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合同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08:13: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運輸合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零擔貨物運輸合同
甲方(托運方)
聯系人:聯系人手機:聯系人電話(傳真):
乙方(承運方)
聯系人:聯系人手機:聯系人電話(傳真):
甲乙雙方根據《合同法》及國家有關運輸規定,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就甲方貨物委托乙方承運有關事宜。經過友好、充分協商、特訂立本合同,以便雙方共同遵守執行。
1、甲方委托乙方承運貨物基本情況:
水路運輸合同
根據經濟合同法和省海上運輸管理規定的要求,××××(簡稱甲方)向省交通廳海運局(簡稱乙方),計劃托運貨物,乙方同意承運,特簽定本合同,共同遵守,互相制約,具體條款經雙方協商如下:
一、運輸方法:
乙方調派噸位船舶一艘(船舶吊貨設備),應甲方要求由港運至港,按現行包船運輸規定辦理。
二、貨物集中:
甲方應安乙方指定時間,將貨物于天內集中于港,貨物集齊后,乙方應在五天內派船裝運。
三、裝船時間:
航空公司運輸合同
托運人(姓名)與中國民用航空航空公司(以下簡稱承運人)協商空運(貨物名稱)到(到達地名),特簽訂本合同,并共同遵守下列條款:
第一條托運人于月日起需用型飛機架次運送(貨物名稱),其航程如下:
月日自至,停留日;
月日自至,停留日;
運輸費用總計人民幣元。
第二條根據飛機航程及經停站,可供托運人使用的載量為公斤(內含客座)。如因天氣或其他特殊原因需增加空勤人員或燃油時,載量照減。
空運出口運輸合同
甲方:上海怡捷船務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高陽路112號麗亞商務樓406室
郵政編碼:200080
電話:(8621)35013501
傳真:(8621)65959565
乙方:
鐵路非運輸企業合同管理探索
摘要: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政策環境下,企業依法管理就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具體體現。中國鐵路總公司要求下屬企業從依法治企和防范國有資產流失的高度,加強合同管理中的風險管控。結合鐵路非運輸企業合同管理實踐,構建了以風險防控為核心的制度,提出了全方位、全過程做好預先防控的方法和措施,并通過數據分析實例論證該方法取得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鐵路非運輸企業;合同管理;風險管控;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四個全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強力保障,為提高企業治理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鐵總)要求下屬企業從依法治企和防范國有資產流失的高度,提高對合同管理尤其是風險管控重要性的認識,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增強法律風險防范能力,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本文以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經規院公司)為例,簡要介紹鐵路非運輸企業合同管理中的風險管控探索與實踐。
1合同風險管控現實要求
合同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合同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合同管理中的風險管控是企業風險防控的一個重點領域。在當今全面依法治國的政策環境下,企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體系是十分必要的,而做好合同管理中的風險管控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合同管理的主要風險在于合同管理的程序性方面和履行方面[1]。做好合同管理中的風險管控,首先要有合理規范的合同運作流程,開展合同聯簽審查、法律審查,對文本標準化,詳實的、動態的合同臺賬,以及賬實一致情況進行整理、檢查,從源頭上控制風險,提高合同簽訂履行的質量,從而有效防范企業經營風險。經規院公司由原鐵道部直屬的事業單位———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轉企改制而來,現為鐵總下屬的獨資子公司。轉企之后,經規院公司提出了打造“一流鐵路行業智庫”的企業戰略目標,按照企業化市場化要求開展經營活動。近年來,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來自市場的業務越來越多,且涵蓋了所有業務和部門;簽署的合同數量大幅提高,以2018年和2011年對比,無論合同總量還是合同總額都增加了三倍以上。客觀上講,合同數量越多,合同數額越大,市場份額占比越高,發生風險的概率就越大,風險管控的壓力就越大。另外,較之于鐵路運輸企業,像經規院公司這樣的非運輸企業,實行企業體制機制相對較晚,和市場打交道的經驗相對不足,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處理風險的經驗也相對欠缺。這就要求經規院公司必須探索有效方法,努力做好合同管理中的風險管控,充分掌握企業經營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及時指導、修正流程,通過分析經驗、改善合同簽訂質量、提升履行能力,為企業經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從而保障企業經濟利益。
2合同風險管控方法探索
海洋運輸貨物保險合同格式
一、責任范圍
本保險分為平安險、水漬險及一切險三種。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被保險貨物遭受損失時,本保險按照保險單上訂明承保險別的條款規定,負賠償責任。
(一)平安險
本保險負責賠償:
1.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由于惡劣氣候、雷電、海嘯、地震、洪水自然災害造成整批貨物的全部損失或推定全損。當被保險人要求賠付推定全損時,須將受損貨物及其權利委付給保險公司。被保險貨物用駁船運往或運離海輪的,每一駁船所裝的貨物可視作一個整批。
推定全損是指保險貨物的實際全損已經不可避免,或者恢復、修復受損貨物以及運送貨物到原訂目的地費用超過該目的地的貨物價值。
航空運輸實際承運人責任分析
摘要:在航空運輸活動中,往往會提及“實際承運人”這一概念。在1929年制定的《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中限于當時的立法背景并未對此問題加以界定。上個世紀60年代以后,由于航空業發展迅猛及戰后經濟的復興,“包租飛機”現象在許多國家越來越常見,而且在美歐等國的航空公司還出現了一種新的合作形式即代碼共享,這使得在實際運輸活動中簽訂合同的承運人與實際承擔運輸活動的承運人并不是同一主體。對于旅客或托運人來說,在航空運輸活動中一旦發生事故,如何確定責任主體、如何確定歸責原則等都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航空運輸;實際承運人;締約承運人
一、實際承運人概念與范疇
為了應對訂立合同的承運人與實際承擔全部或部分運輸人的“實際承運人”相分離的情況,在1955年海牙議定書訂立后國際民航組織在1957年和1960年討論擬定了兩個公約的草案并與1961年在瓜達拉哈拉簽訂了《瓜達拉哈拉公約》,首次界定了“締約承運人”與“實際承運人”概念。根據公約所表述,“締約承運人”指以業主身份與旅客或托運人,或與旅客或托運人的人訂立一項適用華沙公約的運輸合同的人。“實際承運人”指締約承運人以外,根據締約承運人的授權辦理第(2)款所指全部或部分運輸的人,但對該部分運輸此人并非華沙公約所指的連續承運人。在沒有相反的證明時,就認為授權是存在的。①在1999年制定的《蒙特利爾公約》中關于實際承運人的規定,基本上照搬了《瓜達拉哈拉公約》的條款。②從公約的規定中可以界定出兩個確定實際承運人的條件:一為實際承運人是根據締約承運人的授權所進行的的運輸活動,沒有締約承運人的授權則不應當在此概念的范圍之內。二是只有實際承擔了運輸活動才應當確定為實際承運人,沒有承擔運輸活動的不應當作為實際承運人來對待。在海商法中存在著許多轉委托的情形,在航空運輸活動中尤其是包機運輸或者是貨物運輸中也同樣存在著轉委托的情形,但不論轉委托的情形是否存在,最終判定實際承運人的應當是行為主體是否真正進行了運輸活動,沒有承擔運輸活動僅僅是轉委托行為中的主體不應當人為實際承運人。根據公約的規定可以看出,實際承運人是根據締約承運人的授權所進行的航空運輸活動,也就是二者之間是通過私法上的合同行為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締約承運人在與旅客簽訂運輸協議后將實際運輸的任務授權給實際承運人進行承擔。③這種授權與合同法上的委托是不同的與連續承運人不同,實際承運人并非運輸合同的主體,而連續承運人是航空運輸合同的締約一方,其履行航空運輸的資格是基于本人的合同當事人身份,而不是基于他人的授權,是合同的獨立主體。
二、實際承運人的責任
(一)實際承運人只對其履行的運輸負責。對于實際承運人承擔的對旅客的賠償責任,公約中明確規定實際承運人對自己負責的那部分運輸承擔責任。在1999《蒙特利爾公約》的第四十條對實際承運人與締約承運人的責任劃分作出了一個明確的界定:締約承運人對整個運輸合同所涉及的運輸活動都負有責任,而實際承運人只對其履行的那部分負責。通過分析法條不難看出,在實際承運人負責的那部分運輸中,一旦發生事故,實際承運人就要對旅客做出賠償責任。同時,由于締約承運人是締約航空運輸合同的主體,其應當對運輸活動的全過程負有責任。在發生事故時,旅客不僅有權利要求實際承運人承擔賠償責任,同時也可以直接向締約承運人提出索賠請求,請求締約承運人對自己的損失作出賠償,無論是締約承運人還是實際承運人,都可以作為適格的被告,公約對此的確定解決了以往無法將實際承運人列為被告、各承運人之間相互之間扯皮推諉的現象。(二)實際承運人與締約承運人的相互責任。《蒙特利爾公約》的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實際承運人的作為和不作為,實際承運人的受雇人、入在受雇、范圍內的作為和不作為,關系到實際承運人履行的運輸的,也應當視為締約承運人的作為和不作為。④從公約的這條規定可以看出,締約承運人的責任范圍不僅包括對整個運輸合同所涉及的運輸活動負責,而且即使是實際承運人的作為或不作為也得視為締約承運人的作為或不作為,締約承運人對旅客所遭受到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這使旅客更能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