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建議
時間:2022-11-11 10:46:39
導語:淺析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
現階段,我國農業保險制度采取的是政府和市場共同合作建立的模式,即由中央財政保證保費補貼,政府支持,保險公司為主進行經營的模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農業保險是一種政策性保險。2017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479億元,較2007年增長了近9倍[1-2]。
2國外農業保險現狀
2.1美國。1938年,美國政府頒布了《聯邦農作物保險法》,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隨后成立,確立了美國現行的農作物保險制度。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該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在美國,農業保險是由國家專門的保險機構為主進行經營,同我國一樣是政策性保險。2.2法國。法國的農產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早在1840年,為了補償因自然災害對農戶造成的經濟損失,法國就建立了地區性的農業保險互助組織。歷經100多年的發展和完善,法國農業保險已經相當成熟,所以法國被公認為農業保險發展最成熟的國家之一。2.3日本。20世紀30年代,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1938年日本政府頒布了《農業保險法》,1939年開始實行。法令頒布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通過采用農業保險的方式保證糧食供應;另一方面,保證農業穩定及持續發展,維護農村秩序。
3發展和完善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的政策建議
3.1建立多層次的農業保險體系。農業保險供給體系不斷完善,需要構建多層次結構。首先,通過綜合性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加大農業保險在總保險業務中所占的比例。其次,以專業性農業保險作為補充,更好地開展農業保險業務。再次,積極利用再保險手段,轉移風險,擴大承保能力,分散風險,降低經營成本,促使農業保險業務健康發展[3-4]。3.2健全相關農業保險政策。不斷完善農業政策是農業保險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農業保險市場是以《農業保險條例》等相關法規及規定為基礎,由中國保監會監督、管理。農業保險相對于其他險種風險較大、經營成本高,導致很多保險公司在經營一段時間后很難長期堅持下去[5]。3.3革新技術。我國積極開展農業保險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統計數據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因地制宜,合理規劃不同產品的適宜區域。3.4培養農業保險技術人才對任何行業來說,要想健康發展,必須要有大量的人才儲備。而我國的農業保險行業人才缺失現象十分嚴重,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不足1萬人。農業保險相對于其他險種來說,情況比較特殊。在我國農業保險行業中,農業保險人才數量短缺,更談不上質量達標。
參考文獻:
[1]庹國柱.美國、加拿大農業保險政策和監管的經驗借鑒[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4,28(1):64-66.
[2]庹國柱.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成就、障礙與前景[J].保險研究,2012(12):21-29.
[3]李琴英.我國農業保險及其風險分散機制研究———基于風險管理的角度[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7):48-52..
[4]呂洋,范秀榮.美國農場的農業風險管理[J].農場經濟管理,2008(1):32-34.
[5]孫香玉,鐘甫寧.對農業保險補貼的福利經濟學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8(2):4-.
作者:顧紅 李晶晶 單位:保險職業學院
- 上一篇:城鎮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思考
- 下一篇:農業保險經營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