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質量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0 21:02: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商品質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商行局商品質量監測工作計劃
為了解和掌握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商品質量監管,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家工商總局《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市局《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快速檢測工作管理規定》和《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快速檢測工作制度》,制定20*年商品質量監測工作計劃。
一、監(檢)測場所
西安市轄區內的超市、商場、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專業市場及賓館飯店、酒店和大型休閑娛樂場所等。
二、監(檢)測的商品品種
商品質量監測的商品品種有:
食品類: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豆制品、水發產品、罐頭、蜜餞、裱花蛋糕、餅干、調味品、醬油、醋、茶葉、紅酒、啤酒;湯圓(元宵)、粽子、綠豆糕、月餅;兒童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果凍、奶粉;冷凍飲品、碳酸飲料、含乳飲料、液體乳等。
商品質量整治方案
為做好全市商品質量整頓工作,切實解決市場商品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提升商品質量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把市場商品質量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治理整頓與振興產業相結合,集中整治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依法整頓,進一步提升全市商品質量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消費安全。
(二)工作目標。用3個月時間(4月1日至6月30日)進行集中整頓,規范一批市場主體準入行為,查處一批商品質量違法行為,監督一批市場主體健全落實經營自律行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偽劣典型案例;全面加強商品質量監測檢驗力度,構建全市食品安全和商品質量檢驗檢測協調統一的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食品安全和商品質量監管基礎工作;全面加強各種涉及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商品的全過程監管,使商品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動商品質量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履責、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商品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和局面,切實把我市商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整頓重點
此次專項整頓要突出重點,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務求實效。以枝江城區、鎮街道集鎮所在地、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無證照經營、制售假冒偽劣、銷售過期變質食品等質量違法、不履行經營主體自律責任行為為重點內容,以食品(奶制品、糧食制品、調味品、食用油、食用鮮活農產品等)、農資(化肥、農藥、種子、飼料等)以及其他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商品(電線電纜、板材、鋼筋、家用電器、成品油、液化氣等)為重點品種。
商品質量整頓工作方案
為做好全縣商品質量整頓工作,切實解決市場商品質量突出問題,全面提升商品質量水平,推進放心消費縣創建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㈠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把市場商品質量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標本兼治與綜合治理相結合,集中整治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統籌兼顧,重點突出,依法整頓,進一步提升我縣商品質量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消費安全。
㈡工作目標。用3個月時間(月30日至6月30日)進行集中整頓,規范一批市場主體準入行為,查處一批商品質量違法行為,監督一批市場主體健全落實經營自律行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偽劣典型案例;全面加強商品質量監測檢驗力度,構建全縣食品安全和商品質量檢驗檢測協調統一的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食品安全和商品質量監管基礎工作;全面加強各種涉及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商品的全過程監管,使商品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動商品質量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履責、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商品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和局面,切實把我縣商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整頓重點
這次專項整頓要針對重點商品、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來開展。重點商品,是指食品和九類重要商品(家電、兒童玩具、汽車配件、低壓電器、建筑裝飾材料、電線電纜、燃氣器具、化妝品、衛生洗滌用品);重點單位,是指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農貿市場、超市、小食雜店等;重點區域,是指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無照經營、制售假冒偽劣比較突出的地區等。同時要結合食品安全放心消費縣創建工作要求,以食品經營主體資格、食品質量、經營行為和建立經營者自律制度等為重點,加強對食品批發、、運輸、倉儲和超市、個體工商戶等場所和經營者的監督管理。要注重把專項整治與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與推進放心消費縣創建活動、與強化食品安全日常巡查監管、與社會維權網絡建設等相結合,提高專項整治的整體效果。
經濟視角商品質量監管分析論文
在市場經濟中,由于壟斷、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等原因會導致市場機制無法正常運行(即出現市場失靈現象),這為政府干預微觀經濟運行提供了理由。按照現代經濟學的觀點。所謂的政府規制或政府管制(GovemmentRegulation),是指政府相關部門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企業的商品質量、價格及其他經濟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并最終實現某種經濟目標或社會目標。在我國的政府部門,政府規制或政府管制一般被稱為政府監管,本文使用的表述方法為后者。
經濟學中有關商品質量監管的理論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表象到本質的認識深化過程,總結這些理論的演進歷程有助于我們開闊思路,完善商品質量監管制度。
一、信息完全假定下的商品質量與市場機制
在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中,商品質量并不是理論關注的重點。因為信息完全是新古典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定,按此假定,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市場,買方都擁有商品質量的所有信息,包括功用、風險因素等,買賣雙方之間不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由于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商品生產經營者無法通過機會主義行為來掩飾商品質量上的瑕疵,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不會因為信息不完全而被誤導,自然也就不會有使用中或使用后的傷害問題。
由于信息完全的假定消除了企業可能擁有的信息優勢,所以傳統經濟學更加關注在不同的市場類型中,如何通過市場競爭和價格確定來揭示有關商品質量的信息。在新古典經濟學所推崇的完全競爭市場中,商品是均質的,不存在質量上的任何差異,市場均衡水平所確定的價格就是刻畫商品質量高低的唯一信號。而在現實經濟社會更常見的壟斷競爭市場中,新古典經濟學認為,企業為獲得更大的市場會通過廣告主動傳播商品質量差異的信息,同一行業內部商品之間的相似性讓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充分,企業無法隱藏對自己不利的信息,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偏好和收入約束在某個價格水平上與生產經營者實現均衡,而不同的均衡價格水平將對應不同質量的商品。在純粹寡頭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中,企業行為有明顯的市場支配力,價格可能會被企業操縱,產生扭曲。然而,處于市場劣勢的消費者清楚地知道,高價格下商品的質量到底如何,但由于別無選擇,他們只能接受生產經營者制定的高價格。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信息完全的假定下,商品質量更像是一個技術術語,因此被主流經濟學所忽略。從新古典經濟學分析的框架看,該學派實際上是通過價格信號來研究商品質量的。20世紀初微觀經濟學領域出現的不完全競爭理論,也沒有突破新古典經濟學信息完全的假定,因此,它對不完全競爭格局下商品質量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價格信號與市場支配力兩個因素的經濟含義。來源于/
商品質量整頓情況匯報材料
自開展商品質量專項整頓工作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商品質量專項整頓工作的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局工作實際,開展專項整頓,行動迅速、措施給力、成效明顯。現將開展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市商品質量專項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我們及時召開局黨組會進行研究部署,認真制定了商品質量專項整頓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局黨組書記、局長同志任組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李昌明任副組長,為成員的專項整頓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專項整頓的日常工作。組建了由副局長為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專班,明確了工作目標和責任,推動整頓工作有序開展。召開動員大會,組織全局工作人員學習專項整頓的有關要求,提高思想認識,積極參與到整頓工作之中。同時,充分利用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大力宣傳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和商品質量專項整頓的相關情況,引導生產經營者樹立牢固的食品藥品質量責任意識、質量把關自律意識、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意識,引導消費者和廣大群眾樹立科學健康的消費意識,增強自我維權意識,濃厚專項整頓氛圍,全面提高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水平。
二、抓教育培訓,增強從業人員依法管藥意識。針對藥品經營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5月份,我們對全市所有藥品經營企業的負責人和藥品質量管理人員,藥品使用單位的負責藥品質量的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共計190人進行了一次普遍輪訓。此次培訓,我們專門為受訓人員編印了培訓教材,專門購買了培訓用具,專門邀請市同德醫藥零售有限公司的專家進行授課。培訓內容以《省藥品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突出重點,結合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重點環節、店長的有效管理技能和營業員的服務規范進行重點授課。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通過現場提問、現場解答、現場演練、案例釋疑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寓教育于活動之中,豐富學習內容和提高學習效率。在培訓班上,副局長胡耀東同志從法律法規的規定、各級領導的要求、現實狀況的需要等方面闡述了舉辦培訓班的意義,并向參訓人員通報了我市醫藥市場的情況,指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通過培訓,進一步強化了藥品從業人員質量管理和守法意識,促進了從業人員服務水平和業務水平的提高,使藥品質量管理更加規范有序,達到了預期效果。
三、扎實開展藥品質量整頓工作。一是開展藥品日常監督檢查。我們認真落實“雙8”工作制(即80%的人員、80%的時間)和監管全覆蓋的要求,始終堅持全員辦案的方法,建立健全“一把手”負總責,副局長、紀檢組長分片負責,各稽查員直接負責的監管責任機制,實行分片、分點、定人的監管模式,規定對藥品生產企業每季度不少于三次、經營企業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使用單位每半年一次的監督檢查,確保日常監督檢查覆蓋率100%工作目標的實現。二是開展藥品技術監督。在行政監管的同時,突出技術監督,我們通過對往年的藥品抽驗情況進行匯總分類,全面分析轄區內藥品質量,把藥品抽驗重點放在易出現質量問題的品種和涉藥單位,并遵循“先檢查、后抽樣”的原則,在檢查中帶著問題對涉藥單位進行檢查,對質疑藥品進行常規鑒別和初篩,發現異常立即進行抽驗送檢。為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120批次藥品抽驗任務(其中,國家基本藥物目錄40批次),我們制定了2011年藥品抽驗考核工作方案,成立了藥品質量抽驗考核工作專班,對全市所有在用藥品進行抽驗考核。至目前,我們共出動執法人員530人次,監督檢查藥品生產企業2家,藥品經營企業92家,對全市所有醫療機構的在用藥品進行了1次拉網式監督檢查,對12家管理不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路規范》要求的藥品經營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共初篩檢藥品458品規,抽樣送市藥品檢驗所進行檢驗的藥品76批次(其中,國家基本藥物目錄30批次),對一起非藥品冒充藥品的行為進行了行政處罰,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確保在用藥品質量安全,使我市藥品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廣大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得到了根本保障。
流通領域商品質量信息公示意見
為全力打造“平安”,有效預防、及時發現和科學處置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問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消費安全、健康生活,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有關規定,以及《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省流通領域食品質量預警實施方案的復函》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就全區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信息公示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建設“平安”的總體要求,以提高行政能力為抓手,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實施有效監控,排查商品質量安全隱患,及時、快速、有效地處置商品質量引發的安全問題,預防和遏制商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質量問題的危害程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目標
通過實施流通領域商品質量信息公示,及時有效地消除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問題,防止區域性重大商品質量問題的發生,形成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增強經營者的自律意識,增強消費者的監督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商品消費安全的信心和滿意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消費安全。
三、公示內容
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狀況的調查報告
XX市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狀況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一些企業和個人采取種種不正當手段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坑騙、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繼“毒奶粉”之后,各地驚現“毒韭菜”、“毒粉絲”、“毒泡菜”、“蘇丹紅一號”等,由來已久的質量問題,成為現代人“寢食難安”的隱形殺手,直接危及了我國經濟秩序的良好運行。針對當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存在的這些問題,為準確了解和掌握我市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的現狀,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和途徑,進一步促進消費健康有序運行,我局于今年4月及時組織全市工商系統對目前轄區內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存在的問題和消費領域的現狀進行了調查,通過走訪消費者、經營管理者,召開消費者、經營管理者座談會等形式,我們發現我市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特別是農村食品質量還存在許多問題,監管中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并及時研究行之有效的措施,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加強監督和管理,讓廣大消費者用得放心,吃得開心。
一、基本情況
(一)我市轄地有消費人口380萬,各種企業9928戶,個體工商戶58568戶,其中經營商品的企業3809戶,個體工商戶25467戶。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品種數萬余種,僅2004年,消費品零售額就達76.78億元,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面廣、量大、任務煩瑣。
(二)根據國務院對工商等職能部門對商品質量監管職責劃分,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管理、藥監、衛生等相應承擔了商品及服務質量的監管,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的監管國務院從2001年8月劃歸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轄。三年來,我局在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保護生產者、消費者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充分肯定。
一是思想統一,認識到位。全市各區(縣)工商局、分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方針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從講政治的高度加強領導、完善機制、履行職能,積極推進監管職能到位,加強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工作,確保了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
商品質量抽檢經驗交流
今年以來,市工商局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堅持把商品質量監測作為維護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措施來抓,以商品質量抽樣檢測為手段,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抽檢效果,有效地凈化了市場環境。
一、科學制定監測計劃,扎實開展抽檢工作。按照工商總局、省局的商品質量檢驗工作部署,在認真開展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全年4個季度的《抽檢商品明細計劃》,商品種類涉及22個食品大類,14個非食品大類,基本上涵蓋了群眾日常生活、企業正常生產所必需的商品種類,有計劃、按步驟地開展了6個方面的監測工作:一是圍繞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實施監測,包括飲用水、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酒等12個種類;二是圍繞節日及季節性食品實施監測,結合元旦、春節、端午、中秋等重要節日市場執法檢查活動,對茶葉、元宵、粽子、月餅等8個與群眾節日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品種的質量進行了專項抽檢;三是圍繞關系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商品實施監測,抽檢范圍包括汽車輪胎、電動車、建筑材料、電線電纜等7大類商品;四是圍繞群眾投訴舉報比較集中的商品實施監測,抽檢范圍包括成品油、化妝品、熟食制品、服裝、鞋類等8個品種;五是圍繞與農業生產緊密相連的農資產品實施監測,監測范圍包括農藥、化肥、種子、地膜等產品;六是圍繞全市創建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部署實施監測,指導全市16家超市、市場建立健全了檢測設施和設備,在經營單位自檢的基礎上,組織執法人員定期對超市、市場當中城鎮居民消費量較大的辣椒、西紅柿等15個品種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情況進行抽檢。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質量抽檢,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切實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對化解消費矛盾、促進社會穩定、維護我市對外形象產生了積極作用。
二、完善機制強化培訓,確保監測程序規范。為確保抽檢工作科學規范,重點推行3個機制。一是推行檢測報審機制。制定了《市工商局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規定各辦案單位要在每年12月底報送來年的抽檢工作打算,由消??坪褪袌霰O管局遵循點面結合的原則,制訂全系統的年度定向監測計劃,內容包括擬抽檢商品名稱、時間安排、被抽檢的單位名稱、承檢單位等,確保抽檢工作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各執法單位在接到消費投訴確需開展不定向監測時,要事先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抽樣檢測。此外,還定期召開會議調度和通報全系統商品質量監測情況,確保掌握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商品抽檢情況。通過統一部署、統一調度,有效減少多頭抽檢、重復抽檢現象的發生,提高工商執法公信力。二是推行定期培訓機制。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質量抽檢培訓會、問題討論會、法律法規學習會,以會促學,以學促檢。2011年舉辦商品檢測專項培訓會1次,邀請上級局監測方面的專家對基層執法人員進行質量監測法律法規及抽檢操作方面的技術指導2次,有效提高了執法人員的能力,為科學規范開展抽檢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三是推行擇優送檢機制。為保證抽檢結果的正確率、權威性和可信度,去年抽檢工作中,在確定抽檢項目后,注重選擇信譽好、服務優、效率高的承檢單位,并注意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報價低的單位。在此基礎上,在每次抽檢后,由消保科或市場監管局統一送交檢測機構,或聯系檢測機構上門提取樣品,做到一個口徑對外。目前已與省內5家知名權威檢測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彌補了專業知識不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檢驗周期長、監測范圍小、檢測費用高等實際困難,真正做到把檢測費用花在刀刃上。
三、加大后續處理力度,提高質量抽檢效能。一是,通過新聞媒體、政務公開等多種途徑,積極宣傳工商部門負責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商品質量監測的基本知識,提高了經營者及相關部門的維權意識,取得了經營者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二是,組織抽檢后,對14個品種的不合格商品采取“責令經營者停止銷售,并立即下柜”的監管措施,并要求經營單位進行整改復查,整改復查合格后才能重新銷售,從而達到以抽檢促進商品質量提高的目標。三是,結合抽檢工作,建立了抽檢結果機制,明確要求執法單位將抽檢結果統一報送消保科和市場監管局,對抽檢結果的數據可靠性、社會和群眾的接受性、對經營單位的警示性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把監測商品的名稱、品種、銷售去向等信息向社會,為消費者提供消費參考。僅今年就通過晚報專欄、本局紅盾信息網等渠道消費警示信息13次。
工商系統商品質量整治方案
為扎實做好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整頓工作,切實解決市場商品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全面提升商品質量水平,根據市、縣政府及市局的統一安排部署,縣局決定在全縣開展商品質量專項整頓行動,現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用3個月時間(3月30日至6月30日)進行集中整頓,規范一批市場主體準入行為,查處一批商品質量違法行為,監督一批市場主體健全落實經營自律行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偽劣典型案例。通過整頓,全面加強商品質量監測檢驗力度,構建全縣食品安全和商品質量檢驗檢測協調統一的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食品安全和商品質量監管基礎工作;全面加強各種涉及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商品的監管,使商品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動商品質量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履責、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商品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和局面,切實把我縣商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整頓重點
(一)重點區域:龍舟坪城區各類專業市場、農貿市場、大中型超市、各鄉鎮集鎮及城鄉結合部。
(二)重點商品:食品:奶制品、糧食制品、調味品、食用油等;農資:化肥、農藥、種子、飼料等;其他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商品:電線電纜、板材、鋼筋、家用電器、成品油、液化氣等。
商品質量整頓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市商品質量整頓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商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解決市場商品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提升商品質量水平,結合本鎮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把市場商品質量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治理整頓與振興產業相結合、集中整治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強化監管,進一步提升全鎮商品質量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消費安全。
(二)工作目標。用3個月時間(4月1日至6月30日)進行集中整頓,全面加強商品質量監管,確保經營主體證照齊全,銷售者進貨查驗和進銷貨臺帳制度得到嚴格執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使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二、整頓重點
此次專項整治以集鎮、校園周邊、集貿市場以及農村集聚點為重點區域,以無證照經營、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銷售過期變質食品等違法行為為重點內容,以食品(奶制品、糧食制品、調味品、食用油、食用鮮活農產品等)、農資(化肥、農藥、種子、飼料等)以及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商品(電線電纜、板材、鋼筋、家用電器、成品油、液化氣、玩具、等)為重點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