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11 15:22: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下沉工作經驗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下沉工作經驗總結

篇1

(1)發(fā)展背景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地發(fā)展。隨著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大量的高速公路網近年來被快速的建設起來。隨著公路技術的發(fā)展,原有的一些不適宜建設隧道的地區(qū)逐漸開始進行公路建設。關于一些偏遠地區(qū)因為山地以及特殊地質條件逐漸由于經濟發(fā)展得需要開始逐漸建設公路網絡[1]。

(2)隧道支護研究現狀

新奧法作為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隧道支護方法,被廣泛運用在公路隧道建設中。關于一些特殊地質條件,新奧法的獨特施工技術更加有效地保證了施工技術方面的要求。但是新奧法仍然有自己先天性的缺陷,這些缺陷會導致隧道施工技術低下,無法保證隧道施工建設要求。現有的隧道支護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鋼拱架[2]:近些年來由于我國鋼鐵產量的大幅增加,鋼拱架技術被大量用于隧道支護技術。鋼拱架主要包含了格柵鋼架以及型鋼鋼拱。

2)噴錨技術[3];隨著噴層材料以及錨桿材料的快速發(fā)展,噴錨技術被廣泛運用于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隧道建設中。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常用混凝土噴層與錨桿結合進行支護。

3)聯(lián)合支護方法[4]:新奧法在實際使用中不斷地發(fā)展引申,最終得到了聯(lián)合支護方法。現在常見的聯(lián)合支護方法有:長錨桿柔性支護、錨噴技術以及錨噴網技術。

在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隧道施工技術上述支護技術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對現有的隧道支護技術進行經驗總結對今后隧道施工中的技術方案選擇有著比較重要的要求。

1 軟弱圍巖條件下的隧道工程特性研究

1.1 軟弱圍巖力學特性

軟弱圍巖由于其自身較高的泥質含量以及巖體的獨特力學特性使得軟弱圍巖具有極易產生變形的顯著特點。軟弱圍巖的主要力學特性有:

(1)崩解性:在水的作用下,軟弱圍巖容易由于水的作用最終導致圍巖結構失效。最終導致軟弱圍巖崩塌。

(2)流變性:一些軟弱圍巖會因為力的作用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產生位移,這種性質被稱之為流變性。

(3)膨脹性:軟弱圍巖在受到力的作用以及水的作用下會產生楔劈效應,當楔劈效應大于聯(lián)結力時,會產生一定的膨脹性變化。

(4)可塑性:由于軟弱圍巖自身性質的獨特性,一旦受力產生變化后的圍巖會由于內部結構的變化導致變形無法恢復。

1.2 噴射混凝土技術的應用研究

噴射混凝土是一種較為先進的隧道圍巖支護方法。噴射混凝土主要是運用混凝土噴射機將混凝土高速的噴射在圍巖表面。噴射混凝土可以迅速的形成強度,對圍巖快速地形成強度。隨著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噴射混凝土技術逐漸形成了以下幾個方面:

(1)濕噴:為了保證噴射混凝土時,混凝土揚塵現象嚴重,在噴射混凝土時加入一定比例的水,保證空氣質量的方法稱之為濕噴。這種方法技能保證施工技術要求,也可以保證工人身體健康。

(2)與干噴:干噴是將混合料以高速噴射在軟弱圍巖上,以形成強度保證圍巖的穩(wěn)定性,是在噴射混合料前將混合料中拌制一定比例的水,降低噴射混合料時的揚塵。

(3)混合噴射:混合噴射是將兩種噴射方式混合使用的一種施工技術,這種施工技術主要的施工要點以及施工設備與上述兩種施工技術基本相同。

1.3 錨桿技術研究應用

作為圍護軟弱圍巖的一種重要施工方法,錨桿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力學特性:

(1)支撐圍巖:通過錨桿與圍巖之間的摩擦力,對軟弱圍巖產生一定的壓力,有效地阻止圍巖強度的繼續(xù)惡化。

(2)加固圍巖:錨桿及其注漿可以將軟弱圍巖中的破裂面以及節(jié)理裂紋粘結在一起,從而增強圍巖的力學參數。

(3)吊懸作用以及增強摩阻力:吊懸作用是將軟弱的易掉落的圍巖與穩(wěn)定的圍巖結合在一起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整體。增強摩阻力則可以提高軟弱圍巖的整體性。

2 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隧道監(jiān)測技術的研究

2.1 監(jiān)控量測的目的

為了保證軟弱圍巖條件下隧道的施工技術要求,一定要在施工過程中時刻保證監(jiān)控量測。通過監(jiān)控量測圍巖在各個時刻的數據,可以判斷軟弱圍巖在施工過程中的支護狀況變化以及圍巖穩(wěn)定性狀態(tài)。圍巖監(jiān)測的主要方面有:

(1)選測項目:常見施工中的一些檢測項目為選測項目,具體有地表下沉、圍巖壓力以及鋼支撐內力等方面。

(2)必測項目:對于一些量測項目必須進行時刻檢測測量。例如拱頂下沉、周邊位移、錨桿以及錨索內力等項目。

2.2 特殊地質條件下監(jiān)測結果研究

通過對在軟弱圍巖條件下的公路隧道中的實際施工經驗進行總結,富水千枚巖層條件施工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在富水千枚巖層中進行公路隧道施工時,檢測測量數據中周邊收斂數據較小,要小于拱頂下沉數據。經過理論分析后,認為實際數據應該會大于測量數據,測量數據偏小主要是由于施工工序影響了量測準確性。

(2)鋼架內側壓應力經常大于拉應力,鋼架的受力較為安全且拱腳處盈利水平比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產生了應力集中的現象。

(3)在富水千枚巖層地質條件下的公路隧道建設中,錨桿在控制圍巖變形方面效果較差,不能有效的提高圍巖的穩(wěn)定性。

(4)對在富水千枚巖層條件下建設的公路隧道而言,二次襯砌所受到的應力較小。一般情況下二次襯砌所受到的應力要遠遠小于設計強度。所以按照一般施工要求進行施工只要可以保證設計強度,二次襯砌一般不會產生破壞,且穩(wěn)定性較好。

3 結論

經過對現有的公路隧道施工技術以及現有的公路隧道施工監(jiān)測量測技術的理論分析,本文得到了現有的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的各個優(yōu)點以及缺點。結合具體施工經驗總結,得到了以下幾點結論:

篇2

【關鍵詞】橋梁施工;養(yǎng)護管理;建議

1 道橋施工與養(yǎng)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道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在橋梁施工階段,主要存在幾個方面:橋梁結構本身的特性,橋梁結構的復雜程度,橋梁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橋梁施工周邊的環(huán)境,設備操作熟練程度等。

1.1.1 橋梁主體結構的質量問題

很多風險因素都來源于橋梁的基礎工程,比如,基礎承受力的能力不夠,基礎下沉嚴重或者斷斷續(xù)續(xù)下沉,基礎的位置不正,現澆和預制裝配是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的兩種主要的橋梁結構。

1.1.2 臨時工程的主要問題

在橋梁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腳手架的相關事故,此類事故幾乎占橋梁施工的全部事故的一半,腳手架工程結構的整體或局部的坍塌,腳手架的高空跌落事故等。在橋梁施工階段主要的運輸材料的方式有橋梁施工便道、浮吊、吊塔、棧橋等大型的臨時施工設施,這些設備的使用也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這些設施由于是臨時性的,因此設計的很粗糙,質量很不好,再加上不能及時維護,周圍環(huán)境又很惡劣,這些設備總處在于高風險的狀態(tài)中。在橋梁施工過程中經常會使用架橋機等架梁設備,由于這種設備具有重量大和受力大的特點,因此經常發(fā)生各種風險事故,可以說這道工序在橋梁施工階段也具有很高的風險。

1.1.3 橋梁施工中發(fā)生的其他事故

由于在橋梁施工過程中,必須高空作業(yè),這樣就容易出現墜落事故,風險很大,比如,施工人員在懸空狀態(tài)下工作墜落,操作平臺作業(yè)時墜落,在進行攀高時出現了墜落事故,腳手架失效發(fā)生的墜落等。橋梁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導致火災事故和由于使用電而產生的事故,這種事故也不可輕視;在橋梁施工階段所使用的各種施工機械設備,通常也可以帶來很大的風險,比如,機械設備的由于各種原因的損壞,零部件破損,設備傾倒;設備操作人員由于使用不當也可能產生很大的危險。

1.2 橋梁養(yǎng)護質量管理現存問題

1)觀念問題:部分橋梁養(yǎng)護者尤其是領導同志,對質量的重要性、綜合性、艱巨性認識不足,沒有貫徹“質量為本”的思想,未能真正意識到“只有質量效益才是永恒的”;2)制度問題:招投標制度不完善,一些企業(yè)靠“軟件”攬到工程,憑“公關”通過驗收;3)體系問題:橋梁養(yǎng)護質量的教育責任制等環(huán)節(jié)尚不完善,未能形成完整的質量系。

2 道橋施工質量控制

2.1 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必須做好相應的施工準備

1)熟悉和審查項目的施工圖紙:橋梁建設地點的自然條件、技術經濟條件調查分析;編制橋梁施工圖預算和施工預算;編制橋梁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作業(yè)指導書及詳細的施工方案等。2)物質準備,包括建筑材料準備、構配件和制品加工準備、施工機具準備。3)施工現場準備,包括:控制網、水準點、標樁的布設“三通一平”,生產、生活臨時設施等的準備;組織機具、材料進場。

2.2 施工過程階段的質量控制

2.2.1 施工人員的控制

工時首先要考慮到對人的因素的控制,在政治、思想、業(yè)務、心理、身體諸素質方面做到綜合考慮,統(tǒng)籌兼顧,量才取用。提高質量意識。務必讓施工人員樹立五個觀念:即質量第一的觀念、預控為主的觀念、為用戶服務的觀念。當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雖已通過鑒定、試驗,但施工操作人員缺乏經驗,又是初次進行施工時,也必須對其工序操作作為重點嚴加控制。

2.2.2 材料的控制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等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就不可能符合標準。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施工材料控制的要點是:加強材料進場的檢查驗收,嚴把質量關;抓好材料的現場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搞好材料的試驗、檢驗工作。

2.2.3 機械設備的控制

機械控制包括施工機械設備、工具等控制。要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yǎng)好機械設備。

2.2.4 施工方法的控制

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否順利實現。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由于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同時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方案、工藝的優(yōu)化。液壓滑模施工中支承桿失穩(wěn)問題,混凝土被拉裂和坍塌問題,大模板施工中模板的穩(wěn)定和組裝問題等,均是質量控制的重點。

3 橋梁養(yǎng)護質量體系建構

3.1 加強對橋梁養(yǎng)護的重視程度。為了養(yǎng)護質量與責任脫鉤的問題,明確橋梁養(yǎng)護企業(yè)各級管理人員的責、權、任,應由上至下建立橋梁養(yǎng)護質量四級責任制,加強橋梁養(yǎng)護者的技術培訓與質量管理教育;培養(yǎng)橋梁養(yǎng)護者責任感,提高養(yǎng)護行業(yè)道德;建立健全橋梁養(yǎng)護質量責任制,落實到人;充分發(fā)揮橋梁養(yǎng)護者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

3.2 加強橋梁養(yǎng)護材料采購、保存、使用環(huán)節(jié);科學地選擇橋梁養(yǎng)護材料病防止錯用材料;掌握橋梁養(yǎng)護材料質量標準并輔以科學檢驗;按時、按質、按量供應橋梁養(yǎng)護所需材料。

3.3 橋梁養(yǎng)護方法應力求分析全面、經濟合理、工藝先進并有利于降低投資、加快進度、提高質量;橋梁養(yǎng)護應主次分明,重點保障關鍵養(yǎng)護工序。

3.4 橋梁養(yǎng)護質量控制應按季節(jié)、地域區(qū)別對待;橋梁養(yǎng)護現場做到秩序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橋梁養(yǎng)護應建立系統(tǒng)的、可持續(xù)的質量觀。

篇3

1.1基礎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施工會應用到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對地基進行挖掘時,要采取由淺入深的方法,在施工過程中要先開始深基礎施工,然后進行淺基礎施工,這樣能夠對地基施工周邊的建筑物安全進行保障。在地基施工中,對基坑的排水工作以及降水工作要進行格外的重視,這樣能夠對地基安全進行保證。

1.2承臺施工

依據建筑物的標準高度開展針對性的測量就是承臺施工,建筑物承臺要以間隔水平分割為主,通常在主樓的基礎是以兩層樓的施工為主,因此,兩層通常都要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一般要以六天為間隔,對兩層之間的厚度也要進行嚴格要求,一般在一米半以上,層與層之間也要采取一定的間隔措施,可以利用抗拉鋼筋為間隔工具。在施工中,這種方法不僅僅能夠對混凝土內部的溫度進行降低,同時,也能節(jié)省施工成本,對資源進行節(jié)約。

1.3嚴格遵守混凝土施工順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一定要按照施工順序來開展施工,一般都是由遠到近的施工,但是,因為施工中會出現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在不平坦的施工地點施工有時無法避免,在這種施工地點進行施工,一定要保證首次澆筑就要成功,然后到另外一邊進行施工,最后在頂端進行施工。整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一定要由輸送泵運輸到施工現場,而且,對混凝土的溫度也要進行控制,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出現離析現象,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點分析

2.1混凝土施工的工作要點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中,必須對其原材料進行嚴格的審查與檢測,確保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混凝土比例嚴格符合標準要求。尤其是在攪拌機進行施工作業(yè)時,必須對其原材料進行嚴格審查及精度計算,確保混凝土質量合格。不僅僅如此,還要針對施工中的混凝土進行分層次檢測,這樣才能確保施工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混凝土從選取、運輸、施工及后期養(yǎng)護等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控制。為了加強混凝土的使用,建筑施工人員必須利用科學的檢測手段,進行混凝土檢測,防止偷工減料現象的發(fā)生。

2.2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要點

在建筑施工中,對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要進行嚴密的監(jiān)視,尤其是攪拌過程。在攪拌時要保證混凝土中的鋼纖維分布的非常均勻,可以利用強制攪拌機,這樣能夠保證攪拌的均勻程度達到相關的要求。與此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要進行不定時的抽查,對施工質量進行提高。在攪拌時間和投放原材料方面也要進行重視,保證在混凝土中的鋼纖維不會出現團狀現象。

2.3混凝土的運輸與泵送要點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運輸一般都是采用攪拌運輸機來進行輸送,在運輸時,混凝土的強度會受到運輸時間長短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對混凝土的拌制場所以及運輸距離和時間都要進行分析和研究,保證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質量不會受到影響。為了避免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在運輸過程中可以在罐內或者是現場進行二次攪拌,保證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的均勻程度,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保障。

2.4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要點

在混凝土在實際澆筑過程中,對冷縫的問題一定要進行重視。在很多的建筑施工中,冷縫問題是很難避免的,但是,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就出現質量問題,一定會導致裂縫的出現。很多的施工隊伍采用振搗的方式對冷縫問題進行處理,但是,在振搗過程中一般都是由機械完成,因此,采用人工振搗方式時一般都會導致混凝土出現不均勻的現象。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振搗應該按照施工要求的時間來進行執(zhí)行,要以混凝土的不下沉或者是表面出現浮漿為準,這樣才能對澆筑的質量進行保證。

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強化措施

3.1強化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研究

建筑工程中應用的混凝土施工技術一般都是沿用以前的施工技術,在創(chuàng)新以及科研方面沒有進行過多的投入,因此,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和研究非常必要,對改善落后的技術以及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國內建筑行業(yè)管理部門要對時展要求進行順應,重視科研項目的開展,組織專業(yè)的人員進行混凝土施工技術創(chuàng)新和研究工作,為其具有更好的適用性以及科學性提供保證。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工作經驗也要進行積累和總結,利用長時間的經驗總結能夠更好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同時,也能在工作中找到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法。

3.2強化混凝土施工技術交流環(huán)節(jié)的作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在全面開展以前,技術管理人員要對復雜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要點進行交流,交流的主要對象就是設計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混凝土在施工錢,技術管理人員要對施工技術要求以及質量檢驗標準等問題進行掌握,并且結合施工現場的人員素質、施工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等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交流還要對工程的整體進度以及質量提高進行重視,促進工程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可以實現。

4結束語

篇4

關鍵詞:建筑施工;毛石基礎;樁基礎;樓面裂縫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while wins great achievements, there also has exposed some common problem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often happens the following peoblems. Apply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and according to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analyse and discuss with you.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rubbl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 floor cracks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砌筑好建筑物毛石基礎的幾個主要措施

1.1要想砌好毛石基礎有以下幾個主要措施:

1.1.1掌握好砌筑砂漿稠度。如果砂漿水灰比配合不適當,就會造成砂漿密實度差,不飽滿。砌筑毛石時,由于毛石吸水率小,灰縫大,會使石材與砂漿之間形成水膜,增加毛石滑動,從而降低毛石基礎強度。因此砂漿水灰比不能過大,要根據施工場地、季節(jié)來調整。

1.1.2使用正確的砌筑毛石方法。毛石基礎放大腳做成階梯形時,上級階梯石塊至少壓砌下級的1/2,相鄰階梯的毛石應相互錯縫搭接砌。砌毛石基礎臺階時,收臺前一皮應選用較大或較寬的石塊,使收臺的那一塊毛石至少壓住 1/2,提高毛石基礎的均勻性。

1.1.3冬季防止毛石基礎受凍。冬季施工時,每天在砌筑毛石后,應在毛石基礎表面覆蓋保溫材料,也可以采用摻外加劑的砂漿施工。施工時最低氣溫低于零下15℃時,砌筑砂漿標號要按正常溫度時提高一級。當氣溫低于零下20℃時,不得繼續(xù)施工,否則毛石與砂漿之問水膜被凍冰,化凍后,砂漿與毛石之間有縫隙,不能形成一個整體。

2 關于樁基礎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

2.1長螺旋鉆孔砼灌注樁:

長螺旋砼灌注樁在沒有水、沒有砂子的地質條件廣泛應用。其優(yōu)點是施工速度快,質量容易保證,但在施工時易出現如下問題: 鉆孔機鉆到孔底標高時應停鉆靜撥,如鉆動提鉆桿,在孔底產生大量的虛土,減少樁的樁端承載力,在灌注砼前應倒入 30-20cm 碎石,用夯錘夯實,然后下鋼筋籠灌注砼。灌注的砼塌落度應控制在10cm,塌落度過小容易產生斷樁,灌注砼時應全程振搗。

2.2振動灌注成孔樁(振拔樁):

振動成孔灌注樁可在有地下水,淤泥質土和厚度不大于三米的粉細砂中施工,施工造價相對其他水下灌注樁低,但施工時樁穿不透厚度大于三米的粉細砂、中砂層。受到一定的限制。樁的施工不能單一控制標高。必須以雙控為準。在同一附近樁長不一樣是正常現象。嚴禁在樁沒達到設計標高時長時間振動,否則對相鄰樁產生縮徑或斷樁。在施工時為提高樁的承載力應采取復打,復打時必須將振管上的泥土處理干凈后再施工。在土中嚴禁反插,因在土中反插時易將泥帶到樁內產生斷樁。

2.3壓力注漿樁:

壓力注漿樁是無砂砼灌注樁,該樁型是通過水泥漿對樁周土的擴滲,提高了樁的承載力,砂土中承載力是普通樁的1.1~2倍,其特點是此樁型適合大部分地質條件施工,單樁承載力比較高,樁底無虛土,所以樁端承載力較高。

2.4超流態(tài)砼灌注樁:

超流態(tài)砼灌注樁適應于各種地質施工,以其自身強度高、有較高的承載力、施工速度快、造價比較低等優(yōu)點近幾年在我省廣泛應用,該技術成樁原理是用砼泵注超流態(tài)砼通過鉆桿壓入孔內,形成砼護壁,將砼注滿孔后下鋼筋籠至設計標高,該樁在施工過程中,樁周土被擠密實,同時超流態(tài)砼向樁周土擴滲,改良了樁周土層的性質,杜絕了斷樁、縮徑、孔底虛土,提高了樁的承載力,其承載力是普通樁的確 1.05-2倍。該樁在注砼后插管注水泥漿后是普通樁承載力 1.2-2.2倍。經過幾年的工程實踐,本人認為在施工時應注意以下 3個問題:

(1)在砼攪拌時嚴格執(zhí)行砼的配合比,水泥、粉煤灰含量必須準確無誤,確保砼的和易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堵管,和鋼筋籠順利下到設計標高處;

(2)在施工時,樁必須保持樁間距在三米左右,因樁內超流態(tài)砼對孔壁產生高壓,在提鉆時產生兩樁相通,如不及時處理,產生斷樁;

(3)在施工時,因超流態(tài)砼樁擴滲需1-2小時才能全部完成,施工時必須注砼高出設計標高 20-50cm,鋼筋籠固定牢,否則樁頂和鋼筋籠產生下沉。

3 建筑物樓面裂縫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3.1預制空心板灌板縫開裂導致樓面裂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3.1.1由于工人在灌縫過程中,沒能及時清除板縫中的碎磚、木塊、砂漿等殘留物,灌縫時板面又干燥,這就很難使灌縫的細石膨脹混凝土與樓板牢固地粘結在一起,使混凝土與樓板之間產生裂縫;

3.1.2因板縫中埋設電線管而開裂,設計者把某些電線管設置在板縫內,使扳縫內混凝土灌不實,或者灌不進去,使此處樓面抹灰開裂;

3.1.3施工中由于工人安裝樓板不用水泥砂漿找平,又不坐漿安裝使樓板穩(wěn)定。當樓板受到荷載時產生移轉位移,使相鄰樓板之間上下錯動,引起裂縫;

3.1.4由于板縫內混凝土沒有達到設計強度,就過早地承受施工荷載,產生裂縫;

3.1.5板縫中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隨著強度增加,同時也產生收縮變形,出現裂縫,使樓面開裂。

3.2針對上述原因,主要采取的防止措施為:

3.2.1設計應適當增寬板縫,一般為100mm配置鋼筋,在板縫底吊模,灌 C20細石膨脹混凝土,使板縫與樓板形成一個整體。

3.2.2設計時盡量不在板縫中設置電線管,避免板縫灌不密實。

3.2.3盡量使用混凝土膨脹劑,避免使用普通混凝土,來抵抗混凝土收縮變形。

3.2.4認真清理板縫內殘留雜物,用清水沖洗樓板,用機械振實混凝土,并及時養(yǎng)生。

3.2.5樓板安裝前先用水泥砂漿找平,坐漿上樓板,避免樓板松動,相互錯動使相鄰板縫產生剪力。

3.2.6灌板縫后,不能過早加施工荷載,防止板縫內混凝土振動,降低強度。

3.3預制板支座邊緣產生通長裂縫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點:

3.3.1由于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為簡支板,在使用荷載作用下,樓板端將產生角位移,此角位移很容易使樓板相接處產生裂縫;

3.3.2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收縮變形,也能使樓面產生裂縫;

3.3.3在設計和施工中,樓板有時一端支承在鋼筋混凝土框架梁上,另一端支承在磚墻上。由于兩種結構沉降量不同,使板端產生變形,支撐在梁上的樓面出現裂縫;

3.3.4預制樓板兩端支承于兩道磚墻上,由于兩道磚墻沉降量不同,也會使板端產生變形;

3.3.5由于預制樓板的規(guī)格不同,在溫度變化時,產生的形變不同也會使樓面產生裂縫;

3.3.6安裝樓板時,不坐漿上板,使板支座松動,也會產生裂縫。

3.4主要的預防措施有:

3.4.1在設計中盡量避免把樓板兩端分別支承于鋼筋混凝土框架梁和承重墻上,這樣可以減少樓板兩端支座沉降差別,避免支座處樓面出現裂縫。

3.4.2樓面找平層可盡量設置鋼筋混凝土鋼筋網,增強樓面整體性和抵抗負彎矩的能力當不能全都設鋼筋網時,也可在板支座上樓面設置寬600 鋼筋混凝土鋼筋網。

3.4.3施工中必須用水泥砂漿坐漿安裝樓板,墊平板端頭。

篇5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設標準也在不斷的提高,正因為如此,建筑施工技術也要不斷的進行革新和改善。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技術,而且,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材料,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應用空間也進行了提升,因此,也更好的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混凝土在施工中可塑性非常好,能夠和鋼筋進行非常牢固的結合,而且在整體性能方面非常好,強度非常大,最為重要的是其施工成本非常低,在使用時間方面也非常長,因此,受到了建筑施工單位的廣泛關注。建筑行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新技術不斷出現,混凝土材料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因此,混凝土施工技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能夠更好的改善工程的質量,施工技術的強化工作非常重要。文章對混凝土施工技術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強化措施,希望能夠促進建筑行業(yè)取得更好的發(fā)展。

1 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1.1 基礎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施工會應用到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對地基進行挖掘時,要采取由淺入深的方法,在施工過程中要先開始深基礎施工,然后進行淺基礎施工,這樣能夠對地基施工周邊的建筑物安全進行保障。在地基施工中,對基坑的排水工作以及降水工作要進行格外的重視,這樣能夠對地基安全進行保證。

1.2 承臺施工

依據建筑物的標準高度開展針對性的測量就是承臺施工,建筑物承臺要以間隔水平分割為主,通常在主樓的基礎是以兩層樓的施工為主,因此,兩層通常都要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一般要以六天為間隔,對兩層之間的厚度也要進行嚴格要求,一般在一米半以上,層與層之間也要采取一定的間隔措施,可以利用抗拉鋼筋為間隔工具。在施工中,這種方法不僅僅能夠對混凝土內部的溫度進行降低,同時,也能節(jié)省施工成本,對資源進行節(jié)約。

1.3 嚴格遵守混凝土施工順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一定要按照施工順序來開展施工,一般都是由遠到近的施工,但是,因為施工中會出現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在不平坦的施工地點施工有時無法避免,在這種施工地點進行施工,一定要保證首次澆筑就要成功,然后到另外一邊進行施工,最后在頂端進行施工。整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一定要由輸送泵運輸到施工現場,而且,對混凝土的溫度也要進行控制,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出現離析現象,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點分析

2.1 混凝土施工的工作要點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中,必須對其原材料進行嚴格的審查與檢測,確保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混凝土比例嚴格符合標準要求。尤其是在攪拌機進行施工作業(yè)時,必須對其原材料進行嚴格審查及精度計算,確保混凝土質量合格。不僅僅如此,還要針對施工中的混凝土進行分層次檢測,這樣才能確保施工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混凝土從選取、運輸、施工及后期養(yǎng)護等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控制。為了加強混凝土的使用,建筑施工人員必須利用科學的檢測手段,進行混凝土檢測,防止 偷工減料現象的發(fā)生。

2.2 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要點

在建筑施工中,對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要進行嚴密的監(jiān)視,尤其是攪拌過程。在攪拌時要保證混凝土中的鋼纖維分布的非常均勻,可以利用強制攪拌機,這樣能夠保證攪拌的均勻程度達到相關的要求。與此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要進行不定時的抽查,對施工質量進行提高。在攪拌時間和投放原材料方面也要進行重視,保證在混凝土中的鋼纖維不會出現團狀現象。

2.3 混凝土的運輸與泵送要點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運輸一般都是采用攪拌運輸機來進行輸送,在運輸時,混凝土的強度會受到運輸時間長短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對混凝土的拌制場所以及運輸距離和時間都要進行分析和研究,保證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質量不會受到影響。為了避免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在運輸過程中可以在罐內或者是現場進行二次攪拌,保證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的均勻程度,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保障。

2.4 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要點

在混凝土在實際澆筑過程中,對冷縫的問題一定要進行重視。在很多的建筑施工中,冷縫問題是很難避免的,但是,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就出現質量問題,一定會導致裂縫的出現。很多的施工隊伍采用振搗的方式對冷縫問題進行處理,但是,在振搗過程中一般都是由機械完成,因此,采用人工振搗方式時一般都會導致混凝土出現不均勻的現象。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振搗應該按照施工要求的時間來進行執(zhí)行,要以混凝土的不下沉或者是表面出現浮漿為準,這樣才能對澆筑的質量進行保證。

3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強化措施

3.1 強化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研究

建筑工程中應用的混凝土施工技術一般都是沿用以前的施工技術,在創(chuàng)新以及科研方面沒有進行過多的投入,因此,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和研究非常必要,對改善落后的技術以及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國內建筑行業(yè)管理部門要對時展要求進行順應,重視科研項目的開展,組織專業(yè)的人員進行混凝土施工技術創(chuàng)新和研究工作,為其具有更好的適用性以及科學性提供保證。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工作經驗也要進行積累和總結,利用長時間的經驗總結能夠更好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同時,也能在工作中找到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法。

3.2 強化混凝土施工技術交流環(huán)節(jié)的作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在全面開展以前,技術管理人員要對復雜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要點進行交流,交流的主要對象就是設計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混凝土在施工錢,技術管理人員要對施工技術要求以及質量檢驗標準等問題進行掌握,并且結合施工現場的人員素質、施工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等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交流還要對工程的整體進度以及質量提高進行重視,促進工程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可以實現。

4 結束語

在當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應用比較廣泛的施工技術,也是建筑行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的技術保障。在建筑項目中,混凝土施工要包含很多的項目,因此,對其施工技術進行分析非常必要。最好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每個部分,都會推動這項技術向著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建筑工程數量的增加也是為了更好的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滿足人們在住房方面的需求,因此,在施工中,對質量一定要進行提高,提高整體施工質量對施工技術水平就要進行提高,這樣才能保證建筑工程在使用中不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呂軍子,郭振權,陳小陽.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及防治[A].河南省建筑建筑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