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和水衛生教案

時間:2022-03-09 09:37:00

導語:水質和水衛生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質和水衛生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水質、水的物理性狀、化學成分、水的富營養化污染。

2、培養對飲用水凈化、消毒、硬水軟化、污水處理的探索興趣。

3、初步學會研究水質的方法,強化生態觀點和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影響水質的化學成分、水的富營養化污染

教學難點:溶解氧和有機物之間的關系,水的富營養化污染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述法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水是生命之源”,請同學們談談水的重要性,介紹我國城市缺水的情況,增強感性認識。既然水對我們如此重要,水質的好壞當然關系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水質和飲用水的衛生。(寧波的河流?愛不?)

出示自學提綱:

1、1、什么是水質?水體的物理性狀包括哪些方面?

2、2、水體的化學成分中重要的檢測指標有哪些?

3、3、水體中的溶解氧與水中有機物之間有什么關系?

4、4、什么是“水花”?什么是“赤潮”?

5、5、水的富營養化污染的概念、原因、過程、結果分別是什么?

在學生自學后,師生共同總結如下:

溫度:“熱污染”

味道:生物死亡

物理性狀:氣味:工業廢水

渾濁度:泥沙、有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

顏色:藻類、工業廢水污染

一水質pH:天然水常呈弱酸性,7.2~8.6(注意大小寫)

生活飲用水6.6~8.5

硬水

化學成分:硬度:溶于水中的含鈣和(能否補鈣?)

(極為復雜)鎂的鹽類的總含量軟水

重要的檢測指標(1)空氣

來源:(2)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溶解氧作用:

與水中有機物之間的關系(重點理解)

溶解氧[溶解氧間接反應水受有機物污染程度]

《憶江南》據考證是到寧波(明州)

有機物

二、水的富營養化污染

1、富營養化的涵義:富營養化是指水中N、P等元素含量過多,使藻類等浮游生物獲得豐富營養而大量繁殖的狀態。

2、水中氮、磷等元素的來源:

①生活污水,

②含大量N、P的工業廢水,

③含大量N、P的農田退水。

3、“水華”或“水花”:

河、湖、池塘富營養化污染時,藻類大量繁殖,水變渾濁,并呈現綠、黃綠等顏色的現象。

4、“赤潮”:海水中含營養物質過多(根本原因)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直接原因)。因浮游生物種類不同,可使局部海水呈現紅色、

綠色或褐色。

危害是: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會大量死亡。

5、理解水受富營養化污染后的發展過程:

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排入水體(根本原因)

藻類等浮游生物獲得豐富營養而大量繁殖(“水華”的直接原因)

由于生存環境有限,進行生存斗爭,使藻類等浮游生物大量死亡

需氧微生物數量增加,用于分解有機物

水中溶解氧降低(水生生物死亡的直接原因)

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厭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

水變黑發臭。

6、6、防治:

①①控制N、P進入水體:A、使用無磷洗衣粉

B、禁用農藥

C、控制化肥使用量

②②疏浚淤泥:如:西湖治理

③③去除水草:如:水葫蘆

④④增大水體,引入低營養水稀釋

注意多聯系實際以幫助理解

小結:強調本節重點:水質的化學成分、水的富營養化污染

練習:1、富營養化污染排序

2、多選:過量使用過磷酸鈣[有效成分Ca(H2PO4)2]會引起水體的()

A硬度變化BpH下降

CpH上升D富營養化污染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

1、什么是水質?

2、水體的化學成分中重要的檢測指標有哪些?

3、水體中的溶解氧與水中有機物之間有什么關系?

4、什么是“水花”?什么是“赤潮”?

5、水的富營養化污染的概念、原因、發展過程分別是什么?

引言:

我們在了解一般水污染之后,更要關心飲用水的知識。

出示自學提綱:

四、飲用水的衛生

1、家庭飲用水必須、、。

2、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1)

(2)

(3)

3、家庭飲用水的凈化方法:通常是在水中加入;

還可使用。

4、家庭飲用水的消毒方法:一般使用

五、硬水的軟化

1、硬水的危害:①②

2、硬水軟化的方法:

①通常往水中加入適當的,使溶解在水里

的和轉化為不溶于水的物質,生成沉淀,從而被除去。

化學方程式:

②用除去水中的和,使硬水軟化。

七、污水的凈化

1、1、水質惡化:

2、2、污水處理方法:

①①

②②氧化塘法:氧化塘是將污水蓄于水塘中,利用水塘中

的和,對污水進行自然凈化。

在學生完成知識填空后,可由學生舉例分析,提高應用能力。

小結:

習題鞏固

課后小記:

第三節大氣與健康

教學目標:

1、1、了解大氣主要污染產生的原因和危害

2、提高學生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探索環境問題的興趣,加強學生珍惜身體健康、保護大氣的意識,滲透辨證唯物主義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大氣污染的來源及表現

教學難點:SO2和光化學煙霧

教學方法:自學討論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1、什么是水污染?主要表現是什么?

2、溶解氧與水中有機物之間的關系怎樣?

導入新課:寧波市政府決定將寧波鋼鐵廠遷出市區,為什么?

問:食堂也會排出廢氣,會不會引起大氣污染?

鋼鐵廠排出大量的廢氣,將怎樣?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得出大氣污染的概念。

一、大氣污染:

1、概念:大氣與水體一樣,對進入其中的有害物質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如果進入大氣的有害物質的量很多,超過了它的自凈能力,那么,存留在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將會影響人體健康。這種現象就

叫做大氣污染。

問:大氣中的有害物質來自何處?

學生答后總結:自然的,人為的。

填下表:

2、大氣污染的來源:

①,

②主要來源───(主要有、、等)。

③。

問:我國主要燃料是什么?由此推測燃燒后有什么污染物?

提供相關信息:

燃燒1噸煤的產物SO2碳氮化合物懸浮顆粒NO2

170Kg0.5Kg11Kg9Kg

燃燒1噸石油產物SO2碳氮化合物CONO2

10Kg100Kg70Kg30Kg

通過該表總結:

二、、煙塵、二氧化硫和光化學煙霧

1、煙塵:主要來自的燃燒

2、二氧化硫:主要來自的燃燒,居民區的

汽車等排出的廢氣

3、光化學煙霧←————↓(紫外線)

二次污染物

光化學煙霧污染的表現。

對人體最突出的危害是

重點強調二氧化硫及光化學煙霧的來源,可聯系實際,如:尺蛾黑化現象,1992年上海光化學煙霧,2001年廣西南寧助動車導致光化學煙霧,馬斯河谷事件,倫敦煙霧事件,無鉛汽油

三、酸雨:

潔凈的天然降水也具有,但pH不會低于5.6。

方程式

1、酸雨的概念:

2、酸雨產生的主要原因:

嚴重危害:。(結合課本插圖理解并聯系實際,如:森林、農作物、水體)

重點強調:酸雨概念,形成原因注意與天然降水原因比較,酸雨危害可讓學生讀圖總結。“空中死神”——酸雨,如何從根本上減少酸雨?

四、大氣與健康

閱讀課本思考:

1、1、寧波市民“十不規范中”有“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

2、2、“綠色家電”——室內負離子發生器面市

3、3、祖國傳統醫學——中醫常用風、暑、寒、燥、濕來分析疾病成因

該部分知識為介紹性內容,可讓學生聯系實際了解,對生物性污染強調其來源即可。重點落在珍惜身體健康,保護環境意識上。

拓展:城市空氣質量日報

小結

用所學知識解釋:

1、1、西柳州“雨后澆菜”

2、2、洪水后“洗苗”

作業:進行“大氣與健康”的宣傳

課后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