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的應用
時間:2022-10-11 09:02:52
導語: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強調課堂教學的互動性,通過互動有利于教師從學生角度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了解,也有利于學生提出困惑,解決學習問題。而且師生互動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的思維碰撞,有利于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引導學生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質量,由此可見互動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對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解決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模式;初中;道德與法治;應用策略
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應用有利于促進課堂上師生間的有效溝通,通過教師和學生語言以及行為等方面的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實現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升。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教學的指導者。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學習中的主體,二者間的關系不斷變化,因此教學模式也不能拘泥于一種方式,還需要強調教學的形象化和生動化,使課堂教學更生動,具有活力,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但是從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情況來看,互動式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師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認知偏差,導致在教學中難以充分進行互動,教學效率降低,不利于學生良好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的形成。因此需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互動式教學模式,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提升教學效率。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
互動式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的創新,更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有利于對學科教學的改革和完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開展中,部分教師和學生對學科的認知存在偏差,認為道德與法治屬于副科,不需要進行創新和改革,導致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比較消極,無法樹立學習信心,課堂上的互動枯燥。通過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應用,有利于轉變傳統教學氛圍和效果,通過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體現道德與法治的學科特點
初中生相對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來說,正處于自我意識萌發的高潮階段,身心都達到發展的關鍵時期,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并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但是人生閱歷比較淺,因此在與他人交流中會由于身心發育的不同步產生交流障礙的情況,也就是我們認為的青春期障礙。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內容。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廣泛,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教師會融入大量的案例開展教學,而在教學過程中互動教學顯得尤為必要。互動教學開展中能夠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去講授知識和分析問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此外,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體現出學科教學特點和作用,實現對學生良好道德觀念以及法治思想的培養。
(二)保證課堂教學的生動性
新課程改革工作開展中強調學生們的健康、全面發展,但是從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開展來看,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如果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影響,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從宏觀層面對教學中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互動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精髓。此外,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互動,還有利于對學生真實學習情況的了解,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需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思路等進行合理調整。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同時也有利于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在教師的互動引導以及學生的自主互動探究下提升課堂教學活力。
(三)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散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開展中通過互動教學模式的融入有利于教學更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調動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積極性,促進師生以及生生間的溝通和探討,對學生思維的發展以及教師教學的創新都具有重要作用。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而且大部分學生尚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在學習中學生容易產生心理壓力,面對學習問題出現膽怯的情況。但是通過師生以及生生互動,能夠使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釋放天性,并通過與同學間的合作感受到自身的價值。生生間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共同成長,并促進個人思維的發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思維創新環境。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效率不高
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開展中很多教學內容都強調學生的理解和實踐,需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學習中的自主發展。雖然教學中一再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完全放手,完全由學生進行課堂教學主導。但是部分教師對學生教學中的主體性意識不清晰,在教學中忽略自身的指導作用。在課前設計好教學計劃,然后將課堂上所有的活動都交給學生,教師徹底從教學活動中抽離。這種教學模式看似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實際上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沒有觀察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無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指導,在之后教學計劃的設計中也會導致不合理,不完善,使教學效率降低。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為教師對新課程改革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理念出現誤解,同時沒有意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不清晰
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開展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提升教學質量。但是從現在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都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而教師的教學目標僅僅存在于自己的教案和課件,沒有明確向學生提出,導致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無法厘清思路,缺乏合理的學習計劃,雖然在學習中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取得的學習效果并不好,長此以往會逐漸使學生失去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
(三)課程內容的認知和創新需要加強
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主要強調的教學內容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開展相應的法制教育工作,而課程內容的設置需要能夠與時代接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認知存在錯誤,認為道德與法治教學是一種強行進行思想灌輸的內容,而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對于這種教學內容會出現反感的情況,缺乏學習興趣。而且部分學生認為其中的法治內容與自己無關,自己的生活單調,每天的任務就是上下學,不涉及法律內容,身邊也幾乎接觸不到與法律相關的案件,這種偏見導致學生缺乏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認知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不足,沒有引入大量生活案例和引導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辯論,導致學生的參與不足,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片面,不利于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和提升。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強調互動情境的創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中很多案例都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進行展現和表達,而且情境教學也是當前教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習難度,充分發揮教學優勢,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中可以通過輕松愉悅氛圍的營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加入到重難點知識內容的討論中,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比如,在學習《探問生命》這部分內容中,為了使學生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為一粒種子,然后慢慢地發芽、成長,通過想象的方式過完植物的一生。并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進行討論和分析,促進學生們思維的不斷發散,通過這種以學生為核心情境教學方式的應用,有利于對學生生命觀以及人生觀等的培養,促進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并在學習中不斷自我教育,將課堂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學習的知識內容中。此外通過教學情境以及教學思路的創設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在自主學習、自由發揮中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小組間的互動,對自身的想法和意見等進行表達。與教師交流中得到教師的指導,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困惑,保證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的綜合提升。
(二)強調教材分析,明確互動目標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以教材為載體,從人教版教材的編制情況來看,整本書都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線索,結合國際以及我國的國情設置不同的教育理論,其中包含青少年各個階段的公民意識和法規。因此在教學互動目標的設計中,教師也需要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比如在學習《青春的情緒》這部分內容中,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可以結合學生青春期的特點和矛盾心理等設置教學目標。比如提問“同學們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在情緒發泄出來后能夠解決問題嗎?”“情緒發泄出來后有哪些影響?”“你們覺得應該如何緩解不良情緒?”通過這些問題的逐步設計使學生在與教師互動以及小組討論中能夠逐漸意識到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緩解的方式等。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教學目標,但是卻能夠在問題的引導下逐漸解決問題。
(三)強調教學拓展,組織教學實踐活動
部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誤解,認為這門學科是一門與自己生活無關的課程,僅是通過理論進行“洗腦”。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教學實踐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比如可以組織辯論賽的方式引導學生互動參與。以《生活需要法律》這部分內容為例,正方的辯題為初中生的生活中處處需要法律,反方的辯題為初中生的生活可以不需要法律。通過辯論的方式使學生對自身與法律的關系有更深刻的認知,辯論互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導致部分師生對教學認知存在偏差,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結合道德與法治教學特點,與時俱進,引導學生的自主互動和探究,發揮互動教學優勢,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胡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讀與寫,2021,18(1):32.
[2]鐘巧平.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才智,2020(7):56.
[3]杜文波.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中外交流,2020,27(10):378.
[4]馬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模式分析與研究[J].新課程,2020(23):143.
作者:岳進文
- 上一篇:簡約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的實踐
- 下一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分享活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