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對道德體驗的透析

時間:2022-12-30 09:44:11

導語:拓展訓練對道德體驗的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拓展訓練對道德體驗的透析

本文作者:胡乃君工作單位: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道德體驗的基本內涵與分類

道德體驗的基本內涵在弄清“道德體驗”的基本內涵前先了解“體驗”的基本內涵。張文娟指出,體驗既是人的情感本身,又是一種理性和感性交融的認識活動。個體在親歷某一事件或情境的過程中,在已有的認知和感悟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產生新行動、新選擇。清楚了“體驗”的內涵,有助于理解體驗是一個“完整的德育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道德教育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和作用。張文娟將道德體驗理解為:是人理解人生與社會的方式,也是人追求自身生命意義的方式。作為一種道德教育形態,它重視外部自然界和人際之間的道德信息,在內外交融的形態下由體驗者進行內外全息感悟,進而領悟事物之間或事物情境中的道德關系,形成對事物及其關系意義的自我建構和價值生成的理解。與一般的體驗不同,道德體驗著重強調對道德觀念的體驗、人與人的溝通和了解以及對自我價值的體驗,認識自我的人生狀態和道德水平。道德體驗的分類道德體驗按其存在形態可分為“親驗”和“想驗”。所謂“親驗”,是指體驗者親自置身于一定的關系世界和生活情境之中,經歷或受過感動,對自身及其他存在的生存狀態及其意義有所體驗。所謂“想驗”,則是指體驗者通過自己的親歷、感受和觀察,在積淀了一定的生活閱歷的基礎上,借助于別人的表達和自己的想象去領悟表達者的生活閱歷、生存狀態及其人生意義。道德教育的形式也只是把體驗者集中在固定的場所里(如教室),基本上是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單純知識灌輸,讓體驗者只是通過記憶道德規范知識,卻希望他們發生實際的高尚德行。其實親驗與想驗是互為條件的,親驗是想驗的生活基礎,想驗是親驗的思想準備,有過想驗之后,親驗往往更加深入、豐富,而有過親驗之后,想驗才會有發生的現實生活的支持,從而更加切己、栩栩如生。兩者相互影響、互相作用。

結論與建議

拓展訓練對高職學生道德體驗的誘發與喚醒拓展訓練項目開展的形式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虛擬的社會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虛擬的豐富多彩的現實社會生活中,去體驗、思考和感受生活世界里的各種關系,學會判斷、選擇恰當的個人德行(即道德習慣、道德行為、精神面貌、道德特征、道德品質等),逐步形成道德體驗。如圖1所示,拓展訓練的課堂教學形式采用公司制的組織與管理,教師變身總經理,學生變身部門經理及普通員工。這種形式的設置能大大提高學生在訓練項目中參與性和積極性,同時也符合高職學生發展的特點。學生必須以一種開放、平靜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師所設計的拓展訓練項目中,這是誘發與喚醒學生道德體驗所需要的最佳準備狀態。如果一個學生在拓展訓練中沒有這樣的心境,對其他隊員的鼓勵、關心置若罔聞,不關心自己的團隊,那么這個學生的道德體驗就很難被誘發。所以,學生在體驗進行前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免影響整個團隊。教師應確保教學過程在公平、民主的氛圍中開展,重視師生的互動、學生間的互動、經驗分享。學生們是否真正誘發了道德體驗,還要看師生間的互動情況。在拓展訓練課中,教師改變了傳統居度所有的艱難險阻,與學生們互相交流,共同分享經驗,最終誘發與喚醒學生的道德體驗,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表5)4.2拓展訓練能有效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是一般社會道德在特定的職業活動中的體現,是社會的主體道德。每個從業人員,不論是從事哪種職業,在職業活動中都要遵守道德。而高職學生通過拓展訓練課程已經誘發與喚醒學生的道德體驗,使學生在從業前就開始逐步了解工作環境和社會生活中各種的職業責任和義務,從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表6是列舉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及今后可能從事的職業崗位,分析該崗位所應具備的主要職業道德,設計制定高職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體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