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經營中財務分析的應用
時間:2022-09-24 02:54:00
導語:企業生產經營中財務分析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財務管理關鍵內容之一的財務分析,要求企業以財務報表中會計記錄的基本內容為根據,評定企業階段性生產經營管理質量,進而對企業財務管理狀況展開分析。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管理中財務分析也逐漸具備了更高的地位,可為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牢固基礎。本文在闡述財務分析定義與意義的基礎上,探索了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財務分析的具體應用,并指出了提升財務分析能力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產經營管理;財務分析;應用
財務分析屬于一項經濟管理活動,是在分析企業當前財務信息與財務狀況的基礎上,合理預測企業未來發展并作出規劃。通過系列專門技術與方法的運用對企業的償債、營運、盈利和發展等能力情況展開研究,是衡量目前財務狀況、評價過去經營成果的主要指標之一,具有綜合性、全面性特點。財務分析能得出可靠的依據供企業管理層決策,而在具體運用中需深入企業經營與業務層面,保障財務分析結果的質量與實用性,以便將其應用的作用充分發揮。
一、財務分析定義和意義
財務分析是在財務報表及相關資料的運用下,評價并剖析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可將企業運營中利弊得失與發展趨勢真實反映,并將重要的財務信息供于企業優化經濟決策、改進財務管理工作。財務分析不但是總結已完成的財務活動,同時也是預測財務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在財務管理循環中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財務分析的意義在于將有關的財務信息提供給報表使用人員,使其在決策中具有可參考的信息數據。然而,因財務報表在一系列數據資料的運用下將企業財務狀況、現金流量情況及經營成果全面且概括地反映出來,此類數據對于報表使用人員而言,屬于原始性數據,無法直接用于決策之中[1]。所以,報表使用人員應以自身需要為根據,在專業方法的實施下進一步加工整理財務報表中的數據資料,獲取其中有價值的信息并供于決策使用。
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財務分析的應用
(一)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績效。財務分析結果通常能將企業運營水平、債務清償能力、盈利能力及資金狀況等真實反應,所以財務分析是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績效予以評定的重要方式。如在分析資產負債表之后,便能將企業資產負債的形成原因和變動規模、資產權益變動的平衡性及資產負債變動的效率性與合理性等情況準確把握,進而對企業資產結構及質量展開評價。而在分析利潤表之后,能將企業利潤變動情況及原因把握,在將各業務及環節的成本費用水平和利潤水平揭示之后,即可完成對企業運營水平的評價,在分析現金流量表的基礎上,能將現金流及現金使用情況準確了解,從而對企業各項活動中現金流量的產生能力及是否合理進行評價。(二)為企業風險預警提供參考依據。企業財務管理中,風險預警這一內容相當關鍵。倘若必要的風險預警分析欠缺,稍有不慎便會導致企業損失巨大的資金,甚至有破產的風險[2]。通過分析企業生產設備及產品的成本,能將企業基本資源消耗情況把握,倘若某段時間內有急劇上升或下降的現象存在,后續便是風險產生的預警信號,此時企業相關人員應當予以密切關注。同時,企業在項目決策中偶爾也會有財務風險產生,此類風險來源多為客觀環境因素或人員主觀因素,但不論是何種情況相關人員都需要積極開展財務分析,以便準確監測風險。(三)合理評定企業盈利能力。企業盈利能力的評判指標包含主營業務利潤及存貨周轉率兩個方面。一方面,企業應以市場情況及自身商品銷售情況為根據,合理進行存貨指標的制定。倘若出現存貨過剩的情況,閑置的貨物會將占據大量資金和空間,同時還要對特殊商品質保期及技術升級更新影響予以考慮;而存貨若是偏少,企業貨物周轉速度就會受到限制,從而引發銷售緊張的情況,阻礙企業運營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企業應以主營業務利潤率為依據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判斷,通常而言越高的主營業務利潤率代表更高的盈利能力,反正亦然。之所以如此,因為越高的主營業務利潤率代表更好的利潤來源生產銷售情況,此時企業營業中所面臨的風險也相對更低。所以,通過財務分析可對企業盈利能力展開科學、有效的評定。(四)為企業考核指標提供參考依據。財務管理考核指標標準制定中,皆是以企業財務分析為依據。深層次剖析企業財務數據的時候,需要對大部分財務科目進行級數設置,以便將合理的依據供于財務考核使用[3]。同時,此類依據還是財務管理人員關鍵性的參考指標,在將企業管理數據及管理目標準確把握后,方可剖析企業存在于財務管理中的問題與不足,并制定針對性改進策略。在企業管理內容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保障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五)指出發展缺陷、規劃未來發展。企業通過應用財務分析,能找出生產經營中的缺陷及影響因素,并采取針對性地解決措施,保障企業持續發展。如對產品成本構成分析后,可將產品耗費人工、物料的情況把握,當耗用水平比評價標準低或高時,需對其原因深入探尋,從而找出企業生產流程及管理中的不足與潛力,為企業生產流程的優化、經營管理的改進提供依據。同時,能將企業可能出現的財務或未知風險指出,幫助企業高層提前做好準備,擬定預防措施,規劃未來發展方向,規避風險及損失,保障企業良好發展。
三、企業提升財務分析能力的策略
(一)深入理解財務分析概念。企業要想充分發揮財務分析應有的作用,那么就需要將下述兩方面內容做好。一方面,企業需要對財務分析的概念深入理解,從根本上把握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分析的關鍵意義,并對財務分析各個過程予以著重關注,以免出現財務分析流于形式的情況;另一方面,企業高層需提高對財務分析的重視,日常會議或工作中需將該項工作內容著重突出,在采取口頭宣傳方式的基礎上,將財務分析數據聯系企業決策,統一分析標準,規范風險管理內容,創建有利于財務分析順利開展的環境。(二)建立健全財務分析體系。企業需要準確認識財務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極其約束與規范的作用,積極完善財務分析工作,促進財務分析體系的建立與健全。體系并非始終維持不變,需要不斷更新、優化,保持與時俱進。財務分析制度的構建是核心,同時要將財務分析不同崗位特點理清,委派最適合各崗位的人員就任,保障工作效率[4]。此外,財務分析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明確財務分析目的及工作的基本要求,確保各個財務人員對自身崗位及職責做到心中有數。企業戰略發展過程中,或許會改變、調整指標,此時應當以財務管理要求為根據嚴格規范地進行,切忌將該問題忽略,以便促進企業財務分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三)合理構建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企業在財務分析過程中,需要密切圍繞生產經營的關鍵環節、主要內容等進行,將財務數據與經營、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系注意理清,合理設定將企業資產負債、盈利能力、生產經營及發展趨勢等不同內容包含在內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縱向與橫向比較、動態與靜態、定量與定性、財務及非財務等各個指標,以便為財務分析結果提供真實、準確的保障,進而保障能將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存在問題與缺陷真實反映出來,這樣一來方可將最準確的參考數據供于財務改進意見方針的制定,最終促進企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四)大力推進財務分析人員創新型轉型工作。財務分析人員需對國家的于財務工作有關的各項政策及法規時時關注,在與當前政策相符合的前提下,加快財務分析人員轉型進程,為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動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多而雜的財務內容,單從相對簡單的方面來看就包含企業并購、風險控制、股權激勵及籌資投資決策等,因此需深入分析內部控制環境,做到全面了解。而因財務分析的特征是在業務操作方面,所以財務分析人員也要積極學習并完善業務系統,在工作開展中需立足于實際情況,保障自身能將真實有效的業務能力掌握,促進自身成功轉型。(五)嚴格審核財務分析相關信息及報告。財務風險的解決于財務分析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財務分析能將大量與財務風險有關的信息及預測提供,所以說財務分析同樣能為企業最大化利益的獲取提供保障,進而為債權人及投資者利益提供保障。加之財務報告屬于短期性產物,所以企業在財務報告制作中,應當竭盡全力減少周期性,以便獲取的報告分析具有充足的及時性、有效性。同時,通過對財務報告的分析,能將企業當前真實的財務狀況揭示,在遵循相關原則的基礎上,透露相關投資者最新狀況,能將一系列財務信息全方面展現出來。此外,財務審核管理機制的制定,貫徹落實監管工作,并由審核部門嚴格把控資料質量,這樣可為大家展現真實、可信的財務信息。
四、結語
企業要想促進自身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就應當注重自身競爭優勢的全方位提升,在自身內部管理中積極引入基于財務分析的經營管理模式,推進自身整體發展及綜合實力的提高。同時,企業也要注重財務分析能力的完善,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組建財務管理專業團隊,通過細分生產經營管理需求,合理構建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促進財務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為今后發展奠定牢固基礎。
參考文獻:
[1]程娜娜.財務分析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J].財經界,2019(10):124-125.
[2]吳敵.財務分析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J].會計師,2018(16):69-70.
[3]代云蓉.財務分析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2018(35):65-66.
[4]張冠墨.財務管理在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4):20-21.
作者:敬學文 單位: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醫院經濟管理加強財務分析措施
- 下一篇:新能源企業融資財務風險分析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