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3-19 16:13: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夜的工作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通過讀一夜的工作這篇文章,我感觸極深。課文主要寫了一夜是怎樣工作的。作者在陪同審閱文代大會用的稿子時,耳聞目睹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頌了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
課文講述了總理的辦公室,總理的辦公室陳設極其簡單,一張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而現在官員的辦公室卻截然不同,豪華的擺設,既寬敞又明亮。身為一國之君,辦公室非常簡陋,陳設是辦公用的必需品。
工作繁忙,一夜批閱了一尺來高的文件,批閱是,一句一句的思考,可見他的工作勞苦,態度認真。工作了一夜,只喝了一小杯綠茶,吃了一碟可以數得清顆數的花生米。可見他生活多么簡樸啊!
篇2
“沒頭腦和不高興”說的是外號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同學們讀完這本書有什么感想?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收集的關于《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1】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沒頭腦和不高興》,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爺爺寫的。
故事的主人公有兩個,是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小時候是一個丟了手套拿帽子,拿了手套丟帽子的孩子;不高興小時是一個別人談的好好的事,他偏不樂意做的孩子。有一天,下著雨,同學們讓不高興從大道上走,他偏要從小道走,走著走著遇到了一個仙人,仙人說可以滿足他一個愿意。不高興樂壞了,一溜煙跑去找沒頭腦,沒頭腦和不高興來到了仙人面前,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愿意是變成大人,沒頭腦成了一名工程師,不高興成了一名演員。沒頭腦建了一幢300層的少年宮,這里什么都不少,就少了電梯。寒假到了,沒頭腦收到了一個請柬,請他到少年宮250樓看戲。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到了250層,正在上演《武松找虎》,老虎是由不高興扮演的,打了十幾個鐘頭,不高興也不讓武松打。仙人又把他們變成了小孩子。
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我們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不能丟三落四,不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2】老師給我們發一本書,名字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當然“沒頭腦”可不是他沒有腦子,而是他非常粗心大意。有一次,“沒頭腦”正在找筆,到了最后,卻發現筆在自己手里。“不高興”是每天都是不高興。書里還講了“小小小”和“大大大”,名字好玩吧!其實“小小小”是從小人國來的,“大大大”是從大人國來的。因為“小小小”要去一個小島旅行,卻被巨浪吹到一個大船上,就這樣“大大大”“小小小”認識了。“小小小”因為太小把小老鼠當做一只巨大的老鼠,小老鼠啃了一個小洞把一條大船沉下去了。“小小小”用智慧久救了他們。
這讓我懂得了,大的.有用,小的也有用,做事情要動腦筋。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3】寒假期間,我看了許多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從前有個鄰居,今年十二歲,叫做“沒頭腦”。
他名字叫沒頭腦,人可有頭腦,頭還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樣不少。他讀書也聰明,絕不可能沒腦子。大家都叫他沒頭腦,因為他記什么都打折扣,缺點零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丟三落四。他有一個朋友叫不高興,不高興有那么個壞脾氣,一件事,大伙兒談得好好的,他偏來個“不高興”這也不高興,那也不高興。大伙兒要上東,他不高興上東,要上西;大伙上西了,他又不高興上西,要上東,把人煩死了。
我想:所以我們做事情不應該像沒頭腦和不高興那樣,存在著這種壞習慣。我平時要嚴格要求自己,想到自己現在正是學本領的時候,應該要認真學習做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自己成為有用的人才。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4】期盼已久的寒假開始了,我又可以輕松而舒心的閱讀各種書籍了。今天,室外飄起了紛紛揚揚的雪花,我在溫暖如春的家里,興致勃勃的讀完了任溶溶爺爺寫的小說《沒頭腦和不高興》。
書中描寫的兩位主人公“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所作所為令人捧腹大笑,也令人深思并引以為戒。“沒頭腦”并非不聰明,而是做事馬虎、丟三落四,缺乏認真細致和周到的考慮。平日里,“沒頭腦”經常是找到了帽子丟了手套,找到了手套又丟了書包……沒有個利索的時候。仙人把它變成大人以后,他設計建造了一棟300層樓高的少年宮,上下樓竟然沒有電梯!害得大家登樓如同登天一般,這個馬虎真是禍國殃民;“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任性,不愿意與別人協調配合,齊心協力的按規定做好每一件事,比如:在“武松打虎”的戲中,他扮演老虎,可是,不按照劇本的要求去演,武松總是打不死他,臺下的觀眾急得直叫,浪費了大家許多寶貴的`時間,真是損人不利己!
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如:今后在學習和生活中,要養成好的習慣,做任何事情不馬虎、不丟三落四,時刻做到頭腦清醒,認真細致;主動與別人協調合作,只有團結才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5】今天,我讀了《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故事,我覺的好像在講我自己的故事,沒頭腦記性不好丟三落四,我經常也犯這些毛病。我讀了故事后才知道這些壞毛病有多嚴重,沒頭腦他想快快長大,恰巧他有個好朋友不高興遇到了仙人,仙人問他們長大想干什么,沒頭腦想了想說:”仙人,我要當建筑工程師“。不高興想了想說:”我想當演員“。
仙人決定把沒頭腦和不高興變成大人。沒頭腦建了一座三百層的少年宮,里頭什么都有,總而言之應有盡有。可是,唯獨少了一樣電梯。不高興當上了演員,演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不高興演的是老虎,武松打了三天三夜的老虎,累的手都抬不起來了,老虎還是精神十足不高興。這時沒頭腦才明白過來不高興的毛病正好跟自己的毛病一樣,都給大家帶來了害處。
于是,沒頭腦上臺抓住了”老虎“尾巴,拖著不高興一起去找仙人,要求仙人把他們變回原來,讓他們從頭來過。這篇故事告訴我,從小養成好習慣非常重要,我以后再也不丟三落四,我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6】《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主人公“沒頭腦”和“不高興”在一夜之間長大成人。之后,“沒頭腦”做了工程師。有一次,他完成了一項工程,但是,他居然忘記了建電梯,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以至于很多年以后,他這個馬虎的毛病還是沒有改掉。
再來說說“不高興”,他當了演員,在一部武松打虎的劇中,陰差陽錯,以至于被他演成了虎打武松,娛樂了觀眾。當我看完了這本書的時候,它讓我明白了,缺點要從小時候改起。小朋友,你們身上有缺點嗎?如果有,就讓我們一起從現在改起吧!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7】
前兩天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任溶溶爺爺寫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才知道沒頭腦和不高興是這本書里兩個小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他有頭有腦,讀書也很好,但就是有一個壞毛病凡事好打折扣。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任性,總不愿意與他人協調配合。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沒頭腦和不高興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把他倆變成了大人。沒頭腦變成了大人后當上了工程師,設計了一座三百層高的摩天大樓,卻忘記了建電梯,要走到二百二十五層去看戲可不容易,得背上干糧、被褥,上下一次要一個月。戲的名稱叫《武松打虎》,不高興扮演的就是老虎,打了四五個鐘頭后,武松連拳頭都舉不起來了,可老虎還是精神赳赳,臺下的觀眾不知道是《武松打虎》,還是《虎打武松》,盡管這樣不高興嘴里還在嘟囔:不高興,不高興!整打了四天四夜,沒頭腦覺得情形不對,就祈求仙人把他們變回去,讓他們從頭來過,從小養成好習慣,正好仙人算算一個月期限到了,就把他們又變回了小孩子。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好習慣應該從小養成,因為長大了習慣就很難再改正過來,比如握筆姿勢,坐姿、算算術豎式本不離手,且要保持干凈整齊等等,并且通過這本書還讓我懂得了要尊敬長輩,獨立思考,與人合作,刻苦學習,勇敢堅強,富于冒險這本書對我真是受益匪淺。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8】假期里我讀了《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這本書是一本非常有趣,又特別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好書,使我們都得到了不小的進步。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這本書中兩個小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這個小朋友很聰明,但做事很粗心。丟三落四,隨性而為。總覺得自己年紀還小,“等我們長大了好好做幾件大事給你們瞧瞧”,覺著這些缺點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就沒有了,所以根本不想去改正。
在“仙人”的安排下,“沒頭腦”和“不高興”長大了。“沒頭腦”成了一名工程師,“不高興”成了一名演員。他們的缺點不但沒有改掉,這些缺點給他們造成了許多的麻煩。在“仙人”的指點下,最后都重新回到了小時候,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有了改正的機會。
“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有缺點和壞習慣要及時改正,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不然造成大錯誤就來不及了。我們也要成為有好習慣的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一名有用的人。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9】今天,我看了《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
我知道,沒頭腦很想當一名工程師,但他設計的九百九十九層的電影院卻忘了設計電梯,害的大家都得走樓梯。他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慚愧。不高興很想當一名演員,但他總是說不高興、不高興。演電影的時候,讓他當老虎,他說不高興。演的時候,該把他打死了,他還說不高興。最后沒頭腦和不高興相遇了,他們說,以后再也不做沒頭腦和不高興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認真面對,不能丟三落四;能做的事情就要高高興興地去做,不要總是說不。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二年級【10】《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一本精彩的書,書中的”沒頭腦“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做作業的時候一會兒作業本找不到了,一會兒鉛筆找不到了,非常可笑。”不高興“這個名字取的也很有道理,人家談天說地,冒出個”不高興“來,人家往南走,他偏要往北走;人家往北走了,他就往南走,不高興就是不高興。
有一天,”不高興“在放學的路上碰到了一個仙人。仙人答應送給”不高興“和”沒頭腦“一個愿望。”沒頭腦“要當建筑師,”不高興“做了演員。
”沒頭腦“成了建筑師后第一件事就是給小朋友造了一個少年宮,有300層呢!造好之后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呀!忘記造電梯了!于是小朋友去少年宮看節目要帶上干糧和被子,因為爬樓梯要花一個月。
”不高興“就在少年宮為小朋友表演”武松打虎“,他演那個老虎,幾個回合下來,老虎應該倒下了,”不高興“把眼一瞪,說:”不高興“。老虎沖向武松,武松說:”你該裝死了!“”不高興裝死“。于是老虎越打越有精神,成了”老虎打武松“。急壞了臺下的小觀眾。
篇3
《你要好好愛自己》講述了女人在生活和自身成長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讀《你要好好愛自己》心得感悟,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讀《你要好好愛自己》心得感悟范文1五月中旬在林西的購書活動,六月初遷移到了金山首府,于是買了包括《你要好好愛自己》這本書在內的三本。
兒子高考的這三天,我終于嘗到了“熬”的滋味,雖然接送和飲食都由老公擔負,我依然感覺不爽,因為兒子“緊張”。
此刻,兒子早已經去待考了,獨我一個人在家。陪伴我的唯有這本畢淑敏老師的《你要好好愛自己》。當敲下這段文字的時候,這本書已經輕輕地合上了。
畢淑敏老師的這本《你要好好愛自己》應該是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的一本書。在書中,畢老師談到了她于生活細微處的諸多感觸,晾曬出來讓我們感悟和反思。
都說生活是一團麻。但畢老師卻靠著一雙慧眼、一念慈心和兼濟天下的悲憫情懷讓我們去思考生活的真諦。人活著,就應該有思考,就應該有敬畏、有擔當、有內省......
畢老師的這本書,伴隨著我走過了三天難捱的陪考之路。未來,結局如何,我一無所知。我甚至不知道面對將來兒子的高考志愿,我能否像畢老師說的那樣“冒一點險”。看著煎熬中的兒子,我只能安慰加寬慰,而我的煎熬只能向畢老師的這本《你要好好愛自己》求解。
此刻(下午2:40),距離高考最后一科開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相信此刻的兒子也已經進入考場,聆聽著一切與本場考試相關的提示和訓誡。當走完這一程,兒子就可以好好的“痛快”一場(已經做了計劃)了,而我依然無限的疲累,盡管我什么也沒有做。
“無論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詐,請依然相信光明大于暗影。及時銷毀精神垃圾,重塑精神的天花板,讓陽光從天窗灑入。"畢老師的這段文字,在我看來,就是說給此刻的我的。
“高考”,是地獄,也是煉獄。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我們都有了這樣一段非同尋常的經歷。困厄也好,磨難也罷,都是歷練,關乎成長。
風不能把陽光打敗,一切都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終將成為親切的懷戀。我沒有經歷的高考,兒子經歷了兩次,怎么說都值了。
人到中年,確實是該好好愛自己了,不需要任何的理由。但愿畢老師的這本《你要好好愛自己》能讓我們有所思考,有所行動,有所受益。
試問:當除了孩子,我們心里可曾有自己?
我們都要好好愛自己!
讀《你要好好愛自己》心得感悟范文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讀好書,書讀好,這是我讀《你要好好愛自己》之后的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畢淑敏應該是在很小的時候,語文課本上有畢淑敏的散文,試卷上有畢淑敏的閱讀理解題。對于一個偏愛文字的人來說,畢老師的影響是深遠的。
很多人說畢淑敏的文章大多雞湯,華而不實。我否定這種觀點,就如同佛寺心經,并不全是一個故事說出一個道理,但是給人以超世的洗禮。我反而認為,現今在市面上熱賣的流水賬散文雞湯居多。而畢淑敏的文章,通透這內涵和深刻的觀點。就如同上學時老師所說的散文要點:形散而神不散。
就如同這本書,畢淑敏詮釋了,愛自己,怎樣才是真正的愛自己,怎樣是虛榮或者滿足私欲。愛自己是一種有質感的愛,是對自己生命以及周邊人負責的一種愛。這種愛,內斂而隱忍,不虛無,不浮夸,甚至看起來是對自己的苛責。
你并不是一個對自己求全責備的人,你也未必要對自己求全責備。你只要記得:冷了要添衣,熱了要洗臉。不要熬夜,不要一忙就忘了吃飯。要和大家伙兒搞好關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早睡早起......因為這是父母讓你愛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因為生活在物欲橫流的時代,所以見慣的是各種燈紅酒綠。所以你以為,拼命賺錢是愛自己,垂涎美食是愛自己,極盡奢華是愛自己,坐擁芳華是愛自己。其實你是錯了,這是害了自己。
真正的愛自己是愛自己的身體發膚,是物盡其用。腦是用來思考而非休閑,眼是用來鑒賞大美而非俗事,嘴是維持生命和吐露真言而非大魚大肉和進盡讒言......
在年輕率性的時日,一定做過很多自以為痛快淋漓的事。和好朋友上過通宵網,和兄弟大醉一場,為了情義手持鋼管打一場正義凜然的架,歇斯底里唱過一整夜的K,因為感情兩小時抽完一包煙,睡過一天一夜的覺......其實這些并不算過分,放縱和率性在年輕人身上本不該磨滅。怕就怕在,你是經常徹夜不眠地玩游戲,你是三天兩天醉得不省人事,你是日日持刀徘徊在骯臟的小巷口,你是日日兩包香煙抽得一根不剩,你是天天中午十二點才睡眼惺忪的醒來。
但是你不能否認,很多人就是這樣。他們自覺這樣安逸,歡暢無比。自覺這樣就是最大限度的愛自己。
那么,你愛錯了。
畢淑敏說,愛惜靈魂,就是好好愛自己的最高階段。
我覺得,靈魂是生活的點點滴滴所構成。你愛看的書,你愛看的電影,你喜歡的美食,以及你伸手幫人的素養,你看人溫潤的眼光,還有你包容寬大的心境等等。
多做一些溫暖的事,多看一些溫暖的書籍和電影,多幫助一些值得幫助的人,對自己克制而不吝嗇,對別人寬容但不縱容。
你一定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2.即便你未曾被人捧在手心,這也沒什么了不起,你要對自己說:你要好好愛自己。
3.不要計較核實年輕,何時年老。
愛不是年齡的產品,它是心靈的能力。
4.歲月給我苦難,也隨贈我清醒與冷靜。
我如今對命運的看法,恰恰與少年時相反。
5.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要。
篇4
聾人因為身體上的殘疾,所以一直備受社會的關注,但是其心理依然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對聾啞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夠讓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面對身體上的殘缺,做一個身殘志堅的人。聾校人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自卑、焦慮是其表現出來的主要心理狀態,他們需要更多的勇氣與自信去面對生活,面對外界異樣的眼光,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去生活中一切,很有可能走向極端的道路。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個以感性為主,對培養學生價值觀以及人生觀有著重要作用的學科,如果教師能夠充分的利用這一學科特點,對聾校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對其日常生活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構建和諧社會,一直是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關愛弱勢群體,給予弱勢群體更多的幫助,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作用,聾校語文教師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潛意默化的滲透心理健康知識,使聾校學生能夠從身體殘疾的陰影中走出來非常重要。
2在聾校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從教學課堂上入手
國外某著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教學是否成功,主要是看課堂氣氛,如果課堂氣氛始終保持在和諧與安全的狀態中,則說明該教學是成功的教學。聾校學校的語文課堂更應該如此,首先,教師應該有耐心、面對學生的問題,要認真細心的教導,多鼓勵學生,不要用過激的言辭來批評學生,因為聾校學生心理十分脆弱,可能一句言辭過激的批評,都有可能影響其醫生,同時要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和諧相處,在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學習,對培養聾校學生積極的心理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學課堂上,語文教師應該充滿激情的去講課,感染力越強,學生就越能夠進入到教學情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變得越來越濃厚,不斷將精力花費在學習知識上,而不是胡思亂想。在教學期間,教師可能為聾校學生講解一些身殘志堅的著名人物的故事,要讓其了解身體上的殘缺并不可怕,只要心理健康、積極,同樣會在生活中,獲得成功。
2.2從語文教材上入手
反復研讀教材,將涉及到心理健康內容的重點章節加以利用,挖掘出對聾校學生有用的信息內容,這對教師而言十分關鍵,在挖掘相關內容信息時,要注重結合學生日常的生活實際,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現階段,聾校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章節都涉及到對祖國、社會以及民族之愛,這實際上就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德育教育的重點就是愛國教育,這對聾校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有些聾校學生心理思想十分極端,認為自己身體上的殘疾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因此對社會對國家表現出的是一種憤恨的情緒,這種情緒如果一直持續下去,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的課文表現自然環境的美,如聾校教材十六冊《我愛三峽》描繪了三峽獨特的景色,教師恰當地利用圖像資料,使學生對長江三峽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從而培養學生贊美三峽、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有的課文表現人格美,如《一夜的工作》描寫同志不怕勞苦,生活簡樸的品質深深地打動著每個聾生,對聾生完美人格的培養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教育的過程,如聾校語文第十四冊教材中《倔強的小》表現了小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拖累別人的決心;《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一文中表現了竺可楨嚴謹治學的態度和獻身祖國科學事業的崇高精神;聾校語文教材第十六冊《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描寫了中國軍人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表現出的錚錚鐵骨、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精神。對這些感人的文章,要求聾生寫出讀后感。在聾生手語表達受局限的情況下,寫作教學是滲透個性教育的最佳機會。
2.3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組織聾生采取分組合作式學習,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合作,不僅促進了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有利于合作、信任與責任感等方面的鍛煉,形成競爭與合作并存的人際關系。為使聾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并達到最佳狀態,我鼓勵他們學會說“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難”,并創造機會,適當降低難度,使他們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有一次學習小組在匯報成果時,小組中一名學生成績較差,平時很少發言,在其他成員都作了精彩發言,輪到他發言時,他不敢說。這時,我發動小組其他成員對他說鼓勵的話,“別害怕,你一定行”,“別緊張,你再想一想”,“我們支持你”。可這個聾生還是一言不發,也不敢打手語,我又讓全體學生鼓掌鼓勵他,向他伸出大拇指。我又適時降低要求,讓他先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在他讀了后,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使他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我又鼓勵他說出為什么最喜歡這個句子,他在老師和同學們信任和鼓勵的目光中,慢慢地講起來。在他講完后,我和同學們再次熱烈鼓掌。在聾校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語文教師深入探索創新。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