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學習計劃范文
時間:2023-04-07 23:45: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本周學習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目的 觀察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外周血淋巴細胞損傷及免疫功能損傷,并觀察雙靈固本散(中華靈芝寶)的保護作用。方法 60例腫瘤患者分成四組,分別為放療對照組、服用雙靈固本散放療組(雙靈放療組)、化療對照組和服用雙靈固本散化療組(雙靈化療組)。用CB法測定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比較四組腫瘤患者在放、化療前、后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MNR)、T淋巴細胞轉化率(TLTR)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變化。結果 放療對照組和化療對照組放、化療后MNR(‰)顯著性升高,而TLTR(%)和Ig(
IgG、IgA、IgM)均顯著性降低;雙靈放療組和雙靈化療組在放、化療后,MNR(‰)、TLTR(%)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無顯著性變化。四組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與T淋巴細胞轉化率(%)呈負相關關系。結論 雙靈固本散對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外周血淋巴細胞損傷和免疫功能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
關鍵詞 腫瘤患者 放、化療 雙靈固本散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 T淋巴細胞轉化率 免疫球蛋白
Study on the GCP protecting the patients with tumor from th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Ganoderma Complex Power(GCP)protecting the patients with tumor from the injury of pere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and immunity afte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Methods The60patients with tumor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namely the radiotherapy control group、the taking GCP radiotherapy group(GCP radiotherapy group)、the chemotherapy control group and the taking GCP chemotherapy group(CGP chemotherapy group).A comparison was made in the four groups by measuring their cytokinesis-blocked micronucleˉus rates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MNR)、T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rates(TLTR)and immunoglobulin(Ig,-IgG、IgA、IgM).The MNR was measured by the CB metho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rpay,the MNR in the two control groups afte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but the TLTR and the Ig(IgG、IgA、IgM)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 MNR、the TLTR and the Ig(IgG、IgA、IgM)in the two GCP groups afte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with those before the therapy.There existed a negative corˉrelation between the MNR and the TLTR in the four groups.Condusion The Ganoderma complex Power(GCP)could protect obviously the patients with tumor from the injury of pere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and immunity after raˉ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tumo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Ganoderma Complex Power(GCP) micronuˉcleus rates in lymphocytes(MNR) T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rates(TLTR) immunoglobulin(Ig,-IgG、IgA、IgM)
細胞微核是細胞在有絲分裂時,因各種有害因素損傷,使細胞核成份殘留在核外的微小核染色質(DNA)塊。細胞微核率可作為評價藥物、放射線對人、動物及體外細胞DNA損傷的直觀、可靠的方法 [1] 。
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微核率的檢測已用于監測化學藥物和放射線所致DNA損傷效應 [1,2] 。用細胞松弛素B阻斷胞質分裂,觀察雙核淋巴細胞中微核率的方法(簡稱CB法),使觀察的雙核細胞均經一次分裂,因此CB法使淋巴細胞微核檢測更為敏感、完善、合理 [3,4] 。本研究通過CB法測定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并用常規方法測定T淋巴細胞轉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觀察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外周血淋巴細胞損傷和免疫功能改變及雙靈固本散的保護作用。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惡性腫瘤患者共60例,平均年齡51.1±6.9(37~83)歲,男40例,女20例,其中消化道癌20例,乳腺癌20例,肺癌20例,60例中進行放射治療的患者20例,進行化療的患者40例。
1.1.1 惡性腫瘤放療組 共20例,按是否服用雙靈固本散(中華靈芝寶)分為二組,二組患者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二組放療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略
1.1.1.1 服用雙靈固本散放療組(簡稱雙靈放療組) 共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齡(51.7±7.4)歲,其中消化道癌3例,乳腺癌4例,肺癌3例,在放療前5天起服用雙靈固本散(中華靈芝寶),每日2次,每次2g,體重超過60kg者,每日3次,每次2g,連續服用,在放療前2~3天及放療10次(累計放療劑量1800±173cgy)后第1~2天,測定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及T淋巴細胞轉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1.1.1.2 放療對照組 共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齡 (52.6±6.4)歲,其中消化道癌3例,乳腺癌3例,肺癌4例,在放療前2~3天及放療10次(累計放療劑量1780±166cgy)后第1~2天,測定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及T淋巴細胞轉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由表1可見,二組患者的平均年齡、性別比、各癌癥病種人數構成及10次放療累計劑量差異均無顯著性。
1.1.2 惡性腫瘤化療組 共40例,按是否服用雙靈固本散(中華靈芝寶)分為二組,每組20例,二組患者一般情況見表2。
表2 二組化療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略
1.1.2.1 服用雙靈固本散化療組(簡稱雙靈化療組) 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齡(50.2±15.2)歲,其中消化道癌7例,乳腺癌6例,肺癌7例,在化療前5天起服用雙靈固本散(中華靈芝寶),每日2次,每次2g,體重超過60kg者每日3次,每次2g,連續服用。在化療前2~3天及化療1個療程后第2~3天,測定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及T淋巴細胞轉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1.1.2.2 化療對照組 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齡(50.8±11.2)歲,其中消化道癌7例,乳腺癌7例,肺癌6例,在化療前2~3天及化療1個療程后第2~3天測定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及T淋巴細胞轉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由表2可見,二組患者的平均年齡、性別比、各癌癥病種人數構成及各化療藥物使用人數差異均無顯著性。
1.2 方法
1.2.1 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檢測方法 用CB法 [3,4] 。取患者靜脈血1ml肝素抗凝,用RPMI1640培養液4ml加小牛血清1ml、植物血凝素(PHA)0.2ml和受試血液0.5ml,在37℃下全血培養48h后加細胞松弛素B,其終濃度為5μg/ml,繼續在37℃下培養24h后,按常規方法收獲細胞,0.075mol/L KCl低滲處理10min,加甲醇冰醋酸固定液予固定5min后離心,制片一天后,Giemsa染色,在油鏡下隨機續片,對每個標本統計500個雙核淋巴細胞中的微核細胞數,微核率以‰表示。
1.2.2 外周血T淋巴細胞轉化率檢測方法 用T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測定 [5] 。取肝素抗凝血0.1ml(無菌),加入1.8ml RPMI1640培養液中,同時加入PHA0.1ml,于37℃水浴溫育3天,每天搖動1次,培養結束后取出吸去大部分上清液,加入8.3g/L NH 4 Cl4ml混勻,置37℃水浴10min,取出2500r離心10min,棄去上清液,沉淀加5ml固定液(甲醇冰醋酸),室溫作用10min,離心去上清液,留0.2ml沉淀,用氣干法制片,Giemsa染色10~20min,在油鏡下隨機續片計數200個淋巴細胞中轉化細胞數,轉化率以%表示。
1.2.3 血清免疫球蛋白 用終點散射比濁法 [5] 測定血清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濃度,以g/L表示。
2 結果
2.1 惡性腫瘤二組放療患者放療前后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及免疫功能指標測定結果 見表3。
表3 二組放療患者放療前后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和免疫功能指標測定結果 略
由表3可見,雙靈固本散放療組放療后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T淋巴細胞轉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g/L)濃度均無顯著性改變,但放療對照組放療后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顯著性高于放療前,而T淋巴細胞轉化率(%)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濃度均顯著性低于放療前。在放療前,二組的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T淋巴細胞轉 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濃度差異均無顯著性;但放療后雙靈固本散放療組的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顯著低于放療對照組,而T淋巴細胞轉化率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濃度顯著性高于放療對照組。
2.2 惡性腫瘤二組化療患者化療前后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及免疫功能指標測定結果 見表4。
表4 二組化療患者化療前后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和免疫功能指標測定結果 略
由表4可見,雙靈固本散化療組化療后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T淋巴細胞轉化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濃度(g/L)均差異無顯著性,但化療對照組化療后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顯著性高于化療前,而T淋巴細胞轉化率(%)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濃度(g/L)均顯著性低于化療前。在化療前,二組向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T淋巴細胞轉化率(%)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濃度(g/L)差異均無顯著性;但化療后,雙靈固本散化療組的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顯著性低于化療對照組,而T淋巴細胞轉化率(%)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濃度(g/L)顯著性高于化療對照組。
2.3 四組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與T淋巴細胞轉化率(%)呈負相關關系 見圖1。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
圖1 略
3 討論
本文放療對照組與雙靈固本散放療組的平均年齡、性別比、各癌癥病種人數構成及放療累計劑量差異均無顯著性,化療對照組與雙靈固本散化療組的平均年齡、性別比、各癌癥病種人數構成及各化療藥物使用人數差異均無顯著性,提示本文所選對照組與觀察組有可比性。
人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可敏感反映化療藥物和放射線所致淋巴細胞DNA損傷效應 [1,2] 。本文研究結果顯 示放療對照組和化療對照組在放、化療后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均顯著性升高,而雙靈固本散放療組和雙靈固本散化療組在放、化療后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與放、化療前相比差異無顯著性,且均顯著性低于相應對照組,提示腫瘤患者放、化療可致外周血淋巴細胞核DNA損傷,而雙靈固本散可明顯減輕腫瘤患者放、化療所致外周血淋巴細胞DNA損傷,這與上海預防醫學研究院所作大鼠骨髓細胞微核和Ames試驗結果所示中華靈芝寶(雙靈固本散)抗突變效應相一致 [6] 。
淋巴細胞在體外培養中經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可轉化為體積較大的母細胞,計數轉化的母細胞(淋巴細胞轉化率)可反映機體細胞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濃度可反映機體體液免疫功能 [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放療對照組和化療對照組在放、化療后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顯著性降低,而雙靈固本散放療組和雙靈固本散化療組在放、化療后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無顯著性改變,并顯著性高于相應對照組。提示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免疫功能(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受到損傷,而雙靈固本散可明顯減輕腫瘤患者放、化療所致免疫功能損傷。
惡性腫瘤四組放、化療后外周血雙核淋巴細胞微核率(‰)與T淋巴細胞轉化率(%)呈負相關關系。淋巴細胞微核率敏感反映放、化療后淋巴細胞核DNA損傷,提示T淋巴細胞轉化率與淋巴細胞核DNA損傷密切負相關,雙靈固本散明顯減輕腫瘤患者放、化療后淋巴細胞核DNA損傷,使T淋巴細胞轉化率仍保持正常水平,從而明顯減輕放、化療所致免疫功能損傷。
參考文獻
1 吳茅.細胞微核的研究進展.臨床血液學雜志,1999,12(6):279.
2 Catena C.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decrease and micronucleus yields during radiotherapy,Jpn J Cancer Res,1997,88(9):907.
3 顧祖維.細胞松弛素B在微核試驗中的應用.衛生毒理學雜志,1993,7(2):105.
4 孫谷蘭,顧祖維,忻佩君,等.鉻鐵合金生產工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微核率的研究.職業衛生與應激救援,1996,14(3):7.
篇2
在2013年7月XX號我們要進行了期末考,所以在這還沒有一個月里我們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
細節規劃
學習是用屁股-> 手 -> 腦袋 -> 心的過程。
第一,一個相對完善的時間表,既要涵蓋每月的整體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時的細節規劃。
第二,復習計劃要留有余地,不要“滿打滿算”。比如,晚上7點到8點復習數學,8點開始復習英語,這樣安排就太緊了,當中應該有一個緩沖:7點到8點是數學時間,8點15分以后留給英語。這樣,數學復習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連軸轉”。
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確保上一段計劃的完成。還是以7點到8點復習數學為例,萬一時間到了,卻還差一道題沒做完怎么辦?留有15分鐘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體問題具體解決,而不致產生浮躁的情緒。
第三,教孩子在執行計劃時學會放棄。有的學生死心眼兒,比如復習數學時遇到兩道難題,卡了一個小時也沒有思路,卻非要做出來不可,一晚上的時間都搭上去了。結果,這兩道題沒有眉目,其他的科目也耽誤了。孩子的情緒也難免受到影響。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就需要告訴他,把這兩道題放一放,先完成其他科目的計劃,最后如果還有剩余時間,再回過頭來處理先前的“遺留問題”,如果沒有時間就放在明天或后天再做。
第四,復習計劃要兼顧全面。有的考生對喜歡的科目就先復習,不喜歡的科目放在后頭;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強項放在前面復習,弱項的復習受到影響,導致強項越來越強,弱項始終沒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其實,每個考生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正確的做法是優勢要強化,劣勢也要彌補。
學習方法
1、成績要在較短期內獲得較大提高。
長時間的慢慢提高對大多數科目沒有必要,且消磨銳氣。要在一定時間段內刻苦投入,在成績開始提升時加把勁兒,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大幅提高成績。
2、成績提高用四大件——精華教育學習階段論
實踐
(三)周循環學習法如何實踐?
1、第一步:周日晚上制定周學習計劃。
根據自己總的學習進度,制定一周的目標。根據目標計算周一到周六的學習量,制定可行的、但又必須完成的學習計劃。
2、第二步:周一至周六按計劃學習。
根據計劃學習量做好每日時間管理,每日結束前確認一下計劃完成度,記錄學習日志;
3、第三步:周日徹底完成學習計劃。
把本周的學習完成情況總結一下。沒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徹底解決。一周計劃都完成了,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做下周計劃。
(四)注意事項:
1、不要做過度的計劃,以免產生挫折感,漸漸失去學習興趣;
2、要空著周日。因特殊情況而沒有完成的計劃周日彌補,并休息。
篇3
周一至周五早晨6:30起床,讀英語20~30分鐘,隨后,邊吃飯邊聽英語;內容北京師范大學《英語》和新概念《初中英語》。
周一至周四首先完成學校的作業,然后周一、周二和周四讀新概念《初中英語》,讀英語20分鐘,然后電話教學。周二和周五共做2篇英語閱讀新版《小學英語100篇》,做閱讀前先復習上一次閱讀中遇到的生詞,然后再做當天的閱讀文章,遇到不會的生詞,待做完閱讀后查明詞義,并記錄到書上。周五放學后做奧數作業,按照老師的要求寫明思路,且力圖多種方法。每天預習第二天所學內容:語文要求圈出文中生字,并組詞至少兩個;讀課文,了解文中大意。數學了解第二天所學內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英語找出生詞,查明詞義及讀音。
周六、周日睡到自然醒,然后周六上午10:10上奧數課,老師講解后做奧數作業中不會的題,要求寫清思路;下午3:30上舞蹈課,然后休閑活動,例如讀名著等。周日寫學校的周末作業和新概念初中英語作業(含復習本周的課堂筆記),晚上6:30上新概念初中英語。
本學期讀書目錄:《巴黎圣母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呼嘯山莊》原著。
每天晚上10:30之前睡覺。
希望本學期自己能夠嚴格按以上計劃執行?。ǚǘü澕偃粘膺?!呵呵……)
媽媽感言:
孩子,新學期開始了!你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為自己制定如此詳細的學習、生活計劃,媽媽很高興!
但一個新知識的掌握需要一個過程:從認知、理解、掌握及應用的過程,因此預習很重要,也就是認知,初步了解的過程,即先知道它對你是個難點;然后認真聽老師講解,達到明白、理解的目的;再通過做作業等復習手段達到掌握及應用的程度。這一點,媽媽以前做得也不好,沒有提醒過你,看到你寫的學習計劃,媽媽才想起來,希望還不晚!因此這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比較生疏的內容,大約需要三個時間點,一是當天預習、復習,二是第八天(即一周后)再復習,三是第三十天(即一個月后)的鞏固。因此,孩子對于你,媽媽認為生疏的知識點月末需要鞏固,這樣你到期末時就會很輕松。
篇4
此次學習規劃的重點放在軟件學習和景觀專業課學習以及讀書計劃的制定上。軟件學習的目標是提高軟件制圖水平,大三結束時能講流利簡單的操作軟件制圖,能用軟件進行制圖和設計,同時為技能考試和以后的工作做準備,爭取拿到技能考試資格證。專業課學習緊跟老師進度,適當超前,做到不留問題,真正學懂專業課,為以后工作做準備。讀書方面,有計劃的讀書,鍛煉自己的思維深度。
具體措施如下:
一、軟件學習。軟件學習貫穿整個大學生活,將來工作中也很重要。軟件學習貴在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總會提高軟件制圖水平。
⑴、學會積累復習,每天學習一些內容,隔天復習一次,一周復習一次,月末復習一次,沒記住的內容反復復習。
⑵、每天背誦兩句話,內容隨意。一周復習一次,一個月的最后一周復習。同時努力提高英語口語能力,一周與同學練習口語一次。
⑶、每周用軟件完成一幅作品,然后對照原圖,查漏補缺,發現不足。周六周日晚上為作圖時間。
以上計劃,如遇突發事件,如緊急作業等,可延期完成。期末考試時計劃停止。總體計劃每天需花一小時時間學習軟件,我相信,我有這個毅力堅持下去。
二、景觀專業課學習。
⑴跟著老師進度學習,提前預習。不懂的地方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不留問題。
⑵十二月份考技能考試證。
⑶每周復習一次本周學過的內容,每月末復習本月學習內容。循環復習。
⑷定期總結,發現學習中的不足,及時查漏補缺。
三、讀書
⑴每周讀書時間不少于五小時,每天抽出一小時讀書。
⑵讀書內容從文學方向向專業方向轉變。開始讀有關景觀設計以及經濟方面的書籍。多讀些設計大師作品。
篇5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當代外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外語自主學習已成為近年來國內外外語教育界研究的熱點。我國教育部2004年1月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之一。大學英語教學已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盡管20年來外語教學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和經濟與科技發展要求的差距越來越大[1],不少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自主學習能力差。
1.文獻綜述
國外自主學習思想可追溯到17世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自主學習就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維果茨基學派、操作主義、現象學派、社會認知學派、意志理論、信息加工心理學等都從不同角度對自主學習作過一些探討。
“自主學習”的概念是1981年由“自主學習之父”Holec首次提出的。他把自主學習定義為“能負責自己學習的能力”,并進一步解釋所謂負責自己的學習就是指承擔以下責任:確定學習目標,確定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控學習過程,以及對學習進行評估[2]。Higgs(1988)認為,“自主學習是一個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下,學習者基本上不依賴作為教學管理者與方法提供者的教師而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與學習活動的過程”。[3]David Little(1991)把學習者自主(LA)界定為一種獨立地進行批評性思考、作出決定并能實施獨立行為的能力[4]。Little(1994)認為學習者自主就是學習者接受學習是自己的責任,它包括:(1)建立個人學習計劃;(2)比較自主地規劃學習進程;(3)發展評估自己學習程度和成功與否的能力。Leni Dam則認為自主學習者應該做到“獨立自主地設定目標,選擇學習材料和學習方法以及制定評估標準”。[5]Nunan(1995)認為能夠確定自己目標并創造學習機會的學習者是自主學習者。Nunan (1996)指出,學生自我管理學習,有責任承擔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決策:(1)確定學習目標;(2)限定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3)選擇可行的學習方法和技巧;(4)監測習得的過程;(5)評估所學的內容[6]。Littlewood(1999)將“學習者自主”定義為“學習者不依靠老師而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7]。從本世紀初開始,國內許多學者就開始關注此問題。著名語言學家胡壯麟在第四屆英語教育國際大會上指出:“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心理學的建構主義理論上的,是研究學習者如何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知識的。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主動理解并學來的而不是被動接受教會的?!惫P者認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包括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有效使用學習策略;監控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監控與評估英語學習過程。
2.如何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何培養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一直是研究者們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在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即通過“學習者訓練”來促進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皩W習者訓練是教師幫助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的一條關鍵途徑”(Logan & Moore,2003)[8]。
學習者訓練是對學習者進行策略培訓,幫助他們了解什么是學習策略,如何使用學習策略來完成語言學習任務,如何監控自己的學習,以及如何評估自己的學習結果的同時也要貫穿心理上的引導。學習者訓練中所有方法的主要目標者是幫助學習者成為更好的學習者,它的目的就在于提供給學習者各種選項,讓學習者明確地決定他們學什么,怎么學,為什么學,什么時候學,在哪里學等。Cohen(1998)也提出,“策略訓練就是明確地教學生怎樣將語言學習與語言使用策略運用于實踐中。策略訓練能夠促使學生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實現語文計劃目標,因為它鼓勵學生找到各自成功的方法,這樣就提高了學習者自主”。關于學習者訓練的主要內容,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筆者認為,在學習者訓練中,元認知訓練十分重要,它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1元認知訓練
元認知策略是學習策略中的一個重要策略,也是培養學習者自主性的關鍵,學習者的學習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元認知策略使用的成敗。Wenden認為:“學習者運用元認知策略監控、管理或自主自己的學習?!盵9] Nunan認為學習者的這種能力并非與生俱來,需要通過學校教育或其他途徑獲得。大多數學生的能力是在訓練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文秋芳在一個優秀生和后進生的個案研究中發現,優秀生在學習過程中顯示出杰出的宏觀和微觀調控能力,經常對自己的學習進步情況和策略成效進行反思,而后進生則在上述方面顯得極為欠缺[10]。由此可見,對學習者進行系統的元認知策略訓練將有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
元認知策略主要包括:①計劃策略――根據認知活動的特定目標,在學習前對學習活動的目標、過程、步驟作出規劃和安排。如:確定學習目標,預測重點難點,分析如何完成任務,安排學習時間等。②監控策略――在認知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依據學習的目標對學習計劃中的學習進程、學習方法、效果、計劃執行情況等方面進行有意識的監控。③評估策略――根據有效性標準,對自己的學習進程進行評估并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學習進程所采用的策略進行調整。
由此可以看出,掌握了元認知策略就意味著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能夠管理或監控自己學習的學習者就可以稱作是一個自主學習者。
2.2如何開展元認知訓練
(1)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確立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習有明確的方向,使學習過程順利發生,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制定學習計劃有利于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責任,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計劃分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教師可引導學生熟悉教學大綱,明確自己在大學階段需掌握的詞匯量和聽、說、讀、寫、譯應達到的水平,同時,學生應該在各個學習階段根據實際學習情況不斷反思,汲取經驗教訓,定期制定出合理的學習目標和計劃。
(2)實施自我監控。學習計劃制定后,應按照計劃有順序地執行。教師可引導學生逐步地做到自我監控學習情況。為了訓練學生的監控策略,可要求學生撰寫學習周記。學習周記的形式可根據實際情況作具體要求。如:要求學生將學習計劃原樣寫出,然后列出本周計劃過的學習材料名稱及數量,最后寫計劃執行過程中的感受,評估自己的進步情況,反思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每周檢查學生的學習周記,通過批語和訪談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提出有效的建議。
(3)培養學生自我評估能力。自我評估是學習者參與到對自己學習及其過程的判斷、評價和監控中來,尤其是對自身學習成就和學習結果的判斷和評價,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僅要求學習者對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能自己作決定,而且要求學習者能參與到自我評估中來。如果說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那么自我評估則是輔助自主學習者的一個工具。一方面自我評估及時的修改化的反饋信息有助于自主學習者思考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及所選學習材料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自我評估能滿足自主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所以,在完成一項學習任務后,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反思學習活動并評估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還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評估當初制定的學習目標是否完成。
學習者訓練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學習自主性是每個學生身上潛在的能力。學習者通過這種方式,能將這種能力很好地開發出來,能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成為一個學有方向,并且有能力評估自己的進步,有能力確立自己未來學習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1]岑建君.我國高校外語教學現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4-7.
[2]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Higgs,J.Plann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to Promote Autonomous Learning.In Boud,D.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M].London:Kogan Page,1988.
[4]Little,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c,1991.
[5]Dam,L.Learner Autonomy 3:From Theory to Classroom Practice[M].Dublin:Authentic,1995.
[6]Nunan,D.From learning-centeredness to learner centeredness.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1993,4,1-18.
[7]Little wood H.Autonomy: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J].System,1996,24,(4):427-435.
[8]Logan,S. & Moore,N. Implementing Learner Training from a Teacher’s Perspective.Proceedings of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Conference,2003.
[9]Wenden,A.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M].London:PrenticeHall,1991.
篇6
關鍵詞 元認知策略 大學英語 自我計劃 自我調控
元認知策略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弗拉維爾在1976年提出來的。元認知,簡單地說就是對認知的認知,是對自己認知過程以及結果的意識和控制。在學學英語時學會元認知策略,既可以對過去的英語學習進行分析,又可以對將來的英語學習做出更好的注意、理解和規劃,可謂一舉兩得。使用元認知策略,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智力的全面發展;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一、自我計劃策略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良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自我計劃,是在進行認知活動之前,個體制定好具體明確的目標以及計劃實施的各個步驟,預測可能的結果,隨時準備好應對不同的局面甚至是突發狀況。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在學期的開始針對上一階段英語學習的弊端提出新的學習計劃。比如,學生本學期報考了四級英語考試,而學生的上期英語聽力成績不是很理想,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計劃在這個學期安排更多的時間,如每周騰出六個小時英語四級聽力真題給英語聽力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總的學習安排出具體的英語學習計劃,可以具體到每周,甚至是每天。早晨的時間,記憶力最佳可以用來背誦記憶英語單詞,下午的時間容易犯困,就可以聽一些英語歌曲。晚上萬籟俱寂,安排做一些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是最好不過的??傊?,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計劃學習的好習慣,適當地從旁指導,使學生的計劃更加切實可行。
二、自我指導策略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自我指導就是學生采用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把學習步驟或者方法呈現出來,用來引導和監督自己的學習。大學階段,更要求實現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換言之,就是學生的自律能力。課堂上學習英語的時間是有限的,而課下的自學時間是十分充足的。學生對自身的英語水平需要有一個清晰地認識,針對弊病和不足展開自我指導,學好英語。學生在解答英語試題的過程中對題目瀏覽、測查、完成情況的自我指導以及對做題速度的把握主要采取的就是元認知策略。
三、自我監控策略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能時刻監督自己學習的是學生自己。自我監控是個體對自身某些行為的有意識關注。主要包括:自我記錄、自我提問、領會監控和集中注意。例如學生有計劃地去自習室學習英語課程,在書本或者習題集上會記錄自己不明白的疑難問題,回到宿舍之后,利用網絡向教師請教或者上網查詢,這就是自我記錄的方式。自我提問就可以是在一段時間的學習結束之后,自我反思,采用問答的方式,看有沒有記牢這一天復習的英語知識點。學生學習時,最大的敵人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監控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在學習上。比如說,大學英語閱讀理解是學生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點,有的學生甚至說“珍惜生命,遠離閱讀”。學生在練學英語閱讀時,就要集中注意力,節省時間,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問題回答。這一點不容易做到,需要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的不斷提升。自我監控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是最難的,需要學生不斷地探索。
四、自我調節策略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自我調節是對認知策略效果的檢查,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就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補救,比如說向英語教師求助,向身邊的同學求助,根據對認知效果的檢查,及時糾正調整認知策略,保證英語學習的順利開展。比如學生在進行專業八級英語考試的過程中,發現閱讀理解部分的題目設置和大學六級很不一樣,不能再采取掃讀,找明顯的數字、日期的六級答題技巧來回答問題,就要調整自己的答題策略,采取精讀的方式認真完成閱讀理解部分的答題。自我調節是一個逐步摸索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學生不能急功近利,要在平穩地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又比如說,在本周的英語學習計劃中,聽力部分的任務已經提前完成,那么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做一些英語寫作方面的練習或者是口語方面的表達操練。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已有的計劃,隨時根據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做出適當的更新。
五、自我評價策略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自我評價是個體按照一定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行為。評價活動的主要過程是進行反思。學習者在對整個學習過程的自我分析、自我檢查后,可以獲得更多的關于自身學習過程的反饋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指導今后的學習,在不斷的改進中追求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里,更多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提出評價,提出意見。
參考文獻:
[1]金成珠.培養元認知策略,促進個性化自主學習[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11).
[2]陳麗云.元認知策略與英語教學[J]. 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10).
[3]柴麗紅.元認知策略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科技信息, 2009(06).
[4]周慧芳.元認知策略在二語習得中的應用[J].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篇7
一、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了教師傳授知識的作用,而忽略了學生自身學習的能力。教師講的多、學生領悟的少,造成的結果就是教師一講就會,學生一做就錯,如此就造成了惡性循環。而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需要教師用心來培養。
(1)指導學生制訂好學習計劃。教師讓學生明確本周課堂要學習哪些內容,課后要完成哪些任務,并有針對性地制訂自己自主學習的計劃,以免無的放矢。
(2)指導學生預習學習。引導學生利用導學案和課本完成對本節知識的初步認知,逐步使學生明確本節課有幾個概念、幾個規律、幾個公式,并能利用學案完成一些基本題目,形成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明確學習過程中的困惑與疑難。自學的過程無疑是艱難的,障礙、困惑、不解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師讓學生將其中的困惑與疑難標注出來,以便以后解決,即帶著問題去聽課。
二、做好課堂檢測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利用課堂檢測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暴露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當堂解決。
(1)時間設置。當堂檢測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沖淡課堂教學,一般以10分鐘~15分鐘為宜。
(2)試卷容量。試卷題目不宜過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學生無法及時完成;太少,則包容的知識點太少,起不到暴露問題的作用。因此,一般以8個~10個小題為宜。
(3)試題的難度。由于試卷本身是對學生自主學習成果的檢驗,因此起點一定要低,既能考查知識、檢驗能力,又要讓學生展現自信,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三、合作學習是關鍵
合作學習、人際交往、社會交往能力是一個人走向社會、邁向成功的關鍵,也是對學生性格、品德養成的重要一環,可以說意義至關重大。
(1)設置小組。小組成員一般以4人~6人為宜,這樣便于相互交流、討論。
(2)組長引領。以組長為核心,對試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辯論、交流,達成共識,形成認知。
(3)做好記錄。對未能在組內解決的問題做好記錄。
四、課內探究解決疑惑
探究能力是物理學習的五大能力之一,也是學習物理、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一環。
(1)各小組展示存在的問題,如有重復,則合二為一。
(2)個人發言如何解決問題。本環節要充分展現學生個人的風采,讓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交織、碰撞。而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只需調控好課堂的節奏、秩序即可,切記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認知規律,只是在學生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加以引導。
(3)及時總結,形成認知。對于探究過程中的不同思路、方法,師生一起及時總結,形成規律,達成共識。
五、做好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對學生學習的激勵和鼓舞,因此評價貫穿于整個課堂,可以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而又富有激情。
①對檢測成績好的同學提出表揚,鼓勵其自主學習的熱情。②對探究過程積極發言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其展現自我的信心。③對發言精彩的同學給予掌聲、給予激情和羨慕。④給各個環節參與的學生計分,每周給領先的個人和小組予以獎勵。
篇8
控制好傳染病、做好幼兒飲食管理。服務好老師、孩子和家長。根據新生和老生情況有針對性做好家長講座和家園互動工作。組織好年末親子運動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些創新。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0幼兒園副園長周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副園長周工作計劃1保教工作:
1、周二晚教研會:王園長對全體教職工進行主題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的培訓。
2、各班根據各年級組的課程安排制定周計劃,突出班級特色。
3、各班做好教師節幼兒園活動的準備計劃工作。
4、各班繼續做好班級的`學期家訪工作,家長和老師應仔細、認真填寫家訪表,確保學期班級家訪工作能起到最大效應。
5、新生班級幼兒的課間操練習和幼兒的常規訓練。
6、中大班做好晨談時新聞播報工作。
7、各班級幼兒園活動照片、教師觀察筆記(圖文并茂)、課程及時上傳。
8、已開設的特色班周計劃每周一上午整理上交辦公室及時上傳幼兒園網站。
行政后勤:
1、保健:
1)做好班級帶藥幼兒的統計檢查工作;
2)檢查督促好班級保教、消毒等記錄;
3)保健醫統計好新生班幼兒的健康幼兒園檔案;
2、幼兒保健計劃:本周進行新學期幼兒健康指標評估數據采集,包括幼兒身高、體重、頭圍、胸圍、視力等方面。
3、班級幼兒一日生活、消毒等各項保教記錄建立完善(班級通風、消毒、幼兒帶藥、喝水等各項記錄),家長可以隨時監督檢閱;
家長工作:
1、幼兒園繼續開始實行“家長戶外接送”制度,請家長遵循幼兒園的接送時間。
2、周五班級反饋幼兒一周生活學習情況,請家長認真對待,下周一帶回您反饋的家園聯系冊。
幼兒園副園長周工作計劃2保教工作:
1、周二晚教研會:王園長對全體教職工進行主題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的培訓。
2、各班根據各年級組的課程安排制定周計劃,突出班級特色。
3、各班做好教師節幼兒園活動的準備計劃工作。
4、各班繼續做好班級的學期家訪工作,家長和老師應仔細、認真填寫家訪表,確保學期班級家訪工作能起到效應。
5、新生班級幼兒的課間操練習和幼兒的常規訓練。
6、中大班做好晨談時新聞播報工作。
7、各班級幼兒園活動照片、教師觀察筆記(圖文并茂)、課程及時上傳。
8、已開設的.特色班周計劃每周一上午整理上交辦公室及時上傳幼兒園網站。
行政后勤:
1、保?。?/p>
1)做好班級帶藥幼兒的統計檢查工作;
2)檢查督促好班級保教、消毒等記錄;
3)保健醫統計好新生班幼兒的健康幼兒園檔案;
2、幼兒保健計劃:本周進行新學期幼兒健康指標評估數據采集,包括幼兒身高、體重、頭圍、胸圍、視力等方面。
3、班級幼兒一日生活、消毒等各項保教記錄建立完善(班級通風、消毒、幼兒帶藥、喝水等各項記錄),家長可以隨時監督檢閱;
家長工作:
1、幼兒園繼續開始實行“家長戶外接送”制度,請家長遵循幼兒園的接送時間。
2、周五班級反饋幼兒一周生活學習情況,請家長認真對待,下周一帶回您反饋的家園聯系冊。
幼兒園副園長周工作計劃3時間:第十周(4月9日——4月13日)
具體內容:
一、行政事務
1.教師上交修改和調整好的五年發展規劃和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檔案。
(周五之前發送業務園長郵箱)
2.完成20--秋季新生摸底上報工作。
(各班主任)
二、教育教學
1.各班進一步加強班級常規管理,重點是幼兒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的培養。
2.各教研組重點做好第十周、第十一周的課程審議。
3.大班、小班各上交一份園本教研的方案。
4.行感知網的學習。
5.評優課:聞靜佳、陳鑫瑜(星期五)
6.理論學習:藝術教學理論(陳英芳)
四、安全、衛生保健、后勤工作
1.做好“太倉市兒童齲齒篩查/填充登記表”的檢查及發放家長確認書和通知單的后續工作。
(徐紅芬)
2.園內保育員培訓一次。
(王麗菊周四中午12:30)
3.邀請南京消防專業人員來園進行消防安全講座和現場模擬逃生演練活動。
(周一12:50)
4.上交安全過程性資料.
幼兒園副園長周工作計劃4一、以教師成長為本,繼續做好師徒結對工作,融合新老師和骨干教師的專業力量,打造有執行力,共同成長的教師隊伍。
1、新入職教師:
新學期新聘教師4名,全部是有7年以上經驗的教師,有兩位來自省一級幼兒園,兩位有藝術專長。我們需要在8月份讓他們盡快熟悉我園的管理流程,課程設置特點,熟悉同事、幼兒和家長情況,在開學后能夠順利開展工作。在8月份完成所有入職培訓,開通各類渠道讓他們盡快融入我們幼兒園。各位管理人員和配班老師要做好接待、合同簽訂、培訓、工作交接、交流溝通工作,給新教師創建一個寬松、友好、溫馨的工作環境。在工作崗位安排上,根據新聘教師的能力、個性特點、專長配置相關崗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2、現在職教師:
結合園部學年考核和個人的自評,對教師專業水平和班級管理情況進行評估、評比,對優秀教師進行崗位工資調整,提高優秀教師的待遇。管理人員要對骨干教師的短板部分進行評析,制定培訓學習計劃;對優勢部分也要進行總結匯總,形成經驗學習材料,大家取長補短。
3、管理人員:
做好總結,分析內外部形勢和我園的人員年齡和專業
結構以及人員流動性預測,制定保教、后勤工作的詳細工作計劃。要可執行性、實效性、有重點的進行工作部署。要絕對避免老師在窮于應付,以實實在在能幫助、指導老師成長為基點,特別是教研活動,要克服針對性不強的毛病,減少量次,提高水準。
二、以精心、精細為抓手,讓幼兒獲得高品質的保教服務。
1、新入學幼兒:
做好8月份的親子班工作,采取分批分時段的方式,加強與幼兒和家長的接觸和溝通,消除幼兒分離焦慮,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對新生和插班生要做好幼兒喜好、家庭環境、個性特點的摸查,形成初步檔案。有針對性采取措施,做好家園溝通,舉辦家長講座和班級家長會,讓家長了解班級常規、溝通模式、交流渠道、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個性特點,建立家園溝通的基礎。
各班做好家長手機幼兒園開通工作,讓更多家長通過智能手機隨時隨地能了解孩子在園情況。沒有智能手機或不會上網的家長,要做好家園聯系欄和通知告知工作,分門別類地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
2、老生:
各班要做好各自班幼兒個性特點、各項能力的評估。
新學期幼兒能力培養的重點計劃,特別是幼兒行為習慣方面作為重點,對照上學期各年齡段幼兒的常規以及《3~6歲兒童發展指南》,做好班級幼兒能力培養計劃,有針對性措施。并要與家長做好溝通,要讓家長充分配合幼兒園做好孩子習慣養成培養。在課程安排上嚴格按照幼兒園制定的教學計劃和班級計劃執行,做好過程的記錄。各班開通手機幼兒園,增強與家長的溝通渠道,打造溝通及時的校園平臺。
三、加強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學期重點抓新入職教師和入職2年內的教師。
四、做好環境創設,打造高雅的育人環境。
1、暑假對操場進行了全面的改造,寒假將對教學樓外墻和活動室和睡室進行全面改造,創建一個煥然一新的幼兒園。
2、區域環境建設:
各班要創建自己的特色,以幼兒參與為主,培養幼兒能力為主,展示幼兒才藝為主。
3、人文環境:重高品質溝通,以互相學習和分享的心態交往,以欣賞的眼光看自己的同事,促大家共同進步和成長。
公平的、用心地對待每個孩子。對家長友好、有自己的原則,以孩子的長遠發展為基礎,共同培育幼兒。
五、繼續做好后勤服務:
控制好傳染病、做好幼兒飲食管理。服務好老師、孩子和家長。根據新生和老生情況有針對性做好家長講座和家園互動工作。組織好年末親子運動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些創新。
六、做好省級園所評估準備,在資料檔案管理上規范化。
注重工作過程資料的整理、活動成效的總結以及幼兒園發展態勢的分析。以打造省級幼兒園為標準,黃埔區質幼兒園為目標,建立區域高知名度,為更多的家庭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學位。
幼兒園副園長周工作計劃5保教工作:
1、周二晚教研會:王園長對全體教職工進行主題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的培訓。
2、各班根據各年級組的課程安排制定周計劃,突出班級特色。
3、各班做好教師節幼兒園活動的準備計劃工作。
4、各班繼續做好班級的學期家訪工作,家長和老師應仔細、認真填寫家訪表,確保學期班級家訪工作能起到最大效應。
5、新生班級幼兒的課間操練習和幼兒的常規訓練。
6、中大班做好晨談時新聞播報工作。
7、各班級幼兒園活動照片、教師觀察筆記(圖文并茂)、課程及時上傳。
8、已開設的特色班周計劃每周一上午整理上交辦公室及時上傳幼兒園網站。
行政后勤:
1、保?。?/p>
1)做好班級帶藥幼兒的統計檢查工作;
2)檢查督促好班級保教、消毒等記錄;
3)保健醫統計好新生班幼兒的健康幼兒園檔案;
2、幼兒保健計劃:本周進行新學期幼兒健康指標評估數據采集,包括幼兒身高、體重、頭圍、胸圍、視力等方面。
3、班級幼兒一日生活、消毒等各項保教記錄建立完善(班級通風、消毒、幼兒帶藥、喝水等各項記錄),家長可以隨時監督檢閱;
家長工作:
1、幼兒園繼續開始實行“家長戶外接送”制度,請家長遵循幼兒園的接送時間。
篇9
本周已是第十一周,根據學校工作安排,七、八年級于周五期中測試,九年級下周進行第二次質量分析,期中考試馬上就要來臨了,各學科的任課老師的工作量都有所加大,在此向各位老師說聲辛苦了,為了更好的督促同學們進行迎考復習,我們在這里進行考前動員會,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為即將到來的期中考試鼓勁加油 !
為此,我向全體同學們提出幾點建議:
一 . 明確目標 , 制訂計劃
美國耶魯大學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人員問參與調查的學生這樣一個問題: “ 你們有目標嗎? ” 只有 10% 的學生確認他們有目標。研究人員又問了第二個問題: “ 如果你們有目標,那么,你們可不可以把它寫下來呢? ” 結果只有 4% 的學生清楚地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 20 年后,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追訪當年參與調查的學生,他們發現,當年白紙黑字寫下人生目標的那些學生,無論是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平,都遠遠超過了另外那些沒有寫下目標的同齡人。這 4% 的人擁有的財富居然超過那 96% 的人總和。那些沒有明確人生目標的 96% 的人,一輩子都在直接間接地、自覺不自覺地幫助那 4% 的人實現人生目標??梢?,人生目標的確定,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多么重要啊!
我希望同學們要盡快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期中考試目標,并把它寫下來,時時提醒自己,時時鞭策自己。目標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同時 , 制訂詳細而科學的學習計劃 ; 把每天的任務寫在小紙片上 , 一項一項的完成。
二 . 從現在就開始行動。
目標不是口頭說說的動人話語,它需要用行動去證明,需要用行動去實現。從現在就開始行動,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給明天,因為明天是失敗者找借口的日子。面對期中考目標,我們肯定會有壓力,但有了壓力才會有動力,才會發揮出一個人蘊藏的潛力!我們的行動必須強化如下態度:一是勤奮的態度,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二是刻苦的態度;三是進取的態度,一下子成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進步一點點總有可能;四是務實的態度,求真務實是我們學習的法寶,為此我們必須 “ 上好每一課、抓緊每一秒、練準每一題、邁實每一步 !” 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輕言放棄!
三 . 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
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在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困難似彈簧,你弱它就強。困難在弱者目前永遠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那些因為一次考試失利就垂頭喪氣的人一定是困難面前的弱者。為了實現我們心中的目標,我們要鼓足勇氣,迎難而上,做思想上的強者,做生活上的強者,做學習上的強者。
四 . 要全身心地投入。
期中考試與我們距離將越來越近,同學們要在心中豎立一塊倒計時牌,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要一門心思撲到學習上,將全部精力、全部時間用到學習上,不該看的書,一頁都不能看,不該交的朋友一個都不能交,不該聊的天,一句都不能聊。
總之,就是從現在開始,戒除一切與學習及考試無關的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希望同學們以對自己一生負責、對家長負責的態度,自覺管好自己的每一天,無悔于自己的每一天。
五 . 要有好的成績,就必須擁有好的復習方法及策略,下面對同學們今后的復習提幾點意見:
1 、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傾向,重視基礎、重視課本,做好基本題,練好基本功,拿到基本分。
2 、要重視歸納總結,對做錯的題目要及時糾正。我建議每個同學都要建立一個錯題記錄本,一個典型問題總結本,把學習中遇到的一些有價值的知識點記下來,養成反思自我、分析錯誤、提高自己的好習慣。
3 、要努力培養自己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在老師的統一安排下,強化專題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篇10
關鍵詞:美術造型基礎教學;“梯階式”教學步驟;教學流程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4-0217-01
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設計類單位輸送合格設計美術類學生。專業教學與市場需求,就職方向及高等院校的銜接,注重專業技能的傳承和發展,立足于造型基礎訓練。要完成這一目標和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既保證基礎教學的相對完整性、規范性和穩定性,又注重基礎教學的多樣性、開放性和發展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這就要求我們不得不對學生應以多快的速度來完成所設置的一系列教學步驟,這一系列教學步驟之間應該有什么樣的內在聯系即教學流程的關注。
造型基礎教學“梯階式”教學步驟是根據美術造型基礎課特有的性質特點提出來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教學活動過程,更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合理的教學步驟設置。這一步驟設置不是單純的以教學內容為規劃對象的,而是包括教學內容在內,如何揭示知識的內在價值和功能性,以及教學活動主體,通過這一特定內容構建怎樣的價值取向和互動機制為規劃對象的。從經驗實證的角度看,這樣的步驟設置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其一,方向確定上的遞進性。造型基礎教學是專業性較強的技能教學。美術與技能有著必然的聯系,可以說沒有技能就沒有美術,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美術又是一種技能活動。技能性的活動貫穿于整個美術教學的始終,在不斷進行的技能實踐中,逐步地形成一些相對穩定的認識,形成有關技能活動的共性或規律性的東西。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啟發引導、分析講解、示范演示,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理解、知識、表現和思考。讓學生明確地認識到練習不僅是為了完成一張作業,更重要的是理解和運用知識,掌握造型的方法和技巧,使自身的思維能力從簡單單純走向較為復雜成熟,反映在作品中呈現出遞進的品質層次。
其二,教學過程中的階段性。首先是教學內容單元化,確定認知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對專業知識體系進行合理分解和有效組合,設立若干既相對獨立又層層遞進的單元課題,集中時間和精力,逐個解決。其次是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這計劃有一天的、有一周的短期學習計劃,有一個月的、還有是整個學期階段的中長期學習計劃。每天、每階段要按部就班地按計劃行事,包括計劃中每堂課、每天的時間分配,各個時間段要完成的學習內容,都要嚴格施行。中長期計劃也要這樣有條不紊地進行。如在幾何體結構素描練習時,本周主要通過理論知識(透視變化規律)的閱讀,了解認識形體結構的透視變化規律,下一周再引導學生在臨摹范畫練習形體在透視中的把握,并通過范畫欣賞,理解透視知識對形體結構的意義。再下一階段,就通過寫生著重訓練透視變化規律在形體結構表現中的應用,反復推敲比較,以期牢固掌握形體結構的透視變化規律,這階段的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面學習階段的效果。
其三,自我反省的調節性。最理想的學生學習狀態是學生積極發現問題,在對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解決與調整中發現新的知識點,進而得到提高。學生的自我要求、自我分析、自我判斷、自我矯正,形成自我反省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以分析和理解的提高為基礎。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有許多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認真,但進步不快,習慣上可能覺得這種學生的悟性不高,不夠靈氣,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自我反省能力的缺乏,思考教學步驟的意義就在于適機調節,激發起學生對“知識”、“技能”和“觀點”內化的潛力。
其四,畫技畫藝的綜合性。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學習應該有更高層次的要求:美術學習不只是單純的技能學習,不僅要學好技巧,更要學習藝術。藝術是一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認識過程,藝術修養需要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因此,讓學生在藝術教育的熏陶中,感受美的心情、美的思維、美的行為、美的人際關系,進而養成美的心靈,以充實和豐富學生的全面素質。
著眼于以上四個方面而設置的教學步驟,一方面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實際水平與教學進度安排的問題,一則考慮了學生的基礎和起點不同,領悟的能力也有強弱,加之文化水平和學習的精神面貌也不完全一樣。二則考慮了學生在學習造型基礎教材時的適應性和積極內化的程度。美術造型基礎教學實質上是學生“自主內化”的過程,在學習實踐中積極地能動體驗、意會,經內化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進而發展能力達到質的變化。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每前進一步、跨越一個臺階的艱辛。另一方面有效地解決了個別化教學與班級授課的關系問題,也能有效解決“差異”與“統一”的矛盾。教學上既要遵照教學基本要求的統一性,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的放矢,做到有針對性的輔導,對全體學生以統一的要求為準,學習的深度和進度的確定以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所能接受和達到的程度為標準。對專業成績好的學生適當地增加深度,加大難度,對基礎差一些的學生也不輕易降低要求,而是下功夫做好轉化工作,使他們盡快跟上教學進度,達到一定的水平。再一方面,解決了教學轉向的時效問題,教學轉向即由一個環節向另一個環節過渡,一個任務向另一個任務交替,實踐中教學轉向并非是隨意進行的,它有一個最佳控制度,這個度就是學生期待心理的滿足。
在設置一系列教學步驟的思考過程中,還應關注這一系列教學步驟之間應該有什么樣的內在聯系。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準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學習的對藝術的學習更是此。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入手。當然光有興趣還不行,還要有能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積極倡導好學不倦和努力進取的精神,形成持之以恒、堅忍不拔的作風,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這將是學好專業的首要保證。
汲取。在強調美術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有意味的表現,加強對學生的藝術觀念、藝術思維以及觀察方法、表現技巧的熏陶和培養。一方面要求學生完成必修的文化基礎課,增加其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強調專業技能(素描、色彩、速寫、創作)與專業理論(構圖學、透視學、藝用解剖學、色彩學、中外美術史、藝術鑒賞)并重。專業理論是專業技能訓練的指南,加強理論指導能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現象與本質的關系,提高專業技能。藝術修養是藝術專業水準的標高,加強藝術修養有利于完善學生的藝術專業技能;講授中外美術史,能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使學生了解藝術發展進程、各種藝術觀念和藝術形態,啟迪學生的藝術心靈;美術鑒賞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批判精神。
第三、轉化。轉化其實是一個由量的積累逐漸過渡到質的飛躍的過程。在基礎教學階段,應該讓技能性的活動貫穿于整個美術教學的始終,在不斷進行的技能實踐中逐步地形成一些相對穩定的認識,形成有關技能活動的共性或規律性的東西,以求得真知。用專業的語言開發自身無限的繪畫可能性,做到概括而又深刻、真實而又生動、準確而又藝術地表現對象。
第四,評價。評價,是教學活動主體對自身活動效果的審視和調整,做出客觀的判斷,并通過反饋矯正,不斷優化、提高自身活動的實效。也是激發自身內部動力機制,培養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徑。積極有效的自我評價,能促進各教學步驟的良性運轉,使教學活動不斷擺脫盲目被動而走向自覺能動。
步驟流程即為事情進行的程序,步驟流程的合理巧妙設計將會扭轉不利的局勢,產生“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