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膠色譜法范文

時間:2023-03-22 06:47: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凝膠色譜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大豆油;特丁基對苯二酚;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儀

中圖分類號 TS2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273-02

Abetract Using gel penetr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and gas chromatography (GC) technique to establish analysis method of soybean oil antioxid-ant tertiary butyl hydroquinone (TBHQ). Sample by GPC automatic gel purification quantitative concentration spectrometer purification, HP-5 (30 m× 0.32 mm,0.25 μm) for the separation and deter min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column.The detection limit was 4 mg/kg.TBHQ had a good linearity in the detection range,the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1~1 000 mg/L and the peak area was linear correlation,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9 6.Recovery rate of oil sample was between 88.3% and 95.4%.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less than 4%.

Key words soybean oil;TBHQ;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

氧化是導致食品品質變劣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食用油或者含油量較高的食品中更是如此。大豆油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一種食用油,為了防止大豆油氧化酸敗,延長貨架期,市售大豆油往往需要在其中添加適宜的抗氧化劑[1-3]。特丁基對苯二酚作為油溶性抗氧化劑的新型產品,它的抗氧化能力大于2,6-二叔丁基對甲苯(BHT),被廣泛用于延遲或阻止食品油脂的氧化變質中。

食用油脂中TBHQ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色法、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但這些前處理方法比較繁瑣,同時樣品油脂得不到充分的凈化[2-4]。該文采用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法測定大豆油中抗氧化劑特丁基對苯二酚,具有步驟簡單、結果準確、靈敏度高等優點。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儀器與試劑

1.1.1 供試儀器。7683 Series自動進樣器;GPC全自動凝膠凈化-定量濃縮聯用儀:Free StyleTM ;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旋轉蒸發儀:HEIDOLPH;漩渦混合器: IKA GENIUS 3;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ML204;6890N氣相色譜儀:Aglient。

1.1.2 供試試劑。TBHQ標準品(純度99%):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檢測所;環己烷、乙酸乙酯均為色譜純;市售一級大豆油。

1.2 氣相色譜分析條件

HP-5非極性毛細管柱(30 m×0.32 mm i.d), 膜厚0.25 μm (Aglient,USA) ;進樣口溫度:250 ℃;FID檢測器溫度:250 ℃;程序升溫:初始溫度80 ℃,保留1 min,以10 ℃/min速度升至220 ℃,保持穩定1 min;載氣流速1.2 mL/min,高純氮氣。

1.3 GPC條件

GPC柱填料為BioBeads S- X3 200~400目,規格(200 mm×22 mm i.d.),流動相乙酸乙酯/環己烷(1∶1,v/v), 進樣量 5 mL, 流速為5.0 mL/min, 樣品收集時間9~16 min。

1.4 樣品處理

準確量取大豆油樣0.5 g(精確值0.1 mg), 用乙酸乙酯/環己烷(1∶1,v/v)準確定容至10.0 mL,過Ф25 0.45 μm有機膜,漩渦混合2 min,按1.3條件對樣品進行處理,將收集液在30 ℃下真空旋轉蒸發至近干,再用乙酸乙酯/環己烷(1∶1,v/v)準確定容至2 mL。進樣量1.0 μL。按照1.2條件進行氣相色譜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GPC凈化條件優化

取TBHQ標準樣品10 mL,按照1.3條件進行處理,收集9~16 min的流出液,然后在30 ℃下真空旋轉蒸發,準確定容至2 mL,按照1.2條件使用氣相色譜進行檢測,標準品、空白樣品加標氣相色譜圖見圖1。

2.2 GPC收集時間的確定

以收集時間為橫坐標,以色譜圖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TBHQ隨時間流出曲線圖,具體見圖2??梢钥闯?,TBHQ集中在9~16 min流出,因此初步確定流出時間為9~16 min。

2.3 未知樣品中TBHQ的含量測定

利用本方法對市售的8種樣品進行檢測,由分析結果可知,TBHQ均未檢出。

2.4 方法的線性關系與檢出限

按照3倍信噪比進行計算,方法的檢出限約為4 mg/kg。對系列標準工作溶液按照上述色譜條件進樣分析,以峰面積定量,從而得到標準溶液濃度與峰面積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Y=2 472X+1.330,保留時間為12.035 min,相關系數R2=0.9 996。

2.5 方法的回收率

在空白大豆油樣品中分別添加0.1、0.4、1.0 mg/mL的TBHQ標準溶液, 3次重復,按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檢測,測定TBHQ的加標回收率分別為88.3%、92.6%、95.4%,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4%,精密度良好,滿足分析要求。

3 結論

應用凝膠滲透色譜(GPC)和氣相色譜(GC)技術,建立了大豆油中抗氧化劑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的分析方法。樣品經GPC全自動凝膠凈化定量濃縮聯用儀凈化,HP-5(30 m×0.32 mm,0.25 μm)色譜柱進行分離測定。 本方法的檢出限為4 mg/kg。TBHQ在檢測范圍內具有良好的線性,在濃度1~1 000 mg/L范圍內與峰面積呈線性相關,相關系數R2=0.999 6。加標油樣的回收率在88.3%~95.4%之間,相對標準偏差(RSD)小于4%。該方法具有步驟簡單、結果準確、靈敏度高等優點,適用于大豆油中抗氧化劑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的檢測[7-8]。

4 參考文獻

[1] 許華,穆同娜,李偉.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法測定食用油脂中抗氧化劑特丁基對苯二酚[J].食品科技,2007,35(6):217.

[2] 余以港,黃偉,林華山.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應用與檢測[J].糧食與油脂,2003 (3):42- 43.

[3] 游飛明,翁其香.氣相色譜法快速測定油脂及加工食品中的BHA、BHT、TBHQ[J]. 福建分析測試,2005,14(4):2290-2292.

[4] 張淑玲,張志勝,邢曉慧.氣相色譜法測定食品中的抗氧化劑BHA,BHT,THBQ[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8,8(12):2483-2484.

[5] 程航,郭肖媚,梁瑩,等.氣相色譜法測定飼料中的特丁基對苯二酚[J].飼料研究,2011(8):48-49.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食品中抗氧化劑丁基羥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羥基甲苯(BHT)與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的測定:GB/T 23373―200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篇2

關鍵詞:在線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質譜 食品 農藥殘留

中圖分類號:TS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3)007-131-02

農藥,以造福人類,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走進了我們的世界,但是隨著農藥的廣泛使用,大量食用含有農藥殘留的食品會導致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失調,引起病理改變和毒性危害,它對人類健康,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受到各國政府的密切關注,目前,農藥殘留分析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GPC-GC/MS在線聯用技術具備樣品處理簡單,分析時間快、溶劑使用量少,定性準確等優勢,近幾年,逐漸受到食品檢測工作者的青睞。在線GPC-GC/MS已經用于糧食、蔬菜、水果、堅果等中的多農藥殘留分析。

1 在線GPC-GC/MS簡介

GPC-GC/MS主要包括兩部分:凝膠滲透色譜和氣相色譜/質譜。GPC主要目的是去除樣品基質中可能干擾目標化物檢測的大分子油脂、色素等組分。系統流路圖如圖1,GPC根據尺寸排阻原理先將分子量較大的脂肪和色素等先從色譜柱中洗脫,通過六通閥位置的切換將這些基質干擾物排出系統,之后將所需檢測物質導入試樣捕集環中,最后導入GC/MS進行分離檢測。

圖1 系統流路圖

2 在線GPC-GC/MS在農藥殘留分析中的應用概況

2.1 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測定

苯氧羧酸類農藥憑借其高效、內吸、高選擇性的特征廣泛用于農業生產中,目前在土壤、水體等環境樣品及糧谷類農作物中已經測出苯氧羧酸類農藥。張帆等建立了水果中的11種苯氧羧酸類農藥在線GPC-GC/MS分析方法。該方法在0.02~0.10mg/kg加標范圍內,回收率為66%~112%,相對標準偏差為3.4%~11.5%,定量下限為7~10 g/kg。在柑橘樣品中11種苯氧羧酸類農藥均有檢出;香蕉中檢測出2,4-D,含量為0.058mg/kg,其他農藥成分未檢出。歐陽運富等將蔬菜、水果樣品經二氯甲烷-丙酮(1:1,v/v)加速溶劑提取,活性炭柱-氨基柱串聯凈化結合在線GPC-GC/MS分析了22種農藥殘留,在0.02, 0.05, 0.4mg/kg 3個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為70.5%~107.5%,相對標準偏差為2.1%~8.7%。在線GPC-GC/MS把GPC凈化和GC-MS分析檢測合二為一,自動化除去為除盡的干擾物質,保證了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大大的提高了分析的準確度和有效性。薛麗等利用固相萃取-在線GPC-GC/MS測定了梅菜干中18種有機磷和擬除蟲菊酯農藥殘留,該方法的農藥回收率均在80%~120%之間,精密度均小于15%。

2.2 堅果中農藥殘留測定

吳巖,康慶賀等線GPC-GC/MS測定板栗、松子仁中多農藥殘留分析。板栗經乙腈-水(4:1,v/v)為提取劑,ENVI-18固相萃取柱凈化,除去樣品中的大量脂肪和甾醇等干擾基質,在經過在線GPC進一步凈化,最后經過GC/MS分析。44種有機磷農藥中大部分農藥的回收率為65%~120%,相對標準偏差小于15%,檢出限為0.002~0.05mg/kg。松子仁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了處理,與板栗不同的是提取液經Aluminum-N固相萃取柱凈化。28種有機氯農藥和擬除蟲菊酯農藥的回收率為70%~120%,相對標準偏差小于15%,檢測限為0.002~0.05mg/kg。固相萃取結合在線GPC-GC/MS有效的解決了低水分高脂質樣品前處理復雜、基質干擾嚴重的難題。

2.3 茶葉中農藥殘留測定

茶葉作為我國對外出口的傳統商品,近年來,歐盟等國對進口茶葉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日趨嚴格。因此,茶葉的農藥殘留檢測成為我們面臨的共同問題。李軍明等利用乙腈萃取、ENVI-carb固相萃取柱凈化結合在線GPC-GC/MS測定了普洱茶、綠茶、紅茶、烏龍茶中的153種農藥殘留量。該方法檢出限能夠滿足歐盟等國的限量要求,為茶葉中的多農藥殘留提供了檢測方法。

2.4 糧食作物中農藥殘留測定

糧食作物作為人們生活的基本食品,糧食安全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各個國家對糧食中的農藥殘留都設有嚴格的限量標準。糧食中含有高的脂肪和淀粉,使得糧食中農藥殘留的測定樣品前處理方法較為復雜。近年利用在線GPC-GC/MS測定糧食中的農藥殘留減少了樣品前處理的繁復過程,縮短了分析時間,挺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溶劑的使用。

3 總結

在線GPC-GC/MS在能夠有效的去除復雜基質中的干擾物質,降低背景、改善峰形、減小基質效應。簡化了樣品前處理、提高了檢測的重現性、縮短了分析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小了有害溶劑的使用,將成為食品檢測中的一顆璀璨明星。

參考文獻:

[1] 張帆,付善良,施雅梅,等.在線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測定水果中11種苯氧羧酸類農藥[J].分析測試學報,2013,32(1):79-83.

[2] 歐陽運富,唐宏兵,吳英,等.加速溶劑萃取-在線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快速測定蔬菜和水果中多農藥殘留[J].色譜,2012,30(7):654-659.

[3] 薛麗,鐘艷梅.固相萃取-在線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測定蔬菜干制品中的 18 種有機磷和擬除蟲菊酯殘留[J].現代食品科技,2012,28(8):1088-1090.

[4] 吳巖,康慶賀,高凱揚,等.固相萃取-在線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板栗中44種有機磷農藥殘留[J].分析化學,2009,37(5):753-757.

[5] 康慶賀,吳巖,高凱揚,等.固相萃取-在線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松子仁中的28種有機氯農藥和擬除蟲菊酯農藥[J].色譜,2009,27(2):181-185.

篇3

【關鍵詞】 高效液相色譜法 風濕骨康膠囊 士的寧 馬錢子堿

風濕骨康膠囊是由麻黃、馬錢子、防風、牛膝等16味中藥組成的復方制劑,是由風濕骨康片[1]通過改變劑型而得的膠囊劑,具有追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馬錢子中的主要成分為士的寧和馬錢子堿,其毒性大,具有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等多種作用,安全范圍窄,過量使用常會導致驚厥、抽搐、昏迷等嚴重的神經系統不良反應[2,3]。已報道的測定方法有薄層色譜法、紫外光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等[4,5]。為了更有效地控制含量,提高產品質量,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兩者含量。

1 試劑和藥品

天美高效液相色譜儀;千譜工作站。士的寧對照品(批號0705-200005)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馬錢子堿對照品購于上海順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風濕骨康膠囊為市售,貴州的確神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缺馬錢子陰性樣品(自制),乙腈為色譜純,三乙胺、磷酸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

2 方法與結果

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士的寧對照品、馬錢子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分別制成每毫升含士的寧0.216 mg馬錢子堿0.183 mg的對照儲備液。各取1 ml置10 ml量瓶中,制成含量分別為21.6,18.3 μg的混合對照溶液,即得。

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樣品膠囊20粒,傾出內容物,研細,混勻,精密稱取0.25 g于150 ml具塞錐形瓶中,加1 ml濃氨水潤濕樣品后,準確加入50 ml氯仿,稱重,超聲提取30 min,靜置,冷卻,稱重,加氯仿補足失去的重量,搖勻,過濾,取其濾液25 ml,揮干,用甲醇溶解殘渣,定量轉移至5 ml量瓶內,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

2.3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及制備工藝,配制不含馬錢子的陰性對照品,并照“2.2”項下方法制得陰性對照溶液。

2.4 色譜條件和系統適用性實驗色譜柱:Hypersil BOD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0.3%三乙胺(磷酸調pH至2.8)(12∶88);流速1.0 ml/mim;檢測波長254 nm;柱溫35℃;進樣量10 μl。記錄色譜圖。如圖1~3。

圖1 陰性樣品色譜圖(略)

圖2 對照品色譜圖(略)

圖3 樣品色譜圖(略)

2.5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量取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混合對照品溶液0.25,0.5,1,2,4,8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至刻度,搖勻,作為系列對照品混合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分別進樣20 μl,記錄色譜圖。以對照品進樣量(μg)為橫坐標,對色譜峰面積(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士的寧在0.010 8~0.345 6 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回歸方程(n=6)為:Y=262 606X-21.573(r=0.999 6);馬錢子堿在0.009 2~0.292 8 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回歸方程(n=6)為:Y=4 832.9X-6.475 6(r=0.999 9)。

2.6 精密度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連續進樣6次,記錄各峰面積,計算相對標準偏差,結果RSD分別為1.1%,0.6% 。

2.7 重復性實驗取同一批號(071002)6份,按“2.2”項下制成供試品溶液,依法測定,記錄峰面積,RSD分別為1.9%,1.8%。

2.8 加樣回收率實驗 準確稱取樣品(071002)5份,按照“2.2”項下方法制備。各進樣10μl,計算回收率。得到士的寧、馬錢子堿回收率分別為:100.4%,97.78%;RSD為1.1%,0.15%。結果見表1~2。

表1 士的寧回收率測定結果(略)

表2 馬錢子堿回收率測定結果(略)

2.9 穩定性實驗 取供試品溶液,分別在0,1,2,4,6,8 h依法測定。結果表明,士的寧、馬錢子堿在8 h內穩定性良好,RSD分別為1.7%,2.3%。

2.10 樣品測定 取本品,按“2.2”項下操作,按擬定方法測定,分別計算士的寧和馬錢子堿含量。結果見表3。

表3 樣品測定結果(略)

3 討論

1 g士的寧能溶于6 400 ml水、150 ml乙醇、5 ml氯仿、260 ml甲醇,極微溶于乙醚和石油醚[6],故選擇氯仿和甲醇作為提取溶劑進行考察。結果顯示以氯仿提取效果更好。

經過篩選,以乙腈-0.3%三乙胺(12∶88)為流動相,pH調至3.0時,兩個對照峰分離效果不好,且保留時間短,將pH調至2.8后,兩者能完全分離,保留時間合適。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27.

[2] 孫 杰,谷學新 ,趙新穎,等.HPLC測定風濕安泰片中馬錢子堿和士的寧的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2007,27(5):757.

[3] 黃喜茹,孫澤東,曹 冬,等.馬錢子的質量控制方法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6,26(2):324.

[4] 武建民,王杏云,顏戰勝,等.薄層掃描法測定風濕骨康片中士的寧的含量[J].現代中醫藥,2004,3:66.

篇4

【關鍵詞】凝膠滲透色譜;農藥殘留分析;全球經濟一體化;監測系統

1 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問題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也提上記事議程,環境的破壞和食品農藥殘留問題不斷涌現,逐漸成為阻礙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屏障。農藥是一種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在適量的條件下,對生存與農業、林業和畜牧業之間的害蟲和細菌有積極的預防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動植物的生長,預防各種蟲害,為農業的創收增產和預防傳染病方面有不可磨滅的突出作用。在有限的科技手段中,農藥仍是預防疾病、增產創收、緩解糧食壓力的最快捷、最便利、最廉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墒?,農藥也不是面面俱到,農藥的使用本身存在著巨大的隱患,由于我國是農業大國,農藥的大量長期使用不僅污染土地和大氣,還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失衡,更嚴重的是,農藥可殘留于食物中,使牲畜和人類中毒,產生嚴重的后果。然而,農藥殘留的原因復雜繁多:使用了價格低廉,不易分解的農藥;使用農藥過量;畜牧業藥?。辉趧游锛磳⒃讱⑶叭允褂棉r藥;飼養牲畜的飼料為受過農藥污染的產品等。近日,農藥殘留分析方法及檢測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食品分類復雜以及農藥品種的化學性質千差萬別,為農藥殘留分析檢測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其中,農藥殘留分析的樣品前處理技術包含先進的固相萃取技術、基質固相分散萃取技術、凝膠滲透色譜技術以及加速溶劑萃取技術等等。這些技術的功能特點不盡相同,有的是專門分析水源和土壤的,有的是分析果蔬的,有的是分析生物樣品的,而本文討論的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在大分子樣品分離凈化脂肪、色素等方面有顯著效果。

2 凝膠滲透色譜技術

前處理和測定是農藥殘留分析處理的主要手段,而分析的關鍵是樣品的前處理問題。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大部分使用的是XAD系列的凝膠,其洗脫劑是配比不同的乙酸乙酯和環乙烷,將大小分子不同的多孔凝膠分離,把油脂、葉綠素、聚合物和生物堿等大分子物質首先淋洗處理,分子質小的后淋洗處理。然后將洗脫液收集起來再次進行分析。凝膠滲透色譜分離的關鍵因素是柱填料,它分為有機凝膠和無機凝膠,這要求其必須具備強韌的機械強度和化學惰性,還要有流動性小,分離廣等特點。一般的分離方法有機溶劑消耗量極大,誤差也大,從而操作繁瑣,而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分離樣品運用物理方法分離蛋白質脂肪,并且過程簡單,誤差小。

2.1 凝膠滲透色譜技術的應用原理

檢驗農藥殘留的方法頗多,目前主要有兩種____生化法和色譜法。生化法操作簡單,測速快效率高。色譜法是使用色譜分離技術,選取合適的儀器測定農藥殘留的方法,也是農藥殘留檢測的常見方法。凝膠滲透色譜技術是根據溶質分子的大小進行分離的技術,它可用于分析化學性質相同但分子體積有差異的同系物質。先用洗脫機把注射進色譜柱中的預處理濃縮樣品洗脫分離完成,使樣品的形狀和分子大小各異,在通過固定凝膠直徑使大分子樣品首先被洗脫出來,小分子隨之被洗脫出來。凝膠滲透色譜是一項十分有發展前景的分子量測量方式的課題,從一開始的生物學向生化、高分子化學、無機化學等廣泛擴展領域,可見其應用范圍之廣泛,滲透領域之普遍,是農藥殘留分析的關鍵性的凈化方法。

2.2 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在農藥殘留分析中的應用

農藥殘留分析同時需要靈敏度極高的檢測技術和操作精良的方式方法,其難點就是在除掉雜質的時候保持較高的回收率。提取液的選擇要根據農藥的極性來判斷,即極性弱的提取液配備極性小的有機氯農藥。,而極性強的農藥配備丙酮提取液。對于特殊的復雜基質,如油脂較高的物質常常不能使用較為普遍的液態萃取或者柱層凈化萃取法,使用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則可以在柱填料和被分離式樣無相互作用的情況下按自身大小進行自動分離。值得欣慰的是,此技術完全可以在常溫下進行,沒有可逆吸附,能使每一個凝膠滲透色譜技術的分離樣品完全洗脫。并且凝膠滲透色譜凈化法能夠排除大分子的干涉,對各種形態大小復雜的基質都適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農藥品種不斷增多,溶劑體系也不斷加強完善,Bio-Beads SX-3作為凝膠滲透體系的柱填材料也有迅猛發展。我們對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在糧食中的應用為例做簡要的分析。糧食中包含脂肪,蛋白質,淀粉等多種材料,這位提取農藥殘留時排除干擾物進入溶劑增加了困難,因此必須用合適的凈化手段對基質的干擾進行解除。將研究人員分為ABCD四個小組,A組用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對糙米進行凈化,對糙米中的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苯農藥進行分析時采用氣相色譜技術,測出的平均回收率約為80%-92%。B組還引用了新的氣質聯用技術,分析檢驗了玉米中的三唑醇和三唑酮,結果為農藥回收率大約為96%-115%。而C組使用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凈化糙米,對其中可能存在的60多種有機磷農藥進行殘留分析,其中35種農藥回收率在65%-110%之間。D組用詞技術凈化和氣相色譜技術建立大豆中8種二硝基苯胺類除草劑的殘留分析方法,去除量很高。又如,運用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同樣能對水果蔬菜的農藥殘留凈化起到積極作用。實驗表明,運用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對果蔬進行抽樣凈化,其中有機磷農藥進行分析的結果為回收率67%~105%。

2.3 凝膠滲透色譜技術的缺陷

運用凝膠滲透色譜技術凈化的方法是利用分離大分子干擾雜質,最終可將農藥從基質中脫離出來,其最終效果的如何與分子大小、形狀和阻礙情況有關。但其中也包含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首先,分子分離可能不徹底,這是由于小分子可以被洗脫到農藥里,可大分子極可能跟隨油脂先流出去,這時便需要使用柱色譜來凈化。其次,GPC所耗費的溶劑量很大,這樣當柱色譜內直徑比較大時,處理較多樣品時速度就會減慢,消耗的能量也多。為了避免這一弊端,科學家研制出了自動化的凝膠滲透色譜凈化儀,讓凈化柱更加趨向柱內直徑小,載荷量大和體積小的進樣發展,使其分離度得到改善,應用范圍得以拓寬。第三,其限制的條件較多?;|的選擇和情況對化合物的準確定性和定量有較強的影響力,當從事食品樣品的殘留分析時,必須考慮多種因素才能得到精確的結果,這要求我們既要對基質反復評估又要通過有效途徑進行消除和補償。

3 總結

凝膠滲透色譜技術目前已日臻成熟,其提取和凈化方法的研究和實驗已十分常見,此方法除了農藥外,還被廣泛運用到藥材、甘藍、蜂蜜等成分的分析中,其在農藥殘留方面的貢獻還要遠大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趙子剛,王建,賈斌.凝膠滲透色譜-氣相色譜法檢測小麥中的24種農藥殘留[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

篇5

[關鍵詞] 噴昔洛韋;眼用凝膠;制備;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R9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7(c)-034-02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enciclovir Ophthalmic Gel

ZHU Ji-feng1, LI Jin-wei2,MENG Xian-li2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2.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and establish quality control for Penciclovir Ophthalmic Gel.Methods:Penciclovir Ophthalmic Gel was prepared with PVA-124.The content of penciclovir was determined by HPLC at the wavelength of 252 nm.Results: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within the range of 5.00~100.00 μg/ml(r=0.999 7)of penciclovir concentration;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8.71%(RSD=0.75%).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convenient,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enciclovir Ophthalmic Gel.

[Key words] Penciclovir;Ophthalmic gel;Preparation;Quality control

噴昔洛韋(penciclovir,PCV)是英國SKB公司開發的開環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是無環核苷活性衍生物,是伐昔洛韋的活性代謝物。有抗單純皰疹病毒HSV-Ⅰ, HSV-Ⅱ, VZV(帶狀皰疹)和EB病毒的作用,它的作用機制與阿昔洛韋相似。與阿昔洛韋相比,其抗病毒效果顯著,是一種抗病毒譜較廣的藥物[1]。主要用于治療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也可用于治療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噴昔洛韋同類藥物的眼用凝膠劑治療病毒引起的皰疹性角膜炎、眼瞼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及流行性結膜炎等,均有較好療效[2]。故我們研制了噴昔洛韋眼用凝膠并制定了質量標準。

1 儀器與試劑

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Dionex P680);UV-754 紫外分光光度儀(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噴昔洛韋原料藥(麗珠集團常州康麗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50608);噴昔洛韋對照品(由原料藥精制所得,含量>99.5%);PVA-124上海化學試劑站分裝廠分裝;其他試劑均符合分析純或藥用標準。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注射用水。

2 處方與制備

2.1 處方

噴昔洛韋2 g,PAV-124 100 g,甘油50 g,聚山梨酯-80 20 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10 ml,注射用水加至1 000 g。

2.2 制法

先取PVA-124、甘油、聚山梨酯-80加適量注射用水,水浴加熱,攪拌使溶解;另取伐昔洛韋用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攪拌加入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必要時加熱),將兩溶液混合,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攪拌混勻后,于100℃滅菌30 min,分裝即得。

3 質量控制

3.1 性狀

本品為類白色膠體,pH值5~7,符合滴眼液項下其他規定。

3.2 鑒別

3.2.1 取噴昔洛韋眼用凝膠適量(約相當于噴昔洛韋10 mg),加水20 ml,置水浴中加熱使溶解過濾,濾液中滴加氨制硝酸銀試液數滴,即產生白色沉淀。

3.2.2 參照高效液相色譜法[3]操作,樣品主峰保留時間與噴昔洛韋對照品峰保留時間(均為8.282 min)一致。

3.3 含量測定

3.3.1 色譜條件Diamonsil C18色譜柱 (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氫鉀(KH2PO4)緩沖液(用三乙胺調 pH值至7. 0)(10∶90);檢測波長:252 nm;進樣量:20 μl;理論塔板數按噴昔洛韋峰計算應不低于2 000。

3.3.2 標準曲線的制備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噴昔洛韋對照品5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5.0,10.0,15.0,20.0 ml分別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進樣20 μl,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峰面積,記錄色譜圖,將峰面積(Y)對相應的噴昔洛韋濃度(X)進行回歸處理,得方程:Y=-7 627.76X+60 800.52,r=0.999 7。結果表明,噴昔洛韋在5.00~100.00 μg/ml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3.3.3 穩定性試驗取“3.3.2”項下溶液1份(50 μg/ml),分別在0,1,2,4,6,8 h進樣20 μl,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峰面積,結果樣品在8 h內穩定,峰面積的RSD=0.91%。

3.3.4 精密度試驗 取“3.3.2”項下溶液(50 μg/ml),進樣量20 μl,連續進樣5次,測得RSD=0.51%。

3.3.5 回收率試驗模擬處方配制高、中、低3種濃度,每種濃度取樣3次。精密稱取不同濃度的噴昔洛韋和適量輔料,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過濾。精密量取續濾液10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進樣20 μl,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峰面積,計算回收率。結果詳見表1。

3.3.6 樣品含量測定精密稱取噴昔洛韋眼用凝膠適量(約相當于噴昔洛韋50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過濾。精密量取續濾液10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進樣20 μl,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三批制劑的測定結果詳見表2。

3.4 穩定性實驗

將噴昔洛韋眼用凝膠劑于55℃恒溫水浴放置6 h,于-15℃ 冰箱放置24 h,以2 500 轉/min的轉速離心30 min,室溫放置2個月,在以上條件下凝膠均未發生分層。

3.5 刺激性實驗

取健康成年家兔5只(由鄭州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體重(2.5±0.5) kg, 每只均于右眼涂敷噴昔洛韋眼用凝膠,左眼滴入生理鹽水1滴作對照,tid,每次用藥后觀察,家兔無躁動,眼部無充血、紅腫、流淚、羞明、分泌物增多等現象。連續用藥兩周后將家兔處死,取眼部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未發現任何病理變化。

4 討論

緩釋制劑可以比較持久地釋放藥物,減少給藥次數,避免或減少血藥濃度的峰谷現象而提供平穩有效的血藥濃度,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眼用凝膠的研究已越來越多,制劑中加入適當的基質,可增加藥液的黏度,延長藥物作用時間和具有較好的流變學性質。噴昔洛韋是以抗皰疹病毒特異性抑制藥物而開發研制的,對HV、ADV也有抗病毒作用,主要通過直接滅活病毒或阻止病毒吸附與進入細胞兩環節而發揮作用,可以替代伐昔洛韋成為一種有希望的新型抗皰疹病毒藥物[1]。

[參考文獻]

[1]侯煒,肖紅,毛琳,等.噴昔洛韋體外抗病毒的藥效學研究[J].華西藥學雜志,2004,19,(2):87-89.

[2]孫文武,江先義,張小平,等. 復方阿昔洛韋眼用凝膠的制備及臨床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1,21(11):695.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二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附錄32.

篇6

摘要介紹了農藥殘留分析中常用的6種樣品前處理新技術,并對氣相色譜及氣質聯用技術在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作了綜述。

關鍵詞氣相色譜;氣質聯用;農藥殘留分析

abstractin the paper,six new technologies of analytic sample preparation commonly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gc and gc-ms in pesticide residue anlysis were summaried.

key wordsgc;gc-ms;pesticide residue analysis

目前,農藥殘留分析方法很多,其中以色譜技術為主。常見色譜方法有氣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新興色譜技術如免疫親合色譜法、凝膠滲透色譜法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既具有氣相色譜高分離效能,又具有質譜準確鑒定化合物結構的特點[1],可同時、準確、快速測定微量的多種農藥殘留。

1農藥殘留的現狀及危害

20世紀50年代以來,化學合成農藥在全世界的廣泛應用,無疑在防治病蟲害、鏟除雜草、增加農業產量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人類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但是農藥是一類有毒化學物質,而且是人們主動投放到環境中的[2],長期大量使用,對環境生物安全和人體健康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近年來因農藥污染造成人和牲畜中毒的事件屢見報道,特別是蔬菜、水果類食品的中毒。目前,農藥已成為世界上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田間噴灑的農藥只有10%~30%粘附在作物上,其他大部分通過各種方式散播出去,污染大氣、土壤和水等[3]。

2農藥殘留分析技術

農藥殘留分析是對復雜混合物中痕量農藥的母體化合物、有毒代謝物、降解產物和農藥雜質進行的分析,是一種需要精細的微量操作手段和高靈敏度的痕量檢測技術[2]。隨著人們對食品、環境安全的日益關注以及新的、更高要求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出臺,農藥殘留分析技術發展迅速?,F代農藥殘留分析技術通常包括樣品前處理和測定兩部分。

2.1樣品前處理技術

目前,已報道或已取得廣泛應用的新技術主要有: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超臨界流體提取(sfe)、加速溶劑萃取(ase)、微波輔助萃取(mae)等[4]。

2.1.1固相萃取(spe)。固相萃取是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譜柱技術相結合的發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固體吸附劑對液體樣品中目標化合物或雜質的吸附,選用合適強度的洗脫溶劑,使目標化合物選擇性地洗脫或保留在柱上,與樣品基體和干擾物分離,從而達到分離和富集的目的。固相萃取節省時間,可減少雜質引入,對操作者安全,重現性好,同時對農藥殘留物能夠快速富集。

2.1.2固相微萃取(spme)。固相微萃取是一種新型的無溶劑化樣品前處理技術,由pawliszyn在1989年首次報道。固相微萃取以特定的固體(一般為纖維狀萃取材料)作為固相提取器將其浸入樣品溶液或頂空提取,然后直接進行gc、hplc等分析[5]。該技術集采樣、萃取、濃縮、進樣于一體,靈敏度高、成本低、所需樣品量少,重現性及線性好,操作簡單、方便快捷。它通過吸附/脫吸附技術,富集樣品中的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成分,克服了一些傳統樣品處理技術的缺點,已經廣泛應用于水、食品、環境以及生物樣品分析。spme技術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很廣泛,如酒、果汁、蔬菜、肉、蛋等。還用于食品中其他一些有害殘留組分的分析上,如牛奶中的磺胺類和四環素類抗生素殘留;熏制火腿中的致癌物n-亞硝胺;谷物中丙烯酞胺殘留以及人乳中多氯聯苯及其他含氯有機化合物的分析等[6]。

2.1.3超臨界流體提取(sfe)。超臨界流體(scf)是臨界溫度(tc)和臨界壓力(pc)狀態下的高密度流體。超臨界流體既具有液體對溶質有較大溶解度,又具有氣體易于擴散和運動的特點。由于超臨界流體的粘度、密度、擴散系數、溶劑化能力等性質隨溫度和壓力變化很大[7],因此對選擇性的分離非常敏感。早在1879年,hannay等就發現超臨界乙醇流體對無機鹽固體具有顯著的溶解能力,但超臨界萃取技術(sfe)卻是在近30年才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物質分離、精致技術[8]。付玉杰等[9]用scf-co2技術萃取甘草中甘草次酸,并與索氏提取法、超聲法進行了比較,提取率是索氏提取法的13倍、超聲法的5倍,且溶劑用量小,周期短。目前,sfe已應用于植物樣品、動物組織、土壤、水等樣品中多種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的萃取。

2.1.4凝膠滲透色譜(gpc)。凝膠滲透色譜是一種快速凈化技術,它是基于體積排阻的分離機理,通過具有分子篩性質的固定相,用來分離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物質,并且可以分析不同分子體積、具有相同化學性質的高分子同系物。gpc現已廣泛應用于農藥殘留分析中脂類提取物與農藥的分離,是含脂類食物樣品農藥殘留分析的主要凈化手段[10]。陸繼偉等[11]經冰浴超聲提取,gpc凈化,測定了靈芝中24種有機磷農藥的殘留量,回收率在75.28%~117.18%,rsd在3.19%~15.57%,效果較好。

2.1.5加速溶劑萃取(ase)。加速溶劑萃取是在提高溫度(50~200℃)和壓力(1 000~3 000pa)下用溶劑萃取固體或半固體樣品的新型樣品前處理方法。相比于其他萃取方法,ase法具有快速、溶劑用量少、萃取效率高、安全等優點[12],已被美國epa收錄為處理固體樣品的標準方法之一。ase現已在環境、藥物、食品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殘留檢測方面,被用于土壤、動植物組織、蔬菜和水果等樣品中的pcb、多環芳烴、有機磷殺蟲劑、苯氧基除草劑等有害物質的萃取。

2.1.6微波輔助萃取(mae)。微波輔助萃取是微波和傳統的溶劑萃取法相結合后形成的一種新萃取方法。它是利用微波能來提高萃取速率的一種最新發展起來的技術。微波萃取具有設備簡單、萃取效率高、重現性好、快速、節省試劑、污染小等優點,有較大的推廣價值。onuska等[13]用多種溶劑從泥渣中微波提取有機氯農藥殘留,實驗僅用3.5min就獲取了索氏萃取法6h的結果。lopez-avila等[14]以乙烷-丙酮(體積比為1∶1)為溶劑,在115℃下從土壤中提取有機物,萃取15min,45種有機氯農藥中的38種回收率在80%~120%,并證明用微波萃取法所得的有機氯農藥的回收率比索氏萃取或超聲波萃取法至少提高7%。

 

2.2gc及gc-ms在樣品測定中的應用

2.2.1氣相色譜法(gc)。20世紀50年代農藥殘留分析局限于化學法、比色法和生物測定法,檢測方法缺乏專一性,靈敏度也不高。60年代初氣相色譜開始應用于農藥殘留分析,許多高靈敏度檢測器的使用,推動了農藥殘留分析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農藥殘留量的檢測精度。由于氣相色譜法具有分離效率高、分析速度快、選擇性好、樣品用量少、檢測靈敏度較高等優點,因此廣泛應用于分離氣體和易揮發或可轉化為易揮發的液體及固體樣品。目前該方法已成為農藥殘留分析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

氣相色譜儀的檢測器具有各種不同靈敏度和選擇性的種類,通過靈活應用這些檢測器,可以用于各種試樣的分析。電子俘獲檢測器(ecd)可以實現多種有機氯、菊酯類農藥的分離和測定;火焰光度檢測器(fpd)對有機磷農藥有很好的響應值;氮磷檢測器(npd)對氮、磷等化合物的響應大大提高,成為測定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有效檢測器[15]。

王建華等[16]采用乙腈均質提取,psa固相萃取柱凈化,再用gc-ecd及fid檢測含硫蔬菜中的有機磷、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多類農藥殘留組分,樣品的回收率在70%~110%,rsd為3.5%~14.2%。李慧冬等[17]將甘藍預制樣品經高速勻漿法提取、弗羅里硅土層析柱凈化后用gc-ecd檢測啶蟲脒的殘留量,外標法定量,回收率為80.2%~99.8%,最低檢出濃度為0.001mg/kg,測定結果的rsd不大于3.4%。宋家玉等[18]建立了食品和中藥中有機氯農藥殘留量的毛細管氣相色譜檢測方法。樣品經有機溶劑超聲提取,硫酸凈化,采用ov-1701毛細管柱,不分流進樣,程序升溫分離,ecd檢測,外標法定量,平均回收率為84.3%~100.6%,rsd為1.28%~3.56%。任紅波[19]建立了氣相色譜檢測氟胺氰菊酯的方法。蜂蜜樣品用水溶解后,經正己烷-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經c18固相萃取小柱凈化,采用gcd-ecd測定,回收率在80%以上,檢出限為0.001 3mg/kg。呂芬等[20]用石油醚提取蔬菜、水果中痕量擬除蟲菊酯,濃縮后經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凈化,用氣相色譜-ecd測定,結果小白菜中的平均回收率為86.2%~93.4%,rsd為3.4%~8.6%;蘋果中的回收率為87.3%~92.8%,rsd為2.8%~8.1%。

2.2.2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c-ms)。將高效分離與高性能鑒定儀器組成聯用技術,是20世紀末期儀器分析領域的重大技術進展。其中,現代gc-ms聯用技術是目前技術最成熟、普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聯用模式。

質譜法具有靈敏度高、定性能力強等優點,但要求進樣要純,且定量分析較復雜。氣相色譜法則分離效率高,定量分析簡便,但定性能力較差。因此,這2種方法聯用,可以相互取長補短,既發揮色譜法的高分離能力,又發揮了質譜法的高鑒別能力,適用于做多組分混合物中未知物的定性鑒定,可以判定化合物的分子結構、準確測定未知組分的相對分子質量、鑒定部分分離甚至未分離的色譜峰等。

朱靜等[21]利用spe對環境水中噻唑硫磷農藥殘留進行凈化,用gc-ms對其進行測定,對環境水中噻唑硫磷的最低檢測質量濃度為56.4ng/l,加樣回收率大于85.5%,rsd小于4.42%,適用于環境水中痕量農藥的監測。eiji ueno等[22]首先用乙腈提取蔬菜中89種農藥,鹽析后乙酸乙酯再溶解,共溶物自動過凝膠色譜和活性碳串聯雙柱,之后再用氣質聯用分析,回收率在70%~120%,rsd小于5%,方法已應用到188種果蔬的日常檢測中。李云飛等[23]用gc-ms以選擇離子(sim)檢測方式對果蔬類農產品中含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及除蟲菊酯類4類12種農藥的殘留量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結果表明,方法回收率在80%~120%,變異系數在6%~20%。胡貝貞等[24]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對啤酒中的有機磷農藥進行提取、凈化,用乙酸乙酯洗脫后供gc-ms分析。當添加濃度為50μg/kg和100μg/kg時,平均回收率為80.3% ~95.0%,rsd為1.97%~8.28%(n=6),方法的檢出限為1.20~15.3μg/kg。該方法可用于啤酒中痕量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測定。趙鳳英等[25]以丙酮-石油醚(v/v=3∶1)為提取劑,采用超聲波提取土壤中農藥殘留,經弗羅里硅土層析柱凈化,gc-ms以選擇離子監測法同時測定土壤中多種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0.1、0.5μg/ml 2個質量濃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分別為70.1%~119.0%和78.1%~119.0%,rsd分別為6.30%~9.80%和5.20%~8.23%。

3參考文獻

[1] 萬鄭凱,何娟,康長安,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在農藥殘留檢測方面的應用進展[j].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2006,12(1):51-54.

[2] 岳永德.農藥殘留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3] 戴修純,徐漢虹,王佛嬌.我國農藥殘留檢測現狀與發展方向[j].廣東農業科學,2006(5):117.

[4] 高海英.農藥殘留提取方法概述[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9(2):40-41.

[5] 蔣鵬忠.一種新型的樣品前處理技術探討——固相微萃取技術[j].現代商貿工業,2008(9):375-377.

[6] 周圍,劉紅衛,周小平,等.固相微萃取-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在食品風味和食品安全分析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檢疫科學,2007(s1):23-28.

[7] sarrade s,guizard c,rios g m.new applications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and supercritical fluids processes in separation[j].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3(32):57-63.

[8] 趙春海.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原理及應用研究簡述[j].生命科學儀器,2006,4(12):33-34.

[9] 付玉杰,祖元剛,李春英,等.超臨界co2萃取甘草中甘草次酸的工藝研究[j].中草藥,2003,34(1):31-33.

[10] 王敏,葉非.凝膠滲透色譜在農藥殘留分析前處理中的應用進展[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8,29(6):9-13.

[11] 陸繼偉,夏晶,苗水,等.gc測定靈芝中24種有機磷農藥殘留量[j].中國藥學雜志,2007,42(3):227-231.

[12] 王華,彭小燕,李繼蘭.加速溶劑萃取結合gc-ms法測定葡萄酒中甲霜靈的殘留[j].食品工業,2008(1):71-74.

[13] onuska f i,terry k a.extraction of pesticides from sediments using a microwave technique[j].chromatography,2003(36):191-196.

[14] lopez-avila v,young r,beckert w f.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from standard reference soils and sediments[j].anal.chem.,2005(66):1097-1106.

[15] 吳麗華,李建科.氣相色譜法在農藥殘留分析中的應用[j].糧油食品科技,2006,14(4):57-58.

[16] 王建華,張藝兵,湯志旭,等.微波處理-氣相色譜法測定含硫蔬菜中的多類農藥殘留[j].分析測試學報,2005,24(1):100-102.

[17] 李慧冬,杜紅霞,陳子雷,等.氣相色譜法測定甘藍中啶蟲脒殘留量[j].化學分析計量,2006,15(6):22-23.

[18] 宋家玉,李澤國,王大衛,等.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食品、中藥中的有機氯農藥[j].化學分析計量,2006,15(6):8-10.

[19] 任紅波.氣相色譜法測定蜂蜜中氟胺氰菊酯的殘留量[j].農藥,2007,46(2):125-126.

[20] 呂芬,梁春穗,黃偉雄,等.氣相色譜法快速測定蔬菜水果中痕量擬除蟲菊酯[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8,20(5):413-417.

[21] 朱靜,周欣,付春梅,等.固相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測定環境水中噻唑硫磷農藥殘留[j].色譜,2004,22(6):655-657.

[22] ueno e,oshima h,saito i,et al.multiresidue analysis of pesticides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fter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graphitized carbon column cleanup [j]. j aoac int,2004,87(4):1003-1015.

[23] 李云飛,彭云霞,張承聰.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測定果蔬中12種農藥殘留量[j].云南大學學報,2004,26(s1):176-180.

篇7

關鍵詞:電力絕緣油色譜;分析方式;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TM205 文獻標識碼:A

構建電網內含多樣的操控步驟,各環節都設定了高水準的操控要求。解析絕緣油表現出來的色譜狀態,慎重把控了油液本體的特性。在這種基礎上,操作者應能精確予以調配油液,發揮了最佳范圍內的絕緣實效。絕緣油擁有冷卻及絕緣的多樣性能,解析這些性能,依循設定好的標準流程予以完善。調配各階段內消耗的絕緣油都應依照規程,不應忽視細微的分析事項。

一、絕緣油的價值

電力體系含有內在多類設備,可綜合調度某一區段的電能,維持了長久的輸電供電。在送電線路內不可缺失絕緣油,耗電設備也留存了這種油液。電力系統配有日??蛇x用的絕緣油,這種油液被留存至指定好的用電設備。從總體來看,絕緣油可確保常規的電力構件性能,防控緩慢的裝置磨損。由此可見,電力絕緣油擁有自身的必要價值。

首先,作為絕緣材料,電力絕緣油首先可用作絕緣,防控電荷的傷害。從絕緣特性看,運轉狀態下的各類設備都會附帶電荷。添加了絕緣油,是為防控某一時點的電流及電壓擊打因而損毀外在表層。這是由于,電力設備有著本身較高的運轉負荷,絕緣油含有優良的絕緣特性以此來妥善防控外在的流通電流。這樣做,防控了過載態勢的設備被損毀,有序保護系統。高峰耗電期內,若突發了某一故障則會減低總體架構內的絕緣特性,減弱根本的內在性能。涂抹絕緣油液以后,額外負荷即可被減低,由此也避免故障。

其次,絕緣油可用作冷卻。電力體系預設了高低溫彼此的互換,針對這種流程增添絕緣油品,冷卻了原本的電力體系。經過油液的冷卻,慎重防控了超標情形的設備運轉,限定了最合適的溫度。油添加了某比值的抗氧劑,依照設定好的比例著手調配了油液。這種混合油品可用作設備介質,導出了構件冗余的內在熱能以此來制冷。遇有較高溫度,擴散形態下的油液也可增設絕緣;與之相比,低溫油液還可防控凝結,發揮絕緣的更高價值。

第三,絕緣油也可減低本體的損耗,帶有穩定的作用。在給定電場內,油液維持了較長的穩定,減低損耗的總體油液。絕緣油有著抵抗氧化這類的優良特質,可以保持穩定。隨著技術進步,調配絕緣油可選的若干技術都日漸更新,配置新式絕緣油且提升了更高的穩定性。經過了改進后,絕緣材質延長了原本的可運轉年限,改善絕緣屬性。

二、色譜分析選用的方式

采納色譜法調配了不同樣態及特質的油液,針對混合狀態的固定相物質設定了流動相的洗脫。經過洗脫步驟,不同速率流動著的各類物質將會流向固定相,這樣即可分離雙重的固液相。20世紀初創設了色譜法,歷經快速的進步,現今色譜法可歸入獨立的色譜學??萍颊{研可選取常見的這種探析方法,色譜法可選取的配套儀器也趨向于完整。測定絕緣特性時,色譜法擁有必要的價值,可迅捷測定油液濃度、內含的多成分。色譜解析得出的數值也可用作后續參照。

色譜分析依循的機理為:洗脫液相及固相兩類的物質,這種基礎上可以分離不同特質的油液。這種洗脫利用了不等的液體流動速率。歷經多年的進展,現今色譜儀整合了敏銳及自動的特性,更加穩定且可用作多樣的測定流程。從分類視角看,色譜儀含有液相、氣相及凝膠性的儀器。針對化學產品,色譜儀可測定某一高分子材質,解析內在的多成分。此外,測定某一成分內含的分布狀態、內在分子量等可選取凝膠色譜。電力配備的絕緣油可采納色譜分析,這種途徑已被采納并推廣。

例如:氣相色譜辨析了可溶解的內在氣體,識別了油液內含的若干成分。針對充油設備,測定內在顯現的某一故障點。監測充油狀態下的配套設備,是現今檢測進展的總體趨向。充油設備可承載某規格的絕緣油,借助色譜辨析了裝置潛在隱患,從而妥善予以消除。由此可知,色譜解析可測定潛在的細微故障,反映了裝置設定的某類構件故障。

三、解析注意事項

電力系統設定了絕緣,絕緣油被廣泛用作電力類裝置的絕緣。可選色譜分析,這類分析流程依循了根本的色譜原理。在科學指引下,解析了絕緣油常態的性能。色譜分析可協助電力人員以便于確保銜接著的電力設備是完備且安全的,調控穩定態勢下的電力運轉。從現存進展看,色譜分析日漸完善了可用的儀器、裝置性能等,但仍存有潛在的弊病有待于整改。慎重把控細節,確保絕緣特質的油液可被有序調用。分析絕緣油呈現的色譜時,尤為注重如下的事項:

(一)初期篩選樣本

色譜分析針對選定的絕緣油,為此先要妥善選樣。選取了樣本后,再去進入測定環節。解析絕緣油可得的數據要吻合給出來的數據指標,可篩選適量的油液當成調研對象。調配絕緣油、進行后續分離,也都要顧及不同特質的物質形態。若篩選的絕緣油本身擁有獨特的某類屬性,那么真正去解析以前還應增設處理環節。為了便利操控,抽檢篩選的樣本應能搭設自動調控依托的平臺,最好設定自動平臺。

(二)選取探測的必要裝置

色譜分析借助了色譜儀,順利展開后續解析。色譜分析必備配套的儀器,這些儀器辨析了絕緣油呈現出來的理化特性,反映油液本身的各類特質。這樣做,在根本上反映了絕緣油屬性,測定信息應是客觀且完備的。篩選色譜儀時,要慎重辨別型號規格、裝置的精度、可操控的屬性等。針對選取時的細節尤為注重,不可忽視細節。從現存市面看,常見氣相的、液相及凝膠3類的色譜儀。真正去選用時還應衡量真實的檢測現狀,適當予以選取。

篇8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navoidably will encounter all sorts of problems, from the valv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and flow equal to introduce the correct use of chromatography, common failure causes and eliminating methods.

關鍵詞:高效液相色譜儀;故障排除;正確使用

Key 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oubleshooting;used correctly

中圖分類號:TS20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0-0097-01

0引言

高效液相色譜儀是分析實驗室常用的測試儀器之一,其應用越來越廣泛。此種儀器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并將直接影響到所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儀器的正常工作。

1使用試管的問題

①試管的潔凈問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是一個很靈敏的分析方法,如果因使用不潔凈的試管,便會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②塑料試管的溶解問題。可用相同的實驗條件先行試驗一下,看看不含被抽提物時,提取液在檢測器上能否產生干擾信號,如確有干擾信號存在,就只能換用耐有機溶劑的玻璃試管了。③被測樣品在試管壁上的吸附問題。操作中宜采用聚丙烯管,為防止提取中吸附現象發生,可采用0.5%的已二胺已烷液做為提取劑,可有效地防止吸附。

2操作進樣閥的問題

在高效液相色譜法的試驗過程中,有時會有異常色譜峰的出現以及重現性不好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操作方法不當所引起,要想解決此類問題,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進樣量的控制。用進樣閥來進樣時,閥內的樣品環是定量的,由于進樣時,注射到進樣閥內的樣品溶液在樣品環的管路中有徑向的速度梯度。因此,要想使樣品環中充滿樣品溶液,從而使用進樣閥來準確地定量,則必須使進樣量大于樣品環體積的兩倍。②進樣閥的清潔問題。如果樣品環中有上次進樣時樣品的殘留,必然會污染下次注射進的樣品,為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應按下列步驟操作:1)進樣閥有兩個位置,INJECT和LOAD。首先在LOAD位置時,以注射器將流動相注入進樣閥內清洗幾次,每次用量大約40ul;2)然后將進樣閥板手扳至INJECT位置時,再以流動相清洗幾次,每次用量還是40ul;3)再將樣品注射到進樣閥里.按照上述的步驟操作,可以避免由進樣閥引起的污染,從而使干擾峰消除并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性。③進樣閥溢流管的堵塞。堵塞的原因多半是由于溶解樣品的流動相用的是鹽溶液,而其中的鹽在溢流管的排空端口處結晶所致。此時,可用小燒杯盛少量蒸餾水對溢流管口稍加浸泡,端口處鹽的結晶就能被溶解掉,故障排除。如能在每次進樣完成之后,用蒸餾水反復沖洗至溢流管中的鹽分全部沖出,則可避免此故障的發生。

3流動相的問題

甲醇和乙腈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中常常被用來配制流動相。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常用的試劑最好是高等級的專用試劑,如色譜純試劑。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中常用的是紫外檢測器,因此,從降低基線噪音和提高分析靈敏度上來考慮,應該使用紫外吸收小且雜質含量少的色譜純試劑。①流動相的過濾。配制好的流動相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用0.5um孔徑的微孔濾膜來過濾。這是因為溶液中含有很多肉眼難以發現的微小顆粒,如果不把它們濾除掉,就會堵塞泵口、柱頭上的過濾器,這樣就堵塞了流動相的正常通道,使色譜柱的阻力增加,柱壓升高,柱效下降。碰到這種情況時,要換用經過濾的流動相,并將堵塞的濾器拆下來浸泡在20%的硝酸水溶液中以超聲波清洗機清洗20分鐘,以除去濾片上的堵塞物。②流動相的脫氣。流動相在使用前必須脫氣,以盡可能的除去溶解在流動相中的氣體,否則,這些氣體會使柱填料的性能降低,還能夠對檢測器的信號產生很大的干擾。水和甲醇混合后會產生大量的氣泡,如果不脫氣就使用,氣泡就會進入色譜柱和檢測器,并將影響分析工作的正常進行。

4色譜柱的使用和保養

色譜柱是高效液相色譜儀最主要的部件,被測物質能否被很好的分離和測定,色譜柱的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應特別注意色譜柱的正確使用和維修保養,以延長色譜柱的使用壽命。

4.1 使用預柱和保護柱預柱安裝于泵和進樣器之間,它給色譜柱中的流動相提供了完全的平衡,并防止了對柱填料有破壞作用的組分或污染物進入色譜柱。保護柱可以阻擋能夠牢固地吸附于色譜柱上的組分進入色譜柱,保護柱應與色譜柱的填料相同。

4.2 防止氣體進入色譜柱有些色譜柱是不允許氣泡進入的,否則將會使柱效降低甚至形成微小的難以驅除的氣室。因此,為了防止氣泡進入色譜柱,一定要使用經過脫氣的流動相,并且要嚴格按照下列步驟來安裝色譜柱。①拆卸下色譜柱入口處的密封螺絲,觀察是否有溶劑滲出;②如有溶劑滲出,即可將色譜柱接到管路上,以避免氣泡的進入;③如無溶劑滲出時,表明色譜柱的此端已經進去空氣了,可將色譜柱的出口端接到進樣閥上,以流動相來反方向沖洗色譜柱,以便將柱內的空氣排除。④如果流出的溶劑里不含有氣泡,說明柱內的氣體已經被排出了,再將色譜柱以正確的方向接好,這樣氣泡就進不到色譜柱里面了。

4.3 色譜柱的清洗為了不使被測物質和雜質停留在色譜柱中,在每次的樣品分析工作完成之后,都應及時地清洗色譜柱。首先要用對被測樣品洗脫能力強的溶劑來洗脫色譜柱,以分析工作中常用的反相色譜分析法為例,因其先流出的物質是極性大的物質,此時應用100%的甲醇或使用異丙純、四氫呋喃等極性稍弱的溶劑將吸附在柱內的極性小的物質洗脫下來,洗脫液的用量一般為柱體積的20倍即可。凝膠濾過色譜法中所使用的凝膠柱常用緩沖溶液做流動相,用完之后當然要用蒸餾水來沖洗。

4.4 色譜柱的存放如果色譜柱暫時不用,存放時要注意:①幾天之內的短期放置,應先用溶劑沖洗好色譜柱,再把色譜柱的兩頭用密封螺絲密封好即可。②如果色譜柱長期不用,僅用上述方法來處理就不行了,這時應使用色譜柱使用說明書中所指明的溶劑來充滿色譜柱,反相柱一般使用甲醇,正相柱則可用正已烷或庚烷,而凝膠柱則不能用水了,因柱內如果有微生物的生長則會使柱效降低,此時應用0.05%的NaNs水溶液來沖洗色譜柱,再將色譜柱封嚴。

篇9

護理

【關鍵詞】  僵蠶 抗凝活性部位 化學成分 凝膠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 氮測定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ticoagulating active components in water extraction, alcohol sedimentation and fraction separated by gel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of Bombyx Batryticatus. Methods Anticoagulating active fractions were prepared by the methods of water extraction, 70% alcohol sedimentation and gel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Components (such as porteins or polypeptide, amino acids, oxalic acid ammonium) in each fraction were determined by chemical reaction indentification, Kjeldahl method, conductance, UV and HPLC. Results Polypeptide, amino acids and oxalic acid ammonium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in anticoagulating active fractions, content of which reached more than 80%. The content of oxalic acid ammonium decreased about 52% processed by alcohol sedimentation, while the content of polypeptide and amino acids only decreased about 8%. The content of peptides and amino acids increased about 28% purified by gel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compared with the one in water extraction and about 39% compared with the one in alcohol sedimentation. The content of oxalic acid ammonium was the same as the one in alcohol sedimentation, but decreased about 1 time compared with the one in water extraction. The content of 15 kinds of amino acids were 40%~50% in the solids of each fractions, which maked up to 60%~76% of the content of proteins determined by Kjeldahl method. Molecular weight range of peptides is 1.0~4.4 kDa.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nticoagulating active components from Bombyx Batryticatus.

Key words:Bombyx Batryticatus;anticoagulating active fractions;chemical components;gel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HPLC;Kjeldahl method

     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yx mori L.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體,為傳統中藥,性味咸、辛、平,歸肝、肺、胃經[1]。具熄風止痙、活血通絡、化痰散結等功效,可用于治療急性驚風、癲癇、中風、面癱及頑固性頭痛等。僵蠶含有蛋白質、脂肪酸、氨基酸、草酸銨、白僵菌素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2-4],其水提液在體內外實驗中均表現出很強的抗凝、抗血栓、促纖溶及抗內毒素所致紅細胞膜損傷等作用[5-7],草酸銨和蛋白質(或多肽)、氨基酸等可能為其主要活性成分[8]。為進一步研究僵蠶的抗凝活性成分,本實驗探討了僵蠶水煎煮液的醇沉液和凝膠色譜分離凈化,及其抗凝活性成分中氨基酸和草酸銨等的定性定量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實驗材料

護理

Waters 515 HPLC系統(Waters 公司);BS100A自動部分收集系統(上海市滬西儀器廠);Start-4半自動四通道血凝儀(法國STAGO公司);4300-Pro紫外分光光度計(瑞士安瑪西亞公司);HR2838型勻漿機(菲力普公司);LP115 pH計(METTER TOLEDO公司);DDS-ⅡA電導率儀(上海理達儀器廠);移液槍(0.1 mL和1.0 mL,日本);半微量凱氏定氮裝置;Z-16和Z-26層析柱(上海化學儀器廠)。制僵蠶(購自湖南振興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葡聚糖凝膠(Biotech公司);凝血酶試劑(上海太陽生物技術公司,批號N25006);兔血漿(自制);15種氨基酸對照品(Sigma公司);水為超純水;甲醇(色譜純)、三氟乙酸(THF)、2-巰基乙醇、鄰苯二甲醛(OPA)、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等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果

2.1  樣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制僵蠶1 500 g(樣品A),用8倍量水浸泡過夜,以3 000 r/min勻漿,然后煎煮2次,每次30 min,過濾,合并濾液,離心,得提取液8 450 mL(樣品B),將其濃縮至含原藥材2 g/mL,加無水乙醇濃度至60%,4 ℃放置過夜,3 000 r/min離心,取上清液水浴濃縮至含原藥材約6 g/mL,即得粗提液240 mL(樣品C)。將30 mL該液加到用0.05 mol/L NaCl的0.02 mol/L Tris-HCl (pH 7.4)緩沖液平衡的Sephadex G-25凝膠柱(φ2.6 cm×80 cm)上,用相同緩沖液洗脫,自動分步收集器收集,2.5 mL/ (10 min·管),每2~3管按文獻方法[8]測定凝血酶時間(TT,s)、紫外吸收光譜,用重量法測定質量百分濃度(m/v)、電導率儀測定溶液電導率,得洗脫曲線(見圖1)。將TT在40~100 s之間的組分合并得洗脫液69 mL(樣品D),TT≥100 s的組分合并得洗脫液82.5 mL(樣品E),E即為抗凝活性部位。

圖1表明, 紫外吸收光譜法(UV)檢測的最強色譜峰的前半部分為具有抗凝活性的部位,與UV法測得的G-25凝膠色譜峰值不重合,而按質量百分濃度(M/V)和電導率法測得的色譜峰值與抗凝活性峰值基本重合。

2.2  抗凝活性部位的化學成分理化鑒別

2.2.1  茚三酮反應、pH值、電導率、AgNO3/HNO3反應和CaCl2/HNO3反應  分別取B~E樣品溶液進行理化測定,結果表明,僵蠶提取分離后的B~E樣品所檢測的理化性質結果一致,提示所含主要成分基本相同。茚三酮反應陽性,活性部分電導很大,與AgNO3產生白色沉淀,滴加HNO3后沉淀部分溶解,與CaCl2產生沉淀,滴加HNO3沉淀溶解。提示抗凝活性成分可能是鹽類(如氯化物、草酸鹽等)、蛋白質、肽類或其它含氨基酸的化合物。

2.2.2  紫外吸收光譜

取各樣品稀釋適當后在200~400 nm掃描,其紫外吸收光譜見圖2。

圖2表明,樣品B~E的UV光譜形狀均不相同,表明提取分離所得樣品化學成分有所不同。提取分離后除去了大量的無活性物質,特別是經過凝膠色譜純化后,UV光譜變化較大。

2.2.3  樣品E的凝膠色譜分析及其分子量分析

取樣品E中TT≥600 s的餾分2 mL上Sephadex G-15(φ1.6 cm×50 cm)柱,用水洗脫鹽,4.0 mL/(10 min·管),自動分步收集器收集,測定各管的TT值、260 nm和280 nm處的吸光度及化學反應特性,結果見表1。表1  TT≥600 s餾分的凝膠柱脫鹽中餾分的抗凝活性和理化特性檢

測結果(略)注:*必要時,通過稀釋餾分,測定吸光度在0.2~0.8之間,計算而得

2.3  定量分析護理

2.3.1  固形物含量測定

精密吸取樣品B~E各2.0 mL,80 ℃下烘至近干,100 ℃下烘至恒重,精密稱定,按每1 mL樣品溶液扣除5.0 mg的Tris和NaCl重量,得固形物重量和濃度(各樣品均為n=3,RSD不超過0.8%),結果見表2。表2  僵蠶各部位中的固形物和蛋白質測定結果(略)注:*與樣品A比

2.3.2  指標檢測

蛋白質: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半微量氮測定法操作,計算總氮含量。將該氮含量扣除銨態氮含量,再與6.25相乘,即為蛋白質質量和百分濃度(W/V)。各樣品均為n=3,RSD不超過1.4%。銨根[9]: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半微量氮測定法操作(40% NaOH試液用120 g/L氧化鎂懸濁液代替),計算銨根質量和百分濃度(W/V)。各樣品均為n=3,RSD不超過1.2%。草酸根[3]:精密取B~E樣品液約5 mL,氯化鈣沉淀-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各樣品均為n=3,RSD不超過1.0%)。結果見表3、表4。表3  僵蠶各部位中銨根和草酸根的測定結果(略)注:*與樣品B比表4  僵蠶各部位固形物中蛋白質和草酸銨含量比較(略)

2.3.3  HPLC法測定氨基酸含量

2.3.3.1  色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ODS(4.6 mm×200 mm, 5 μm);流動相A為50 mmol/L NaAc(pH 6.8)-甲醇-THF(82∶17∶1),流動相B為50 mmol/L NaAc(pH 6.8)-甲醇-THF(22∶77∶1),梯度洗脫;柱溫:27 ℃;流速:1.0 mL/min;熒光檢測器:λex 338 nm,λem 425 nm。

2.3.3.2  樣品測定  樣品溶液B~E經5.7 mol/L鹽酸液,在110 ℃水解24 h,OPA試劑衍生化,然后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結果見表5。表5  僵蠶各部位中氨基酸的測定結果(略)

3  討論

  

本研究表明,僵蠶的水煎煮提取、醇沉和凝膠色譜分離所得抗凝活性部位中,多肽、氨基酸類和草酸銨都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已有報道,草酸銨具有抗凝活性[8],本研究表明,凝膠色譜分離部位中不含草酸銨,但含多肽和氨基酸類成分的餾分具有抗凝活性,因此,僵蠶中的多肽類或氨基酸類成分可能是抗凝活性成分之一。本研究對僵蠶抗凝活性部位的化學成分和理化特性進行的初步探索,也為今后對僵蠶抗凝成分的分離純化提供了實驗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貴君.現代中藥材商品通鑒[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 2447-2449.

[2] 衛功慶,鞠貴春,李慧萍,等.白僵蠶化學成分的分析[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5,17(3):46-49.

[3] 彭新君,彭延古,曾序求,等.僵蠶提取液中蛋白質和草酸銨等成分的定量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5,12(9):38-40.

護理

[4] 趙建國,彭延古,彭新君,等.薄層色譜法分離僵蠶中蛋白質和氨基酸類成分的研究[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5,25(2):26-27.

[5] 彭延古,葛金文,鄧奕輝,等.僵蠶抗凝活性成分的研究[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0,20(4):18-19.

[6] 彭延古,曾序求,徐愛良,等.僵蠶抗內毒素所致細胞膜損傷作用研究[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4,24(3):1-2.

[7] 彭延古,李露丹,鄧奕輝.僵蠶抗實驗性靜脈血栓及作用機理的研究[J].血栓與止血,2001,20(4):104-105.

篇10

【摘要】 目的 優選大蒜油β-環糊精(β-CD)包合物緩釋片處方,制備中藥揮發油固體緩釋制劑。方法 以大蒜油中有效成分大蒜素的釋放度為指標,采用正交設計法優化緩釋片的制劑處方工藝。結果 優化所得處方為羥丙基甲纖維素9%,乳糖15%,聚維酮10%,微晶纖維素10%。以此處方制備的大蒜油β-CD包合物緩釋片在體外可緩釋8 h。結論 優化所得處方合理穩定,緩釋片達到了緩釋效果。

【關鍵詞】 大蒜油β-環糊精包合物緩釋片;正交設計;制備工藝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formulation of the Garlic oil β-CD sustained-release tablet. Methods The preparation formulation of th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 which took the released rate as the index. Result The optimized formulation contained 9% HPMC, 15% lactose, 10% PVP, 10%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The ingredient of Garlic oil sustained-release tablet by this formulation was released slowly in 8 h.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formulation is rational and stable, the tablet could be released slowly.

Key words:Garlic oil β-CD sustained-release tablet;orthogonal design;preparation technology

大蒜油是從大蒜(Allium sativum L.)中提取的揮發油,具有抗菌消炎、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及防癌抗癌等功效。用大蒜做成的中藥制劑已有多種劑型,如膠囊、口服液、滴丸、糖衣片、軟膠囊、微囊、注射劑、乳劑等,并已在降血脂、降血糖、心腦血管病等諸多方面用于臨床。但因直接口服大蒜對胃黏膜有刺激性、靜注使用不便、肌注疼痛,使其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1]。通過對大蒜油進行β-環糊精(β-CD)包合,再制成凝膠骨架緩釋片,可以延長作用時間、減少用藥次數、降低不良反應、提高制劑的生物利用度以及降低大蒜油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性,比純大蒜油具有更好的應用價值。

1 儀器與材料

DP-120型單沖打片機(丹東市制藥設備廠);D-800型智能藥物溶出儀(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廠);H66MC型超聲波發生儀(無錫超聲電子儀器廠);Waters 600E-2487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沃特斯公司)。大蒜素對照品(購于青島江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維酮(PVP,廣州市化學試劑批發部);乳糖、微晶纖維素(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羥丙甲纖維素(HPMC)K15M(上??房蛋录夹g有限公司)。

2 方法與結果

2.1 大蒜油的提取

稱取剝皮大蒜2.5 kg,用攪拌機適當粉碎,加2倍量水于55 ℃發酵2 h,以揮發油提取器提取6 h,得大蒜油約5 mL。

2.2 大蒜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

取β-CD 60 g溶入30 ℃蒸餾水中,制成飽和溶液,將大蒜油用少量乙醇稀釋后,在不斷攪拌下滴入β-CD飽和水溶液中, 于30 ℃超聲40 min使大蒜油被包合,所得包合物混懸液于0~5 ℃,冷藏放置24 h,抽濾,40 ℃干燥,研細,即得白色粉末狀的大蒜油β-CD包合物。

2.3 大蒜油凝膠骨架緩釋片的制備

2.3.1 正交設計

本制劑選用親水凝膠骨架材料HPMC K15M為基本骨架,選用乳糖、PVP及微晶纖維素作為填充劑、致孔劑及崩解劑,片重約0.6 g,β-CD包合物占50%(0.3 g)。各因素分別選取3個水平,正交設計因素與水平見表1。表1 大蒜油緩釋片制劑工藝因素水平表(略)

2.3.2 方法

將β-CD包合物與HPMC、乳糖、PVP及微晶纖維素等輔料分別過8O目篩。精密稱取處方量的β-CD包合物與輔料,充分混勻,用95%的乙醇制軟材,過2O目篩制粒,5O ℃以下干燥,18目篩整粒,加1%硬脂酸鎂、3%滑石粉,混合壓片。

2.3.3 試驗安排與結果

本試驗采用L9(34)表正交試驗法優選最佳條件??疾熘笜藶榇笏庥椭杏行С煞执笏馑氐尼尫哦?,分別測定2、6、8 h的釋放度(P),再綜合評分:Yi=(︱P2 h-30%︱+︱P6 h-50%︱+︱P8 h-85%︱)×100,以Yi小者為佳。正交試驗安排見表2。

2.3.4 釋放度測定方法

取本片劑,照200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附錄ⅩD規定的釋放度測定法(第一法),采用200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附錄ⅩC規定的溶出度測定法(第二法)的裝置,以(37±0.5)℃水600 mL為溶出介質,轉速為150 r/min,將片劑置于轉籃中,在2、6、8 h分別取溶液2 mL(并及時在操作容器中補充空白介質溶液2 mL),用0.45 μm微孔濾膜濾過,分別精密吸取續濾液200 μL,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大蒜素的溶出量。另分別取各批試驗號片劑10片,研細,取粉末約30 mg,精密稱定,置50 mL量瓶中,加水40 mL超聲提取30 min,取出,放冷,加水定容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以0.45 μm的微孔濾膜濾過,濾液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片劑中大蒜素的含量。按二者之間的比值分別計算每片藥物不同時間點的釋放度。

色譜柱:DiamonsilTM 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動相:甲醇-水-甲酸(80∶20∶0.1);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18 nm;柱溫:25 ℃。

精密稱取大蒜素對照品10 mg,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對照品溶液(每1 mL含大蒜素100 μg)。

分別精密吸取大蒜素對照品溶液10 μL與供試品溶液20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正交試驗釋放度測定結果見表2。表2 大蒜油β-CD包合物緩釋片制劑工藝正交試驗及結果(略)

對上述試驗結果進行極差直觀分析,結果各因素對制劑緩釋效果的影響程度為A>B>D>C,緩釋片處方以A2B1C2D1為最佳。

2.4 驗證試驗

為進一步驗證上述輔料配比和制備工藝的可行性和穩定性,以此輔料配比制備了3批樣品,進行驗證試驗,結果見表3。表3 驗證試驗結果(略)

由表3結果可見,優化處方所得試驗結果綜合評價優于正交設計中各次試驗,結果令人滿意,說明優化成功。

3 討論

本實驗大蒜油的提取及其β-CD包合物的制備工藝均經試驗考察后而確定的最佳工藝,制得的包合物亦經薄層色譜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檢驗證實大蒜油已被包合。因本試驗為制劑工藝研究,在此未加細述。制劑處方正交設計的考察因素是經過單因素考察后,根據各因素及其不同水平對釋放度的影響而確定的,制得的片劑在外觀及硬度等方面均符合片劑的要求。

大蒜油的含量測定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長在215 nm左右,但在此波長處輔料也有吸收,對含量測定有干擾,因此,本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2]測定大蒜素的含量作為考察指標,因溶出液中大蒜素含量較低,又不宜濃縮,因而進樣體積定為200 μL。大蒜油β-CD包合物緩釋片為凝膠骨架片。骨架材料為親水性凝膠骨架HPMC,遇水或消化液膨脹,形成凝膠屏障而具控制有效成分溶出的作用,達到緩釋的目的。該緩釋片的釋藥機理是骨架溶蝕和藥物擴散的綜合效應過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