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監測系統范文
時間:2023-04-01 08:51: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輿情監測系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緒論
1.1什么是輿情監測系統。輿情是“輿論情況”的簡稱,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圍繞中介性社會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作為主體的民眾對作為客體的社會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度。它是較多群眾關于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等等表現的總和。出現了社會輿情相關行政部門和新聞媒體等機構想第一時間的獲得輿情信息就造就了輿情監測系統的產生。輿情監測系統是指通過相關的專業輿情軟件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算法將互聯網上繁雜的數據信息當中用戶所關注的信息抓取出來,并通過分析過濾等方式,最終呈現出與需求相匹配的輿情信息,并以輿情報告形式呈現。
1.2輿情監測系統現狀。我國關于輿情監測系統的研究始于2005年,經過10年的發展輿情監測系統在功能上已經發展的相當完善,通過輿情服務對象輿情監測系統大體可以分為:以人民網為代表的綜合輿情監測系統、以軍犬、紅麥等商業系統提供商為代表的特定行業輿情監測系統、以地方綜合網站為代表的區域輿情監測系統。近兩三年地方網站紛紛加大了輿情監測的投入,在輿情監測系統上又有了一定的創新,逐步成為輿情監測的新生力量,得到廣大區域客戶的歡迎。
2系統設計思路
2.1系統架構
2.2技術選型。為了保證輿情監測系統的高效、安全和跨平臺等特性,在技術選型上決定所有服務器使用Linux系統,結構上采用多層B/S結構,在開發語言上選擇JavaEE體系結構和MVC三層設計模式。
2.3系統構成。輿情監測系統從信息采集到生成最終輿情報告經過五個階段:信息采集、信息加工、輿情分析、輿情、輿情跟蹤輿情報告,其中每個階段又分為五個獨立子系統進行處理。
2.4關鍵技術
2.4.1敏感分析技術。針對互聯網上敏感詞的多樣性,我們對于采集來的信息進行預加工,將信息按照時間、地點、事件等條件進行分類,同時我們將用戶輸入的敏感詞邏輯關系表達式進行分詞,形成模糊查詢條件,將符合模糊條件的信息導入備選庫,在形成檢索的敏感詞中引入同義詞、反義詞、拼音、字形等擴充進一步完善查詢條件,再從備選庫中將符合條件的信息展示出來。
但是在現實操作中輿情信息者為了避免計算機自動識別和關鍵詞屏蔽,往往會將敏感詞進行修飾,其中主要的干擾手段有:敏感詞之間加入空格或者特殊字符;使用會意字、同音字或拼音等代替敏感詞中的部分文字;使用圖片、圖形等代替敏感詞中部分文字。針對這些變形我們可以通過分詞技術、OCR識別技術、正則表達式等方式去除干擾。
同時為了增加敏感詞檢索效率,我們會將用戶輸入的敏感詞邏輯關系表達式識別成一個個的關鍵詞進行索引。信息預加工的時候如果信息敏感詞可以在索引中找到關鍵詞直接歸類,如不在索引中找到將信息導入備選庫,系統每天零點將備選庫中信息進行二次計算避免信息的遺漏。
2.4.2熱點預判技術。互聯網每天新增的信息數量龐大、內容覆蓋領域廣泛。很難通過原有的跟蹤技術分析熱點事件。但我們根據網絡傳播的規律可以得到從信息產生到成為熱點大體需要1-3個小時的發酵期,在這幾個小時內信息如果沒有引起權威渠道(重點網站、社區或知名自媒體)的關注,信息將會進入沉淀期,沉淀期的信息要重新成為熱點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通過同型或異型熱點話題誘發關注;2、權威渠道的再次關注。如果發酵期被權威渠道關注將進入關注期,信息將會出現第一個報道峰值,此階段大體時間0.5-2小時,具體時間根據自媒體推廣時間和搜索引擎抓取時間而定。之后會進入傳播期,傳播期的時間不好預測有可能是幾個小時或者是幾天,如在傳播期得到網友的關注被廣泛轉載和推薦將進入消息的井噴期,此時將出現第二個報道峰值,此時的報道將主要是消息的解讀、縱深、相關等內容,這樣熱點正式形成。我們對于熱點的預判應該在信息的傳播期進行分析,系統采集到信息后兩個小時,開始分析信息“每小時熱度”(每小時熱度是由以下幾方面決定的:1、是否是近期熱點事件(可以通過百度搜索風云榜查詢);2、此事件相關話題的報道數量;3、此事件報道的網頁站點的權威度(可以參考百度指數和pr值);4、此事件報道的網頁點擊量、分享量和評論情況),我們分析5-10小時熱度曲線得到信息傳播的熱力發展情況,如曲線無衰減或較少衰減我們就認定此信息為熱點事件。
2.4.3信息排重技術。因為互聯網網站數量十分龐大,網站信息同質化情況嚴重,造成采集來的信息重復度很高,對于輿情分析來說相同內容信息只需要顯示一條就可以,所以就產生了信息排重的需求。我們通過信息指紋技術進行信息排重。信息指紋技術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釋是:提取一個信息的特征,通常是一組詞或者一組詞+權重,然后根據這組詞調用特別的算法,例如MD5,將之轉化為一組代碼,這組代碼就成為標識這個信息的指紋。生成信息指紋之前先將采集來的信息去除非特征關鍵詞、連接詞、形容詞、語氣詞等干擾關鍵詞,針對每段剩余的關鍵詞生成信息指紋,比對疑似相同內容的文章各段的信息指紋判斷內容是否相同。
篇2
Research of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campus network based on
Nutch and meta search engine technology
Nie Y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02,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insufficient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work, combined with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in colleges, the whole scheme of constructing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system is present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 based on Nutch searching engine is applied to campus network.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eta search engine is used on the Internet. The keywords feature library matching is used for automatic experiment monitoring and the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is found timely and accurately. In addition, the dealing methods such as monitoring, analysis, guide and feedback are discussed to form perfect coping mechanisms.
Key words: public opinion; Lucene; Nutch; meta search engine; information retrieval
0 引言
高校師生是網絡利用率極高的一個群體,也是網絡輿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響對象。高校網絡輿情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于國內外相關熱點問題的觸發,二是校內外突發事件的網上討論,三是與高校師生利益密切相關事情的網上訴求。近年來,由于社會上網絡輿情導致政府信任危機的事件不斷發生,高校也逐漸重視了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研究。同時,隨著公安部對網絡信息安全工作的逐步加強,高校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自主構建輿情監測系統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應對機制正逐漸成為高校網絡信息安全工作的重點。因此,在新形勢下,遭遇突發事件,高校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收集網絡上相關信息,跟蹤事態發展, 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防范網絡不良輿情的快速擴散和演化,并建立相應的響應機制,實現對網絡輿情的有效管理與控制,使健康的網絡輿情成為維護高校穩定,推動社會文明發展的動力,已經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高校的網絡輿情信息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內部獨立的校園網絡,二是外部開放的互聯網絡。隨著高校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校園網中網站、論壇、博客等平臺上信息資源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僅依靠人工檢索和信息審核的方式無法有效實現對網絡輿情信息的監測,急需利用技術手段實現對海量網絡信息的挖掘與分析,快速匯總成輿情信息;互聯網上信息量十分巨大,通過垂直搜索引擎方式所獲取的與高校相關的信息往往存在查全率不高的缺陷。高校網絡輿情的監測,既要考慮信息采集的深度和廣度,又要提高系統的精度與準度;同時對于發現的輿情信息,要能夠做到快速定位,有效控制。本系統針對上述高校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不足,并結合網絡輿情傳播特點,提出了構建高校網絡輿情監測系統的整體方案,并探討高校面對網絡輿情在監測、分析、引導和反饋等環節的處理方法,從而形成完善的應對機制。
1 系統體系結構
高校網絡輿情監測系統主要包括三個功能模塊,分別是:校園網輿情信息采集模塊、互聯網輿情信息采集模塊、網絡輿情分析與預警模塊,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網絡輿情檢測系統體系結構
由于高校對校園網絡具有較大的控制權限,一部分信息數據可利用各種信息系統的管理平臺與數據庫的訪問權限來獲取;另一部分可利用網絡爬蟲從網頁數據中獲取,系統基于Nutch搜索引擎技術對校園網內數據進行信息采集,采集的深度與廣度都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對于互聯網上的海量網絡信息,如果采用垂直搜索引擎進行數據采集,所獲取的數據質量不高,為此系統采用元搜索引擎技術來獲取互聯網信息,既提高了信息采集的針對性又擴大了采集范圍。此外,對于某些特定的互聯網網站,可以采取以上兩種方式相結合的監測方式,同時采用網絡爬蟲與元搜索引擎技術,來提高系統的監測精度。
網絡輿情分析與預警模塊采用關鍵詞特征庫匹配方式和機器學習算法自動進行網絡輿情監測,實現對輿情信息及時準確的發現,并與短信預警等系統接口實現對接,實現輿情信息的實時發送。
2 系統主要功能模塊
2.1 Nutch搜索引擎與校園網信息檢索
Nutch是一個開源的Java實現的Web搜索引擎,其在Lucene基礎上添加了網頁數據抓取功能,提供了構建搜索引擎所需的基本工具模塊,包括網絡爬蟲、文本分析、分詞工具、建立索引、搜索功能和結果過濾等。Lucene是一個高性能、可伸縮的信息搜索庫,可為Nutch提供了文本索引和搜索的API,也可為應用程序添加索引和搜索功能,通過Lucene的數據庫接口直接從數據庫中取出數據,用API 建立索引并提供搜索接口。利用Nutch搜索引擎作為校園網輿情信息采集工具,不但可以縮短開發周期,提高開發效率,而且通過其內部的接口和插件機制可以實現對校園網數據的高質量采集。網絡爬蟲模塊用來實現對校園網內網頁文件的信息采集;Lucene接口實現與各種異構數據庫的連接;利用Nutch的插件機制,采用POI插件和PDFBox插件來實現對Word、Excel、PDF等文檔的讀取。通過上述三種方式可以實現對校園網內多種異構數據源的信息采集。
2.2 元搜索引擎與互聯網信息采集
元搜索引擎是建立在獨立搜索引擎之上的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沒有自己的爬蟲系統和索引系統,數據全部來自于不同的成員搜索引擎(例如 Baidu, Google, Bing等),元搜索引擎將用戶的搜索請求轉發給多個成員搜索引擎,對成員搜索引擎的查詢結果進行篩選與去重操作后返回給用戶。將元搜索引擎應用于系統可有效提高互聯網范圍內輿情信息采集的廣度、精度和速度。各獨立搜索引擎查詢接口的格式和編碼并不相同,首先要將元搜索引擎中的檢索條件轉換為各獨立成員搜索引擎能夠接受的格式,并通過各自的查詢接口提交,然后對獲得的HTML源文件格式的檢索結果進行分析、處理,如百度搜索引擎返回結果中所包含的em、href標簽,通過對上述標簽信息的解析與提取,可以獲得與之相對應的鏈接地址、網頁標題以及部分說明文字,將上述信息處理為結構化數據后存放到相應的數據庫中。再通過對不同獨立成員搜索引擎所獲取的輿情信息的鏈接地址和網頁標題等信息的對比和有效性檢測來實現結果的篩選和去重,然后將最終結果提交給Nutch的文檔分析與分詞模塊,建立索引。
2.3 文檔分析與中文分詞
信息檢索的基礎是文檔分析,而文檔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分詞模塊對語言的處理。文檔分析是信息采集完成后的首要任務,Nutch中的文本分析模塊能夠完成對各異構文件中結構化標記語言的處理,得到純文本文件。Nutch自帶的CJK分詞模塊在中文分詞的效率和準確度上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為此,在對比了JE分詞、Paoding分詞和ICTCLAS分詞等多款中文分詞模塊后,Paoding分詞由于其開源性和良好的分詞效果被本系統采用,并通過Nutch的插件機制集成到系統當中。其原理是Nutch中的抽象類Analyzer類實現了配置和插入中文分詞模塊的接口,該抽象類中定義了一個公有的抽象方法tokenStream(String fieldname,Reader reader)返回的類型是TokenStream。Paoding分詞的分詞類返回類型也是TokenStream,故只需將參數fieldName和reader作為Paoding分詞的輸入參數并將其結果返回給Analyzer類即可。
2.4 信息索引與檢索
系統為校園網和互聯網內的多個異構數據源分別建立了各自的索引文件,為有效整合索引文件,并將其作為統一的索引庫提供給輿情分析與預警模塊,需要對索引文件進行優化。索引優化其實是將多個索引文件合并成單個文件的過程,目的是減少索引文件的數量,并且能在搜索時減少讀取索引文件的時間。Nutch中的IndexWrite類提供了optimize方法實現該優化操作。索引優化完成后,利用Nutch中的MultiSearcher類可實現對優化后索引的統一檢索功能,檢索結果會以一種指定的順序合并起來。針對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的特點,綜合考慮信息相關度,時效性和訪問量等因素后,系統采用了自定義的排序機制,Lucene的文本相關度公式作為信息檢索的主要排序依據,輔助以信息時間和訪問次數作為重要的排序因子,系統通過Lucene的激勵因子boost值來改變文檔得分,從而調整文檔的出現順序。
2.5 信息預警
系統采用關鍵詞特征庫匹配與機器學習算法相結合的方式對輿情信息進行預警。在對特征庫內的關鍵詞進行組合后,對輿情信息索引庫進行檢索,獲取與之相關的信息,再通過與數據庫中歷史記錄的比對得到最新發現的輿情信息。對新發現的輿情信息通過聚類算法對信息進行分類,從而獲得輿情信息的分析結果;系統提供了良好的人機交互接口與信息展示界面,預警信息通過短信接口發送給網絡輿情監測人員,做到輿情信息的及時發現、快速預警。
3 應對機制研究
高校網絡輿情除了要依靠技術手段進行防范與監測外,還要構建合理的網絡輿情應急響應組織的架構。網絡輿情突發性強、傳播速度快,因此高校必須整合各部門資源,成立專門的網絡輿情應急響應小組,其組織結構圖如圖2所示,由校領導直接擔任組長,以黨委宣傳部為核心,校辦、學工部和網絡中心為重要組成成員,其他部門密切配合,建立起一支高效的網絡輿情應急響應隊伍。網絡輿情事件一旦發生,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預案應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應對、部門聯動和引導反饋四個環節。各部門由網絡輿情應急響應小組統一領導,預案中的各環節可同時啟動,要實現技術手段與思想教育工作并重,防止事態擴大,力爭快速及時的化解輿情危機。
圖2 網絡輿情應急響應小組組織結構圖
篇3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測試的嬰兒均為2014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出生的足月正常體重兒,并在舟山市婦幼保健院進行系統管理。測試共2734例,其中男1410例,女1324例。3個月885例,男450例,女435例;6個月952例,男495例,女457例;12個月897例,男465例,女432例。
1.2 方法
根據“0~6歲兒童發育檢查手冊”即Gesell量表由經過專門培訓的醫生進行測試,測試包括5個能區,分別為適應行為、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個人社交。根據測試結果得出每個能區的成熟年齡,也就是發育年齡,然后與實際生理年齡相比,算出發育商數計算。發育商數(DQ)=(成熟年齡/實際年齡)×100,100為平均水平。按Gesell評價標準,發育商R86分屬于正常,76~85分屬于可疑,Q75分屬于發育遲緩。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發育商(DQ)發育指標得分情況
測試嬰兒發育商,發現五項發育指標中,男女得分比較,適應性、語言、個人社交女嬰高于男嬰;大運動、精細動作男女無明顯差異。見表1。
2.2 不同季節不同月齡發育商得分情況
冬春季節與夏秋季比較,3個月嬰兒適應性、語言、個人社交無明顯差異,大運動、精細動作夏秋季節發育好于冬春季節;6個月嬰兒五個能區比較都有差異;12個月嬰兒大運動夏秋季節發育好于冬春季節,其余能區無明顯差異。見表2。
2.3 嬰兒發育商(DQ)得分分布情況
嬰兒發育商(DQ)得分正常所占比例最高的能區,3個月是適應行為,6個月是語言,12個月是個人社交;發育遲緩所占比例最高的均是大運動。見表3。
3 討論
Gesell量表是目前國內應用較為廣泛的兒童評估量表,適用于0-6歲兒童整體發育的評估〔1〕。從資料中可以看出,男女嬰比較,適應性、語言、個人社交女嬰高于男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表明兒童的性別與掌握語言的能力有關,女孩傾向于比男孩說話早〔2〕,而適應行為和個人社交與性別的關系研究由于樣本量不夠大,還缺乏進一步的研究論證。
嬰兒發育商測試五項發育指標中,平均得分最低的是大運動,發育遲緩所占比例最高的也是大運動,應與嬰兒缺乏相應訓練有關。現在嬰兒多數由祖輩帶養,而祖輩教育理念陳舊,害怕嬰兒受冷,喜歡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無活動空間,缺乏戶外活動。而且容易溺愛孫輩,認為只要孩子吃好、睡好就行,不給孩子運動的機會,特別是一周歲以內嬰兒,經常抱在懷里,無意中就剝奪了孩子大運動發展的機會,孩子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大運動發育自然就滯后了。現在大部分大運動發展落后的孩子都屬于這種情況。所以, 家長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 這樣才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發展。
不同季節嬰兒發育狀況不一樣,尤其是大運動發育夏秋季節明顯好于冬春季節,應與夏秋季節嬰兒穿衣少,相對運動機會多有關。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嬰兒智力發育與喂養方式、母親生育年齡、父母文化程度、母親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3〕,早期教育可促進智能發育,隨著年齡增長其作用更為明顯〔4-5〕。因此,應加強孕期保健,糾正孕母不良生活習慣,提倡母乳喂養,合理添加輔食,注重嬰兒早期的營養狀況。要加強健康教育,積極開設育兒課,讓家長了解早期教育的意義,同時讓他們懂得正常兒童發展的一些知識,掌握基本干預的技能,告知家長不要包辦或過多限制孩子的活動。開設小班課,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提供不同課程,讓家長參與,學會開展運動、語言、社交等早期教育方法,對嬰兒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可采用適當的方法如嬰兒游泳、撫觸等〔6-8〕促進大腦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另外可以采取一些被動或主動運動如嬰兒被動操等,鍛煉嬰兒的肌肉,促使運動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卓,席宇誠,黃真.PDMS-2運動發育量表與Gesell兒童發育量表一致性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12):1071-1073.
〔2〕劉湘云,陳榮華.兒童保健學[M].3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30.
〔3〕郭薇,范會弟,解學魁,等.遼寧省4市嬰兒智力發育狀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6):803-805.
〔4〕馬素紅.兒童智能發育測試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6):267-268.
〔5〕劉小蕓,曾燕,郭潔,等.系統早期教育對嬰兒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的影響[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1,7(4):287-289.
〔6〕郝頻,黃秋雙,鄒芝梅.游泳與撫觸對嬰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6):531-533.
篇4
關鍵詞:3G 無線傳感網 遠程監控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2)10-0045-02
1、系統模型
如圖1所示,無線傳感網絡由一個管理節點網關manager和若干個子節點組成,可形成mesh網絡結構。子節點將收集的農作物生長參數信息,比如溫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以無線的方式,匯聚到網關manager。本網關帶有以太網口,可直接通過網線和3G路由器相連。然后3G路由器,通過其上的3G網卡,將數據通過互聯網傳遞到遠端的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上運行有相應的接收程序,能夠將傳感器網絡的數據存入數據庫,以供顯示查詢。監控中心上的程序,同時還能對數據進行分析,并顯示預警提示,做出自動化控制。控制命令通過互聯網、3G路由器,搜尋到網關manager,然后由網關manager控制相應子節點的行為,比如開啟閥門實現自動澆水。下面分別介紹這三部分的結構。
2、無線傳感網絡
2.1 傳感網絡功能結構
本系統中的無線傳感網絡子節點,采用Dust Networks公司提供的M2510無線模塊,網關manager采用M2511無線模塊。該模塊組成的無線傳感網絡,具有穩定性好、可靠度高、功耗低、可休眠等優點。子節點上可擴展外接溫濕度、光照等等各種傳感器。該無線模塊需配合外接單片機使用,單片機對傳感器數據進行處理后,由無線模塊,經過直連或者多跳的方式,將數據傳遞到網關manager。
如圖2所示,傳感器節點上帶有的光照、濕度、溫度等傳感器,能夠實時的采集農作物生長的環境信息,并通過無線傳感網絡,將數據匯聚于網關節點。同時傳感器節點上還連接有控制電燈和澆水的電磁閥,當節點接收到來自監控中心的控制命令時,能自動調節電磁閥,控制光照和濕度。
2.2 傳感網絡拓撲結構
如圖3所示,該模塊組成的傳感器網絡,每個節點都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父節點;該結構很好的保證了網絡的穩健性和可靠性。當上級節點停止工作時,下級節點能自動搜尋并連接新的節點形成新的拓撲結構。通過網關manager的配置頁面,可以查詢網絡的拓撲結構和節點狀態,并對網絡參數進行配置管理。
3、3G路由器
本系統中的網關manager,帶有以太網輸出接口,能直接以太網連接本地電腦,實現傳感網絡數據的查詢和管理。但是考慮到實際應用情況,在偏遠農田地區,沒有完善的網絡設施,管理人員也不可能長期堅守在田地里。因此,本系統提出了基于3G路由器的遠程監控管理方案。
3.1 網關和路由器的連接
目前3G路由器以其網絡無處不在,深受廣大用戶歡迎。本系統采用的為TP-LINK公司提供的TL-WR843N 3G路由器,其上有1個WAN口,4個LAN口,同時還可以作為WIFI熱點(本系統中暫時不考慮wifi功能)。插上3G上網卡之后,直接用網線連接路由器的LAN口和電腦的RJ45接口,電腦便能實現3G上網。
3.2 路由器的配置
在本系統中,用網線直接連接網關manager的RJ45接口和路由器的LAN接口,路由器的默認IP地址為192.168.1.1,在網關manager的配置頁面中,設置靜態IP:192.168.1.103,設置默認網關IP:192.168.1.1。由于網關manager是位于路由器下的局域網內,局域網對外有一個統一的IP,即運營商為3G路由器分配的IP。而局域網內的主機,則獲取的是由路由器分配的內網IP,均以192.168.X.X開頭。因此,互聯網用戶無法直接通過網關manager的IP來找到網關。在這里,我們在路由器的配置“轉發規則”中,設置相應的端口映射,即將遠程監控中心訪問網關manager的程序,能通過訪問路由器直接映射到網關manager上。這樣,就實現了網關manager的遠程訪問。
4、遠程監控中心
在本系統中,由于網關manager的特殊結構,需要由遠程的監控中心去主動連接manager。類似于manager作為一臺位于局域網的虛擬服務器,而遠程監控中心是客戶端,由客戶端主動向服務器發起連接;當服務器響應后,兩者之間即建立了穩定的連接。
遠程監控中心運行有客戶端程序,通過以特定的端口申請連接3G路由器,而路由器上設置有端口映射。這樣,客戶端程序就找到了位于局域網內的網關manager。兩者連接過程如圖6所示。兩者建立連接后,網關將收集到的傳感器數據,轉發給遠程監控中心。監控中心運行有接收程序,能夠將網關轉發過來的數據存入數據庫,以供顯示查詢。同時,監控中心的管理程序,對數據進行分析,若有數據超過警戒值,則會觸發相應的控制命令。比如,當土壤濕度過低時,則會觸發澆水命令,網關manager收到命令后,轉發給相應的節點,然后由節點啟動電磁閥,實現自動澆水。如圖7所示。
5、結語
本系統搭建了一套偏遠地區農業墑情的遠程監控系統,借助于運營商的3G網絡,實現了農作物生長的環境參數的自動化管理。本系統對農業的自動化管理有著重要的實際應用意義。除了目前已實現的光照、溫濕度等控制,本系統還在進一步研究拍照、視頻等監控,來預防和管理病蟲害的發生。由于圖片和視頻對數據率要求較高,這也是為什么本系統采用帶有以太網接口的網關的原因。同時,3G網絡也能很好的滿足對圖像視頻傳輸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韓華鋒,杜克明.基于ZigBee網絡的溫室環境遠程監控系統設計與應用.農業工程學報,2009,25(7).
篇5
[關鍵詞]急性弛緩性麻痹;監測;流行病學
我國于2000年已經實現了無脊灰的目標,但是隨時存在著脊灰野病毒輸入的危險,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及其循環、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監測系統仍存在薄弱環節及OPV接種率在部分地區較低等因素,對我國保持無脊灰狀態存在很大的威脅。為鞏固消滅脊髓灰質炎工作已取得的成果,繼續保持我省無脊灰狀態,要求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監測系統必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以便能及時發現脊灰野病毒和脊灰疫苗衍生株病例。現將2008年黑龍江省AFP病例流行病學及AFP病例監測系統運轉狀況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
1.2 方法:應用Epiffo和MS office Excel 2003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AFP病例流行病學分析
2.1.1 地區分布:2008年全省AFP病例監測系統共報告本省AFP病例81例,分布于全省13個市(地)的59個縣(區),古全省縣(區)總數的44.7%。哈爾濱市報告本省外地AFP病例28例,報告外省病例2例,佳木斯市報告外地病例2例。
2.1.2 年齡與性別分布:2008年黑龍江省AFP病例0~4歲為44例(54.3%);5~9歲17例(21.0%);10~14歲20例(24.7%),發病年齡最小的3個月,最大的14歲。在82例中,男51例,女30例,男女之比為1.7:1。
2.1.3 季節分布:AFP病例平均分布在12個月份,6月份病例最多為15例,其他月份病例在2~10例之間。
2.1.4 AFP病例免疫史:在81例AFP病例中,全程服苗≥3次57例,占全部病例的70.4%;未全程服苗的3例,占3.7%;免疫史不詳的21例,占25.9%。
2.1.5 AFP病例分類:按照AFP病例病毒學分類標準,81例AFP病例均為脊灰排除病例,其中格林-巴利綜合征49例,占60.5%;橫貫性脊髓炎1例,占1.2%;創傷性神經炎1例,占11.2%:其他軟癱性疾病30例,占37.0%。
2.1.6 AFP病例便標本采集及檢測結果:在81例AFP病例中,省脊灰實驗室收到合格糞便標本162份,雙份合格糞便標本采集率為96.3%(78/81),其中分離出脊灰病毒混合型2株,PV陽性分離率為2.5%,經國家脊灰實驗室鑒定均為脊灰病毒疫苗株。分離出非脊灰腸道病毒(NPEV)5株,分離率為6.2%。
2.2 AFP監測系統指標:2008年黑龍江省共報告本省AFP病例61例,15歲以下兒童非脊灰AFP病例報告發病率為1.7/10萬;AFP病例報告后48h內調查及時率為96.3%;14d內采集雙份合格糞便標本及時率為96.3%;糞便標本7d內送全省脊灰實驗室及時率為100%;省脊灰實驗室28d內完成分離培養及28d內報告檢驗結果及時率為100%;AFP病例麻痹75d內隨訪及時率為97.1%;非脊灰腸道病毒分離率為6.2%。
3 討論
篇6
[關鍵詞] 復發性口瘡;微量元素;T淋巴細胞亞群
[中圖分類號] R78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2(a)-0085-02
Analysis of serum trace elements and immunity test results in the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aphtha
YIN Wenguo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serum trace elements and immunity in children's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onset. Methods 65 childre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experiment group, at the same time 50 health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serum zinc, iron, copper/zinc ratios, 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immune globulin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Fe [male (1.10±0.55)μg/mL, female (0.95±0.45)μg/mL], Zn [male(0.55±0.11)μg/mL, female(0.58±0.11)μg/mL] and copper/zinc ratios [male(1.94±0.20), female(1.83±0.22)], in the control group, Fe [male(1.60±0.71)μg/mL, female (1.55±0.62)μg/mL], Zn [male (0.93±0.18)μg/mL, female (0.99±0.178)μg/mL] and Cu/Zn ratios [male(1.14±0.22), female(1.08±0.2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 < 0.01).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CD3 (48.50±5.60)%, CD4 (29.04±5.80)%, CD4/CD8 (0.95±0.45), in the control group, CD3 (66.50±6.20)%, CD4 (46.20±5.60)%, CD4/CD8 (1.70±0.7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 < 0.01).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the content of Ig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1). Conclusion The child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phthae during the onset have serum trace elements changes, immune function disorder.
[Key words] Recurrent aphtha; Trace elements; T lymphocyte subsets
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見的是復發性口腔潰瘍,病因并不十分明確,目前認為發病因素可能與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及機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方面有關。本文中筆者對6~14歲發病患兒監測血清中鋅、鐵含量、銅鋅比值、T淋巴細胞亞群計數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將其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以探討復發性口瘡潰瘍的發病機制,為臨床治療和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6~14歲口腔黏膜復發性口瘡患者65例,作為實驗組,其中,男33例,均為輕、中型患者;女32例,為輕型、多發型,男女中均未有白塞型;病程0.5~2.0年。每1~2個月發作一次,在檢測前半個月未作任何藥物治療。同期隨機抽取體檢正常的學生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女各25例,抽查學生中無口腔黏膜病及全身系統性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人群均在普通飲食情況下,進食12 h以上,抽取晨起靜脈血備用。采用PE 31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檢測血清銅、鋅、鐵含量。試驗器皿均經去離子化處理。采用中國軍事科學院檢測試劑盒(單克隆抗體APAAP法)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計數。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檢測結果中看,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血清中鋅和鐵元素的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而Cu/Zn比值高于對照組(P < 0.01);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計數,CD4/CD8比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1);試驗組血清球蛋白IgG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1)。
試驗組血清微量元素與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1。試驗組T淋巴亞群計數與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2。試驗組免疫球蛋白與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3。
表2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計數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 0.01
表3 兩組血清球蛋白含量比較(x±s,g/L)
注:與對照組比較,P < 0.01
3 討論
復發性口瘡潰瘍是口腔黏膜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復雜,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研究表明可能與患者的精神因素、免疫因素、遺傳、激素水平的變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綜合原因有關。通過本組檢查結果分析: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因素與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及機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方面有密切關系。國內早有報道缺鋅或缺鐵與復發性口瘡潰瘍的關系[1-2]。
從檢測結果中發現,復發性口瘡患者淋巴細胞轉化率及血清中鐵、鋅含量均低于對照組(P < 0.01),從結果上分析復發性口瘡潰瘍的發病機制與患者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血清中微量元素鐵、鋅的變化有密切關系。鋅是許多酶的輔基,在維持口腔黏膜正常增殖和結構完整中鋅起著重要的作用。體內DNA和RNA聚合酶的合成過程中離不開鋅,同時對免疫調節功能發揮重要作用[3]。鐵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同時機體組織的許多代謝離不開鐵,缺鐵可引起口腔黏膜萎縮、變薄和抵抗力下降。
機體細胞免疫水平高低與淋巴細胞轉化率有密切關系,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則淋巴細胞轉化率低[4-6]。本研究結果顯示,復發性口瘡潰瘍患者存在T淋巴細胞亞群失衡,CD3、CD4計數和CD4/CD8比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而CD8的改變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由此可見,復發性口瘡潰瘍與機體免疫因素密切相關。機體內鐵元素減少引起細胞免疫功能異常,導致外周血淋巴細胞轉換率下降,從而加重口腔潰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異常,使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口腔黏膜變薄導致上皮結構改變、局部壞死、形成潰瘍[7-8]。
總之,復發性口瘡潰瘍發病因素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與微量元素鐵、鋅的減少,T淋巴細胞亞群失調,免疫功能紊亂有密切的關系。合理補鋅和補鐵對于防治和減少復發性口瘡潰瘍的復發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翁志強,蔡若冰.口腔黏膜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變化研究[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6,3(4):28-30.
[2] 傅長秀,周玉昆,陳美瑛,等.原子吸收法測定阿弗他潰瘍患者血鐵含量與淋巴細胞轉換率的關系及治療[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1993,9(3):146-147.
[3] 孫善珍,凌滌生,魏奉才.復發性口瘡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檢測及分析[J].口腔醫學雜志,1994,14(4):172-173.
[4] 宋文剛,秦德川,楊志孝,等.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及細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2,19(3):16-18.
[5] 譚茂卿,陳振超.桂枝湯治療復發性口瘡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8):137,139.
[6] 周曉梅,高蘭敏.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及綜合治療[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6):101,104.
[7] 馬旭輝,孫黎飛.復發性阿弗他潰瘍的基礎研究與治療現狀[J].實用醫藥雜志,2006,23(10):1264-1266.
篇7
關鍵詞:網絡輿情 網絡輿情分析與監測
當前,網絡已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重要途徑。網絡輿情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成為了一股強大的、不容忽視的輿論力量。因此,如何識別和分析網絡輿情信息,如何對輿情進行監測和有效引導,對于維護當今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我國網絡輿情現狀
由于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變革和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凸現,各種社會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們愿意通過各類信息渠道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隨著移動互聯時代到來,借助移動終端和各種網絡互動軟件,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發表觀點,報道事件,尤其在突發公共事件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對事件進行現場報道,社會輿論的生成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當前我國網絡輿論場的強度,在世界居首。2011年,我國網絡輿論力度驟然增強,上網發聲的階層越來越廣泛,網民高度警覺和關注著現實社會的各種熱點事件。特別是“7?23”動車追尾事故和郭美美事件等敏感事件,造成網上網下人聲鼎沸,成為當時最大的網絡熱點。
因此,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加強輿情信息工作,及時掌握輿情動態,積極引導社會輿論,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的重要舉措。而研究和分析網絡輿情信息,明確輿情信息的來源是前提和基礎。目前,微博、微信、即時通訊軟件、博客、跟帖與網絡留言、網絡社群和網絡社區等是傳播網絡輿情信息的最主要途徑。
2 網絡輿情信息主要包含的內容
2.1 重大事件。所有的重大事件的發生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在網絡上傳播開來,與事件發生有關的各個報道,新聞,各方面的消息和熱點都會在各個網站上鋪天而來,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大量的評論,跟貼和發帖等等。
2.2 突發事件。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突發事件產生的一個重要階段,例如“日本大地震后我國的搶鹽事件”,在發生初期,并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只是在民間出現了許多的“謠言”,但其迅速擴散,就會影響到廣大群眾,并有可能造成整個社會的恐慌。
2.3 國家的經濟工作和重點工作。網絡上的主流的意識形態還是需要各個新聞媒體來傳播,需要政府和組織來引導,繼而形成被大眾所接受的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政府部門要引導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形成共識,來統一不同領域,不同階級中的意識和信念,形成了社會的主流言論。
2.4 一些關系國際民生的重大政策的改革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形成網絡輿情熱點事件。
2.5 和大多數人民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件。因為輿情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人民群眾對自身利益的訴求表達的一個重要渠道。在群眾利益受到傷害時,他自然需要一個平臺來尋求幫助和進行訴求,網絡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輿情平臺。
3 網絡輿情監測系統的設計
網絡輿情監測系統包含三個層次,自下而上分別為信息采集層、信息挖掘層、信息服務層。每一層為其上一層提供基礎數據,以及為進一步分析奠定基礎。其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
■
網絡輿情監測系統結構圖
3.1 輿情信息采集層。信息采集層的基本任務是從數據格式多種多樣的網頁中采集出其蘊含的豐富的、各種各樣的輿情信息。采集層的最下層為信息采集的目標網站,如新浪、網易、搜狐、新華網、人民網、鳳凰網、貓撲、天涯社區等;中間層包含爬蟲管理模塊、預處理模塊、分類存儲模塊,爬蟲管理模塊主要采用網絡爬蟲技術獲取互聯網上的輿情信息;最上層將采集的文本信息分為Web內容信息、Web結構和使用記錄信息兩部分內容。
3.2 輿情信息挖掘層。開展輿情信息深度挖掘,發現的熱點問題、分析其態度傾向、處置構成危害的敏感信息是互聯網輿情信息挖掘層的主要任務。它通過分析輿情信息采集層提供的數據,能夠檢測網絡話題、分析民眾的態度傾向、監測網絡敏感信息、評估輿情態勢等,為輿情信息服務層服務相關部門提供客觀依據,是輿情信息處理的核心內容。主要包含文本信息預處理模塊、網絡話題檢測模塊、輿情傾向性分析模塊、敏感信息監控模塊。
3.3 輿情信息服務層。輿情信息服務層是輿情信息挖掘的目標,其輔助相關部門把握輿情動態、關注民情民意、做出正確決策。它一方面提供輿情信息摘要,為相關部門快速了解輿情動態、掌握輿情事件的來龍去脈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綜合考慮話題熱度、傳播擴散度、態度傾向程度、內容敏感度、者影響力等輿情評價指標,并做出輿情評測、適時輿情預警信號,為相關部門及時做出反應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磊.公安網絡輿情分析系統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06).
篇8
關鍵詞:網絡輿情;網絡爬蟲;網絡資源;爬蟲測速;主題更改
中圖分類號:TP391.3
21世紀是信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世紀,互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隨著智能手機逐漸普遍,人們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更加便捷地獲得外部資訊。網絡輿情是當前網民們針對熱點社會事件以及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等內容反映出的態度總和。“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可以說網絡輿情就是當前社會現狀的放大鏡,針對這些態度思想及政治傾向的社會輿論信息的收集整合,是分析社會動向、研究人民需求的重要手段。
互聯網引擎搜索技術并未完全成熟,在很多具體環節仍舊存在著缺點,嚴重制約著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全面展開。傳統的網絡爬蟲技術在進行網絡信息的獲取時,對其內容的處理精確性和不足,存在著無用信息過多和部分關鍵信息缺失的情況。因而,針對網絡爬蟲技術進行研究,提出更為有效的優化措施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
1 互聯網輿情檢索技術
現階段建設的網絡輿情監測系統基本涵蓋了所有互聯網領域的基本技術,是一項復雜而龐大工程。但從系統的功能實現上看,輿情監測系統的關鍵技術是由互聯網信息采集技術和文本信息抽取技術構成的。
1.1 互聯網信息采集技術簡介
作為互聯網搜索引擎獲得信息的基本技術,信息采集技術的實現方法包括元搜索和網絡爬蟲兩種模式。這也是當前網絡輿情監測信息獲得的主要途徑。
所謂元搜索技術,就是在檢索過程中將多個網絡搜索引擎以串聯的方式運行,監測方提交的搜索條件被初步處理后,分送給這些串行的搜索引擎,由其各自完成對相應數據庫信息的檢索工作,在獲得初步搜索結果后,再將這部分信息進行二次加工,通過去重、排序、過濾等方式完成冗余信息的處理。元搜索技術在檢索信息全面性方面要明顯優于單搜索引擎技術。同時,元搜索技術在進行信息檢索時并不需要對所有互聯網信息進行搜索,具有明顯的效率優勢。
1.2 網頁信息抽取及預處理技術
作為網絡信息獲取的最終步驟,對檢索程序獲得的網頁信息進行抽取和預處理是搜索信息全面的重要影響因素。所謂網頁信息抽取及預處理技術是將網絡信息中包含的自然語言根據檢索條件進行提取,從中獲得需要的實體、關系、事件等要素,最終并用易于理解接受的規范化形式對結果進行記錄和展示。現階段一個成熟的互聯網網站,其頁面通常包括導航欄、正文標題、正文內容、相關鏈接、推廣信息、版權公告等。而在這些內容中,真正吸引用戶的是正文標題和正文內容,也就是切合用戶需求的主體信息。在獲取網絡信息的過程中盡量獲得這些主體內容,對其他次要信息進行選擇性忽略正是網頁信息抽取及預處理技術重要的功能。
2 輿情監測網絡爬蟲技術簡介
作為當前重要的互聯網信息采集技術,網絡爬蟲(We-bCrawler)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當前各領域構件的輿情采集系統中廣泛采用的是Heritrix網絡爬蟲,這一開源程序允許用戶的自主修改移植。Heritrix主要有三大部件:范圍部件、邊界部件、處理器鏈。其中,范圍部件控制抓取的URL入隊過程;邊界部件則對選定的URL的收集情況進行監測,進而選擇下一個URL,排除已處理URL;處理器鏈則可視為URL處理器,其工作結果會反饋給邊界部件。
網絡爬蟲的工作流程是從未訪問URL隊列中選取目標并開始爬行,通過URL的指向作用,引導程序識別目標網頁,通過事先認可的網絡協議將網頁內容爬取抽取出來,然后解析內容其中包括目標網頁內的新URL,并將這部分URL添加進未訪問列表,完成爬取后獲取的內容存放到本地網頁庫內。
3 提高網絡爬蟲在輿情監測應用水平的措施
網絡爬蟲的本質是能夠使實現網絡信息自動提取代碼程序,是網絡搜索引擎功能的主要實現手段。網絡爬蟲包括通用爬蟲和面向主題爬蟲兩種,當前網絡輿情監測使用的面向主題網絡爬蟲程序,會通過網頁分析算法對非設定主題鏈接進行排除過濾,提高了搜索的精確性。當前,網絡輿情監測中的面向主題爬蟲技術的主要研究對象的行業領域的URL搜索策略問題。
3.1 改善爬蟲網絡利用率的解決方案
網絡爬蟲的利用率是當下輿情監測工作的重要限制因素,高效的爬蟲利用能夠更為便捷地獲得全面而準確的信息。
為了準確掌握爬蟲工作的效率,我們在爬蟲中加入測速的方法,對爬蟲抓取速度進行監測和工作特征數據進行分析。根據監測結果,在抓取速度較慢的階段,采取相應措施進行修正,保證程序對網路資源的高效利用。這一解決方案的具體實現步驟如下:
(1)爬蟲抓取速度監控。抓取速度是進行衡量信息獲取水平的重要衡量因素,影響爬蟲的網頁抓取速度主要有兩個因素,分別是抓取頁面的大小和抓取這些頁面所耗費的時間。因而,可以根據基本的換算關系定義網絡爬蟲抓取速度B:B=PT,式中:T為爬蟲進行抓取的時間間隔;P代表該時間間隔內抓取頁面的大小。
(2)爬行策略更改。40%正常水平的抓取速度是十分低效的,這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常見的措施主要包括:減少爬蟲的線程數;暫停當前爬蟲的運行,選擇適當的時間繼續爬行;更換爬行網站。
3.2 改善爬蟲主題覆蓋率的解決方案
當前的社會熱點層出不窮,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同時在人們的討論和交流中會進一步發酵,產生的信息量很大。為了保證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就要求爬蟲程序具有較高的抓取的覆蓋率。另外,在進行網頁內容的抓取過程中,爬蟲程序需要執行網頁與主題相關度的計算,會影響爬行速度。所以在進行網絡爬蟲抓取優化時,通常會使用在傳統爬蟲中加入主題更改模塊的形式,即保證了抓取速度的同時也提高了主題覆蓋率。
3.3 系統設計與測試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提高爬蟲系統工作效率的關鍵是在其內部添加測速模塊和主體更改模塊,由此可完成設計方案的優化。該爬蟲在傳統爬蟲的基礎上添加了爬蟲測速模塊和主題更改模塊。
4 結束語
網絡爬蟲技術是當前輿情監測系統中使用的重要技術,在網頁內容獲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限制這一技術進一步發揮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爬蟲程序的網絡資源利用率的問題。同時,網絡輿情監測檢索突發性和大數據性特征,要求爬蟲抓取信息的過程更為迅速,主體覆蓋面也要更廣。本文通過在傳統爬蟲中加入了爬蟲測速監控模塊和主題更改模塊的形式,進行了抓取速度和覆蓋率的監測實驗,其結果表明,這一優化方案有效提高了爬蟲程序的執行效率和信息獲得的全面性,是一種值得認可的檢索技術。
參考文獻:
[1]王桂梅.主題網絡爬蟲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
篇9
(一)空氣凈化器行業媒體關注度分析
表1:2014年空氣凈化器媒體報道轉載量排行TOP10
序號
日期
題目
來源
轉載量
類別
1
11.21
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新華網
1520
政策動向
2
08.29
去除甲醛99%?基本是“忽悠”——空氣凈化器市場價格虛高 功效夸大誰來凈化
新華網
305
市場現狀
3
10.13
口罩也要分級了 空氣凈化器新國標明年有望
人民日報
224
政策動向
4
05.12
中消協對比25款空氣凈化器
綜合媒體
214
性能評測
5
11.27
成都老外自制抗霾神器 每天背著騎車上下班
現代快報
201
性能評測
6
03.06
環保部長被問家中用不用空氣凈化器 笑而不答
京華時報
125
購買意愿
7
03.27
空氣凈化器虛假宣傳大行其道 成本幾百塊賣2000元
新京報
115
市場現狀
8
10.28
凈化器治感冒去甲醛?北京市工商局:屬于誤導
新京報
103
市場現狀
9
10.28
多品牌夸大去PM2.5能力 空氣凈化器新國標明年出臺
北京日報
97
市場現狀
10
07.24
空氣凈化器新修訂標準最早今年9月出臺
北京商報
88
政策動向
(來源:新華網網絡輿情監測系統 時間: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表2:2015年第一季度空氣凈化器媒體報道轉載量排行TOP10
序號
日期
題目
來源
轉載量
類別
1
03.04
防霧霾!張繼科自費11萬元添置空氣凈化器
華商報
442
購買意愿
2
03.05
新德里空氣質量全球墊底 歐美使館購空氣凈化器
第一財經日報
122
購買意愿
3
03.16
空氣凈化器 廉價產品實為送風機
廣州日報
117
質量服務
4
03.11
韓國空氣凈化器出口額破1億美元 對華占比最大
中國新聞網
102
市場現狀
5
03.20
海南離島免稅消費品擴圍嬰兒奶粉空氣凈化器入列
東方早報
79
市場現狀
6
03.14
空氣凈化器行業無國標 利潤率最高或達300%
中國經營報
70
市場現狀
7
03.18
中學生自制空氣凈化器 成本僅百元
北京青年報
65
性能評測
8
01.21
空氣凈化器一年增200家 新國標倒逼行業洗牌
南方都市報
63
市場現狀
9
02.02
去年空氣凈化器熱賣345萬臺
北京青年報
58
市場現狀
10
03.06
空氣凈化器真能除PM2.5?
北京晨報
50
性能評測
(來源:新華網網絡輿情監測系統 時間:2015年1月1日至3月22日)
圖1:空氣凈化器行業媒體報道類別分布
(來源:新華網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時間: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據新華網網絡輿情監測系統顯示,2014年1月至12月,媒體對空氣凈化器行業關注度較高的話題基本可以歸為市場現狀(主要為行業亂象)、政策動向、企業動態、性能評測、購買意愿、質量服務、技術趨勢等7個類別。其中,空氣凈化器市場火爆與亂象并存的現狀是媒體報道的重中之重。具體關注內容如下:
環境問題集中爆發,空氣凈化器市場被迅速催熱。外部環境的因素(霧霾、沙塵暴等)刺激消費者購買空氣凈化器的愿望比之前迫切了很多,這種愿望反過來又刺激了市場的發展和發育。數據顯示,未來五年,空氣凈化器的市場容量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另外,空氣凈化器市場技術門檻低,利潤高也是眾多企業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產業機會引發資本逐利,據多家媒體報道,空氣凈化器產品毛利率至少50%以上,最高的甚至達到300%,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它的后端市場很大。濾網、濾芯等需要定期更換,企業可以連續賺消費者的錢。因此,我國的空氣凈化器市場預計仍將處于高速增長期,并且已經進入暴利行業的隊列。
與此同時,空氣凈化器市場亂象重重也是媒體最為關注的話題。有媒體將空氣凈化器市場總結為亂象:市場亂、價格亂、功能亂、技術亂、宣傳亂、檢測亂、渠道亂、售后亂等。其中,虛假宣傳被認為是空氣凈化器行業最大的問題。各部門對空氣凈化器行業的監管力度不嚴,宣傳都掌握在廠家手中,廠家可能用一個型號的數據指標替代所有型號,或者用若干機器中最好的數據指標代替所有產品,誤導消費者。亂象的原因,直指企業的逐利和政策層面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缺失。
(二)空氣凈化器行業網民關注度分析
表3:淘寶銷量前十的空氣凈化器網民好評度排行
品牌
型號
價格
月銷量
評論數
好評度
小米
MIUI
1023
8543
2846
99%
大金
MC70KMV2
1982
2157
20721
98%
IQAIR
HEALTHPRO 250
5926
1095
3436
93%
TCL
TKJ-F220B
938
2699
13164
92%
夏普
KC-W380SW-W
2831
998
9174
92%
飛利浦
AC4076
2535
1077
6229
91%
飛利浦
AC4025
734
1003
5321
87%
美的
KJ20FE-NH2
690
1390
14398
85%
松下
F-PDF35C
738
1021
11192
85%
凈美仕
YL-6334E
1468
1104
篇10
>> 基于微博的社會輿情研判與預警體系構建 網絡輿情監測及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ITO框架下的旅游網絡輿情云檔案體系構建 高職院校網絡輿情預警機制的構建研究 面向大數據的網絡輿情預警機制研究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網絡輿情預警指標體系構建 旅游文化遺產保護預警體系構建 定量網絡輿情危機預警模型構建 高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 基于社會穩定視角的網絡輿情預警機制構建的思考 高職教育園區網絡輿情監測體系的構建 高校網絡輿情監控體系的構建研究 網上輿情分析研判體系的構建 網絡輿情:社會的預警器 河南省旅游業危機預警管理體系構建 樂山市旅游企業財務預警體系構建探究 論高校危機管理中的安全預警體系構建 ERP環境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論銀行貨幣錯配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 中國旅游研究院.2015年及“十二五”旅游業發展目標完成情況[EB/OL]. [2016-08-22]. .
[4] 曾憲皓. 馬航產品被多方停售大馬旅游降至冰點[N/OL]. [2016-08-22]. .
[5] 福建省旅游局啟用輿情監測系統提升服務滿意度[N/OL]. [2016-08-22]. http://.cn/travel/txt/2014-02/10/ content_31415714.htm.
[6]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EB/OL]. [2016-08-22]. http:///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7] 樊志勇. 如何建立完善的旅游預警機制[J]. 商業時代, 2005(8): 34-36.
[8] 霍松濤. 基于生態學的旅游預警指標體系研究[J]. 平頂山工學院學報, 2007(3): 5-8.
[9] 劉紅芳. 景區旅游預警系統分析研究[J].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 2009(6): 63-66.
[10] 謝朝武. 我國旅游安全預警體系的構建研究[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0(8): 170-176.
[11] 付業勤, 鄭向敏, 鄭文標, 等. 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的監測預警指標體系研究[J]. 情報雜志, 2014, 33(8): 184-189.
[12] 董堅峰, 肖麗艷. 旅游突發事件中的網絡輿情預警研究[J]. 情報雜志, 2015, 35(6): 20-24.
[13] 郭亞軍. 旅游者決策行為研究[M]. 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2: 9-11.
[14] 黃寶美. 旅游景區游客滿意度測評體系的構建――以北京故宮為例[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 2012.
[15] HARTMAN S. The Hartman value profile (HVP): manual of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concepts[M]. Muskegon, MI: Southern Illinois Press, 1973.
[16] 托夫勒. 未來的沖擊[M]. 孟廣均, 譯.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85: 196-208.
[17] NORMAN D, MILLER J, HENDERSON A. What you see, some of what’s in the future, and how we go about doing it: HI at Apple Computer[C]//Conference companion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New York: ACM, 1995.
[18] ISO9241-210:2010. E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 C Part 210: Human-Centred Design for interactive Systems[S]. Genev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10.
[19] 李鄖. 旅游體驗影響因素與動態模型的建立[J]. 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5): 60-61.
[20] 吳麗霞, 趙現紅. 旅華外國游客旅游體驗質量評價實證研究[J].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7(5): 96-99.
[21] 馬士華, 林勇, 陳志祥. 供應鏈管理[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0: 71-76.
[22] 李萬立. 轉型時期我國旅游供應鏈優化機制研究[D]. 濟南: 山東師范大學, 2006.
[23] RUSKO R T, KYLANEN M, SAARI R. Supply chain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the case of Levi Resort in Finnish Lapla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 11(1): 71-87.
[24] 徐虹, 周曉麗. 旅游目的地供應鏈概念模型的構建[J]. 旅游科學, 2009(5): 15-20.
[25] The Travel Distribution System-What is it [EB/OL]. [2016-08-22]. http://.au/Portals/3/docs/industry/ business/2-TourismNT_AreWeThereYet_Travel-Distribution-System.pdf.
[26] 徐虹, 周岳. 旅游目的地供應鏈概念模型的構建[J]. 旅游科學, 2009(5): 15-20.
[27] 張春峰. 網絡輿情危機的預警方法概述[J]. 科技信息, 2011(23): 33-34.
作者貢獻說明:
戴煒軼:負責數據收集與分析,撰寫與修改論文;
李春美:負責數據分析與論文修改。
The Study on Tourism Public Sentiment Pre-War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Dai Weiyi Li Chunmei
Wuhan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