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道德教育和諧校園的構建
時間:2022-05-13 03:22:51
導語:高校道德教育和諧校園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目前高校校園不和諧的現狀
和諧校園是一種是以校園為紐帶、各種教育要素全面、協調、整體優化的育人氛圍,是學校教育各領域間的協調運轉,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諧發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為宗旨的整體效應。在和諧校園的構建中,校園中人與人的和諧居于不可忽視的地位,它包括師生的和諧、學生與學生的和諧,領導與群眾的和諧等,其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居于基礎地位。目前高校校園中出現了許多學生間不和諧的因素。比如:近日,復旦大學研究生黃洋被投毒案熱議如沸,而繼復旦投毒案后,又有媒體報道,南昌航空大學宿舍發現一具腐尸,死者身份尚未確定,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又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兩名學生在宿舍內因為玩游戲大動干戈,最終導致一名學生搶救無效而死亡。在高校校園中,這種惡性案件雖然并非普遍,但是,同學間鬧意見、爭吵、發生肢體摩擦的情況出現頻繁。學生之間的不和諧,不但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對學校的團結穩定及正常的教學秩序也產生不利影響。這正是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二、目前校園中不和諧的因素及產生的原因
高校校園中之所以出現這么多不和諧因素,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家庭教育的問題表現于:對于城市的家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嬌慣,使得他們任性,缺乏容忍和謙讓,使他們走向社會很難與同學相處,在相處的過程中就容易產生摩擦和矛盾。對于農村來的學生,城鎮化的進程中,使他們丟掉了鄉村的寧靜,隨父母進入城市,在城市周邊擁擠骯臟的環境中生活,經濟狀況拮據,及與城市的物質的繁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很容易產生心理的失衡。其次,家庭結構的日趨多元化帶來的問題。家庭結構的日趨多元化,形成了留守兒童、流動家庭、下崗家庭、單親家庭、收養家庭、重組家庭等模式,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在心理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再次,學校教育出現的問題。從學校的教育來看:在小學特別是中學期間,繁重的課業負擔,使得老師沒有很大的精力去顧及他們的思想問題,特別是中學期,對學生的情感培養和人際關系的培養被中考、高考兩項硬任務所擠壓,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以學習成績為標準,老師很少有精力關注學生的思想問題。進入大學后,學生早已存在的問題逐漸顯現。因為大學生在大學時期是一個從各種各樣心理變化中自我創造、自我實現的時期,它是從青年期向成年期發展的重要階段[1]。此外,市場化與對外開放帶來的影響,我國高校實行收費制度以后,部分大學生因學業和生活負擔加重,加之,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貧富分化的加劇、改革開放帶來的意識形態領域內各種思潮的激烈碰撞等,都使大學生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部分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產生諸如悲觀、焦慮、抑郁、心理失衡等消極情緒,從而導致了個人生活與社會的格格不入,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難以和諧。面對這種狀況,如何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幫助大學生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呢?筆者認為應該從和教育方法上下功夫。
三、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加強高校教育理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樹立以“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的基本內涵就是:首先就是以“重視人、尊重人、發展人”為核心。時刻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要求,提倡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一是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意識和能力。二是把學生的健康人格、自由、平等、幸福和全面發展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終極目標;三是“以人為本”要體現人文關懷和道德情感。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決定了思考的方向,理性決定了思考的結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學生美好的人生一開始就掌握在我們手中,有愛心才有情感,我們對學生應當給予關心、體貼和幫助,使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教育方式的表達應該是體現情感與人文關懷。關注學生的情感,有針對性的去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的教育和培養,對于學生自身構建內心和諧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二)自下而上的集約培養
學生之間的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表面上看,只是簡單的人際交往,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應該具備更深層的內涵:一是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二是能體現新型的社會主義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協作關系;三是交往雙方以誠相待,平等、民主、相親、互助;四是建立在人格品質上的共同利益觀[2]?;谝陨咸攸c,在大學里培養學生和諧人際關系是相當復雜的過程,它不是某一部門單獨能夠完成的,需要各部門的緊密配合,通力合作,要建立起一套周密的培養方案,需要自下而上的集約培養,而培養的主要力量,就是高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1.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體制
目前大學里普遍實行了輔導員制度。輔導員是大學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學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組織者、引領者和實施者。輔導員是學生的最基層的管理者,他們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起居、學生的個性、學生的家庭狀況應該有詳細的了解,可以直接地洞察到學生的情緒、思想和行為的變化,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在當今的大學校園里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墒牵咝]o導員隊伍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輔導員思想政治素質相對較差,在輔導員的選拔和準入上口子太松,輔導員缺乏定期培訓,輔導員管理的學生人數較多等。俗話說,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作為最早、最多與學生接觸的輔導員教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時刻影響著學生,不僅影響著現在,也關系到未來。所以對輔導員的培養和教育顯得至關的重要。應該在輔導員的準入和培訓上下功夫,建設出一只能走入學生心靈的輔導員隊伍。高考擴招以來,高校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人數劇增,教育資源嚴重短缺,這就出現了在教育和教學上粗放式的經營與管理的現象:合班教學,大班管理,在一些高校,為了節省開支,一個輔導員要管理若干個班的學生,人數多達幾百人。在這樣的狀態下,不要說對每個學生的管理了,就是把學生的名字記住也很難做到。對于社會環境發生極大改變,社會狀況日益復雜化,學生的思想日益多元化的情況下,一個輔導員到面對幾百個學生,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實際狀況,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顯然是力不從心的。所以小班教學、小班管理已經迫在眉睫了。只有這樣與學生朝夕相處的輔導員才能深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關心他們的生活,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情緒,為他們排憂解難,及時向領導匯報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幫助他們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聯動機制
院系承擔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員和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相互協作,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及時掌握,及時處理。組建了一支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學人員、研究人員和學生政工干部“三位一體”、功能互補、有機統一的教師隊伍。要把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的日常行為聯系起來。主管學生工作的輔導員、班主任、團委干部及思政課教師都要深入到學生中去,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與個性,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樣,就實現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隊伍與思想道德教育的專職人員有機結合,解決了思想道德理論課專職教師理論教學與學生思想實際、成長需求相脫節、兩張皮的問題,從而,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直接或間接地幫助學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以幫助他們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營造心理健康教育
和道德教育的整合機制,促進大學生內心和諧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務之一,也是促進學生心理和諧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我們應積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整合機制。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居高臨下,“說教”是他們使用的一種常用方式,這就導致了學生即不明白也不愿意接受這種教育。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當代大學生平等意識越來越強,如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仍是以一種“說教者”的身份和學生交流,難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難以實現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思想道德教育者和學生需要在心靈上進行接觸,學會換位思考,通過不同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閱讀一些心理學書籍,掌握和運用基本的心理學知識,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幫助學生擺脫心理障礙,建立起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應著重研究在社會轉型期,由于家庭結構,社會結構和學校環境及其他方面的變化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影響,研究學生群體的普遍心理特征。也可以以社會和道德的角度為出發點,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幫助學生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從而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
(三)在教育方法上尋找創新機制
同志曾經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同樣,創新也是高校思想道德工作的靈魂。通過推進教育體制機制創新,來構建和諧的校園。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積極利用校園信息網絡,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平臺,擴大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力和影響力。二,致力于解決學生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通過網絡來和學生交朋友,幫助學生解決他們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實現學生自身的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部門和工作者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幫助大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難,縮小理論平等與事實不平等間的差距,為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創造條件[3]。(本文來自于《內蒙古電大學刊》雜志?!秲让晒烹姶髮W刊》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王曉惠王晶工作單位: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底線道德教育探析
- 下一篇:學校道德教育評析3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