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計于民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04:52: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問計于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實施方案
一、活動內容
(一)問政于民。認真聽取基層和干部群眾對水利工作的意見建議,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圍繞“四風”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認真加以整改,并及時向群眾反饋,推動干部作風轉變,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問需于民。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及時梳理各類問題,對具備解決條件的立即予以解決,對暫時不能解決的做好解釋工作,加大力度推進解決。
(三)問計于民。組織局機關黨員干部開展“進百企、入千村、訪萬戶”活動,充分發揚民主,傾聽民意,匯集民智,廣泛征求推進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建議。特別是圍繞重點業務工作目標、突破濱海、提升城區、開發“兩河”等重點工作,動員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踴躍建言獻策,為局黨委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二、方法步驟
1.宣傳發動。局機關召開“三問”調研活動動員會進行安排部署;利用市水利局網站宣傳“三問”調研活動,向各縣市區水利局和基層群眾發放“三問”調研活動調查問卷,通過多種方式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
縣委工作問計于民指導方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積極發揮人民群眾在重大決策中的作用,匯聚民智、凝聚民心、集聚民力,實現全縣重大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確保發展能夠更好地體現群眾意愿,更多地惠及百姓民生,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2012年全縣工作問計于民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總書記“六個注重”,省委“八項工程”,市委“六大戰略”、“四個轉變”和縣十二次黨代會確立的“六大計劃”、“八個并重”的要求,按照“決策群眾參與,發展群眾推動,成果全民共享”的原則,堅持走進基層、深入群眾,摸實情、聽實話、出實招、求實效,為科學確立2012年全縣發展與民生工作目標思路打下堅實基礎。
二、目的任務
1.明確2012年工作思路。通過廣泛開展問計于民活動,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愿,集聚群眾智慧,為科學判斷發展形勢、合理確立目標思路,正確把握工作重點匯集第一手資料,不斷優化全縣重大決策,實現在問計于民的過程中逐步明確發展思路。
2.凝聚發展力量。通過問計于民,實現群眾意愿與黨委政府決策的有機融合,努力把全縣重大決策的過程變成與人民群眾良性互動的過程,在互動中凝聚民心、集聚民力,動員一切有力于推動發展的力量,積極投入到新一輪“突破”發展中來。
教育局問計于民指導方案
根據《中共區委關于開展“加強作風建設推動跨越發展建設東部新城”活動的意見》和《中共區教育局委員會關于開展加強作風建設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區教育局全教育系統開展“問計于民”活動,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為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結合我區教育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向轄區中小學、幼兒園等服務對象和社會各界廣泛征求意見、問計問策,使廣大黨員干部、教職工轉變思想觀念,增強奉獻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把我局建設成為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法治型、責任型、廉潔型的“六型機關”,為推動我區教育事業跨越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組織領導
加強作風建設“問計于民”活動領導小組
三、“問計于民”活動意見和建議征集方式
鄉鎮問計于民工作匯報
切實達到黨員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科學發展上水平”總體要求,為了確保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實效。近日,鎮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調研階段中,創新活動特色,抽調100名機關干部進村到組入農戶,集中開展“問計于民”活動。
一是問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以村為單位組織開好村支“兩委”會和黨員、村民代表會,廣泛宣傳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大意義和目的。在充分征求黨員、代表建議的基礎上,指導制定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實施方案,確保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宣傳到位、學習資料送到位、學習筆記做到位。力爭通過“百人問計”活動的開展,達到學習討論要有心得、調研走訪有總結、氛圍營造有看的、規定動作檢查的。
二是問三項教育及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宣講。搞好全民法制教育。將教育活動與五五普法、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信訪矛盾化解等有機結合,通過教育達到全民法制意識普遍增強、重大社會矛盾有效化解、民生問題有效解決、民眾訴求渠道進一步暢通的目的;搞好黨員黨性教育。重點圍繞強化宗旨意識組織好黨員的黨性教育,在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講宗旨比黨性、講學習比創新、講正氣比能力、講奉獻比服務、講發展比實績“五講五比”活動,切實把講黨性變為每位黨員干部的自覺行為;搞好干部能力教育。重點圍繞干部的學習能力、謀劃能力、落實能力、帶領能力、廉潔能力五種能力建設展開教育,以州、市各級關于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相關要求為準則,全面宣傳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提高干部積極加強能力建設的自覺性。
三是問秋冬季農業綜合開發實效。扎實搞好農業產業發展調查。對照全鎮秋冬季農業產業發展計劃表,逐村、逐組、逐戶、逐田塊查看計劃落實情況,了解群眾發展意愿,收集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鎖定差距,倒排時間,限時定責予以落實;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計劃調查摸底。以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進一步調查了解各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積極主動收集群眾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真實意愿,擬出詳細清單(計劃表),為黨委、政府集中謀劃、統籌解決制約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題(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環境改善難)提供準確的現實依據。
四是問年度工作責任目標的完成。主要是對黨的建設、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平安建設等內容,按照年初簽訂的工作考核實施細則(目標責任狀)搞好回頭看,督促各村(居)委會、鎮轄區各單位(部門)認真開展自評、自查、自糾,找出差距,制訂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人。針對查找出的問題和不足,分項制定時間表,倒排時間節點,細化措施,明確責任人,確保后三個月各項工作扎實深入開展,為全年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夯實基礎。
黨員干部三問工作總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眾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人民群眾是智慧的源泉,改革發展體會最清楚;人民群眾是施政的基礎,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實。惟問政于民方知得失,問需于民方知冷暖,問計于民方知虛實。在做好群眾工作中,湖南省縣鄉黨委政府以“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為載體,以“黨組織創先進、黨員干部爭優秀、人民群眾得實惠”為目標,通過開展民意大檢測、民憂大排解、民智大搜集、民糾大調處等活動,力促群眾工作顯實效、落實處,更體現了一份責任與擔當,向人民捧出了一顆真心、愛心、誠心。
問政于民——開展民意大檢測,知得失
該鄉把群眾工作大走訪與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把“群眾高興不高興、群眾答應不答應、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群眾工作的立足點和落腳點。通過走訪調查、開展座談會、發放滿意度測評表、調查問卷等方式,組織深入基層干部、全鄉群眾、服務對象、“兩代表一委員”對鄉黨委、政府及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進行滿意度測評,并廣泛征集對鄉黨委、鄉政府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深入查找影響、制約該鄉科學發展的機制體制性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并及時將意見建議認真梳理,責成專門人員、成立專門的工作組逐條逐項解決,對尚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進行答復,承諾解決時限。截至目前,共征求各種意見建議282條,已落實218件。
問需于民——開展民憂大排解,知冷暖
在大走訪工作中,該鄉有效的與群眾需求對接起來,廣泛開展排民憂、解民困、送溫暖活動。要求黨員干部“接地氣”、“沉下去”、“大聯心”、“大排解”,分片分組分村,對全鄉所有農戶逐家逐戶走訪。為方便群眾,該鄉精心設計了《干群聯心卡》,黨委書記帶頭,將領導班子成員及農站所負責人等人員的姓名、職責、手機號碼以聯心等形式發放到每家每戶,讓全鄉人民可以隨時找到要找的領導和干部。這5600多份《干群聯心卡》,架起了黨與群眾的"連心橋",使鄉黨委政府及時地了解吸納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呼聲,有效化解了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極大地增強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截至目前,已成功幫助群眾調處矛盾糾紛30余起,解決實際困難60余個。積極開展“黨員干部忙支農”、“幫扶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和“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下派黨員干部助農200多人次,幫助180多名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及種植生姜、朝天椒等高產種養項目,隆重召開了新考取大學生座談會,并發放獎學金1萬余元。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10余個,黨員領導干部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服務,排憂解難,維護發展環境,確保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問計于民——開展民智大搜集,知虛實
交通局便民活動工作方案
縣交通局關于開展“把脈交通、問計于民”活動的實施方案局屬各事業單位、機關各科室:為切實完成好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現局學習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提出的“一個突破”和“實現一個目標”的要求,查找影響和制約平果交通科學發展及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突出問題,堅持科學發展,力爭實現“率先發展交通,科學武裝隊伍,實現交通惠及生”。局黨委根據縣委的“千名干部進萬家、問計于民謀發展”大走訪活動安排,結合我局的調研活動。決定開展“把脈交通、問計于民”活動,特定本實施方案。
一、活動主題
聽民聲、聚民意、解民難
二、組織領導
成立“把脈交通、問計于民”活動領導小組。李壽悅局長任組長,盧桂義副局長任副組長,局其他領導班子同志為成員。
三、時間安排
貿易辦三問活動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有效開展,體現以人為本,使廣大群眾更好地共享改革與發展成果,根據市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要求,經辦黨委研究,在本單位廣泛開展“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活動,制定“三問”活動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開展“三問”活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市學習實踐活動有關會議精神,以解決最廣大百姓的根本利益為主題,進一步突出實踐特色,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以關注民生、服務群眾為重點,切實解決突出問題,圍繞繁榮市場、穩定市場為中心,使我市商貿流通經濟全面發展。
二、建立機制
1、建立領導接待日制度,每天一名局領導值班,負責處理群眾反饋的難點熱點問題;2、由我辦政工科負責主動詢問制度,每天主動與流通企業溝通,了解企業所需所盼,征求企業意見建議;3、對服務的審批單位進行日詢制度,主動為企業分憂解難。每天將辦理結果及時反饋到政工科進行匯總整理,對當日能解決的事情當日辦結,對合理化建議,要作為深入調研、重大決策和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對辦結的事項,要及時向企業、群眾進行反饋,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三、活動內容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點評二
短評經典:充分利用網絡“三問”于民
兩會召開前夕,總理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受到海內外數以億計網民的關注和歡迎;新華網等網站推出兩會專題,開辟專區征集網民建言,大量帖文承載著各種意見和建議滾滾而來。這一個個生動鮮活的畫面,勾勒出2014年全國兩會的新氣象,記錄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前進步伐,更顯示出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重要性。
通過網絡“面對面”聽取民意,可以廣開言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既是以人為本的體現,更是科學決策的必要,是走群眾路線的新形式。在經濟形勢復雜困難的情況下,政府問政于民,以知施政之得失,決策有依據;問需于民,以知群眾所需所急,決策有針對性;問計于民,以凝聚民智,使各項重大決策更加切合實際,轉化為群眾的自覺實踐。
全國兩會期間,我們期盼更多社情民意搭乘互聯網的直通車匯入人民大會堂,為政府決策提供民意支持。我們也期待更多代表委員親近網絡,利用網絡平臺密切聯系群眾,了解社情民意,積極履行職責。
觀點集錦:延續“網絡問政”,可讓網民“間接”開兩會
“我是帶著心來的,帶著誠意來的,我并不以為每個問題都回答的好。但是我講的話是誠實的,我希望我許諾的事情能夠真正做到。”充滿溫情與智性的話語,皆出自近日互聯網上進行的一場網絡對話,對話一方是國務院總理,另一方則是來自天南地北的網民。
黃梨洲經濟思想研究論文
從明中葉以后,中國封建杜會內部開始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到萬隆午間,這種現象已很明顯。這對明清之際啟蒙思想的產生是有巨大影響的。黃梨洲的思想,正是這一時代需要的產物。黃梨洲的治學,博大精深,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歷史等領域。本文僅研完他的經濟思想中的兩個問題,一是他的田制觀,一是他的財政觀。
一、黃梨洲的田制觀
在土地問題上,黃梨洲主張恢復井田制度。但是,他同以前一些主張恢復井田制的人是根本不同的。他所主張的井田制是針對土地兼并的,反對官田比例過大,民田數量過小,百姓無田可種。其目的無非為廣大人民群眾著想,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黃梨洲認為,古時土地廣曠,民有田可耕。“蓋土地廣大,不能縷分區別。總其大勢,使瘠土之民,不至于甚困而已。”此后,由于封建娩治階級,“鼻賦之于民,不任田而任用,以一時之用,制天下之賦,后王因之。”“天下之賦日增,而之為民日團于前。”這種不。合理的租稅制度甚至發展到百姓“一歲之獲”,“盡輸于官,然且不足”的嚴重局面(《明夷待訪錄•田制一》,以下凡引該書只注篇名)。
黃梨洲抨擊了皇族土地所有制,揭露皇族通過各種特權,侵占群眾土地。“今民所自有之田,乃復以法奪之。授田之政朱成,而奪田之事先見。”他主張保存“先王之制井田”這種中國歷史上的土地國有形式,以達斟平均土地,“遂民之生,使其繁庶也。”他指出,明代的屯田制雖有四大缺點尚且可以實行,為什么沒有這些缺點,又可富民的.井田制不可以實行呢?他斷言“井田之必可復”,認為“世儒于屯田則言可行,干井田則言不可行,是不知二五之為十矣。”(均見《田制二》)
可見,黃梨洲的田制觀,是一種平均主義的改良思想,是一種民主主義的富民主張。這些思想有很大的空想成分,與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的思想,有類似之處,但程度不同。莫爾提出的是“羊吃人”,黃梨洲說是“官田奪民田”。莫爾認為私有制是一切社會災禍的根本原因,黃梨洲則是在不觸動封建私有制的基礎上,恢復三代的井田制。他們的這種區別顯然是由各自所處的歷史條件造成的。
在不觸動封建私有制的前提下,黃梨洲對土地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賦稅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他的主張是:田分五等,依產定賦,免除三害,輕賦富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是一種進步思想。
黨支部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一、認真查找問題,廣泛征求意見
(一)開展“問政于民、求需于民、問計于民”活動
“問計于民”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Xx村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查找影響和制約Xx村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問計于民,采取深入群眾了解、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深入查找問題,截至目前,Xx村初步查找的問題64個,歸納為鄉村建設、農業、養殖業、工業、民生、村兩委工作五大類,并形成Xx村問計于民征求意見匯總表(見附表一)。
(二)召開民主生活會,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
在分析檢查階段,我村充分發揚民主,召開民主生活會,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參加會議的黨員和群眾的范圍和對象。會上,村兩委領導班子展開了認真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指出了存在的不足: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際工作的能力不強,改革創新的意識不強、力度不大,某些舊觀念、舊思維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與會人員緊緊圍繞影響本我村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如何促進科學發展等方面,積極提出了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學習過程不能流于形式,科學發展觀要理論聯系實際,要把科學發展觀運用到建設農村、發展經濟上來。
二、深刻剖析原因,落實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