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導纖維范文

時間:2023-04-10 06:13: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光導纖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知道光線只能以直線前進,如果一個光源發生的光線,在它傳播的路途中遇上障礙物,那光線就會被擋住,因為光線不能繞道而行,要使光線改變前進的方向,通常要借助于反射鏡之類的光學元件。有什么簡單的辦法能使光線自由地彎曲前進呢?人們很自然會設想到光線能否象水管輸送水、氣體管道輸送氣體那樣,也沿著一根導管進行傳播呢?關鍵在于有沒有可能制造出導光的管子。如果采用普通的玻璃管來傳輸光線時,光線很快就從玻璃管壁泄漏出去,這顯然是不能達到傳輸光線的目的。后來,人們通過不斷實踐摸索,終于找到了一種特殊結構的光學纖維,當光線從它的一端射入時,它能把入射的大部分光線傳送至它的另一端。這種能傳輸光線的纖維就叫做光導纖維,在光學技術上又叫做光波導。

光導纖維是怎樣傳播光線的呢?那就要先從光導纖維的結構談起。光導纖維的直徑比人的頭發還要細,取一種光導纖維,把它切斷,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可以發現它的斷面很象胡蘿卜。中央有一個芯,芯的直徑只有幾十微米(一微米等于百萬分之一米),芯的四周是一圈包皮。整個纖維的外徑約為一百至二百微米。芯是用高折射率的透明光學玻璃材料做成的,包皮是用低折射率的玻璃或塑料做成的。具有這種結構的光導纖維叫做芯皮型結構光纖。還有一種液芯的芯皮結構光纖,那是先用包皮材料做成空心毛細管,中間的孔很小,然后再用高壓將折射率高的液體壓人管子中制成的。

我們知道,折射率大的物質在光學中叫做光密介質,折射率小的物質叫做光疏介質。當光線從光密介質射人光疏介質時,它的傳播方向要發生改變,一部分光線通過交界面進入光疏介質,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還有一部分光則從交界面返回原來的介質,這就是反射現象。如果光線的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時,光線就會從兩介質的分界面上全部返回原來的介質,而沒有光線進入光疏介質,這就是光的全反射現象,這時的人射角叫做產生全反射的臨界角。根據同樣的道理,由于光導纖維的芯材料和皮材料折射率不同,芯的折射率大,皮的折射率小,光線以各種不同的角度從折射率大的芯射至與折射率小的皮的交界面時,在一般情況下,光線就在該處一部分透射一部分反射。但是,在界面上光線的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光線就不會透過界面,而全部被反射,也就是說光被全反射。根據這種現象,使得向光導纖維中人射的光與光軸之間的夾角小于一定值時,光線就跑不出去,而只能在界面上經過無數次反射,呈鋸齒狀路線在芯內向前傳播,最后傳送至纖維的另一端。這就是光導纖維傳光的基本原理。

光導纖維的結構大體上有兩類,一類就是上面提到的芯皮型結構。芯皮型結構光導纖維又可分為階躍型光導纖維和梯度型光導纖維。

另一類光導纖維叫做自聚焦纖維,它的傳光原理和芯皮型結構的纖維是不同的。我們知道,當光線垂直地通過平行玻璃薄板后,它的傳播方向不變,但是當一束平行光通過雙凸透鏡時,光線就會向中部會聚。自聚焦光導纖維就好象是由許多這樣的微型透鏡組合成的。它能迫使入射的光線逐漸自動地向纖維的中心軸線方向靠攏,進行聚焦,因此光線就不會從光導纖維中泄漏出去。由于這種光導纖維能使光線自動聚焦,所以人們稱它為自聚焦光導纖維。在自聚焦纖維中,纖維中央的折射率最高,向四周折射率連續均勻地減小,纖維邊緣折射率最低。

篇2

【關鍵詞】廣播 受眾 窄播化 頻道設置

一、廣播并不會被電視、網絡等媒介所取代

在各種傳統媒介和新興媒介都高度發達的今天,新舊媒介的交接和更替一直是學者們爭論不休的問題。當電視走進千家萬戶,報紙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人們曾經擔憂報紙也許會被電視所取代,但是正如我們今天看到的:在電視和網絡出現之后的很長時間里,甚至電視和網絡幾乎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主要的獲取信息工具之后,報紙依然存在,并沒有消亡,而且繼續發揮著自身獨特的傳播優勢,平衡著媒介傳播的環境。同樣的,電視媒介、手機媒介、網絡媒介等也不會完全取代廣播媒介,廣播媒介不會走向消亡。筆者認為廣播媒介還會繼續發揮著自身的優勢,完善自身的媒介傳播功能。在平衡媒介傳播的環境的同時,也建構著由多種媒體共同融合起來的優勢互補的媒介傳播環境,不斷地為受眾提供著生活的便利。

那么廣播媒介的發展道路是怎樣的,廣播頻道如何設置能更好的讓受眾選擇和收聽?首先從我國的廣播現狀說起。

二、我國廣播的現狀及頻道的窄播化進程

(一)我國廣播的現狀

從受眾角度看:聽眾數量在不斷減少,但仍保留著一些固定聽眾群和流動受眾群。聽眾收聽最多的是新聞、音樂、交通等類型化廣播。

從頻道設置角度看:頻道窄播化程度不夠完善,頻道及節目的受眾指向不明確,可為受眾提供的選擇性不強。

從廣播內容上看:部分電臺播出的內容對象性不明確,不同年齡段,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均可收聽一檔節目。這就會讓一檔廣播節目陷入可有可無的尷尬環境中。

從上述我國廣播的現狀來看,聽眾的自主選擇性弱,不能滿足受眾相應的需求是廣播發展道路上的瓶頸,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廣播頻道的窄播化。

(二)我國的頻道窄播化進程

1、頻道劃分有待完善

我國的廣播電臺進行了一系列的窄播化改革,但是,就目前的電臺頻率設置來看,除了幾個大的廣播電臺窄播化進程明顯,其他各省級市級廣播電臺的頻道劃分不清晰,而且內容冗雜。比如某省級廣播電臺下設的電臺頻率除了有新聞廣播、音樂廣播、交通廣播之外,還設有都市廣播、生活廣播、文藝廣播、千色廣播等。頻道的名稱復雜且不便于受眾判斷其內容。像都市廣播、生活廣播這一類型的廣播并不會給觀眾的選擇上帶來便利,反而讓觀眾的選擇變得復雜,觀眾并不知道都市廣播、生活廣播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因為都市和生活兩個詞語包含的內容可以很多,涉及范圍可以很廣,不僅僅內容沒有針對性,針對的受眾也不具有明確的指向性。

以英美的廣播為例,英美廣播越來越成為一種窄分化、個性化的媒體。在美英兩國類型化電臺劃分得更加細致?,F在美國的電臺幾乎全部是類型臺:新聞臺、體育臺、交通信息臺等,即使是音樂臺,又根據音樂的不同類型劃分為更細致的流行音樂臺、鄉村音樂臺、搖滾音樂臺等等。此類細分化的電臺,最大限度地減少聽眾等待、尋找的麻煩,一打開收音機就可以聽到自己喜歡的節目。

所以在未來的廣播窄播化進程當中,像都市廣播、生活廣播等這一類播放綜合性內容的廣播頻道可能會被內容更有針對性和聽眾更有指向性的節目所代替。

另外,在未來,像音樂廣播這樣的通過窄播化進程演變而來的類型廣播,也要進一步的劃分為不同類型的音樂廣播。國內有些電臺就已經設置了古典音樂廣播、通俗音樂廣播、懷舊金曲這樣的類型廣播。但是根據我國的國情來看,各地方電臺,省級電臺,現在都設有音樂廣播,如果每個設有音樂廣播的電臺都紛紛把音樂廣播進一步劃分為不同種類音樂的廣播,似乎數量的龐大和音樂內容的重復現象將會成為阻礙音樂廣播窄播化的因素。

所以根據我國的地理因素考慮音樂廣播的窄播化設置問題,筆者提出一個設想:未來的音樂廣播的窄播化,類型劃分更加明確細致,幾乎包括了聽眾想要聽到的所有音樂類型,這種類型劃分細致的音樂廣播將集中在全國的幾個大型的廣播電臺,面向全國的聽眾播放,各地方的音樂電臺轉變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音樂電臺。這樣既能有效的整合大多數音樂廣播資源,提高音樂的播放數量和質量,同時也能夠避免同類廣播資源的重復和浪費。

2、以明確的受眾定位為基礎的頻道劃分

在以內容為基礎的窄播化進程中,以明確的受眾定位為基礎的頻道劃分將完善頻道的窄播化進程。

(1)針對有共同需求的聽眾而開設的廣播頻道較少。目前從全國的廣播頻率來看,針對有共同需求的聽眾開設的廣播頻道較少,只有中國之聲開設了“老年之聲”,廣州電臺開設了“廣州青少年廣播”,這樣的頻道設置會讓頻道的內容更集中化和專業化,聽眾可直接選擇頻道收聽,并且可以形成固定收聽的習慣。另外有共同需求的人可以通過廣播,形成一個交流往來,資源共享的平臺,廣播和聽眾的互動性會有所增強。比如開設一個大學生頻道,那么學生們不但可以利用廣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還能及時的了解就業市場信息,而且現在像手機、平板電腦這樣的移動設備都增加了廣播功能,廣播隨身聽的狀態成為可能,這會讓一些想聽廣播但是又不方便隨身攜帶收音機的潛在聽眾重新回歸到廣播的傳播環境當中。

(2)老年聽眾群體值得關注。老年聽眾群體是廣播規模最大,也是最忠實的聽眾群,大約占整個聽眾群的20%左右,但是就我國目前的廣播頻率設置來看,只有中國之聲專門設有面向老年聽眾的“老年之聲”,其他各省市電臺沒有開設專門針對老年聽眾朋友的電臺頻道。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問題加劇,老年人口將不斷增加,老年聽眾的數量也將持續增加。所以為了滿足老年聽眾朋友收聽廣播的需求,各地開設專門針對老年聽眾朋友的廣播頻道是廣播發展的必然趨勢。

(3)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聽眾群體是學生聽眾群,占比為15.6%。這一部分收聽群體雖然目前的數量還比較少,但是隨著手機媒體、網絡等移動媒體的普及,廣播隨身聽成為可能,所以這部分收聽群是逐漸在擴大的,隨之而來的就是這部分聽眾的需求在增加,尤其是國內現在就業問題突出,學生們除了運用電視、網絡、手機等媒介尋找就業機會之外,也需要廣播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廣泛的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平臺。那么如何制作適合這部分人群的廣播欄目,是值得廣播媒體人深入研究的。筆者認為開設專門的大學生廣播頻道,集教學內容和就業信息于一體將是廣播發展的途徑之一。

(4)流動聽眾群也是值得關注的。19.6%的人通常在公交車、私車或公共場所收聽廣播,使用移動收聽工具的人占了25.1%。這部分受眾的特點是:1、流動性大;2、收聽時間長短不一,且時間不固定;3、對節目要求是娛樂性或者信息性較強,尤其需要短時間內達到娛樂和獲取信息的效果。生活節奏加快,流動聽眾群的形成和擴大成為必然,這也是促成廣播媒體與新興媒體、移動媒體合作的社會基礎。

三、廣播受眾的特點變化決定廣播頻道及內容的變化

(一)廣播聽眾的分類

目前廣播的聽眾大致可分成兩類,第一類長期固定聽廣播的聽眾,如司機、老人;第二類是流動聽廣播的受眾,那么這部分聽眾普遍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對廣播的依賴性減弱;聽廣播的時間短而且不是連續性的;人們更傾向在流動狀態下收聽廣播,比如開車、行走、上班、下班的時間聽廣播;對廣播內容的要求也并沒有對電視和網絡內容要求高,只強調新聞、音樂、資訊、娛樂類的內容。

(二)頻道設置和內容的設置與受眾的需求相適應

針對長期固定收聽廣播的聽眾,在頻道設置上應有專門的頻道,如交通廣播,老年廣播等,對更大數量的流動聽廣播的受眾來說,在頻道內容設置上有如下特點:

1、廣播節目形式不斷簡化

例如,廣播中的一檔娛樂節目,不會像電影那樣,給受眾視聽兼具的享受和體驗,取而代之的是幾個串聯起來的笑話廣播出來。而廣播中的音樂節目也可以省略掉主持人的解說詞和串聯詞,像MP3那樣順序播放音樂,所以說廣播節目的發展趨勢是形式會越來越簡化。娛樂節目集中播放笑話、相聲、小品、廣播劇這幾種。

2、節目時長縮短,內容不斷豐富

這樣的節目設置原因在于,人們聽廣播的連續時間不長,能保證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信息,才是聽眾們希望從廣播中得到的。

3、在流動收聽群體收聽的高峰時段,增加節目的重播率

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證節目資源不被浪費,錯過收聽的聽眾朋友可以通過不斷重復播出收聽節目或者資訊。

篇3

面對學生太難管的時候,教師經常研究出一些收拾學生的陰招,如:錯時孤立學生,讓學生憋尿,在學生面前顯示彪悍以壓制住學生,還要讓家長挑不出問題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教師心靈也變得陰暗了,不陽光了、不快樂了。如何讓自己做一個快樂的教師呢?

一、塑造陽光的心態

沒有一個人愿意與整天哀聲嘆氣、愁眉苦臉的人在一起,總

是喜歡與開朗樂觀的人在一起。所以,有人說:“快樂感染人,悲傷傳染人。”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學生,讓學生有更積極、陽光的心態,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會更好。當學生有更高的志趣,更開闊的眼界時,他們的思維就比較流暢,思考問題就比較有深度。每一位老師的精神態度直接影響到我們能帶給學生怎樣的教育,我們有責任與義務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我們知道,快樂是一種美德,我們要培養學生這種美德,當一個學生長期生活在快樂之中的時候,他就會形成陽光的心態,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對他人友善、能夠創造幸福生活的人。

二、快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魏書生老師說:“人最根本的就是千萬別折騰,重要的是不管在哪里都要做點事。”所以,有人說工作中的女人最美麗,男人最吸引人。當人全力投入時,聚精會神工作時,會讓人尊敬,而全力以赴,努力不懈,也會讓當事人充分享受過程的樂趣。或許其中有痛苦,有煎熬,但這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中快樂的源泉。我們不妨“像螞蟻一樣的工作,像蝴蝶一樣的生活”。

三、充滿激情

曾經因“超負荷的工作”不能取得理想的結果而困惑過,曾經因幾個后進生總是無法轉化而彷徨過,也不止一次地羨慕那些“發”了的同學……魏老師那“守住心靈的寧靜,守住自己的快樂陣地”,一句樸實的話卻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誰都可以瞧不起咱,但我們自己不能瞧不起自己”再一次深深地激起了我“干一行應該愛一行”的想法。作為老師應該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用自己這把火去點燃學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不能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改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

四、獻出真誠無私的愛

“要給每一個孩子春天般的溫暖”。師愛是師德的核心,也是教師的靈魂。讀懂了這種愛,我們便能更好地詮釋我們身邊平凡事例中那熾熱的愛心。教師是孩子成長的導師,除了教他們文化知識外,還要教他們為人處世,培養他們完滿的人格,成為幸福人生的創造者,那就要求教師心中有愛、懂得關愛、學會珍惜,成為學生幸福人生的奠基人,所以,我們應該充滿對學生生命的關愛、體貼和關懷,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豐滿和幸福。

篇4

1、光纖是一種將訊息從一端傳送到另一端的媒介,是一條玻璃或塑膠纖維,作為讓訊息通過的傳輸媒介。

2、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光導纖維由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發明。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不至于斷裂。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管或一束激光將光脈沖傳送至光纖,光纖的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導纖維的傳導損耗比電在電線傳導的損耗低得多,光纖被用作長距離的信息傳遞。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關鍵詞:光纖傳輸;演示教具;設計;制作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06-0065-03

一、光纖簡介

1.光纖、光纖的優點及用途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不至于斷裂。通常,光纖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將光脈沖傳送至光纖,光纖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沖。

光纖的優點有:頻帶寬、損耗低、重量輕、抗干擾能力強、保真度高、工作性能可靠、成本不斷下降。

光纖的用途:多股光導纖維做成的光纜可用于通信,它的傳導性能良好,傳輸信息容量大。一條通路可同時容納數十人通話:可以同時傳送數十套電視節目,供自由選看。光導纖維內窺鏡可導人心臟和腦室,測量心臟中的血壓、血液中氧的飽和度、體溫等。用光導纖維連接的激光手術刀已在臨床應用,并可用作光敏法治癌。光導纖維可以把陽光送到各個角落,還可以進行機械加工。計算機、機器人、汽車配電盤等也已成功地用光導纖維傳輸光源或圖像。光纖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種技術。

2.光纖傳輸系統的分類

按傳輸類型分類,光纖傳輸可以分為模擬光纖傳輸系統和數字光纖傳輸系統。按光波長和光類別可以分為短波長多膜光纖通信系統和長波長光纖通信系統,其中長波長光纖通信系統又可以分為1.31um的多膜光纖通信系統、1.31um的單膜光纖通信系統和1.55um單膜光纖通信系統。

3.光纖傳輸的原理

光纖傳輸的原理是在發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信息(如聲音或圖像1變成電信號,然后由光發射機把電信號調制到激光器發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信號的幅度(頻率)變化而變化,并通過光纖發送出去:在接收端,光接收機檢測到光信號把它變換成電信號,然后再通過放大器放大后,進行解調再恢復成原始信號。模擬光纖傳輸系統原理見圖1。

二、光纖傳輸演示教具的設計

通過網絡調查,我們發現關于光纖通信原理的試驗箱有很多,但都是大中專院校通信及相關專業進行實驗的設備,對于中小學生及大眾來說都過于專業,作為光纖傳輸原理通識教育的教具都不合適,而且價格過于昂貴?;诖?,筆者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再加上一點電路知識和技術,設計制作了一個能夠直觀演示光纖傳輸過程的教具。

1.光纖傳輸演示教具設計思路

該演示教具為了方便演示,選擇常見的MP3播放器和手機作為音源,通過3.5毫米耳機接口與發射端相連接。接收端連接一個小喇叭。主體部分由發射端、接收端、光導纖維三個部分組成(見圖2),發射端是對聲音信號進行聲光轉換,接收端是對光信號進行檢測和接收并且進行信號放大后再送到揚聲器。發射端和接收端之間由光導纖維(一截干凈的輸液管)連接。為了獲得較好的信號傳輸效果,在輸液管里裝滿水(注:因為輸液管中裝滿水不能有氣泡,因此此步驟應在水中操作),并將發光二極管和光敏二極管套裝在輸液管的兩頭。當音源接通發光二極管發光后,就通過輸液管將光信號傳送到另一頭,光敏二極管接收到光信號后將信號傳送到接收電路進行處理,然后送到音箱,還原出聲音信號,完成整個傳輸過程。

2.發射端的電路圖

由于3.5毫米耳機接口發送的電信號較弱,故在發射端使用了一個放大電路,電路原理如圖3所示,當音樂開始后將音頻信號發送到LM386,信號放大后驅動發光二極管LED,發光二極管發小的光信號隨著音頻的強弱發生閃爍。發射端的放大電路與接收端的放大部分電路一致,這樣可以減少設計的時間。因此:1端懸空,2端接耳機的一端,3端接耳機另一端并接地。

3.接收端的電路圖

接收端電路原理如圖4所示,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信號經光導纖維傳送到接收部分的光敏二極管D.D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經C1送到前置放大極,經0(9014)放大,滑動變阻器RK控制送到LM386,經功率放大后,推動喇叭發出聲音。

4.元件的選擇

LED采用高亮度的紅色發光二極管,光敏二極管D選擇亮阻盡量小、暗阻盡量大的,因為發射端設計了放大電路,因此聲音源可以是MP3、手機等。其他元件包括:

10u電解電容9個:

22000電容2個:

電阻200K 1個,330K 1個,2.2K 1個:

滑動變阻器10K 2個:

三極管90141個。LM386集成塊2個:

電池3節,開關、喇叭各1個。

三、光纖傳輸演示教具的制作和演示

1.制作

依據前面的設計思路,按以下步驟進行制作(見圖5):

(1)考慮到簡易、方便操作,實驗結果能夠直觀反應光纖傳輸的原理,進行教具的整體設計。

(2)在仿真軟件(EWB或PRO,TEL)中畫出各部分的電路圖。并對其封裝進行修改。

(3)將電路圖轉化為PCB圖,根據電路圖將PCB圖中的元件進行擺放,這也是在制作電路板前最重要的一步。一般情況下。電路板的大小因與元件成正比,但考慮到我們做的是教具,因此可以將電路板適當地放大,方便操作和觀察。

(4)將布好的PCB圖打印到轉印紙上,再用熱轉印機將圖轉印到覆銅板上,再將覆銅板放在三氯化鐵溶液中進行腐蝕。

(5)將腐蝕好的電路板打孔,取一段20cm-30cm的醫用輸液管,注滿水,兩端分別用直徑為5ram的發光二極管和光敏二極管直接封住,為了不使管內留有氣泡,整個過程可在水中完成。最后將元器件安插焊接好。

2.演示

將聲音源打開,發光二極管就開始閃爍,同時接收部分的喇叭發出悅耳的音樂(如果有雜音,可以調節滑動變阻器減少雜音)。因為信息是靠光傳輸的,所以這時只要將輸液管捏扁,聲音就會消失或因受到阻塞而減弱,但在彎折輸液管時,只要曲率不太大,便能保證光傳導的全反射,卻感覺不到聲音的任何變化。通過實驗也可以告訴人們保護光纖的常識。

篇6

1、光纖的全稱是光導纖維,它主要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可作為光傳導工具,傳輸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2、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管或一束激光將光脈沖傳送至光纖,光纖的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沖;

3、光纖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導纖維中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單色性等顯著優點,光纖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纖通信;

4、光纖通信的原理是在發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信息變成電信號,然后調制到激光器發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信號的幅度變化而變化,并通過光纖發送出去,在接收端檢測器收到光信號后把它變換成電信號,經解調后恢復原信息;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巧奪天工的人工皮膚】

人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不小心劃破了手指,雖然流了一些血,可是當用碘酒、酒精消毒后,敷上創可貼,過幾天傷口就長好了。我們的皮膚就是這樣的天然外衣,它完好時,可以使我們免受外界各種刺激的傷害,還將各種病菌消滅在它表面;當它受到輕微的傷害時,又能自我修復。

然而,當發生燙傷、燒傷時,尤其是大面積皮膚燒傷時,這種功能遭到破壞,醫生就要給傷員植皮。在許多情況下,人體自身的皮膚不夠用,因此,就需要有異體皮膚和人造皮膚。

既然是人工皮膚,當然就應該具有天然皮膚的某些特性。但它又是人工合成的東西,所以又有其他人工材料的特點。兩方面結合起來,使得人工皮膚具有以下特點: 1.無毒,無免疫反應,無刺激性及致癌性;2.既能良好地貼附在創面上,又不影響自體皮膚的生長;3.既能很好地防止體液、蛋白質和電解質從創面丟失,又能保護創面,防止細菌侵入;4.具有一定強度,柔軟而有彈性,透氣和透濕作用好;5.便于貯存、運輸與消毒,使用方便,應該既容易揭去,也便于長期使用;6.成本低,來源廣,能大量生產,適應大批量傷員使用。

現在使用的人工皮,可分為生物高分子材料及合成高分子材料兩大類。

生物高分子材料多用哺乳動物的皮膚、肌腱、韌帶等提取膠原蛋白,然后制成膠原膜、膠原海綿、膠原泡沫及纖維蛋白膜等人工皮。合成高分子材料中,有用聚乙烯醇、聚氨脂、硅橡膠、聚乙烯等制成的薄膜或海綿,也有用尼龍、滌綸、多肽等織成的片狀物。

實際應用的人工皮大多數是復層的,材料也不是單一的,往往外層是高分子材料薄膜,內層是膠原蛋白膜或骨膠纖維,后者可以促進燒傷部位的細胞自己結膜,從而使創面愈合。

【夢想成真的醫用生物粘合劑】

我們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不小心摔了一跤,腦門撞在石頭上,破了一個較大的口子,醫生給消毒后縫了幾針,讓幾天后去拆線。大多數人會設想,如果能有一種膠水把傷口粘上該多好啊!就不必縫線了,也更不必再拆線了。

其實,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尋找這樣的“膠水”,做手術后不用針縫的日子也許不久就會到來。因為,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可起粘合作用的物質,有些“膠水”已在試用。讓我們看一看這些奇妙的“膠水”吧!

這種“膠水”,醫學上叫做“醫用生物粘合劑”,根據不同的生產方式,可以分為三大類:

1、用海洋細菌生產的生物粘合劑。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許許多多海洋細菌中,有一種細菌叫考氏希瓦涅拉菌,它可以分泌一種天然的粘結劑物質――多糖粘性外聚物。研究人員分離出這種細菌,再讓它大量繁殖,將它的分泌物制成產品。這種產品不僅在一般條件下可以起粘結作用,而且在水下也起作用,特別是在海水中仍然具有粘結作用。正由于此,它作為一種醫用材料,可以用于人體內傷、外傷組織或器官的修補,傷口愈合得很好。

2、用酶法生產的生物粘合劑。這是我國研究人員研制成的生物粘合劑,具有重要的醫學價值。這種粘合劑叫WAB,是采用現代生物酶技術,從生物組織中提出的高純度天然活性物質。它的功效很多很好,比如開刀后皮膚刀口的粘合、止血,還可以促進創傷愈合,減輕手術后的疤痕。

3、另一種生物粘合劑是從螃蟹身上提取出來的。也許我們會覺得奇怪,實際上,人們早就注意到,螃蟹的腿斷裂后,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增生長好;受傷后,傷口長得也較快??茖W家們研究發現,原來螃蟹體內有一種特殊的物質,名叫MEL,是這種物質保證了螃蟹斷裂肢體的增生。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把MEL用在其他動物身上,就可以促進動物肢體的再生。這無疑為研制促進人體傷口愈合的新藥又帶來了新的希望。

【不斷發展的纖維內窺鏡】

以前,要檢查胃、氣管和直腸里有沒有炎癥或腫瘤,就要一個金屬管子,為減輕病人的痛苦,還要用。當然,為了診斷清楚疾病,病人就得忍受痛苦。現在,這些管子已送入醫學博物館了。因為,隨著高新材料和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纖維內窺鏡已經代替了金屬管子,而且發揮著越來越廣泛的作用。

纖維內窺鏡是光導纖維用于醫學的杰出代表。它結構不復雜,主要部件是一條細長的皮芯管子,管子里卻裝著數萬根只有頭發1/50細的光導纖維。這些光導纖維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把外部的光源引導到人體內部。光導纖維的頂部,裝有一個小小的鏡頭,鏡頭對準器官內部的表面成像后,再通過另一束光導纖維傳送到體外的目鏡,醫生從目鏡就可以看清楚人體內臟有沒有疾病了。

光導纖維非常軟,可以隨意彎曲而不會折斷。醫生可以使鏡頭彎曲、活動,從不同方向和角度觀察臟器內部。

目前,纖維內窺鏡可以說相當普及了,已由纖維胃鏡發展到十二指腸、胰膽管、小腸、結腸、心臟、支氣管、腎盂、膀胱、子宮、腹腔、關節、鼻等數十種內窺鏡,真是探幽索隱的能手。

現在,用纖維內窺鏡作檢查時,可同時插入細長的夾鉗,取活體組織;或插入一根導管,用高頻電或激光,進行止血治療。

纖維內窺鏡的技術還在發展,如在光源接頭上接上攝像管靶,制成內窺鏡彩色電視,圖像擴大幾十倍,可讓許多醫生同時會診,或給學生示教。科學家正在研制一種可以像蛇一樣自由爬行的內窺鏡,它能沿腸道曲折前進,檢查所經過的地方,卻又不損傷組織。

在德國,已出現了微型內窺鏡,它可以進入椎間盤。這種被稱為軟針的微型內窺鏡,集手術工具和微型攝影機于一身,頂端可以彎曲90度,當達到椎間盤膠狀核部位時,可以用激光使膠狀核變小。

【人工心臟瓣膜】

目前我國患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很多,其中不少人需要做人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也就是切掉有病損的瓣膜,換上人造瓣膜。

我們知道,心臟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組成。心房連通靜脈,心室連通動脈。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關的瓣膜,以保證血液向一個方向流動。如果得了風濕性心臟病,瓣膜會受損傷而變形,嚴重的瓣膜既不能完全張開,也不能關閉很嚴,心臟為了把血排出去,就得使勁收縮,久而久之,會造成心力衰竭,導致生命危險。

人工心臟瓣膜是20世紀60年展起來的,現在還在不斷發展。現在應用的心臟瓣膜主要有兩種類型:即:

1、機械瓣膜:有球籠型、盤籠型、單斜碟型和雙葉型。

球籠型應用最早;單斜碟型是20世紀70年展起來的,可以使用100年;雙葉型全碳質瓣膜是20世紀80年展的最先進的機械瓣膜。

篇8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理解光的全反射現象,掌握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2、理解臨界角的物理意義,會根據公式確定光從介質射入真空(空氣)時的臨界角.

能力目標

能判斷是否發生全反射,并能解決有關的問題.

能運用全反射的知識分析和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了解光的全反射在光導纖維上的應用.

情感目標

1、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自然界中許多美好的現象進行充分的認識,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

2、了解我國光纖技術的進展以及光導纖維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培養愛國主義熱情和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1、初中沒有學過全反射,它對學生是一種新現象.建議作好演示實驗,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全反射現象,知道在什么條件下發生全反射.

2、全反射現象是生活中常遇到的,要讓學生認識并掌握全反射現象產生的條件:一是光由光密介質進入先疏介質,二是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光密”和“光疏”的概念,要知道“密”和“疏”是相對而言的,并且要注意不要把其與介質的密度混同起來.

3、要讓學生正確理解臨界角的概念、這就要做好演示實驗,要讓學生看到:

①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時折射角趨近于90°,再增大入射角,光密介質中的折射光消失.

②隨著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的亮度不斷增強,折射光的亮度不斷減弱,當折射光消失時,反射光最強.

4、要讓學生會用全反射的知識對一些生活中的全反射現象進行分析.建議介紹一下光導纖維可以將市場出售的纖維飾品讓學生看一下以得到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講過全反射之后,建議小結一下,說明光射到透明介質界面上時,一般來說,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只有發生全反射時沒有折射光線.

''''

教學設計示例

全反射

(-)引入新課

通過光的折射實驗演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關系,然后由光的可逆性推斷可能發生的現象,并用實驗證實全反射現象.

(二)教學過程

1、做好演示實驗:光的折射和光的全反射實驗.

2、帶領學生分析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光由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會發生全反射,而光由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先達到90°,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

入射角必須大于一定的角度:臨界角

強調:

全反射:光照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光線全部反射回原介質的現象叫全反射.

A、產生全反射的條件:①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②入射角大于或者等于臨界角.

B、當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在入射角逐漸增大的過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漸增強,折射光的能量逐漸減弱,當入射角等于臨界角時,折射光的能量已經減弱為零,發生了全反射.

C、當光由光密介質射火光疏介質時,應先判斷會不會發生全反射.為此應畫出入射角等于臨界角的光路,然后再根據折射定律或反射定律進行定量計算或動態分析.

3、棱鏡:通常指截面是三角形的三棱鏡.

探究活動

(一)

1.利用光的全反射的有關知識自制光導纖維.

2.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光纖的發展和過程.

(二)

實驗研究:

題目:“海市蜃樓”實驗模擬

篇9

牙膏是主要成分

牙膏種類較多,但其最基本成分是摩擦劑、洗滌泡沫劑和保濕劑。摩擦劑、洗滌泡沫劑具有潔齒的作用,保濕劑可保持膏體水分,防止膏體干燥變硬,常用的保濕劑有甘油、山梨醇等。此外,增稠劑能增加牙膏的整體粘度,防止液相與固相的分離,起穩定膏體的作用。多數牙膏有一種微苦的味道,常加入的甜味劑是糖精。香味劑加入到牙膏中會留下清香、爽快的口感,常用的有冬青油、薄荷油、留蘭香油和丁香油等。最后,生產牙膏時還需要一種不可缺少的原料――水。

牙膏的分類

目前,牙膏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普通潔齒型的,即傳統型的,僅僅起清潔口腔作用,目前黑妹、中華牙膏中還保留了這種型號。第二類是保健型的,這類又分為中藥型和化學型,這一類產品最多,像中藥型的檳榔保健牙膏、田七藥物牙膏、兩面針中藥牙膏,以及化學型的、添加化學抗菌劑氟化物的高露潔、佳潔士、黑人等品牌牙膏,這些添加劑的量一般在萬分之一以下,對口腔細菌有一定抑菌效果。筆者認為,不論它的名稱是否有“藥物”、“中藥”二字,都不能稱藥物牙膏。這類牙膏一般一個月交換一種為宜,在化學型、中藥型、普通護齒型之間交換。第三類藥物型的也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藥物牙膏,該類牙膏的代表產品有復方檳榔藥物牙膏以及黑妹護齒康牙膏、高露潔全效牙膏等,這些牙膏一般是中西藥復合配方,藥物添加劑的量一般在千分之一以上。

刷牙后要清洗干凈  醫學界經過多年研究認為,如果刷牙后漱口不徹底,就會攝入牙膏殘液。而人們日常使用的各種牙膏,不論其用料異同,在配方中都含有摩擦劑、發泡劑、濕化劑、稠化劑、調味劑、防腐劑等,有些牙膏還含有氟化劑等。這些用劑中含有磷酸鹽、碳酸鈣、碳酸鎂等化學物質,可能會引起局部性胃腸炎等疾病。另外,年幼的兒童抵抗力差,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口腔粘膜特別嬌嫩,使用刺激性較強的牙膏會損傷兒童的口腔,再加上兒童不善于漱口清除牙膏殘液,如果牙膏殘液中過多的化學成分滯留在體內,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兒童漱口最好不用牙膏。

優質牙膏選擇訣竅

牙膏的基本功能是清潔牙齒和預防蛀牙,這兩點應該是選擇牙膏的主要依據。首先,關于清潔牙齒,應該根據牙膏采用的摩擦劑來選擇。牙膏是通過摩擦劑來清潔牙齒的,所以摩擦劑的質量是辨別牙膏質量的主要依據。不同的摩擦劑在粗糙程度上有很大區別b高檔硅摩擦劑是目前最好的摩擦劑。美國牙醫學會實驗室測試結果也表明:粗糙摩擦劑對牙齒的磨損度是高檔硅的3倍多。

使用藥物牙膏可以使一些牙病得到治療。但是,若不對癥選用藥物牙膏,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而且還會有副作用;藥物牙膏雖對一些口腔疾病有療效,但并不能包治所有的口腔疾病。如果長期使用抗菌消炎類藥物牙膏,會在殺滅細菌的同時將口腔中的正常細菌也殺滅了,使口腔產生新的疾患;許多藥物牙膏中含有生物堿和刺激性物質,長期使用會損害口腔粘膜,使口腔、牙齦、舌頭、口唇、咽喉等處發炎;有些帶有苦辣味的藥物牙膏長期使用會使人胃腸不適;有些藥物牙膏含有一定量的色素,長期使用,可使牙齒失去光澤。因而要經常換用不同品牌的牙膏。

脫敏牙膏含有氟化鍶或氟化鈉,冷酸靈、康齒靈以及含有中草藥的牙膏不適合青少年和兒童使用,因為兒童口腔粘膜嬌嫩,經受不了藥物的刺激。長期使用殺菌力強的藥物藥膏,不僅會使口腔中的病菌產生抗藥性,而且在抑制、殺滅病菌的同時也會抑制和殺害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使口腔中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引起新的口腔疾病和感染。老人和成年人不宜長期使用一種藥物牙膏,幾種藥物牙膏應經常交替使用。

粗糙磨擦劑磨損牙齒

摩擦劑是牙膏的主要成分,具有清潔牙齒的作用。同時,摩擦劑的好壞也是辨別牙膏質量的重要依據。為了幫助人們認識粗糙摩擦劑的危害,佳潔士口腔護理研究院做了一個CD盒演示實驗。實驗選用含不同摩擦劑的牙膏在光潔的CD盒表面進行摩擦。結果表明,采用粗糙摩擦劑的牙膏在CD盒表面留下了明顯的劃痕;而選用軟性二氧化硅的牙膏就不會。粗糙摩擦劑外形粗糙、尖銳,顆粒過大、過硬。如果您刷完牙后感覺有沙子似的東西殘留在嘴里,那就說明牙膏中使用了粗糙摩擦劑。牙不可以不刷,牙膏不可以不用,但牙齒磨損也一定要避免,關鍵在于選擇含優質摩擦劑的牙膏。

含氟牙膏可以放心用

氟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在適宜而安全的范圍內,對預防蟲牙的作用已經得到證實。世界衛生組織發現,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患齲齒率不斷下降,而發展中國家仍在上升。究其原因,發達國家在飲用水、牙膏中適量加氟防齲。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有三次大會的議案都推薦其成員國家適當用氟。目前,我國居民飲食面臨生活水平提高后的甜食增加,患齲率也隨之提高。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歲兒童77%有蟲牙,因此每天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是降低齲齒率的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將繼續推薦使用含氟牙膏預防齲齒。專家推薦我國成人每日最大安全氟攝入量是3.4毫克,7至15歲兒童每日最大安全量為1.9毫克至2.1毫克。

生物牙膏面世

口腔衛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環節之一,如何選用科學方法保護牙齒,已成為21世紀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關心的課題。為此,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開發出FE生物復合蛋白酶,這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這種生物工程高科技產品是一種水解酶,它能專一性地水解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而對其他細胞壁則沒有任何影響。FE生物酶牙膏沒有耐藥性,對口腔中常見病菌的抑殺效果十分顯著,對牙周炎、牙齦炎、牙周膿腫、消除口臭和煙斑,以及慢性咽喉炎等均有良好功效,為生物工程在牙膏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途徑。

篇10

張妍 陳倩宜

天津華匯工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摘要:面對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問題,天然采光在現代建筑中重新引起建筑師的重視;天空模型、太陽輻射觀測和建模、熱帶地區天然采光和熱工采光一體化這四個主題成為眾多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新的采光技術和新型采光材料層出不窮

關鍵詞:天然光;天空模型;光導纖維;導光管;光致變色玻璃;光環境

中圖分類號: TQ342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電光源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照明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天然光是一種無污染、可再生的天然優質光源,具有照度均勻、無眩光、持久性好等特點。它不僅可以大量節省照明用電,還能為人們提供健康的室內光環境。近年來隨著以人為本、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等觀念的提出,對于天然采光的研究在理論上取得了一些進展,而一些新的采光技術和采光材料也隨之出現。

1.新的概念框架

對于采光設計的研究自1990年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國際天然光觀測計劃,新的天空亮度分布的經驗模型,CIE一般天空標準,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節能一體化以及一些給設計者的指導方針。目前關于照明的研究相比初始階段的課題有了明顯的改變:研究不再單純是增加知識,而是趨于形成新的概念框架。其中天空模型、太陽輻射觀測和建模、熱帶地區天然采光和熱工采光一體化這四個主題成為眾多研究者關注的焦點,而天空模型的研究作為一切天然采光研究的基礎更是成為重中之重。

1.1天空模型

天然光一直以來在人們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和生活的舒適,可以說它決定了建筑室內環境的質量。要正確完成能量模擬,就必須知道一年中的天然光條件。所得照度的方法可以對照度變化、照度水平和照度差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因為照度是通過窗戶立體角的天空亮度綜合計算得來的,因此確定不同情況下的天空亮度分布非常重要。

Kittler等人提出了天頂亮度與水平散射照度的比率(Lz/Dv),發光混濁度(Tv)以及“相對等級函數”和“相對散射指數函數”的概念。這些部分經過合適的組合,產生了15種現實的關于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類型。Tregenza利用他們的方法,調查了天然光條件對室內空間的影響,此外日本九州大學、京都大學的一些教授也進行了相應研究,提出了“全天空模型”,用來代表從晴天空到全云天空的一系列天空亮度分布。

這一系列標準天空提供了一個現實的方法來對天然光進行建模,它不僅可以用于所有將來的建筑能耗模擬和最優化研究,,也可以用于確定他們對環境和經濟的影響。此外,現在出現的這些標準化天空模型不僅可以為模擬程序提供更接近現實的天然采光和直射陽光的動態變化。

1.2太陽輻射的觀測和建模

太陽輻射和天然光是地球上萬物賴以生存的首要因素,在光和輻射的測量領域美國總體居世界領先地位,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緊隨其后,民營高技術企業的迅速發展,使中國近年來在此領域迅速崛起,正在逐步縮小與世界先進的差距。

任何一種有關能量的應用都需要有容易獲得的該地點的長期太陽輻射數據。一個典型的數據庫包括太陽總輻射,直射太陽輻射,散射太陽輻射,日照持續時間以及一些像覆蓋云量,大氣渾濁度,濕度,溫度等等這樣的補充數據。然而,由于觀測儀器引起的資金和維護費用問題,導致大部分觀測站所提供的數據不完整。

2.天然采光新技術

隨著建設用地的日益緊張和建筑功能的日趨復雜、建筑物的進深不斷加大, 傳統的采光手段已無法滿足要求建筑物內部的采光要求。若想充分利用天然光,為人們提供舒適、健康的天然光環境,就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把太陽光引入房間內部,。新的采光技術的出現主要是解決大進深建筑內部的采光問題、提高采光質量和天然光的穩定性問題。以下介紹三種先進的采光系統:

2.1光導纖維

光導纖維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應用的高新技術,最初應用于光纖通信,80年代開始應用于照明領域,目前光纖用于照明的技術已基本成熟。

太陽能光導采光照明系統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聚光器、光導纖維傳光束和照明器。聚光器主要是使陽光匯聚,提高太陽能的能量密度;光導纖維傳光束的接收端安放在聚光器的焦點處,提高接收端的入射能量密度;照明器是光導纖維傳光束的出射端,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采取聚光或散光等措施。

目前,在光纖光纜和與之匹配的光源方面正在作更大的改進,采用這種照明系統的費用將大為降低,從而有可能為更多用戶所歡迎和接受。據國外報道,在裝飾照明領域開發了一種光纖光學系統,其光源是采用高效的LED模塊,而此種高效的LED模塊的壽命長達

100 000 h,因此就根本無需考慮光源壽命問題。其中的優越之處是不言而喻的。

2.2導光管

傳統的天然采光技術都是通過窗口來達到采光的目的,但是窗口的位置、面積、形狀及朝向等因素限制了采光的數量,尤其是在進深較大的室內,往往需要設置輔助人工照明,而導光管的應用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導光管照明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聚光器、光傳輸元件和光擴散元件。聚光器的作用是盡可能多的采集太陽光,并將其聚集到管體的端部;光傳輸元件(即管體部分)主要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起到傳輸太陽光的作用;光擴散元件部分則是通過漫反射或者是其他擴散附件來調節太陽光進入房間的形式。

光導管最大的優點是節能。一方面,由于完全采用自然采光不需要消耗人工能源,所以光導管可以節約20%~30%的建筑用電。另一方面,相比人工采光,光導管系統引入室內的熱負荷比較小。

3.新型采光材料

在夏季人們希望盡量少的熱量進入,而在冬季人們又希望盡量多的熱量進入,人們一直在努力尋求解決光和熱的矛盾的有效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型采光材料,為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光提供了可能。新型采光玻璃可根據人們的需要靈活地控制室外光和熱的進入,在較少能耗的前提下,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

3.1光致變色玻璃

光致變色玻璃一般是由平板玻璃和膠片復合面而成的夾層玻璃,改變光致變色膠片的成分,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制作具有不同功能的光致變色玻璃。在變色玻璃里,有和感光膠片的曝光成像十分相似的變化過程。但是,和感光膠片上的情況不一樣,鹵化銀分解后生成的銀原子和鹵素原子,依舊緊緊地挨在一起。當回到稍暗一點的地方,在氧化銅催化劑的促進下,銀和鹵素重新化合生成鹵化銀,玻璃鏡片又變得透明起來。

光致變色玻璃的透過率可以隨著其表面照度的增加而降低,從而可以達到調整進光量的目的。這樣就可以滿足人們希望在陽光強烈的時候少一點自然光的進入,而在陽光較弱的時候多一些自然光的進入的需求。

3.2光觸媒技術的運用

由于大氣污染的日益嚴重,作為主要采光口的玻璃窗常常被大量灰塵所附著,不但影響美觀,而且嚴重阻擋了天然光的進入而使室內照度急劇下降。光觸媒技術在玻璃上的運用可使此種情況大為改觀。在玻璃的表面涂敷一層光觸媒膜(如氧化鈦),在350 ~ 400nm紫外光的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光觸媒物質活化后可促使形成污垢的物質分解,并能殺死大腸桿菌等病原體。這樣就能大大減少玻璃表面的污染,從而減緩其表面透過率的降低。

光是構成建筑空間環境的重要因素。隨著人們對環境、資源等問題的日益關注,建筑師開始重新著眼于對天然光的利用。新的采光技術和新的采光材料的運用,不但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天然光,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室內光環境質量以及減少建筑物能耗,從而創造出舒適、健康的建筑光環境。

參考文獻

1.建筑物天然采光新技術[J].華中建筑,1999(02):58

2.天然采光技術新進展[J].建筑學報,2003(03):64

3.天然光照明新技術探討[J].燈與照明,2002(05):01

4.國際上建筑天然采光研究的新動態[J].照明工程學報,200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