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保護區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8 04:52: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源保護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源保護區

**鄉飲用水源保護區保護方案

飲用水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為確保我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全鄉人民的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我縣飲用水源保護區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府辦發[2005]126號)的要求,結合我鄉實際,使保護區飲用水安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特制訂本方案。

一、成立飲用水源保護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鄉長)

副組長:****(副鄉長)

****(副鄉長)

成員:****(宣傳文化中心主任)

查看全文

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經濟建設發展,必須保護好飲用水水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全國所有集中式供水的飲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污染防治管理。

第三條按照不同的水質標準和防護要求分級劃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般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可增設準保護區。各級保護區應有明確的地理界線。

第四條飲用水水源各級保護區及準保護區均應規定明確的水質標準并限期達標。

第五條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設置和污染防治應納入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水污染防治規劃。跨地區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設置和污染治理應納入有關流域、區域、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水污染防治規劃。

查看全文

水源保護區工作意見

江上游水源保護區內畜禽牧場關閉是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市年-年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決定》的重要內容,市、區領導反復強調必須要按時按質完成關閉計劃。根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江上游水源保護區畜禽牧場退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和區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的《關于我區實施江上游水源保護區畜禽牧場關閉和資金補貼配套方案》,特提出關于加快推進我區江上游水源保護區內畜禽牧場關閉的實施意見。

一、明確目標,落實分年關閉和治理計劃。

我區惠高涇以西楓涇、興塔全部,朱涇大部,呂巷、廊下、新農部分被市劃定為江上游水源保護區,即禁止養殖區,此區域內的畜禽牧場在年底之前必須徹底關閉。至此,在自市劃定禁養區域之前已建畜禽牧場39家,其中奶牛場21家、種畜種禽場3家、其它畜禽場15家。至年7月底已關閉9家,按計劃年內必須關閉15家,尚有15家在年12月底之前全部關閉。

對市劃定禁養區后在上述區域內又擅自違規新建的畜禽牧場,必須無條件的在年底之前關閉。

對關閉所涉的奶牛和楓涇原種豬實行遷移,在本區適度養殖區域新建若干個標準化的生態養殖基地,其它品種的場在關閉之后不再規劃養殖基地。

對按規劃建設的牧場和全區規模養殖的畜禽牧場所產生的糞便將通過建立區畜禽糞便收集處理中心,實行統一收集后,加工成有機菌肥,變害為寶。零星養殖戶畜禽所產生的糞便實行生態還田。

查看全文

水源保護區治理指導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源保護,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環境,改善飲用水源水質,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和《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鞏固近幾年全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整治成果,堅決消除飲用水源環境污染及安全隱患,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全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整治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障群眾健康為根本,以解決影響群眾飲用水安全突出問題為重點,從改善民生、促進發展、維護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按照省、市有關要求,對我區飲用水源地環境污染及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整治,切實提升飲用水水質,確保全區供水安全。

二、整治目標

通過專項整治,落實備用水源,保護區內的所有工業、生活、養殖和船舶等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強化供水企業內部管理,規范落實設施、設備、人員和制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出廠水質達到飲用水標準,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三、整治范圍

查看全文

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經濟建設發展,必須保護好飲用水水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全國所有集中式供水的飲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污染防治管理。

第三條按照不同的水質標準和防護要求分級劃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般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可增設準保護區。各級保護區應有明確的地理界線。

第四條飲用水水源各級保護區及準保護區均應規定明確的水質標準并限期達標。

第五條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設置和污染防治應納入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水污染防治規劃。跨地區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設置和污染治理應納入有關流域、區域、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水污染防治規劃。

查看全文

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護*市飲用水源陡河水庫的水質,防治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使水質符合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標準,以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陡河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第三條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是對水源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的機關。

市和保護區所涉及的縣、區人民政府的水利、衛生防疫、計劃、建設、規劃、農業、林業、公安、土地、鄉鎮企業、畜牧水產、礦產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結合各自的職責,協同市、縣、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源污染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保護區所涉及的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將水源保護工作納入計劃,采取防治污染的對策和措施。

查看全文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源實施方案

一、一級保護區范圍

(一)井群外圍各單井半徑100米圓的外切線所包含的區域。

(二)三道嶺水庫庫區90米等高線外側水平距離200米(不超過分水嶺脊線)范圍內的水體、陸地。

(三)周家水庫庫區150米等高線(不超過分水嶺脊線)以下的水體、陸地。

二、飲用水水源分布狀況

第一水源位于*市區,共13眼井,分布在糧庫、機關、工廠院內或道路兩側等,四周空地不大。上述水源均以單井半徑100米圓的外切線所包含的區域為一級保護區,對承壓水型地下水水源地,不劃分二級保護區。

查看全文

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工作匯報

省環境保護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通知》、“云環發[2005]374號”《云南省2005年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全省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昭通市實際,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的專項行動領導組,按照國家、省的文件要求,我市各縣區由政府組織,環保、水利、建設以及其他相關單位和人員,集中力量對全市十一縣區轄區內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進行了專項檢查和整治,現將我市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檢查和整治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情況:經檢查,全市十一縣區中,巧家、彝良兩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為地下飲用水源,屬縣政府批準劃定的保護區;魯甸、大關、兩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為地下飲用水源,未劃定為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昭陽、永善、水富、鎮雄、綏江、威信、鹽津七縣區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為地表水源,除昭陽區漁洞水庫水源保護區為省政府批準劃定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外,其余均屬縣區政府批準劃定的保護區。

(二)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狀況:巧家、彝良、威信三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為Ⅰ類水質。昭陽、永善、水富三縣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為Ⅱ類水質。鎮雄、綏江兩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為Ⅲ類水質。魯甸、大關、鹽津三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狀況沒有監測,監測數據無法統計。

(三)檢查整治情況:整治前,全市部分縣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通過這次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檢查整治,一是查清了十一縣區轄區內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情況和水質情況。二是查清了各縣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是否存在超標問題和影響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的主要原因。三是加大力度,重點排查了向飲用水源保護區排放廢水的各類污染源和建設項目。四是對未進行水質監測的三個縣,市環保局已要求盡快監測并將監測數據上報市局。通過清查、整治,各縣區增強了對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的意識,水質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和飲用水安全有了一定的保護措施。

查看全文

縣有關分散農村飲用水源保護方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省水資源管理條例》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為加強我市分散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參照《飲用水水源維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要求,特制定本規范。本規范適用于除市級和鎮(街道)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外分散的農村飲用水源。

一、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

參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在確保飲用水源水質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合理劃分水源保護區范圍。現擬將我市分散的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分類劃分如下:

(一)河流型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分。

1.一級保護區。水域范圍:一級保護區水域為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圍河道水域。若是山泉水,下游范圍可酌情縮小至30米。陸域范圍:沿岸縱深與河岸的水平距離30米范圍。

2.二級保護區。水域范圍:二級保護區水域為從一級保護區的上游邊界向上游(包括匯入的上游支流)延伸2000米,下游側外邊界距一級保護區邊界200米范圍。若是山泉水,下游范圍可酌情縮小至一級保護區外延20米。陸域范圍:沿岸縱深與河岸的水平距離一級保護區外延50米范圍,但不超過流域分水嶺范圍。

查看全文

飲用水源保護實施方案

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年八大“民心工程”內容之一。為加強飲用水源保護,防止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的污染,進一步改善飲用水源水質,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確保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根據**年**市飲用水源保護實施方案,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飲用水源保護的范圍和目標

飲用水源保護的范圍為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源,重點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各類污染源。通過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的綜合整治,確保縣城區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97%,鎮鄉集中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80%,農村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55%。

二、工作任務

(一)加強對飲用水源水質的監測

加強對縣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的監測,必測項目10項:水溫、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氟化物、揮發酚、石油類、糞大腸菌群,每月監測一次。選測項目18項:硫酸鹽、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氯化物、鐵、錳、硝酸鹽、銅、鋅、砷、硒、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每年1月和7月增測18個選測項目,凡超過GB3838—2002Ⅱ類水標準的選測項目,每月必須監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