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1 12:25:5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袁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袁宏史學思想研究論文

魏晉時代,是一個玄風興盛的時代。玄學作為一種時代哲學思潮,對于這一時期各種學術思想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史學當然也不例外。《后漢紀》的作者、東晉史家袁宏,其史學思想就深受這一時代思潮的影響。他是一位具有玄化傾向的史學家,援玄入史、玄儒合一,是其史學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道明其本,儒言其用”

儒道關系,或曰名教與自然的關系,是魏晉玄學的一個重要品題。正始玄學的代表人物何晏、王弼提出了“名教本于自然”的觀點。與漢儒董仲舒“名者圣人所發天意”的觀點不同,王弼認為綱常名教是從“無”或“道”這樣的精神本體之中產生的。他說:“始制,謂樸散始為官長之時也。始制官長,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①]在此,王弼曲解了《老子》的原意,卻肯定了“名”——封建綱常是“樸散為器”的結果,這個“樸”就是“道”、“無”或“自然”,這就為名教尋找到了形上依據。王弼還直接了當地說,“道”是“五教之母”(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今不同,時移俗異,但是五教之母是不變的。[②]人們只有用道家“自然無為”的原則,才能維護和挽救名教。“竹林名士”的代表人物嵇康、阮籍,由于不滿司馬氏打著名教的旗號改朝換代、誅殺異己,在玄學理論上則公開詆毀名教,尊崇老莊,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將名教與自然對立起來。如嵇康作《難自然好學論》,要求人們擺脫由當權的統治者“造立”出來的名教的束縛。他說:“造立仁義,以嬰其心;制為名分,以檢其外;勸學講文,以神其教。故六經紛錯,百家繁熾,開榮利之涂,故奔騖而不覺。”當然,嵇康、阮籍反對禮教,主要是針對司馬氏假禮教而言的。此后,同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作《莊子注》,郭象又據此加以發揮,他們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主張,強調自然與名教的統一性。如《逍遙游》篇注文就說:“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認為講究禮教法制的圣人,他們在精神上卻是絕對逍遙自在的。

以上玄學家所論名教與自然的關系,除去嵇康、阮籍要“越”司馬氏假名教、將名教與自然對立外,其基本精神都是強調名教與自然的統一性。玄學家們關于名教與自然之關系的論述,對史學家袁宏的名教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并且明顯地反映到他的歷史撰述與評論之中。

首先,從《后漢紀》的撰述宗旨來看。袁宏對歷史撰述旨趣的認識,與以往史家不盡相同。司馬遷撰寫《史記》,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宗旨;班固作《漢書》,旨在使當代君主揚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而袁宏作《后漢紀》,則公然宣稱:“史傳之興,所以通古今而篤名教也。”[③]明確認為歷史撰述的目的,就是為了“通古今而篤名教”。從這種歷史撰述宗旨出發,袁宏對《左傳》以來的史籍宣揚名教的情況進行了認真考察:

丘明之作,廣大悉備。史遷剖判六家,建立十書,非徒記事而已。信足扶明義教,網羅治體;然未盡之。班固源流周贍,近乎通人之作;然因籍史遷無所甄明。荀悅才智經倫,足為嘉史,所述當世,大得治功已矣;然名教之本,帝王高義,韞而未敘。[④]

查看全文

袁宏史學思想研究論文

魏晉時代,是一個玄風興盛的時代。玄學作為一種時代哲學思潮,對于這一時期各種學術思想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史學當然也不例外。《后漢紀》的作者、東晉史家袁宏,其史學思想就深受這一時代思潮的影響。他是一位具有玄化傾向的史學家,援玄入史、玄儒合一,是其史學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道明其本,儒言其用”

儒道關系,或曰名教與自然的關系,是魏晉玄學的一個重要品題。正始玄學的代表人物何晏、王弼提出了“名教本于自然”的觀點。與漢儒董仲舒“名者圣人所發天意”的觀點不同,王弼認為綱常名教是從“無”或“道”這樣的精神本體之中產生的。他說:“始制,謂樸散始為官長之時也。始制官長,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①]在此,王弼曲解了《老子》的原意,卻肯定了“名”——封建綱常是“樸散為器”的結果,這個“樸”就是“道”、“無”或“自然”,這就為名教尋找到了形上依據。王弼還直接了當地說,“道”是“五教之母”(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今不同,時移俗異,但是五教之母是不變的。[②]人們只有用道家“自然無為”的原則,才能維護和挽救名教。“竹林名士”的代表人物嵇康、阮籍,由于不滿司馬氏打著名教的旗號改朝換代、誅殺異己,在玄學理論上則公開詆毀名教,尊崇老莊,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將名教與自然對立起來。如嵇康作《難自然好學論》,要求人們擺脫由當權的統治者“造立”出來的名教的束縛。他說:“造立仁義,以嬰其心;制為名分,以檢其外;勸學講文,以神其教。故六經紛錯,百家繁熾,開榮利之涂,故奔騖而不覺。”當然,嵇康、阮籍反對禮教,主要是針對司馬氏假禮教而言的。此后,同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作《莊子注》,郭象又據此加以發揮,他們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主張,強調自然與名教的統一性。如《逍遙游》篇注文就說:“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認為講究禮教法制的圣人,他們在精神上卻是絕對逍遙自在的。

以上玄學家所論名教與自然的關系,除去嵇康、阮籍要“越”司馬氏假名教、將名教與自然對立外,其基本精神都是強調名教與自然的統一性。玄學家們關于名教與自然之關系的論述,對史學家袁宏的名教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并且明顯地反映到他的歷史撰述與評論之中。

首先,從《后漢紀》的撰述宗旨來看。袁宏對歷史撰述旨趣的認識,與以往史家不盡相同。司馬遷撰寫《史記》,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宗旨;班固作《漢書》,旨在使當代君主揚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而袁宏作《后漢紀》,則公然宣稱:“史傳之興,所以通古今而篤名教也。”[③]明確認為歷史撰述的目的,就是為了“通古今而篤名教”。從這種歷史撰述宗旨出發,袁宏對《左傳》以來的史籍宣揚名教的情況進行了認真考察:

丘明之作,廣大悉備。史遷剖判六家,建立十書,非徒記事而已。信足扶明義教,網羅治體;然未盡之。班固源流周贍,近乎通人之作;然因籍史遷無所甄明。荀悅才智經倫,足為嘉史,所述當世,大得治功已矣;然名教之本,帝王高義,韞而未敘。[④]

查看全文

滿井游記教案

教學目的了解這篇游記描寫的北方初春景物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體會白描手法和比喻的運用。

學習并歸納文言虛詞“之”的用法。

教學重點疏通文意,積累語匯。

教學難點生字的識記;作者寫景中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查看全文

論書生的酸氣

讀書人又稱書生。這固然是個可以驕傲的名字,如說“一介書生”,“書生本色”,都

含有清高的意味。但是正因為清高,和現實脫了節,所以書生也是嘲諷的對象。人們常說

“書呆子”、“迂夫子”、“腐儒”、“學究”等,都是嘲諷書生的。“呆”是不明利害,

“迂”是繞大彎兒,“腐”是頑固守舊,“學究”是指一孔之見。總之,都是知古不知今,

知書不知人,食而不化的讀死書或死讀書,所以在現實生活里老是吃虧、誤事、鬧笑話。總

之,書生的被嘲笑是在他們對于書的過分的執著上;過分的執著書,書就成了話柄了。

查看全文

市委書記在領導干部動員會講話

同志們:

剛才,郭宏市長傳達了袁純清書記的講話。從中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袁書記的講話是一篇關于山西當前改革與發展的宏篇巨作。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思路清晰,路徑明確,目標宏偉,使人精神大振。袁書記的講話全篇貫穿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具有非常強的思想性、理論性、實踐性,非常符合山西人民的愿望,是指導我們今后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講話的基本內容,深刻領會講話的實質,全面貫徹落實好會議的精神。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深刻領會、準確把握袁純清書記的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省領導干部大會精神上

在29日召開的全省領導干部大會上,袁書記在回顧總結我省近年來的工作和全面把握省情的基礎上,客觀評價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深刻剖析了我省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對全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可以講,袁書記到任山西短短兩個月就掌握了第一手情況和大量的詳實的數據,分析判斷有血有肉,有理有據,安排部署立意高遠,主題鮮明,通篇貫穿了一個主題就是大發展,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一種意識就是解放思想,向全省發出了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總動員令。袁書記在講話中用了“三個必須”描述了山西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第一個必須就是:著眼于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刻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從山西省情實際出發,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完善發展思路,突出發展的重點;第二個必須是:必須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趕超發展為戰略,以跨越發展為目標,推動又好又快發展;第三個必須是:要動員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凝集共識,增強信心,埋頭苦干,為開創富民強省新局面而努力奮斗。那么,如何深刻領會、準確把握講話的精神實質呢?我認為:

一是解決好如何大發展的問題。轉型發展是主線、是載體,而跨越發展才是實質、是目標。轉型發展是世界潮流,它不僅僅適合山西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樣也適合全國的、全球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到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小到一個市縣、一個企業,誰能及時轉型、成功轉型,誰就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否則將被淘汰。因此轉型發展并非是我們山西首先提出的。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從一個人口大國和經濟欠發達國家一躍成為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舞臺上享有充分話語權的第三世界領頭雁,就是我國經濟社會成功轉型的具體實踐,同時也經歷了實實在在的跨越發展的過程。因此,跨越發展、更好更快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之舉,才是轉型發展的根本出路,才是人民群眾的期盼要求,才是發展的發展。所以跨越發展才真正是我們今后工作的實質和奮斗目標。

從原來的“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到現在提出的“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是我省解放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升華,其實質就是在發展中促轉型,在轉型中謀跨越,努力使自己不被淘汰,搶先占領未來發展的制高點。省委對我省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定位是:“以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為基礎,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東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業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區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十二五”期間的主要經濟指標簡單的講,就是要翻一番。省委提出的這個目標是一個宏偉的設想,而且通過努力拼搏、科學謀劃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就這個目標而言,我市的差距還相當大,必須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長速度。圍繞著省委的定位和目標,侯馬的發展問題就要求我們重新來認識。要在提速上下功夫,在跨越上謀出路。要千方百計招商引資,想方設法項目落地,快馬加鞭推進建設,熱情周到服務到家。要針對侯馬的特點及優勢,結合我省的發展重點和產業政策,揚長避短,錯位發展,尋找出發展的商機。就我市目前的實力而言,如果難以做到“人有我優”,那么一定要做到“人無我有”。要按照經濟規律、市場規則,進行市場細分,認真分析,用好“拿來主義”。當不了“老板”就從“伙計”做起,沒有“拳頭產品”,就從“來料加工”做起,但最終我們要當“老板”,要有研發能力,要有自主知識產權,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今后凡是國家、山西省的產業政策,尤其是項目,一律降低準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要下大力氣、大功夫,實行大招商、招大商,大力實施開放引進戰略。必須抓住今天,把握明天,放眼未來,在侯馬發展的歷史長河下,留下我們濃墨重彩的一筆。

查看全文

市委書記在領導干部動員大會講話

同志們:

剛才,郭宏市長傳達了袁純清書記的講話。從中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袁書記的講話是一篇關于山西當前改革與發展的宏篇巨作。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思路清晰,路徑明確,目標宏偉,使人精神大振。袁書記的講話全篇貫穿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具有非常強的思想性、理論性、實踐性,非常符合山西人民的愿望,是指導我們今后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講話的基本內容,深刻領會講話的實質,全面貫徹落實好會議的精神。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深刻領會、準確把握袁純清書記的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省領導干部大會精神上

在29日召開的全省領導干部大會上,袁書記在回顧總結我省近年來的工作和全面把握省情的基礎上,客觀評價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深刻剖析了我省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對全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可以講,袁書記到任山西短短兩個月就掌握了第一手情況和大量的詳實的數據,分析判斷有血有肉,有理有據,安排部署立意高遠,主題鮮明,通篇貫穿了一個主題就是大發展,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一種意識就是解放思想,向全省發出了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總動員令。袁書記在講話中用了“三個必須”描述了山西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第一個必須就是:著眼于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刻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從山西省情實際出發,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完善發展思路,突出發展的重點;第二個必須是:必須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趕超發展為戰略,以跨越發展為目標,推動又好又快發展;第三個必須是:要動員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凝集共識,增強信心,埋頭苦干,為開創富民強省新局面而努力奮斗。那么,如何深刻領會、準確把握講話的精神實質呢?我認為:

一是解決好如何大發展的問題。轉型發展是主線、是載體,而跨越發展才是實質、是目標。轉型發展是世界潮流,它不僅僅適合山西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樣也適合全國的、全球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到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小到一個市縣、一個企業,誰能及時轉型、成功轉型,誰就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否則將被淘汰。因此轉型發展并非是我們山西首先提出的。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從一個人口大國和經濟欠發達國家一躍成為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舞臺上享有充分話語權的第三世界領頭雁,就是我國經濟社會成功轉型的具體實踐,同時也經歷了實實在在的跨越發展的過程。因此,跨越發展、更好更快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之舉,才是轉型發展的根本出路,才是人民群眾的期盼要求,才是發展的發展。所以跨越發展才真正是我們今后工作的實質和奮斗目標。

從原來的“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到現在提出的“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是我省解放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升華,其實質就是在發展中促轉型,在轉型中謀跨越,努力使自己不被淘汰,搶先占領未來發展的制高點。省委對我省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定位是:“以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為基礎,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東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業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區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十二五”期間的主要經濟指標簡單的講,就是要翻一番。省委提出的這個目標是一個宏偉的設想,而且通過努力拼搏、科學謀劃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就這個目標而言,我市的差距還相當大,必須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長速度。圍繞著省委的定位和目標,侯馬的發展問題就要求我們重新來認識。要在提速上下功夫,在跨越上謀出路。要千方百計招商引資,想方設法項目落地,快馬加鞭推進建設,熱情周到服務到家。要針對侯馬的特點及優勢,結合我省的發展重點和產業政策,揚長避短,錯位發展,尋找出發展的商機。就我市目前的實力而言,如果難以做到“人有我優”,那么一定要做到“人無我有”。要按照經濟規律、市場規則,進行市場細分,認真分析,用好“拿來主義”。當不了“老板”就從“伙計”做起,沒有“拳頭產品”,就從“來料加工”做起,但最終我們要當“老板”,要有研發能力,要有自主知識產權,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今后凡是國家、山西省的產業政策,尤其是項目,一律降低準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要下大力氣、大功夫,實行大招商、招大商,大力實施開放引進戰略。必須抓住今天,把握明天,放眼未來,在侯馬發展的歷史長河下,留下我們濃墨重彩的一筆。

查看全文

高質量發展政治經濟學實現路徑

摘要:新時代,中國經濟不再只單純地關注GDP,而是將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看,高質量發展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促進;也是數量和質量的統一。面對產業結構、產業創新以及產能過剩等高質量發展困境,應該優化產業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增強競爭力,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政治經濟學;產業

中國經濟進入新時代,由數量型經濟向質量型經濟過渡,質量提升成為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我們尋找新的理論加以補充。由于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這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人民性”是相契合的,因此我們應該重視高質量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研究。

1研究現狀

1.1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從微觀層面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是經濟體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進而提升產品或服務質量(張鴻等,2019;袁曉玲等,2019);從中觀層面看,高質量發展主要是指產業和區域發展的質量(袁曉玲等,2019);從宏觀層面看,高質量發展包括經濟、政治、社會、生態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張鴻等,2019),意味著供需平衡、供需結構的匹配以及供給側適應需求側變化的能力[1-2](袁曉玲等,2019)。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來看,高質量的發展實質是生產方式的變革,是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系變革的統一[3-4](周文、李思思,2019;張俊山,2019)。

1.2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語文教材教學法管理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法的教材建設,近10多年來,成果迭出,令人矚目。據不完全統計,我國80年代以來公開出版的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就達11種之多,這些教材,既有適合師范院校在校學生的通用教材,又有面向教學第一線教師的自學教材。在此,筆者選擇其中影響較大、具有代表性的六本教材作一比較研究,借以回顧與展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建設的歷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材建設的跨世紀思考。這六本教材分別為周仁濟、翟惠文、葉樹明、高惠瑩、袁微子、崔巒編著(以下簡稱周本、翟本、葉本、高本、袁本、崔本)。

一、基本概念比較

小學語文教學法研究的范圍是很廣泛的,它研究的對象、任務決定于這門學科的性質以及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和內容。

(一)小學語文教學法的性質

任何一門學科的性質問題都是對該學科進行研究的首要問題,小學語文教學法也不例外。對它性質的認定,綜觀六本教材,盡管各自的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它們均給予明確而具體的界定:小學語文教學法是由語言科學和教育科學兩大門類接緣而產生的一門應用理論學科。小學語文教學法的應用性是它的基本性質。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法是不是一門科學,存在兩種意見:一種意見,高本、葉本、袁本、崔本認為小學語文教學法是一門應用學科,而周本認為它是說明小學語文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一門科學。小學語文教學法是一門學科,還是一門科學,高本認為,這首先要辨清教學法和教學方法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前者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后者則是這一學科的局部內容,兩者不可混為一談。其次要認清的是,它有自己的理論主張,有自己的概念和范疇,它的各個部分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并初步形成一個認識體系。它吸收了諸多學科的研究成果,依據對小學語文教學實際的研究,發展成為獨具特征的學科,但作為一門科學,它還在形成之中。高本的分析豐富、深化了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法性質的認識。

查看全文

論述武俠電影發展特性

一、新世紀以來武俠電影簡介

從2000年的《臥虎藏龍》到2011年末的《龍門飛甲》,是中國武俠電影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開創了一種新的面貌、氣象與格局。2000年以后,中國電影市場化改革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電影市場愈發火熱起來。從2002年之前的不足十億,到2010年的突破百億,中國電影用八年時間完成了超過10倍的增長,基本每年保持30%的增速,中影集團老總韓三平預言,在將來的七到十年,中國電影票房將達到350億到400億[1]。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字中,武俠電影占據了一個很顯著的位置,每年上映的華語大片,大部分是武俠電影,還有一些中小成本武俠電影。武俠電影之所以如此受寵,作為類型片,它有明顯的模式和規則。陳墨在《武俠電影漫談》中談到,武俠電影的三個基本元素,一是武,二是俠,三是傳奇。這三個元素,就是武俠電影的規則與模式,觀眾已經完全熟悉此三元素,但觀影的期待心理,又促使他們不停地尋找這三個元素。陳墨說,武打、俠義、傳奇使華人觀眾如癡如醉,心曠神怡,也就是觀眾的期待心理得到了落實及武俠電影本身的刺激與精彩[2]。

新世紀以來,由于市場浪潮的刺激,許多導演投入到武俠片的拍攝之中,再加上政策的寬松,許多港臺導演北上,與大陸的資金人力匯聚,更是增加了武俠片的拍攝力量。大陸如張藝謀的武俠三部曲,馮小剛的《夜宴》,陳凱歌的《無極》,港臺的如徐克的《七劍》、《狄仁杰》、《龍門飛甲》,陳可辛的《投名狀》、《武俠》,張之亮的《墨攻》,于仁泰的《霍元甲》,李仁港的《見龍卸甲》、《錦衣衛》、《鴻門宴》,袁和平的《蘇乞兒》,葉偉信的《葉問》系列,陳德森的《十月圍城》等等,這些都是武俠電影票房中的佼佼者。

二、探析新世紀以來武俠電影的新特征

新世紀以來的武俠電影,出現了大量的作品,筆者一直是武俠電影的忠實觀眾,在此結合自己的觀影經驗,試析新世紀以來武俠電影的一些新的特征。

(一)風格多樣化

查看全文

流乞救助辦法決策歷程

“誰都沒想到這么快”

6月23日,xx農民xxx聽到收容遣送制度被廢止的消息后,百感交集,簡直不能置信:“收容(制度)被廢了?真的被廢了?!”

xxx今年70歲,xx省潛山縣梅城鎮人。1999年8月,她的兒子徐英東在北京被收容,至今下落不明。徐英東屬狗,如果還活著,今年該32歲了。

4年來,70歲的母親一直在北京和xx兩地尋找兒子。希望能到收容站交點錢“贖”兒子回家,但一直沒能找到。無數次的進京奔波加上長期的精神壓抑,xxx變得遲緩了。“收容”兩個字,已經成了她心頭最深的痛,現在乍聽收容被廢止的消息,說著說著,她就在電話里哭了起來:“那就好,那就好,大家都會平安了,日子會好起來的,會好起來的。”

6月18日,向全國人大上書建議對收容遣送辦法啟動違憲審查的許志永正在天津,在天津收容遣送站和一位自愿投奔到收容站的山東農民交談,新聞聯播突然播發了收容遣送廢止的消息,許志永說自己剎那間非常驚詫——“沒想到會這么快。”

“沒想到這么快”,幾乎成為每一位接受采訪者的口頭禪,無論民間或者學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