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班級精細化管理策略分析
時間:2022-01-20 03:44:25
導語:小學班主任班級精細化管理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無法脫離班級,而讓其在班級中獲取更好發展,就要做好管理工作,這考驗的是班主任管理能力。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就要實行精細化管理。本文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進行討論,分析了管理不足,提供精細化管理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精細化管理;有效策略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責任重大,有效的管理可促進學生發展,反之則會阻礙其進步。班主任既要傳道授業解惑,又要完成立德樹人目標,這是班級管理需要做到的。作為小學班主任,新時期要調整管理理念,在班級管理中落實精細化管理,立足于精和細,促使學生尋求自我發展,使其變得積極樂觀,確保身體與心理健康。并要使班級中形成好的學風和班風,讓每個學生在班級中獲取進步。
一、班主任班級管理不足
小學班主任控制著班級,部分人在管理中采取的是命令的方式,要求學生這樣做不許那樣做,常常會引發抵觸,同時還會扼殺學生個性,不利于其在班級中身心健康發展。小學與幼兒園不同,一般都是大班制,班主任需要管理好多學生,還要做好課程教學,精力有限,所以不夠精細,無法照顧到每個學生需求,導致其難以在班級中實現自我發展。班主任班級管理未意識到班干部重要性,所有事情都是親力親為,顧及不上也就聽之任之,班級管理整體效益差。班干部具有輔助管理作用,可將班主任的意思傳達給班級中同學,并把班級中每個同學狀況反饋給班主任,促使依據學生現實情況有針對性管理。班干部的作用被忽視,班級管理做不到精細,難以解決問題。小學班主任要意識到,管理并不是要學生統一行動,或者是學習到眾多的文化知識,而是要喚醒其主體意識,使其擁有自我管理意識。這種狀況下,學生變得更加自覺,學習積極主動,言行遵照行為規范。現在班級管理還達不到這個效果,主要是因為缺乏精和細,過于粗放致使管理效果不如人意【1】。現在小學生都備受家人寵愛,自我為中心問題嚴重,在班級中生活容易與其他人產生矛盾,且缺乏換位思想的意識,互不相讓。班級管理中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要加強引導,明確學生性格缺陷,與其溝通與交流,因材施教。但是實際上班主任在這個部分做的還不夠,以批評教育為主,深挖根源比較少,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學生集體意識不強,班主任管理中以學業為主,學生犯錯誤進行批評教育,其他方面關注度和投入精力少,不利于品質和人格完善。
二、班主任班級精細化管理有效策略
(一)設置小崗位。小學班主任在管理中,應當設置一些小崗位,為學生提供管理機會,使其在過程中得到鍛煉,并喚醒其服務意識,增強班級榮譽感和責任心。班級管理中要讓班干部發揮作用,班里要有正班長和副班長,協同班主任管理班級。除此之外,班級中還要有學習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等,必須保證職位齊全,這樣才能讓這些委員帶好頭,在管理中發揮作用,實現自我提升,并且能發揮榜樣作用。這種精細化管理,達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學生主體意識增強,主動承擔班級管理責任,把班級當成一個大家庭,管理效果自然也就變好。班主任無法隨地跟著學生,班干部在班級中生活,對于同學狀況更為了解,設置眾多的職位讓學生參與管理,效果好于班主任包攬式管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設置小崗位以后,還要劃分職責,讓班干部明確自己擔負哪些管理職責【2】,以讓其更加有效進行管理。設置小崗位盡量讓人人有事管,強化小學生責任意識,使其形成主人翁意識,成為班級的主人,自然就能自發去管理,并約束個人的行為。每個人在班級管理中做到自我教育,不斷進行發展,班級管理就能達到讓每個學生進步與發展目的,精細化管理目標得以落實。采取競爭上崗的方式,班主任讓其明確每個崗位義務和職責,并讓其清楚需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學生在競爭下獲取的崗位,成就感強,且會更加珍惜,在崗位上就會盡力做到最好。(二)制度精細化。班級管理依賴制度,班主任要做到精細化管理,就要在制度上下功夫,推進精細化發展。首先,班主任要認識到,學生在班級管理中重要作用,引導其參與管理,這樣才能確保管理會制度落實。制定班規,由學生主導完成,執行狀況會更好。班主任先引導學生學習校規,然后引導其制定班規。制度不再是班主任單方面宣布,學生參與到制定中去,并提出懲罰建議。由此而來的制度,自然將自覺遵守,違反校規和班規的行為就減少。班干部依據制度管理,層層分工,每個人要對自己負責的崗位負責,同時還應相互監督,定期總結經驗和不足,促使其管理能力提升。此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制定量化表,由班干部負責將學生在班級中表現記錄下來,比如文明禮儀、紀律、作業完成狀況、紀律等【3】。每個星期進行總結,表現最好學生可登上榜首,采取物質與精神獎勵,對于其他學生鼓勵,并要找一些表現不佳,或者有明顯退步學生談話,與其平等對話,促使學生改正,培養其自我管理能力。(三)強化家校合作。班主任班級管理需要家長的支持,以前主要是和家長溝通學習,或者是學生犯錯后找家長,不夠精細。當前要強化家校合作,首先就要確保相互溝通的精細化,著眼于各個方面。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利用社交軟件,或者是各種交流平臺,把學生在班級中表現反饋給家長,并與家長進行協調和溝通,使其明確家庭教育需在哪些方面繼續努力,相互配合下更好完成班級管理。考試前將每個學生在學習上不足告知家長,使其在家里好好復習,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成績出來以后,不要把關注點放在分數上,而是要分析學生是進步還是退步,然后與家長溝通,共同分析學生進步和退步原因。班主任找學生談話,讓其明確沒有考好問題出在哪里,并做好指導,協助其制定學習計劃,使其按照目標一步一步來,家長配合班主任做好督促工作,促進學生進步【4】。學生在學校犯錯誤,或者對于班主任教育有抵觸情緒,先不要急于批評,而是要家長聯系,明確原因,然后從根源上解決。不同學生在各個方面表現是不同的,也會受到家庭影響,故而在管理中要做到精細化,依據不同情況采取差異化處理方式,并要深化要家庭的合作,這樣才能在共力作用下促使學生在班級中獲取發展。(四)做好情感交流。班主任要班級管理中要重視情感作用,承諾學生的一定要辦到,任何事情都要建立在誠信基礎上,學生會受到影響,做事情也就會講信用。班主任多關心學生,善于發現每個人身上閃光點,然后予以激勵,增強其自信心,學生在班級中就會表現更好,尋求班主任的認可。班主任要拓寬溝通渠道,鼓勵學生遇到問題大膽詢問,如果不敢面對面,可把自己想說的,或者是班主任意見,通過郵箱、微信等平臺進行反饋。班主任要認真對待每位學生提出問題,依據其性格特點以及平時表現,與其展開情感交流。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用心,學生能感受到,相互之間變得親密,學生會自覺吐露想法,班主任管理和教育也就有的放矢。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要提質增效,就要改變方法,采取精細化管理。從制度、家校合作、情感等方面入手,做到精細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成效,促進每位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并在班級中獲取發展。
參考文獻
【1】伍正瓊.淺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精細化管理的策略[J].文存閱刊,2020,000(002):102.
【2】張有志.淺談班級精細化管理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2011(12):158-158.
【3】李納.小學班級精細化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2017(3):00096-00096.
【4】鄭學玲.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精細化管理工作[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6).
作者:田衍金 單位:山東省沂源縣沂河源學校
- 上一篇: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創新研究
- 下一篇:初中女班主任管理班級藝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