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調整的解析
時間:2022-12-24 10:12:12
導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調整的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目標代替率標準。結合有關理論研究表明:如果養老金水平不足適度水平,則將會使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難以得到保障,與此同時也會使消費的增長難以得到有效刺激。在養老金水平無限升高的情況下,便難以起到激勵人熱情對待工作,同時也將使政府財政壓力大大增加。因此,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方案涉及過程中,對與適度水平的標準加以明確便顯得極為重要:(1)低保標準。在目標代替率低保標準的確立方面,需以某一年的平均數作為標準,進而取其整數,即:①農村低保水平在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所占的比重;②城鎮低保水平在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中所占的比重。(2)恩格爾系數標準。第一步:以1997至2013年恩格爾系數為依據,然后進行回歸性分析,重點對將來五十年的恩格爾系數進行預測。第二步:對2014年到2064年之間的五十年的恩格爾系數進行預測,對食品總支出在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加以明確,同時食品總支出在農村人均純收入當中比重也需加以明確。在充分獲取上述數據后,擬定對數回歸方程,最終得出預測結果。
(二)部分方案設計。對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待遇來說,其確立需遵循的準則為“保基本”;也就是說,需使待遇領取者的養老金替代率水平維持在領取周期以內而不會發生改變。由于篇幅的限制以及針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作出的方案諸多,因此本文就針對其中的兩種方案展開分析:(1)第一種方案:保證基本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替代率總和能夠與生活保障水平的下限值保持一致性。在2022年,由制度承擔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實現完全整合,而整體目標替代率水平則預測在2042年前后完成。(2)第二種方案:保證基本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替代率總和能夠與食品支出水平保持一致性。在2022年,由制度承擔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實現完全整合。相關學者經研究表明:倘若采取方案一,則到2022年農村的基本養老金代替率水平大約為22%;而城鎮的基本養老金代替率水平大約為13%。不難看出,在方案二中,主要是對繳費機制加以調整,使個人賬戶模糊加大,進一步使人賬戶替代率可以達到上述兩種方案的替代率差額。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調整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構建全新的養老金調整機制。結合近年來有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調整的數據信息可知,在養老保險目標代替率選取方面與許多要素存在相關性。為了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更具公平性,需以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發展為依據,進而構建全新的養老金調整機制,從而使收入分配調整過程中社會保障力度的價值作用充分展現出來。
(二)做好財政支出結構的優化調整工作。以將來合理替代率水平的解析為依據,可知把目標代替率在低保與恩格爾系數兩者之間加以設置是可行的。但由于基于地方財政收入當中,財政補貼占了較大的比重;因此,便需要做好財政支出結構的優化調整,使社會保障的支出得以擴展。與此同時,為了機制的完善,還可以構建符合社會經濟水平的地方財政分擔機制等,以此確保財政支出結構更具優化性。
(三)加強個人賬戶在養老金待遇計發中的作用。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當中,個人賬戶的運行模式是“實賬制”,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存在差異,在明確個人賬戶保值的基礎上,才能夠使個人賬戶替代率水平得到有效確立。所以,基于養老金待遇機制當中,需對個人賬戶的價值作用加以重視。構建個人賬戶基金投資運營模式,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益,進一步使個人賬戶的保障及升值得到有效保障。
(四)規范繳費標準。有學者]經研究表明:對繳費水平加以提升,能夠使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的替代率得到明顯的提升。因此,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調整過程中,便需要規范繳費標準,使個人賬戶代替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使制度的約束力度得到有效增強。要想實現以上目標,需以人均實際收入與可支配收入充當繳費的基礎,進而以這方面收入的增長合理調整繳費機制,以此使個人賬戶養老金替代率的穩定性得到有效保證。對于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來說,需設置合理的繳費區間,明確上限與下限,以此使繳費標準更具規范性及科學性。結語:本文在明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目標代替率方面,主要提出了兩大標準:其一為低保標準;其二為恩格爾系數標準。在遵循這兩大方面的前提條件下,進而提出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的方案設計,從整體層面分析需構建全新的養老金調整機制、做好財政支出結構的優化調整工作以及規范繳費標準等,才能夠使城鄉居民牙膏老保險待遇調整更具優化性及科學性,進一步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相關工作的完善奠定尤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樂敏 單位: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研究
- 下一篇:藝術市場的農民畫創新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