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故事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02:36: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長故事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今年暑假,我和表哥一起去參加邯鄲武安的夏令營。
夏令營一共有五天四夜,在第三天,我們要挑戰的是二十六米高的斷橋。斷橋只有兩個板子吊在半空,兩個板子中間有五米的距離,下面空空如也,看著非常害怕。我排到第八個過斷橋。我看著別人一個一個跳了過去,心里很擔心:要是我跳不過去可怎么辦?輪到我上去了,哥哥鼓勵我說:“沒事的,你只要一跳就過去了。”聽了哥哥的話,我就不那么怕了,但還是有一點恐懼,我先從桿子爬上去,從上往下看,就像從天上往下看一般。頓時,我嚇得腿都軟了,我一直抱著桿子不動,我怕一動會掉下去。這時,教練說:“只要你堅持就可以成功。”我的手慢慢地放開桿子,膽戰心驚地向前走去,我輕輕地跳了一下,竟然跳了過去。我真是非常開心!我戰勝了自己的恐懼。
我學到了堅持就能成功,只要克服了恐懼,就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你。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終于來到了四年級在這四年里我克服了很多困難,最深刻的是我學騎自行車的那幾天。
恰好今年的7月7日是我的生日,爸爸媽媽送給了我一輛嶄新的黑色自行車。當我看到自行車時,心里十分的高興。因為我老早就渴望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自行車,那是因為我就可以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在道路上奔馳。
每個星期天,我一寫完作業,就讓爸爸帶著我去學自騎自行車。我們先來到廣場的一個空地上,爸爸先給我做示范,我迫不及待地上去騎,誰知剛上去,只聽“??rdquo;地一聲,我就摔倒了,像一只四腳朝天的烏龜,笑得爸爸合不攏嘴。爸爸扶起我,告訴我學騎自行車首先要掌握平衡,不能橫沖直撞。我聽了爸爸的話,心想:有什么難的,我不相信,我就不會騎自行車!我又再次騎上自行車,剛沒走幾步,我就又摔倒了!爸爸耐心地給我如何騎自行車,而我呢,就像一只泄了氣的氣球一樣,看著嶄新的自行車被陽光照得更加鮮亮,我怎么就掌握不了它呢!
爸爸說:“孩子,每個人學東西,都會受到挫折的,你現在受了點小挫拆,就泄氣,那可不行,要勇于挑戰挫折!”
我又重整信心,再一次坐上自行車,又開始練習了。經過也不知多少次地練習和努力后,我終于能坐在車子上搖搖晃晃地騎上一段路了。我正在為自己的成績洋洋得意的時候,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堵墻,眼看就要撞到墻了,我心一急就想來個急轉彎,可是車子偏偏與我作對,不但不轉彎,反爾加快速度向墻上撞去……當時,我可慘了……
爸爸跑過來,笑著鼓勵我說:“孩子,有進步了!摔一下沒什么,騎自行車的時候,重點要學會拐彎和剎車。拐彎的時候,要先拐車把,然后車身、車尾就很快拐過來了,而且一定要注意,有緊急情況時,一定要握住前把,進行剎車,不能心急,也不能慌張。一定要目視前方,身子要正,不要緊張,隨時掌握平衡,不能像一只無頭蒼蠅瞎撞。”
我領悟了學騎自行車的這些要領,經過連續幾個星期天的反復練習,我終于可以輕松自如地騎自行車了,那種感覺太美了,那天氣格外晴朗,好象陽光在特意為我而燦爛,風兒輕輕地在我耳邊吹過,好像對我說:“你真棒!”我還聽見鳥兒在空中嘰嘰喳喳地唱著快樂地歌,我慢慢悠悠地騎著我心愛的黑色自行車,心是甭提有多高興了!
通過學自行車,讓我明白做什么事都要講究技巧,還要有充足的信心和毅力,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名言說得好:“不經一番徹骨寒,怎能梅花撲鼻香”。
篇3
李康妍
天空不會一直晴朗,陽光不會一直燦爛,總會有黑云聚集的時候;人生不會一直順利,道路不會一直平坦,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
“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風雨……”這一首激昂的歌曲打斷了我的沉思,讓我把記憶分成了一幕又一幕。
記得十年前,在我們家樓下,有一對年輕人在教孩子走路。那個孩子每走幾步就跌倒,哇哇大哭,可是他們反復訓練,那孩子就會走到爸爸媽媽身邊,那孩子就是我。
篇4
一天,李白有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河邊。和暖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鮮花綠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呆在家里那多沒意思啊!”
李白走著走著,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老奶奶正在專心致志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好奇地走過去問:“老奶奶,您在干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繡花針。”老奶奶抬起頭,對李白慈祥地笑了笑,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棒這么粗,什么時候才能磨成針呢?”
老奶奶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那鐵棒為什么不能磨成針呢?”
“可是,您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奶奶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他再也沒有逃過學,學習也很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史的詩仙。
篇5
《不想下課的諸葛亮》這個故事主要講了諸葛亮一心想把老師的所有知識學到手,可僅靠上課那點時間怎么夠呢?學堂外的院子里養了一只大蘆花雞,是老師司馬徽用來計時的。于是,諸葛亮想了一個辦法,每天上學時,在口袋里裝上一些米,估計蘆花雞快要叫了,就抓起一把米扔出窗外,蘆花雞見到吃的就顧不上叫了,過了一會兒以后,再扔一把,直到扔完為止。延長了上課時間,他就滿足了自己的心愿。
讀了這篇故事,我要學習諸葛亮為了多學知識,不想下課的刻苦學習的精神,學習他愛動腦筋,遇到問題自己解決的好習慣。我要在今后的學習中,改掉上課不認真、做小動作、跟別人講悄悄話的壞毛病,改掉課外貪玩的壞毛病,養成多看課外書的好習慣,提高我的學習成績,豐富自己的知識,長大以后也成為想諸葛亮一樣的知識淵博的人。
讀了這篇故事,使我懂得了只要刻苦學習,改掉壞毛病和養成好習慣,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指導老師:歐慧娜
篇6
故事就發生在2009年的時候。記得那一次,我7歲,爸爸媽媽帶我去爬山。攀登在崎嶇的山路上,那些形態萬千的奇松怪石令我目不暇接,一個個驚嘆從心底冒出,一聲聲贊美從嘴里發出。媽媽笑了笑說:“真是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呀!”
那時我還小,根本聽不懂媽媽在講什么,什么是五岳,什么是山呀!
我的目光突然就被懸在崖邊的怪石吸引住了。只見它與其它的山石毫不相連,孤孤單單的懸在那兒,就像是誰從什么地方把它搬到這兒來似的,搖搖欲墜。我真擔心它會被一陣風吹到山溝里去。
聽導游小姐說,它在這里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傳說,是從遠方飛來的一塊神石。因此,人們稱它為“飛來石”。
“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真不愧為是一個字:奇!
篇7
建蘭路小學
三年級二班
婁大龍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我和三姐跳繩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想聽就聽我講一講吧。
那時我才八歲。有一天,吃好中午飯,我和三姐開始比賽跳繩。我先把跳繩的兩頭抓住,然后用力把繩子從后往前甩,等繩子甩到前面就立刻把雙腳并起來往上一跳,繩子“嗖”的一聲就過去了。我開始一下一下地跳著,后來,我把繩子甩得像車輪一樣轉得飛快,連續不斷地跳著,剛跳到九十九下的時候,繩子打在了我的腿上,很疼,人也摔倒了,這一摔倒,當然也就算壞了。該我三姐跳了,她一口氣就跳了整整一百下。比我多一個,就因為這一個,還是我輸了,我心里難過極了。三姐讓我好好練,下個星期再比賽。我足足練習了一個星期,憋足了勁要比個高低。
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個星期六的中午,院子里的跳繩比賽又開始了。還是我先跳,剛跳到一百就壞了,我很失望,無可奈何地把繩子給了三姐。可太有戲劇性了,三姐剛跳到九十八下,繩子掛到了頭上……啊!我贏了。“哈哈!太棒了。”我高興得咧著嘴巴笑了。知道吧,這就叫“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我先講到這里吧,“叮鈴鈴”,哎,上課鈴響了,我要上課了,下課接著講。
棟梁之才輔導班
篇8
機會終于來了,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正在悠閑地看電視,媽媽叫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心想:這正是一個鍛煉我膽子的好機會,而且找下來的錢還可以買零食,真是兩全其美。于是,我拿著錢興沖沖地出了門。
然而,一到外面我就有點后悔了,到處黑乎乎的,路邊的大樹像妖怪一樣張牙舞爪,嚇得我不敢往旁邊看。而我走的又是一條連路燈也沒有的小路,只好借著居民樓里那微弱的燈光,走幾步停幾秒,就這樣,伴著恐懼向前走了十幾步,心想:只要走到有亮光的地方就不用怕了。四周圍是那么的靜,只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我不禁將脖子縮進衣領里,就像一只蝸牛躲進自己的殼里才覺得安全一樣。突然,一團白乎乎的東西出現在我面前,我“啊”的叫了起來,沒想到,那東西竟然被我的聲音嚇跑了,我這才發現原來是一只白貓。此時的我已經出了一身冷汗,希望快點離開這個“恐怖”的地方。我加快了步伐,終于看到了超市的招牌燈,我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快速向超市跑去……
到了超市,我松了口氣,買完東西就往家走。我又不得不來到了那條漆黑的小路,緊張的氣氛又向我襲來,我怎么會這么膽小呢?不!我要勇敢些,我要戰勝恐懼!我得想個辦法才行。于是,我想起了《唐老鴨和米老鼠》的故事來,一邊想著它們的可笑,一邊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不知不覺,我已來到家門口,我既驚呀又高興,我竟然自己獨個走過了那條小路,我的心里甜滋滋的。現在,我已經不怕黑了,因為我知道恐懼來自內心,要想戰勝恐懼,就必須戰勝自己。
長白二村小學
篇9
當我打開記憶倉庫時,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幕幕快樂的畫面,是一聲聲開心的歡笑,這就是我的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可是,在近幾年里,我那生活中,出現了一些小挫折,令我傷心。
在我11歲時,我就有這樣一件事。那是暑假里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奶奶正在院子里洗衣服,我卻坐在書房里,哼著小調,看著書。突然,奶奶尖叫一聲,我以為是什么事,就沒去理睬她,過了一會兒,我想吃面,就叫奶奶,一連叫了好幾聲,都沒回應。于是,我便走下去一瞧究竟。一到那兒,映入我眼簾的是許多的鮮血,我害怕了,連忙把奶奶扶起來,又端來一盆溫水和一塊毛巾,我先把奶奶腳上的血擦掉,又幫奶奶止了血。接著,我把奶奶攙扶到了客廳里,然后,我又迅速地撥打了爸爸的手機和救護電話。過了一會兒,醫院里的人和爸爸都來了。他們把奶奶扶上了車,送到了醫院。爸爸問我:“這是怎么回事?”我哭著對爸爸說:“奶奶在洗衣服,不小心向……前沖了一下,摔在了地上,就……就出了血。”爸爸見我這樣,安慰我說:“沒事的,別哭了。”隨后,我們又來到了醫院里。醫生為奶奶輸血和止血,我們在外面焦急地等待著奶奶。過了一會兒,奶奶出來了。我急忙問醫生:“醫生,我奶奶怎么樣了?”醫生對我說:“你的奶奶因為疲勞過度,而導致頭暈,有向前傾的感覺。”聽完,我愣住了,心想:我要是多幫助奶奶,多聽奶奶的話,就不會這樣了。自從奶奶住院以來,我每天都到醫院里陪奶奶,照顧奶奶。中午,我親自把飯端給奶奶吃,還與奶奶、講我們校園里的故事。每天我都給奶奶捶背、按摩。經過我的精心照顧與醫生的治療,奶奶很快就出院了。奶奶回到家后,我更加精心的照顧奶奶了,每天陪奶奶,給奶奶解悶。大概過了半個多月,奶奶就康復了。
成長的故事,還有許許多多,就在我7歲時,我因為貪玩,又不幸墜入河中。
那是一個星期六,我與小伙伴正在船上玩,我跑啊跑,不小心踢到了船上的一跟繩子,掉入河中,“撲通”一聲,小伙伴們都害怕的大吼大叫。我也正在水中大量喝水。不一會兒,一位大人把我救了上來。在上面,經過一系列的搶救措施,我醒了。我想:這次我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篇10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不僅身高增長了,年齡增長了,還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我從一個只知道瘋玩的小孩子,變成了一的知道關心他人,認真學習的大孩子。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和好朋友在小區的花園里玩耍。當我正蹲在地上觀察路邊的小草時,一轉頭,忽然發現一個老奶奶左手抱著一個小妹妹,右手推著一個嬰兒車,正在過一個坎。可是,不管奶奶怎么推,就是過不去。坐在樹蔭下乘涼的人們有說有笑,可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奶奶推車。我跑到奶奶面前,伸出雙手一拉,把嬰兒車拉過了坎。老奶奶很開心,不停的對我說:“謝謝你,小同學!”我對奶奶說:“奶奶不用謝。”奶奶笑了,抱著小妹妹離開了我的視線。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我真的長大了,也成熟了,因為我學會了關心他人,俗話說”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因為做的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它。即使你只是幫同學笑了一支筆,幫奶奶推了一下車,也是一件好事。好事都是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多幫助別人,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好處。
唐山市祥榮實小四年級:張嘉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