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17 09:18: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夏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初夏》【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2、《初夏絕句》【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高溫環境熱得像大洪爐)
2、《苦熱》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日光火辣辣的,人覺得如坐在蒸籠里,身上汗水滂沱。)
3、《仲夏即事》北宋·晁補之
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
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悶熱得沒一絲風,屋柱下的石墩都濕透了,樹林里的蟬被熱氣蒸熏得瘋了似的號叫著。)
4、《和蔡仲謀苦熱》宋·梅堯臣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
(天氣熱得干柴將要起火,禽獸也想剝了自身的皮毛,真是熱到極點了。)
5、《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六龍鶩不息, 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幾案, 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 微靡風如湯。
(日神被六龍拉著在天上狂跑,床席火燎似的灼熱,盼望風快點吹來,可是風即使來了也猶如燒開的滾湯。)
6、《書齋夏日》宋·鄭剛中
五月困暑濕,眾謂如蒸炊……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農歷五月,暑濕炎熱,人們如放炊籠中蒸。禽鳥躲藏在樹陰里……)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不含“夏”字的寫夏景的詩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p>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釣魚灣》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p>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后。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篇3
2、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
3、芒種夏至常雨,臺風遲來。
4、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
5、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
6、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篇4
2、白雪卻嫌春*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洞貉?/p>
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梅》
4、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队^放白鷹·其一》
5、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稓q暮》
6、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侗憋L行》
篇5
“夜宿石崖之下”的下一句是“朝游峰洞之中”,整句詩的意思是晚上住宿在山石懸崖的下面,白天在山峰和奇洞之中游覽,出自《西游記》: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鴻是江邊鳥的下一句是:蠶為天下蟲。這是一副拆字聯。其妙處主要在于將蠶和鴻兩個字分別拆解為“天下蟲”和“江邊鳥”,同時還能在意思和形式上保持對仗關系,從而形成對聯。
出處:據傳,南朝時的江淹,年輕時家貧而才思敏捷。一次,一群文友在江邊漫游,遇一蠶婦,當時有一頗負盛名的文人即興出聯曰:蠶為天下蟲。將“蠶”拆為“天”和“蟲”,別出心裁,一時難倒眾多才子。正巧一群鴻雁飛落江邊,江淹靈感觸發,對曰:鴻是江邊鳥。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這種怪物引出了大大小小的未解之謎,比如,目前尚不清楚奇蝦的食譜。有些人認為這種生物以三葉蟲為食,證據包括寒武紀時期的三葉蟲化石上面普遍存在猶如咬痕的損傷。但近來,一些專家質疑這種觀點。首先,沒有奇蝦糞便化石(而且也沒有胃內殘留物質)被證實含有難消化的三葉蟲骨骼的跡象。奇蝦的嘴巴也顯得過于薄弱,不足以壓碎三葉蟲的殼。鑒于三葉蟲化石上的咬痕,有人提出奇蝦可能想咀嚼或咽下三葉蟲,但并沒有吞下它們而是吐了出來。奇蝦的主要食物可能是軟質微生物。
奇怪的是,奇蝦的眼睛長在頭部側面的肉柄上。通過對產自南澳大利亞坎加魯島的化石進行分析,科學家發現奇蝦擁有類似現代昆蟲的復眼,唯一的區別是奇蝦的每只眼睛擁有更多的晶狀體(根據帕特森和其他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的文章,奇蝦的每只眼睛含有多達16000個六角形晶狀體)。這種不同尋常的眼睛(大概需要一個相當先進的大腦)為奇蝦提供了非常敏銳的視覺。
帕特森說:“只有極少數的現代節肢動物擁有如此復雜的眼睛。”比如蒼蠅的每只眼睛只有3000個晶狀體。唯一可與奇蝦相比的是一些食肉蜻蜓,它們每只眼睛擁有多達28000個晶狀體。
篇8
1、電視劇是《愛我就別想太多》,是由曹慧生、韓杰執導,陳建斌、李一桐、潘粵明領銜主演,許文廣、周知、張姝、曹然然、孔千千主演的都市情感輕喜劇。
2、該劇講述了身家數十億的集團董事長李洪海與服裝設計師夏可可,二人偶然相識后,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3、劇情簡介:億萬身家的李洪海一心想找尋不為錢而來的真愛,他意外邂逅聰明漂亮的年輕設計師夏可可,李洪海隱瞞身份與夏可可交往,兩人墜入愛河并結婚,婚后李洪海才發覺夏可可早已知曉自己的身家,繼而憤怒地提出離婚,但是為了公司上市,兩人還要維持幾個月的夫妻身份,這份跨越階級和年齡的愛情究 竟何去何從。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和《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的及時出臺和順利實施,我國扶貧開發已經從“小扶貧”模式向“大扶貧”模式轉變,扶貧理念從“輸血”向“造血”轉變,扶貧方式由“漫灌”向“滴灌”的精準扶貧轉變。
因此,如何利用大數據來加快推進大扶貧的改進步伐,最終實現精準扶貧,不僅是各級扶貧開發工作的客觀需要,更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內在要求。本文試圖通過對大數據和大扶貧及精準扶貧的簡要闡述和分析,擬通過建立“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來逐步加強和完善扶貧工作。
大數據與大扶貧及精準扶貧
大數據與大扶貧及精準扶貧是兩個不同領域的概念,但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變革,使這兩個相異的概念有了交集,這就是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中如何利用大數據來構建大扶貧,實現精準扶貧,這不僅是大數據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時期下創新扶貧開發工作的內在要求。
(一)大數據
2011年,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提出“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而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 ”,標志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自此之后,大數據越來越被重視,聯合國的“數據脈動”計劃、美國的大數據戰略以及英國的“數據權”運動等逐漸開啟了大數據的大幕。
簡而言之,大數據就是通過捕捉、挖掘、分析網民上網留下的數據的痕跡,揭示背后隱藏的規律和趨勢,其具備大量、高速、多樣和價值即“4V”的特點。
大數據是在互聯網、物聯網以及云計算等獲得極大發展的背景下而產生的。未來幾年,大數據的應用及影響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企業通過大數據挖掘新的知識和利潤增長點,繼而創新生產、經營以及管理等模式,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二是政府對大數據的挖掘,使政府決策更加精準、更加高效;三是人類思維方式從追求精確性到容忍混雜性、從關注因果關系到關注相關關系。
(二)大扶貧及精準扶貧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中明確提出:我國扶貧開發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由此,標志著我國扶貧工作開始邁入大扶貧階段。相對于以往依靠政府投資扶持重點村建設、移民搬遷等的小扶貧工作模式而言,大扶貧即是以動員民營企業為主的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政府主導、統籌規劃、整合資源、板塊開發、多元投入”的扶貧模式。
今年1月,《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在大扶貧的基礎上,又提出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即由國家制定統一的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各級扶貧機構分級負責,對扶貧對象進行精準識別,實施動態管理,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并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大扶貧特別是精準扶貧的提出,進一步強化了政府的責任,拓寬了社會扶貧領域,精確了扶貧對象,提高了扶貧成效,加強了扶貧監管,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扶貧工作確立了目標。
建立扶貧開發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面對大數據時代,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需要實現新的轉型;構建大扶貧格局,扶貧的理念、思路、機制需要經歷新的轉換;實現精準扶貧,工作的方式、方法、內容需要進行新的轉變。這要求深刻考量我國扶貧開發工作的發展特征,在新的歷史背景和條件下,創新扶貧開發機制,并利用數據業務主營化來推動扶貧開發工作的升級。同時,應建立“扶貧開發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密切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與扶貧對象的聯系,切實落實扶貧措施,加強扶貧統計與監測,推進扶貧開發工作信息化,促進幫扶對象與社會共同進步,進一步消除貧困,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一)系統目標與總體設計
扶貧開發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是在省級扶貧開發工作管理的基礎上,以縣為單位,綜合利用遙感、遙測、寬帶網絡、多媒體及虛擬仿真等數字技術,通過采集幫扶村、家庭及個人等基本信息,對扶貧政策、扶貧資金的執行過程及結果進行動態管理監測和決策服務的數字技術系統,可提供幫扶地區的人口、社會、經濟、資源、生態環境、地理等復雜信息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仿真化、持優化決策和可視化等強大功能。
1. 總體設計
扶貧開發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不僅可以方便可視化查詢、統計、分析,及時顯示各級機構在扶貧工作中的各類信息,滿足全省及各市、縣扶貧開發部門的需要,實現國際機構、社會組織、企業單位與扶貧開發機構、幫扶對象三者之間的信息共享、交流和合作,對全省扶貧開發的整體規劃、組織、實施、管理和服務等提供綜合決策的現代化支撐,還對完善扶貧工作方式、創新扶貧內容等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是加強扶貧管理、展示扶貧工作、擴大宣傳效果、總結推廣經驗的重要抓手。
2. 系統目標
扶貧開發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集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仿真化等多種科技技術為一體的現代計算機管理應用系統,是數字化扶貧開發的一個重要組成。它除了可以在計算機網絡上構建模擬區域,展現幫扶地區、人口、資金的分布狀態,還能在對各類信息進行專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各種信息的交流、融合、分析,促進各部門、各層次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進而對扶貧開發信息進行整體處理研究,實現全省各類扶貧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優化配置,有效加強扶貧政策和資源的合理利用,為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合理的科學決策。
系統建立的目標主要有三個階段:短期目標――實現扶貧統計監測數據化;中期目標――實現扶貧項目資金管理電子化;最終目標――實現扶貧綜合管理信息化。
具體來說,扶貧開發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設計目標如下:
(1)實現全省扶貧基礎數據統一采集、管理,建立全面詳實的“村、戶、人”管理信息模式;
(2)扶貧管理功能全覆蓋,一站式管理(涉及村級道路暢通、飲水安全、農村電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產業、鄉村旅游、教育扶貧、衛生和計劃生育、文化建設以及貧困村信息化等),逐步拓展功能,為扶貧工作信息化奠定基礎;
(3)支持地理信息系統,支持圖像文件輸入和照片信息管理,涵蓋現有各項業務系統的紙制表格和電子表格,強大的決策分析系統;
(4)友好、靈活的用戶操作界面,實用、嚴密的安全管理體系。
(二)各平臺模塊要求
根據系統的總體設計目標,結合扶貧工作的具體實際,可以將扶貧開發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分為統計信息監測、項目資金管理、扶貧信息共享、綜合信息分析四個子系統。同時,利用互聯網強大的信息共享功能,將扶貧開發工作的有關信息與互聯網信息對接,通過大數據來規范工作、提高效率、總結經驗、宣傳成效,逐步實現扶貧開發工作的信息化。
1. 統計監測信息平臺
該子系統對符合幫扶條件的對象資料進行登記、核準及查詢,精確到戶,精準到人,其數據以家庭戶為單位,由縣級扶貧機構錄入,通過市級審核,最終由省級核準并備案。結合當前的建檔立卡工作,將幫扶對象的各種文字、圖片資料以GPS定位的方式通過地理信息系統進行整合,為準確識別對象、科學劃分類型、精準施策幫扶奠定基礎。
2. 項目資金管理平臺
該子系統將全省扶貧項目及資金的信息進行集合整理,對扶貧項目的立項、實施及驗收等各環節進行科學規劃、動態管理,對扶貧資金的發放、使用等進行實時跟蹤、集中管理,確保扶貧項目嚴格按照既定目標實施,確保扶貧資金落到實處、規范使用,有效提高扶貧項目的竣工率和扶貧資金的利用率。
3. 扶貧信息共享平臺
該子系統作為扶貧工作信息的對外聯系平臺,一方面可以廣泛宣傳扶貧開發政策、成就、經驗和典型事跡,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可以將幫扶對象的扶貧信息與社會扶貧組織和個人的信息進行一對一對接,不僅使幫扶對象盡快得到幫扶技術、資金等服務,還能使社會扶貧力量得到高效釋放。
4. 綜合信息分析平臺
該子系統通過對各級扶貧機構工作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一方面及時客觀反映貧困狀況、變化趨勢和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另一方面,結合各地扶貧開發工作成功經驗與客觀實際,對扶貧工作進行系統總結,逐步完善我國特色扶貧理論和政策體系,不斷提高扶貧開發決策水平和實施能力。
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目前,大數據技術還處在探索階段,在實際運用中仍存在一些困難與挑戰,主要體現在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和結果的可視化呈現等方面,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之后,也存在此類問題。但就當前工作而言,構建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在組織管理、信息安全、法律規章這三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強。
第一,加強組織管理,規范工作流程。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是以省級單位為基礎建立的,因此,系統的開發、維護及后續功能的完善與改進都需要專門的部門或人員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還應制定與之配套的管理辦法與操作說明,一方面可以規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也便于各級扶貧工作人員操作實施。
第二,健全保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大數據時代中最大的威脅就是信息安全,伴隨著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逐步推廣應用,作為政府扶貧開發的主要信息網絡平臺,將承載越來越多的關注度。這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幫扶對象及幫扶者隱私泄露的風險,同時也加大了扶貧項目資金數據等敏感數據泄漏的風險。為此,在建立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之初,就應該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對網上與網下信息進行物理隔離,確保扶貧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
第三,完善法律規章,提高扶貧成效。扶貧信息的與利用應當有法可依。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實施后,將擁有包括扶貧對象及社會組織及企業個人在內的大量信息,這些信息在一定范圍內要數據共享,同時還要防止數據被濫用。要在保護個體隱私的前提下,使相關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因此,要盡快制定扶貧開發相關信息的法規,應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允許社會組織、企業及個人在積極參與扶貧工作后享有一定稅收優惠,同時鼓勵脫離貧困的地區及個人利用已有的成功經驗幫助其他幫扶對象,使扶貧開發惠及最大范圍。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創新扶貧開發方式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技術支持,要積極利用大數據帶來的快速、便捷和高效來加快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利用扶貧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來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事業,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實現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到人;運用全社會的力量全方位提高貧困人群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最終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徐子沛: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社.
葉婷,王春曉:“大數據”,新作為――“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作為模式轉變的分析[J]. 領導科學,2012,35:4-6.
于施洋,楊道玲,王璇,張勇進,王建冬:基于大數據的智慧政府門戶:從理念到實踐[J].電子政務,2013, 05:65-74.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
《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
郭漢文:創新多元化融資機制構建“大扶貧”格局[N]. 人民政協報,2009-03-04B07.
龔亮保:關于構建“大扶貧”格局的幾點思考[J]. 老區建設,2008,17:16-17.
予樞:大扶貧有大智慧[J]. 中國西部,2013,10:48-49.
篇10
出處:
《尚書》:“滿招損,謙受益”。(教人修身養性的)。
“滿招損,謙受益”,的原句是“滿招損,謙得益”。
后又在《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由歐陽修引用。
《尚書.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勿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故此以“滿招損,謙受益”來說明驕傲自滿招致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
宋-陳師道《擬御試武舉策》:“君子勝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誠服之也。故日:滿招損,謙受益?!币嘧鳎骸爸t受益,滿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