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調研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6 05:19: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環保調研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保調研報告

環保座談調研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州環保工作的開展及成效;存在的問題;建議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領導重視,宣傳到位,促進公眾參與保護環境、抓責任落實,促進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抓源頭管理,促進環保工作制度落實、抓環境執法,促進企業治理污染、抓城市管理,促進城市環境質量改善、抓生態建設,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我州剛進入工業化起步階段,有的項目未經環保部門環評審批就開工建設,有的雖然已經審批但建設過程中不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的現象仍然存在、州內工業和生活用煤量較大,每天向大氣排放的SO2不同程度地影響空氣質量、城市環?;A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一些項目未落實廢渣堆場,產生的固體廢渣無序堆放,特別是礦山開采的廢渣亂堆亂放,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災害隱患、繼續多形式、多渠道開展環境法制宣傳教育、切實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繼續抓好重點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加強環保隊伍自身建設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xx年7月18日,州政協副主席xx帶領州政協環資委部分委員分別到州環保局、州安監局進行調研。旨在通過調研,了解我州近年來在環境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調研采取座談的方式進行。

一、我州環保工作的開展及成效

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近年來我州環保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顯,主要表現在:一是領導重視,宣傳到位,促進公眾參與保護環境。每年“六五”世界環保日期間,州縣(市)政府分管領導都要作重要的電視講話,號召公眾參與保護環境。全州環保系統采取多種形式在學校、廠礦集中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廣泛號召學法用法,通過開展群眾咨詢服務、環保知識講座、發送環保公益短信息和知識競賽等,使環境保護宣傳教育面逐年得到擴大,公眾參與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二是抓責任落實,促進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認真落實環境目標責任制,將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通過齊抓共管,成效明顯,受到省主管部門表彰。三是抓源頭管理,促進環保工作制度落實。在招商引資工作中,職能部門配合,按照環保準入政策,提高準入門檻,認真開展環保專項整治,對重點企業采取連續跟蹤檢查,對鐵合金、電石、水泥等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礦山開采企業進行檢查,查處了一批違法排污企業,切實做到環保審批“關口前移”,促進了“三同時”制度的落實。四是抓環境執法,促進企業治理污染。結合每年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的開展,加大現場檢查和執法力度,州縣聯動,重點整治督辦企業185家,采取關閉落后產業、落后工藝企業,從城區、近郊區和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搬遷企業、恢復耕地和植被等措施保護環境和飲用水。五是抓城市管理,促進城市環境質量改善。以興義、安龍、興仁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創建環保模范城市為目標,著力整治臟、亂、差,三個城市的環境空間質量連續監測向社會公布。六是抓生態建設,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加快生態建設步伐構建珠江上游生態屏障的目標要求,配合有關部門切實推進“1113”(即:100萬畝竹林、100萬畝速生林、100萬畝草場和30萬畝金銀花)工程建設。采取建人工草場、封山育林、植樹造林、天然林保護、農村建沼氣池等措施,生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通過環保部門的努力,我州在保護環境,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突出問題,區域環境質量得到了改善。

二、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環保座談調研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環保工作的開展及成效;存在的問題;環保工作建議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領導重視,宣傳到位,促進公眾參與保護環境、抓責任落實,促進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抓源頭管理,促進環保工作制度落實、抓環境執法,促進企業治理污染、抓城市管理,促進城市環境質量改善、抓生態建設,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剛進入工業化起步階段,有的項目未經環保部門環評審批就開工建設,有的雖然已經審批但建設過程中不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的現象仍然存在、工業和生活用煤量較大,每天向大氣排放的SO2不同程度地影響空氣質量、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環保隊伍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切實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繼續抓好重點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加強環保隊伍自身建設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xx年7月18日,州政協副主席xx帶領州政協環資委部分委員分別到州環保局、州安監局進行調研。旨在通過調研,了解我州近年來在環境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調研采取座談的方式進行。

一、我州環保工作的開展及成效

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近年來我州環保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顯,主要表現在:一是領導重視,宣傳到位,促進公眾參與保護環境。每年“六五”世界環保日期間,州縣(市)政府分管領導都要作重要的電視講話,號召公眾參與保護環境。全州環保系統采取多種形式在學校、廠礦集中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廣泛號召學法用法,通過開展群眾咨詢服務、環保知識講座、發送環保公益短信息和知識競賽等,使環境保護宣傳教育面逐年得到擴大,公眾參與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二是抓責任落實,促進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認真落實環境目標責任制,將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通過齊抓共管,成效明顯,受到省主管部門表彰。三是抓源頭管理,促進環保工作制度落實。在招商引資工作中,職能部門配合,按照環保準入政策,提高準入門檻,認真開展環保專項整治,對重點企業采取連續跟蹤檢查,對鐵合金、電石、水泥等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礦山開采企業進行檢查,查處了一批違法排污企業,切實做到環保審批“關口前移”,促進了“三同時”制度的落實。四是抓環境執法,促進企業治理污染。結合每年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的開展,加大現場檢查和執法力度,州縣聯動,重點整治督辦企業185家,采取關閉落后產業、落后工藝企業,從城區、近郊區和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搬遷企業、恢復耕地和植被等措施保護環境和飲用水。五是抓城市管理,促進城市環境質量改善。以興義、安龍、興仁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創建環保模范城市為目標,著力整治臟、亂、差,三個城市的環境空間質量連續監測向社會公布。六是抓生態建設,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加快生態建設步伐構建珠江上游生態屏障的目標要求,配合有關部門切實推進“1113”(即:100萬畝竹林、100萬畝速生林、100萬畝草場和30萬畝金銀花)工程建設。采取建人工草場、封山育林、植樹造林、天然林保護、農村建沼氣池等措施,生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通過環保部門的努力,我州在保護環境,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突出問題,區域環境質量得到了改善。

二、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縣環保局廉潔環保調研報告

近年來,*縣環保局堅持以廉潔促團結、以廉潔促改革、以廉潔促發展的反腐倡廉建設工作思路,科學謀劃,服務經濟發展,采取宣教、公開、制度、監督、預防、責任“六項”措施,著力構建環保部門反腐倡廉懲防體系,積極促進全縣環保工作和諧有序地發展。

一、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強化基礎

積極參與“廉潔*縣”創建活動,在全縣環保系統干部職工中開展了“三比三看三爭”、“落實五個‘注重’,增強隊伍‘六力’,創建‘四型’機關”等活動;進行了作風教育、傳統教育、警示教育、預防職務犯罪教育、黨紀法規知識教育和健康知識教育等六項教育。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全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境界、工作熱情的提升。

二、全方位向社會公開,促進透明

在系統內,對主要業務事項制作流程圖和崗位責任表,明確事項內容、步驟節點、崗位人員、聯系電話、辦理時限、監督電話、舉報信箱,全方位向社會公開,促進環保業務規范、透明運作。

三、注重廉政制度建設,牢固根本

查看全文

鎮環保問題調研報告

今年八月,我們西南交通大學暑期三下鄉的新農村實踐隊在伏虎鎮進行了為期了五天的調查活動。在走訪與實地考察中,既看到許多可喜的景象,同時感到環保仍然是急需重視的問題。

一.概況及特點

從地理環境來看,伏虎鎮位于南部縣西南部,距南部、西充、南亭三縣城均約50公里。全鎮幅員面積37.23公里,屬低山淺丘地貌,季風氣候明顯??偢?0800畝,森林覆蓋率達40%,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水庫——升鐘水庫右總干渠縱觀南北,渠系配套,水利發達。

從人居環境來看,集鎮現有街道22條,街道硬化率達100%,有街心花園6個,綠帶5000余米,行道樹近5000棵,居民人均擁有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達6000立方米,天然氣日供氣能力達3000立方米,供電站擴容為10000KVA,水,電,氣供應充足。有休閑娛樂廣場3個公園各一個。城區實行全天候環保,衛生狀況良好。

建設生態園林城鎮,實現以城帶鎮,推進城鄉經濟互動共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伏虎鎮的既定目標。劉家溝、張家觀、徐家壩等啟動文明新村建設,山村面貌為之一新。2003年3月,回引業主高思章建母豬飼養基地,年養殖母豬700頭;2004年2月,引進綿陽業主羅長林,建年宰殺生豬50萬頭,產值逾億元的肉類食品加工廠一個。伏虎鎮因其發展快,變化大,有特色。1999年曾被《人民日報》譽為“千里唐巴一明珠”,2000年被省建設廳評為“全省村鎮建設先進鎮”,2001年被評為“四川省文明先進鎮”,2002年被建成了“市級文明”、“省級衛生”鎮,2004年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2007年4月11日,南部縣人民鎮府下發了關于設立鄉鎮環境保護辦公室的通知,伏虎鎮成為第一批設立環保部門的鄉鎮之一。在鄉鎮設立環保辦公室,有很重要的目的和意義。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加強環境保華是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農村工業污染,場鎮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農村飲用水安全等環境問題日趨突出,直接威脅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嚴重制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的實現。目前,環境監管力量明顯不足,鄉鎮長期無環保機構和專職人員,農村成為環境監管的盲區和死角。因此,在鄉鎮設立環保辦公室,并明確人員和職責,是加強農村環境環保的重要手段。

查看全文

區環保局調研報告

盯住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提升環保工作質量上取得創新和突破

在區委、區政府的直接領導下,按著市局的統一部署,近年來,××區環保局從抓環保隊伍思想作風建設入手,抓學習、抓穩定、抓制度、抓團結、抓滿負荷工作落實;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依靠改革完善機制,依靠機制建設隊伍,依靠隊伍促進管理,依靠管理強化服務,以工作機制和制度創新為突破口,提升人員素質,在大氣污染治理、流域綜合整治、許可證管理、執法監督等重點工作上取得大的突破,在隊伍文明建設上取得大的提高,在環保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上取得大的作為,使各項工作都取得大的發展。

一、治理污染源,完備功能區,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十五”期間,國家將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要內容,把減少污染作為能源結構優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預防和治理污染,保證水碧天藍,資源永續利用,是環保工作的目的所在。我們堅持預防和治理并重,創建和處罰并舉的工作方式,重點抓了四項工作。

(一)、組織實施“藍天工程”。原創:按照市環保目標責任狀的工作部署,我區制定了推廣型煤實施方案,成立了推廣型煤領導小組,由主管環保工作的副區長親自掛帥,會同有關委辦局共同推廣型煤,使原煤散燒控制區和推廣型煤工作深入開展。幾年來,使全區潔凈煤使用率達到80%以上。在治理揚塵污染工作中,在建筑工地,企業煤堆采取濾網覆蓋。使居民居住區三堆覆蓋率達100%,非居民區三堆覆蓋率達90%。

(二)、組織實施“碧水工程”。加強了水污染管理,對重點企業和重要污染源進行認真現場檢查,保證了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對松花江附近的污染源進行了拉網式的調查,杜絕污染超標的排污發生。對區管排放企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和中水技術,對企業加大宣傳,增強企業領導搞好清潔生產的思想意識,杜絕“跑、冒、滴、漏”的情況發生。提高節水意識,在企業內部充分運用中水回用,循環用水,多級用水等,這樣既節水又對環境的改善有促進作用。同時加大對水污染企業防治設施的監督檢查力度,每個星期對污水處理檢查一次,保證了污水處理的運行率在100%。完成了區管企業污染物總量控制,建立臺帳。

查看全文

環保局生態環境保護調研報告

根據局領導在林承超代表提出的“建立生態保護基金和生態補償制度的建議”上的批示要求,為認真總結*縣加強環境保護的做法和經驗,*月*日,規劃財務處林向東、污染控制處林順梅、自然生態處江梅珍等三位同志赴*進行調研。調研中,與當地縣政府、林業、建設、經貿、水利、國土、環保等部門的同志進行了座談,并現場察看了已經停產關閉的*縣造紙廠和蜜餞廠?,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縣域面積2241平方公里,約占*市轄區的五分之一。全縣轄21個鄉鎮,254個行政村、10個社區委員會,總人口35.4萬人。*縣先后被授予“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等稱號,被確定為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縣、水土保護生態修復試點縣、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和福建省林業生產重點縣、旅游重點縣。

20*年全縣生產總值39.54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產值16.88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實現產值9.39億元,增長18.3%;第三產業實現產值13.27億元,增長18.7%。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42.7:23.7:33.6。財政收入(不含基金)1.694億元,增長26.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不含基金)1.038億元,增長26.9%。稅性收入1.434億元,增長21.8%。(含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實現稅收0.49億元,增長44.45%)。全部工業完成總產值21.22億元,增長26.0%,其中規模以上的工業完成產值15.01億元,增長34.0%。建筑業是*縣的重點產業,20*年在省內外完成產值42.03億元,增長26.6%。

近年來,*縣以建設國家級生態示范縣為抓手,積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全縣環境污染得到控制,生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環境質量保持良好,人居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公眾生態保護意識不斷提高。20*年,縣城城區空氣so2、no2指標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pm10指標達二級標準,縣域為*地區唯一未發生酸雨的縣份;縣城空氣污染指數為40,優的天數占76.7%。大樟溪地表水17項指標除糞大腸菌群為ⅲ類外,其余均達到或優于ⅱ類水標準,符合水環境功能區要求。清涼溪飲用水源、南區水廠水源水質的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飲用水源達標率達100%。

二、*縣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成功經驗

查看全文

環保局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按照學習實踐活動的進度安排,4月18日,聊城市環保局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成果交流會。市環保局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對前一階段調研工作進行總結和交流,全局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參加了會議,并參

按照縣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整體部署,我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扎實抓好了深入和卓有成效的專題大調研活動,氛圍濃厚,主題突出、效果明顯。現將大調研取得的主要成果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我局成立了由局長胡龍興同志任組長,局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其他科級領導干部為成員的學習調研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了對調研活動的組織領導。整個大調研活動堅持了“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負主責、具體抓的原則,精心組織,確保了大調研活動富有成效。

二、制定方案、確立主題。為扎實推進學習實踐活動,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關于“力促污染減排,改善環境質量,

構建和諧社會”大調研活動工作方案》,確保了調研活動的有序開展,并取得實效。緊扣促進我縣社會經濟和環境保護科學跨越發展的目標,圍繞影響和制約社會經濟和環境保護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環境問題,確立了四個課題:一是加強礦山環境綜合治理,推動我縣礦產資源整合工作;二是強化環保監管職能,實現我縣節能減排目標;三是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加快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四是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優化服務,促進我縣經濟發展。

三、深入實際、開展調研。4月5日以來,全局每位黨員領導干部嚴格按照責任分工,帶著局黨組具體確定的四個課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企業,積極開展了學習實踐大調研,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促進我縣環保工作和我局學習實踐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全局7個調研工作組先后深入到大坪、三星、井坡、小垣、延壽、馬橋等鄉鎮,走訪了大坪鎮五桂村,三星鎮西黃村、秀溪村,延壽鄉留觀村,外沙鄉外沙村,馬橋鄉金寶村、石泉村等20余個鄉村,調研走訪人員達100余人,走訪有鄉鎮黨政領導、村支兩委成員、縣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農民代表、企業主等,4月10日請縣政協、政法委、司法、物價等單位領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到環保局進行了座談。通過調查走訪、組織召開座談會,廣泛征求收集了社會各界就如何改善農村環境質量,綜合治理礦山污染,推進污染減排和促進環保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扎實有效地推進了學習實踐活動向縱深發展。局領導班子成員每位同志堅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帶頭學習,帶頭思考,帶頭交流,帶頭查擺問題。通過調研,全局工作人員對影響和制約環保事業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局領導班子成員每位同志也認真分析總結,撰寫了高質量的1篇調研報告。

查看全文

環保局改革與發展調研報告

山河為鏡正發展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h環保局局長許和明介紹說,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環保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老百姓從靠山吃山到呵護家園,由于一度砍伐失衡,森林蓄積量驟減。1986年,開始大規模植樹造林。到1992年,縣內宜林荒山全部披綠。

隨后,進一步加大力度造林,改造次生林,退耕還林,實施天保工程造林,森林面積達到166.5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350萬立方米。

縣在農村大力實施煤代柴、電代柴和氣代柴,60%的農戶用上省柴灶和氣化爐,減少林資源消耗。

近幾年來,全縣沒有發生一起重特大亂砍濫伐林木、亂批濫占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的案件。連續20年無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防治率達85%以上。2006年底,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首次在棲息越冬,獼猴、大鯢、紅腹錦雞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種群數量逐年增長。

充分利用獨特的丹霞地貌和人文景觀,完成金家灣、太平頂、龍潭河等景區旅游規劃,建成鳴鳳山、靈龍峽、金家灣等生態旅游項目,建成金家灣、太平頂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小區和沮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申報了靈龍峽、大堰、鹿苑寺3個省級自然保護小區和沮河、西河、漳河3個濕地公園。

查看全文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調研報告

【摘要】十七大報告全面闡述了科學發展觀,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并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湖北省宜昌市把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扎實的創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本文對宜昌“創模”的實踐作了簡要闡述。

作為三峽工程所在地和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之一,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既是推進宜昌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宜昌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的鄭重承諾。多年來,宜昌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環境優先的發展理念,把“創?!弊鳛橥七M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深入扎實地開展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實現了經濟、社會、環境效益“三贏”。

一、宜昌“創?!钡闹饕龇?/p>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涵蓋了經濟、社會、環境等多個方面的考核指標,“創?!笔且豁棌碗s的系統工程。宜昌市堅持“重民生、重過程、重特色”和“務實、真實、扎實”的“三重三實”原則,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突出重點,彰顯特色,全面推進創建工作。

(一)完善創建工作保障機制,夯實環境保護群眾基礎。成立以市委書記郭有明同志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創建工作組織領導,統籌推進全市創建工作??茖W編制“創?!币巹?,詳細制定“創模”實施方案,將各項創建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相關責任單位,把創建工作納入全市目標管理,實行綜合考評,“一票否決”。多元化增加創建投入,幾年來累計投入環保資金近50億元,為“創模”提供了強大資金保障。開通12369環保熱線,在各類新聞媒體開辟“創?!睂冢嫦蛏鐣刚埩x務環保監督員,編發《市民環保手冊》,組織開展“創?!敝R競賽、“創?!睌z影大賽、“創?!边M社區等活動,拓寬環保公眾參與渠道,建立健全環保公眾參與機制,強化環保公眾監督機制。組建“青年環保志愿者”、“巾幗環保志愿者”和“環保小衛士”等環保公益組織,使“創?!惫ぷ鞯玫饺嗣袢罕姷拇罅χС趾蛷V泛參與,構建了扎實的環境保護群眾基礎。

(二)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積極構建“兩型”社會。通過扎實開展節能減排等工作,積極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一是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意見》,將節能減排目標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組織實施了“十大節能工程”和“百家企業節能工程”。通過推進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建成了一批節能企業,單位能耗普遍下降。全市化工、建材、冶金三大高耗能產業節能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部分產品綜合能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每萬元增加值能耗為2.08噸標煤,比上年下降10.7%。截至2007年,共完成減排項目129個,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年度削減率分別達到15.5%和6.2%,提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十一五”削減任務。二是把推廣清潔生產與污染治理有機結合,把推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作為規范企業環保管理的有效手段,積極引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三是推進清潔能源利用,優化能源結構。充分利用水能資源優勢,科學實施水電能源開發,宜昌市域內已經建成葛洲壩、清江隔河巖和高壩洲等400多座水利水電工程。抓住西氣東輸機遇,積極建設天然氣利用項目,目前宜昌主城區各單位和家庭已用上天然氣。四是積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制定《宜昌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形成了以“創新中循環,循環中增效”為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宜化集團、興發集團成為全國循環經濟先進企業,有7家企業被認定為全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宜昌開發區成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

查看全文

環保提高服務質量調研報告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作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的*縣,如何實現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首先,堅持環保優先的方針。要善于用法律手段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經濟要發展,生存環境質量需要改善,這對矛盾的存在不可避免,關鍵是解決好這對矛盾,變兩者相互制約成為相互協調,這是環保工作的宗旨。解決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難題,就能使經濟與環保取得雙贏,就能取得廣大群眾對環保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就能提高環保工作的知名度,樹立良好的環保形象。

其次,以生態建設為重點。緊緊圍繞“富民強縣、建設小康社會”,始終堅持“保護生態謀發展、建設生態快發展、經營生態大發展”的工作思路,實施“環境立縣,生態強縣”戰略,促使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環境優勢凸顯為競爭優勢,全力推動我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穩步推進,做好生態縣創建工作。全面實施、穩步推進、加快生態縣建設步伐。緊緊圍繞生態縣創建的六項基本條件和36項考核指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建設。一是高質量地編制《*縣生態縣建設規劃》;二是抓好城市功能區達標和水氣聲污染防治;三是按照“生態縣”建設標準,以“三清三創”和“六清六建”為抓手,積極組織開展創建“生態村、環境優美鄉鎮”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促進城鄉生態系統良性互動、可持續發展。

第三,創新服務方式,強化服務意識,積極主動,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報批服務工作。在招商引資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上嚴格生態要求,加強規劃和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實施源頭控制。同時,還要大膽而又穩步地推進環保審批服務制度的改革創新,逐步擴大“綠色通道”項目范圍,為項目建設單位辦理審批手續時提供優質服務。加大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工作力度,局長親自抓,分管局長、專業人員提前介入,辦批件,實行全程跟蹤服務,直至項目落地。做到親商、愛商、護商,積極為建設單位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為區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第四,搞好節能減排,為經濟發展創建良好的投資環境。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污染減排任務,進一步改善地方環境質量,為招商引資創建良好的投資環境。認真做好利國利民利家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各類污染源情況,建好污染源信息數據庫,為污染減排提供科學依據;大力開展清潔生產審計和循環經濟工作,為污染減排提供措施保障;搞好水污染治理工作,實現復新河沙莊橋國控監測斷面穩定達標。通過我們的努力,讓*縣成為擁有藍天碧水、生態環境良好、老百姓滿意的家園,成為外商投資的圣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寶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