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管理對策研究
時間:2022-03-12 03:12:02
導語: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管理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學生們的主導者,需要擔負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責任。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制度,在教學制度中體現對于學生意志的尊重。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拉近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本文通過杜宇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進行簡單的分析研究,然后重點對于具體的施行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管理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工作,班主任作為教學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這一時期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發育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小學高年級階段的有效管理措施,根據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求,開展對于學生的專項指導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德育內容對于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并將這種管理方式落實到日常的教學當中,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1.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管理現狀
1.1對于學生的自主管理缺乏重視。高年級階段的小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自助管理能力,并且對于班級中的制度和班級管理的方式已經開始形成了自己的觀念和理解,教師在這個階段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應該更加注重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給學生提供一部分的自主管理空間,讓學生能在這部分空間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大部分教師缺乏對于學生自助管理的重視,總是習慣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管理方式,在課堂中通過自身的權威對于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單方面的安排學生去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施行全方位的管控[1]。這種情況尤其在某些農村地區較為嚴重,班主任不關心學生自主能力的情況,只負責對于文化課的教導,導致對于學生的全面成長缺乏關注,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導致班級管理活動也沒辦法順利的推行[2]。1.2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德育管理模式。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德育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在對于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導之外,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并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最終目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依舊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形成德育教育的模式,部分教師對于德育教育的方式依舊是照本宣科,將德育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平鋪直述的宣講,導致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道德觀念,并沒有將德育意識深植于心,這種枯燥單一的德育教育模式不利于學生深入體會,同時也影響了班主任對于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3]。
2.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管理的具體策略
2.1明確班級管理的目標,加強班主任的重視程度。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核心素養是教師工作開展所圍繞的重點內容,也是班級教學管理的重要理念,許多班主任教師都在根據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來設定有效的教學管理策略,來幫助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4]。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執行者,需要加強對于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目標制定,尊重學生的感受,關愛學生的身心健康,重視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積極開展教育指導活動,從而有效拉近師生關系,在班級工作中提升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習慣,促進班級管理模式的高校運行。2.2制定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學生自主管理意識。在對于學生進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管理過程中,需要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安排,同時尊重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位置,重視學生的意見,制定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讓學生的意見參與到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來。根據學生的具體意見和情況,來制定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值得,保證班級管理工作進行的有效性[5]。在對于制度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邀請學生進行參與,結合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實際感受進行投票、提供意見,并根據民主化的接過來制定教學規范制度。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提升學生的民主意識,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在日后的管理過程中學生也會自發的維護管理成果,減少了教師在管理過程中的難度。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管理,選擇合適人選作為班干部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出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和個人能力。2.3組織德育活動,提升學生道德修養。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例如,在班會上班主任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德育為主體的討論活動,讓學生事前圍繞這一主題搜集資料,教師在課堂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動態的案例,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理解體會思想道德對于成長的重要性。還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安排一些實踐環節,例如組織學生幫助城市清潔人員打掃衛生,感受平凡崗位工作艱辛,從而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2.4更新班主任管理理念。如上所述,在小學校園內部班級教師的管理和實施過程中,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是針對負責的老師更新觀念和優化,許多負責人的思想固守在過去,仍然停留在以自己為核心的集中管理模式下,完全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整個教育階段不是基于學生的視角,而是被學生視自己為班級的主人。相反,他們只是盲目地批評和指責學生,這種方法會導致學生被班主任嚇到的感覺,也將影響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在最新的社會發展背景下,校園需要對班主任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和培訓,引導班主任真正認識到自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并幫助班主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及最佳管理策略。例如,校園可以組織班主任定期到高等學校學習,參加班主任培訓班或聘請專業人士來校園講課等,可以更新班主任的思想。還需要為校園內的教育發展建立一個合理的平臺,使班主任可以與平臺中其他學校的班主任進行聯系,交流和溝通,并在班級管理中采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同時,也可以為自己解決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大家集思廣益,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可以使負責教師的思想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和完善,為班級管理工作找到正確的實施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化管理的效果,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2.5開展家校合作管理模式。小學學生獲得的第一個教育環境是家庭,因此學生離家進入校園后,父母和老師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為學生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狀態。家校合作是目前教育工作實施中最為有效的方法,其能夠在學生出生時期著手,真正的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學生是家長和教師溝通的橋梁,是家校合作工作實施的核心,所以教師也需要發揮出自身的教育優勢,指點家長開展完善的家庭教育工作。因此,教師在實施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放下自己的態度,真正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兒童成長中也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班主任還需要經常與父母溝通和聯系,例如:建立班級小組,進行定期的家訪或電話訪談,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學習狀況及其日常表現,然后反饋給孩子;學生在校園里的情況向父母。應該注意的是,班主任的反饋不僅是關于學生在校園中的問題和錯誤,而且還涉及孩子對父母的好方面,以便父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們孩子的特征。此外,要求家長對孩子有信心,并且更愿意參與他們的管理過程。實行有效的親子合作管理模式,現在是小學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每個孩子入學后不是由負責任的老師負責,還需要家長給予合理的協調,有一個校園內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及家庭健康成長的環境中。只有在這樣的影響下,孩子的思想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也才能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管理,需要建立在明確的管理目標基礎上,班主任需要加強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制定一個有效的管理制度,來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滲透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趙廣華.責任擔當,快樂研學——例談任務型微研學中高年級小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20,(2):8-9.
[2]鐘智英.赤心潤童年:給心靈種子的力量——小學高年級德育教學中開展對生命教育的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7):174.
[3]李輝群.健康快樂才是我們德育教育永恒的主題——小學高年級德育教學的導向性實踐研究[J].人文之友,2018,5(8):235.
[4]劉軍.小學高年級特色班集體建設的行動研究——以中山市XX小學為例[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7.
[5]郭宏諺.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高年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研究[J].甘肅教育,2019,(21):47.
作者:解亮紅 單位:山東省榮成市斥山街道中心完小山東榮成
- 上一篇:小學班主任愛心教育研究
- 下一篇:職前幼兒教師音樂技能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