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13:09: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播種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透析玉米全苗播種技術
摘要:從整地質量、種子質量、種子處理、施肥、播種、播后管理等方面總結了玉米全苗播種技術,以供玉米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玉米;全苗;播種技術
單位面積的玉米穗數是玉米產量的構成因素之一,要保證單位面積的玉米穗數,首先必須保證單位面積玉米苗的株數。因此,要抓好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生產環節,確保玉米一次播種全苗以獲得豐產。
1把好整地質量關
玉米對整地的要求是:耕深、耕到、耙碎、耙平,達到上虛下實,保墑良好;同時耕整地要及時。選用大、中或小型拖拉機配套的鏵式犁、耙、鎮壓器、旋耕機等,基本上都能滿足玉米整地作業的要求。整地作業盡量在秋季前茬收獲后進行,避免春天動土。春天動土不僅熟化時間短,且春季氣溫上升快,風多風大跑墑嚴重,影響播種出苗[1]。如播前遇雨,也可淺耕并及時耙耢保墑,趁墑播種。
2把好種子質量關
國槐播種育苗技術探討
摘要:在提煉多年育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就國槐播種育苗關鍵技術做出全面總結,內容包括種子采集與調制處理、圃地選擇與整地做床、播前種子處理、播種作業和出苗后的管理措施等,為廣大林農科學培育和推廣應用國槐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國槐;播種育苗;苗木培育
國槐(SophorajaponicaLinn.)又名槐樹、家槐、中國槐、守宮槐、槐花樹、豆槐、金藥樹等,為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槐屬(SophoraLinn.)的落葉喬木[1],常用作行道樹和庭蔭樹,在我國北方各地皆有栽培,是不可多得的鄉土綠化樹種。在提煉多年育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就國槐苗木培育之播種育苗關鍵技術做出總結,為廣大林農科學培育和推廣應用國槐提供技術支撐。
1種子采集與調制處理
冬閑季節(每年的11月份~翌年的2月份),選擇樹干通直、樹齡適宜(30年以下)、株型美觀、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單株或林分,采集充分成熟的莢果。采集到的莢果要用清水浸泡7~10d左右,然后搓去果皮、果肉和臘質膜,采用風選法去除雜質、不成熟的秕籽和蟲籽,再通過清水浸泡撈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的劣種,選留沖洗干凈的好種子晾干裝袋并干藏。
2圃地選擇與整地做床
花生單粒播種豐產培育技巧
為最大限度地挖掘花生的增產潛力,進一步提高花生單產,增加總產。山東省五蓮縣近幾年成功推廣了花生單粒高產栽培技術,使花生產量提高了15%~25%,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將其具體栽培措施介紹如下。
1選地整地
花生單粒播種要求0~10cm結果層土質疏松通氣好,10~30cm根系層保肥保水能力強、土層深厚、地力肥沃。
花生連作使土壤缺素,導致病蟲害加重,植株矮,落葉多,早衰,果少,果小,產量低[1]。宜采取輪作,花生尤其喜生茬地。深耕可以加深活土層,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促進土壤養分轉化和根系的生長;還可減輕病蟲草害,不僅當年增產,且可持續多年增產。深耕要因地制宜,一般以25~30cm為宜。對土層薄、耕層淺的地塊,要逐年加深;對沙性大的土壤摻黏土,黏性土壓砂也是有效的增產措施。花生能很好地利用前茬作物施肥的殘效,因此應增施有機肥和加大前茬作物的施肥量。
2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山東省五蓮縣宜選豐花1號、花育25號、臨花6號、魯花11號等品種。選擇無風、光照好的天氣帶殼曬果2~3d。曬果能殺死果殼上的病菌,對預防枯萎病有明顯的效果,同時促進種子入土后吸水,促進種子萌發,提高出苗整齊度;精選種子,剔除芽米、蟲米、壞米及過熟米,選一、二級米作種,確保好種下地;用花生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以防苗期病蟲危害,確保一播全苗。
鄒族新年播種祭典
阿里山鄒族的生命禮俗中,排在年初的第一天便是播種祭,鄒語稱之為rniyaop,是「撒種」的意思,族人以撒小米種的祭儀迎接「元旦」,可是別有一番風味。
鄒人以農獵為生,所有的農耕活動都在寒冬時期停下來,新的一年來臨,在開始耕作之前,必須要先完成播種儀式,求得粟女神和土地神的佑助。因為族人相信,如果沒有這兩位神明的佑助,新的一年不但會徒勞無功,甚至會災禍臨身。
鄒人對生命的觀念原始卻深奧,認為動物、植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樣,都為天神所主宰、掌管,不論做什么事,都要向神明祝禱,播種祭也就在這樣的信念下擔任「承先啟后」的新年角色。
播種祭如其它儀祭一樣,可以從司祭者祭祀的動作和物品去探測其中蘊藏的含意,如卜夢、釀酒、潔身(洗澡),從祭屋取小米、盛裝出發、播種、祈雨、奠酒、祝禱,以及祭儀后的家族大餐,都在詮釋族人如何向粟女神、土地神祈求生命更新、生產豐盛、生活平安的心愿。
播種希望的旅程
成為泥土的一部分時,當其余的種子在心中扎下根。這希望的種子變成了上面最燦爛的一朵花。于是老師笑了笑著等待結出希望的果實。
老師就在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還是兒時。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心中,生了根,發芽了長大了今天,終于結出了果實我也成了一位老師。
當我還懷著期望看老師時,周圍總圍著一圈光環,春蠶、紅燭靈魂的工程師。
當我穿過了面前的光環,于是就帶著這樣的一份崇敬走進了教師的隊伍。走進了內核時,也漸漸地理解了內涵,教師也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也只是社會中的滄海一栗,大多數的老師,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燃燒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了沒有驚人的事跡,沒有輝煌的成績,猶如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最后擦去的都是功和利。
都握著無數的金種子那便是希望,但在老師的手中。這就是教師的全部財富,也是教師的神奇之處。
心中,當每個生命來到這世界上。都有一塊空白的土地。很多的爸爸媽媽細心地給它澆水,施肥,唯獨望了播下種子,于是就帶著這塊空白的沃土來到學校,請求老師在那兒收獲。老師便大把大把的把金種子散向他心田。老師的關愛,心中播下了熱愛生命的種子;老師寬容在心中播下了善待生活的種子;老師的才氣在心中,播下了渴求知識的種子;老師的期待在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銀杏雜交播種
生物多樣性被破壞是全球性的重大環境問題,現在森林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開始日益受到關注,二裂葉銀杏是我們現在還存在的種子植物中與恐龍同時代的最古老的孑遺,銀杏全身是寶,它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中的一個內容,隨著人們對自然界的進一步認識,在全國掀起了銀杏熱潮,銀杏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增育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銀杏優良樹種,并對銀杏優良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對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是世界銀杏的起源地,銀杏集是優良的防護樹種,它集果用、葉用、材用、花粉用、防護用和觀賞用于一身。其中銀杏葉片中含有多種具藥理作用的成分,對改善血液循環、擴張血管和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顯著效果,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銀杏木材淡黃色,紋理通直,干縮性小,輕軟細致,富彈性,易加工,耐腐蝕,材質優良,常用于制作高級家具、豪華裝飾和藝術雕刻等;銀杏花粉蛋白質含量高,是制造化妝品和品很好的原料。在不利的環境中有很強的生存能力,抗風,耐寒,耐鹽堿,對火災和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而且極耐煙塵,并有很強的抗輻射等能力。我國的銀杏的分布范圍十分廣泛,古樹資源十分豐富,種質資源異彩紛呈,但受人為破壞等諸多因素影響,正在逐漸減少。
在良種選育中,銀杏的品種一般主要針對雌株的種實,而銀杏的一些特殊品種和變異品種正受到林業工作者的日益重視,銀杏的雄株在冠形、枝條、葉片、花期等類型各型,從國外引進的一些品種正不斷地應用到生產和科研中。為提高銀杏遺傳改良效率,要求林業工作者必須考慮育種群體的遺傳結構以及性狀變異特點,認真分析銀杏的遺傳變異規律和個性差異和不同產區的雄株花粉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在種源內選擇雄株或雌性優良單株,形成無性系并產生葉用品種。而在其它樹種上,要借鑒其它樹種的成功經驗。
常規林木育種是利用樹種現有的自然資源變異,環境因素直接影響到育種工作的各個環節。現在我們采用的是現代生物技術進行林業基因工程育種,主要方式是選擇育種、無性系育種、芽變育種。實施高世代育種策略,利用分子育種技術極大地改變常規育種技術,并通過計算機技術對遺傳參數和育種值進行計算,縮短育種周期,提高育種效率,建立優化育種模型對遺傳材料進行優化配置,并對品種進行綜合改造。我國關于銀杏的雜交育種研究開始較晚,常規的銀杏雜交育種是種內雜交,利用遠距離花粉進行人工授粉,在雌花出現性水后,在晴朗、無風的條件下其雜交后代有明顯的生長優勢。可利用大型長籽類型的銀杏品種和大型圓籽類型的品種雜交,銀杏葉內醋總量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在田間試驗和苗期選擇上,苗期選擇在銀杏雜交育種中非常重要,而育種過程中環境變動也影響田間試驗結果,通過子代測定盡早確定雜交子代中育種材料和核心育種群體,對提高銀杏幼樹葉片中的藥物成分作用很大,并可以極大地提高育種成效。隨苗齡增大,苗高與地徑生長的速生期終點、家系間在生長性狀上的變異和分化有加大的趨勢,不同家系間在葉片形態、解剖結構,銀杏家系種子大小能反映該家系在苗期的生長表現,變異隨苗齡增長而增加,種子愈大,苗期的生長量愈大。
在當前銀杏的育種工作中,還缺乏嚴格的選育程序和選育標準,對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不到位,好多林業單位很少使用現代生物技術進行良種培育,對所做的相關試驗設計沒有經過很好地優化和組合,缺少長期的田間試驗,使育種目標偏離了方向,銀杏育種缺少企業和相關的生產部門進行參與,不能激發研究工作者的積極性。
針對這些問題,建議林木要有生長在最優的環境條件,它要求林業育種工作者要充分重視選擇一個良好的育種環境,開展動態的調查和研究才能充分發揮其遺傳潛力。重視雜交子代苗期選擇方面的研究,銀杏雜交育種最好對不同來源的雜交親本在立地條件上進行長期的雜交育種田間試驗,并加強相應的各項管理措施;加強對銀杏雄株的研究加強銀杏苗木早晚期性狀研究,特別是銀杏花粉種質資源的鑒別,為今后的良種繁育工作提供有利的指導和依據;應加強對雄株生長指標和生理指標的基礎研究,注重利用銀杏古樹資源進行雜交育種,研究不同銀杏雜交品種之間種實性狀的差異,對雜交授粉的試驗設計要進行優化組合,它有利于培育出一些優良的銀杏葉用品種、材用品種和用于景觀行道樹等方面的觀賞用品種;以種核為主要用途的銀杏優良品種,要注意進行遠距離人工雜交授粉試驗,保證子代測定試驗有足夠多的樣本材料,同時要盡量避免苗木大規模的流動和運輸引起的產區來源不清。
七葉樹播種育苗技術
1種子采集與貯藏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枝繁葉茂、結實多的中壯年母樹。采集時間以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果實成熟時為宜,此時的種子最為飽滿,成熟度和質量也較好。采種時間過早,種子生理成熟度不夠,發芽率低,長勢弱。采種時間過晚,種皮開裂,易腐爛生蟲,發芽率會受影響。果實采集后應堆放在墻角陰涼通風處,上面覆蓋草席或麻袋,促進外果皮脫落、開裂,每天翻動數次,防止腐爛。但堆放時間不能超過3d,也不能在烈日下曝曬,挑選飽滿、色澤正常、無病蟲害的種實。將分級后的純凈種子用1∶3濕沙混勻,濕度以手握成團,手松觸之即開為宜,在背風向陽、土壤濕潤、排水良好的場所,挖土坑貯存,并且留好通氣孔,在貯藏過程中,要經常檢查,以防霉爛或受干。
2圃地選擇與整地
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pH值為中性或微酸性、排水良好,距水源較近、交通便利的肥沃壤土地區作為播種用地。育苗地應于秋末深翻,并且施入有機肥30~50t/hm2,過磷酸鈣750kg/hm2。播種前要進行細致整地,清除雜草和石塊,使地面平坦,土粒粗細均勻。做成寬1.0~1.2m,長因地形而定的畦,并灌透水。播種前7d用0.5%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床面,進行土壤消毒。也可在播種時,將適量的硫酸亞鐵粉沫與細土等量混合均勻撒入床面或播種溝內。在殺菌消毒的同時,還要用辛硫磷500~800倍液噴灑床面或播種時施入播種溝內殺蟲。
3播種
七葉樹可秋播或春播。秋播時,采回蒴果要及時去除果殼,并馬上播種,不進行沙藏處理。因種子顆粒大,多采用點播,株行距15cm×25cm,深度4~5cm,播種時注意種臍向下,稍做鎮壓,入冬前澆水2~3次。春播時種子要進行處理,方法是:在背風向陽處做地下平床,寬120cm,深20cm,長度因種子數量而定,上方搭塑料小拱棚。2月下旬,將沙藏種子篩去沙粒,剝去果皮、去掉霉粒,用清水多次沖洗。種子晾干后,倒入0.15%福爾馬林溶液中浸種20min,撈出用塑膜蓋嚴悶種30min,清水沖洗后將種子與3倍濕沙拌勻。接著倒入溫床坑內,厚度15cm,上蓋厚5cm濕沙,然后覆膜蓋嚴。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要蓋草苫,15d左右種子開始發芽,當有1/3的種子發芽時,便可進行第1次撿種、播種,以后每3d進行1次,經3次撿種后,發芽的種達到60%~70%。在春季3月份土壤完全解凍后播種,播種方法同秋播。播種量為2250~4500kg/hm2。另外,砂藏種子如果已經發芽,必須盡快下地播種,若天氣較冷,則可于播種后加蓋地膜保溫。
大豆的播種方式以及監管
地溫與土壤水分是決定大豆適宜播種期的兩個主要因素。一般認為,北方大豆區,土壤5~10厘米深的土層內,日平均地溫8~10℃時,土壤含水量為20%左右,播種較為適宜。所以,東北地區大豆適宜播種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上中播種,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最適合播種。首先談談大豆的播種方法
一、現在生產上應用的大豆的播種方法有:
(1)窄行密植播種法
縮壟增行、窄行密植,是國內外都在積極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寬行距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產10%~20%。從播種、中耕管理到收獲,均采用機械化作業。機械耕翻地,土壤墑情較好,出苗整齊、均勻。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體,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夠有效地抑制雜草生長。
(2)等距穴播法
機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種工效和質量。出苗后,株距適宜,植株分布合理,個體生長均衡。群體均衡發展,結莢密,一般產量較條播增產10%左右。
藥用植物播種育苗技術探討
摘要:短梗五加是北方地區地道的中藥材,發展前景廣闊。介紹了其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重點闡述短梗五加播種育苗技術,為相關生產和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短梗五加;特性;種子;育苗
短梗五加[Eleutherococcussessiliflorus(Rupr.&Maxim.)S.Y.Hu],灌木,是北方地區地道的名貴藥材。具有祛風濕,補肝、補腎,強筋骨,活血通脈等功效。藥物制劑主要用于治療風濕,腰腿痛,神經衰弱,跌打損傷等癥,具有良好的治療和調理作用。對于身體疲勞乏力,失眠健忘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對于身體的免疫低下,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癥,具有最佳治療效果。具有抗衰老,抗疲勞,安神,強壯身體等保健作用。種、根、皮入藥,簡稱“五加皮”,治療脾腎陽虛、腰膝酸軟、體虛乏力、失眠、多夢、食欲不振等。具有治療痛風、祛濕、健胃、健脾、利尿等功效,短梗五加的種、皮、根也可調制成“五加皮”藥酒,或制成“刺五加浸膏”,其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早春時節,短梗五加嫩葉又是人們喜食的名貴山野菜“刺五加葉”。短梗五加在東北地區是優質的經濟樹種,是藥用、食用兼備的保健食品。東北地區廣泛人工栽培,其發展前景廣闊。
1形態特性
灌木或小喬木,高1.6~6.6m。皮深灰色,具裂紋。枝淺灰色,具小刺。葉紙質,長橢圓形,長6.4~16.6cm,寬2.3~8.5cm,先端較尖,基部楔形,無絨毛,邊緣具鋸齒,葉柄長1.6~11mm。圓錐狀花序,直徑1.7~4.1cm,花多數,頂生,總花梗長0.3~4.3cm,密被絨毛,花無梗,具白色的絨毛,邊緣具鋸齒,花瓣5,橢圓形,深紫色,長1.2~3.1mm,具絨毛,子房2室,筒狀。果實球形或橢圓形,深黑色,長0.8~1.9cm。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2生長環境
紫花苜蓿播種方式
1播種前的準備
東北地區氣溫較低,紫花苜蓿的品種要選擇耐嚴寒抗低溫的品種。也應考慮到本地區干旱因素,選擇抗干旱的品種。可選用龍牧801、龍牧803、敖汗紫環等苜蓿品種。陳舊的種子經過長時間的貯存,相互碰撞和氧化作用,種皮疏松,容易吸水發芽。新鮮種子播前要經過攆磨處理,再經過除風除去雜質清選,使種子的凈度達到90%。播前曬種2~3天,或放入50~60℃的溫箱內處理15~60分鐘,均能提高發芽率。紫花苜蓿根瘤菌對其生長和產量有很大影響,可用根瘤菌等細菌肥料拌種,能提高產量20%以上。但拌種后要避免日曬,以防止日光破壞根瘤菌而失效。苗期易遭地老虎、金龜子等害蟲的危害,可以選用鋅硫磷等農藥拌種。種植地塊應選擇平坦地和緩坡地。過濕易致根部腐爛,排水要良好,不適于粘土。喜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不喜酸性土壤,要求pH值6.5~7.5。在土壤含鹽量0.2%的鹽堿地上也能良好生長。要有灌溉能力,保證水分充足。最適宜于土質肥沃的油沙土地或土層深厚的黑土地,內澇的低濕地、貧瘠的黃土地、多石的沙礫地、土層根薄的白漿土地等都不適宜。紫花苜蓿良好的茬口為瓜類、大豆、玉米、高粱、向日葵、甜菜、蘇丹草、籽粒莧等作物,各種葉菜和根菜類,也是苜蓿的好茬口。用紫花苜蓿茬地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甜菜等作物,都能獲得高產和優質的產品。種植在貧瘠的土地上,可起到明顯改土肥田作用。由于紫花苜蓿種子細小,如果種植地塊整地質量差,出苗率就會較低。因此,對種植地塊要做到秋翻、秋耙,整地細致,以利于保墑、保出苗,促進幼苗的生長。一般春播的,需在上年作物收獲后淺耕,然后深翻,翻地深度在25厘米以上。鹽堿土地不要太深,再耙、壓,使其平整。在雨季到來之前翻地和耙地,做到整地精細。
2播種
由于紫花苜蓿種子發芽需要的溫度低,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播種期可以在春季播種春季播種時間在4月中旬到5月末。也可以選擇在夏季播種,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經播前除草后再播種更為有利。夏播苜蓿也要適時,延晚播種幼苗細小,扎根不良,越冬芽不健全,不能安全越冬。一般在雨季之前播完,能有80~90天的生長發育期為好。不論采用哪種播種方式,均應結合下雨或灌溉,雨后最好。播后要鎮壓,以利種子發芽。播種的方法可以采用條播和壟作,一般情況下肥沃地行距50~60厘米,瘠薄地行距30~40厘米。播種可以單播也可以混播,宜與羊草、無芒雀麥、披堿草等混播。翻種量多少對其產量影響很大。播種量少,植株稀疏,壓不住草,產量也低;播種量過大,浪費種子,植株過密,發育不良。經過清選的純凈種子,播種量每畝(667平方米)為1.3~1.5千克。
3田間管理
苗期生長緩慢,不耐雜草,常因草荒嚴重,使苜蓿地變成荒草地。草荒嚴重的地塊,除可實行播前除草外,可用化學除草劑處理。常選用48%氟樂靈乳劑,每畝用量為0.26~0.80千克,加水稀釋至800~1000倍。播種前5天,在土壤充分潮濕或噴水后噴灑。噴后隨即耙地,使藥劑與土壤充分混合,可殺死稗草、狗尾草等雜草。播種當年的苜蓿大壟寬播的出苗后先趟1遍,消滅壟溝雜草,隔幾天用鋤細鏟1遍除掉雜草。在出現2~3枚真葉、苗高7~8厘米時,出現7~8枚葉、苗高15~20厘米時,分別進行第2、3次中耕除草和培土。2年以后的紫花苜蓿,返青前后要中耕除草1次。每次刈割之后,地面裸露,陽光充足,地面會很快長出雜草。要在尋草幼小時中耕除草或趟地1次,隨著紫花苜蓿收割,入秋后要徹底清除雜草。最好在除草之后,隨即趟地培土1次,有利于苜蓿的越冬和返青。在干旱季節,要做到及時灌溉。一般情況下,冬前、返青后各澆1遍水,以利于其生長。在雨水充沛的季節,特別是洼地要注意做到排水防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