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范文

時間:2023-04-07 06:53: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秋天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秋天的詩

篇1

忽忽悠悠落下一片枯葉,

我驚訝,

秋天到了。

行走在校園林蔭小道上,

聞著醉人的桂花香,

我發覺,

秋天到了。

奔跑在一望無際的田埂邊,

望著金燦燦的稻谷,

我感嘆,

秋天到了。

歡跳在豐收的果園里,

摘下成熟的果子,

我歡呼,

篇2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4、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5、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6、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7、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8、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9、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篇3

天剛擦亮,李國的老伴兒起床了。這兩年李國連續的害病,再加上快七十的人了,身體很快軟了下來。他躺在床上不想動身。李國醒著聽老伴兒抽開雞櫥的擋門,接著他就聽到雞在院子里撲棱著翅膀的聲音。李國起來時,老伴兒已經拌好豬食,提到豬圈里去了。他便只看到他家那只瘸腿的扁嘴鴨搖著屁股,穿過門樓跑出去了。

扁豆結了滿架子,小刀似的垂在葉子下。風一來,它們便扭起身子,一陣雨點兒似的露珠不被搖了下來。還有很多扁豆花在開著,這時也像睡醒了般歡快起來,就像有亮紫翅膀的小蝴蝶立在碧青的葉子上。外面的鳥叫聲多了起來,把整個村莊都叫醒了。

李國的孫女也起床了。他的兒子和媳婦都在外面打工,孫女便跟著他和老伴兒。孫女提著菜籃子出來,看到李國就叫了聲爺。李國看了會孫女摘扁豆,想起灶門口的柴禾快燒完了,就指著伸到豬圈棚子上的幾根扁豆藤說:那上頭的豆莢子莫摘,要塌了。然后就勾著身子到稻場邊上的柴垛子抱柴去了。

早上吃的是稀飯,咽炒扁豆,還有昨晚上剩下來的半盤青菜炒豆腐。李國的面前照例擺著一碗煮雞蛋。老伴兒很孫女默默的吃著碗里的飯。偶爾老伴兒會喝斥一聲他們家那條歡蹦著的黑狗。李國嫌稀飯燙嘴,點了根煙先抽著。

老伴兒比他小六歲,黑黑瘦瘦的,卻很能干。屋里屋外的活兒都是她拿頭兒,挑起擔子來不比男人差,有的年輕人還趕不上她哩!老伴性格好,很少發脾氣。不像他,動不動就暴跳如雷,其實也沒人惹他。老伴也不跟他計較,隨他罵,隨他鬧,該怎么對他還是怎么對他。看著老伴忙進忙出,李國就想,他這是在享老伴的福啊,心里就對老伴感激起來。

內心波濤洶涌的李國臉上是不表現什么的。他還是慣常的黑著臉,鉆進他的木匠房里搗騰他的大木頭小木頭。只不過當老伴一到女兒、娘家哥家去走親戚,他就心堵的慌。要是老伴到地里干活晚一點兒回來,他就對正對著墻眼兒掏蜜蜂的孫子、外孫子吼道:真是群沒良心的,還不快去瞧你奶咋還沒回來!他自己則在大門口、稻場上來回的轉。

吃罷早飯,李國和老伴拿了扁擔、鐮刀到田里去割谷。太陽把田地曬得香噴噴的,谷穗兒在秋天的風里閃著黃燦燦的光。有時風突然頑皮的打個卷兒,稻田里便掀起層層金色的浪。

李國和老伴嚓嚓地割著稻子,稻谷便連著稻棵子整齊的排在他們身后。槐樹上的烏鴉也在嚓嚓的叫著。李國不能像老伴兒一樣一直彎著身子割下去,他不時的直起身來捶捶腰板。老伴兒便很快割到他前頭去了。

半晌午的時候,李國又坐到田埂上抽煙。老伴兒的背上濕了大片,浸著白白的鹽漬。他喊老伴兒過來喝點水,歇歇。老伴兒答應著,卻不抬身,直到把她面前的一叢割完,才往田埂上走去。

篇4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5)18-0131-01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出生于一個守舊的大家庭,“永芳”之名,受之父母,其蘊之意,可推為“讓芬芳之名流傳千古”。后自改名字,曰“其芳”,謙謙君子之范已從姓名溢出。無怪乎詩人后來能快速接受新思潮,閱讀大量新詩,并開始了他清純、脫俗風格的散文詩歌創作。

《秋天》選自何其芳早年創作的詩集《預言》,這是一個20歲左右大學生的作品,不管是從詞句到意境,還是從構思到技法,竟是如此自然與成熟,一如成熟的,美艷絕倫;又如清純的少女,卓立拔俗。長江后浪推前浪,魏晉大詩人謝靈運如能穿越,看了這首詩,也定會為之擊節贊嘆。質樸的文字幻化為一幅幅輕柔而又實在的夢境,清新而又寧靜,淡雅而又濃郁,朦朧而又透徹。是個人追尋的一種企盼與構畫,還是理想社會的一種探求與預言?作為讀者的我們只能憑借自己對詩文的理解去猜度了,或者二者均有之吧。

一個大學生,以筆代步,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決定將自己的足跡定格在山村、水鄉、草原三個自己十分留戀的地方。然后,用幻美的顏色和輕靈的筆法,給我們描繪了三幅極為別致、極富神韻的畫面,三幅畫面既流動又整合,這便是《秋天》

第一幅畫面的景點是山村,這里展示了兩個勞動場景:一個是山谷伐木,一個是園中采摘瓜果。首句先用“震落”,后用“丁丁”,都從側面寫出了山中伐木活動,含而不露。“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給讀者留下了空闊的想象空間。而“露珠”前面用“滿披”一詞進行修飾,既讓畫面有聲之前有形,又暗示人們入山時間之早。誠然,這兩行美麗的詩句不外乎從《伐檀》中化用而來,但是詩人在這兩句詩的順序上來了個顛倒,由近及遠,將讀者的思緒引向遠古,讓人進入一種邈遠、氤氳、朦朧的氛圍。“飄出幽谷”,讓人感覺亦真亦幻,如入仙境。接著從時間角度,由遠及近,展示了第二個勞動場景:婦女和孩子背著背簍在園中采摘瓜果,瓜果那么多,又那么大,甚至那么香,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的笑容。兩個場景是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山民們過著豐衣足食、返璞歸真的生活,甚至連鐮刀也可以“沾光”——“飽食稻香”。這里既有自然分工的忙碌,又有豐收后的喜悅與閑適。因此,筆者認為,此情此景也決非劉真福先生的“農家豐收圖”幾字能概括的。是啊,如此慷慨和富足的秋天,誰不喜歡,誰不留戀呢?純潔的詩人便有了個美好的愿望——讓這樣的秋天永遠停留在這民風淳樸的山村吧。

第二幅畫面描繪的是江南水鄉的風景,一位漁民在深秋的清晨,冒著冷霧,撒網、收網,并無所獲。環境如此清寂,形同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滿懷希望虔誠的投入,打撈的卻是空空如也。按理,漁人的心理相應是空落落的,可詩人卻筆鋒一轉,“輕輕”一詞真是耐人尋味。既可以暗含漁人失望而歸的心態,又可以理解為漁人悠然自適,并不是為“魚”而“漁”,而是以一種極為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得與失;同時又不破壞全詩輕柔的氛圍,情調是那么和諧、統一。秋天本是個成熟的季節,“游戲”一詞卻讓秋天變得如此天真與淘氣,它與漁人玩起了捉迷藏,一種夢幻般的人倫之樂在這條漁船上,不!是這個江南水鄉上的演繹。掩卷稍思,不難發現漁人就是詩人的化身,詩人將自己的心胸情感、志趣與漁人合二為一。心靈的那份寧靜與淡泊,悠然與豁達同陶潛又有何異?

第三幅畫面描述的是牧羊女坐在草原的一條小溪邊沉思的情景,這節詩不像前兩節詩那樣開門見山直入敘事,而是先為人物出場鋪設環境。草原進入秋天,蓬蓬勃勃的野草開始衰敗,因而原本遼闊的草原就更顯廣袤了。輕輕吟唱的蟋蟀,讓草原增添幾分空曠與清寂的氣氛,加之溪水下落,天氣入秋,更添了幾分涼意。是啊,置身于這樣一個清涼、靜寂、落寞的環境氛圍中的牧羊女,怎么不留戀那個熱烈、自由、奔放的夏天呢?那個夏季,草原上野花遍地,牧民們聚在一起載歌載舞。一到夜晚,小伙子吹起了長角、短笛,笛聲悠揚而纏綿、羞澀而熱烈,柔長的情意在這個芳香濕熱的夏夜里流淌。遼闊的草原作背景,用清秋的色彩去點染,小溪邊坐著的一位牧羊女孩作圖畫的中心,靜謐籠罩著整個畫面,人物神態平靜而安詳。但這幅畫太實了,太呆板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聰明的詩人早就悟透了這一點。于是詩人在結語就“點睛”來了,“秋天夢寐相愛牧羊女的眼里。”此刻,牧羊女的眼睛如一湖春水,迷離而澄澈,是在暗戀自己的心上人,還是期盼下一個春夏的到來,或是還有更大、更遠的理想?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牧羊女的眼里裝著一個夢,一個憧憬未來美好的夢想。這個夢想在牧羊女的眼里醞釀、日趨成熟。諸多讀者認為第三節所寫的是少女心懷的戀情,但筆者卻不敢茍同,其實可以作為更深層次的理解,那就是牧羊女對未來美好世界的向往,詩人借牧羊女的眼睛來表達自己的愿望也是未嘗不可的。

篇5

秋天是一首詩。

她那枯黃的線條和軌道,卻顯示出她的挺拔和秀麗,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東西來裝飾的灑脫和孤傲。楓葉的落下點綴了美麗的大地,時不時有一只麻雀停在已枯了的樹枝上,黃蝶也來湊熱鬧,卻讓我們無法找到它。誰說秋天是寂寞的???那些寂寞的人。秋天的生命在隱約中散發著。我們并不知道,她到底在生存還是死亡。也許只有詩人才懂得欣賞秋天的凄楚之美。

秋天很美。最迷人的莫過于秋林映著落日,天邊酡紅如醉,襯托著漸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說不出的凄楚之美!這一切或許都是在詩人的眼中所出現的秋天。凄楚的秋天,又有誰不喜歡泛一小舟,呤著“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呢?或許只有秋天才能給多愁善感的詩人們增添了一段說不出的感覺。因為有了多情詩人的吟唱,秋天變得這樣令人善感善懷,能處處觸發人們最隱秘處蘊藏的一絲感悟與憂傷。

秋天的美是被詩吟唱出來的。屈原的“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李白的“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又如劉禹錫的“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無不看出詩人是如此喜愛淡泊平靜秋色,鐘情這溫柔多情和凄楚之情。

江南的秋天是朦朧的。那兒的她沒有春天的明媚爽朗和夏天的生機勃勃。或許江南的秋天是被秋風吹出來的。恰恰相反,北方的秋天已進入初冬的準備,而江南的秋天正是四季最迷人的季節。你可以走在西湖邊,吹著涼風,習習;你可以散步在楓林中,呤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你可以去古老的鄉村,欣賞小橋流水人家這一副秋畫。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江南的秋天總是這樣不知不覺的來,恍恍惚惚的去,等你察覺到她就在你身邊轉身要去尋覓,才發現她已經走遠了,空惹一身秋意。

秋天是多情的。她把春天的種子成熟。最讓人留意的秋天,莫過于金黃的稻田和沉甸甸的果實了。或者農民的身影就是她最多情的一面。收獲的秋天,寂靜了。秋天的晚上更是多情的。冷月似乎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透出溫馨、寧靜、夢幻般的美。

“那黃葉綠樹紅花,還有那曠野,那長煙,那黃昏的牧童,那暮色里的笛聲,那溶溶月色中的陣陣馨香,那陣陣馨香中的美麗背影……”一切來的那么突然。讓人感到“自古逢秋悲寂繆”的秋色。

讓我們在杜牧的《秋夕》中結束秋天吧……

篇6

處理:針對這種現象,我準備了一堂“情感引導課”,利用班隊會的時間和學生們進行了一次交流。

預設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情感的變化。

2.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當前的情緒波動。

3.理解喜歡和愛的區別,明確當前學習目標。

實施步驟:

我先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大大的“他”和“她”字,然后讓同學們思考這兩個字在他們心中所代表的含義。一開始學生有點蒙,不知道我的意圖,不明白如何去說。我點撥了一下,告訴他們其實“他”和“她”就是指代他們周圍的男女同學,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去想想如果一個人值得你去欣賞去喜歡,是他/她身上的哪些優點吸引了你呢?

剛開始,學生們還不太好意思,都在那低著頭,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這時我又從自己的故事講起,簡單說了一下我的觀點,而后學生們開始躍躍欲試,紛紛發言,我把他們的答案都寫在黑板“他/她”的周圍,有“成績好、可愛、帥、有能力”等等,漸漸的答案越來越多,我發現他們的要求也越提越高了。這和我預想的方向很符合,當黑板上的兩個大字都被各種條件圍滿了的時候,我又給學生們拋出一個新問題,讓他們去思考自己現在都具備其中了哪幾條,如果自己也值得別人去欣賞去喜歡還有哪些不足,這些不足應該如何去補全。教室里頓時安靜了,看著他們若有所思的表情,我想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一半了。

最后,有了以上的鋪墊,我借機給他們講了一下“喜歡”和“愛情”之間的聯系和差別,喜歡是一種欣賞,是對別人優點的肯定,喜歡別人和被人喜歡都是正常的,是成長過程中情感的一種特殊體驗;而愛更多的是一份責任,是男女雙方成年后共同付出共同創建的社會性較強的一種成熟的情感,而像他們現在這樣小小的身軀怎能抗起那沉甸甸的男女之情呢?我又給他們講了一下房祖名和薛凱琪的故事,從他們感興趣的明星故事講起,希望引起他們的共鳴。果然他們聽得更加入神,眉頭也皺得更緊了,眼睛里也閃出一種開竅的光芒。

這時我讓學生們再次閉起眼睛,去想象自己未來的樣子,去設想自己的成長道路,然后給自己定下眼前的目標,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

臨近結束,我拿出準備好的兩顆“魔豆種子”――“學業有成”、“期待未來”,讓學生們種在小花盆里,希望和他們一起努力,去收獲我們現在應有的“果實”。

下課了,教室里還是那么安靜,我離開的腳步好象也變得輕松了。愛情的神,請你在遠方等待我可愛的孩子們吧!

分析:

一、關于“早戀”

早戀,顧名思義即發生過早的戀愛行為。早戀一詞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概念,是一個本土化概念,涵義是:經濟上和生活上沒有獨立的、距離婚姻還有一定時間的男女中學生之間所發生的戀情。西方的社會心理學家則將“十二三歲到十八九歲處于青春期的戀愛行為稱為“青春期戀愛”。不管從哪種解釋上看,早戀都是一種不成熟的情感體驗,發生在中學生之間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需要老師和家長通過積極引導幫助他們走出誤區。

初中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過渡階段,情感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完全形成,現代社會由于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對中學生心理的影響,一些黃、黃色網站,過分暴露的電視、電影鏡頭對于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正在發展中的中學生來講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發達的城市地區商業文化充斥街頭,以煽情為主要特點的商業文化令許多青少年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如果這個時期他們的父母無暇關心他們看些什么,聽些什么,顧不上與他們交流思想感情,給予積極引導,早戀現象就會增加了。

面對著影視的刺激,小說的渲染,這些不良的社會環境與中學生生理、心理相撞擊是現代早戀發生提高的最重要原因。

當今社會科技不斷創新,信息發達,學生們接觸事物的范圍也比較廣泛,先進的手機和互聯網等更是為他們密切聯系提供了不少方便,想要強制性阻斷他們不太可行,作為班主任如何引導學生使他們走在健康純凈的情感成長道路上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正確的引導方式

中學生進入青春期以后,隨著生理上的日益發育成熟,性意識開始萌芽,異性之間出現的好感是一種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當一個女孩子或一個男孩子在外表、學業和氣質等方面比較出眾時,異性對其產生好感是正常的。但是生理發育的日趨成熟并不意味著中學生的完全成熟,因此學校中教師適當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

當今學生自主性較強,如果強加干涉或硬性阻止往往會引來他們更強烈的反抗。對于真正“早戀”學生,要對他們進行正面教育,逐漸提高他們的交往品質,要使中學生在了解自我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基礎上自己學會異往。

教師也要注意和家長及時溝通,雙方多交流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做到真正從情感上關心學生,走進學生內心深處,切實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幫助他們一起度過懵懂的青春期。

三、情感教育的持續性

中學生出現的“早戀”現象絕不是通過這樣一堂簡單的班會課就可以徹底處理好的,情感引導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工作,這需要教師有充分的責任感,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多從側面進行引導教育,潛移默化中使他們走出情感誤區,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篇7

時間流逝地可真快哎,轉眼間就到了秋天。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家鄉的田野就像一個濃妝艷抹的新娘,大地為她披上了一件鮮艷秀麗的大衣。田野里,有咧著嘴的玉米,彎著腰的稻谷,紅著臉的高粱……都像出席婚禮的賓客,喜悠悠地在颯颯秋風中搖擺歡舞。

秋分時節的早晨,我站在陽臺上眺望秋天的自然景色。向東望去,只見東方的天空露出了魚肚白,周圍的云朵漸漸由黑變成紫色,又從紫變成紅,紅霞越來越艷麗,萬物一下子被紅霞籠罩了,像披上了一件嶄新的衣服。啊,真是個奇妙的世界。我轉身仰望北面的天空,只見空中的云朵,有的像一塊塊軟軟的棉絮在飄動著,有的像萬頃碧波的浪花;遠處的云朵是那樣得潔白,正緩緩的向前移動。薄霧像輕紗一般,籠罩著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我低下頭,看見小樓后面有一條映得出人的小塘,倒映出了岸上的樹影、房影、云影……組成了一幅江南水鄉特點的圖畫,真富有詩情畫意啊。我仿佛置身于畫中,盡情地在畫中遨游、嬉戲。小塘旁邊,有著已是果壓枝頭的蘋果樹,又大又紅的蘋果讓人直流口水!在過去一點,就是一個果園了,果子一嘟嚕,一串串互相掩映,真是溢彩流芳啊。架子上掛著一串串水靈靈、亮晶晶的大葡萄像晶瑩透亮的珍珠瑪瑙。

霞光越來越深了,東方的云朵也成了粉紅,這實在是引人注目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從樹杈間射出了一道光芒。這時,我平視近處,看到早起的農民正挑著蔬菜,家禽在趕集!近處,家家戶戶的屋頂上炊煙四起,像一股股噴泉灑向天空。這時,我向馬路看去,只見工人們邁著輕快的腳步奔向工廠,學生們背著書包,沐浴著霞光,愉快地向母校走去。

秋天的世界絢麗多姿。我愛秋天的世界。

篇8

這婀娜多姿的,有的像小女孩剛剛梳洗過的香發,有的像無聲的瀑布,有的像飛濺的水花……猛吸一口沁人心脾的幽香,頓時覺得心曠神怡,被迷得如癡如醉!

,不如牡丹那般鮮艷,月季那般嬌嫩,杜鵑那般嫵媚。她有著平凡卻秀麗的外表,細致的花瓣顯得微弱但堅強。

瞧!那朵多么像美麗的白雪公主。這朵花的莖上有許許多多細細的毛,莖還非常堅固呢!她的葉片是鋸齒型的,摸上去有點粗糙,也許是和寒冷的風霜搏斗后的結果吧。她的花瓣下層往下垂,像白雪公主的頭發,又像白雪公主的裙子,隨風搖擺。花瓣的上層如橘子瓣,又如白雪公主的皇冠。她的花蕊是淡黃色的,散發陣陣香味。

篇9

人們都說“八月桂花遍地開”。這不,秋天剛到,校園里就彌漫著香甜甜的桂花味。也不甘落后,綻放了自己的笑臉: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紅的像火,黃的賽金……絢麗多姿。到了黃昏時,晚飯花也開放了,連飯里都有香香甜甜的味。誰說秋天的味道不是甜的呢?

秋天是一個碩果累累的季節。你瞧,樹上掛著的小柿子,像一個個紅彤彤的小燈籠;蘋果嚷著冷了,穿上了紅襖;葡萄嚷著冷了,披上了紫袍;桔子也冷了,套上了黃外套;石榴咧開嘴哈哈大笑,露出了紅紅的籽兒。濃濃的果香在空中彌漫。誰說秋天的味道不是甜的呢?

秋天也是個豐收的季節。金燦燦的稻子笑彎了腰;棉花露出了潔白的牙齒;高粱愛喝酒,臉都喝紅了;大豆“啪啪”地拍起了手,望著豐收的景象,農民伯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誰說秋天的味道不是甜的呢?

篇10

石榴樹不大,但卻有它的美麗,它是那么平凡,但卻非常引人注目。

石榴樹的樹干筆直的,像一個站崗的哨兵屹立在校園里。樹枝有些彎曲,一直延伸到一樓的平臺上。它雖然只有那么一丁兒樹蔭,但也夠五個人乘涼了。

它的樹葉有些蒼老,蒼綠中帶有一點嫩黃,但卻透露出頑強的生命力。現在樹葉已經不那么茂盛了,隨著微風吹過,樹葉在枝頭翩翩起舞,好像在跳芭蕾舞。

石榴樹的果實可愛極了,在紅色的表皮下藏著一排排晶瑩的珍珠,它們有的漲紅了臉,似乎很害羞;有的裂開了嘴巴,露出來的珍珠像一排漂亮的牙齒,特別誘人。石榴的味道也很好,酸酸的,甜甜的,特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