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食品安全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08:07: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食品安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思考
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農村食品市場日益繁榮活躍起來,各種農村食雜店、小超市、小集貿市場、小加工作坊猶如一夜春風來,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繁榮。在極大方便廣大農民群眾飲食需求的同時,一些不容忽視的食品安全隱患也充分暴露出來,嚴重威脅著農民的身體和生命安全,成為黨和政府以及社會關注的焦點。強化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已成為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刻不容緩任務,就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結合食品藥品監管實際,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農村食品市場現狀
為進一步摸清農村食品市場現狀,我們利用一個月時間,先后深入我市17個鄉(鎮)和42個行政村進行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和調研,在農村我們發現食品市場仍然存在“三多三少”現象。“三多”:一是“三無”食品多。在農村,商店及小賣部是農民主要生活用品的來源地,這些占據農村食品流通環節主流的小賣部雖然經營地點不同,但其所售的商品都大同小異。他們的進貨渠道基本是相同的,大都選擇一些價格便宜而且送貨上門的貨,而其中有很多食品是那些在城市中失去市場的劣質、將要過期“三無”食品,尤其是針對兒童消費群體的桔子水、餅干、方便面、棒冰等許多小食品隨處可見。這些食品有的加入色素、防腐劑和甜味劑等添加劑,做工簡單,衛生指標嚴重超標,極大地危害農民的身心健康。二是衛生環境不合格的食品企業多。在農村,農民食品安全意識普遍較差,農村食品企業業主管理意識不強,缺乏必要的衛生改造資金,在經濟效益不景氣的前提下,農村食品企業往往只注重經濟效益,不愿投入資金改造食品企業環境,造成農村食品企業衛生環境較差,尤其是小型食品生產加工廠,小食雜店和小餐館衛生環境令人擔憂,這些食品企業由于規模小,市場占有率低,有的食品企業屬季節性開工開業企業,小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廠房和居住區不分;食雜店商品、食品混放與生活用品存放不分,小餐飲企業無消毒滅菌設備,居住區與消費區不分,餐飲區和灶房不分;極易使生產、經營和消費的食品產生二次污染,造成新的污染源。三是食品安全知識匱乏的農民多。
在農村,由于受傳統的自給自足生產生活方式影響,除一些必須的生活用品外,農民關注食品安全的并不多,部分農民不了解食品安全知識。農村人買食品往往只看重價格,忽略質量,更很少有人考慮食品安全等因素,對買到的食品一般很少有人注意食品的商標、廠名、廠址,甚至生產日期等內容,部分農民抱有“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心理,即使吃出了問題也很少有人通過法律渠道進行維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假劣食品在農村的泛濫。“三少”:一是食品企業從業人員擁有健康證的少。在調研中,我們隨機對農村餐飲企業從業人員進行健康證抽查,發現農村一些餐飲企業從業人員根本拿不出健康證。尤其是直接接觸食品的從業人員健康證也很少,一旦這些人患有傳染病,就餐的農民將成為直接的受害者。制約健康證辦理和發放的主要因素是:農村尤其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給農民到衛生防疫部門體檢造成不便,加之農村的經濟狀況不好,農民獲得健康證檢查又需一定費用,農民不愿意辦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的辦理。二是職能監管部門監管頻次少。在農村除工商部門在基層有工商所外,衛生部門在農村有兼職的防疫大夫外,其余的食品安全職能部門在鄉(鎮)級基本沒有人員和機構。在目前監管體制下,多數職能部門由于農村監管成本高等諸多原因,使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督檢查次數遠遠少于城市的監管次數。三是農村食品安全知識宣傳的少。農村是最大的食品市場,農民是弱勢群體,農村一旦出現了食品安全事故,后果將十分嚴重。雖然各職能部門結合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在農村進行了階段性的宣傳,但總體看,農村食品安全宣傳工作的力度較小、覆蓋面不足,還未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宣傳氛圍。
二、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
“民以食為天”,目前我國的國情是農民占多數,農村仍是最大的食品市場,保證農民飲食安全對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和實現農村的全面奔小康有著重要而現實的意義,是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踐行“三個代表”的直接體現,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論農村自辦宴席食品安全
在農村,家庭遇有喜事或喪事舉辦家庭宴會是千百年沿襲的傳統,其中以自辦宴席的形式為主,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家庭舉辦的宴席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頻繁,農村自辦宴席的食品安全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農村自辦宴席的食品安全管理是
食物中毒防治的重要環節,但由于目前法律的局限性,該項工作一直未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使得目前農村自辦宴席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如何對其進行規范的管理,避免發生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已迫在眉睫。
為強化對農村家庭宴席的食品安全管理,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筆者針對當前農村自辦宴席食品安全的隱患問題和防治策略談談一些體會和建議。
一、農村自辦家宴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前,農村自辦家宴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條件簡陋,一般都是在空場上臨時搭個棚子,條件簡陋,衛生設施不全,餐飲具不消毒,且無安全場所保存成品。二是掌勺廚師大多為當地的民間廚師,沒有經過健康體檢,有無傳染病不得而知;三是大多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缺乏食品衛生安全常識和法律意識,食品加工操作不規范,菜肴衛生質量不符合要求。四是用餐群體龐大復雜,其攜帶病源傳播的可能性極大。五是自辦宴席屬非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為衛生監督盲區,食品衛生安全無法得到有效監督。看似普通的農村宴席,存在著極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已成為食源性疾病的“罪魁禍首”。
二、農村自辦家宴常見的食源性疾病感染形式和種類
農村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是全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質量及安全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尤其在農村,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食品安全的隱患多,令人堪憂,存在的問題與形勢較為嚴峻。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源頭難監管,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污染嚴重
1、化肥農藥使用“遍地開花”。我國是世界上化肥、農藥施用量最大的國家,光氮肥的使用每年均達2500-3000萬噸、農藥130多萬噸,兩者的單位面積使用量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而且農藥的使用以有機磷殺蟲劑占主導。可以說從山上的珍果特產到地頭蔬菜無處不滲透著化肥農藥的使用及殘留,取代了過去的農家肥無機肥使用。
2、各種化學劑超量使用。如現在農村從水稻浸種到耕作除草、瓜果催熟到養殖的魚蝦及貯藏運輸保管等,也無不存在著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保鮮劑、調節劑及含雌激素藥品等各種化學物品的超量使用。通過幾年來全國幾次抽樣檢測,瓜菜中的農藥重金屬、亞硝酸鹽等均大大超標,大量含農藥殘留、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成為人們的盤中餐。
(二)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環節監管難,食源性疾病乃是危害大眾健康重要因素
農村食品安全整治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企事業單位:
為切實加強全區農村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食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認真開展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見》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經區政府研究,決定從現在開始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為期4個月的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整治,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明確目標,高度重視并切實抓好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整治
(一)充分認識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農村食品安全工作,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意義重大。區委、區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農村食品安全工作,將其作為“三農”和維穩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健全領導機制,完善監管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部署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全區農村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是,我區農村食品安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假冒偽劣食品仍然屢禁不止,尤其是在食品批發市場、小賣部、學校周邊的小商販,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現象依然存在,嚴重威脅著農村居民特別是青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
二是農村食品生產加工低、小、散問題比較突出,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偏低,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時有發生。
農村食品安全整治方案
一、整治工作目標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原則,針對當前我縣農村地區無證生產經營食品、銷售過期變質食品、銷售“五無”食品等現象屢禁不絕的突出問題,認真排查風險隱患,加大整治力度,引導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規范其經營行為,嚴查經營食品違法案件。通過追源頭、查流向、端窩點、堵渠道等方法,有效遏制“五無”、無證生產經營、過期變質等食品在農村地區的蔓延,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凈化農村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助推農村食品生產經營模式和整體水平上檔升級,為探索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打好前戰。
二、整治時間
2018年6月下旬至10月底
三、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內容
根據排查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繼續鞏固農村校園及其周邊“五毛”食品安全整治,不斷加大對劣質“五毛”食品的排查和監督抽檢力度。對反復出現的問題、多次出現的同類個案,要強化風險意識,認真對待、深入排查、客觀分析、系統研判,對臨街沿公路銷售牦牛肉的商販要加強備案登記管理,督促食品攤販經營者在其攤位明顯位置懸掛登記卡和健康證明,其中可能成為區域性風險隱患的,要在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的統一監督管理下,按照屬地管理工作原則,及時制止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切實消除隱患。
農村食品安全創建工作方案
為推動我縣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工作健康發展,提升農村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保障廣大農村消費者食品消費安全,促進食品經營者誠信規范經營,按照省局2009年六項重點工作及州局網格化管理的要求,的工作部署,縣工商局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活動,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把農村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健全工商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積極探索和推進“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設,不斷擴大“兩項制度”覆蓋面,努力提高農村食品經營者規范經營水平,切實保障農村食品市場消費安全。
二、工作目標
分局、所要按照縣局制訂的“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條件及工作方案,結合本地實際,制訂本轄區“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培育目標和具體措施,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每個行政村至少建立一家“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總體目標,各分局、所培育每年創建不少于8個以上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工作目標。
三、創建條件
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為指導和規范全區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指導規范>的通知》(政辦發〔2021〕43號)文件精神,制定了《區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并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底線意識
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是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局,事關社會和諧穩定。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集體聚餐具有量大、面廣、用餐人數眾多、部分聚餐為應急性活動等特點,且舉辦者和承辦者食品安全意識不強、加工制作人員流動性大、聚餐場所環境較差、設施設備簡陋、加工操作不規范等食品安全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徹底扭轉,致使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較高。強化對農村集體聚餐的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對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進一步提高對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的思想認識和指導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農村集體聚餐的食品安全底線。
二、落實屬地責任,強化風險防控
各鄉鎮(街道)對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負總責,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結合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屬地實際,出臺本轄區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強化對農村集體聚餐的食品安全管理;要厘清工作職責,完善工作制度,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工作要求;要確定行政區域內農村集體聚餐報告、登記的范圍、內容、時限等要求;要對農村集體聚餐進行綜合治理,有效利用農村現有的各種場所,推動農村集體聚餐進入固定場所經營,并持續改善經營環境和條件;要充分發揮鄉鎮政府、街道食品安全辦、村民委員會、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的能動作用,推動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置、責任落地,實現對農村集體聚餐等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全覆蓋。
三、強化主體責任,開展示范創建
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創建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聯系點為切入點,加強農村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指導和監督農村食品經營主體自律經營,強化經營者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擴大農村消費,促進農村經濟和諧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創建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聯系點活動,發揮誠信經營主體的示范作用,進一步提高我市農村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水平,到今年_月底前在鄉鎮建成一批創建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聯系點,____年底前在行政村建成一批創建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聯系點。
三、組織領導
全市系統創建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聯系點工作,由市局流通環節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并決定由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黨組成員、副局長××任副組長,消保科、市場分局、辦公室、法規科、財基科、人教科、商廣科、企監科、外資科、公平交易分局、企業注冊分局、監察室、信息中心、消委辦、市個私協會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機構。工作機構辦公室設在消保科,負責具體創建工作,××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農村集體聚餐及食品安全整治方案
針對我縣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等地,在餐飲服務單位以外場所舉辦的各類群體性聚餐活動,以及部分農村及城鄉結合部餐飲單位證照不全、衛生環境相對較差的實際情況,為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止因加工制作不規范等原因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發生,有效防控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根據有關通知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及時間安排
通過專項整治,加強對農村集體聚餐的管理,強化屬地監管責任和開辦者主體責任落實,努力將農村餐飲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有效預防群體性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整治時間為5月-11月底,集中整治時間不少于1個月。為明年常態化做基礎。
二、農村集體聚餐管理具體措施
農村集體聚餐的舉辦者和承辦者對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負責。應當自覺履行農村集體聚餐報告義務,及時、如實報告集體聚餐基本情況,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主動接受、積極配合食品安全指導,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集體聚餐食品安全。
正直肺炎疫情期間,為更好的保障坐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聚餐舉辦者負責對就餐人員測體溫、掃健康碼或登記身份信息。
農村食品安全工作方案
為加強農村食品市場監管,進一步推進和深化2009年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工作,切實構建農村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長效機制。××縣工商局按照省、州工商局創建“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十七大構建和諧社會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部署,進一步鞏固、深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成果,不斷擴大“兩項制度”覆蓋面,努力提高農村食品經營者規范經營水平,切實保障農村食品市場消費安全。通過樹立典型,示范帶動,促進農村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促進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的進一步落實,切實保障農村廣大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
二、工作目的
在2008年開展創建鄉鎮食品安全示范店基礎上,通過從行政村選取一批管理規范、誠信經營、商品合格率較高,政府、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滿意,影響力大和示范性較強的農村食品經營單位,創建命名為“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并予以公示,督促其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規范經營行為,強化誠信經營、文明服務的能力,提升綜合管理水平,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并加大監管與幫扶力度,以推動農村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維護農村食品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證人民群眾安全放心消費,促進農村商品經營者誠信規范經營。
三、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