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3 13:46: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際勞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際勞工

論國際貿易勞工標準

摘要:近年來國際貿易與勞工標準問題發展成為發達與發展中國家爭議的焦點之一。在是否就勞工問題出臺一個國際性的統一的勞工標準上,各國由于利益不同有各自不同的立場,極有可能成為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的討論問題。本文在回顧國際勞工標準問題的由來、法律淵源及其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對WTO中的勞工標準、SA8000標準論述并比較分析我國的勞動立法與國際勞工標準,提出發展中國家應早作準備,深入研究,同時中國應根據相關的國際公約要求,不斷完善現行勞動法體系。

關鍵詞:國際貿易;勞工標準;國際勞工組織;

一、國際貿易中的勞工標準問題概述

(一)國際勞工標準問題的由來及其現狀

1.國際勞工標準問題的由來

在國際貿易發展之初勞工問題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并沒有引起普遍的關注。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日益自由化,整個世界日益處于相互聯系之中,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流動,反過來又促進經濟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由于各國之間經濟利益的不平衡,矛盾和沖突的不斷產生,諸多與國際貿易有著密切的聯系的社會問題,如貧富分化、某些地區人權的削弱等也隨之出現,而勞工問題與貿易關系問題正是在此背景下產生。

查看全文

國際貿易勞工標準的不同立場

近幾年來,由于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活動中越來越廣泛的參與,各國勞工狀況的差異使發達國家在成本和貿易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因此,發達國家打著“公平貿易”和“關注發展中國家人權狀況”的旗號,在WTO的多邊貿易規則談判中以及國際勞工標準的國際會議上屢次提出“勞工標準”問題,希望把勞工標準納入國際貿易的范疇。盡管目前勞工標準尚未正式納入WTO的多邊規則中,但它必將對世界貿易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國際勞工標準的內容及性質

國際勞工標準是指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ILO)通過的處理全球范圍勞工事務的各種原則、規范和標準,它們形成了以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為核心的一整套國際勞工制度。這些國際勞工標準涉及到十分廣泛的領域,諸如:基本人權、就業、社會政策、勞動管理、工作條件、行業關系、社會保障、婦女地位、童工問題、移民工人、成年工人以及本地工人、部落人口和非城市工人等。此外,還有大量的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和建議與最低工資及其保護、工作時限、醫療與健康保護以及職業安全與社會保險有關。國際勞工標準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問題、人權問題,而非貿易問題。但是,從國際貿易角度來看,勞動成本低廉的國家往往在貿易中占有一定的優勢,可能由此出現兩方面的情況:出口國可能違背既定的勞工標準,人為地降低工資乃至生產成本,進行不公平的貿易競爭;進口國也許會迫于所遭受的競爭壓力,對出口國施加壓力,指責出口國違背勞工標準,從而形成藍色貿易壁壘。因而,推行勞工標準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在國際貿易中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強調人在生產過程中的價值關懷以及企業對消費者、對環境和社區的人文關懷,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大進步,可以維護人權和公平貿易,有其正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如果是打著實施社會責任的幌子,達到貿易保護的目的,利用勞工標準來作為限制進口的貿易壁壘,則不利于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和發展。

二、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問題的不同態度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問題的態度有很大不同。爭論的焦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人道主義和經濟方面。

(一)發達國家的支持論

查看全文

國際貿易勞工標準論文

摘要:勞工標準是否應當與貿易建立關聯?如何才能實質性地提高發展中國家勞工標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的爭論由來已久,并且在多邊貿易體制談判中愈演愈烈。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無論是支持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勞工標準抑或反對之,均有其賴以存在的理論基礎,而認識到理論所隱設的前提將消解理論之間的沖突。此外,在提高發展中國家勞工標準以及勞工標準是否應納入WTO框架的問題上,所涉及的利益主體也是多元化的,發掘問題背后所隱藏的真正利益主體將使這一復雜的國際爭論更顯明朗化。

關鍵詞:國際貿易;國際勞工標準;關聯之爭

引言

國際社會對勞工標準的關注由來已久,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1]首次提出通過國際合作來提高勞工標準至今,有關勞工標準的國際討論與實踐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盡管如此,在這一問題上各國仍然存在著較大分歧。尤其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有關勞工標準問題的探討已演變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關于勞工標準與貿易之間關聯問題的激烈爭論。由于勞工標準和國際貿易均涉及一國經濟的發展,在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一國經濟政策同時又受多邊貿易規則約束,因此一部分發達國家主張,為提高發展中國家國內勞工標準,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平競爭,應當將國際勞工標準納入到WTO框架。圍繞著這一論題,在多邊貿易體制框架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展開了激烈的對抗。發達國家以“社會傾銷”以及“人權保障”為理論基點主張在WTO框架下建立勞工標準與貿易之間的關聯;發展中國家則主張貿易與勞工標準不存在實質性的聯系,在WTO框架建立這一聯系只是發達國家實現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而已?;谶@一互不相容的主張,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這一問題上的對立正愈演愈烈。

一、不只是“南北對抗”

發展中國家之所以拒絕發達國家提出的將勞工標準納入WTO框架的主張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擔心一旦提高國內的勞工標準,國內企業將承擔不了因此增加的生產成本,發展中國家也將因此失去其在部分產品上的競爭優勢,進而減少本國出口貿易影響經濟發展。而發達國家之所以提出“社會傾銷”并試圖在WTO框架下解決勞工標準問題首先是基于國內產業受發展中國家低廉產品沖擊的經濟考慮,其次才基于一系列人道主義及人權保護理念的促使。正是在這種爭論中,發展中國家被發達國家看成是一個無情的剝削者,不顧其國民的貧困與權利的缺失而一味追求“國家利益”;而發達國家則被發展中國家視作名為倡導勞工權利實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偽善者”。

查看全文

國際貿易與國際勞工論文

摘要:勞工標準是否應當與貿易建立關聯?如何才能實質性地提高發展中國家勞工標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的爭論由來已久,并且在多邊貿易體制談判中愈演愈烈。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無論是支持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勞工標準抑或反對之,均有其賴以存在的理論基礎,而認識到理論所隱設的前提將消解理論之間的沖突。此外,在提高發展中國家勞工標準以及勞工標準是否應納入WTO框架的問題上,所涉及的利益主體也是多元化的,發掘問題背后所隱藏的真正利益主體將使這一復雜的國際爭論更顯明朗化。

關鍵詞:國際貿易;國際勞工標準;關聯之爭

引言

國際社會對勞工標準的關注由來已久,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1]首次提出通過國際合作來提高勞工標準至今,有關勞工標準的國際討論與實踐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盡管如此,在這一問題上各國仍然存在著較大分歧。尤其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有關勞工標準問題的探討已演變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關于勞工標準與貿易之間關聯問題的激烈爭論。由于勞工標準和國際貿易均涉及一國經濟的發展,在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一國經濟政策同時又受多邊貿易規則約束,因此一部分發達國家主張,為提高發展中國家國內勞工標準,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平競爭,應當將國際勞工標準納入到WTO框架。圍繞著這一論題,在多邊貿易體制框架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展開了激烈的對抗。發達國家以“社會傾銷”以及“人權保障”為理論基點主張在WTO框架下建立勞工標準與貿易之間的關聯;發展中國家則主張貿易與勞工標準不存在實質性的聯系,在WTO框架建立這一聯系只是發達國家實現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而已。基于這一互不相容的主張,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這一問題上的對立正愈演愈烈。

一、不只是“南北對抗”

發展中國家之所以拒絕發達國家提出的將勞工標準納入WTO框架的主張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擔心一旦提高國內的勞工標準,國內企業將承擔不了因此增加的生產成本,發展中國家也將因此失去其在部分產品上的競爭優勢,進而減少本國出口貿易影響經濟發展。而發達國家之所以提出“社會傾銷”并試圖在WTO框架下解決勞工標準問題首先是基于國內產業受發展中國家低廉產品沖擊的經濟考慮,其次才基于一系列人道主義及人權保護理念的促使。正是在這種爭論中,發展中國家被發達國家看成是一個無情的剝削者,不顧其國民的貧困與權利的缺失而一味追求“國家利益”;而發達國家則被發展中國家視作名為倡導勞工權利實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偽善者”。

查看全文

國際貿易與國際勞工標準探討

摘要:勞工標準是否應當與貿易建立關聯?如何才能實質性地提高發展中國家勞工標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的爭論由來已久,并且在多邊貿易體制談判中愈演愈烈。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無論是支持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勞工標準抑或反對之,均有其賴以存在的理論基礎,而認識到理論所隱設的前提將消解理論之間的沖突。此外,在提高發展中國家勞工標準以及勞工標準是否應納入WTO框架的問題上,所涉及的利益主體也是多元化的,發掘問題背后所隱藏的真正利益主體將使這一復雜的國際爭論更顯明朗化。

關鍵詞:國際貿易;國際勞工標準;關聯之爭

引言

國際社會對勞工標準的關注由來已久,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1]首次提出通過國際合作來提高勞工標準至今,有關勞工標準的國際討論與實踐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盡管如此,在這一問題上各國仍然存在著較大分歧。尤其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有關勞工標準問題的探討已演變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關于勞工標準與貿易之間關聯問題的激烈爭論。由于勞工標準和國際貿易均涉及一國經濟的發展,在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一國經濟政策同時又受多邊貿易規則約束,因此一部分發達國家主張,為提高發展中國家國內勞工標準,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平競爭,應當將國際勞工標準納入到WTO框架。圍繞著這一論題,在多邊貿易體制框架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展開了激烈的對抗。發達國家以“社會傾銷”以及“人權保障”為理論基點主張在WTO框架下建立勞工標準與貿易之間的關聯;發展中國家則主張貿易與勞工標準不存在實質性的聯系,在WTO框架建立這一聯系只是發達國家實現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而已?;谶@一互不相容的主張,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這一問題上的對立正愈演愈烈。

一、不只是“南北對抗”

發展中國家之所以拒絕發達國家提出的將勞工標準納入WTO框架的主張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擔心一旦提高國內的勞工標準,國內企業將承擔不了因此增加的生產成本,發展中國家也將因此失去其在部分產品上的競爭優勢,進而減少本國出口貿易影響經濟發展。而發達國家之所以提出“社會傾銷”并試圖在WTO框架下解決勞工標準問題首先是基于國內產業受發展中國家低廉產品沖擊的經濟考慮,其次才基于一系列人道主義及人權保護理念的促使。正是在這種爭論中,發展中國家被發達國家看成是一個無情的剝削者,不顧其國民的貧困與權利的缺失而一味追求“國家利益”;而發達國家則被發展中國家視作名為倡導勞工權利實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偽善者”。

查看全文

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問題

摘要:對國際勞工標準是否應與國際貿易掛鉤問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截然相反的態度,本文闡述了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相掛鉤的原因,分析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問題兩種不同態度的理論基礎,并論述了當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國際勞工標準社會條款社會傾銷

一、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概述

“國際勞工標準”是由國際勞工組織制定的,一般是指由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公約和建議書等一系列國際法文件所體現的旨在保護全世界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國際規范。國際勞工標準的產生一定程度上源于國際貿易競爭。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之間的聯系可追溯到19世紀,美國率先于1890年開始禁止進口囚犯生產的產品,并于1930年將禁止進口的范圍擴大到所有強制性勞工生產的產品。

二十世紀末以來,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極力主張將勞工標準問題與國際貿易掛鉤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1)在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緩慢,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發達國家惴惴不安,因此發達國家將自身發展困境統統歸咎于發展中國家的低勞工標準。(2)WTO多邊貿易體制中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勞工標準所特有的復雜性、隨意性、隱蔽性等特點迎合了發達國家設置新的貿易壁壘的需求。通過將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不僅扼制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競爭力,而且轉嫁了其國內經濟發展危機。

二、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問題兩種不同態度的理論基礎

查看全文

國際貿易與勞工標準問題關系論文

論文摘要: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問題,一直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爭議酌焦點。由于全球他發展最怏的領域是貿易,而全球他的社會屢面問題主零涉及勞動老酌基本權益,近年來國際貿易與國際芳工標準問題日益成為世界售國和理論再關注酌熱點。本文通過對國際勞工標準的霽定及其歷程和特點酌總結,針對國際貿易實踐中酌勞工標準問題,對我國與貿易香關酌勞工標準問題酌前景進行了分析。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勞工標準全球化

一、國際勞工標準的歷程和特點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不斷增長,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聯系在日益增強,國際貿易中的國際勞工標準問題日益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皣H勞工標準”(InternationaILobourStandards)是指為了促進對全世界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而由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ILabouOrganization,IL0)制定的勞工公約和建議書。這些公約和建議書的目的是促進對全世界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其發展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聯系在一起。國際勞工標準的內涵,狹義上應該指與貿易利益相關的勞工條件標準,包括工人的工資水平、工作時間工作條件、勞動環境、福利待遇等,廣義上還包括禁止強迫勞動、結社自由、組織和集體談判權、清除剝削童工和消除就業歧視等。

從性質上看,國際勞工標準屬于國際法范疇,但它同一般國際法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點。第一,國際勞工標準的制定體現了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合作共同改善勞動條件的精神,較好地照顧到三方的利益。第二,國際勞工標準的適用的絕大多數公約和建議書都是以調整成員國國內勞動關系為目標的。而且國際勞動公約和建議書,雖然是由全體成員國參加的國際勞工大會上以三分之二的多數票通過的,但通過以后并不直接發生效力,必須經過成員國政府批準才能對批準國產生約束力。

將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相掛鉤這一建議具有較長的歷史淵源,早在WT0的前身GATT時期就已經提出過。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增長,2O世紀90年代,國際社會又掀起了新一輪關于勞工標準的激烈爭論。國際勞工標準具有雙重功能,調節會員國國內勞動關系和調節國家間貿易競爭的作用。國際勞工標準通過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貿易協定,試圖逐漸在WTO組織中形成與國際貿易掛鉤的機制。

查看全文

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實證透析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社會傾銷勞工標準

【論文摘要】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之間的影響機制,是貿易摩擦中爭論的一個核心問題。文章通過中國數據實證分析,認為隨著對外貿易的提高,我國的勞工標準也相應的得到提高,二者之間呈現正相關的關系。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發展中國家勞工標準的提高。

經濟全球化,在改善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及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平均收人的同時,也對一些特定階層—尤其是無技術勞動者的收人增長,產生了負面的影響。發達國家指責發展中國家對其實施“社會傾銷”,并由此提出將勞工標準與貿易掛鉤,對發展中國家的“社會傾銷”實施貿易制裁。社會傾銷論的流行,對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貿易利益中的分配必將產生不利的影響。關于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經濟學界也進行了理論和實證研究。Mah以出口額占GDP的比重作因變量,建立研究模型,對45個非DECD的發展中國家的貿易行為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總體說來,較低的勞工標準對應較高的出口傾向。而Maskus研究發現勞工標準與出口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Rodrik結果電發現,在與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重關系中,用來衡量勞動力要素察賦、人力資本指標的系數均呈顯著的相關性,勞工標準變量卻無顯著的相關性(唯一的例外就是“法定的工作時間”)。Aggarwal研究發現美國從高勞工標準國家的進口遠遠高于從低勞工標準國家的進口,一國較低的勞工標準并沒有為其帶來較多的出口??偟恼f來,在研究國家之間勞工標準的差別和出口之間的關系時,學者們并沒有得到完全一致的結論。因此,本文希望通過對我國數據的實證分析,以方便相關課題的后續研究,為我國建立趨利避害的戰略對策,提供政策參考。

一、勞工標準問題的發展

國際勞工標準是指在國際勞工大會上通過的公約和建議書,以及其他達成國際協議的、具有完備系統的處理勞動關系的原則和規則,這些標準體現在184個國際勞工公約中。勞工標準的分類,從范圍上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勞工標準可以理解為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政策和基本要求,涉及的領域包括工資、職工福利、職業安全衛生、童工、女工保護和強迫勞動等一系列有關勞動者權益的問題。狹義勞工標準定義,概括的講就是勞動力成本或勞動力價格。從內容上,勞工標準主要包括與基本人權有關的道德標準和與貿易利益有關的福利標準兩部分。本文從經濟上對勞工標準進行定義,主要選擇的是勞工標準的狹義經濟定義。

有關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關系的爭論由來已久,“關于工人權利和貿易的磋商已有很長的歷史了。實際上,它們比關于知識產權的討論還要早,可以追溯到至少lso年以前”。早在19世紀上半葉,發達國家就在“以道德為由調節國際貿易”的基調下,對勞工標準作了規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勞工標準與貿易建立聯系的方式,基本上表現為一國國內法的單邊措施形式。在這方面,美國的作法最為突出,1933年的《國家生產恢復法》(NIRA)確認,只有符合美國國內公平勞工標準的產品才可以進口(其所謂公平勞工標準,包括組織權、集體談判權、對工作小時的限制和最低工資幾個方面)。但總的來說,二戰前有關貿易與勞工標準相聯系的制度,除勞改產品禁止進口措施外,都屬于個別國家貿易保護措施的一個環節,這個階段是個別國家利用勞工標準實行貿易保護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受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勞工標準與貿易的聯系在許多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和一體化協定中開始有所體現。例如美國國會在授予政府貿易談判促進權時明確要求,美國政府所簽署的所有自由貿易協定必須包括勞工標準條款。近年來,除制定單邊或者區域性規則外,發達國家還極力推動勞工標準與GATT/WTO建立聯系。例如,1978年美國在東京回合國際多邊貿易談判時,主張設立下列4項最低國際勞工標準:禁止奴隸或強迫性勞動、禁止童工、勞動衛生與安全措施、對出口貨品采用差別性標準??梢哉f,勞工標準問題具有在國際層面建立貿易與勞工標準的制度性聯系的發展態勢。

查看全文

貿易與勞工問題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WTO勞工標準國際勞工組織貿易規則

論文內容摘要:WTO制度的調整對象能否擴展到“貿易與勞工”問題至今尚有爭議。發達國家為了維護對市場份額的占有,積極倡導企業的社會責任,在勞工組織對勞工標準的推行配合下,在WTO體制內提出貿易和勞工議題。從多邊貿易體制本身來說,WTO已經為貿易和勞工問題的解決留下了制度空間。從發展態勢上看,WTO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合作、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蓬勃發展都將對WTO貿易和勞工議題的談判產生重大影響。

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其實體規范對國際經濟關系表現出愈來愈廣泛的規制,它觸及到傳統貿易之外的一些領域,而國際福利標準即勞工問題,也是將影響現行WTO法律制度的調整對象之一。WTO內對貿易與勞工問題爭論的核心是勞工標準問題。勞工標準本是一國國內勞動法規范的范疇,是一國國內為保護勞工的權益而制定的最低保護標準。1919年成立的國際勞工組織是迄今為止在制定國際勞工標準方面最具權威的組織。

WTO貿易與國際勞工標準的爭論

(一)國際勞工標準的內涵

在多邊貿易體制中,將國際勞工標準與貿易掛鉤,是因為一國勞工標準過低會降低一國生產者產品的生產成本,如果該產品出口,就會在價格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從而影響到國外同類產品的銷售。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際勞工標準的內涵狹義上應該指與貿易利益相關的勞動條件標準,它包括工人的工資水平、工作時間、工作條件、勞動環境、福利待遇等,廣義上還包括廢除強迫勞動、結社自由、組織和集體談判權、消除剝削童工和消除就業歧視等。國際勞工標準屬于國際法范疇,常以協議、宣言、憲章、公約等形式為載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國際勞工組織的公約和建議書是國際勞工標準的主要來源。當然,聯合國和其他組織通過的國際公約、國際勞工組織章程、宣言和決定中的有關規定也是國際勞工標準的內容。

查看全文

貿易與勞工問題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WTO勞工標準國際勞工組織貿易規則

論文內容摘要:WTO制度的調整對象能否擴展到“貿易與勞工”問題至今尚有爭議。發達國家為了維護對市場份額的占有,積極倡導企業的社會責任,在勞工組織對勞工標準的推行配合下,在WTO體制內提出貿易和勞工議題。從多邊貿易體制本身來說,WTO已經為貿易和勞工問題的解決留下了制度空間。從發展態勢上看,WTO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合作、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蓬勃發展都將對WTO貿易和勞工議題的談判產生重大影響。

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其實體規范對國際經濟關系表現出愈來愈廣泛的規制,它觸及到傳統貿易之外的一些領域,而國際福利標準即勞工問題,也是將影響現行WTO法律制度的調整對象之一。WTO內對貿易與勞工問題爭論的核心是勞工標準問題。勞工標準本是一國國內勞動法規范的范疇,是一國國內為保護勞工的權益而制定的最低保護標準。1919年成立的國際勞工組織是迄今為止在制定國際勞工標準方面最具權威的組織。

WTO貿易與國際勞工標準的爭論

(一)國際勞工標準的內涵

在多邊貿易體制中,將國際勞工標準與貿易掛鉤,是因為一國勞工標準過低會降低一國生產者產品的生產成本,如果該產品出口,就會在價格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從而影響到國外同類產品的銷售。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際勞工標準的內涵狹義上應該指與貿易利益相關的勞動條件標準,它包括工人的工資水平、工作時間、工作條件、勞動環境、福利待遇等,廣義上還包括廢除強迫勞動、結社自由、組織和集體談判權、消除剝削童工和消除就業歧視等。國際勞工標準屬于國際法范疇,常以協議、宣言、憲章、公約等形式為載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國際勞工組織的公約和建議書是國際勞工標準的主要來源。當然,聯合國和其他組織通過的國際公約、國際勞工組織章程、宣言和決定中的有關規定也是國際勞工標準的內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