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業保險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5 05:47:00
導語:兼業保險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費捷徑
仿佛一夜之間,眾公司發現了一條“保費捷徑”。去年年底復業的太平以其鮮明的姿態和迅猛的業績,一時間成為中小保險公司快速拓展的樣板。
但太平并不是惟一開懷的人,新華、泰康等壽險公司的“第二梯隊”也紛紛借道銀行網點,以圖改寫舊有保費格局。以上半年數據來看,去年保費收入僅為新華一半的泰康,現在已經開始逼近新華,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泰康“銀保沖得比較快”。
與此同時,國內率先涉足銀行保險市場的平安現在已收功成之效。上半年平安的保費收入中,來自銀行網點業務的已經與團體壽險平起平坐。
兼業在今年又冒出一匹黑馬——郵政系統。統計數據表明,上半年全國郵政保費達146億元。目前全國3萬多郵政儲蓄網點成為郵政系統一筆驕人的資本,以致以銀行保險著稱的法國國家人壽找到了中國國家郵政局,雙方已就成立合資保險公司簽定協議,前者甚至樂觀地宣布,合資公司將于2003年初開始營業。
監管空白
幾乎不需要成本投入的兼業只要握住網絡,幾乎就掌握了和保險公司談判的“令牌”,而在得到保險的執照之后,這份執照就變成了一些兼業黑暗操作的擋箭牌。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利用賬本,兼業可以耍出的花樣很多。兼業機構的許多違規問題是以主業的財務、業務渠道作掩護的,監管機關的稽查只能監管保險部分,不能涉及主業,這就形成了監管真空。”
兼業市場的龐大規模,又使得監管機構很難管理,“目前全國已有7萬多家保險兼業機構,單靠31個保監辦是管不過來的”該人士認為。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非法中介活躍在市場上。陜西省保險行業協會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在西安實行新車共保之前,由車管管理部門實行新車的保險,周圍的農民也趨利而來,他們利用私人關系,短時間內暴富,開著高檔車在車管所附近游轉拉業務,對拉保費收手續費樂此不疲。
監管的兩難之下,市場最終傾向于讓各公司自行整合兼業機構,如西安采取新車共保方式解決這一難題。對手續費的支付標準及懲罰措施,同業組織正在越來越積極地發揮作用。
- 上一篇:外資保險對國內保險業影響分析論文
- 下一篇:保險公司與恐怖事件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