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少女范文

時間:2023-03-18 14:38: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學少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學少女

篇1

關鍵詞: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日本少女文學;日本文學史;比較文學

中圖分類號:I3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2575833(201)03018607

作者簡介:彭卓鋒,廈門大學中文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學客席講師(福建廈門361000)

十九世紀末,日本展開了明治維新,大量西方現代思想及技術傳入日本,令日本社會發生根本上的改變。西方傳入槍炮及民主政體,改變了日本以武士道為主的封建社會結構,但除此以外,西方資本主義、基督教辦學與女性主義思想的傳入,也為少女文學的生成提供了條件,在父權制社會里以文字萌發年輕女性的主體意識。一方面,父權制仍然束縛女性,制度沒有明顯的改變,但另一方面,日本女性卻能通過文化消費在精神面上超越父權束縛。少女文學之可貴,在于它讓年輕女性在儒教良妻賢母女性身份之外,找到更為自由和值得向往的少女式生存方式,以致她們不會像中國封建社會女性以及弗里丹在《女性的奧秘》中提及的美國城郊家庭主婦女性那樣①,把父權加在她們身上的束縛視為天經地義,或無法超脫父權壓逼造成的無名焦慮。

歐美雖然是女性主義思想之發源地,產生出豐富的女性主義理論,但在女性主義文學發展上似乎卻及不上日本少女文學的活潑,路途曲折,發展力不從心。為此,日本少女文學及其發展,我相信對于關心女性主義文學寫作的人來說,會是一個研究寶庫,能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帶來重要的啟發。

接下來,本文將先講述日本二十世紀初的父權社會狀況及女性的處境,然后闡述并分析日本

少女文學誕生的經過、歷史條件及社會意義,最后嘗試從西方女性文學批評的角度觀照日本少女

按恩格斯所說,無產階級男性沒有資產,因而沒有必要因為財產繼承的問題而控制婦女之生育,故沒有必要實行一夫一妻制Engels, rederick [WBX]he Origin of the 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2 p78。姓氏既作為家庭體制及相關財產繼承的重要標記,那么,日本明治以前的農民和町民,作為無產階級,不被允許擁有姓氏,就不怎樣奇怪。我們可以想見,在日本明治以前,平民沒有嚴格家庭體制,平民女性受到的父權壓逼主要是階級性的,比較不那么貼身。然而,明治維新以后,政府于1875年要求國民使用姓氏,夫婦同氏制于1898年確立,規定一家一姓,雖然家姓可從夫,亦可從妻,由夫妻二人協商,但按慣習,大多數家庭均采用夫姓。姓氏制度改變,反映出社會體制發生重大變化。明治維新雖以西方制度取代了幕末的封建制度,完成了國家的現代化,但副作用是,它也把現代西方形式的父權制度隨資本主義帶進了日本。

187年地租改正條例確立了土地私有化。1876年,廢刀令的頒布,正式取締了幕末時代的特權階級。自此,私有財產得以流入民間,平民不再是無產階級,本來不存在于平民間的財產繼承問題,突然變得對平民男性重要起來。1898年制定的民法第四篇及第五篇,賦與一家之戶主(通常為父親)在家庭中的絕對權力,包括了各家族成員之婚姻、入籍、離家的同意權以及指定居所之權力,通稱家制度除了實際習俗上戶主多為父親,民法第四篇及第五篇多項條文均假定了父親或丈夫的戶主地位,如第75條指明,如丈夫進入他家,或另立新家,妻子隨丈夫入家。見第一コンサルティング株式會社:《明治民法:民法第四第五(民法舊定、明治三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法律第九)》,http://wwwichiconcom/old2_5htm,20130620。。 此法遭后人詬病,指其把只屬于封建時代武士階層的家父長制,強加于新時代日本全國國民身上申花:《日本の家父的家制度について-村における「家のを中心に》,《地域政策研究》(高崎大學地域政策學會),2006年3月,第8卷第號,第99―10頁。。由是,本來過著相對自由生活的日本平民女性,突然被賦與一個全新的身份――良妻賢母。這身份要把女性綁縛在家中,接受父權的絕對監控。這一改變起于1890年至1910年間,當時國家主義抬頭,政府把“良妻賢母女子教育”正式列為國策,積極向在學女子灌輸儒家思想中的“良妻賢母”觀念大晶子:《明治期のキリスト教主女學校にする一考察》,《教育學》(日本大學教育學會),1972年3月,第6號,第52―70頁。。從這時開始,民間對女性變得非常重視,跟江戶時代的性開放民風形成巨大的落差《江のSEX》,《刊ポスト》,2012年6月8日(五月二十八日),第卷第23號,第13―20,170―176頁。。

日本明治時期社會對女性的重視,亦可見于當時日本婦運先鋒平冢雷鳥明治時期日本婦女運動組織《青社》及雜志《青》的主要創始人。親自經歷的鹽原事件。1908年,平冢雷鳥正與藝術家森田草平交往,3月21日晚森田突然萌生殉情念頭,企圖殺死平冢,結果二人獲救,殉情失敗。事件受日本媒體廣泛報導,引起社會輿論。然而,輿論的焦點并非殉情,而是平冢的是否已經失去鹽原事件又稱煤煙殉情事件,因為平冢之戀人后來根據此事件寫成了小說《煤煙》。。

家制度的普及、良妻賢母教育的推行、民間對女性突然變得重視,都伴隨著無產階級的消失而出現,日本明治維新前后發生的社會變化,正好成為恩格斯理論的最佳印證。

總之,無論在家庭制度還是文化氛圍上,明治維新后,日本女性反而跌入了一個更大的父權制度網羅中,生活比幕府時代更不自由。日本少女文學正是在如此的社會環境中萌生出來。

少女文學的誕生及意義:吉屋信子及花物語

日本少女文學正式嶄露頭角,始于少女文學作家吉屋信子。

1896年,吉屋信子出生于新縣,在櫪木縣度過少女時期,1916年開始在婦運雜志《青》投稿,成為《青》主要作家之一。同年,她又開始在《少女畫報》上連載《花物語》,成為受歡迎的少女文學作家。在有生之年,吉屋寫下少女小說及大眾小說超過20部,改編自她作品的電影達13部以上。吉屋1977年逝世,一生未婚,死后接受她的遺產的,是她戶籍上的養女,但實為她的女的門馬千代。

吉屋較早期的作品,多為以女性同為主題,如《屋根里的二處女》(1920年)、《花物語》(1920年)、《勿忘草》(1932年)、《彼道此道》(193年),等等。這一類作品以《花物語》為代表作,創始了所謂的S文學。S文學,所指為講述女性之間強烈情感關系的故事。S一字,同時暗含Sister姊妹(英語)、Shoujo少女(日語)、Schon美麗(德語)等意義Robertson, Jennifer [WBX]akarazuka: Sexual Politics and Popular Culture in Modern Jap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pp1968。根據田圣子的資料,在1930年代后期,吉屋信子憑筆下作品成為日本最富有的人物之一,其收入比首相還要高出好幾倍田子:《ゆめはるか吉屋信子:秋燈機の上の山河(下)》,朝日新聞社1999年版,第111頁。。由此可見,吉屋信子的作品版稅收入非常高,讀者非常多。

《花物語》曾在《少女畫報》和《少女俱樂部》兩本少女雜志上連載,后來推出單行本,全部故事共5篇,以花樣的語言和感傷的敘述,講述少女纖細的內心世界,故事多關于女性間的同,男性鮮少出現。比如說,《花物語》故事《郁金櫻》講述主角少女與學姊茜拉的關系。其中一幕,茜拉懷著滿眶眼淚,告訴學妹不要長大,然而主角憧憬像學姊一樣配戴珠寶戒指、讀法國小說,不明白學姊何以吩咐自己不要長大。不久之后,茜拉離開學校回國結婚,成為人妻,從此過著男性限定的長大女性的生活,茜拉失去少女的身份,成為婦人吉屋信子:《花物》,新學社1968年版。。多拉絲如此解讀《花物語》故事插畫中的少女形象:“大而超現實的雙眼,只看見夢想。纖瘦的身體不為生育而有。一張小嘴不為飲食而存在。女孩的身體,毋須有任何現實功能:少女的創造,只為了讓女孩憧憬和凝望。”Dollase, iromi, “Early wentieth Century Japanese Girls Magazine Stories: Examining Shōjo Voice in anamonogatari (lower ales)”, [WBX]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36, No , 2003, p733 意思是,父權制要求女孩長大,擔當良妻賢母,重視其生育能力和現實功能,但《花物語》的少女形象,則無視父權制對女孩的一切要求,是對父權壓逼的含蓄反抗。

此外,S文學的舞臺多是女校。本田和子指出,少女的學生時代,是延期償付的時期,在這時期中,女孩可以暫時拋開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和期望,享受社會容許她們享受的短暫少女時光。學校宿舍既是“監獄”,剝奪少女的自由,但同時也是“避難所”,保護她們免受外界的傷害。少女躲在學校宿舍內,編織自己的夢,有如把自己包藏在繭中,直到長大,被逼飛出繭外為止本田和子:《文化としての子ども》,筑摩書房1992年版,第151、206頁。。學校對少女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

波伏瓦在《第二性》里提到女性害怕成長,她寫道:“她在‘成長’…這詞語令她覺得可怕…少女感到自己的身體正遠離自己…它變得陌生。”Beauvoir, Simone de [WBX]he Second Sex New York: Knofp, 1953, pp307308, 336337 波伏瓦解釋,年輕女性作為人的身份和作為女性的身份發生沖突。女孩要不要成長為婦人,成為他者呢?還是要保持自己自我的心?這是每一位將要長大的女性都會面對的掙扎。

綜上分析,以《花物語》為代表的S文學,借助優美哀傷的語言,在無意識中表現了日本年輕女孩們對父權制為她們安排的命運的拒絕。父權社會把她們寵養在女學校中,等待著她們成熟長大,以便配婚給男人,在男人定下稱為婚姻的牢籠中為男人生育直系血緣之財產繼承人。然而,少女們通過少女文學,把自己代入故事,以眼淚對這悲哀的命運說不。

在江戶時代,日本沒有所謂的少女,但在明治時代,少女卻通過女孩們的集體閱讀及寫作而成形,正如多拉絲所說,“少女”是一個文化和自我建構的概念,是女孩逃避社會建制的心為她們自己創造的自我形象Dollase, iromi, “Early wentieth Century Japanese Girls Magazine Stories: Examining Shōjo Voice in anamonogatari (lower ales)”, [WBX]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36, No , 2003, p727,其特征是以哀傷美麗的文字,表現她們不愿長大成為人妻的心情。

S文學溫床:女權運動、女子學校、女子刊物

把父權制種子播撒在二十世紀初日本的資本主義制度,來自西方;然而,少女們自主建構少女身份的養份――女權思想、女子教育、女子刊物,也與西方文明有關。

1 明治女權思想

西方女性主義思想,早在明治維新初期傳入日本。這可見于明治初年政府實施的一系列女性解放政策:

1869年 容許女性自由出入關所、刑法官津田真一郎提倡禁止販賣女性;

1871年 以巖倉使節團名義容許津田梅子等五位少女赴美留學;

1872年 無條件解放藝妓與妓、設立女校;

1873年 容許女性提出離婚訴訟、開設女子傳習所(職業訓練所);

187年 設立東京女子師范學校。

然而,以上各項女性解放政策,都由男性官員主導,并沒有針對家制度對女性的束縛。后來,政府更推行反發政策,包括1885年推行良妻賢母教育政策,以及1890年立法禁止女性參與政治集會。這一反發,激發了后來的女權運動。

1911年,平冢雷鳥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設了青社以及女性主義刊物《青》,并以“起初女性本是太陽”一文為《青》的創刊序言平らいてう:《元始女性は太であつた。青刊にして》,http://wwwjapanpenorjp/ebungeikan/guest/publication/hiratsukaraiteuhtml,20130620。。

“青”之命名,援引自18世紀英國以蒙德古夫人為首的“藍襪學會”(Blue Stockings Society),其成員不按常規穿黑絲襪而穿藍色毛織襪,卻都是富有文藝教養的反傳統女性。這一命名喻示青社提倡西方式的新婦人女性角色。

除了命名理念來自西方,青社社員亦積極討論西方女性主義文學作品及論著,包括了挪威易卜生、瑞典艾倫凱、英國蕭伯納等人之作品,內容遍及社會學、性心理學、女性解放實踐理論等多個范疇江子:《女性文學の展》,載《巖波座日本文學史第十二》,巖波書店1996年版,第298―302頁。,例如在《青》第二卷第一號,社員們就積極地討論了易卜生女性主義劇本《玩偶之家》(A Dolls ouse)中女主角娜拉的命運及女性自主意識《ノラ特集》,《青》1912年1月第2卷第1號。。

初期的《青》致力于推動女性文學,但很快就改變路線,以推動女性解放為主,討論不少女性議題,例如、墮胎、妓制度,等等。也許《青》的言論觸動了父權制度的神經,《青》出版的五年期間,青社成員言行屢遭社會輿論攻擊,例如在五色酒事件社員尾竹紅吉在《青》發表酒之文章,文章中尾竹大膽地表示自己希望成為酒女。及吉原登樓事件平冢雷鳥、中野初子和尾竹紅吉到花街吉原留宿,與花魁暢談,雷鳥稱贊花魁可愛,事件經報章報導后引發了社會負面的輿論。中,就有輿論指青社“新女性”敗壞婦德,傳播危險思想秋枝子:《良妻母主教育の逸と回――大正?昭和前期を中心に》,載奧田子主編《女と男の空――日本女性史再考5ぎ合う女と男――近代》,藤原書店1955年版。。

在輿論壓力下,《青》于1916年停刊,但它所引發的女性議題社會討論并沒有停止,例如1918年“母性保護論”之議,就是一熱門話題。與此同時,婦運亦在其他范疇展開,例如1919年新婦人協會成立,成功于1922年推動改正治安警察法第5條,讓女性能夠再次公開合法地參加政治活動。《青》末期的主編伊藤野枝表示,《青》在文學上沒有做好它的角色,但它令世人注意到婦女問題,意義重大《青》,載高田瑞穗主編《新潮日本文學辭典》,新潮社1988年版。。

《青》在二十世紀初培育的女性主義者,包括了吉屋信子。多拉絲指出,吉屋曾參加青社聚會,是女性主義者,對社會有自己的女性主義見解。然而,她與其他女性主義運動家不同,她選擇了以隱晦的方式抗衡社會,解構中心主義的優越性和邏輯,沒有讓《花物語》滲入任何明確可辨的政治色彩,因為這樣做表示對父權控制的認同Dollase, iromi, “Early wentieth Century Japanese Girls Magazine Stories: Examining Shōjo Voice in anamonogatari (lower ales)”, [WBX]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36, No , 2003, p70。

少女文學后來的發展證明吉屋信子的革命方式效果卓絕,她藉文學把女性主體意識注入筆下的少女形象,與少女讀者交流,影響更加深廣,而且超越時空。少女作為一個范疇,今日已借著日本動漫產業全球化傳播到世界各大文化圈,唯篇幅所限,本文未能詳加討論。反觀西方女性主義發展,“女同性戀者”作為反對父權的女性身份范疇出現,比“日本少女”還晚了半個世紀Wittig, Monique, “One is Not Born a Woman,”[WBX]eminist Issues , Vol 1, No 2, Winter 1981, p53。

2 明治女子教育

在S文學中,故事幾乎都發生在女子學校。如前文提及,日本少女的學生時代,是一種延期償付,在這獨特的時期中,她們可以暫時拋開社會對她們的要求和期望,在學校這隔絕的世界自由編織夢想。簡言之,父權社會基于某些父權的理由,暫時放縱“獵物”,而且,比起男女校,女校成長的女孩更有保證。

大晶子指出,明治初年政府基于文明開化的理由,本著男女平等的西方觀念發展女子教育⑤⑥大晶子:《明治期のキリスト教主女學校にする一考察》,《教育學》(日本大學教育學會)1972年3月,第6號,第52―70頁。。雖然前十年因經費不足未能普及,但在政策鼓勵下,各種各樣的女學校得以開辦,其中比較特別的,是由西方傳教士興辦的基督教女子寄宿學校。明治十六年,日本開展了為期數年的鹿鳴館外交,歐美至上風潮席卷全國,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及西洋禮法而讓女兒入讀基督教女子寄宿學校。入讀基督教女子寄宿學校一時成為時尚,就以東洋英和女學校為例,開校時僅得2名學生,至明治十七年學生人數激增至170人⑤。

然而,由西方傳教士開辦的基督教女子寄宿學校,校規非常嚴格,一周七天的生活幾乎都有規定,周日須嚴守禮拜,參加主日學,守靜肅時間,在校內不允許閱讀報章,只允許閱讀限定的勵志偉人傳記,平日須要按更次打掃和協助做飯,說謊者罰以肥皂洗舌,盜竊者在全校學生面前接受鞭打的體罰。在一周七天之中,學生最期待周五的來臨,因為周五晚上,學校容許學生外出購買小食,也可以攜枕到朋友宿舍留宿整晚談心⑥。

如此種種,令基督教女子寄宿學校形成一個幾近與世隔絕的女子世界,如此學校寄宿生活景象與當時女校普遍流行的S或御目關系結合,令女校成為S文學里最常見的文學意象和故事舞臺。以《花物語》為例,以女校為舞臺,敘述女教師與女學生,或學姊學妹關系的故事即多達十篇。正如本田和子所說,學校成了少女的“避難所”本田和子:《文化としての子ども》,筑摩書房1992年版,第151、206頁。。假如沒有了學校,“少女”作為一個文學建構的獨特女性身份,相信也很難在日本出現。

3 明治女子刊物

明治時期,受益于東西方印刷術交流,洋式印刷術之父本木昌造于明治二年在外國技師姜別利的協助下,解決了漢字金屬活字的鑄造問題,令日本印刷術由整版印刷步入活字印刷時代合庭:《明治初年活版印刷史斷章》,載《日本研究第35集》,國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2007年版。。

基于印刷術的改進,以及在日清及日露戰爭的推動,日本出版業在明治二十至三十年代間飛躍發展,加上女子學校普及,年輕女性識字率增加,日本少女雜志很快在年輕女讀者間流行起來。

最初,少女刊物從少年雜志衍生來出,始于1895年《少年世界》的少女專欄,后來以少女讀者為對象的少女雜志陸續出現今田里香:《少女にみる近代少女像の:『少女の友分析から》,《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要》2000年第82號,第121―16頁。,例如1902年創刊的《少女界》、1908年創刊的《少女之友》、1912年創刊的《少女畫報》及1923年創刊的《少女俱樂部》等。據秋山正美的資料,《少女俱樂部》創刊時發行67,000部,至1936年達到9萬部以上秋山正美:《少女たちの昭和史》,新潮社1992年版。,少女雜志在女子間的流行和增長非常迅速,而吉屋信子的《花物語》,最初即在《少女畫報》及《少女俱樂部》連載,從而接觸到大量少女讀者。

然而,我們與其說“少女雜志締造了少女文學”,倒不如說,少女們通過對雜志的消費、投稿和閱讀行為,利用少女雜志提供的空間親自建構了屬于她們自己的少女文學。這一推論可證于嵯峨景子對《女學世界》及《少女世界》兩刊的讀者活動分析。

首先,《女學世界》初期以名人講說為主要內容,中期改為以婦人生活指導為主。然而,這一改變雖然讓該志的社會風評下降,銷量卻反而上升。嵯峨景子認為,這是因為該志在1908年起擴充了讀者投稿欄目的緣故。讀者投稿欄長時間讓少女讀者刊登自己的日記,慢慢地,屢次獲賞的投稿者,如內藤千代子,獲得廣泛讀者在讀者欄的響應與聲援。結果,讀者投稿欄目提供的互動性,意外地形成了一個有如今日社交網站的少女網絡,讓讀者們通過文字在其中建構自己共同的少女身份嵯峨景子:《『女學世界における「投の研究》,《京大學大學院情學要――情學研究》2009年No77,第95―110頁。。

另外,嵯峨又指出《少女世界》投稿欄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少女“美文”規范,是少女讀者通過長時間投稿和閱讀共同發展出來的文體,特色是辭藻漂亮、具有強烈抒情性和感傷性。閱讀和寫作該種美文,象征讀者們的共同少女身份。嵯峨提出吉屋信子《花物語》文字處處流露出“美文”色彩,與她曾經在《少女世界》投稿,受到“美文”規范影響有關。由此看來,吉屋信子作品所用的文體,非她一人獨創,而是繼承自誕生于少女雜志投稿欄的讀者少女文學嵯峨景子:《『少女世界者投稿文にみる「美文の出と「少女吉屋信子『花物以前の文章表をめぐって》,《京大學大學院情學要――情學研究》,2011年No80,第101―116頁。。

諷刺的是,兩刊編輯人員基本都是男性,奉“良妻賢母教育”為辦報方針嵯峨景子:《『女學世界における「投の研究》,《京大學大學院情學要――情學研究》,2009年No77,第95―110頁;嵯峨景子:《『少女世界者投稿文にみる「美文の出と「少女吉屋信子『花物以前の文章表をめぐって》,《京大學大學院情學要――情學研究》,2011年No80,第101―116頁。。少女讀者反過來卻把讀者投稿欄變成了屬于她們自己的少女文學版面,這是出乎編輯人員意料之外的發展。

在《女學世界》和《少女世界》兩例中,我們看見少女讀者如何主宰了刊物的銷量,以及她們如何積極地利用投稿欄建構自己的少女身份。最重要的是,少女文學并非單一作者的神來之筆,而是少女讀者們親手用自己的文字集體建構之文學,而“少女”這一反抗父權的女性身份,是她們自己親手建構,非他人之施與,像尼姑或修女身份來自宗教。

結論

少女文學在二十世紀初日本誕生并迸發光芒,雖然 1933年因為發生了女學生投火山殉情的三原山事件而遭政府取締,但“少女”的自我建構已經完成,而且沒有在歷史中消失。戰后“少女”藉漫畫重新興起,至今仍然活躍于日本動畫、漫畫、輕小說、電玩、玩具等普及文化與媒介之中,通過全球化影響遍及世界。事實上,“少女”文化構成了作為日本軟實力支柱的動漫產業的核心精神之一,影響力無遠弗屆。

反觀西方女性寫作,雖然杰出女作家輩出,但其傳統鮮少構成像“少女”那樣的女性形象,能充分體現出女性文化群之集體主體性,又能從父權話語中突圍而出。

肖瓦爾特指出,西方女作家們的寫作,經歷了女人氣、女權主義和女性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模仿男性寫作,第二階段是反抗既有標準,第三階段是自我發現Showalter, Elaine [WBX]A Literature of 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 to Lessing Expanded Ed[WBX]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first published 1977), p13。然而,如果我們把同一套女性寫作發展論放在日本少女文學來觀照,就會發現日本少女文學只消一步就到達第三階段。

假如我們又用吉爾伯特和格巴在《閣樓里的瘋女人》Gilbert, Sandra M and Susan Gubar [WBX]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2nd ed New 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的觀點,嘗試找出女性寫作中抗衡父權的女性形象,我們在西方女性寫作中找到的是“瘋女人”形象,這形象至今仍未能在充滿父權話語中的世界找到落腳點,沒有任何一名女性能通過自認為“瘋女人”而在社會中立足。相反,不論今昔,任何日本女學生都可以宣稱自己是“少女”橫川壽美子曾提出“少女”一詞在現代日本是年輕女性作為文語使用的詞語,秦美香子在其大學生研究報告提出異議,但從其研究結果看,雖然“少女”一詞地位可能已被“女子”一詞超越,但“少女”一詞仍是日本年輕女性之通語。參見橫川壽美子《初潮という切札――〈少女〉批?序》,JICC出版局1991年版及秦美香子《「少女などの言にする大學生の意について》,《京都精大學要》2011年3月第38號。。

從本文分析來看,少女文學在其形成的過程中,跟西方女性文學中的女性形象建構有兩個重要差別。其一,它是少女讀者們積極利用雜志投稿欄互動性來完成的集體自我建構,并形成重要的亞文化;其二,少女文學只為少女存在,由始至終拒絕參照和模仿父權話語,直接做到了肖瓦爾特所說的自我發現,在文學中把父權話語無限邊緣化。

篇2

Also grow up, ** is my pet name, opened the dictionary to the "*" characters, *** mean. I am sorry, really

Sorry, the name a bit, actually I'm not that good. I returned to myself a pseudonym --**。 Is the root

Word of the verse, according to ***"*****" played, I think this name is very beautiful.

This year I am ** years old. ** Year-old young, should be happy, and ** old * children should be happy

And I was the opposite. My character is destined to bloom I shed tears. I am prone to crying. However, I also

Really likes the character, and she made me go the road of literature-loving and appreciated by the teacher. I am particularly

In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prose and poetry. I always put my happiness and sadness into song after another verses and a chapter

Prose.

I * the age of kindergarten, pre-school age *, * year-old elementary school. In primary school, my motto is: Tuition

Better than others pay less, scores even worse than the others can not! So, my grades have been the first few classes. Mom

Mom has been to me as her hopes, her pride. I grew up in this piece of praise was rightly ringing up. Probably because

Let me arrogant, gradually, my grades slipped into the middle. But do not give up my family and teachers. He

They think that I will catch up with them.

篇3

姓名:**

班級:TC數碼1304班

魅力宣言:環境不會改變,解決之道在于改變自己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長壽的余文希,今年十八歲,是一個典型的獅子座女生。我是一個隨和的人,喜歡把自己認為快樂的事情分享給朋友。在生活中我養成了堅強的性格,這種性格使我克服了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在人生中不會一直是一帆風順,總會有磕磕碰碰,這正是對我們的一種考驗。我們要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我們所要經歷的一切。

姓名:**

魅力宣言:只有對自己足夠自信的女人,才是最有魅力的女人

自我介紹:

一個自信的性格,一個放松的狀態,以及一種讓人親近的感覺,這就是我,一個地地道道的重慶女孩,大家好,我叫蔡仕華。現在就讀于重慶新華電腦學校建筑表現專業。我是一個非常樂觀的女孩,最大的特質就是執著,只要是我自己所選的事情,我所選擇的道路,我都會堅定的走下去。我喜歡挑戰自我,喜歡在強手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勝利我會嫣然一笑,如果失敗我會得到更大的動力,爭取更大的成功。

姓名:**

班級:TC技工1303

魅力宣言:兩粒種子,一片森林。用勇氣對自己忠誠到底。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奉節的曹莉,今年17歲。性格和外貌表里如一,追逐簡單和平靜。

一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們在這條路上馳騁。如果一個人的一生必須面臨不同的選擇,那么我們就是伴隨著“選擇”成長起來的。自信讓我們更聚魅力,勇氣帶給我們動力,我們必須具有自己獨有的創新思想,做最好的自己,充實我們的每一天為青春留下完美的足跡,學習沒有盡頭認真的人最有魅力。

姓名:**

班級:TC數碼1301

魅力宣言:在有限的生命 做無限的事兒

愛好:聽歌,爬山,看書

特長:是個很盡職的無限電燈泡。

自我介紹: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我是來自tc數碼1301班的陳黎。我的性格很開朗,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很瘋,是個不擇不扣得女神《女神經病》。我愛看書,喜歡看恐怖小說和心理學等。希望大家可以喜歡我。謝謝!

姓名:**

班級:建筑表現1301班

魅力宣言:你家人能在你身上希望還是絕望 全部取決你自己

自我介紹:

嘿! 看這里!或許你還不認識我,不過沒關系 你會記得我的,因為我將會給你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沒有老套到死的開場白,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我不喜歡循規蹈矩的日子我不喜歡女孩子非得柔弱溫柔,青春就該活力四射說難聽點就是瘋去吧趁你還年輕,不是有句話說在不瘋狂我們就老了么。

習慣了隨心所欲的生活喜歡上課時給老師偶爾的玩笑活躍班級氣氛 畢竟我是個夠逗的人嚴肅的老師也會被我逗笑。同時 我也是一個問題小王子,遇到不懂得馬上就問了,謝謝我的老師一直很包容我這一點畢竟我常常會打斷他講課。

或許就是這樣的我 平凡而快樂 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姓名:**

班級:TC技工1303班

魅力宣言: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市沙坪壩區的鄧渝佳。今年十六歲,我愛好唱歌、跳舞。特別是跳舞這一方面,曾在重慶市國標舞大賽中多次獲獎,今后也將在動漫展覽會中現身跳舞哦,也請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我的性格活潑可愛,頭上頂著各種隨便,臉上寫著各種單純,全身上下彌漫著各種2的氣息。不說話還好,一說話整一個逗比了得。呵呵!開一個建設性的玩笑啦~別看我這樣,有時候我也會很安靜,也會很消沉,也會深夜里躲在被窩哭泣。我并不堅強,卻很愛笑,這就是我。

另外,我最愛吃糖和冰淇淋了,喜歡我的親們就和我一起吃著糖去買冰淇淋吧~

性名:**

班級:影視動漫1401班

魅力宣言:我的世界里動漫和橫笛《親人》便是我的命!

自我介紹:

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來自四川開江的女孩。芳齡16歲,大家聽到我的名字腦袋立馬會出現一個影像,對!沒錯那就是我。也許你們也會奇怪為什么我那么肯定,因為參加十佳歌手比賽唱歌我唱的最糟,不過我還是得感謝同學們在我唱得最糟糕的時候給我鼓勵,給我勇氣,真的很謝謝你們。

在我的世界里我認為藝是魂術是魄。

我生性活潑 開朗 愛笑,我也很喜歡讀書,讀書是快樂的也是美好的我們能夠為讀書而高興。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很喜歡打乒乓球也希望你們來找我打乒乓球

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自己掌握嘻嘻嘻嘻,

姓名:**

性別:淑女

年齡:花樣年華

自我介紹:

我有個優點,就是喜歡養動物和植物,但是我還有個缺點,那就是……只要經過我的手,就沒有活下來的~~~,但是我仍能堅持不懈的養下去,我喜歡逛街、看電影、唱歌、跳舞,我為人大方,善良,溫柔,可愛,我希望能認識更多的朋友,希望大家支持我,喜歡我,愛上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支持我喲~~~呵呵呵呵呵

姓名:**

班級:TC數碼1303班

魅力宣言:不為失敗找借口,多為成功找理由,堅定自己的信念永不放棄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市南川區的蔣明群,今年17歲,現在擔任的是學校社團聯合會主席一職,我性格開朗、待人熱情、工作認真負責、能吃苦耐勞、責任心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團體協作精神,我內心堅定,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我從不退縮,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情我一定會去做。

我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我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積極的參加了學校各種文藝活動,并且也組織過很多學校大型的活動,培養了我一定的組織與社交能力。我做這些不是為了榮譽,而是為了讓自己的父母、老師和朋友能放寬心,當然更是為了我自己。

姓名:**

性別:你懂得

年齡: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自我介紹:

正如你們看到的我的穿著一樣,我是一個簡約的女孩,像白色的陽光和簡單的笑容,我喜歡許多東西,攝影,聽歌,寫作,當然最愛的就是吃肉,各種肉,嘻嘻……我想特長對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歡并為之努力,不為彼岸只為海,是我的追求信念,簡約不簡單,是我的個性之一。活潑、開朗、努力、幽默,又有一點小野心,有一點倔強等都是我的個性,但它們不能用來合成我,我就是我自己,我的名字?我的生存代號是李維雪,來自重慶江津,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我熱愛那里,好就是這些,謝謝您的聆聽。

姓名:**

班級:建筑表現特訓班

魅力宣言: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四川省武勝縣的劉露丹。今年十七歲了,大家所看到的我的內在就像我的外在一樣,知識充實是我對自己最好的概括。我不漂,不浮。我內心充實,物質享樂和精神刺激都不是我的嗜好。我待人誠實,從不花言巧語,但真誠和厚道是我總能贏得朋友的信任。

我喜歡讀書,因為它能豐富我的知識;我喜歡跑步,因為可以磨礪我的意志,我是一個活潑開朗,意志堅定的人。我雖然看起來比較幼稚,認真起來又特執著的人。由于家庭的變故,讓我養成了凡事都是自己動手的習慣,使我待人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同時物質享樂和精神刺激都不是我的嗜好。我最大心愿就是可以讓我的弟弟能過上最好的生活。

姓名:**

班級:TC影視動漫1308

魅力宣言: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并不會給你帶來什么好運,但可以讓你逐漸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

自我介紹:

你們好,我是來自河北的劉樹娟,現在居住在重慶,到了這里我接觸了新的人事物感覺很新奇,一切都很好,我在外人面前很靦腆,可是熟了之后就很隨意,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而且不會輕易生氣,任性,撒脾氣,對所有事都有耐心,不會輕易放棄。

我喜歡看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在書中得到了許多大智慧,它讓我獲得了理性,謙讓,博愛,禮儀,不過和人生經歷不同,但卻能使我提前領悟,雖不可能做到,但也明了,我以往也曾失敗,只因我知道,莎士比亞說,不要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所以用書中先賢的智慧,加上自己契合的經歷,就能清明自心,使自身傾向完美,能知書達理,通曉事理。

我熱愛旅游,遐想在眾山環繞水波繚繞之間,偏安一隅,乘獨木輕漿,微微波瀾,卻不發聲響,眼眸輕閉,雖不是神仙,卻也似神仙。遐想在萬里潔白,飛花搖曳,隨手拿起一片,輕點,溶解,想在這里起舞,卻也怕亂了這純白。想體驗先賢的意境,想觀大自然的威嚴,所以我熱愛旅游。

我喜歡學習,但我更喜歡學,因為可以知道更多不知道的,可以體會很多的知識,不為了其他,就為了樂趣,我不想帶目的的去學,我希望多一份純粹,保留我的樂趣,但是我也并沒有忽視習,學習學習缺一不可,我學了容易忘記,但是我可以時常復習,所以我并不會知道其他的知識就遺忘以前的知識。

姓名:**

班級:TC數碼1301

魅力宣言:我不知道努力會不會成功,但為了成功我一定會努力!

愛好:喜歡音樂,舞蹈,播音主持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TC數碼1301的羅琴,在學校擔任廣播站站長一職,我是個開朗的女孩兒,有直來直去的個性,喜歡跟大家開玩笑,平時非常活潑,哪兒熱鬧哪兒有我,我參加過學校大型晚會節目表演《超幸福鞋墊》,參加過學校元旦迎新春文藝匯演的主持人,在來新華之前我曾畢業于四川省資陽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現已擁有幼兒教師資格證書,都說幼教老師心靈美,我參加學校魅力女生,如果大家覺得我很陽光,請點32個贊!

姓名:**

班級:TC數碼1302

魅力宣言:夢想的道路需要莫大的勇氣去堅持。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梁平的屈娟,今年20歲。性格有些小沖動,往往做些犯2的事情,但是卻喜歡這種單純的生活。沒有任何現實的雜質來渲染人生。我喜歡做一切我覺得美的東西。插畫是我的最愛,我深知這條路很坎坷,但我依然會堅持。強者的道路是不需要弱者的不是嗎?雖然我不太愛說話,交際能力也不強,但是這些都不過一道小坎罷了。我喜歡唱歌,也喜歡填詞。喜歡偶爾坐在窗前寫著美美的文字,讓文字生出美麗的花,裝飾我的精神世界。還喜歡坐在電腦前設計游戲里的裝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在乎的每個人都能永遠幸福下去。

姓名:**

班級:數碼1301

魅力宣言:世上沒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執著!

自我介紹:

熱情是我的性格,快樂是我的風格!幽默風趣是我的快樂!

張揚個性與約束自我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張揚個性才能演繹出不同的人生,但是,張揚個性并非為所欲為,那是不明白張揚個性的真正含義,只有懂得約束自我才能造就成功。

我喜歡看哲學方面的書,因為它能讓我傾聽自己的心聲,我喜歡充實而有節奏的生活,因為充實能讓我體驗生活的樂趣!我喜歡爬山,沒事還喜歡壓馬路,勞逸結合嘛!!

姓名:夏秋平

班級:網站開發

魅力宣言:不要在意結果,要細心享受過程。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TC網站1401的夏秋平,來自重慶墊江,今年18歲,我是一個非常活潑的人,我的名字十分好記,夏是中國古代第一個王朝,它具有絕對的標志性,讓我有爭先第一的動力,秋,是一個豐收的時節,我希望在我的人生長途中能獲得巨大的收獲,平,在人的一生中都希望平平安安,這是一輩子最大的幸福。

我喜歡讀各種書籍,希望能在知識海洋中遨游,了解自己的需求,尋找屬于自己的方向,實踐自己的目標,開創自己的輝煌。

現在大家能記住我嗎?希望能與大家做個朋友!

姓名:**

班級:TC技工1304班

魅力宣言:伸手摘星未必如愿以償,但至少不會臟了你的手。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四川省達州市的熊婷。今年十七歲了,我,愛笑,愛樂,愛簡單,愛熱鬧,愛聽音樂愛交朋友,愛自由自在,愛與眾同樂,愛hold不住的興奮,也愛無厘頭的搞笑,愛安安靜靜的自得其樂,也愛瘋瘋癲癲的熱熱鬧鬧,i自己,i熊婷,我就是這樣,不管你欣賞不欣賞,我依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跌跌撞撞而又不失姿態的走下去。

學習之余,走出校門,珍惜每次鍛煉的機會,與不同的人相處,讓自己近距離地接觸社會,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我喜歡跑步,因為可以鍛煉我的身體,我是一個活潑開朗,意志堅定的人。雖然看起來比較幼稚,但是對一件我認定的事特別的執著。由于自身習慣,使自己待人的觀念發生了改變,養成了凡事自己動手的習慣。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全家人一起快樂的生活!

姓名:**

班級:TC技工1305班

魅力宣言:沒有做好也要創造最好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潼南縣的楊春艷。今年十七歲,我是一個性格內斂的女生。最喜歡吃和玩,但是我學習很認真,所以是學習玩樂兩不誤。

姓名:**

班級:TC影視動漫1308

魅力宣言:愛拼才會贏!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的楊龔入,今年18歲,愛Solo重慶美食。

我喜歡愛拼才會贏這句話,它是我的座右銘。從很小的時候我的爸爸就把這句話教給了我他希望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告訴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性格其實很隨和,開朗,熱情,大方可能是因為我性格比較獨立,所以表面上會給人距離感,可是跟我在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會覺得我很哈哈。

每天放學后我第一件事就是百度重慶美食,我想把重慶所有好吃的都吃個遍,那簡直是件非常開心快活的事。另外我喜歡去健身房,因為我爆喜歡歐美女人的六塊腹肌,不過我知道我是不可能的了!哈哈哈哈!

最后,希望我的家人都健康平安,我的伙伴都健康開心。

姓名:**

班級:TC技工1401班

魅力宣言:乘著夢想的翅膀起航,堅持駛向成功的地方。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四川省廣安的張純玉。今年十六歲了,我愛音樂,當我遇見挫折和煩惱的時候,音樂讓我平靜,給予我力量。平時的我活潑開朗,內心充滿愛的女生,人生不就是笑著面對嗎!我深深知道要想成功,需先經歷磨難,然后慢慢成長,從小到大我都在堅持認真做事,我相信在新華的未來幾年里,我會成長為更加優秀的女生。

姓名:**

班級:TC技工1401

魅力宣言:擅于感受生活,發現生活平凡之中的美,其實美就在身邊!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山城的女生,各以前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所以就帶著好奇開始我的新華生活。現在我才剛開始學習我相信通過努力,我會在學習上取得驕人的成績,因為我事故聰明的女生。

我是一個天生感性,后天理性的女孩。在成長的道路上,將兩者有機地結合,既充分享受做事過程中的快樂,又從不輕視每件事帶給自己的收獲,駕著理想的航船,把握著手中的羅盤,想理想出發。因此我愿意為我所熱愛的事業投入最大的勇氣、信心和熱情,付出青春的汗水、勤奮和努力!

姓名:**

班級:TC技工1302班

魅力宣言:沒有王子,我依然是驕傲的公主;即使摔得粉碎,也是稀世奇珍。

自我介紹:

我來自陜西安康,16歲。我不是才女,也不是美女,更不出類拔萃,就如大家所見,我普普通通,我獨一無二。我愛笑愛哭愛鬧愛抽風,我很幼稚,都說我是一個瘋子,但這足以是我的快樂。缺點那么多的我,執著應該算是我最大的優點吧,不輕言放棄,做最堅強的泡沫。

我喜歡拍照,因為它可以記錄一切事物最美的時刻;我喜歡旅游,放松心情。來重慶是一次意外的機會,起初我并不喜歡這座城市,她多愁善感,她放蕩不羈,她是那樣善變,讓人捉摸不透,但現在我愛上了她,因為她的真。而我,也從不虛假。

姓名:**

班級:TC數碼1303

魅力宣言: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長壽的左佳莉,轉眼間我今年18歲了,從曾經懵懵懂懂的小女孩變成了如今的大姑娘了!

我不是一個嬌滴滴的女生,朋友們都說我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這個指力氣大),所以有的人還會叫我“漢子”。在生活中我算是一個很執著的人,不希望自己被打倒總是很努力的向前。我認為人的一生,總是難免有浮沉。不會永遠如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反復地一浮一沉,對于一個人來說,正是磨練。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驕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著悲觀。必須以率直、謙虛的態度,樂觀進取、向前邁進。

在學校里獲得過歐冠杯技能大賽三等獎,CEAC獎學金英才獎,我認為獲得獎勵不僅僅只是一種榮譽,它應該是我前進的動力!

姓名:**

班級:TC數碼1301

篇4

“好漂亮啊。皮膚像雪一樣。”

每當我經過時,耳邊總是會充溢著這般的贊美,久而久之,也便習以為常了。

只是有個叫瑞拉的男孩,對我深表不屑:“那樣的皮膚,在我們那兒太過平常了,有什么了不起來著。幾乎每個女孩子都有嘛。”

我對他的的發言開始牙癢癢。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神情傲然的男生居然也有讓女生艷慕的雪白皮膚。 他們都不知道,我是雪精靈。我的家住在離地球若干光年的雪原上。那里常年盛開冰凌花,有扯天扯地的漫天大雪。雪精靈皆有雪般白到晶瑩的膚色。

我的家門口是一片遙茫。其間有一株枯樹,當我看到王國那些男子駕著雪橇飛馳而過時,我總是笑著看我的姐姐花癡班地流口水。姐姐不滿地瞪著我說,早晚有一天你也會神魂顛倒的。

嘿嘿,除非那枯樹開花,否則我的王子不會到來!

其實鬼也知道,那樹根都爛沒了,哪來花,哪來王子?

雪精靈有長而密的尾巴,但通常幻化成人后便會消失。在雪原里,如果有異性拉你的尾巴,那就表示:我喜歡你捏!

可是從來沒有人理會我孤單的大尾巴。 每到暑假的時候我便得回到雪原。因為暑氣會讓我死得很慘。可今年暑假我的朋友柔兒說,喬雪兒,過幾天是我的生日,你不會狠心不來吧,你要是敢不來我詛咒你活不過20歲!

哇,這么狠?不過我還是熬過現在再說吧。我頭一昂,無畏地說,我不去了!今年我要去北極渡假呢!

柔兒瞪著眼睛說,沒搞錯吧,為什么瑞拉也去北極,該不會你們去蜜月吧! 我看看瑞拉,他真得意地啃著冰淇淋,臉上掛著不可一世的賊笑。 我回到了雪原,雪愈積愈厚,天氣也越來越寒冷。不過這個便是雪精靈的幸福了。

我總是在清晨駕著雪橇在雪原的邊緣游離,呼吸寒冷的空氣,毛茸茸的尾巴便搖搖曳曳。

我興奮地旋轉,哇,好久沒在雪的懷抱里跳舞了! “啊!”一陣尖叫乍起,我被突如其來的一龐然大物撞倒在地。整個人被狠狠地陷進雪里。我爬起來,正欲開口大罵。哇,這個人好面熟啊!

“喬雪兒?”

“瑞拉!”

天哪,原來瑞拉也是雪精靈!

本人尚存的點丁良知被瑞拉的鹵莽完全毀滅,我沒好氣地就說:“你沒長眼睛啊!”

瑞拉拍拍身上的雪,裝作有紳士風度地說:“到底是誰沒長眼睛呢?你難道不知道我鼻子兩邊眉毛下邊的這兩個東西叫眼睛來著?”

我嘴巴張大:“哇,你不說我還不知道你眉毛下長了雀斑呢!”

在瑞拉的臉色開始經歷七十二變的前0.001秒我迅速逃竄。

我在思索完瑞拉該不會是某個部落某個酋長的兒子或者是某殺手的化身之后心驚膽戰,于是問我正在給帥哥寫情書的姐姐說:“姐姐,你知道瑞拉么?”

姐姐一邊打噴嚏一邊沖著我嚷著:“死丫頭,又打斷我的思路了ING!瑞拉啊,哇,他的爸爸可是超級大壞蛋哦。你要是惹了他,他今天半夜便會開著拖拉機來把你碾平。”

我聽得毛骨悚然,立馬爬起來趴在窗邊等待拖拉機的隆隆巨響。

可是等了半天,也沒聽到半點聲響,于是心想大概是老天開眼讓他家的車子破了吧。于是便放心地睡著了。 某天,當我正在欣賞窗外的雪景,正欲大聲發表我的贊美,突然見某人駕著雪橇風馳電掣地沖來。然后我家的門一陣被撞擊的巨響……

我猛一開門,見某精靈蜷縮著身體,頭上腫著一個大包在地上。

哎,我一向是最最善良的,于是我拿來兩毛錢塞給他說,哥們,你好好治病吧……實在不行去買副棺材吧。

正當我準備繼續唐僧念經時,那家伙猛一回頭。哇,我的媽啊,居然是瑞拉!

我茫然地問了句:“你家拖拉機還沒修好?”趁其莫名其妙之時奪過他手中的兩毛錢,立馬關上門,然后心有余悸地聽他在門口扯著嗓子大叫:“喬雪兒,我要殺了你!” 于是瑞拉開始天天撞我家門,在眾精靈面前講述他是如何如何躲過我的摧殘的。只見漫天大雪,我高聲唱《竇鵝冤》。有某妖伸頭近來說你冤枉什么啊。

我大叫,哇,不要吧,他哪有那么聰明! 我以本人的三寸不爛金舌說得瑞拉幾欲窒息而亡,卻見一旁的枯樹被這場吵架氣氛感染,有了活力!莫非……我就是上輩子那將死說活的吵架王也? 很快暑假便結束了……姐姐作出了一個錯誤到她一輩子都會被我詛咒嫁不出去的決定:讓我和瑞拉單獨上路!

我看到瑞拉一臉壞笑地向我走來。

“你……你別以為你對我笑我就會對你好,那是沒有用的,你笑到天昏地暗也沒有用的,我是不會屈服的!”我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

瑞拉在飛船里以比豬叫還惡心N倍(N大于10)的聲音高唱《快樂主義》。我愁眉苦臉地說,你快樂別建立在我的痛苦上吧,看看,你灑那么多胡椒粉在我的三明治上是什么意思呢?

他一臉“天真無邪”:“好吃吧,快謝謝我啊。”

我翻著白眼說你喜歡啊,于是將剩下的胡椒全部倒進了他的嘴巴里。

瞧瞧,瑞拉有我這么善良的MM照顧你,你真是太幸福了。 然后我用高達一百分貝的聲音在他的耳膜出說:“快到了呢!”

飛船在開學典禮開始前N秒抵達。起書包,瑞拉操起我就往學校跑。

“喬雪兒和瑞拉來了呢。”

“莫非他們真是去度蜜月了?”

“瑞拉的嘴巴上怎么有那么多好象胡椒粉的東東啊。”

排好隊伍,居然偶一到就有人開始贊美我,哇,得意死。

“喬雪兒好漂亮啊,今年太陽那么毒,她皮膚還是那么好哦。”“恩,不愧是美女哦。”

“切,在偶們那兒她算一渣。”

在聽到這話我把我的臉靠近瑞拉1MM:“你說什么來著?”

然后我便打得他半身不遂。

末了,沖那目瞪口呆的MM們補充上一句:“我可是美女哦~” “這個,嘿嘿,我們學校決定要舉辦一個溜冰比賽哦!獎品大大滴好(天哪,這個校長真該死!)”

我在連續笑了N分鐘后大叫:“搞溜冰比賽?哈哈哈哈,太有意思了!這不是給我營造勝利的機會么?”

我正要瘋狂死,瑞拉嘿嘿奸笑著出現:“別忘記,上屆咱們那的溜冰大賽我可是冠軍哦!”

我在愣了5秒后大罵:“明明我是冠軍啊!” 我踩著溜冰鞋得意地像沒穿鞋子一般,NO!分明是比沒穿鞋子還利落!我在自己的王國呆了那么久,這點溜冰的技術我還是如魚得水的!現在唯一的對手……好象就是那個叫瑞拉的家伙!我看他耍拽地在那些美女面前呼嘯而過,真想沖上去扁他N下!

比賽那天我聽到有女生在臺下大叫:“瑞拉必勝!”

我用本人寒氣十足的眼睛掃了她們一眼,她們便紛紛低頭說:“喬雪兒更勝一籌啦。” 瑞拉好象勢在必得的樣子,狡猾地笑著。 “砰!”比賽開始!我一邊開始以各種姿態表演我的技術一邊飛速前進。這樣的比賽,光從速度上不能取勝,我需要以我的精巧技術博得他們的分!嘿嘿。

看看瑞拉,媽啊,他正瞅著我呢,難道是想用眼神殺死我么?我在經歷了跌一跤爬一回合的情況下領先。哇,瑞拉你干嘛,居然朝我的方向……在尖叫前0.01秒我們齊齊倒下……

比賽以某無名小卒取勝而告終,實在慘不忍睹!我灰頭土臉卻憤怒地咒罵著瑞拉,瑞拉卻一副無所謂的模樣:勝不驕,敗不餒,才是真英雄!

沒想到人間這么喧囂的地方也會招得白雪的喜愛,在某月某一天在某人的尖叫下,我便看到雪花絮絮飄下。瑞拉嘿嘿地壞笑說,喬雪兒你黑了很多呢。

我將脖子扭了360度后發現背后貼了張“喬雪兒是笨蛋”的紙條。我黑著臉,毫不猶豫地讓瑞拉吃了幾口雪。 當回到雪原時,我已經與瑞拉惡戰了1年。

我意外地看見那棵枯樹上開滿了白花——居然是愛情蓮!

我驚喜地四處張望:我的王子呢?

在那一剎那我看見瑞拉飛馳而來,臉色恐怖地在沖出雪原的前一秒抓住了我的尾巴!天哪!

篇5

香港書展于7月底結束,內地傳媒關注頗多,而且亦像香港傳媒一樣常把焦點集中在少女模特兒身上,書展有太多太多的其他文化講座活動都沒法分得半段版面,難免容易引人誤認少女模特兒以性感姿態現身賣書是書展主流,其余的,全不堪道。

當然,少女模特兒現身,粉絲捧場,又確是不能不報的事實。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在為期7天的書展里,“(見)模”(粵語,即少女模特)到底擾攘了幾天呢?若把天數轉化為時數,每天大約12小時的書展,合共舉行了90個鐘頭左右。少女模特縱是“污染”,充其量亦只有兩三小時,占兩百多項演講和簽書活動的2%左右,難道就真能對書展構成了嚴重干擾?難道就真能“騎劫”書展?如果少女模特真的“騎劫”了書展,難道一些以報道為名而以渲染為實的傳媒不就是她們的幫兇甚至才是元兇?

我們甚至有理由認為,真正“污染”和“騎劫”了書展的不是少女模特而是某些傳媒,它們為讀者提供了一幅極扭曲、極偏頗的“書展圖像”。許許多多人不察而跟隨此等報道喧嘩起舞,必令此等傳媒的主導者暗暗高興,亦令愿意全面、誠實地面對書展的評論者暗暗苦笑。

沒錯,數字不是全部,但數字確實重要,因為數字能夠提供某個觀察的起點,讓評論者有機會看得更深入、談得更具體。所以我極感興趣的是,在少女模特現身的那些時間里,到底來了多少粉絲?又是什么樣的粉絲?這些粉絲有多少是“真粉絲”,又有多少是收錢打工的“造勢者”?在“真粉絲”里,又有多少人曾經出席其他比較具備文化深度的講座、買了多少本其他書籍?我對這些數字感興趣,如同我對其他演講活動的情況感興趣。

在書展期間,據我現場觀察所得,其他文化講座的出席者數字不見得少于圍觀少女模特贈吻的人數。例如北京作家止庵談張愛玲,來了兩百多人;董啟章和黃念欣談香港文學館,來了一百多人;臺灣作家朱天心談寫作吶喊,來了一百多人;一群整天緊皺眉頭、整天對這不高興對那不高興、苦大仇深,甚至寫文章呼吁北京禁映《色,戒》的所謂作家的演講,來了兩百多人(其在大會堂的另一場演講更來了五百多人);臺灣評論家楊照談小說書寫,來了兩百人(其在灣仔一間二樓酒吧的文學分享會,在幾乎沒有宣傳下亦來了四五十人);小說家張賢亮談新書《一億六》的講座來了兩百人;楊逸、王強、麥家、韓麗珠、也斯、李歐梵、陳平原、鄭培凱、賈樟柯的文學文化講座,每場皆見人潮熱絡……

每天當我匆匆瀏覽報上的少女模特新聞,例必忍不住對自己說,唉,難道香港書展真的只有靚模?難道當許多名家作家乜家物家遠道而來對香港人說出各類觀點,那些付錢買票入場并聽得津津有味的熱心男女,都不算數?都不算是香港書展參與者和支持者?都不值得一提?都白來了、枉來了、來錯了?

篇6

一、創作了“景物即人”的獨特小說模式

營造氣氛和描述人事幾乎同等重要,環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衍生物,這一點在《邊城》中尤為明顯。小說從交代環境開始,為人物出場作背景。先由描寫“茶峒”開始,自河街、吊角樓、寫了長長的幾節,把邊地茶峒獨有的山光水色、地域風貌、地方風物、民風民俗等巧妙編制在一起,幻化成牧歌式的詩情畫意,展現出一幅富于濃郁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的風俗畫。接下來極其自然地寫人:文章首先寫翠翠常年便隨祖父在渡船上生活。披星戴月,皮膚自然變得黑中泛紅,顯示出力與美。其次以青山綠水與眸子相對映,描繪明亮而幽深的眼睛,勾勒出純潔而可愛的少女形象。進而以“黃麂”喻人,新鮮而又奇特,找到了善良、精明的同質性。這樣。作者選取了自然環境中的三種典型事物,把一個勤勞、善良、精明、純潔的山村少女形象描摹得像浮雕一樣突現在讀者面前,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把翠翠與自然山川靈氣融為一體,使翠翠更加煥發出青春的氣息。但是《邊城》中塑造的各色人物形象,表現出良好的道德風尚,是理想的人物范型。特別是作品的主人公生活在青山綠水的小溪邊上的一條渡船上,祖孫二人渡著過往行人,過著清淡而孤苦的生活,這更具典型意義。這里把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寫,找到了湘西少女翠翠的生活特點,既根源于自然、符合自然又超越自然。這種恬靜的自然環境陶冶了少女們的性情。生活在湘西農村的鄉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終年以風雨為伴,與日月為伍,人與山與土地形成了一種天然聯系。人離不開自然,自然養育了人,形成了人的生命和智慧。

二、含蓄地心理描寫

古今中外描寫愛情的小說,其令人百味不厭的是對情人心理的細膩描寫。法國小說觸及愛情時,筆致往往明快熱烈,情男愛女那強烈的性意識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西方文學的突出代表。中國小說更多的是含蓄的暗示,對人物性心理活動的表現與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以及性觀念大致和諧。中國現代作家受惠于五四文學傳統,創作“人的文學”,在愛情描寫上體現著人的個性解放這一時代精神。從郁達夫的《沉淪》、魯迅的《傷逝》到茅盾的《蝕》三部曲,這一精神上的血緣關系一直被繼承著。沈從文小說的愛情描寫一方面體現了“人的解放”這一時代精神,另一方面,他也繼承了中國古代藝術精神的傳神含蓄這一藝術傳統,小說中的愛情之頁既有“放肆”之跡。又有含蓄之筆。根據不同的對象材料、要求變換筆墨。

在描寫少女愛情心理上更是含蓄而又熱烈,令人回味無窮。沈從文描寫翠翠這個人物,是從心理描寫入手,把這個小女孩從情竇初開這一頁慢慢翻開,完成了一部愛情心理覺醒之書。誘發她心事多變、情緒恍惚的原因是看劃船比賽時因語誤而罵了儺送,而儺送非但不生氣,反而找人送她回家。沈從文用他特有的含蓄之筆只寫了一句,說翠翠為了某一件只屬于自己的事“沉默了一個夜晚”。引發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留下了無窮的心理空間。沈從文對少女的愛情心理把握得非常準確。他非常熟悉翠翠式的湘西純樸的純情少女心態,人物的一笑一顰。一喜一憂,都含有獨特的心理基礎。翠翠愛著二老儺送,有時她會無緣無故地突然問:“爺爺,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呢?”爺爺的船當然不會在青浪灘,只有儺送的船才在哪兒呢!一句無意的問話,袒露了一個少女的情懷,一位嬌羞的少女形象躍然紙上。她明明在想著屬于個人的故事,但當祖父問她時,她卻輕輕地說:“在看水鴨子打架。”一句刻意的回答。證明著戀愛少女的嬌羞,只是把心里秘密的故事深藏起來,不愿意傾訴。

最精彩的是在寫到少女們被愛情喚醒的心靈時,用了寫夢的手法。“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是人的潛意識不由自主的“告白”。沈從文也寫夢,但他筆下少女翠翠的夢境描寫完全在于表達一種詩意的情緒,是比喻,更是象征。二老月夜里唱的纏綿歌聲催動了一顆少女的心,在夢中實現了平時不可能實現的愿望:飄然而飛,竟至摘下了一把自己非常喜愛的虎耳草:

翠翠……夢中靈魂為一種美妙歌聲浮起來,仿佛輕輕的各處飄著。上了白塔。下了菜園,到了船上,又復飛竄過懸崖半腰——去儆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時她仰頭望著崖上那肥大虎耳草已極熟悉。崖壁三五丈高,平時攀折不到手,這時節卻可以選頂大的葉子做傘。

這個夢境說明翠翠還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小姑娘,這樣就為愛情故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三三遇到城里青年后。也同樣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與青年為買不買雞蛋而爭吵,其實那是嗔怒,用自己看似惱怒的表現來表達自己無所適從的感覺。夢帶給我們一個更加迷離的世界,讓我們又看到了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純情少女。

三、作者獨特的“美”的創作觀念

創作觀念于沈從文獨特的人生閱歷是分不開的。他生于荒僻而風光如畫,富有傳奇性的湘西鳳凰縣。身上流著苗、漢、土家各族的血液。14歲參軍入伍,看慣了湘賓的雄武,以及各種迫害和殺戮的黑暗。從青年時代就充滿了對政治的不信任,他自小諳熟川、湘、鄂、黔四省交界一帶人民的愛惡哀樂的鮮明生活樣式和吊腳樓淳樸的鄉俗民風。因此。形成對民間的。世俗的東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審美情趣。以后接受了“五四”文化運動中關于“人的文學”和“國民性改造”,以至“美育代替宗教”的傳統。沈從文不主張革命性改造中國的道路,而主張經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

篇7

一、表象的奇觀:“80后”文學的拼貼式寫作

“80后”文學作者帶著新世紀初的現實邊界切入文壇,帶著他們尚顯稚嫩的直接經驗,充滿了話語宣泄的欲望,他們關注對“現在”的書寫,關注對個人體驗的書寫,他們傾向于表現個人的現在體驗和轉瞬即逝的存在感受。并且熱衷于創造非歷史化的景象。韓寒、郭敬明、張悅然、春樹、李傻傻等“80后”文學作者的寫作顯然與現代以來的宏偉敘事無關,與新時期的歷史語境也不再有直接關聯。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從整體上書寫和把握這個時代,他們也只能面對現實的生活表象展開敘事。大量描寫現實的作品完全依據個人的直接經驗,熱衷于表現偶發的感覺、堆砌感性直觀的場景,人們完全忘卻歷史,回避任何精神重負。

當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不僅使生產信息化,而且使工作信息化和生活信息化。信息的不斷增殖使得表象不斷膨脹和不斷更替,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是生活的表象堆積一定程度上使小說成為信息交流的游戲。與表象敘事結伴而行的是拼貼手法的大行其道,“80后”文學作品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拼貼手法,不少作品脫胎于神話傳說、晚報新聞和市井流言,還受到電影、動漫、音樂等大量當下文化產品的影響,可以這么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能夠接觸到的所有文化形式被“80后”文學作者們照單全收,成為他們寫作龐雜的資源,莫言在張悅然的小說《櫻桃之遠》的序言中寫到“在故事的框架上,我們可以看到西方藝術電影、港臺言情小說、世界經典童話等的影響。在小說形象和場景上,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動漫的清峻脫俗,簡約純粹;可以看到西方油畫濃烈的色彩與雅靜的光暈,時尚服飾的新潮的樸素與自由的品位,芭蕾舞優雅的造型和哥特式建筑驚悚的矗立。在小說語言上,她有流行歌曲的貼近和煽情,詩歌的意境和簡潔,電影經典對白悠長的意蘊和廣闊的心靈空間”。另一位“80后”文學作者春樹在其作品《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由立交橋、午夜飛奔、放蕩不羈、PUNK、地下搖滾等組成的另類生活圖景,在她的寫作資源里被反復利用的朋克、酒吧、大街、紀梵希、抽煙、出走、網絡,以及作為點綴的書籍、詩歌等,是當代城市青年邊緣生活的表象拼貼。因情節離奇、想象奇幻、人物唯美和畫面精致而轟動一時的郭敬明的小說《幻城》被年青一代的動漫迷們指認明顯有日本經典動畫片《圣傳》的影子,其作品集《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里則到處充溢著安妮寶貝的小資與虛空、回蕩著王菲歌聲的頹廢與空靈。

二、神話:“80后”文學隱約的女性主義表達

當代意識形態中心化實踐趨于弱化,“80后”文學的女作者在作品中反復表達自身的情感和意識,女性的主體性、自主性得以強調。女性主義天然地具有反本質主義傾向,反抗男性中心主義,反抗由男性確認的一系列價值準則。“80后”文學女作者張悅然的作品,主要描寫青春萌動期的男女對愛情的尋求與放棄,這里面的愛情,不僅有你死我活的轟轟烈烈,銘心刻骨的堅韌瑰麗,一見鐘情的浪漫神奇,更執著于描寫青年女性的孤獨和自主性問題,她們雖然不像前輩女作家陳染,林白等致力于顛覆男性的權力,描寫女性的壓抑和命運的抉擇,她們更傾向于發掘女性的內心生活,講述封閉的女人故事,頑強地進行女性的獨白,表達了女性的特殊感受和語言風格。然而她們的訴求過于個人化和內心化,根本無意將女性的命運與歷史性的社會批判結合起來。

張悅然在短篇小說集《十愛》中采用了個人主觀性的敘事方式。表現在男性的權力和話語譜系中女性無根的漂流狀態和不斷錯位的倔強選擇。在她的眼中男人和女人的關系就是愛與不愛的關系,往往女人表現的是一種近乎偏執和瘋狂的愛,而男人是自私、冷漠、貪婪的索取者,《白骨精》里那個為了滿足丈夫做出世界上最精美豎琴的愿望而甘愿取出身體里一塊塊骨頭做材料的女子,《跳舞的人們都已長眠山下》里那個視患抑郁癥的男友為上帝而兩次自殺追隨而去的小夕……,張悅然在這里把少女對愛的純真和執著勾勒得那么無以復加又動人心魄,然而對愛的偏執帶來的是少女一個個走向悲劇直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張悅然在小說中傳達出的自我矛盾心態:在她的作品中我們能夠感覺到她對這些少女偏執的愛的鼓勵,否則在她的小說中為何反復描寫這樣似曾相識的少女?可另一方面,張悅然在字里行間又隱隱傳達出一份無奈和悲哀,對這種愛的無望和悲劇結局的反復描繪,似乎又在告訴時下的少女們忘我的愛又能怎樣,到頭來只是迷失了女人自己而已。可以這樣說,張悅然通過她的作品表現了女性對愛的反思和悔悟,同時,張悅然在她的作品中對男性形象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顛覆。男人一個個委瑣且怯懦,《鼻子上的珍妮花》,借用西方童話,讓名為匹諾曹的男主人公一生為謊言付出巨大代價,臨死之前才能體會到他尋找的真愛,《占諾的跳馬》中描述了一個對家庭毫無責任感、為而拋棄孩子的父親……這種連續不斷的對男人的拆解和否定,構成了對少女青春期的陰影和生活的焦慮。另外,張悅然在小說中還表達了一種奇怪的母性情結,《晝若夜房間》中的姐姐索索對妹妹莫夕那份毫無保留又霸道可怕的愛,《小染》中那位妒嫉丈夫對女兒的愛進而拋夫棄女的母親……在對母愛的疏離與忿恨中,張悅然要表達的是否是對母愛深深的渴望與眷戀?還有張悅然在長篇小說《櫻桃之遠》中描繪的杜宛宛和段小沐的愛、《水仙已乘鯉魚去》中勾畫的和優彌的友誼,透露出作者對少女同性之間友誼的依賴與嘉許,她要表達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女性情緒。她想為女性尋找什么樣的出路,在她的小說中沒有明確答案,女性要么在偏執的愛中迷失自己,要么用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之旅,這正反映了當下女性主義書寫面臨的困境。

三、傳奇:“80后”文學的欲望化書寫

新時期的“宏偉敘事”解體之后,當代文學不可避免傾向于“小敘事”,文學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變成生活撫慰劑,變成填補閑暇的精神消費品。回到純粹個人經驗的“80

后”文學作者們,在當代生活中既不想也無力發掘激動人心的偉大故事,而制造性的奇聞軼事,就為他們的敘事提供了自由馳騁的天地,他們以對待的方式和態度來反映一個政治在日常生活中被消解時期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目,李傻傻和春樹試圖以這樣的方式為他們的寫作尋找一個有力的支點。

李傻傻的小說《紅X》中的主人公沈生鐵除了對有興趣,對上學、生活顯得都那么無所謂,上學時的樂趣就在于追求班主任的女兒楊曉,在因違紀被命令寫檢查時,對前來勸說的楊曉則是鉗住尋找慰藉,被學校開除后,第一晚便在小旅店與茍且,在與李小藍不停地間隙中,常常陷入對楊曉的思念;而且走上了的道路,同時愛上了楊曉、楊繁母女倆,雖然最后沈生鐵在楊曉被的強烈刺激下,在楊繁的感召下結束了流浪生活重回校園。似乎是一個回歸的溫情結局,但這種通過尋找生活真諦的做法實在有些自欺欺人。在這里,對墮落的描寫顯得那么漫不經心,對露骨的欲望毫無遮掩,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人只有經過墮落才能對罪惡有所認識,才能達到心靈的救贖,實在是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春樹在其作品《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2條命》中帶給我們的是別樣的朋克精神的。在春樹筆下,沒有以往作家對愛的絲絲入扣的描繪、對愛的美丑的贊揚或貶抑、對愛的質疑和強烈的追問。女主人公終日在酒吧的搖滾狂歡或網上沖浪時偶遇各種男性,與這些男人進行一些痛苦而混亂不堪的愛情。這好象是她生活的全部要義。春樹筆下的性毫無美感可言,行為常常和無趣的心境相攜并存,從中活畫出的是人物百無聊賴的生活和麻木的心靈狀態。

小說《2條命》一開篇,主人公遇斷在搖滾樂的地下演出中偶遇小四,第二天便帶小四來到她家,兩個剛剛認識的20歲上下的大孩子非常自然地睡到一張床上,小說這樣寫到:

直到大約一個小時后,他們才親吻。沒有一點激情,像是一種形式,一種承認對方是同類而做出的行為。似乎是可有可無的,他們的就像是青草發芽一樣,是一種生理行為,又是如此坦蕩、青澀、簡潔。

小四很快就平息了。這過程很快,遇斷覺得就象一場對話,非常簡潔的對話,沒有,沒有過程,只是簡單的‘你好’、‘你好’打個招呼就結束了。后來他們才親密了些,才互相碰碰對方的手,或者輕輕親一下對方的臉。多親一下都似多余,都似失態。

春樹試圖讓主人公通過尋找自我身份的認同,然而這種方式只會讓她的青春更加殘酷和虛無,而且欲望的膨脹表面上似乎是對人的一種夸大,是對個性的一種張揚,但結果卻使人對欲望形成一種奴隸式的依附性,被客體化為欲望的工具。

篇8

《苦澀的春秋》封面詩曰:

你是什么?

每一步都由淚水趟成河、

每一步都由汗水著成歌,

每一步你都踩著少女的處女血;

每一步你是否想過最壞的結果?

當你玩弄他人的情感時、

你是否想過你的行為是什么?

人人都有無知的時候;

無知的人在你的面前你的行為是否太過?

當她對你說:“她已無助時、”

請問你、你在想什么?

少女路、每個女人都經過;

有高尚、有低俗、你會選哪個?

每一步、誰也不知怎么過、

當你玩弄少女時你是個什么?

人人都有妻女和姐妹、

當你玩弄她們時你是否知道你在做什么?

當別人也抱著你的女人時、

你的心里是否會難過?

當你吻著無知的少女時,

你是不是覺得很快樂?

當絕望的女人用淚水兌換你的施舍時、

你可知道、她的恨也正在噴薄?

篇9

關鍵詞:李清照 前期詞作 少女情

被譽為“詞國女皇”的李清照,不僅是宋代詞壇上杰出的女詞人,還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她以曠世難逢的才思和女性特有的柔腸靈性,以婉約而又不失陽剛之氣的、別具一格的詞作在宋代詞壇上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在世人面前展現了她的作品魅力。每每讀她的作品,都會強烈地體味到真實、自然、感人的意境,讓人回味無窮。

李清照的詞作,從題材到風格形成了以婉約柔美為主的女性化特點,以其真實、深婉的情感,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展現了一個在那個時代十分特殊的知識女性的心靈世界,抒寫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韻味。在她的筆下,處在豆蔻年華的青春少女更是嬌羞可人。下面,就讓我們走入她的作品,走進這婉約派宗主的內心世界,一起去了解一下天真活潑的少女的情懷。

前期描寫少女情懷的作品,之所以能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由于其詞作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作品中的抒情女主人公或多或少都有作者的影子,字里行間也伴有她的魂、她的美、她的靈性、她獨特的少女情思。這個時期的作品,絕大多數反映了青春少女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一面,展現了少女個性的活潑與自由,充滿生機,樂觀向上。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在家庭的耳濡目染及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李清照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李清照的少女時代,社會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個人無憂無慮,因此,她筆下的少女天真活潑、聰慧直率。少女時代的李清照,是一個清純活潑、無比熱愛生活的女子。她不像真正受過封建禮教洗禮過、同化過的大家閨秀一樣,把自己的青春緊鎖在閨房繡樓內,而是跳出那種狹小閉鎖、百無聊賴的套子式的生活圈子,在行動上敢于走出閨房,與大自然親近;在思想上敢于沖破封建思想,抒發她對大自然和青春的珍惜之情。她陶醉于自然游興和戶外生活,常常寄情于大好河山,抒發自己熱愛自然的情懷以及對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慕之情,表現出一種生機勃勃的青春活力。《如夢令》二首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前首詞,作者截取了一次游興時的一個有趣的生活片段。在一個夏日,詞人結伴舟游,因沉醉而把小舟“誤入藕花深處”。然而,這一“誤”卻“誤”出了另一番令人流連忘返的景象。晚霞落日、綠葉紅蓮、清水鷗鷺,她們互相映襯,織就了一幅清明純美的水鄉圖畫。少女們陶醉在突然發現的美景當中的一舉一動,把她們那種任性盡情的性格“裸”地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這首詞集中表現了詞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到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的那種活潑開朗的性格。她是一個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的純情少女,從她身上基本上是看不到封建閨范、禮教枷鎖的影子,有的只是活力,只是眼前美景在她心靈上留下的天然的印記。這種戶外游興的生活,雖然帶有貴族少女的閑情逸致,但是卻洋溢著一種蓬勃的朝氣和由衷熱愛生活、自然的情思。

后一首詞展現的是一夜風雨之后,女主人公殘酒未消,還不待起床,便急切地向卷簾的侍女詢問海棠的消息。本來是想得到一個實況,但侍女卻用漠不關心的態度道出“海棠依舊”一語,兩種不同性格的少女的情思便通過這簡短的對話突現出來了。風雨過后,敏感的女主人公立刻意識到海棠花的凋謝,“依舊”只不過是一種假象而已,表現出一種無比惜春的情思。而侍女信口回復女主人公的問話,表現了侍女不太關心大自然的變化,透露出了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衰落無所謂的情思。未經風雨之前,應是葉肥花瘦,但經過風雨的洗禮之后,綠葉經雨水滋潤,就會愈顯得“肥”。花歷經風吹雨打之后,因為凋零了一部分就會顯得“瘦”。大自然的這種細微的變化都能被詞人覺察到,表現了她對美好景物的衰落有一種憐憫之情。“知否”一語,出語平平,但從懷著傷春惜花心情的詞人口中流露出來,卻是淡中出奇俗中見雅。殷殷的詢問卻換來平淡的回答,因此,詞人才用懊惱、凄婉的口氣責備粗心的侍女,并且義正辭平地告訴她“應是綠肥紅瘦”。這不僅寫出了自然界隨時間推移的變化,也寫出了詞人對自己容顏易衰的感慨。

這兩首詞以優美的情調,寫出了少女時代的生活和思想,展示了一種非凡的爽朗性格。這種表現顯然是不甘于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禁錮在深閨中。作者捕捉了閨閣生活中的一次蕩舟游興活動,以及一回晨起對話,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女主人公蓬蓬勃勃的生機和多情地愛惜芳華的性格。這兩首詞雖然沒有對社會生活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只是截取生活中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來展示生活,但卻透露出了少女對大自然美好景物有喜有憂的情懷。而《點絳唇》則不同,詞作中透露的是芳齡少女心事難以言傳的情思。她描寫的是一位打秋千的少女的情態,卻把少女嗅青梅以觀客的天真嬌憨的姿態、羞中含奇的心理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讓人透過天真活潑、青春煥發而又靦腆羞澀的嫵媚少女的形象而窺見其內心世界。表現了詞人青春的覺醒,敢于沖破世俗的觀念,大膽地把自己的心事形之于外。這還可以看出,詞人不同于一般的“閨秀”,她是一位個性鮮明的純真少女。

李清照雖然身為大家閨秀,但她的生活志趣卻不是養尊處優,而是鄙棄世俗,大膽地借紙筆傾訴自己對自然、生活的感受和真情。作為封建社會的知識女性,她不像大家閨秀、小家碧玉把自己鎖在繡樓內消磨自己的青春年華,而是走出深宅大院,釋放自己的青春,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她從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出發,把少女的純真情思寄托在優美的詞作中。因此,透過她前期的詞作,我們可以依稀窺見詞人少女時期生活的一面以及少女純真的情思。

參考文獻:

[1]靳極蒼著《李煜、李清照詞詳解》山東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2 年1月第1版

[2]濟南市社會科學研究所編《李清照研究論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6年12月第1版

篇10

關鍵詞:子夜歌 藝術境界 成因

南朝樂府民歌是我國文學史中繼《詩經》、漢樂府之后出現的又一片絢爛奪目的花叢。而其中屬于吳地歌曲的《子夜歌》更是這花叢中的一朵奇葩。現存的《子夜歌》四十二首,以及后人據此擬作的《子夜四時歌》《大子夜歌》《子夜變歌》《子夜警歌》等,以其簡潔精致的篇章,慷慨清麗的語言,纏綿婉轉的情致為后世讀者傾慕不已,在體式、藝術等各個方面都對后世作家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子夜歌》四十二首概說

關于《子夜歌》名稱的由來,傳統的說法認為此由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創作,故名。《晉書》《宋書》《舊唐書》的音樂志中都這樣記載,現代諸如錢仲聯等一些學者也肯定了此說。而魯迅先生在《門外閑談》中認為這是“無名氏文學”,近些年人們漸漸支持這種說法,即《子夜歌》就是由民間女子共同吟詠出的、廣泛傳唱于吳地一組戀歌。

《子夜歌》四十二首全部都是情歌,然而卻是情歌的“大觀園”“萬花筒”,同樣的一個主題,幾十首詩有著各自不同的角度。不論是懷春、愛慕、追求、熱戀、盟誓、幽會、送別、相思、情變這些愛情生活的全過程,還是養蠶繅絲織布、月夜采蓮的農家生活,以及夜闌燈寂或是春林花媚的不同情境,這些體制短小的詩篇中各有體現。我們讀慣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些“男想女”的詩篇,也感動于漢樂府“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深摯的夫婦之情,可讀罷《子夜歌》這些以少女口吻創作的小詩,卻感覺是自身沐浴在清新的令人沉醉的春風中了。大約是戀愛中的女子更易流露出那散發著青春氣息的愛意情懷:

“攬裙未結帶,約眉出前窗。羅裳易飄,小開罵春風。”

“朝日照綺錢,光風動紈素。巧笑兩犀,美目揚雙蛾。”

渴望追求美好戀愛的少女沉浸在春天的氣息里,是一幅多么美麗的圖景;春風也該罵,誰讓它吹動了少女的心,讓她惆悵,讓她懷春。于是她們走出閨閣去追尋,“崎嶇相怨慕,始獲風云通”“天不奪人愿,故使儂見郎”;見到了心中的人,就“夜與君共嬉”。即使“小喜多唐突”,她仍是“我念歡的的”。或是北窗下默默地依偎在情郎懷中,或是在氣清月朗的夜里啟朱唇,發皓齒,與情郎歌聲互答。

而一旦分別,她們就懊惱、寂寞、痛苦。或是壁照殘燈里空對一張棋局想著與“歡”的重會之期,或是臥后清宵,夢中驚起,“虛應空中諾”。思念使她們“肝腸斷”“腹糜爛”,在庭前植一株梧桐只為能“出入見梧子”,想郎君想得連一匹布都不能織成。

可她們常常等來的卻是情變,是被拋棄。其實她們早已感覺到“郎行由豫情”。自己是千年無轉移的北辰星,他只是朝東暮西的白日。確實是“相憐能幾時”,她們怨憤地譴責“枯魚就濁水,常與清流乖”“門不安橫,無復相關意”。

《子夜歌》中少女戀愛中的這千絲萬縷的感情的抒發,都是在濃郁的江南水鄉的生活氛圍中進行。這些戀愛中的少女,或是織女,或是采蓮女、養蠶女,還有一部分是歌女,幾乎都是底層勞動者。他們的愛情正因為在這樣的氛圍中顯得更真實、質樸、美好,同時也在作品中借這些名物使情感的表現更為順暢和巧妙。

二、《子夜歌》的藝術境界

《樂府詩集》中收錄的《子夜歌》大都抒發女子的相思愛慕之情,主要包括對愛情的癡迷和忠貞不渝。其作品以清麗婉的語言,短小精悍的體制,巧妙的藝術手法和纏綿深婉的意境而為后世讀者所稱譽,在題旨內涵、藝術手法上為其提供了深厚資源和可資參照范式。

1.清麗婉轉的語言

《大子夜歌》中說道:“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隋書》也說“江左宮商發越,貴于清綺”。《子夜歌》的語言正如此。其首先表現在富有特色的稱謂詞上。“歡”“儂”“郎”“我”等帶有江南水鄉地域色彩的稱謂詞頻頻出現于詩篇中:

“自從別歡來,何日不咨嗟。”“常慮有貳意,歡今果不齊。”

“感歡初殷勤,嘆子后遼落。”“天不奪人愿,故使儂見郎。”

除運用這些稱謂詞之外,口語化的敘說也隨處可見。如“歡愁儂亦慘,我笑郎便喜”“ 羅裳易飄,小開罵春風”,質樸清新,親切感人。后一句中,著一簡簡單單的“罵“字,臨窗少女又氣又羞、又惱又恨、又怨又嗔的一副面紅耳赤的憨態就畢肖可見了。

2.短小精悍的體制

東漢五言詩逐漸興起,到了南朝民歌就多用五言了。《子夜歌》四十二首均為五言四句,不同于以往《詩經》、漢樂府的四言和雜言了。組歌形式是《子夜歌》在體制上的一大特點,這在七十二首《子夜四時歌》中尤為明顯。但后來的四時歌、大子夜歌等是否文人創作,尚不確定。《子夜歌》中組詩的痕跡,如開篇“落日出前門”兩首,就是男女二人會見之后的互相問答之辭,得要結合起來理解。又如”見娘喜容媚”與“始欲識郎時”又是互相酬答的一組。這似乎比依四時情事不同而區分的組詩更為高妙。我們稱之為對答體套式。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十二首詩歌中屢屢出現的類似句式:

“自從別歡來”“自從別郎來”“自往復不出”;

“心感色亦同”“儂亦吐芳詞”“儂亦恃春容”;

民歌本是群口所傳,自然會有一些固定的套用句式。這種類似句式一旦成為規律、法則,不僅后來的作家可以取而用之,讀者也可以更加徑直地進入文本,更加親切地體味文本蘊含。

《子夜歌》在體制上還值得注意的是結句諧語雙關的普遍運用。如“玉林語石闕,悲思兩心同”是借用“碑”“悲”同音來指己對男方思念追慕的悲苦;“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是借“油燃”與“悠然”諧音指自己等待中的煎熬和漫長,以“棋”喻重會之“期”。這樣的套式表達順暢自然,語諧情深。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十二首詩歌中屢屢出現的類似句式:

“自從別歡來”“自從別郎來”“自往復不出”;

“心感色亦同”“儂亦吐芳詞”“儂亦恃春容”;

民歌本是群口所傳,自然會有一些固定的套用句式。這種類似句式一旦成為規律、法則,不僅后來的作家可以取而用之,讀者也可以更加徑直地進入文本,更加親切地體味文本蘊含。

《子夜歌》在體制上還值得注意的是結句諧語雙關的普遍運用。如“玉林語石闕,悲思兩心同”是借用“碑”“悲”同音來指己對男方思念追慕的悲苦;“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是借“油燃”與“悠然”諧音指自己等待中的煎熬和漫長,以“棋”喻重會之“期”。這樣的套式表達順暢自然,語諧情深。

3.巧妙的藝術手法和纏綿深婉的意境

雙關諧語是最為后世文學家津津樂道和用力模仿的藝術手法之一,是民歌文學史上的一個偉大創造。單只“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一句,就屢屢見諸后人作品。周美成的“默默悄無言,尋棋局”[1],趙師秀的“閑敲棋子落燈花”[2], 就是其中出青之作。

四十二首詩歌中運用了雙關諧語的,除了以上述提到的,還有很多。如為后來作家常用的以“蠶絲”之“絲”指思念之“思”,以“蓮子”之“蓮”指憐愛之“憐”,這是不同字之間的借用。另一種是字型相同而字義不同的漢字的借用,如“何悟不成匹”,字面意思是“布匹”,實際上是說男女匹對成雙。這樣的情形很多,前人的論述也不勝枚舉,在此不再贅敘。

與諧音雙關相輔的是其比興隱喻手法的應用。《子夜歌》中很多詩篇都是這樣一種模式:上句作暗喻,下句點明揭示其寓意。如以下一首:

“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

前兩句說道一對情人兩情相悅,想著永久生活在一起。這位少女便在自家門前植了株梧桐樹。讀者不禁疑惑:思念情郎和門前種梧桐有必然聯系么?看到末句才明白,這樣就可以每天看著桐葉懷想他了。僅僅因為 “梧子”與“吾子”的諧音,她就把梧桐比作了情郎。因諧音而生發的這個感性的、本喻體之間聯系并不大的比喻留給讀者無盡的回味。

有的整首詩都是比喻。如下面這首:

“儂作北辰星,千年無轉移。歡行白日心,朝東暮還西。”

女主人公的自傷失望之情就是通過這兩個比喻以及互相之間的對比體現出來。看似突兀的比喻實際是妥帖的。星辰為陰,以配女性;白日陽剛,堪比男性。

比興通常現于詩篇起首一句或兩句,如:

“朝日照綺錢,光風動紈素。巧笑兩犀,美目揚雙蛾。”

前兩句少女所處節令環境和其裝束打扮的描寫,正是為下文的“巧笑”“美目”起一個鋪墊烘托的作用。

另外,四十二首子夜歌所表現的,是一剎那的感受。更確切些說,是擇取一個最合適的剎那,把長期積累的感受一下子迸發出來。因此,其感情含量的豐富就遠遠超過其他形式的詩歌。這樣的一種創作方式,也就是其含蓄雋永風格的成因。試看下面這一首: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喚散聲,虛應空中諾。”

李義山詩云:“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3]。這首詩五言四句,僅僅二十字,表達的意思與李商隱那首五十六字的無題詩實際上一樣,即獨居女子的孤寂惆悵,只是表現手法各異罷了。義山詩是渲染和用典,此詩卻是擇取了一個富有表現力的角度,即緊緊抓住女子癡想入迷的一瞬間來傳達其心里活動與思想感情,格外新穎別致。詩歌前兩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畫面:漫漫長夜里,一個女子凝視著高懸中天的明月。她內心的愁苦和難以排遣的相思之情恰恰通過這凝望明月的一系列動作表現出來。一個“何”字,驚嘆中透出的正是悵惘和孤寂。詩歌后兩句是說她在悵惘和思念的恍惚中仿佛聽到靜謐的夜空中傳來情人斷斷續續的呼喚,這使她剎那間完全忘卻自己身處何處,竟情不自禁地回應了一聲。這個極為傳神的動作,就把這位沉湎在相思之中的女子如癡如醉的神態生動地刻畫出來了。使讀者心底里滿是主人公那綿綿的深情。

《子夜歌》很多作品都有這種曲終意滿、文卒情長的藝術風貌。這種由普通勞動民眾所創造的藝術手法后來慢慢為文人借鑒,唐代五言絕句所追求的意在言外、貌淺衷深的風格或許就源于此。

三、《子夜歌》藝術特質成因分析

民歌是反映社會文化發展真實可靠文本資料。對《子夜歌》藝術特質成因的分析,也必然立足于其作為民歌這一事實之上。我把其成因大致歸結為民歌特質、時代因素、地域因素。

1.民歌特質

“誰能思不歌,誰能饑不食”,民歌一開始就是作為勞動人民的抒情文學而產生的。《尚書》中有“詩言志,歌詠言”的記載,《漢書?藝文志》中也說道:“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的主體就是抒情詩。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創作更是憑借那澎湃的激情而成為浪漫文學的代表。接下來的兩漢樂府雖則緣事而發,但自有歌者、作者感情熔鑄其中。如被譽為“樂府雙璧”之一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原題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可見其創作動因就是為焦劉二人的悲劇戀情所感染。而且在詩篇字里行間處處可覺察出感情的涌動。再到后來的敦煌曲子、明代山歌、“掛枝兒”,清代的鼓詞,以至于現存的山西民歌、陜西信天游,莫不是如此。

作為民歌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子夜歌》以及《子夜四時歌》《大子夜歌》等也是緣情而發,表達的都是普通勞動人們日常生活當中自然生發的感情。如下面這一首: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織布的姑娘并沒有因沉湎于愛河而停了機杼。她一邊忙碌地進行織布,一邊正在心底懷想著自己的情郎。本已心神不寧,這時偏偏織機又來和自己搗亂,不論自己怎樣操縱費勁,這可憎的機器就是織不成匹段,只顧大口大口吐出團團絲線。這情形如何不同自己的感情經歷一般,任自己如何努力地“兩心望如一”,情郎就是不解深情,屢屢辜負自己。

在這首詩中,姑娘的情感正是在勞作中發出的,與同題的其他作品一樣,這首詩歌正是用于抒發女主人公剎那間的生活感受。

2.時代因素

南朝文化夾在漢唐兩代所創造的充滿陽剛之氣的文化之間,似乎顯得有點膚淺單薄,但它卻另具一種別樣之美。因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史迎來了它的一個“自覺的時代”。這種“自覺”的表現,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對情感的自覺追求。

劉協《文心雕龍?體性》中說:“夫情動而言行,理發而文見,蓋沿隱而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南朝文學是一個逐步淡化文學的社會功用而追求其美學價值的時代,這一時代的文學對于美學的強調可謂達到空前絕后的程度。“詩緣情而綺靡”,文學作品關照作家的內心情感世界,關注個體的生命感受和體驗,成為時代的潮流。南朝樂府民歌情感熾熱、真摯感人,全部都是歌者情感生命的自然流淌。或是輕嘆,或是沉吟,或是吶喊,或是低訴,他們的心聲都化成了一首首動情的歌,讓后世聽者感染和沉醉。《子夜歌》更是南朝人情感的忠實記錄,雖然其中也記事件,也摹景物,但所有一切外物都只是抒情達意的媒介。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即物抒情,通過四十二首《子夜歌》,我們看到了南朝水鄉少女的一個個動人的感情故事。

3.地域因素

蕭滌非先生在論述地理環境之于民歌風格的關系時說:“地理之影響人生者有二:一曰自然環境,一曰經濟條件。地理不同,斯國民性亦隨之而異。魏晉樂府,變漢者也,然以同為黃河流域之產品,故雖變漢,而猶近于漢。若南朝樂府,則其發生皆在長江流域,山川明媚,水土和柔,其國民既富于情感。而又物產豐富,經濟充裕,以天府之國,重帝王之州,人民生活,彌復優越,故其風格內容,遂亦隨之而大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