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探究

時間:2022-04-30 03:03:13

導語: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探究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企業若想在這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保持持續健康發展,那么有必要進行財務風險控制。本文分析了“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意義,并針對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實現企業的經濟目標。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財務風險;控制

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進行各項財務管理中,造成一定時間和范圍內的股東利益受損或者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實際上就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實現對企業財務活動的影響和有效控制,以降低財務風險成本。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對企業來說,財務風險不能完全避免,只有采取正確的風險控制措施,才能使風險降到最低。

一、“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意義

(一)凈化環境市場,促進企業利潤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利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市場環境中許多潛在風險無時無刻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對企業獲得利潤構成了巨大的和潛在的威脅。加強財務風險控制,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預警機制,形成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有利于凈化環境市場,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了安全穩定的經營環境,促進企業利潤的可持續發展。(二)為加強企業管理和財務風險管理提供依據。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技術對企業經營、決策中的數據與信息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實現財務信息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分析和決策依據。(三)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能力,規避財務風險。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市場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加強風險控制,可以幫助企業面對更多的困難與挑戰,提高抗風險能力,在逆境中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機遇,分析經營活動中潛在的風險,整合內部資源,將風險扼殺在萌芽中。

二、“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風險管理意識不強。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很多企業都制定了一定的風險預警和控制機制,加強了財務風險管理,但是仍然還有一些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不強。主要表現為:1.企業領導不重視財務風險管理,直接影響了財務風險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開展;2.在財務管理實際工作中,有部分財務管理人員認為只要做好財務本職工作就不會有財務風險的產生;3.一部分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工作不科學,在財務風險產生的過程中,化解能力缺乏,不能及時有效控制財務風險。風險管理意識不強,難以形成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二)缺乏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最先是由西方經濟學產生的一種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由于西方國家與我國的國情不同,我國企業的風險預警機制還處于摸索發展中階段,不能按照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所規定的程序解決問題,難以做到合理有效的控制風險,對財務風險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與解決。(三)缺乏有效的監督。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很多企業開始建立科學規范化的體制,加快了信息化的進程。但是仍有一些企業,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難以做到約束財務人員行為,增強了風險的不可控性;此外,國家雖然建立了財務外部監督體系,但是一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隱藏和偽造財務數據,對企業的監督成效甚微,阻礙了風險的有效控制。(四)企業財務資金管理不規范,難以形成有效的風險防范。財務資金管理不規范主要體現在:第一,企業內部資金結構不規范,限制了企業自身的償還能力,帶來一定的財務風險隱患;第二,企業盲目實行多元化投資,容易引發財務風險問題;第三,企業收益政策不合理。這些資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難以形成有效的風險防范,給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互聯網+”時代優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措施

(一)強化財務風險意識,提高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針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意識不強的問題,作為企業的領導,首先要共識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明確財務風險與企業財務安全的重要性;其次,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培訓,提高對財務風險控制的認識程度;最后要明確職責,將風險管理工作落實到每個財務管理人員身上,形成風險責任制,以確保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二)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完善風險預警機制。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完善風險預警機制。第一,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明確相關風險責任目標,通過指標實際值與期望值的對比,找出原因,從而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第二,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整合數字信息,對財務風險管理人員進行風險預警培訓,實現財務風險管理人員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第三,利用互聯網,實現財務風險管理方式的創新,利用互聯網下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實現對各種財會數據以及相關數據的高效這整理與定期分析,將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三)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監督機制。針對實際財務風險控制現狀,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監督機制,一方面,提高企業內部員工對財務管理的認知;一方面,企業通過互聯網獲得數據信息,對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進行監管和篩選,防止財務管理權力和模式的濫用;另一方面,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密切聯系各部門之間配合監督,分析企業存在的潛在財務隱患,強化財務風險控制。(四)強化資金管理風險,防患于未然。強化資金風險管理,防患于未然,第一,優化企業內部的財務資金結構,企業必須了解并掌握相關的融資知識,準確判斷資金現狀,不斷優化企業資本;第二,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提高財務風險管理的決策水平;第三,采取相關的措施,充分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根據收益分配采取相關措施進行風險控制。

總之,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企業風險控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應該明確風險控制的重要意義,正視財務風險管理和控制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不斷優化財務風險控制,從而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謝麗麗,新形勢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思考[J],大眾投資指南,2018年22期.

[2]姜智慧,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年17期.

作者:李雙 單位:廣州華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