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整治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12:49: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村莊整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村莊整治

村莊整治分析論文

一、村莊現狀及成因

五河縣位于淮河中下游蘇皖交接處,面積1580KM2,轄15鄉鎮223個行政村,村莊占地136KM2,人均占有村莊土地0.34畝,遠高于戶均0.33畝的宅基地標準。由于五河是個欠發達的農業縣,村莊內臟亂差嚴重,隨處可見“空心村”。

1.規劃滯后惹的禍?,F在農民手里有錢了,房屋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越建越好,越建越多。由于規劃滯后,或雖有規劃但執行的不好,或規劃不科學,忽視了對舊宅基地的改造利用,造成農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被閑置的舊宅基地隨之不斷擴大。

2.錯誤認知宅基地。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但事實上形成無償、無限期、無流動使用的特征,不少農民覺得“土地是我的,建房我說算”。想在哪兒建在哪兒建;想怎么建怎么建。用群眾的話說,打地基不管高低,開門窗不論東西。

3.迷信思想在作祟。許多農民迷信聽信風水先生的胡言亂語,舍棄老宅破屋,以滿足自己占風水、擺闊氣、高人一等或“想致富,臨公路”的狹隘心理,紛紛在村莊道路出口旁田地里修房,導致東邊三兩家,西邊五六戶,村中空閑一大片,路修到哪兒蓋到哪兒。

4.公用設施不配套。老村莊無統一規劃,宅基布局亂,房屋間隙小,出路狹窄。村內道路“水泥化”,崗地“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團糟”,沿淮“晴天走路滿身灰,雨天走路半身泥”;加上舊房大多院落較小,有的已成危房,原址翻建沒有太大價值,于是搬到村外,“挪窩”不“騰籠”造成農民多占地。

查看全文

村莊整治探究論文

一、村莊現狀及成因

五河縣位于淮河中下游蘇皖交接處,面積1580KM2,轄15鄉鎮223個行政村,村莊占地136KM2,人均占有村莊土地0.34畝,遠高于戶均0.33畝的宅基地標準。由于五河是個欠發達的農業縣,村莊內臟亂差嚴重,隨處可見“空心村”。

1.規劃滯后惹的禍。現在農民手里有錢了,房屋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越建越好,越建越多。由于規劃滯后,或雖有規劃但執行的不好,或規劃不科學,忽視了對舊宅基地的改造利用,造成農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被閑置的舊宅基地隨之不斷擴大。

2.錯誤認知宅基地。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但事實上形成無償、無限期、無流動使用的特征,不少農民覺得“土地是我的,建房我說算”。想在哪兒建在哪兒建;想怎么建怎么建。用群眾的話說,打地基不管高低,開門窗不論東西。

3.迷信思想在作祟。許多農民迷信聽信風水先生的胡言亂語,舍棄老宅破屋,以滿足自己占風水、擺闊氣、高人一等或“想致富,臨公路”的狹隘心理,紛紛在村莊道路出口旁田地里修房,導致東邊三兩家,西邊五六戶,村中空閑一大片,路修到哪兒蓋到哪兒。

4.公用設施不配套。老村莊無統一規劃,宅基布局亂,房屋間隙小,出路狹窄。村內道路“水泥化”,崗地“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團糟”,沿淮“晴天走路滿身灰,雨天走路半身泥”;加上舊房大多院落較小,有的已成危房,原址翻建沒有太大價值,于是搬到村外,“挪窩”不“騰籠”造成農民多占地。

查看全文

全區村莊綠化及環境整治意見

為深入貫徹市、縣村莊綠化及環境整治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實施村莊綠化及環境整治工程,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國省道、鐵路等主干道沿路村莊為重點,以綠化美化村莊、清理“三大堆”(草堆、糞堆、垃圾堆)、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為內容,全面實施村莊綠化及環境整治工程,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全力打造糧豐林茂、北國江南、和諧文明、生態優美新。

二、目標要求

自7月份開始,按照“總體規劃、全面啟動,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以國省道、鐵路及其它主干線公路兩側1公里范圍內的村莊為重點,集中開展村莊綠化及環境整治工程,積極創建“綠化文明示范村”,力爭三年完成全區村莊綠化及環境整治的任務目標。今年全縣共涉及村莊44個,其中開發區涉及村莊5個,包括霍家村、北八里村、張官村、相公堂村、西上疃村。

三、主要任務

查看全文

村莊環境整治動員大會講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環境整治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明確目標,把握重點,全面提升環境整治的實效性和長效性;加強領導,協調配合,確保環境整治任務圓滿完成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開展環境整治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開展環境整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體現、開展環境整治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開展環境整治是村莊現狀的客觀要求、把環境整治與綠化造林結合起來、把環境整治與為民辦實事工程結合起來、把環境整治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結合起來、把環境整治與提高村民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環境整治與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環境集中整治是一場艱巨的攻堅戰,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必須動員足夠的組織資源和社會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協同作戰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村莊環境專項整治動員大會,對環境整治突擊月活動作全面部署,動員全街道上下立即行動起來,全民動手,對村莊集鎮環境進行集中綜合整治,盡快改善農村及集鎮的環境狀況,為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動員會我著重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環境整治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環境是村莊的標牌,是村莊文明的標志。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率先全面達小康任務的落實,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我們要充分認識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開展環境整治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

查看全文

村莊環境整治指導方案

一、行動目標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對省市安排我縣的2013年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全面落實,對列入范圍內的村莊進行綜合整治,加快改善村莊設施條件,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使全縣農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潔、生態環境更加優良、鄉村特色更加鮮明、公共服務更加配套,努力形成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特色鮮明的鄉村面貌,推動我縣城鄉建設新發展,建設更加美好幸福的家園,為“開放、創新、生態、幸福”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任務

1、實施規劃布點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對列入2013年整治任務的全縣611個規劃布點村莊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改善村莊人居環境,重點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亂堆亂放、工業污染源、農業廢棄物、河道溝塘,著力提升公共設施配套、綠化美化、飲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達、建筑風貌特色化、村莊環境管理水平。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后的村莊達到《省村莊環境整治分類標準》中的一星級以上“康居鄉村”標準,其中經濟條件較好和重要窗口地帶的規劃布點村莊達到二星級“康居鄉村”標準,并創建三星級“康居鄉村”4個。

2、實施非規劃布點村莊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對列入2013年整治任務的全縣529個非規劃布點村莊進行環境衛生整潔,突出生活垃圾、亂推亂放、河道溝塘等環境衛生整治,保障農民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莊環境。實施環境衛生整潔后的村莊全部達到《省村莊環境整治分類標準》中的“環境整潔村莊”標準。

3、實施村莊規劃優化行動。在調優、調定鎮村布局規劃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村莊的自然地理特點和歷史人文特征,充實完善村莊建設規劃,統籌安排村莊各項建設活動,注重對村莊地形地貌和傳統機理的保護,強化對村莊環境整治的引導作用。

查看全文

政府加強村莊整治工作意見

為了切實抓好我市村莊整治工作,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改變農村村容村貌,根據建設部《關于村莊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提出如下意見。

一、村莊整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1.指導思想。村莊整治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為指導,以改善村莊人居環境質量為出發點,以村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治理為重要內容,以推進衛生潔化、農宅美化、水源凈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為工作重點,以新農村建設市級示范片和市縣兩級示范村為主要對象實行滾動整治,擴大覆蓋范圍,逐步改變農村“臟、亂、差”的面貌,逐步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

2.基本原則。村莊整治要堅持“保護生態、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分步實施;政府推動、群眾主體”的原則。堅持保護生態、規劃先行,就是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編制村莊布局規劃和整建規劃,嚴格按照規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未編制村莊整建規劃的村,不納入整治范圍。村莊規劃要始終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貫穿生態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體現文化內涵,反映地域特色和鄉村風貌。堅持因地制宜、分步實施,就是要充分考慮經濟發展水平和地方特色,合理定位,引導農民適度向規劃的居民點集中居住。確定整治重點,梯次推進整治,防止大拆大建。堅持政府推動、群眾主體,就是要率先在群眾積極性高的地方實施,政府幫扶、群眾自籌、社會捐資推動,充分發揮群眾的主力軍作用。

3.目標任務。通過推進村莊整治,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的面貌,把我市農村基本建成村容整潔、設施配套、生態良好、村風文明的新農村。從20*年起,對全市所有行政村逐年整治,每年整治4-8%左右的行政村,用5年時間,完成20%以上行政村的村莊整治,并把其中400個以上的村建成示范村。

二、村莊整治的基本標準

查看全文

農委村莊整治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八屆三次全委會和縣九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十一五時期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現就2012年加快村莊整治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全縣省、市、縣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每村至少選擇一個自然村莊開展整治。啟動或完善已經規劃確定的中心村建設。以鄉鎮區為單位在50%以上的非示范村,各選擇一個自然村莊開展整治工作。

二、選點要求

作為2012年整治對象的村莊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結合土地整治規劃的實施,必須是村莊布局規劃保留的村莊;

查看全文

村莊整治建設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提升我鄉村莊整治建設水平,加快和諧秀美鄉村建設步伐,根據市、縣工作要求,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1.完成6個省批建設點整治建設任務(見附件1),并達到省市考評驗收要求,其中省建設點5個,市縣自建點1個。

2.抓好福村村和諧秀美鄉村示范中心村、下坑村竹林和諧秀美鄉村精品示范村點建設。

二、工作重點

1.基礎村點:(1)抓好“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綠一處理”,著力抓好“改路、改水、改廁、改欄、改房、改環境”六大關鍵工作,確保區域內農戶100%覆蓋,切實改善人居環境。(2)嚴格執行村莊建設規劃,主推具有客家風格坡屋頂或馬頭墻的新房型,確保新建房屋100%采用新房型。(3)積極推廣集沼氣池、化糞池、有機垃圾發酵池于一體的“三池合一”型沼氣池,實現改廁、改能與垃圾處理同步推進。(4)鼓勵有條件的村莊推廣普及使用太陽能。(5)推進“森林村莊”建設,抓好村莊出入道路綠化、村民房前屋后綠化美化。(6)全面建立“1+3+5”農村垃圾運行機制,搞好垃圾無害化處理,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7)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確保省批建設點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5%以上。(8)組建運作規范、管理有效的農民合作社,有1/4以上的農戶組建或加入農民合作社。(9)有條件的村莊逐步完善社區服務建設。

查看全文

村莊環境整治現狀調研報告

村莊整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縣積極探索,突出以生態文化走廊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村莊環境整治“清潔工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績。

一、生態文化走廊建設現狀

20公里生態文化走廊共涉及公路沿線的5個村、835戶農戶、2000多人。自生態文化走廊創建工作啟動以來,全縣上下思想統一、行動一致、合力共建,生態文化走廊建設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做到了規劃科學、組織有力、行動迅速、效果明顯,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新農村建設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縱深推進。

(一)組織機構健全。成立了以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全縣生態文化走廊創建領導小組,并組建了工作專班,建立了各項會議和工作制度,制定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考評辦法等,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h委、縣政府還采取主要領導經常巡查、召開會議進行督查、組織各界人士不定期視察等形式,強力推進生態文化走廊創建工作。

(二)規劃科學合理。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把規劃作為創建工作的“龍頭”,立足高起點、高標準,選擇浙江大學亞歐規劃設計院承擔規劃設計任務,對沿線8個重要節點進行了精心設計,同時分別編制沿線各村環境整治規劃、綠化體系規劃、景觀建設規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為創建工作規范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部門配合密切。生態文化走廊建設的各責任單位按照分工要求,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聯動協調,主動服務、全力支持,積極爭取、落實政策,較好地完成了各部門建設任務,有力地促進了生態文化走廊建設順利進行。

查看全文

村莊環境整治若干意見

為加快改善村莊環境面貌和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積極推進美好城鄉建設,根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以城鄉發展一體化為引領,全面提升城鄉建設水平的意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村莊環境整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意見》和《縣政府關于印發<縣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結合我鎮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普遍改善村莊環境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標,以“六整治”、“六提升”為主要內容,全面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加快改善村莊設施條件,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形成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特色鮮明的鄉村面貌,為洋口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組織推進、群眾參與的原則。各村是開展村莊環境整治的具體實施單位,要著力解決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受益最直接以及影響村莊環境最突出的問題。加強宣傳發動,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

(二)堅持科學規劃、注重特色的原則。不斷優化村莊布點,完善村莊規劃,充分彰顯城鄉空間優化、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區域特色等要素,強化規劃引導作用,倡導集約建設,突出重點整治,挖掘地方特色,展現鄉村風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