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本課外書范文
時間:2023-03-21 07:10: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一本課外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許多經典著作,它們涉及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以及各個學科。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各種文化日趨繁榮,我們有必要學習和繼承這些優秀的文化成果。
《冰心作品精選》這本書里講述著行云流水的詩歌,栩栩如生的散文,還有那出神入化的小說。這本書很有意義,我很是喜歡,我想我已經徹底迷上這本書了吧!因為這本書無論是我讀上十遍,還是百遍也不會感到無趣。正如蘇軾說的:"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巴爾扎特曾經也說過:"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淚灌溉的。"所以我們要用心去讀、去體會那本書。要留一點時間給讀書,多一點空間給思考。從名著中汲取知識,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吧!
培根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我非常喜歡閱讀,因為閱讀可以醫治愚昧,可以使人聰慧。
我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埃德蒙多。
德 .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書以日記的形式講了主人公恩里科在生活和學校的所見所聞。書中"每月故事"的主人公雖然都是孩子,但是都非常熱愛祖國、熱愛學習、熱愛家庭,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時時滋潤著我的心靈,伴我快樂地成長著!
書在你孤獨時,是一根神奇的拐杖;書在你彷徨時,是一盞不滅的燈;書在你空虛時,是一餐無價的食糧!
書,是我人生的伴侶。以書為伴,我將走向進步的階梯。以書為伴,我將收獲幸福多多。
我的一本課外書演講稿300字(三)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課外書是《三毛流浪記》。
《 三毛流浪記》是張樂平爺爺創作的漫畫書。書中講述了三毛是舊社會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四處流浪,只能睡在街上,把垃圾車當成床,把報紙當成被子。為了生活,三毛做過很多事,如:賣報、擦鞋、拉車等,可都做不長,還常被人打罵。三毛不管生活多艱苦,他都保存著善良的品質。三毛看到有人掉河里就去救上岸;看到有人比他還可憐,就把自己僅有的一個燒餅給了他。
篇2
我叫袁晟,我最愛看書。
我長著一個聰明的腦袋,一雙靈巧的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一個靈活的身體。
我的興趣很廣泛,比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寫毛筆字、畫畫、讀英語、看課外書……。
我的興趣雖然這么廣泛,但我還是最喜歡看書。比如,有一次,我正在看一本課外書,看得很入神,任何人經過我都全然不知,有一些人以為我神經病,拍了我一下,我還是什么也不知道。要回去了的時候,媽媽來叫我,我把媽媽當成了外人,拿著一本課外書到處跑,鬧了好一會兒,我才知道那是媽媽,不是外人。
我就是這樣一個最愛看書的人。
篇3
記得看的第一本課外書就是HP第二部,那時哪有什么心思看什么課外書啊,看了幾行就在床上玩起來了。老爸說讓我中午看一章的,不過我終究還是只看了兩頁。大概近4點的時候,老爸臥室的門“砰”的一聲,門打開了,老爸的身影走了過來……
“你看完了沒有?”
“看……看了一點……”我可是心驚膽戰啊,結結巴巴地回了一句。
“多少?”
我用我顫抖的手翻開HP,指了指第一頁和第二頁,老爸那巴掌馬上和我的臉做了親密接觸,經過20分鐘“竹筍炒肉”我終于只好老老實實看,不過這一看我立刻對HP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對課外書產生了興趣,第二天就把HP第二部看完了,馬上讓老爸買了第一部給我看。
NO。2:出版的HP看完后便開始看武俠小說
說到武俠小說之首,當然非金庸系列莫屬!老爸曾經買了《倚天屠龍記》和《天龍八部》,一看立刻喜歡上了,硬是讓老爸把全部的金庸小說都買齊了,那時整天都在書堆里看書,可以稱上“書蟲”+“書呆子”,里面的武功讓我癡醉,里面的菜肴讓我嘴饞,里面的義氣讓我稱好,里面的奇遇讓我驚嘆……
NO。3:雞皮疙瘩系列
這書挺火的,很多人都看,記得我看的第一本是我輸液時無聊老爸買給我的,這系列很有科幻成分,但看到最后又覺得很乏味,可我還是很喜歡看,現在這個系列我也已全部看完了。
NO。4:歷史書
篇4
"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最愛他的人,而這世上最愛我的那個人就是我的媽媽,她為我付出了很多,下面是我記憶最深的兩件事。
那是一年夏天,我十分想得到一本課外書,因為我們班有位同學借我看了一會,回來我看后覺得對我的寫作方面很有幫助,所以我也想有一本,但一直沒有勇氣和媽媽說,可我學習的時候心里卻總想著那本書。有一天,媽媽發現我學習的時候總是發呆,眼睛發直,就問我說:“你最近怎么了,為什么眼睛總是發直?”我聽了媽媽的問話就把我想要一本課外書的事情告訴了她。過了幾天媽媽就帶我一起去書店買了我盼望已久的那本書,媽媽果然是最愛我的那個人。
記得有一次期中考試,我沒有考好,心里十分難過,當我垂頭喪氣的回到家,媽媽看我這樣子就問我,:“你今天怎么了,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就把考試沒考好的事情告訴了她,媽媽聽了沒有說什么,讓我先寫作業。吃過晚飯,媽媽讓我把卷紙拿出來,我極不情愿的拿出卷紙,手中卷紙上鮮紅的分數像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在看著我。媽媽并沒有生氣,而是耐心的給我講我不明白的題,還幫我分析錯了的原因,提醒我下次不要再錯。媽媽怕我下次再錯同樣的題型,還又出了幾個類似的讓我做。就在那一刻,我重新拾起了信心。媽媽果然是最愛我的那個人。
綠水本無痕,因風吹面,青山原不老,欲雪白頭。媽媽,你為我付出那么多,請你繼續做哪個最愛我的那個人,我也會在你的照顧下變得越來越好。"
篇5
一、閱讀課外書。我的身邊無時無刻都要放著一本課外書,只要一有空余時間,我就要津津有味的開始“吃書”!俗話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的書愈來愈多,那么我也就會一點點的進步。
二、學會略讀和精讀。課外書是必讀的,但由于我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逐字逐句的閱讀,而是要大略的讀,所以略讀對于我來說是很重要的。語文書上的課文都是編者們精心編選的,對我們學習語文是很有幫助的。略讀不僅可以增加我的閱讀量,而且精讀又可以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做到透徹理解。所以,學會精讀和略讀是我的第二目標。
三、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不管是什么科目我都要做到這一點。在預習中,把不會的字、單詞、題目都標記起來,這樣上課也好方便問問同學們和老師。在預習語文時,我不僅要學會寫和畫還要學會讀。對于預習語文來說,熟讀課文是最重要的一步,最好是把需要背的段落多讀一讀,讀熟了,自然也就會背了。課后復習時,多看看上課記下來的筆記,記憶深刻了,考試就不在話下了。
篇6
這本課外書是我第一次讀的,叫《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它是理深刻,內容豐富的故事書。然而,我最喜歡的是這本故事書中的一文“媽媽的愛”。
朋友們,你們每天都和媽媽生活在一起,享受著媽媽的愛。這愛匯成無言的小河,靜靜地流淌。母愛是偉大的,它滲透在日常細小而平凡的小事中,現在就讓我來向你們介紹一下故事中的情景八!
在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我從夢中醒來,媽媽正在為我扇著扇子,汗水卻濕透了她的衣裳。啊,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
在一個很涼很涼的雨天,媽媽到學校來接我一傘遮在我的頭頂,雨水卻打在她的身上,啊,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
有一次我病了,媽媽抱著我去醫院,她摸著我很燙很燙的額頭,著急地哭了。啊,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
一次老師叫用“最”字造句,我說:“我最愛媽媽。”媽媽告訴我:“最該愛的是祖國,祖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媽媽。”
故事結束了,讀完這個故事的我,感動得淚涕滿面。我想只要讀過這個故事的人,也一定很感動吧?讀完之后,我領悟到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這份愛感天動地。然而,我媽媽也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媽媽,那么深自己的兒女。“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話,一點兒也沒有錯,我愛我的媽媽,更喜歡媽媽的愛。
讀完了這個故事,使我知道了多讀課外書的好處。我現在要把爸爸媽媽給我的零用錢存起來,買課外書。
湖南省瀘溪縣白沙鎮梁繼焜紀念小學
篇7
關健詞:語文 主題學習 寫作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研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新理念,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自主嘗試、發現、探究、評價和提高,形成知識的自主建構,并不斷探索新的學習領域和研究內容。
但是,學生閱讀量少仍然是困擾語文教學,使語文教學缺少生機與活力,學生的語文素質一直處于低水平狀態。而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多地還只是注重短效益,而忽視個性化的閱讀指導,過多地講解,割裂了文章的整體性,忽視了閱讀的人文性,為閱讀而閱讀,為考試而閱讀,這一切造成了課堂教學的高耗低效,從而導致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冷漠。
一.在陽光下遇見“語文主題學習”
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就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在此背景下,我結合學校“語文主題學習”研究,積極行動起來,進行“語文主題學習”與寫作能力的研究的實驗。
“語文主題學習”是依據語文學量閱讀的規律,實現拓展閱讀,從而使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語文主題”學習的閱讀內容不僅面廣量多,而且貼近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理解水平。主題學習叢書和蘇教版課本吻合,以便更大程度的理解和吸收。增加閱讀量,讓學生在大量、豐富的信息量中提取養分,指導自己的寫作,提升寫作的能力。
二.陽光下的作文提升,路那么長
1. 在閱讀中進行寫作指導
蘇教版語文教材,按照一定的體系進行編排,具有科學性。我在教學的同時融合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擴寬學生的閱讀面。叢書中有很多是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共鳴的。比如在進行七下《動物世界》單元教學時,就安排學生配套閱讀《雁飛蟬鳴亦是歌》。在閱讀了一系列的有關動物的篇目,讓學生直觀感受動物描寫的方法和技巧,我指導學生馬上對家里的或者小區里面的小動物進行描繪。學生將剛學過的優美生動的語句或者方法靈活運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倒也非常自然又生動。
2.開展“語文主題活動”――我的一本課外書
偶然中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讀書》欄目的《我的一本課外書》節目,節目既充滿濃濃的懷舊氣息,又與當下生活息息相關。“書”和“人”之間各種各樣的充滿新鮮、意外的故事與事件,使人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下,獲得知識,啟迪心智,豐盈人生。當時覺得眼前一亮,原來讀書可以這么有趣味。我活用了節目形式,在學生中也開展了《我的一本課外書》的交流分享會。從班級內部的pk賽產生24強、12強、6強,到激烈的復活賽,再在全年級進行爭霸賽,歷時半年多。學生分享了董佳瑤的《行者無疆》、劉偉的《歐洲文化史》、郭夢珂《綠山墻的安妮》等課外書,他們在臺上的侃侃而談是那么神采飛揚和自信自如。通過這次語文主題學習活動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鍛煉了膽量也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隨場應變能力。
三.陽光正好,應惜“主題”季
夸美紐斯曾說過: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學生在閱讀中培養了語文興趣,提高了文學素養。不會在需要靈活運用文字的時候一籌莫展,不會在行文寫作的時候絞盡腦汁。在語文主題學習的過程中,激起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使他們懂得作文,會寫作文,樂寫作文。
閱讀給學生帶來的變化,不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而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在這個過程中,要放棄一些短期效益,放眼長期收益。語文主題學習給我、給學生提供了閱讀的契機,其實生活中的閱讀還有很多很多,做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陽光正好,應惜“主題”季。
參考文獻
[1]反三歸一,質從量出――“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理論、實踐與思考",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課題組, 人民教育,2012-08
[2]“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解讀,"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課題組,語文世界(教師之窗) 2013-10
篇8
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中只有我一個人,臨近中午吃飯的時候,媽媽突然打來一個電話,媽媽用和藹的聲音對我說:“靜雯,媽媽今天單位里有事,中午就不回來了,你自己在家隨便吃一點好嗎?”“那好吧”我心不甘情不愿地說。
“嘀嗒……嘀嗒……”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做完了回家作業,隨手拿起一本課外書,開始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起初,我看的非常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漸漸地隨著情節的跌宕起伏,我讀的越來越慢,幾乎每一個字都看點仔仔細細,每一個字都去細細地去體會。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書去開門,啊,原來是爸爸回來了,我看了看表,已經是下午四點四十五分了,我看了整整一個下午,我已經累得是腰酸背痛了,餓得是饑腸轆轆。爸爸和藹可親地問:“今天中午吃飯了嗎?”我吞吞吐吐、斷斷續續地說:“沒······沒有······”
“你說,你中午為什么不吃飯?”爸爸的表情開始變得嚴厲起來。“我在看書。”我若無其事地回答道。
“在看書就可以不吃飯嗎?”爸爸大發雷霆。“可是有人不是常說書籍是人類的精神糧食嗎?莎士比亞還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嗎?”我反駁道。
篇9
我喜歡秋天的早晨,我更喜歡秋天校園的早晨。
一走進校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希望之星的不銹鋼塑像,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希望之星在花壇的正中央,它就像是紅花中的一片綠葉,特別引人注目。早另一個花壇中央,有一位松樹老爺爺,它有四層樓那么高。在實驗樓的大門旁,還放了幾盆鮮艷的,當風吹來的時候,它們好像在向我們點頭微笑呢!
我被這美麗的景色所吸引住了,這時,瑯瑯的讀書聲喚醒了我,我才快步走進了教室,只見有的同學在背誦課文,有的在朗讀課文,還有的在看課外書。我也拿出一本課外書,專心致志地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催人奮進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來了,我們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書本,到教室門口排起了整齊的隊伍,來到操場上。
早操開始了,隨著音樂的節奏我們也做起了操……這時,預備鈴響了,我們拿出書本,開始了一天緊張、活潑的學習……
我愛我的校園,我更愛校園的早晨!
篇10
你們好,晚輩李xx,來自14級法律事務專業,渴望加入xx文學社這個大家庭。
從小我就特別愛看書(愛看的主要還是課外書,我想,之所以把書區分成“課內”“課外”,是因為應用對象的不同,“課內”的用來考試,“課外”的聊天時可以用來顯擺),我還記得我看的第一本課外書是我鄰居家的哥哥的,小時候我經常去他家玩,有一次去他家看電視時無意間看到一本《世界未解之謎》,光是這個霸氣的書名當時就把我深深的給吸引住了,“世界未解之謎”呀,要是被我不小心解開一個那還得了,抱著這個心態我翻開了這本書,書中那千奇百怪的自然現象,各種奇怪的動植物深深的震撼了我這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小娃娃,我沒想到世界竟有如此之大,如此神奇。就是這樣,這本書徹底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從此我是逢(課外)書必看,但農村的條件一直不大好,整個小學期間加起來我總共也就看過幾本童話,幾本作文,一本帶插畫帶拼音的微縮版且殘失了一部分的史記,此外我還從二叔的舊書堆里翻出過一本世界歷史,那書早已潮的不少書頁都粘在一起了,一翻開撲鼻而來的是一股厚重的“歷史”味道,但我還是饒有興致的將其看完。
閱讀量大增是在我上初中以后,那時我就讀于xx縣的xx中學,是一所寄宿學校,每周只有周六下午可以外出,但也不一定每次都出的去,班主任不批的話就得乖乖待在學校,一般我兩個星期才能出去一次,每次外出我的第一站肯定是“學生資料書店”,有時也會去“三味書屋”和“木人書店”,尤其要說的是這個“學生資料書店”,由于我的經常光顧,老板一家已經非常臉熟我了,因為有一次當我買完書正準備出門時偶然聽到老板娘對她的女兒說,這個孩子經常星期六來買書,看來是個挺好學的孩子。當時我聽了心里直竊喜,一是好不容易被人夸一回,二是以為既然是熟人了,說不定以后再來還能打個折扣,最后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天真了,不過直到現在我還是為這件小事而感到自豪,畢竟很少有人能一言不發的逛書店逛地連老板都能認識。每次外出我都會帶個兩三本書回去,不等下次外出就已全部看完。我看的書的類型有很多種,像鬼故事、文學雜志、名著、漫畫、童話、笑話、解謎之類的都是經常看的,涉獵很廣,所以有時會給同學帶來我學識淵博的假象,而事實上我懂的并不多。
高中前期我迷上了打游戲,很少看書,偶爾看看也是翻幾本雜志,大部頭的名著不再看了。結果后來因成績差而被迫轉學,和幾個要好的朋友從此分開,這之后基本就沒再見過面了,算是自食惡果。轉學以后我還用手機看了一個學期的網絡小說,可謂是日夜顛倒。我把自己拋棄網絡小說以后的時期歸為高中生活的后期,這段時間里我看了大量的書,開始注重積累,學習寫作技巧,并刻意去記一些名言古句,以求每次考試后語文老師都能拿我的作文當范文在課堂上當著大家的面念一念,夸一夸,從這點上看,其實我還是挺很愛慕虛榮的。然而越到后來,我發現自己越不會寫作文了,好多次考試作文都空在那里,要么寫個一兩段就憋不出來了,估計是“韓寒”看多了,思想被帶野了,于是思想不正的我肯定寫不好思想正確的作文。
以上廢話這么多只是想證明我愛看書而已。從小學到高中,學校的社團最多只有廣播站和學生會,點說我也算是“壯志難酬”。現如今我能有機會加入雨曦文學社是我的幸運,我希望在這里能找到一批志趣相投的朋友;我也希望自己在這個社團里能夠得到鍛煉和提升,和雨曦共同進步,愿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