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9 06:13: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勘察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學使用勘察報告
我校教編樓工程(建筑面積3600.1平方米)在1986年11月開工前,乙方(施工方)提出做工程基礎時有地下水,需采取“井點排水”措施。為此,學校方與施工方進行了多次洽談商討。校方認真勘察施工現場,依據該樓位置的地質勘察報告,據理指出該樓所處之地下水,系由于地下水井滲漏所致,不需用“井點排水”既使有水也應按勘察報告中提出的一般抽水辦法排水,即可保證施工。
1987年3月乙方按一般方法挖槽后,未發現有地下水,施工正常進行。若按“井點排水”施工,該樓底層面積(排水)1443平方米,排水期110天,據104型排水定額計算,共節約“井點排水”總造價206494.44元。
科學的依據基建檔案中的地質勘察報告,教編樓工程節省造價二十萬元。
文物普查辦野外勘察報告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田野工作的第二年,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年。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里,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市第二文物普查小組的工作進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績。現將前一階段工作做一簡要總結。
新年伊始,市文物局的領導就及時組織召開了全市文物普查專項工作會議,對2009年的普查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針對各縣區2008年的工作,市局領導對偃師市等前一年工作先進的縣市進行了表揚,對進度緩慢縣區進行了督導要求,要求各縣區在2009年中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普查精神,認真、按時完成各自的普查任務,為全市普查工作的全面勝利打好基礎。會議掀起了全市新一輪的普查高潮,各縣區的工作再一次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
第二文物普查小組繼續采取逐縣督促指導的方法,對負責的5縣2區的工作進行指導。第一站來到了伊川縣,在這里,我們發現了明南京御史王良辰的家族墓地,墓地共有7座墓葬,分布規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其后,又分別對宜陽縣、偃師市、洛寧縣、嵩縣、澗西區、高新區的普查工作進行督導調查,發現了一大批重要的文物點。如宜陽縣的豐李公社舊址、福勝寺,洛寧縣的馬陵道、結義廟,偃師市的麥秸坪蓄水池、邙山陵墓群的古墓調查,嵩縣的車村合作社舊址、供銷社舊址,澗西區的工業街坊,高新區的孫盛家族墓地等,都是普查中的重要新發現。
5月11—17日,省文物局資源處王瑞琴副處長一行親臨各縣區普查一線指導工作,我們二組成員全程陪同檢查了5縣的普查工作。通過檢查,我們看到了自己在資料簡介等項目填寫中的長處,也認識了在繪制平面圖等方面的不足。在檢查過程中,我們與省里專家認真交流,精心探討,明確了野外調查和資料填寫過程中許多應該注意的細節問題。通過一星期的檢查,我們肯定了成績,看到了不足,而省里專家的指導性意見也將成為我們下一步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工業遺產是此次文物普查的重要對象之一。在市中州西路與景華路之間,自西向東依次分布有30余個街坊,每個街坊中均有數十幢建筑。這些均是上世紀50年代與澗西幾大廠礦配套建設的生活居住設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我們利用在縣區指導工作的間隙,抽空對這些街坊建筑逐座進行登記、繪圖、照相,目前已完成了一大批的普查任務。公務員之家:
文物普查是一項龐雜、艱巨而又細致的工作,我們必須對人們在各個時期使用、居住過的典型的文物進行全面登記,不留遺漏,才能真實地反映當時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況。文物普查僅剩半年時間,我們的工作任務還很重,壓力還很大,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們第二普查小組會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普查力度,將5縣2區的普查工作進行到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勘察院院長述職述廉報告
一、強化管理,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一是生產經營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年預計完成產值2460萬元左右,可足額上交折舊費和資產使用費,能夠完成上交管理費52萬元和上交利潤377.5萬元的任務,生產計劃完成率100;安全生產無任何上報事故,無重大設備責任事故發生,工程設計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圖紙合格率100。
二是牢固占領油田內部市場,逐步擴大外部市場
今年,隨著油田改革力度的加大,油田內部勘察設計市場逐步對外開放,競爭日趨激烈,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我和班子成員一起,帶領職工,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創一流產品,創優質服務,在油田兩家公司及外部市場創出品牌,使油田設計市場占有率達到95以上,外部市場收入超額完成任務。
三是科技進步取得新成果
巖土勘察問題研究
1對巖土勘察的簡單介紹
1.1巖土勘察的定義巖土勘察是一種編制文件的勘查活動,主要就是根據所要建設的工程的要求來對建設場地進行分析、評價、查明它的地質、巖土工程的條件以及周圍環境等特征。
1.2巖土勘察的分類以及應用按照所需要勘察對象的不同將勘察分為鐵路工程勘察、港口碼頭工程勘察、大型橋梁工程勘察、公路工程勘察、工業建筑工程勘察、民用建筑工程勘察和水利水電工程勘察,且水利水電工程主要指的就是水電站和水工構造物的勘察。因為鐵路工程勘察、港口碼頭工程勘察、大型橋梁工程勘察、公路工程勘察等工程勘察更具重要性,且需要很高的投資造價,所以國家都對這些工程勘察分別制定的各自的勘查規范、技術標準和規程等,且這些工程勘察被稱為工程地質勘察,所以說巖土勘察主要應用在建造醫院、學校的校舍、住宅樓宇、工業廠房還有地基的處理、基坑、邊坡、堤壩等工程的施工方面,或者是管線的架空都會應用到巖土勘察。
1.3巖土勘察的內容巖土勘察的主要內容是:首先要調查工程建設地的地質,進行測繪、勘探,繼而對土樣進行采取,試樣、進行原位測試、室內試驗、現場檢驗和檢測,依據種種手段對工程進行的土地的地質條件定性并且分析評價,最后對不同階段需要的報告文件進行編制。
2在進行巖土勘察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2.1勘查的依據不充分根據《巖土勘察規范》中規定,在進行勘察時,要搜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圖,建筑物的性質、規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許變形等特點。但是在實際進行巖土勘察的時候,存在著一些投機取巧的行為,勘察單位沒有按照工程的特點及地形進行勘察,沒有根據設計要求和建筑荷載情況就胡亂編制勘察報告,致使報告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最終還是要補勘。
巖土勘探與地基設計問題與策略
作為土木建筑工程中兩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設計一直是工程建設相關部門所關注的焦點。本文就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主要介紹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設計的含義概述
所謂巖石工程勘察,就是根據建設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評價建設場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編制勘察文件的活動。巖土工程勘察的內容主要有:工程地質調查和測繪、勘探及采取土試樣、原位測試、‘室內試驗、現場檢驗和檢測,最終根據以上幾種或全部手段,對場地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評價,編制滿足不同階段所需的成果報告文件。按其進行階段可分為:預可行性階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補充勘察、施工勘察等。我們所說的地基是指支承由基礎傳遞的上部結構荷載的土體或巖體。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壞,要求地基在荷載作用下不能產生破壞,組成地基的土層因膨脹收縮、壓縮、凍脹、濕陷等原因產生的變形不能過大。在進行地基設計時,要著重考慮基礎底面的單位面積壓力小于地基的容許承載力;建筑物的沉降值小于容許變形值;地基無滑動的危險三個方面。
2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2.1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資料不齊全,并缺少勘察綱要當前,很多勘察單位為了降低成本,節約時間,對前期的資料收集不全,擬工程的結構形式、地面整平標高等情況不清等。另外,許多勘察單位在很多勘察項目中沒有編寫勘察綱要。巖土工程勘察綱要是指導巖土工程勘察各項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順利完成的保證。有的項目即使有勘察綱要,但往往不能達到巖土工程勘察的要求,綱要針對性不強,對勘察工作指導意義不大,影響勘察成果的質量。
2.2監理勘察手段單一。整體勘察質量不高目前,許多勘察單位仍舊按工程地質勘察方法,手段顯得比較單一。在工作量上,為了能爭取任務只好壓低預算價,但又要利潤,就減少工作量;在鉆探、測試及取樣上往往不符合規范要求,為了搶速度,鉆探取樣不執行規范,往往是2~3米才提一次鉆,結果往往造成分層位置不準確;在取樣上,有的不用取樣器,而直接從巖芯管中取原狀土樣,甚至原位測試時,現場只做少量幾個,其余的照此編造了事。這些都造成了勘察成果質量的下降。
工程勘察執行技術條文綜述
1概述
在多個工程勘察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件很難解決的問題:《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第4.1.11條規定“詳細勘察應按單體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搜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圖,場區的地面平整標高,建筑物的性質、規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資料……’。也就是說,勘察工作前必須要有業主提交的(由設計提出)勘察工作技術要求,這是委托勘察的必要資料,委托內容必須有諸如基礎形式、尺寸和埋置深度等;勘察施工的目的,主要是探明場地巖土工程條件和測定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建筑工程設計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3.0.2條第一款要求“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計算均應滿足承載力計算的有關規定……2J’,地基計算是在地基基礎設計過程中完成的,內容包括確定基礎形式、基礎的埋置深度、基礎尺寸等;承載力計算時必須已知建筑范圍內地基承載力,這只有通過勘察、載荷試驗、原位測試、公式計算,并結合工程實踐經驗等方法才能綜合確定,即地基基礎設計是在獲取勘察資料后進行的,故基礎形式和埋置深度的確定當然也應該是在勘察工作完成后進行。因此,設計在提出勘察技術要求時,也難以確定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和荷載等數據。兩條都是國家規范規定的強制性條文,都必須執行。一方面,設計人員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要求勘察成果必須提供建筑范圍內相關的巖土參數,卻又不能提出相應的勘察技術要求;另一方面,勘察本身是一個概率性的施工,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沒有確定的勘察技術要求,不了解基礎型式、埋深和荷載,這可能給勘察和設計之間的溝通形成一些障礙,對于勘察方案的編制也是不利的,很難做到滿足設計技術要求;要使勘察做到面面俱到,勢必要投入很大的勘察工作量;即使有了勘察成果,沒有設計提出的勘察技術要求,也違反了《巖土工程勘察規范》強制性條文的規定,不能通過勘察報告的技術審查。兩本規范是分別從勘察和設計兩個角度對工程施工要求作出的規定,針對勘察工作和設計工作而言,兩本規范的規定都無可非議,也是可以協調執行的。作為一般程序性的要求,兩本規范的規定之間也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如果設計一定要堅持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對勘察施工技術上不作確定性的要求,必然使勘察施工和技術成果的形成帶來很多困難。因此,這兩本規范執行先后的問題,確實有待商榷。
2行業現狀與工程實例
實例1:在某道橋勘察設計工程。勘察和設計是同一單位,初勘報告提交后,設計人員仍然不提供“勘察工作技術要求”。理由之一,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沒有正式的勘察成果數據,設計人員對重要的橋梁工程的結構、基礎形式和基礎埋深及荷載無法確定;理由之二,對于勘察工作的要求,就是如實反映勘察成果,為設計提供準確有效的巖土地層的相關技術指標和數據;理由之三,設計工作在勘察工作之后,至于構(建)筑物的結構形式、尺寸、基礎型式及埋深與工程勘察沒有關系。實例2:某大型娛樂場館勘察設計工程。設計單位為某建筑設計院,勘察與設計的配合出現了與上述同性質的問題:初勘報告提交以后,設計單位負責人以同樣的理由不提供“勘察工作技術要求”。并直接說明:建筑工程設計執行的是《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沒有正式有效的勘察成果資料,設計人員無法提出準確的結構形式、尺寸、基礎類型、荷載及埋深,工程勘察的事情由勘察單位自己解決。上述情況表明,勘察成果既要滿足《巖土工程勘察規范》及其強制性條文的規定,又要保證設計需要的確切的相關數據和技術參數。除此以外,在實際工作中要與設計人員主動溝通,有時勘察工作還得付出成倍甚至更大的代價。這兩項工程,一項是公開招投標由政府投資的大型市政項目,一項是政府招商與外商合建的運動型博彩項目,由于時間緊,對勘察質量要求又高,為了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在沒有設計人員提出勘察技術要求的情況下,我們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規定和業主提供的施工范圍自行布置初勘工程量,并將初勘成果提交設計方作為方案和初步設計參考使用。而設計人員不理睬,并提出:設計要的是經過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圖機構審查通過的勘察成果(詳勘報告),否則不能作為設計依據。事實上,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規定,沒有業主(或設計人)提出的“勘察技術要求”,即建筑物結構形式、尺寸、基礎類型及埋深、荷載等相關數據,勘察成果中巖土工程評價便無針對性,即違反了強制性條文規定。
3處理問題
地基承載力是建筑地基基礎設計采用的關鍵數據之一。確定地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時需要計算巖土參數標準值,也要掌握場地巖土工程條件和地基土的工程性質指標,還必須掌握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結構特點、基礎類型、平面尺寸和埋置深度等。特別指出,基礎承載力并不是地基土的一種性能指標,而與基礎的埋置深度和平面尺寸有著密切的關系。無疑,勘察過程中按照設計提出的勘察技術要求,有針對性地采集和計算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和標準值等參數,更加有利于提高勘察技術成果質量,更加有利于設計采用勘察成果,這是一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事情。只有準確地包含這些參數指標,才是符合規范和滿足設計要求的勘察成果。對于某大型娛樂場館工程設計,由于場館內有一處六根鋼筋混凝土柱,高度達50m,支承一座鋼結構頂部造型(配套還有地下通道,要作補充勘察時才明確)。設計為保險起見,要求勘察部門對100m×50m的場地先后進行兩次初勘、詳勘和補充勘察。為滿足這項政府與港商合資興建的大型娛樂場館工程設計要求(邊設計和修改、邊勘察、邊施工),勘察現場作業先是冒著雨雪寒冬進行初勘;然后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范》在沒有明確的設計人員給出的勘察技術要求情況下實施詳勘;最后頂著炎熱酷暑在深基坑中完成補充勘察。為了通過勘察技術成果審查,設計單位認為勘察成果可以作為設計方案和施工圖設計的依據,這才正式提交了勘察技術要求。而勘察工作為此付出的辛勞和代價不言而喻。某道橋勘察設計工程(全線高架橋)在提交初勘報告后,經過多次主動與設計人員協商,只提出單樁荷載為10000kN的要求。按照這樣的標準,詳細勘察施工時又增加勘探孔深度和取樣數量,以滿足施工圖設計要求。
建筑巖土勘察改善
巖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解決和處理建設工程中與巖土介質有關的問題.是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是在復雜的巖土地形地質條件下.搞建筑工程建設,面臨的就是難字.特別是在勘測設計初期.更是困難重重。同時巖土工程勘察的對象是建筑物場地的巖土體。屬自然界長期形成的產物,受區域地質環境、自然條件和人工活動影響較大.其復雜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然而,查明巖土工程區復雜的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是勘測人員的主要任務.也是工程建設項目是否可行的重要基礎工作。如何在復雜的巖土地形地質條件下查明建筑工程區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是地質工作者一直潛心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當前建筑工程巖土勘察常見的不足
1.1勘察依據不充分
設計意圖明確。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決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巖土工程問題。《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明確規定詳勘時J立‘搜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圖,建筑物的性質、規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許變形等資料”。但目前市場存在一些不規范行為導致有些工程在無設計要求和建筑物荷載等狀況下.勘察單位僅憑業主的陳述.按其要求勘察,導致勘察報告深度和廣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車制造的廠房,設備荷載很大,天然地基承載力遠遠不夠,需用樁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夠。樁基設計參數無從談起.最終導致補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設計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電阻率測量、基坑支護、地下水滲透性等,才能在廣度和深度上滿足設計要求。
1.2第一手資料質量下降
對野外及室內測試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亂的原始資料必須經過理論和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分析。以便于設計人員結合場地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是巖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但是當前該環節存在的大量問題:①對統計概念與理論不明確。在巖土參數的統計與分析中-對異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參與統計分析,導致分析誤差過大,標準差、變異系數過大,得出場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確的結論。②對巖土參數的取值不理解。對巖土參數的標準值理解片面不論什么巖土參數均提供標準值。對于工程特性指標(例如標準貫入錘擊數、原位測試所得土的強度指標和室內測試土的強度指標等)必須提供標準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標統計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滿足要求。
地質勘探與巖土勘察工程優化措施
摘要:本文針對地質勘探與巖土勘察工程進行分析探究,對地質勘探與巖石勘探的內涵進行了解。對當前地質勘探與巖石勘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列舉,針對勘察質量、勘察水平和勘察報告展開分析和闡述。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優化措施,通過明確勘探目的構建勘察體系、實現對建筑工程項目勘察位置的確定、加強勘探工作的質量管理、構建完善的巖土勘探信息數據庫解決當前的問題。證明本文提出的對策能夠對今后的地質勘探與巖土勘察工程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地質勘探;巖土勘察;勘察質量;專業設備技術
地質勘探與巖土勘察工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運用到地質學、巖土力學和工程地質學。通過對巖土工程項目進行應用和評價,為工程項目的推進提供重要的參考數據。因此,勘察工作需要針對當前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保障勘察效果與質量。
1地質勘探與巖石勘探的內涵
地質勘探工作是指在運用相關勘探設備的時候,對一些特定位置或者范圍的地質進行科學全面的勘察和探測工作,需要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合梳理,確保工程建設工程能夠以此為參考展開項目的實施。由于地質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工作的實施不僅關系到工程項目的建設,還與礦山的合理開發有著密切關系。尤其是關于地形地勢較為復雜的地區,可以有效了解當地的巖石和礦山,給予了顯著的推進作用。通過合理運用地質勘探技術,可以在采礦工作的設計階段提供準確度較高的參考數據,能夠為相關工程項目的建設帶來可靠的技術保障。只有對地質勘探工作給予應有的重視,才能夠讓工程建設的發展具有保障。除了地質勘探工作,巖土勘察工作的實施也會為工程項目的建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在勘察工作的時候需要保證工作步驟與方式的正確,保證勘察工作的優質水平。由于巖土工作會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在進行勘察工作的時候,應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分析影響因素出現的原因,選擇科學、合理的勘察方式。
2地質勘探與巖石勘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巖土勘察問題及改進方法
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目的是為設計、施工提供地質勘察成果及各項巖土工程參數,是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勘察成果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建設項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價。本文就當前巖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見問題加以歸納、分析,對其產生的根源進行初步的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措施,旨在糾正巖土勘察中的不規范行為,提高巖土工程勘察的質量,為地基處理和施工提供準確、詳細的工程地質資料和技術參數。
1巖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見問題
1.1勘察的前期工作
資料收集不全,任務不明確當前不少勘察公司為了減少成本,節約工作時間,報告前期資料收集不全。對擬建工程的結構形式、地面整平標高等情況不清,對設計單位提出的勘察技術要求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討,不能很好地解決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巖土工程問題。
1.2野外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勘探點布設不合理。目前很多時候由于經濟或時間等因素而改變原勘探方案,造成場地工程地質情況無法查明,給工程的建設及運行埋下安全隱患。大部分勘察項目為了節約成本而忽略場地周圍的地質環境條件,不對場地周圍邊坡穩定性進行定性(定量)評價。導致擬建項目可研階段設計完成后,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發現場地適宜性差,需另行選址等。這種情況在工程勘察市場競爭劇劇烈而盲目壓價的地區經常發生。
建筑巖土勘探問題及完善策略
巖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設計的基礎,主要是為建筑物設計、地基處理和施工提供詳細的工程地質資料和技術參數。而巖土參數的合理提供關系到設計的安全性、經濟性和可行性。巖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解決和處理建設工程中與巖土介質有關的問題,是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是在復雜的巖土地形地質條件下,搞建筑工程建設,面臨的就是難字,特別是在勘測設計初期,更是困難重重。同時巖土工程勘察的對象是建筑物場地的巖土體,屬自然界長期形成的產物,受區域地質環境、自然條件和人工活動影響較大,其復雜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然而,查明巖土工程區復雜的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是勘測人員的主要任務,也是工程建設項目是否可行的重要基礎工作。如何在復雜的巖土地形地質條件下查明建筑工程區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是地質工作者一直潛心研究的…個重要課題。
1巖土工程勘察取得的進展及熱點
1.1取得的進展
回顧我國推行巖土工程的十多年來,已經取得的巨大進展表現在以lF幾方面:
(1)我國已經能夠解決技術要求高嚴、地質條件復雜的巖土工程問題。相應的規范、規程的編制,標志著我國這方面已經積累的經驗達到的水平。
(2)勘察工作已從單一的鉆探、取樣、試驗、提報告模式發展為多種測試手段、綜合評價的模式。多功能靜力觸探、超重型動力觸探、預鉆式和白鉆式旁壓試驗、螺旋板載荷試驗、孔隙水壓力測試、波速試驗等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大提高了地基評價的水平。室內土工試驗中高壓固結試驗和三軸壓縮(剪切)試驗的普遍應用,使土力學理論更進一步應用到勘察生產實踐中。另外,土的動力性質的試驗也曰益增多;樁的動力測試已經列入有關規范、規程和手冊中;表面波速法也開始在工程中得到應用;巖土測試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