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瘡腎炎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1 16:07: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狼瘡腎炎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狼瘡腎炎治療進展探究論文

【摘要】從病因病機、臨床治療等方面對近年來中醫藥治療狼瘡腎炎的進展進行了綜述,著重在臨床治療上,從分期治療、分型治療、中成藥的應用、固定方治療四方面進行了綜述,并提出存在的問題及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狼瘡腎炎中醫藥治療

狼瘡腎炎(Lupusnephritis,LN)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累及腎臟引起的一種免疫復合物性腎炎。在SLE患者中,70%有明顯的腎損害,腎組織檢查光學顯微鏡下顯示90%的患者有腎損害。結合免疫熒光和電子顯微鏡檢,則100%累及腎臟,在我國腎活檢病例中占繼發性腎臟病之首位[1]。而約20%的患者可在5年內發展為終末期腎病。隨著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對LN發病機制的深入認識,激素、環磷酰胺、環孢素、霉酚酸酯、來氟米特、硫唑嘌呤等藥物的應用及血漿置換、干細胞移植等療法的開展,LN的治療取得了長足性進展,但仍存在療效不一、價格昂貴、毒副作用大、臨床難以普及、停藥后復發率高等弊端和不足。近年來,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在防治LN方面取得較好的療效。筆者就中醫藥治療LN的臨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病因病機

中醫學雖無LN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于“陰陽毒”“紅蝴蝶瘡”“日曬瘡”“水腫”“虛勞”等范疇。中醫學認為,LN的發生是由人體先天稟賦不足,陰陽氣血失調,加之毒邪侵入,導致毒邪內蘊于腎,血脈凝滯而致。故本病以肝腎虧虛為本,熱毒瘀結為標,本虛標實的癥狀貫穿疾病的始終。葉任高等[2]認為,LN的發病基礎是腎虛,熱毒內侵是發病的誘因,熱毒內蘊、瘀血停滯是貫穿疾病始終的特征性病機,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孟如認為,LN的病因多與感受邪毒有關,熱毒為患是關鍵,熱毒傷陰可致陰虛火旺。在內則素體陰虛,易感邪熱。虛熱與實火,兩熱相加,同氣相求,肆虐不已,戕害臟腑,損傷氣血[3]。錢桐蓀認為,LN以陰虛為本,由陰虛而致內熱,熱阻脈絡。因此,在治療中均加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4]。陳以平[5]認為,LN的形成有內外兩方面因素,內因多為稟賦不足,或飲食起居失調,或七情過用,勞倦過度以及經孕產乳耗傷陰血等,導致五臟陰精受損;外因為熱毒侵襲,如烈日曝曬或服食毒熱之品(如藥物)等。其中以腎為本病的病變中心,而以腎陰虧虛,熱毒熾盛為病機關鍵。

2臨床治療

查看全文

狼瘡腎炎治療分析論文

1病因病機

中醫學雖無LN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于“陰陽毒”“紅蝴蝶瘡”“日曬瘡”“水腫”“虛勞”等范疇。中醫學認為,LN的發生是由人體先天稟賦不足,陰陽氣血失調,加之毒邪侵入,導致毒邪內蘊于腎,血脈凝滯而致。故本病以肝腎虧虛為本,熱毒瘀結為標,本虛標實的癥狀貫穿疾病的始終。葉任高等[2]認為,LN的發病基礎是腎虛,熱毒內侵是發病的誘因,熱毒內蘊、瘀血停滯是貫穿疾病始終的特征性病機,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孟如認為,LN的病因多與感受邪毒有關,熱毒為患是關鍵,熱毒傷陰可致陰虛火旺。在內則素體陰虛,易感邪熱。虛熱與實火,兩熱相加,同氣相求,肆虐不已,戕害臟腑,損傷氣血[3]。錢桐蓀認為,LN以陰虛為本,由陰虛而致內熱,熱阻脈絡。因此,在治療中均加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4]。陳以平[5]認為,LN的形成有內外兩方面因素,內因多為稟賦不足,或飲食起居失調,或七情過用,勞倦過度以及經孕產乳耗傷陰血等,導致五臟陰精受損;外因為熱毒侵襲,如烈日曝曬或服食毒熱之品(如藥物)等。其中以腎為本病的病變中心,而以腎陰虧虛,熱毒熾盛為病機關鍵。

2臨床治療

2.1分期治療

將LN分急性活動期和緩解期加以治療,急性活動期宜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或清熱解毒,兼顧養陰;緩解期以虛為本,肝腎陰虛、氣陰兩虛多見,重在培補元陽元陰或益氣養陰,扶正祛邪。史偉等[6]認為潑尼松首始治療階段分為三型:陰虛火旺型、熱毒壅盛型、瘀血內停型,分別采用養陰清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潑尼松減量治療階段為肺腎陽氣虧虛和氣虛血淤兩型,分別以補益肺腎之陽氣為主,佐以活血化瘀;激素維持量階段辨證為腎陽不足、陰精虧虛,治宜溫腎助陽、滋陰填精。在治療過程中,始終加入活血化淤之品。經過1~2年治療,36例患者中狼瘡停止活動28例。結果表明中醫藥具有減輕西藥副作用,改善自覺癥狀,增加療效,調整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復發率的優點。陳秋月[7]將54例LN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28例,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對照組26例單用激素加環磷酰胺治療。臨床表現有SLE病情活動癥狀、屬急性期者,辨證多為熱毒熾盛,治以清熱解毒,涼血養陰,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病情緩解,激素減量階段,患者多表現為肝腎陰虛,治以滋陰活血為主,方用六味地黃丸合二至丸加減。表現為脾腎陽虛者,多見于LN慢性期、病程較長的患者,而且對激素不敏感,治以溫補脾腎為主,結果治療組的完全緩解率、總有效率、平均緩解時間、復發率、毒副作用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伍強等[8]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其本虛為肝腎陰虛,在不同階段可夾水濕、熱毒、淤血等標實之象。熱毒內蘊、淤血阻滯是本病的特征,并貫穿疾病的始終,故在治療中以清熱解毒利濕、活血化瘀為治療基礎,辨證用藥,隨證加減。LN急性期以熱毒熾盛為主,應著重涼血化淤、清熱解毒,方用牛角地黃湯或清瘟敗毒飲加減;處于相對緩解期時表現為肝腎陰虛,所以在滋養腎陰基礎上,配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法,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大量激素所導致的陰虛火旺,可加滋養腎陰中藥;而在激素撤減時,可增加溫腎補氣中藥,以防止反跳和激素撤減綜合征。朱辟疆[9]認為LN活動期及應用大劑量激素期間,中醫證型主要為熱毒熾盛,陰虛內熱兩型,前者常用清瘟敗毒散合犀角地黃湯化裁,后者用知柏地黃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緩解期及激素減量期,臨床證候以肝腎陰虛及氣陰兩虛兩型多見,前者常用六味地黃丸合二至丸化裁,后者用參芪地黃湯或六味地黃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穩定期及激素少量維持期,中醫證型為脾腎氣虛及氣陰兩虛兩型,常用金匱腎氣丸合四君子湯化裁并適當加上仙靈脾、肉蓯蓉等補腎藥以興奮腎上腺皮質功能。

2.2分型治療

查看全文

狼瘡性腎炎臨床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狼瘡性腎炎(LN)并發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與臨床、病理的關系。方法收集我科住院治療的LN109例,進行醫院感染因素分析。結果LN醫院感染部位常見于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膚軟組織和消化道,分離菌株以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為主;LN醫院感染率為60.6%,病情惡化的13例中12例并發感染,其中6例直接死于嚴重感染;LN臨床活動、病理類型呈Ⅲ、Ⅳ型者醫院感染率較高,尿蛋白、血白蛋白和腎功能與醫院感染顯著相關(P<0.01);LN激素應用時間、住院時間亦與醫院感染顯著相關(P<0.01);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劑治療,感染率較單用激素明顯增高(P<0.01),而常規量激素聯合環磷酰胺間歇沖擊治療,較大劑量激素聯合環磷酰胺沖擊治療,醫院感染率明顯下降(P<0.05)。結論LN醫院感染率高達60.6%,這與狼瘡臨床、病理活動,長期大量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及長期住院密切相關。

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最常累及的病變,SLE的預后與腎臟受累的程度和并發感染的程度密切相關。LN免疫功能紊亂,大量丟失蛋白及腎功能惡化,加之長期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其感染率明顯增高,嚴重影響了SLE的預后。為此,作者對近年來我科收治的109例LN,就其臨床、病理與醫院感染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我科1985年5月~1998年10月間住院的LN患者109例,男13例,女96例,年齡12~60歲,平均31歲,住院時間25~310d,平均58d。66例并發感染,均符合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1]。

1.2臨床分型根據葉任高等的分型[2],略加修改。尿檢異常型:輕~中度蛋白尿或(和)血尿;急性腎炎綜合征型:起病急,血尿和蛋白尿,常伴高血壓、腎功能損害;急進型腎炎綜合征型:起病急,少尿甚至無尿,血尿、蛋白尿,進行性貧血和腎功能惡化;腎病綜合征型: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癥,高度浮腫;腎炎-腎病綜合征型:表現為持續大量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壓、貧血及腎功能損害;終末期尿毒癥。

1.3病理分型根據WHO制定的LN分型標準,共6型。Ⅰ型:輕微病變,本組無此類型;Ⅱ型:系膜增生型;Ⅲ型:局灶節段增生型;Ⅳ型:彌漫增生型;Ⅴ型:膜型;Ⅵ型:腎小球硬化型。本組92例行腎活檢病理,腎組織送光鏡、免疫酶,部分送電鏡檢查。

查看全文

35年狼瘡性腎炎臨床與基礎研究

摘要本研究在國內首次發現異常增高的循環白介素-6可導致狼瘡性全身性病理損

害;白介素-6異常增高在狼瘡性小管間質損害過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白介素-

6及其信息傳遞中的GP130,JunB基因異常表達參與了彌漫性增生性狼瘡性腎炎(LN)

分子發病過程,并率先發現丹參通過增強c-myc蛋白高水平表達而誘導細胞凋亡,

從而對人腎成纖維細胞增殖產生抑制作用。在國內外首次證實巨噬細胞在LN的病人

腎臟局部增殖,且和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首次發現白介素受體(sIL-2R)和FLC

查看全文

狼瘡腎炎中醫藥治療研究論文

【摘要】從病因病機、臨床治療等方面對近年來中醫藥治療狼瘡腎炎的進展進行了綜述,著重在臨床治療上,從分期治療、分型治療、中成藥的應用、固定方治療四方面進行了綜述,并提出存在的問題及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狼瘡腎炎中醫藥治療

狼瘡腎炎(Lupusnephritis,LN)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累及腎臟引起的一種免疫復合物性腎炎。在SLE患者中,70%有明顯的腎損害,腎組織檢查光學顯微鏡下顯示90%的患者有腎損害。結合免疫熒光和電子顯微鏡檢,則100%累及腎臟,在我國腎活檢病例中占繼發性腎臟病之首位[1]。而約20%的患者可在5年內發展為終末期腎病。隨著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對LN發病機制的深入認識,激素、環磷酰胺、環孢素、霉酚酸酯、來氟米特、硫唑嘌呤等藥物的應用及血漿置換、干細胞移植等療法的開展,LN的治療取得了長足性進展,但仍存在療效不一、價格昂貴、毒副作用大、臨床難以普及、停藥后復發率高等弊端和不足。近年來,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在防治LN方面取得較好的療效。筆者就中醫藥治療LN的臨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病因病機

中醫學雖無LN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于“陰陽毒”“紅蝴蝶瘡”“日曬瘡”“水腫”“虛勞”等范疇。中醫學認為,LN的發生是由人體先天稟賦不足,陰陽氣血失調,加之毒邪侵入,導致毒邪內蘊于腎,血脈凝滯而致。故本病以肝腎虧虛為本,熱毒瘀結為標,本虛標實的癥狀貫穿疾病的始終。葉任高等[2]認為,LN的發病基礎是腎虛,熱毒內侵是發病的誘因,熱毒內蘊、瘀血停滯是貫穿疾病始終的特征性病機,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孟如認為,LN的病因多與感受邪毒有關,熱毒為患是關鍵,熱毒傷陰可致陰虛火旺。在內則素體陰虛,易感邪熱。虛熱與實火,兩熱相加,同氣相求,肆虐不已,戕害臟腑,損傷氣血[3]。錢桐蓀認為,LN以陰虛為本,由陰虛而致內熱,熱阻脈絡。因此,在治療中均加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4]。陳以平[5]認為,LN的形成有內外兩方面因素,內因多為稟賦不足,或飲食起居失調,或七情過用,勞倦過度以及經孕產乳耗傷陰血等,導致五臟陰精受損;外因為熱毒侵襲,如烈日曝曬或服食毒熱之品(如藥物)等。其中以腎為本病的病變中心,而以腎陰虧虛,熱毒熾盛為病機關鍵。

2臨床治療

查看全文

狼瘡性腎炎并發醫院感染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狼瘡性腎炎(LN)并發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與臨床、病理的關系。方法收集我科住院治療的LN109例,進行醫院感染因素分析。結果LN醫院感染部位常見于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膚軟組織和消化道,分離菌株以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為主;LN醫院感染率為60.6%,病情惡化的13例中12例并發感染,其中6例直接死于嚴重感染;LN臨床活動、病理類型呈Ⅲ、Ⅳ型者醫院感染率較高,尿蛋白、血白蛋白和腎功能與醫院感染顯著相關(P<0.01);LN激素應用時間、住院時間亦與醫院感染顯著相關(P<0.01);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劑治療,感染率較單用激素明顯增高(P<0.01),而常規量激素聯合環磷酰胺間歇沖擊治療論文,較大劑量激素聯合環磷酰胺沖擊治療,醫院感染率明顯下降(P<0.05)。結論LN醫院感染率高達60.6%,這與狼瘡臨床、病理活動,長期大量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及長期住院密切相關。

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最常累及的病變,SLE的預后與腎臟受累的程度和并發感染的程度密切相關。LN免疫功能紊亂,大量丟失蛋白及腎功能惡化,加之長期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其感染率明顯增高,嚴重影響了SLE的預后。為此,作者對近年來我科收治的109例LN,就其臨床、病理與醫院感染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我科1985年5月~1998年10月間住院的LN患者109例,男13例,女96例,年齡12~60歲,平均31歲,住院時間25~310d,平均58d。66例并發感染,均符合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1]。

1.2臨床分型根據葉任高等的分型[2],略加修改。尿檢異常型:輕~中度蛋白尿或(和)血尿;急性腎炎綜合征型:起病急,血尿和蛋白尿,常伴高血壓、腎功能損害;急進型腎炎綜合征型:起病急,少尿甚至無尿,血尿、蛋白尿,進行性貧血和腎功能惡化;腎病綜合征型: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癥,高度浮腫;腎炎-腎病綜合征型:表現為持續大量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壓、貧血及腎功能損害;終末期尿毒癥。

1.3病理分型根據WHO制定的LN分型標準,共6型。Ⅰ型:輕微病變,本組無此類型;Ⅱ型:系膜增生型;Ⅲ型:局灶節段增生型;Ⅳ型:彌漫增生型;Ⅴ型:膜型;Ⅵ型:腎小球硬化型。本組92例行腎活檢病理,腎組織送光鏡、免疫酶,部分送電鏡檢查。

查看全文

妊娠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分型的臨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不同分型合并妊娠的臨床特點、治療和妊娠結局。方法回顧分析19例SLE腎炎型和皮損關節型患者合并妊娠的臨床資料。結果11例腎炎型患者中有8例病情惡化,5例發生妊娠高血壓疾病。8例皮損關節型中有2例病情惡化,1例發生妊娠高血壓疾病;19例患者中腎炎型有1例流產和1例胎死宮內,余17例順利產下胎兒,母嬰平安。結論SLE腎炎型患者妊娠較皮損關節型患者妊娠更易導致病情惡化和發生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丟失率增高。

【關鍵詞】妊娠;系統性紅斑狼瘡;皮損關節型;腎炎型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累及多器官、多系統、具有多種自身抗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于生育年齡女性。妊娠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相互影響,妊娠可致SLE病情惡化,以腎炎型為重。筆者回顧分析19例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合并妊娠病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所有資料來源于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例SLE腎炎型及皮損關節型合并妊娠病例,全部病例按美國類風濕學會1982年修訂的SLE診斷標準在妊娠前確診。年齡20~35歲,平均25.5歲;病程1~15年,平均4.3年。其中腎炎型11例,皮損關節型8例。

1.2妊娠的時機及條件[1]一般認為SLE患者允許妊娠的條件是:(1)妊娠時疾病緩解>5~6個月。(2)腎功穩定,血清肌酐清除率≥50ml/min,尿蛋白<3.08g/24h,血清補體正常;(3)不伴有心內膜炎、心肌炎或心衰,腎小球腎炎或腎病綜合征無進展及腎衰;(4)強的松維持量每日少于7.5mg/d;(5)未使用免疫抑制劑。

查看全文

妊娠紅斑狼瘡分型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不同分型合并妊娠的臨床特點、治療和妊娠結局。方法回顧分析19例SLE腎炎型和皮損關節型患者合并妊娠的臨床資料。結果11例腎炎型患者中有8例病情惡化,5例發生妊娠高血壓疾病。8例皮損關節型中有2例病情惡化,1例發生妊娠高血壓疾病;19例患者中腎炎型有1例流產和1例胎死宮內,余17例順利產下胎兒,母嬰平安。結論SLE腎炎型患者妊娠較皮損關節型患者妊娠更易導致病情惡化和發生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丟失率增高。

【關鍵詞】妊娠;系統性紅斑狼瘡;皮損關節型;腎炎型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累及多器官、多系統、具有多種自身抗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于生育年齡女性。妊娠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相互影響,妊娠可致SLE病情惡化,以腎炎型為重。筆者回顧分析19例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合并妊娠病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所有資料來源于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例SLE腎炎型及皮損關節型合并妊娠病例,全部病例按美國類風濕學會1982年修訂的SLE診斷標準在妊娠前確診。年齡20~35歲,平均25.5歲;病程1~15年,平均4.3年。其中腎炎型11例,皮損關節型8例。

1.2妊娠的時機及條件[1]一般認為SLE患者允許妊娠的條件是:(1)妊娠時疾病緩解>5~6個月。(2)腎功穩定,血清肌酐清除率≥50ml/min,尿蛋白<3.08g/24h,血清補體正常;(3)不伴有心內膜炎、心肌炎或心衰,腎小球腎炎或腎病綜合征無進展及腎衰;(4)強的松維持量每日少于7.5mg/d;(5)未使用免疫抑制劑。

查看全文

白花蛇舌草研究論文

【摘要】白花蛇舌草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作用的中藥,可用于治療腫瘤、各種炎癥、皮膚病等多種疾病。近年對其研究頗多,本文就近年來白花蛇舌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為其更深入的研究和應用提供依據。

【關鍵詞】白花蛇舌草;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

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甲猛草、舌針草、白花十字草等,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Willd.[Oldenlandiadiffusa(Willd.)Roxb.]的帶根全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云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均有生長,夏秋采集,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其性寒、味甘,歸心、肝、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解毒散結等功效。內服用于肺熱咳喘、咽喉腫痛、水腫、熱淋、腸癰痢疾、濕熱黃疸、癌腫等,外用治瘡癤癰腫,毒蛇咬傷[1~3]。為民間常用中草藥。

白花蛇舌草的化學成分主要有蒽醌類、萜類、黃酮類、甾醇類、烷烴類、有機酸類、多糖類、香豆精類和生物堿類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白花蛇舌草具有調節免疫活性、抗化學誘變、抗腫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近年來對該藥物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以及臨床應用做了大量工作,研究日趨深入。現將其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化學成分

1.1蒽醌類為2-甲基-3-羥基蒽醌(2-methy-3-hydr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甲氧基蒽醌(2-methy-3-meth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羥基-4-甲氧基蒽醌(2-methy-3-hydro-4-methoxyanthraquinone)、2,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2,3-dimethoxy-6-methyanthraquinone)[4,5]。

查看全文

完善腎內科患者生存質量效果評論

腎內科患者存在其特有的特點,如腎臟周圍局部癥狀體征、尿液異常等,患者也因其疾病的這些特點而受到極為不利的影響,具體表現在生理、心理等多個方面,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護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本研究就循證護理模式在改善腎內科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腎內科進行治療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組)和觀察組(循證護理模式組)各4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l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51.34-5.1)歲,病程1.5一14.5個月,平均病程(9.8±2.1)個月,疾病種類:腎病綜合征16例,狼瘡性腎炎10例,腎功能衰竭lO例,腎小球腎炎6例,其他3例。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30-67歲,平均年齡(50.8-t-5.4)歲。病程1.5—15.0個月,平均病程(9.6±2.2)個月,疾病種類:腎病綜合征15例,狼瘡性腎炎11例,腎功能衰竭10例,腎小球腎炎5例,其他4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疾病分類方面進行比較,P>0.05,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方法。2組患者在同種疾病的治療方案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包括給予患者飲食、治療、體位、休息、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等多方面的護理,主要為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充分給予治療配合方面的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護理,雖然同種疾病有其共有的特點,但是每位患者的疾病卻也具有其特點,因此,針對每位患者的疾病特點制訂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制訂護理程序的方法為根據每位患者的疾病及其自身的特點進行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結果采用查閱取證的方式進行護理細節的制訂,查閱的資料主要為,來自各大權威醫學數據庫及以往成功的護理經驗資料,包括飲食、治療、心理疏導等多方面的護理細節均采用此種方式進行制訂及實施,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同時這種針對每位患者查證制訂針對性護理措施的方式也使患者感受到重視,從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觀察指標。對2組患者采用sF一36進行生存質量的評估。sF-36評分涉及患者生存質量的生理和心理兩大方面的評分,主要包括8個維度,分別為角色狀態、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健康狀態、活力、疼痛及總體健康狀況,每個方面的總分均為0~100分,除“疼痛”外,分值越高表示評估項目狀態越好,反之則越差【2J。

4.數據處理。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3.0進行相應的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互土s表示,采用t檢驗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