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安全范文
時間:2023-03-22 06:44: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氣安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電氣安全是安全領域中與電氣相關的科學技術及管理工程。包括電氣安全實踐、電氣安全教育和電氣安全科研。電氣安全是以安全為目標,以電氣為領域的應用科學。它包括用電安全和電器安全,其基本理論是電磁學理論及安全原理。
由于電能應用的廣泛性,電氣安全也具有廣泛性,不論生產領域,還是生活領域,都離不開電,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電氣安全問題。電氣安全還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它不僅與電力工業密切相關,而且與建筑、煤炭、冶金、石油、化工、機械等各行各業都密切相關;再者,電氣安全工作既有工程技術的一面,又有組織管理的一面。
電氣安全評價包括有效性和經濟性評價兩個方面,本論文則側重于電氣安全的有效性評價。系統的電氣安全有效性評價,是從電氣安全角度來評價系統中各部分布置是否合理,各部分所采取的電氣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合理,能否協調工作,整個系統是否存在電氣安全的死區等。也即對工業企業現實系統中的電氣危險因素進行辨識,并預側由于電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引發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從而提出電氣安全措施和整改建議。
建立評價因素體系的原則
欲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學的評價因素體系,必須先了解以下幾個建立評價因素體系的指導原則。
一、科學性
科學能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作為人們改造世界的指南。建立電氣安全評價因素體系,也必須能反映客觀實際以及事物的本質,能反映出影響企業電氣安全狀況的主要因素。只有堅持科學性原則,獲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觀性,評價的結果才有效。
二、全面性
對企業電氣安全現狀的評價是一種全面性的多因素綜合評價,為了保證這一點,選取的因素應具有代表性。選取時應從評價對象的各方面著眼,盡管最后確定的評價因素不一定很多,但選擇初始時,被選因素一定要多一些,全面一些,以保證有選取余地。
三、可行性
建立的評價因素體系應該能方便數據資料的收集,能反映事物的可比性,做到評價程序與工作盡量簡化,避免面面俱到,繁瑣復雜。只有具有可行性,評價的實施方案才能比較容易的為企業的安全部門所接受。
四、可比性
為了便于比較,評價因素應當量化。電氣安全既包括電氣安全技術又包括電氣安全管理,即具有技術和管理的雙重性,評價對象比較復雜,其中有些因素難以量化。但是事物的質是要通過一定的量表現出來的,因此,評價因素應盡可能量化,只有量化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
五、穩定性
建立評價因素體系時,選取的因素應是變化比較有規律性的,那些受偶然因素影響大起大落的因素就不能入選。
電氣安全評價因素分析
安全原理指出:在某種情況下,事故是否發生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具有極大的偶然性,但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間接原因。事故是社會因素、管理因素和生產中的危險因素被偶然事件觸發所造成的后果,這便是綜合論事故模式的基本觀點。基于這種觀點,這些物質的、管理的、環境的以及人為的原因就構成了安全評價中的危險因素。
一、電氣設備固有安全性
工業企業生產需要大量的電氣設備,它是帶來電氣危險的根源,且人們與之接觸的機會很多。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性能直接影響了工業企業的電氣安全狀況。因此,在評價工業企業電氣安全現狀時,應把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性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權重的分配中需給予重點考慮。
二、電氣環境
這里所說的電氣環境是指對電氣安全有影響的自然及非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雷電、靜電等;非自然因毒主要指電氣系統工作的場所的環境因素,如電磁輻射;易燃易爆、高溫、潮濕、腐蝕、金屬占有系數大等特殊場所。電氣環境對電氣系統的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評價工業企業電氣安全現狀時,應把電氣環境放在較重要的地位,在權重的分配中需給予較重考慮。
電氣安全評價因素的權重分配
一、權重確定方法的理論基礎
在評價因素體系中,每個因素對實現系統評價目標和功能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權重表示各因素的相對重要程度,或表示一種效益替換另一種效益的比例系數??梢姡瑱嘀厥蔷C合評價的重要信息,應根據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即因素對綜合評價的貢獻確定。基于信息基礎,可以選擇定性的經驗判定方法,精確的定量數據處理方法,以及混合方法確定權重。而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成對比”,而“比”得是否準確和一致是一個關鍵問題?!俺蓪Ρ取钡闹饕椒ㄊ菣嗟摹白钚∑椒健狈ê汀疤卣飨蛄俊狈?。
二、電氣安全評價因素權重的確定
篇2
關鍵詞: 電氣防火;危險性;法規和標準建設;防范手段
Abstract: Electrical fire safety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and key content of the work,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far-reaching and great significance of electrical fire. To do this, will eliminate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the root, and do a good job of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work, the above work well enough to really be able to ensure safe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bring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xplores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ical fire safety.
Keywords: electrical fire;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of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中圖分類號:[X934]
相關總結數據顯示,在每年的火災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火災是因為電氣引起的,其所占比重幾乎是最大的,更有甚者,其造成的損失竟然占到全部損失的半數還多。就當前現狀來分析,國內相當部分的有規模的古舊建筑,因為電纜等老化或者違規施工等會造成有些線路或者裝置設備缺失足夠的絕緣效果,同時,以前的較老的設計方案可能沒有當前的設計那樣要求比較高的承載能力,但是,現實情況,電量的用量是逐年增加的,陳舊的設計其承載能力則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要求,這樣便形成安全隱患,對人們的人身以及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對此,發達國家的做法值得學習與借鑒。首先,注重和加強對電氣防火的管控,并不斷加大科研力度;其次,不斷完善電氣防火的報警程序與設備。綜上所述,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電氣防火的重視與管理,并鼓勵這方面的科研工作,并相應的給予資金與技術方面的支持,將火災隱患消除于未然,從而大大降低火災的發生頻率。
一、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與因素
1、過負荷
在古舊建筑中最容易發生過負荷的情況,因為以前的設計不能預見到當下的負載量,敷設的供電線路采用的導線是相對較小的橫截面和較小的電容量,這樣便不能負荷數量較多且功率較大的電器,導線不能承受會使自身溫度變高或者起火;同時,電氣設備本身問題或者功率超標也會出現過負荷現象。
2、線路發生短路
線路短路情況的嚴重性更甚于過負荷的現象,無論是設備內部的還是電線老化造成的短路,都會使電線的電流大幅度變大,斷電措施不及時的話,燃燒的電線很快會蔓延開來。
3、漏電
引起電氣火災的一大重要因素便是漏電現象,雖然這種現象比較普遍,但是其更不易發現與察覺。漏電主要發生在設備或者線路上,一般是火線對地或者對設備外殼短路造成的。并且,電器介電度不足、線路絕緣性不足以及潮濕等原因也能造成漏電的發生。線路的絕緣性不好,這種情況會愈來愈糟,漏電會不斷增加,致使打火造成周圍易燃或者可燃物質燃燒,便形成電氣火災。
4、電氣設備的使用不規范或者違規操作
違規操作或者使用不規范都會造成設備本身的溫度變得過高,這就埋下了發生火災的隱患。
5、總結
依據某市的消防研究所的統計數據與資料來看,電氣火災的主要起因是線路的短路和超負荷,再就是漏電。比如,其中有關2003年的火災記錄。126起火災中有將近100起是電氣上述原因直接或者間接引起的。所以,要有效的控制電氣火災的數量與頻率,首要的是盡量的減少短路、漏電等情況的發生。
二、電氣火災的特性
1、不易察覺與發現
一般的,電氣的漏電或者短路都是發生在設備內部,所以一旦起火,原始的小的火點是不容易被察覺的,火災蔓延一定程度后才能被發現,而到這種程度的火災,撲救起來就會難度很大。
2、火災發展較快
電線著火會很快的順著電線不斷蔓延,這是因為此時電線自身的溫度相對較高,有時甚至能夠高于300℃。
3、滅火工作復雜
線路或者設備的火災很難找到起火點所在,并且其滅火方式不能用水,所以這種形式的火災撲滅難度相對較大。
4、傳統的感煙探測器很難對電氣火災實現早期報警
采用傳統的感煙探測器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其特點就是等到火勢較大并且出現濃煙事報警系統才能有感應,一般來說,這都處于不能控制的局勢之下了,所以,會產生很多難以挽回的損失,失去很多有利的時機。
5、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根據國家一些相關的資料調查顯示,電氣火災發生率在重大火災中占有很到的比例,甚至達到首位,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損失也是非常嚴重的,因此,一定要重視好電氣火災的防范。
三、電氣防火安全的管理機制
1、發達國家的電氣防火管理機制
關于電氣防火安全,大多由國家政府部門例如消防部門、建設部門等組織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起草電氣防火的相關法律和規范,這些法律和規范包括電氣防火安全的檢驗、鑒定、認證、認可、評估等規定。然后由政府部門指定由有資格的相關檢驗機構進行管理,并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考核和認可。其主要特點有:電氣安全規范緊緊圍繞電氣安全和生命安全,許多法律法規都是強制性的;由政府指定的機構根據規范要求定期對各類場所進行電氣安全和電氣起火源的檢測和評估;相關評估、檢測的技術規定比較詳細;政府定期對相關從業人員的資格進行考核和評估;選用的相關電氣產品必須是具有法律認可機構檢驗認證的合格產品;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要追究施工單位或電氣承包商的法律責任。
2、我國的電氣防火管理體制
做好電氣防火工作離不開健全的規范和制度,這是做好電氣防火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原則,同時,做好電氣設備保護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電氣設備,沒有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設計,在很多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加上沒有相關的制度支持,在安全監督管理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漏洞。目前雖然有些地方已經在這一方面做了努力,但是水平不高,制約了電氣防火安全檢查和質量評估作用的發揮。
3、相應對策
根據電氣防火方面相關的規定,電氣防火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需要此領域各個行業的支持和參與,在制定法律法規時,核心就是要考慮到安全問題。在國家層面上,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借鑒各方面先進的經驗,吸收專業層次的人才,結合具體實際進行確定。如果是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就要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對經濟、環境等相關的條件和問題都要考慮進去。不同的地方,對電力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模式化或者模塊化的方式是首選的方式,這樣更容易增加操作的規范化。制定規范的時候,對一些公共的場所,用電量大的場所,一定要強制性的確保電氣的安全工作,按照相關的防火系統,定期展開對周邊情況的安全排查,從根本上降低火災的發生,保證人民的生命安全。
四、相關基礎領域的研究
從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對電氣火災、防火方面的研究比較少,對這一領域支持投入的經費也略顯不足。電氣火災一旦發生,將會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為了從根本上降低事故的發生,國家首先應給對這一行業領域進行大力的支持,對這一領域開展全方位的研究。除此之外,除了國家的支持,還要充分發揮到社會力量,相關的單位一定要要把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落實到位,從根本上強化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降低安全施工的發生。
五、相關防范手段及產品
1、產品
當前電氣防火的產品種類比較豐富,報警系統也比較完善。這些報警產品的特點就是能夠準確的對出現異常的線路進行探測,通過處理手段維修人員能將這些有效的信息及時加工,能夠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從根本上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率。目前這些先進的設計已經在很多城市使用,根據相關的資料調查顯示,確實收到的不錯的效果,廣大用戶的滿意度很高。
2、安全評估和檢測手段
在電氣防火的安全評估和檢測方面,我們目前的手段還不是很成熟,一般情況下是利用紅外成像儀尋找電氣工程的局部高溫點來進行檢測。
3、防火性能評估
電氣防火性能評估也是防止火災發生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在這一方面基本空白,需要各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和研究。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發生了質的變化,在用電方面也從簡單的滿足照明發展到節約用電,更加注重對周圍環境的保護,更加注重居住環境質量。在家庭用電的內容上也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趨勢,電能已經成為千家萬戶最受歡迎的綠色能源。對電能的使用離不開對電氣線路的安全設計,當前電氣使用中的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對安全問題,也就是說,在電氣使用中一定要注意防火設計,如果處理不好將會發生嚴重的人身安全,甚至威脅生命。在目前的電路使用中,很多人以一味的追求節約,對線路容量的設計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旦居民的用電量比平時上升,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就會出現線路故障,一些線路不看重負,會頻繁出現跳閘現象,引發火災,或者使人觸電身亡;或者是一些家用電器因為非線性負荷的增多而不能正常的工作,尤其是一些發動機或者使變壓器等設備因為長時間的發熱從根本上縮短了壽命很容易導致火災的發生。根據消防部門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在目前建筑工程中引發火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電氣線路,電氣故障這些因素都占據了首位,因此,做好建筑工程中電氣防火工作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不僅要求設計者自身的重視,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大力配合,真正的將電氣防火工作落到實處,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黃衛民. 淺議對電氣防火安全工作的問題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09(12)
2.丁宏民,張穎棕,趙輝. 對電氣防火安全的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3(09)
3.鄧文麗. 電氣防火安全檢測技術探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2(07)
篇3
關鍵詞:建筑電氣及相關專業;電氣安全教育;特點與目標;策略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領域來說,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再者才是設備與工作環境的安全,電氣安全教育亦是如此。只有在滿足了以上條件之后,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電氣系統的安全運行。因此,教育部門在高職院校中開設了電氣安全課程,并將其列為了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但是,由于該課程具有點多、面廣和知識內容復雜等的特點,為了能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電氣的危害性,提高學生們的電氣安全意識,探討建筑電氣及相關專業的電氣安全教育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1建筑電氣專業電氣安全課程的特點及目標
1.1電氣安全課程的特點
電氣的廣泛應用與普及,使人類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脫了出來,但如果我們違背了用電的規律,就可能對引發嚴重的電氣安全事故。加之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電氣安全問題無處不在。因此,近些年來,教育部門在全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中全部開設了電氣安全教育課程,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人身安全、電氣設備安全以及電氣環境安全是建筑電氣及相關專業電氣安全教育的三大主要板塊,其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綜合性。電氣安全教育是高職院校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主要以電氣為中心、安全為范圍研究電氣的構成、規律和與之相關聯的理論知識,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電擊與雷電防護、靜電與過電壓防護以及電磁兼容等的知識內容,但由于該課程還涉及了電力、高壓電、電磁場等的專業性知識內容,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有著嚴格的要求。(2)實踐性。雖然工程實際是電氣安全教育的主要源頭,但我們又需要去用電氣安全知識去指導工程實際。因此,電氣安全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點。(3)系統性。電氣安全教育的開展主要設計材料的選擇、設備的選型以及結構設計等的各個環節,電氣安全問題并不是孤立無援的,都是電氣系統中的一個主要方面,電氣系統的安全運行是保證電氣安全教育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1.2電氣安全課程的目標
電氣安全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學生通過對電氣安全知識內容的學習,了解和掌握電氣的危害性,提高電氣安全意識,能夠將電氣安全教育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學生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電氣安全課程對任課教師的要求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電力行業、通信行業、自動控制等的行業領域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電氣安全問題,為此在任課老師的選擇上,不但要求具有以上方面的基本知識,最重要的還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并能明確電氣安全操作規程,這些都是提升建筑電氣及相關專業的電氣安全教育效率的關鍵因素。
3建筑電氣專業電氣安全課程教學策略
3.1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多媒體教學輔助教學將電氣安全教育知識內容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由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和講解電氣系統的運行方式、電氣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危害,促使學生掌握和了解電氣安全的特點、規律和預防措施。多媒體教學在電氣安全教育中的應用,應合理避免過多的文字出現其中,如果文字太多學生又會覺得無非將課本內容搬上了多媒體上,不僅不會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反而還會使學生對媒體產生抵觸心理。為此,教師應盡可能地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并配合自己的講解來吸引學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利用圖片功能展示電氣安全中的各類變壓器、隔離器、熔斷器、斷路器、避雷器、接閃器、剩余電流保護器以及電涌保護器等形狀和外觀,向學生們介紹各類保護器件型號和參數表示的含義,在幫助學生認知各類電氣安全保護器件的同時,為學生們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另外,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還可以向學生們展示電氣在老化、絕緣等損壞情況下的表現情況,使學生們能夠準確地判斷可能出現的電氣危害,見此在通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電氣發生的過程和火災后的畫面,使學生認識到電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以及電氣事故造成的嚴重損失。比如:由于雷擊引起的電氣火災、不當操作引起的電氣事故以及帶負荷開關動作時引發的安全事故等,學生們在觀看的過程中,大腦中的聽覺、視覺系統就會處于興奮的狀態,而視頻中所展示的教學內容也會在學生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2運用案例分析教學法,培養學生問題能力
大量教學實踐證明,運用案例分析教學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的電氣安全意識,并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對于案例的選擇一定要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并能貼近學生們的實際生活,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好地將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才會更加積極和主動地去思考和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比如在學習“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這一內容的時候,可結合電氣安全相關知識內容,可以與學生共同討論施工現場常見臨時用電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在不具備安全施工條件的高壓線下施工應注意的事項?;蛘咭部梢耘c學生們一起討論施工現場變壓器、高壓端子等的高壓設施在缺少必要的防護措施時,是最容易發生觸碰事故的等等。這樣一來既能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又能減少電氣危害發生的概率,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3.3注重理論實踐教學法,強化學生安全意識
在電氣安全教育中,還應當注重理論實踐教學法,強化學生安全意識。(1)引導學生學習電氣安全急救措施,鼓勵學生實際操作,比如滅火器與呼吸器的使用方法。(2)帶領學生走出教師參觀當地的小型變電站、高壓實驗室或者電工房,讓學生們切實的了解現場的電氣安全知識和布置措施。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參觀高壓試驗室的過程中,就可以向其介紹在高壓試驗室中為什么要布設單獨的接地網、接地網的構建方法、測量方法、接地的重要性和安全間距等的知識。(3)幫助學生了解《電力安全工作操作規程》,觀看工作人員在違反操作規定時,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電氣危害。理論實踐教學法是提高電氣安全課程教學效率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應用性和針對性,這樣即可以強化學生安全意識,又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和深化電氣安全知識。
3.4使用鼓勵思考教學法,打破學生思維障礙
古人云:學貴在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而在電氣安全課程教學中,只有鼓勵學生主動去思考,學生們才能發現和提出更多的問題,打破學生思維障礙,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顯然比被動地等待教師傳授知識等的思維定式效果要高出很多。這樣,學生們既能消除在學習上的依賴性,又能促使其自覺地掌握相關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注重性。同時,學生的大膽提問,有利于教師了解和掌握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增強學生學習自信,使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學生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其思維的閃光點,教師應合理把握時機,正確引導學生,再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講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電氣安全教育中,電氣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遇到,教師可以據此給學生們搭建一個研究型學習的機會,在教案中設置電氣工具的使用方法,鼓勵學生通過摸索與疑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加強學生們對電氣工具的感性認識,這樣即培養了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又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4建筑電氣及相關專業的電氣安全教育效果
4.1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模式
電氣安全教育通過多媒體教學、案例分析教學、理論實踐教學和鼓勵思考教學法學生們能在課堂中積極主動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能與教師共同探討和分析一些學習和生活中常見的電氣安全技術問題,形成良好互動模式,而學生對電氣安全知識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顯著地提高,學生們也能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找出衛生間、廚房這些特殊場合中如何加強電氣安全的技術措施,運用所學習到的理論直至客觀地評價電氣系統中的安全性。
4.2鞏固了教材的學習內容
通過對以上教學方法的實踐,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實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進步和提高。比如電氣火災的預防措施、電氣危害的預防方法、呼吸機的使用等。另外,學生們也能基本掌握電氣安全知識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方法,鞏固了教材的學習內容。
4.3提高了電氣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案例分析教學、理論實踐教學和鼓勵思考教學法都比較適合電氣安全教育,而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共同努力,教學課堂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增強了學生在生活中應用電氣安全的能力,為學生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篇4
關鍵詞:電氣設備;安全技術;管理工作;探討
1、電氣設備的安全性及運行環境
電氣設備安全技術是指在使用電氣設備的過程中,因電氣設備發生電擊事故,而為了避免或減少由此而產生的損害而采用的各種安全保護技術。在某種特定情況下,電氣設備發生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后果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但是,不管是哪種電氣設備發生事故,分析其原因,都有其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因此,正確評價電氣設備的安全因素,就成為電氣設備安全技術應用的基礎。
1.1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性
通俗來說,就是電氣設備自身的產品質量。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性能與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技術息息相關,它是電氣設備帶來危險的根源。因此,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性是電氣設備安全評價因素中的第一要素。在我國,所有電氣設備的設計、制造都必須符合《國家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和各類電氣設備的安全標準。
1.2電氣設備運行環境
電氣設備的運行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客觀環境。自然環境是指靜電和雷電等;客觀環境是指電氣設備所處的工作場所的環境。電氣設備運行環境的好壞,對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極為重要。靜電的放電火花和電弧容易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潮濕的環境,電氣設備容易發生漏電現象和短路現象;高溫,則會使電氣設備絕緣層老化、爆裂,進而發生漏電現象。一個通風良好、干燥、常溫、無塵、無靜電的良好的運行環境,能讓電氣設備長時間的安全、穩定運行,可以大大減少了電氣設備發生故障和事故的機率。
2、做好電氣設備安全技術工作
2.1電氣設備的絕緣保護
絕緣帶電體,就是用絕緣材料把電氣設備的帶電體與外界隔離開來,使帶電體封閉在絕緣體里面。良好的絕緣是保證電氣設備安全、正常、穩定運行,防止發生觸電事故的必要條件。另外,絕緣的良好與否,還與運行環境息息相關,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使絕緣材料變成導電材料,因此,需要絕緣的電氣設備應當盡量運行在干燥的環境中。
2.2電氣設備的接地保護
接地保護是電氣設備安全防護技術的主要措施之一。電氣設備出現故障時,比如電氣設備絕緣被擊穿后,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外殼以及與之相連的機器、管道等金屬部分便可能呈現危險的對地電壓,人體觸及時便可能發生觸電事故。
接地保護,是為了防止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配電裝置的構架和線路桿塔等帶電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而進行的接地。所謂保護接地就是將正常情況下不帶電,而在絕緣材料損壞后或其他情況下可能帶電的電氣設備的金屬部分(即與帶電部分相絕緣的金屬結構部分)用導線與接地體可靠連接起來的一種保護接線方式。為了保證人身安全、減少或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將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大地做聯接,稱為接地保護。
采用了接地保護裝置的電氣設備,可以使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遠遠小于電氣設備故障時產生的對地電壓,因而大減輕了觸電危險。接地裝置應當遠離人行通道和建筑物的出入口,而且,電氣設備的接地支線與接地干線或接地體之間,必須采用并聯聯接,禁止采用串聯聯接。
2.3電氣設備的漏電保護
接地保護雖然可以減輕和防止人身觸電的危險,但是卻不能完全保證不發生觸電事故。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發明了另外一種更為理想的防護措施,即當有人遭到電擊而危及生命之前,觸電線路能夠準確、及時地向保護裝置發出信息,使之能夠迅速切斷電源,起到漏電保護的作用,這種措施就是漏電保護。起漏電保護作用的裝置就叫漏電保護器。
漏電保護器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⑴對于以防止觸電為目的電氣設備,宜選用動作時間為0.1秒以內,動作電流為30毫安以下的漏電保護器。例如家庭、臨時插座板、電鉆、潛水泵、振動棒、吸塵機、吹風機、電砂輪、電鋸等。⑵對220伏以上的Ⅰ類手持電動工具,當接地有困難時,或者在某些發生人身觸電后同時會發生二次傷害的,如高空作業或在河岸邊工作的,宜選用動作電流小于15毫安、動作時間在0.1秒以內的漏電保護器。⑶選擇漏電保護器時應考慮靈敏度與動作可靠性的匹配,當所選擇的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小于正常漏電電流時,漏電保護器就不能投入運行,即使投入運行,也會因為頻繁動作而造成電氣設備運行的不穩定。
2.4電氣設備的隔離保護
當電氣設備不便于使用絕緣層來作保護或者電氣設備單靠絕緣保護不能夠保證電氣設備使用安全的時候,可以使用屏障、遮欄、護罩、箱盒等將電氣設備與外界隔離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隔離保護是高壓電氣設備必須采用的安全技術。
2.5采用安全電壓
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所使用的電氣設備,可以采安全電壓作電源來供電,以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我國規定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36、24、12、6伏。
3、重視電氣設備安全技術的管理工作
電氣設備的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包含工程技術和組織管理,兩者相輔相成,組織措施是技術措施的可靠保證,技術措施是組織措施實現的基礎,因此,必須重視電氣設備安全技術的管理工作。
3.1制定電氣設備安全責任制。
電氣設備安全責任制度主要包括:⑴電氣設備安全管理部門職責;⑵電氣設備崗位培訓部門安全職責;⑶安全生產負責人崗位職責;⑷電氣設備管理人員崗位職責;⑸電氣設備作業人員崗位職責等。
3.2制定電氣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編制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與安全操作規程手冊,做到電氣設備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人手一冊,強化其防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方法,讓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從而達到從源頭上控制電氣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
3.3制定培訓制度
主要有兩方面的培訓:一是生產技能方面的培訓。操作人員是電氣設備的使用者,只有在熟悉本崗位電氣設備的技術性能、結構原理、工藝指標的情況下,才能夠使電氣設備更加安全、穩定的運行。二是安全生產方面的培訓。作為管理者,應加強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方面的宣傳教育,監督其持證上崗,對、違章指揮和違反電氣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造成設備事故和經濟損失的責任者,由企業根據情況給予處理,情節特別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作為電氣設備的管理者,定期對電氣設備操作人員進行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維護等方面的技能培訓,以及安全生產方面的培訓,溫故而知新,不斷汲取各種新型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加強安全防范意識。
4 結束語
電氣設備安全技術是各種電氣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最強有力的保證,是關系到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要引起電氣設備操作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視。提高電氣設備安全技術水平,落實保證電氣設備安全技術措施,對防止各種電氣設備事故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作為電氣設備的管理者,應在確保電氣設備質量的前提下,充分運用電氣設備安全技術,加強對電氣設備的安全管理,使人們能夠放心、安全地使用電氣設備。
參考文獻:
[1] 劉東.電氣安全技術探析[J].卷宗,2012.
[2] 王長勝. 有關電氣設備管理之我見[J]. 數字化用戶. 2013.
篇5
關鍵詞:住宅電氣安全防人身電擊
一、安全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變化及家庭形式多樣化,使得人們對安全保障的要求愈來愈高。這種高度安全性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防盜、防犯方面,這是最為直觀的安全,也最為人們所重視及關注。然而,不為多數人知曉的電氣安全更是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密切相關的。
1. 防人身電擊技術
漏電保護電器(RCD)作為實用的防電擊措施之一,已為廣大電氣設計者、管理者及使用者所接受,并付諸實踐。
RCD的應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安全用電水平,成為防觸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1996年6月1日開始實 施的國際《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的第四章第四節明確規定,采用接地故障保護時,應實施總等電位聯結。按規范規定,當采用低壓斷路器、熔斷等保護電器實施自動切斷供電時,應在建筑物內實施總等電位聯結。等電位聯結的目的不在于縮短保護電器的動作時間,而是降低接觸電壓值,某些情況下有可能將接觸電壓降到安全值以下。等電位聯結有總等電位聯結(又稱主等電位聯結)和局部等電位聯結(又稱輔助等電位聯結)。
2. 防電氣火災技術
近年來,電氣火災不斷增加,已居火災起因首位,電氣設備或線路故障起火是十分常見的起火原因。
電氣故障主要是帶電導體之間的短路和帶電導體與“地”之間的短路。這是所說的“地”是泛指與地有聯系的設備外殼、金屬管道及構架等外露可導電部分的短路,通常將前者稱為短路,后者叫做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雖也表現為短路形式,但它在短路電流值、故障后果和保護措施上與相間短路均不相同。
帶電導體產、發生短路時,由于短路電流大,可令保護電器設備自動切斷供電,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而接地故障卻因短路電流小,特別是電弧性接地故障,無法令保護電器設備動作,它不僅能導致人身電擊,也能引起電氣火災。通常電弧性接地故障起火的危險性及發生的幾率大于一般的相間短路。
能引燃起火的電弧電流在500mA以上,IECTC64認為RCD是防范電氣火災的措施之一,但保護裝置的IΔn
據有關資料介紹,在一些發達國家,要求建筑物電源總進線上設置IΔn≤500mA的RCD,否則,當地的供電公司不予供電。
3. 電涌防護技術
為了保護建筑物免遭雷電襲擊,設計了由避雷帶(針、網)、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的外部防雷系統。
然而,雷電電涌可通過室外線路入侵建筑物內的設備,造成毀壞。同時建筑物內部投切過電壓亦可造成設備的損傷,這些都是外部防雷系統無法保護的。
防止上述用電設備絕緣被擊的主要措施是裝設電涌防護器,如過電壓保護器、放電間隙、避雷器等。當雷電電涌或內部過電壓值大于電涌防護器的動作特性時,均能在瞬間使電涌防護器動作,并通過等電位裝置,形成等電位。
也就是說,防范雷電電涌及過電壓的措施,是在最短時間內(納秒級)令其釋入電路上產生的大量脈沖能量,通過等電位裝置將其泄放至大地,從而降低設備各接口間的電位差,保護用電設
4. 保安技術
對多層住宅而言,安全系統是進戶處設置一道常鎖的大門,住戶只有使用鑰匙方可進出。來訪者則要通過設置在大門上的對講盤和住戶取得聯系,方可進入。
對于高層住宅,是在入口的門廳處設置常鎖大門,住戶與來訪者的進入程序同多層住宅,但增加了住戶與高層管理人員間的對講。
隨著閉路電視技術引入對講安全系統,住戶對來訪者的語言及容貌有準確的識別,從而提高了安全程度,這就是可視對講安全系統。它是在前種系統的基礎上增設了一個影像傳輸通道,在大門的對講盤上裝有攝像頭,以觀察來訪者。
用于家住安全保護的設備還有紅外探測器、玻璃破碎探測器等,除了業主明確要求設計此類防盜保護設備外,在設計中,一般未設置。
二、安全可靠的配電系統
對于不設置變配電所的獨立建筑物,其低壓配電系統最好能采用TT接地制式。對于同一變壓器供電的TN系統,不論是TN-S、TN-C或TN-C-S系統,其PE線或PREN線是連通的,當任一處發生接地故障時,故障電壓會沿PE線或PEN傳至其他未發生故障處,可能會引起新的電氣故障,而TT系統的PE保護線是從各建筑物的接地裝置引出的,彼此不會連通,因此某棟建筑物發生接地故障不會殃及其他建筑物,避免了TN系統“竄”電位的缺點。
三、合理的配電系統
按沈陽供電局推薦,新開發小區一般住宅的安裝容量為6kW/戶,住戶進戶開關選32A或40A,其進戶線截面不小于10mm2銅芯絕緣線。室內的配線不小于2.5mm2。電度表選用與微機抄表系統接口的寬負荷表10(40)A。
在電子時代的今日,很難估計會出現什么新的家用電器產品,特別是廚房用電設備。為適應這種難以預料的發展,除了在廚房設置較以往多一些的插座外,其供電回路的容量也適當放大,可視住宅面積大小,其配電線路選為:BV-3×4mm2。
對于面積較大的高級住宅,其安裝容量按家用電器的設置累計而成,通常大于10kW。單身公寓面積雖小,但“五臟俱全”,其用電量約為3~4kW/戶。
在生活水平日漸提高的今日,提高用電可靠性、縮小停電范圍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些設計中,應給予廚房、衛生間用電各一個專用回路,其上設置IΔn=30mA的漏電斷路器;
客廳、餐廳及臥室用插座則由另一回路供電,其上亦設IΔn=30mA的漏電斷路器;照明、壁掛式空調用回路不設置RCD,原因是它們可視為固定安裝設備,不會像電吹風、電熨斗這些手持的用電設備,使人們有發生間接接觸觸電事故的可能。
參考文獻:
[1]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BG50054-95
篇6
【關鍵詞】安全電流和電壓;電擊保護;照明裝置的接零保護
【中圖分類號】TU578【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674-3954(2011)03-0327-01
一、安全電流和電壓
觸電又叫電擊,它導致心室纖顫而使人死亡,實驗表明:流過人體的電流在30mA及以下時不會產生心室纖顫,不致死亡。大量測試數據又表明:在正常環境下,人體的平均總阻抗在1000Ω以上,在潮濕環境中,則在1000Ω以下。根據這個平均數,國際電工委員會規定了長期保持接觸的電壓最大值:對于15~100Hz交流在正常環境下為50V,在潮濕環境下為25V,對于脈動值不超過10%的直流,則相應為120V及60V。我國規定的安全電壓標準為:42V、36V、24V、12V、6V。
二、電擊保護
防止與正常帶電體接觸而遭電擊的保護稱為直接電擊保護,其主要措施是設置使人體不能與帶電部分接觸的絕緣、必須的遮攔等或采用安全電壓。預防與正常時不帶電而異常時帶電的金屬結構(如燈具外殼)的接觸而采取的保護,稱為故障情況下的電擊保護,其主要方法是將電源自動切斷、或采用雙重絕緣的電氣產品或使人不致于觸及不同電壓的兩點或采用等電位聯結等。
在照明系統中正常工作時和故障情況下的電擊保護是采取下列方式:
1、采用安全電壓
如手提行燈及電纜隧道中的照明等都采用36V安全電壓。但此時電源變壓器(220/36V)的一、二次繞組間必須有接地屏蔽層或采用雙重絕緣;二次回路中的帶電部分必須與其他電壓回路的導體、大地等隔離。
2、接零保護
照明裝置采用接零保護,即將設備外殼接在零線上。我國目前多數采用三相四線系統(TN-C方式),中性線和保護線合一(PEN線),通過電力系統中性點直接接地。當設備發生故障時(絕緣損壞)能形成較大的短路電流,從而使線路保護裝置很快動作,切斷故障設備的電源。
3、采用殘余電流保護裝置(漏電保護)
通過保護裝置主回路各級電流的失量和稱為殘余電流。正常工作時,殘余電流值為零;當人接觸到帶電體或所保護的線路及設備絕緣損壞時,呈現殘余電流。對于直接接觸保護,采用30mA及以下的數值作為殘余電流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對于間接接觸保護,則采用通用接觸電壓極限值除以接地電阻所得的商,作為該裝置的動作電流。
在接零保護系統中,當過電流保護不能滿足切斷電源的要求時(靈敏度不夠),可采用殘余電流保護。
三、照明裝置的接零保護
照明裝置中需要實行接零的正常不帶電的金屬部分是:照明器的金屬外殼,開關、插座、降壓變壓器、配電盤的金屬外殼,支架、鋼管、電纜的金屬外皮等。
在有不導電地面(木制的、瀝青的)的干燥的實驗室、住宅、辦公室以及民用的干燥房間內,當設備的交流額定電壓不超過380/220V,直流電壓不超過400V時,不需要接零。但當維護人員因某種原因同時可觸及到電氣設備和已接地的其他物體時則例外。
在一般房間內,當電流額定電壓為127V和直流額定電壓為110V及以下時,也不需要接零(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和屋外裝置中交流127V和直流110V的裝置應接地)。
照明器接零的三種情況;
1、當接燈線使用明敷無保護絕緣導線時,接地線應從照明器最近的固定支座或接線盒處引出。
2、在無爆炸危險的房間中,當采用電纜或穿管導線接到照明器時,零線在照明器內連接。
3、如果照明器用插座配電,則接地線應接在插座上。
每個照明器的外殼都應以單獨的接地支線與接地干線相連,不得將幾個照明器的外殼用接地支線串聯。避免在首端照明器外殼的接地支線折斷或發生其他故障時,后面的照明器均失去保護作用,造成觸電事故。
正常時以交流電源供電而在事故時以直流操作電源供電的應急照明線路,不允許利用其中性線來作接零線,應急照明器及設備應采用單獨的接零線與附近照明線路的中性線連接。
當中性線被利用作接零時,中性線的末端應重復接地。為此,中性線的末端可與不同配電箱或不同分支線的中性線相連或與其他接地體聯結。在配電箱處,中性線應與配電箱一起與接地網連接。
在用作接零的中性線上不允許裝設熔絲和開關。但允許安裝能同時將相線和中性線斷開的開關。如中性線被別的回路和設備用作接零時(如應急照明器接零),仍不允許裝設斷開中性線的開關設備。
攜帶式用電設備應采用攜帶型導線的特備芯線來接零,這條芯線不能用來傳導電流。
在供攜帶式用電設備用的插座上,應備有專供接零用的插孔。
在中性線直接接地的電氣裝置中。為了保證自動切斷故障段,接地導體(接零導體)應這樣選擇:當相線和接地導體間短路(單相短路)時,無論它是發生在網絡的哪一點,所產生的短路電流至少應超過附近熔絲額定電流的4倍,或該線路自動空氣開關過電流自動脫口器整定電流的1.5倍。對于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和屋外裝置,上述短路電流倍數應更大一些。
在同一電路中不宜將一部分設備接地,而另一部分設備接零,因為在這種方式中,當接地的設備絕緣破壞時,一般接地電流不能使保護熔絲熔斷,此時零線對地電壓升高(嚴重時可達到相電壓的一半),使所有與接零設備接觸的人都有觸電危險。
篇7
關鍵詞:住宅 衛生間 電氣安全 設計
住宅衛生問的電氣安全因其環境的特殊性,顯得尤為突出?,F在的住宅衛生間已不再僅是功能單一的洗漱場所,它越來越成為人們放松心情、緩解疲勞、享受生活的地方。因此,衛生間的設計也盡可能地做到美觀、舒適和實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忽略了衛生間的電氣安全,并未對住宅電氣的安全設施按標準正確設置。其實,作為住宅的一個特殊地點,浴室屬電擊危險場所。人在洗澡時皮膚濕透且赤足,其電阻急劇下降,即使在低于接觸電壓限值50V的情況下,發生觸電也可產生過量的人體通過電流而致人死傷,由此可見,住宅:衛牛問電氣安全設計的重要性。住宅衛生問電氣安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漏電保護
住宅衛生問一般設有洗浴設備,屬于嚴熏潮濕場所。JOJ/Tl6—9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以下簡稱《民規》)第14.3.10條第(3)款規定:“環境特別惡劣或潮濕場所(如鍋爐房、食堂、地下室及浴室)的電氣設備宜設置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同時,按照GB50096—1999《住宅設計規范》(以下簡稱《住規》)第6.5.2第3、4款規定: “住宅衛生問電源插座應設置漏電保護裝置。”在設計中,住宅衛生間電源插座均采用漏電動作電流30mA的漏電保護裝置。那根據是什么呢?GBl3955~92《漏電保護器安裝和運行》(以下簡稱《漏規》)第5.6.2條規定:“安裝在潮濕場所的電氣設備應選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為15~30mA快速動作的漏電保護器。”《民規》第14.8.2.9條第(1)款也規定:“在3區內安裝插座,必須符合以下條件才是允許的:c.由采取了漏電保護措施的供電線路供電,其動作電流不應超過30mA。”(所謂3區的含義請參照本文第三部分內容)因此,住宅衛生間電源插座漏電電流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可定為30mA。
但是《民規》第14。3.11條第(2)款規定:“環境惡劣或潮濕場所的用電設備,漏電電流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為6~10mA。”這條應理解為下述情況:在高級住宅及別墅的設計中,其主臥衛生問往往選用按摩浴缸,此時,就應根據99S304《衛生設備安裝》第116頁要求,提供按摩浴缸盆下的循環水泵一個漏電動作電流為6mA的供電回路(即A級GFCl保護)。
2、等電位聯結
《住規》第6.5.2條第6款規定:“設有洗浴設備的二衛生間應作局部等電位聯結?!蓖瑫r, 《民規》第14.8.2.2條規定:“輔助等電位聯結必須將0、1、2及3區內所有裝置外可導電部分,與位于這些區內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的保護線連結起來,并通過總接地端子與接地裝置相連?!痹谠O計中,根據國標圖集02D501—2《等電位聯結安裝》,往往只注意了LEB端子與衛生問插座PE線的聯結。其實,還應加上衛生間壁燈及頂燈PE線的聯接。
衛生問面盆上方現一般設餐壁燈,其安裝高度為1.8m~2.Om。根據GB50303—2002《建筑電氣工程施二[質量驗收規范》第重9.1。6條規定:“當燈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時,燈具的可接近導體必須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應有專用接地螺栓,且有標識?!睂?,衛生間壁燈必須接PE線,設計基本上均能滿足此要求。但部分設計卻忽略了衛生問頂燈,雖然我們在設計時頂燈為吸頂安裝,但用戶在二次裝修時往往在衛生問采用吊頂,這時頂燈(或浴霸)就嵌入吊頂安裝,其高度往往小于2.4m。最然,頂燈在設計時也應接PE線。 在設計中,衛生問壁燈及頂燈PE線的引入有三種方式:一是通過戶內小開關箱的照明回路采用BV(3×2.5)引來;二是從衛生問內插座PE線弓|來;三是從衛生間內設置的LEB端子引來。但第一科方法中,專為衛生問配置PE線顯得不經濟,第二種方式受施工質量及住戶二次裝修時插座位置變動的影響,有可能造成實際PE線并未真正聯結。筆者認為,第三種方式為最好。
02D501—2《等電位聯結安裝》第l6頁中,LEB線均采用BVR—l×4mm2導線在地面內或墻內穿塑料管暗敷。其實,LEB線也可用BVR—l×2.5mm2導線穿塑料管暗設。02D501—2第5頁的表1提供了等電位聯結線截面的選擇標準,其中對局部等電位聯結線是這樣說明:一般值為不小于0,5XPE線截而,最小值在有機械保護時為2.5ram2銅線。
3、l及2區內線路、開關和控制設備的裝設
《民規》第14.8.2.8條規定: “在0、1及2區內,不允許非本區的配電線路通過;也不允許在該區內裝設接線盒。”同時第14。8.2.9條規定:“開關和控制設備的裝設,須符合以下要求: (1)在0、1及2區內,嚴禁裝設開關設備及輔助設備: (2)任何開關的插座,必須至少距淋浴間的門邊0.6m以上:(3)當未采取安全超低壓供電及其用電器具時,在0區內,只允許采用專用于澡盆的電器;在1區內,只可裝設水加熱器;在2區內,只可裝設水加熱器及Il級照明器。”其巾強調的是0、l及2區內電氣設計要求。要正確理解此條,必須掌握0、l及2區的區域劃分?!睹褚帯犯戒汦.2用文字及圖示完整地加以說明:0區為澡盆或淋浴盆的內部;l區的限界為圍繞澡盆或淋浴盆的垂贏平面;或對于無盆淋浴,距離淋浴噴頭0.60m的垂直平面,地面和地面之上2.25m的水平面;2區的限界為2區外界的垂直平面和2區之外2.40m的平行垂直平面,地面和地面之上2.25m的水平面;3區的限界為2區外界的垂直平面和2區之外2.40m的平行垂直平面,地面和地面之上2.25m的水平面。
需要說明的是,1、2區的限界規定的水平面為“地面和地面之上2.25m?!彼?,暗設于現澆板內的線路及超過2.25m安裝的排氣扇接線盒就不處于0、l及2區內,當然也就不違反規范。
4、衛生問內電氣設備選用應能保障用電安全
篇8
[關鍵詞]天然氣管道;壓氣站;電氣安全設計
中圖分類號:TE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0-0374-02
引言
天然氣站場是輸氣管道工程中各類工藝站場的總稱。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天然氣、給管道天然氣增壓、分輸天然氣、配氣、儲氣調峰、發送和接收清管器等。按它們在輸氣管道中所處的位置分為:輸氣首站、輸氣末站和中間站3大類型及一些附屬站場。按站場自身的功能可分為:壓氣站、分輸站、清管站、清管分輸站、配氣站等。天然氣站場是屬于易燃易爆的重點場所,存在可燃氣體泄漏的可能,一旦雷電與靜電在裝置上產生火花,易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因此,對天然氣站的進行科學合理的電氣安全設計是保證站場及其設施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天然氣管道壓氣站生產環境
天然氣管道站場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爆炸性氣體和爆炸性粉塵,引起爆炸和火災,生產環境主要包括爆炸性環境和火災危險環境兩種。在進行電氣設計時,應作出相關環境的電氣設計。
爆炸性環境指含有爆炸性氣體和爆炸性粉塵的環境。爆炸性氣體存在引爆火花、高溫或電弧的環境下,會發生爆炸。主要包括爆炸性粉塵、可燃導電粉塵、可燃非導電粉塵、可燃纖維四類。
火災危險環境,是指在生產、加工、處理和儲運的過程中,能引起火災危險的區域。能引起火災的物質有:閃點高于環境溫度的可燃液體;操作溫度高于可燃液體閃點時,有可能泄露但不能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可燃液體;不可能形成爆炸性粉塵混合物的懸浮狀、堆積狀可燃粉塵或可燃纖維以及其他固體狀可燃物質。
2 爆炸危險環境分區
按照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92)規定,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的類型和等級應根據物質狀態和危險程度的不同,以及發生爆炸、火災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劃分為三類八級。即氣體或蒸汽與空氣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氣體的爆炸危險場所分為三級;粉塵或纖維與空氣形成的爆炸危險混合物分為二級;火災危險場所按可燃液體、可燃粉塵和纖維、可燃固體分為三級。對于天然氣站場,其危險場所主要是爆炸性氣體及火災危險場所,共兩類六級, 本文將作重點闡述。在天然氣站場,粉塵或纖維與空氣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基本上不可能存在, 因而只作簡單介紹。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危險區域除按以上等級原則分區外,還要確定危險區域的范圍。一般應根據釋放源的級別和位置、易燃物質的性質、通風條件、障礙物及生產條件、運行經驗, 進行技術經濟指標比較后綜合確定。
爆炸性區域劃分的結果對電氣設備的選型、電線電纜的選擇與敷設、安裝標準等有重要影響。在進行電氣設計時應根據釋放源的級別和位置、通風條件、易燃物質的性質等綜合分析確定。如果危險區域等級和范圍劃分不正確,勢必導致防爆產品的選擇不當、保護裝置設置不合理, 這會釀下嚴重的事故隱患。為此, 在危險區域等級和范圍的劃分問題上必須慎之又慎, 切不可疏忽大意。
天然氣站場主要包括天然氣壓縮機房、分析小屋、過濾裝置區、計量裝置區、調壓裝置區等。屬于爆炸危險1區的范圍很少,絕大部分屬于爆炸危險2區。而泵房、管理用房或綜合房等,按相關規范要求在總平面圖中應將它們布置在安全(非危險)環境中,因而這些建(構)筑物所處環境不屬于爆炸危險環境。
3 防爆電氣設備選型
3.1 電氣設備的防爆
電氣設備的防爆主要是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或控制電氣設備產生的火花、電弧和高溫。常用的防爆型電器設備有: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標志為ia、ib;隔爆型電氣設備,以d為標志;增安型電氣設備,標志為e;正壓型電氣設備,以p為標志;充油型電氣設備,標志為o;無火花型電氣設備,標志為n;充沙型電氣設備和特殊型電氣設備等。
電氣防爆措施:
(1)采用防爆外殼。當爆炸性混合物進入防爆型殼體內發生爆炸時,外殼不會變形,火焰從外殼之間的間隙傳出時,已經受到足夠的冷卻,它的能量已經不能引燃外界的爆炸性混合物,從而起到了防爆作用。
(2)采用本質安全電路。當電流和電壓都比較小時,在電路中采取一定措施,使線路或設備產生的電火花能量不能引燃外界的爆炸性混合物。
(3)隔離法,主要是將爆炸性混合物與產生火花等危險因素的部分隔離,如正壓型、充油型電氣設備。
(4)制設備正常工作的圍堵,如增安型電氣設備。
3.2 爆炸性環境的電氣設備選擇原則
(1) 根據爆炸危險區域的分區,電氣設備的種類和防爆結構的要求來選擇相應的電氣設備。
(2) 所選防爆電氣設備的級別和組別,不應低于所在爆炸氣體環境內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級別和組別。當存在有兩種以上易燃易爆物質形成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時,應按危險程度較高的級別和組別來選用相關的防爆電氣設備。
(3) 爆炸危險區域內的電氣設備, 還應符合周圍環境內化學的、機械的、溫度的(高溫或嚴寒)、微生物 (如霉菌) 以及塵埃、風沙等不同環境條件對電氣設備的要求。
(4) 爆炸性粉塵環境防爆電氣設備的選擇原則同上。
(5) 火災危險環境不用防爆電氣設備, 但要用防護等級較高的電氣設備。一般常用的防護等級不低于IP44或 IP54等。
根據以上原則,結合設計實踐,個人認為防爆電氣設備的選用歸納起來應注意以下兩點:
(1) 0區場所,只允許選 ia 級本質安全型(0區盡量不安或少安電氣設備, 一般主要是檢測儀表可能安在0區);1區、2區常選隔爆型或增安型, 即dⅡA、dⅡB、dⅡC、eⅡ (有些 1 區不允許選用增安型)等。
(2) 一般只要防爆分區正確,據此所選的電氣設備能夠滿足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級別、組別的要求和環境的要求即可。不可盲目地為提高安全可靠性而選用更高一級或兩級的電氣設備。例如, 汽油在2區環境中的防爆電器, 選dⅡA T3即可,沒有必要選用dⅡBT3 或 dⅡB T5、dⅡC T6 等。否則, 技術經濟指標不合理, 而且增加了工程造價。
4 防雷與接地設計
雷電是大氣中的一種劇烈放電現象, 其具有極大的綜合性破壞力。因此需進行安全的電氣設計及接地裝置。
電氣設計。按照《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劃定爆炸和火災危險區域,選擇防爆電氣設備的級別。對電纜及電纜溝采用阻燃性材料填實封堵,防止氣體和液體進入配電室和控制室內;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站內氣體Ⅰ區爆炸危險區劃分為第二類,防止直擊雷、感應雷,防止雷電波侵入等安全措施。
接地裝置。除獨立避雷針外,加氣站內所有接地系統如防雷接地、電氣系統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靜電接地、信息系統接地等共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要求不大于 4 歐姆。全場站接地網由建筑基礎加人工環形接地網組成。其中水平接地體采用-40×4mm 熱鍍鋅扁鋼, 埋深 0.8m 敷設, 過門口處埋深1m。 垂直接地極采用∠50×50mm,L=2500mm 熱鍍鋅角鋼,間距為 5m。施工完畢后應測量接地電阻,如不滿足要求應增加接地極根數。加氣機、加氣柱、LNG 儲罐橇、高壓泵橇、高壓氣化器、高壓儲氣瓶組、放空管(帶阻火器)、輸氣管道、充裝和卸氣口等均需可靠接地,接地點不少于 2 處,兩接地點的距離不大于 30m,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 歐姆。
站內所有電氣設備金屬外殼均應接地。除照明燈具以外的電氣設備,應采用專門的接地線,該接地線如與相線敷設在同一保護管內時,應具有與相線相同的絕緣,其他金屬管線、電纜的金屬外皮等,只能作為輔助接地線。
5 防靜電電氣設計要點
天然氣管道壓氣站靜電的危害,一是引起閃爆和火災;二是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也可能造成其觸電;三是損壞儀器儀表。天然氣管道壓氣站的防靜電設計應象消防工作一樣, 貫徹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遵循系統防靜電的設計原則。因為天然氣場站里的管道、設備都是導體, 因而最直接最有效的防靜電措施就是直接將靜電通過導線連接泄放到大地。天然氣場站通常采用的防靜電措施是:
(1) 為管道、分離器、過濾器及機械設備等容易產生靜電的設備設置良好的接地裝置, 以保證其所產生的靜電能迅速導入地下。
(2) 為防止設備與設備之間、設備與管道之間, 管道與容器之間產生電位差, 在其連接處特別是在靜電放電可能引起燃爆的部位, 用金屬導體將其連接在一起并接地以消除電位差。按照規范要求, 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不大于 10Ω。
(3) 在爆炸危險區域內的天然氣管道上的法蘭等連接處應用金屬線跨接。當法蘭的連接螺栓不少于 5 根時, 在非腐蝕環境下可不跨接。
(4) 防靜電接地與防雷接地、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及信息系統的接地等, 宜共用接地裝置, 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4Ω。
6.天然氣場站安全防護措施
一個完善的天然氣站場電氣安全需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首先外部防雷裝置(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承接50%以下的雷電流并將其泄入大地;
其次是采用等電位連結、屏蔽、防閃絡技術和裝置,阻塞雷電波沿金屬導線和空間電磁場入侵的途徑;
再次是電涌保護,利用某些元件的非線性特性,組成電涌保護器(SPD)并將其連結在配電和信號線路中,將累計產生的過電壓和過電流通過SPD泄人大地。
其四是按規定設置防雷電、靜電裝置,并對其進行定期檢測檢修,保證接地完好有效,接地電阻符合要求;保證閥門、法蘭用金屬線跨接且可靠接地;法蘭連接間電阻應小于0.03Ω,對地電阻不得大于100Ω;檢修拆除的跨接線一定要恢復。
最后是提高設備的本質安全程度,保證設備完好。要嚴把設備的采購、安裝、驗收關,確保設備本質安全。工藝設備要常維護保養、勤檢查,消除跑、冒、滴、漏;電氣設備要選用相應的安全等級和防爆等級,在運行檢修過程中嚴禁對其進行改裝、拆除或降低等級;漏電保護、短路保護、絕緣、屏護等要隨時完好有效;檢測報警裝置要定期標定校驗。
7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在天然氣管道壓氣站電氣安全設計方面僅對其關鍵環節進行了總結、分析。天然氣管道壓氣站進行電氣設計時,設計人員應首先考慮生產的安全性。進行設計時應判斷和確定環境性質,并對環境進行危險區域劃分掌握電氣設備的選擇原則和電氣設備的產品性能,嚴格細致地進行電氣設計,從而有效防止爆炸條件的形成,并減輕爆炸、火災的等的危險程度,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魯永江.淺談石油化工企業電氣防爆設計.上海市電氣工程設計研究2009年學術年會,2009:198-200.
[2] 張艷輪.淺談化企業爆炸危險環境電氣設計的若干問題[J].中國化工貿易,2011(10):37-38.
[3] 劉華.化工企業的電氣安全設計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09,(10);3.
[4] 鄭世紅.淺議化工企業防爆廠房電氣設計的安全措施.中國化工貿易,2011,3(8):28.
篇9
關鍵詞 安全管理;配電設備;低壓電氣;供電設備;試析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051-089-01
低壓電氣的供電系統以及配電系統是否處于安全運行狀態,是影響低壓電氣系統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旦低壓電氣系統當中出現安全隱患,將可能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因此,要重視管理低壓供配電系統及其配電設備,從而保障低壓電氣系統的穩定運行。
1 低壓電氣系統的構成分析
低壓電氣的變配電系統由配電設備與變電設備,發電設備以及備用電源組成。其中開關、支架、電纜以及接地裝置等既是變電設備,同時也是配電設備;電容器以及變壓器屬于變電設備,配電線路以及電線屬于配電設備;配電分柜以及配電箱等也屬于配電設備,而內燃機以及發電機等屬于電源設備。以上分析的各種設備具有不同的功能,但都能夠在電氣系統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某一設備出現安全故障,將會對整個供配電系統的安全運行造成影響,所以要針對性的管理好配電設備以及變電設備。
2 低壓電氣供配電及設備安全管理分析
2.1 對低壓設備進行安全設置
為了確保低壓供電以及配電系統處于安全狀態,預防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則在設置供配電系統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確保室外的低壓系統能夠對自身所使用的配電箱進行有效分配,并保證室內低壓系統當中的電屏裝置能夠得到靈活的調整,以便保證配電系統當中的分級配電功能得以順利實施。
2)如果需要優化設置低壓系統當中的電箱以及照明設備,則應采用兩條不同的線路安裝電箱與其他電氣設備;在一般情況下,會將照明設備安裝于低壓動力開關上側部分,以避免發生電氣故障時,照明設備遭到破壞。
3)如果配電箱的等級為末級,則在實際配電的過程中,應注意進行相應的關箱設置以及開箱設置,并保證不同的低壓用電設備擁有獨立的開關箱。
4)對于低壓電源附近的區域,應設置合理的總配電箱,并注意將分配電箱安裝于低壓用電設備較為集中的區域。為了保證設備安全,則應確保開關箱與配電箱之間的距離在30 m以下,用電設備與開關箱之間的距離應在3 m以下。
5)在對低壓開關箱與配電箱進行設置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好周圍的環境,以免因通風不良以及濕度較大等因素對設備安全運行造成影響;此外,如果環境當中存在損害性液體,易燃氣體,以及可能會出現強烈震動現象時,應避免安裝低壓電氣設備。
6)在安裝好低壓電氣系統之后,應將電氣設備周圍的雜物清理干凈,并注意將設備的進線口以及出線口設置于設備底部,以免對系統的安全運行造成影響。
2.2 對低壓電氣系統進行安全防護
安全防護是進行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徑,在進行安全防護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確保低壓線路以及高壓線路的正下方處于相對的空曠狀態,例如,禁止將作業棚以及生活設施等設置在低壓線路的下方,也不得將工程施工構件以及雜物等堆放于線路下方。
2)在對低壓線路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應保證架具邊緣與線路邊線之間隔開一定的距離,以保證低壓線路的安全。當低壓線路當中的外電線所具有的電壓為一千瓦以下時,應禁止在4 m以內的范圍開展相關的施工工作;如果其工作電壓在十千瓦以下以及一千瓦以上,則為了確保安全,則應在電線6 m以外的范圍進行相應的操作;總而言之,當電壓越高時,相應的安全距離也就越遠。另外,不得將腳手架安置在外線路附近的區域,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3)在設計低壓電氣系統當中的低壓線路時,要注意進行相應的架空處理以及接地處理;另外,如果部分物體被設置在安全距離以內,則應對其進行防護,如可以在設備周圍設置防護欄以及警示牌等。
2.3 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電氣設備進行管理
管理好低壓電氣設備是保障設備安全的一種重要途徑,對此應根據電氣系統的實際狀況,定期檢修電氣設備,以保證其處于良性運行狀態;同時要向低壓電氣用戶普及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另外,應制定出設備試驗計劃,以保證處于工作狀態的設備能夠得到定期的試驗,從而排除安全隱患;如果在試驗的過程中發現設備存在異常狀況,則應對其進行針對性的防護以及調整;還需要定期檢查接地電阻是否能夠滿足防雷要求,以及接地網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等。如低壓用戶擁有自備電源,則應落實好用電防護工作,并定期檢修電氣保護裝置。在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時,應做到認真細致,以便能夠發現設備當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如發現安全隱患,則應及時記錄好存在的安全隱患,記錄備案之后要及時通知用戶,并要求用戶處理好安全隱患,如對正在使用的低壓電氣系統進行有效的整改等,從而確保電氣設備處于安全運行狀態。
3 結束語
低壓電氣系統及其配電設備、供電設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著經常性的聯系,對此,應采用針對性的措施管理好電氣系統以及系統當中的設備,以便保證設備處于穩定以及安全運行狀態??偠灾?,在低壓用電需求不斷增長的今天,應重視提高供電質量以及配電質量,并保證供電安全以及用電安全。
參考文獻
[1]胡志強.火力發電廠低壓電氣設備二次回路上工作安全事項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15(23):694-695.
篇10
關鍵詞:低壓電氣;供配電;分析
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日益加快,城市化建設規模持續擴大,對供電安全、供電質量的要求、電氣設備的要求、供電質量的要求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對變配電設備的檢查修理要求也日益嚴格和規范。因此,不斷加強如何實現并滿足這些要求,是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學習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檢查修理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提高服務質量才是解決之道,才能為設備發展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并適應新時期對我們的各項要求。
1 電氣設備的安全防護措施分析
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在商務辦公區、化工廠區等場所會經常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更有甚者會導致通訊、交通、能源等損失,為防止和避免這種損失,必須加強對高低壓變配電設備安全管理與維修,必須有預防措施,結合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各種演練和安全檢查,消除各種隱患,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大量研究結果和實踐表明:多變且復雜的使用環境會直接影響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電氣設備的使用環境,也顯著影響了電器設備的安全防護的有效性?,F階段,包括粉塵污染、濕度過大以及腐蝕問題的產生均有可能導致其影響環境范圍內低壓電氣設備的有效運行。與此同時,異常物體進入電氣設備運行系統當中也有可能導致設備運行出現非正常動作。因此,低壓電器設備安全防護的關鍵是如何將異常物體因素與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以及這些環境因素相隔離。
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可以借助于對密封結構、防護罩以及過濾網的綜合應用實現對低壓電氣設備外殼的有效防護,使外界環境各類因素能夠與電氣設備之前形成有效的隔離,從而達到安全防護的關鍵目的。與此同時,基于以上有關低壓電氣設備安全防護基本原理的分析,現階段所涉及到的具體防護形式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首先是有關人為性因素的控制,即相關工作人員在實踐工作過程當中應當嚴禁與電氣設備外殼待危險標志的部件發生直接接觸,與此同時,還應當通過有效落實日常性監督管理工作,以達到阻止外界異常物體進入電氣設備內部的目的;其次是控制有關客觀性因素,即應當那個防止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當中出現以直淋、滴落、直浸、直濺以及直潛形式出現的液體進入問題,以保障相關電氣設備的可以正常使用。
2 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的安全防護措施
在有關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的安全防護過程當中,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確保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均能夠實現良好且穩定的應用性能:
2.1 在高壓線路及低壓線路敷設區域的下部位置,應當避免出現任何形式的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也不得在該區域范圍內進行建筑施工項目生活設施或是作業棚的臨時性搭設處理。與此同時,應當安排專人以巡查的方式,確保高低壓線路敷設周邊區域內不存在任何雜物或是構建的堆放問題。
2.2 在實際施工過程當中,應當杜絕將腳手架搭設在相鄰架空線路位置,確保電壓等級在10kV單位以上的架空線路邊緣相對于施工現場各種垂吊物邊緣位置的有效距離保持在2m單位及以上;再次,在有關低壓線路的設置過程當中,需要確保線路敷設位置在地表以下,或是對其進行架空處理(架空處理下應當確保電纜線路金屬外皮能夠在進戶端位置實現可靠性接地)。
2.3 在實際施工過程當中,基于對施工作業人員實踐操作安全性因素的考量,應當確保架空線路邊線位置相對于架具結構的邊緣位置留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在現行施工規范及標準當中,應當針對這一安全距離進行詳細的規定。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多以鄰近架空線路的電壓等級差異性實現對安全距離的有效劃分。一般情況下,在鄰近架空線路電壓等級低于1kV單位的情況下,架空線路邊線位置應當保持與架具結構邊緣位置4m及以上的安全距離;而在鄰近架空線路電壓等級在1kV單位以上且10kV單位以下的情況下,架空線路邊線位置應當保持與架具結構邊緣位置6m及以上的安全距離。從這一角度上來說,結合低壓電器供配電應用實際情況,針對這一安全距離進行合理調整同樣是安全防護的重要內容之一。
2.4 若受到客觀因素限制影響,無法在施工現場滿足以上各類型安全距離的設定,就要求預先針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位置進行必要的防護處理(可采取增設警示標志或是增設防護欄的方式),在確保施工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有條不紊的展開施工作業。
3 保障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安全管理的必要措施
如果將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的應用視作一個整體系統,這一整體中最為基礎與根本的環節之一則是安全管理。從大量的實踐研究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只有先確保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管理的安全性,才能夠確保真正實現以上各類型設備在整個運行系統中相關功能。在這一過程當中,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面向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終端應用客戶進行相關的安全管理知識的宣傳與普及,配合相應設備定期性維修檢修工作的開展,提高客戶方面對于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安全管理與使用的認知水平。與此同時,管理方面還應當安排專人以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針對處于運行狀態下的各類型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進行系統且全面的檢查,在這一階段發展各種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問題,最大限度的確保用電設備運行的正常性與穩定性。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無論是對于何種類型的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而言,均應當在既定的時間范圍內進行相應的預防性試驗,結合預防性試驗所反應的設備運行狀態,針對現階段所采取的防護措施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優化,借助于此種方式確保接地網以及接地電阻正常使用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在此基礎之上,對于自備電源的客戶來說,需要重點關注對用電防護措施的有效宣傳與落實,定期展開相關機電保護設備的優化升級與維護,確保其所執行的檢驗工作能夠與現階段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安全管理的相關標準相適應。
4 結束語
在生活與工作中,供配電系統是否可靠和安全,將直接關系人身生命安全,因此,任何事故都會將導致難以估計的后果,因此,供配電系統尤其是常用低壓電器供配的安全性是及其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張冰,許立國.淺析供配電設計中電力監控系統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7).
[2] 程曉榮.寬帶電力線通信信道特性及網管技術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06.
[3] 吳正平.超高層建筑配電系統設計介紹[J].建筑電氣,2011,(09).
[4] 徐曉麗.建筑護結構熱分析及人工冷源智能控制系統研究[D].天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