理解人們稱雷鋒為傻子的原因。理解“甘心”和“一個心眼”的含義。體會表達雷鋒的精神情感。
5學習第二個故事。
①找學生說出第二個故事的內容,(板書好事做了一火車)課件出示問題,引導學生交流回答。
②雷鋒帶領戰士在車站都做了哪些事?工作人員是怎樣認為的?從文中的“又”字你感覺到了什么?同時體現了雷鋒的什么精神?(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當無名英雄的精神)
6學習第三個故事。
①指名說出第三個故事講的是生么內容。(板書我是人民的勤務
員)課件出示問題,引導學生交流。
②在冒雨送母子三人的過程中,雷鋒都做了哪些事?這些表現了雷鋒的什么品質?(處處為他人著想、真誠無私樂于助人的品質)
③雷鋒做完這件事的感受是什么?你從這三件事中體會到了什么?(雷鋒確實是全心全意為人民做好事的。表現了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同時對黨和的深情厚誼,以及他那豐富的精神世界。)結合視頻加深理解。(課件出示視頻)
三. 師小結
雷鋒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卻無時無刻不在實踐著他的理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像他在日記中所說的一樣(出示雷鋒日記)。
四.情感升華
①《雷鋒日記》是雷鋒給人們留下的精神財富,老師從中節選了兩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出示課件日記賞析)這兩篇日記告訴我們,在生活上要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在學習上要發揚釘子精神。這也正是我們的不足所在啊!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有所感悟。
②雷鋒叔叔離開我們已經有70年了,然而他的精神卻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當今社會,不斷涌現出無數的當代活雷鋒,以及人們各種形式的學雷鋒活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幾張圖片。(出示課件)
③由此可見,雷鋒就在我們身邊,雷鋒的精神就在我們的身上,我們就是當代的活雷鋒!我們一定要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最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情感激昂的歌曲來結束我們今天的這節課吧!(播放課件學習雷鋒好榜樣)
④好,時值清明節剛過,我們沒有機會去為雷鋒叔叔掃墓,就讓我們在這里向雷鋒叔叔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敬上一個莊嚴的隊禮吧!聽我口令,全體同學起立,向屏幕中的雷鋒墓——敬隊禮,禮畢。下課
板書設計:
雷鋒的故事
甘心當‘傻子’
篇8
一、有人這樣“糟”句
1.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讓用“一……就……”口頭造句,然后提問一個同學,答曰:“我一見老師就想撒尿。”老師看了很是驕傲:老師不但是園丁,是蠟燭,還是藥品,一種利尿新藥。
2.老師讓用“更……更……更……”造句。有同學想到了廣告,寫道:“安爾樂衛生巾更干、更爽、更安心。”老師批語:廣告公司給你付錢了嗎?
3.老師要求我們用“果然”這詞來造句,同桌提筆就寫:“我三個月沒洗澡,身上果然臭了。”―― 要是六個月不洗澡,身上果然更臭了。
4.老師讓用“能文能武”造句,同學造出:“昨晚我在被窩里放了個屁,能聞能捂。”―― 此生“聞捂兼備”。
5.題目“課本”,造句:上課本來就很無聊。老師批語:無聊也得上。
二、有人這樣“羞”辭
1.運動會100米賽跑終于開始了,運動員像一只只脫韁的野狗奔了出去。
2.叔叔一個個匍匐前進,就像一條條綠色的大青蟲在地上蠕動。
3.弟弟剃了光頭,活像少林寺的一個禿驢。
4.像狼狗一樣撲向敵人陣地。
5.信號槍響了,運動員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奔向終點。
看過這些,笑得想哭的是老師。
三、有人這樣“斜”作
1.有一次,老師要統計班級的好人好事,以便充實“學雷鋒登記簿”的內容。同學們一個個毫不謙虛地說了自己最近做的好事,輪到最后一位同學,他說:“我幫王宇寫作業了。”老師邊寫邊問日期。他眼睛向上斜視45度,很仔細地思考了一陣:“大概……大概是4月36號吧。”老師扶扶眼鏡:“你的4月真長。”
2.日記也能這樣寫。第一天寫:今天我到媽媽單位玩,玩得好高興呢。第二天寫:昨天我到媽媽單位玩,玩得好高興呢。第三天寫:今天我又想起前天我到媽媽單位,玩得好高興呢。
3.老師規定寫日記要200字以上。把四人分成一個小組,小組長負責檢查字數。我同組的一位同學寫道:“今天媽媽讓我出去買菜,我問多少錢一斤,賣菜的說5分,我心想: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重復了好多遍,可組長數了數只有196個字,于是這位又在后面加了一句:真便宜呀。
4.用“假如――”作文,一女生寫道:假如我以后當上護士,我會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病人。老師批語:假如當上老師呢?
5.班上一女生喜歡讀神話,寫“20年后”的作文:“我長大了要嫁給孫悟空。”老師批語:女生常有,而孫悟空卻不好找。
四、有人語數聯“暈”
1.過去寫作文習慣寫好人好事,經常有人寫撿到錢。有人為獨出心裁,就寫了在公園撿到1億元,全是10元人民幣的,厚度相當于一本語文書。老師念完,連連稱贊:“摞錢似紙,書厚如山。”
2.老大娘買菜,摸摸索索拿出四張500元的人民幣。老師批語:五百元的鈔票還沒出版不說,恐怕一般的菜販也找不開呀。
3.有同學描寫人的外貌:他長得不高也不矮,大概在1米76以上,1米78以下,估計有1米77吧。老師批語:全是廢話!
4.“的愿望是國家富強獨立,在他的心中只有四個大字:為人民服務!”老師批語:也許你的語文老師能容忍你,但你的數學老師不會原諒你!
5.“三人成虎就是三個人的力量加起來相當一只老虎的力量。”老師批語:多么樸素的辯證。
五、辯“歪”方法論
1.“遠遠地,走來一位女姑娘。”老師批語:我想見識一下男姑娘。
2.“我的爸爸就像親人一樣愛我。”老師批語:您老是您爸爸從垃圾箱里撿來的?
3.“因為豬=吃飯+睡覺,我=吃飯+睡覺+學習,所以,我=豬+學習。”老師批語:真的,我很感動,這就是勞動人民淺顯而深刻的加法。
4.老師點名,同桌沒到,同學替他答到:“他叫李守義,李守義的李,守規矩的規,義氣的氣。”
5.飯店里的米飯里面有沙子,我正挑揀,我旁邊的姐姐突然對我說:“這沙里面有好多米喲。”
6.有同學問同桌:“今天星期幾?”同桌心不在焉:“今天是星期三晚上。”又說:“不對,今天晚上是星期三。”
7.一天,我同桌看見我有鼻涕,就捂著鼻子大呼:“你的鼻涕里有鼻子。”
8.面館一位大哥哥很酷地把頭發一甩:“老板,四兩蔥,不要米線!”完了還加一句:“多下點米線啊!”老板:“你到底是要米線還是要蔥?”
9.爸爸給我買了一根冰糕,我咬一口大叫:“燙死我了!”爸爸對著賣冰糕的大吼:“你的冰糕咋是熱的?”
10.我姐姐是賣菜的,一天陪我到李寧店買鞋,我姐一開口:“小姐,這鞋多少錢一斤?”
11.一次教育局領導視察課間操,結束后,本應由體育老師宣布“解散”,但一時情急,忘詞了,憋了半天,大喊:“撤退!”領導惱火:“我是鬼子呀!”
12.有一位老師姓江,酷似大話西游中演唐僧的羅家英,我去問他問題,脫口而出:“唐老師,這題――”
13.有一老師大概通宵打麻將,上課時見黑板沒擦,大怒:“輪誰坐莊了?黑板都不擦!”
14.同學他姨在北海工作,有一天他特自豪地對我們說:“你們進過北海的白塔嗎?”我們都說沒有,問他:“白塔里有什么?”他驕傲地說:“里面有一個純金的大銅佛!”――金的還是銅的?
15.一次捐款,一位同學只捐了一元錢,他解釋說:“我家里特窮,唯一有的電器就是一臺14寸的黑白小彩電。”老師說:麻煩你明天把電視拿到學校,讓同學們見識見識這新產品。
16.一同學描寫景物:“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蝌蚪躺在池塘里曬太陽!”――那白天是不是該曬月亮了。
17.一同學寫作文,想用一句俗語“偷雞不成蝕把米”,他寫成了“偷米不成蝕只雞”。――這本錢賠大了。
18.我和一位同學一起騎車出門玩,他的氣門芯壞了,我就把我的拔下來給他裝上,我倆一起高高興興地騎車回家了。――你的輪胎是防彈的?
篇9
一、月工資考核細則:
業務員月工資P = 底薪A + 硬性目標考核B + 軟性目標考核C
硬性目標考核B =(本月實際銷售額/本月計劃銷售額)*100% × 本月實際銷售額 × 15%
1、客戶檔案內容齊全,單位名稱及主要負責人姓名準確無誤,地址準確詳細,單位電話、主要負責人手機號碼準確,如有網站或電子郵箱,需一同準確記錄。每個重點客戶個人都要建立一個“A類客戶客情登記表”。客戶資料發生變更后,要保證在15日內調整登記表相應內容。
2、與客戶做到雙向熟悉,熟記客戶客情關系卡中的內容,隨口能說出客戶基本情況,尤其要知道重點客戶的興趣、愛好、近期的喜怒哀樂,最近業務進展。和客戶見面時,能相互叫出對方的名字。(客戶至少能隨口說出你是誰、代表的公司和所做的產品或者服務的名稱。)
4、每周最少幫客戶做一件事。對于A類客戶,每周最少幫客戶一個忙、或者解決客戶一個問題、處理客戶一個投訴、給客戶出一個主意、了解客戶的一個需求、干一次活、提供客戶一份顧問式行銷資料方案等,總之要每周必須幫客戶做具體的一件事,這件事可以是客戶公司的公事,也可以是客戶個人的私事。
5、客戶必須首薦(第一個推薦)你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客戶無論是面對下級還是直接顧客,都能夠第一個推薦我們的產品、服務,遇到要搞一些活動,客戶總是第一個想到我們。客戶能夠了解我們產品及服務的特點、優點、賣點。
6、及時快速反饋客戶意見建議、市場競爭產品動向、競爭對手活動。
7、元旦、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五一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感恩節、圣誕節、客戶生日、客戶公司的重大節日等重要日期,必須與客戶以電話或者以手機短信方式溝通一次。特別注意的是,問候時一定要署名,署名的格式為“公司名稱 + 個人姓名”,要讓客戶知道是誰在關心他、問候他。避免發生發短信問候客戶,客戶卻不知道是誰發的短信情況的發生。
8、月計劃與總結、周計劃與總結、工作日記項目規范、內容完整,公司要求的各項報表按時完成上報、內容全面準確。
9、關心公司的發展,實事求是地提出改革、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10、公司領導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年終獎金的考核細則:
獎勵目的:
鼓勵員工認真工作,穩定人心,長期合作,把自身的經濟收入、個人發展與公司的長期發展目標相結合。
獎勵辦法:
1、獎金總額:當年總銷售額的5%。例如,當年完成總銷售100萬元,則總獎金額度為1,000,000元 × 5% = 50,000元。
2、獎金發放對象:正式應聘、應聘手續齊全、長期工作的員工
3、個人獎金的計算方法:當年個人工資總數 / 當年全員工資總額 × 獎金總額 = 個人當年應得獎金
鑒于員工進入公司時間的長短不同,為鼓勵員工長期穩定的工作,對于連續工作超過3個月的,獎金按照上列算式計算;不足3個月的,每少1個月,遞減10%。
篇10
大地震后的春天,接到道路恢復通知后,離川帶著做好的香芋球去看望在郊外墓地的父母,臨近清明節,道路極其擁擠,時間在修補尚未完全的道路上消耗著,車里很多人抱怨著,可她明白,她的時間一點都不寶貴。
在得知自己在大地震中活下來的那一刻,就是這種心情。
也許是在很久以前,就有這種心情了。
頭上還纏著繃帶,所以戴著帽子,連臉都被遮去了大半,脖子上有不能消磨的傷痕,至于原因已經不可探知,大概就是被天花板砸到后造成的吧。
“你好。”
有人在她耳邊說話,離川側過頭看那少年,失焦了目光最終定格在他的笑容上,似曾相識的熟悉。
攤開手,她掃了一眼被捏在手心的每日記事便條,里面記錄了一條:剛認識的朋友:綠響。
“綠響?”
“嗯?”少年眨了眨眼睛。
離川用盡所有力氣在想這個名字,猶疑在腦海里慢慢被一點點擦掉。
“是綠響——”
他忽然湊上來,附在她的耳邊說。
[魔法聲音少年]
初中畢業那年。
忘了是跟誰說到暑假過后要去旅行的地方,事隔數月后站在打工店柜臺里的離川,在那個悶悶無趣的午后接到了“那個誰”的電話留言:“想好去哪畢業旅行沒?”
健忘癥又加劇了么?原來是跟那個人說的。
那個人……離川跟店長找了個去隔壁街倉庫取貨的借口,跑到后巷回電。電話薄里那個人的名字已經被歸納在“快要不記得臉”的那一類,回電過去用十分不耐煩的口吻說,“喂,轉學去了北方的人也有空來問候南方的朋友嗎?”
綠響沉默了片刻,隨即用他慣常開朗的聲調回答,“不是在郵件里說好要一起去旅行的嗎?”
騙人。
現在誰還用電子郵件,而且離川也電子信箱的密碼都忘記了。
“是健忘癥又加重的原因?”他見離川沒有說話,試探地補上一句。
“是的,已經快要不記得你的臉了。”
“還記得聲音就好。”
聲音?
“你忘啦,我的聲音可是有魔力的哦。”
綠響的聲音擁有魔力,青銅鑰匙打開了塵封已久的門,吱呀聲后是一大片晃眼的白光,里面儲存著無數的記憶線條,它們像浮蟲一樣在光里飛舞著。
巷外的車流聲,風掠過屋頂時飛鳥聲,打工的電玩店里密密的人聲,醫院里藥瓶跟枕頭碰撞的悶聲,打開臺式電腦時風扇噪音……在學校無人的教室里午睡時,聽到有人在耳邊用手指敲桌的聲音,睜開眼睛,看到那張臉。
是漸漸會變得模糊又遙遠的綠響。
以上,總結了離川跟綠響目前有些僵持的關系,之所以記得他是因為在初中三年的日記本里每天都寫下這個名字,還學著戀愛養成游戲的女主角發誓要追到的那個男生,但是兩年過后,他忽然轉學,記錄關于他的最后一頁是這樣寫的:
“綠響要轉學了,走之前他跟我說,我們加油一個高中吧。”
很俗爛的臺詞,已經不想再去想了,如果不是因為健忘癥的原因,怎么會去寫日記啊——連數學公式都要忘得一干二凈的時光里,迷戀地記錄一個隨時都會被忘掉的男生,那只是漫畫少女的精神力才能辦得到的吧。
2012,末日的時代,一個普通的夏日午后,離川想,我也許會是地球上最后一批初中畢業生吧。
不夠成熟,也無法天真,沒有戀愛的力氣,沒有旅行的時間,每天用一小部分時間去背“不能遺忘的事件記錄簿”以及在上面添加備忘,每天記得打工,每天記得微笑。
每天身上穿著coser才穿的衣服,店主奇怪的嗜好使得工作服每星期會換一個主題。
電玩店里真的很熱鬧,暑假有很多游戲發售,前來支持正版的同學很多,也有人悄悄問有沒有便宜的盜版,她從抽屜里拿出復刻的碟片給那個男生,不過,那是只有女生才喜歡的玩的模擬人生系列吧。
“是送給女朋友?”“嗯。她那個大學宿舍網絡不好呢。”猜對了。
無趣的打工讓她漸漸變得喜歡八卦,下班回到家就把一天里打聽到的趣事講給外公聽,外公不是蹲在院子里澆花就是在廚房的小凳上坐著淘米,即使他聽不懂年輕人的笑話,但是偶爾抬起來看到我夸張搞笑的樣子,也會露出滿是皺紋的微笑。
偶爾外公也會問一句,“在學校有沒有談戀愛?現在很多小孩都在談戀愛,你談戀愛沒關系,多一個人來喜歡很好。”
“談戀愛最麻煩了。”離川想到了綠響。
翻開“戀愛未遂日記”的某一頁,上面清楚地記錄了離川跟綠響在放學午后去過的地方,夾縫里還留著順道買的綠豆糕的碎末。
上面寫著:
為什么會這么喜歡你,大概是因為這樣。
因為覺得你離夢想很近的樣子,一看起來就像是天上的星星。
我想要星星,一顆,一次,就足夠。
所以當綠響把他開飛機上課的照片發給綠川看的時候,她心里簡直有種抓狂的嫉妒。
接到照片的三天后,她做出了個很后悔也很快忘記的一件事——
把這個日記本寄給了綠響。
健忘癥的好處之一,不想記住的事情就不要記住好了,可是為什么還是記得綠響呢?
離川想了很久,翻開近來的記事薄,發現隔三差五還是記錄著:綠響打來電話,長途話費挺貴的啊;綠響打來電話又被我罵了。最近對他越來越暴躁了,也許是對著別人微笑太多了的緣故吧;提起跟同事一起買彩票的事,綠響說,就買我和他的生日號碼吧,這樣會有好運嗎?起碼我覺得自己的生日號碼沒有好運。綠響提到我寄來的日記,還問我為什么把整本日記用膠帶黏住,害得他不敢輕易拆封。我決定不再記住這件丟臉的事,反正他一直都知道我喜歡他……打住,不再記錄這件事了,記住!
……
幸好戀愛未遂,否則遠距離戀愛,真的比暗戀還要折磨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