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定書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1 09:57: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行政裁定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行政裁定書(準許或不準撤訴用)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行初字第××號
原告……(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被告……(寫明行政機關名稱和所在地址)。
第三人……(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行政裁定書(二審維持或撤銷一審裁定用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行終字第××號
上訴人(原審××)……(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被上訴人(原審××)……(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列項和基本情況的寫法,與二審維持原判或改判
行政裁定書(不予受理起訴用)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行×字第××號
起訴人……(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年××月××日,本院收到×××的起訴狀,……(概括寫明起訴的
事由)。
行政裁定書(提起再審用)
法院訴訟文書樣式101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提起再審用)
(××××)×行監字第××號
原告(或上訴人)×××與被告(或被上訴人)×××……(寫明案由)一案,本院(或××××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作出(××××)×行×字第××號行政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現向本院提出申訴。(未申訴的不寫此句)。
行政裁定書(駁回起訴用)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行初字第××號
原告……(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被告……(寫明行政機關名稱和所在地址)。
第三人……(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行政裁定書(提起再審用)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行監字第××號
原告(或上訴人)×××與被告(或被上訴人)×××……(寫明案由)一案,
本院(或××××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作出(××××)×行
×字第××號行政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現向本院提出申訴。(
行政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行終字第××號
上訴人(原審××)……(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被上訴人(原審××)……(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列項和基本情況的寫法,與二審維持原判或改判
行政裁定書(二審準許或不準撤回上訴用)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行終字第××號
上訴人(原審××)……(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被上訴人(原審××)……(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列項和基本情況的寫法,與二審維持原判或改判
行政裁定書(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申請用)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行×字第××號
原告……(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被告……(寫明行政機關名稱和地址)。
第三人……(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人民法院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研究論文
非訴行政執行案件是指由行政機關作出的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或享有權利的一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案件。筆者之所以這樣定義,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66條(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0條(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日內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之規定。目前,人民法院執行此類案件的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等。但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際執行過程中仍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關于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的性質及執行依據的界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2條第(2)項規定“依法應由人民法院執行的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處理決定”中“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處理決定”是人民法院執行機構負責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中的一種。依據這條規定,有一種觀點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生效的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處理決定是人民法院的執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3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后,應當在30日內由行政審判庭組成合議庭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就是否準予強制執行作出裁定;需要采取強制執行措施的,由本院負責執行非訴行政行為的機構執行”。依據這一條的規定,又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準予強制執行的裁定應當是執行的依據。那么,非訴行政執行應是屬于什么性質?是屬于行政權還是屬于司法權?筆者認為這是行政權向司法權的過渡、一種競合,最終是司法權的體現。首先,對于此類案件,人民法院是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其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第95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處理決定的程序、實體、適用法律法規都要進行審查;第三,由人民法院依法執行;第四,人民法院對經司法審查后的強制執行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因此,非訴行政執行應當是一種司法權,此類案件的執行依據應當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處理決定和人民法院準予執行裁定的統一體更為準確。
二、關于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的申請執行程序人民法院應如何定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3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后,應當在30日內由行政審判庭組成合議庭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就是否準予強制執行作出裁定;需要采取強制執行措施的,由本院負責執行非訴行政行為的機構執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不同于申請執行生效民事、行政裁判文書的案件。申請執行生效的民事、行政裁判,因為經過嚴謹的庭審程序,裁決的內容準確性、穩定性相對較高,因此申請執行生效的民事、行政裁判文書的案件可直接進入強制執行階段,不需再做審查。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申請執行的行政行為有待于人民法院確認其合法性,人民法院類似啟動了一次訴訟程序,是否準予強制執行的裁定實際上相當于確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裁判,然后才是實際強制執行階段。所以筆者認為人民法院接到接到行政機關或者權利人的執行申請,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其它執行案件的申請而立為執行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就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審查而單獨立案,再由行政審判庭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考慮到非訴執行案件主要針對行政行為的執行,畢竟具有“非訴”性質,程序上亦不宜照搬訴訟程序,在有利查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基礎上,當簡則簡。對個別爭議較大的申請非訴行政執行的案件,可以通過舉行聽證的形式,運用證據規則,查明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具備強制執行的法定條件。只有當準予強制執行的裁定書發生法律效力后,人民法院才能作為執行案件立案后交由本院負責執行非訴行政案件的機構執行執行。
三、關于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執行通知書的送達及裁判文書的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