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途徑研究

時間:2022-04-12 09:29:41

導語: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途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途徑研究

摘要: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適應網絡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網絡自身的特點和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決定的。因此,本文通過對目前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及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現狀的分析,總結出幾點關于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現狀;途徑

1引言

網絡的開放性特征不僅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地便利,也同時影響了一批大學生出現網絡道德問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既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要注重學生道德行為的教育。大學生應在大學教育中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尤其是在當今的網絡信息化社會中,要具備自己辨析網絡信息的能力。

2大學生網絡道德行為問題

2.1網絡語言暴力。網絡的虛擬性特征使人們的交流與溝通掩蓋了相貌、年齡等特征,進而讓很多大學生逐漸放松了對自我道德的約束,致使其網絡語言更加放縱,并出現目前大學生網絡語言暴力現象。大學生通過虛擬網絡隨意發表觀點,甚至是對自己討厭的人或事進行惡意攻擊。網絡中的色情、恐嚇等不良信息在現代技術的包裝下以多種形式向大學生傳播,使他們將各種色情文件、圖片及不良信息等在貼吧、論壇及QQ上進行再次傳播。實際上大學生說臟話并沒有多嚴重的企圖,甚至只是認為這樣好玩,但是,殊不知,他們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行將造成十分惡劣的后果。2.2傳播垃圾信息。網絡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豐富了人們的交流與溝通渠道,但同時也存在著通過網絡進行不良信息宣傳的現象。因為網絡的虛擬性、隱蔽性等特征,使得一些自律意識不強的大學生不能經得住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在網絡上隨意傳播各種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垃圾信息。若大學生一味的通過網絡傳播垃圾信息,不僅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也不利于社會和諧。

3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3.1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理念缺失。大學生網絡道德行為問題除了自身約束力差之外,學校的道德教育缺失及不足也難逃其就。由于學校教育缺少對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與行為監督,導致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網絡信息,也無法從正確的價值理念出發利用網絡傳播信息。在相關調查中可以看到,有五分之一的大學生崇拜黑客,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并不認為黑客應該受到譴責,這一現象從側面反映出了學校在網絡道德教育中的問題。很多高校甚至還未認識到網絡道德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性。3.2網絡道德教育機制不健全。由于目前大學生網絡道德素質越來越差,開啟并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的任務也越來越緊迫。對此,政府、高校及社會各界都在積極探索與嘗試來改變這一現象。但是,盡管目前社會各界的參與度較高,卻依然未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網絡道德教育機制,致使網絡道德教育像是一盤散沙,不能充分集結各方力量,真正解決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

4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索

4.1高校應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網絡作為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媒介,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與知識獲取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目前,幾乎沒有一名大學生不上網,因此,高校可以有效利用網絡來進行網絡道德宣傳,組織網絡道德講座,讓學生懂得如何正確利用互聯網。同時,多開辟積極向上的網站,組織具有民族優良文化傳統的信息上網,向學生滲透正確的道德觀念。此外,高校還可適當的開展一些有關網絡知識、網絡道德素質的競賽,以此加深大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引導大學生走積極、健康的網絡之路。4.2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制度約束。道德原則僅能從道義上對大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約束,而要真正達到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約束,就一定要依靠法律的力量。盡管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有關網絡發展的法律法規。但是,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與進步的條件下,還應進一步健全我國網絡法制,加大對網絡色情、虛假信息、網絡病毒等方面的查處力度。此外,高校也應制定網絡道德方面的校規校紀,實時監督與制約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4.3運用網絡技術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引導。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是導致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根源,也將是解決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過程中應善于利用網絡技術,實現德育工作的現代化與科學化,充分利用網絡快速發展的新技術、新概念來開拓、建立新型的德育體系和師生關系。如建立師生交流博客網站,利用網絡的交互性、超時空特征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等自由的交流空間,在交流中提升學生的網絡道德。4.4提升大學生良好網絡道德行為習慣。網絡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正確認識網絡的基礎上,合理利用網絡,并形成正確的網絡道德觀,以此指導大學生具備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為。但是,目前盡管有些高校在努力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但是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卻并沒有明顯改善。因此,高校不僅要通過各種手段、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還應注重大學生網絡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教育中將這種良好的道德行為延續,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文明上網。4.5完善大學生網絡道德行為評價。大學生在接受大學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而大學生要具備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為,就要受到相應規章制度及紀律的約束。因此,高校應建立合理的的網絡道德行為評價機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高校應在原來的評價考核辦法的基礎上增加關于大學生網絡行為的考核,并將其作為對學生階段性考核的重要方面,以此來約束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

5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在大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而網絡這把雙刃劍在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網絡中的海量復雜信息也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學生網絡道德失范已經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因此,本文通過對目前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及網絡道德教育現狀的分析,探索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途徑,望能夠為大學生網絡道德水平的提升做出貢獻。

作者:禹燕飛 單位:河南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段婉立.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網絡道德養成教育研究[D].遼寧工業大學,2014.

[2]張思.淺析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內涵、特點與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06:75-76.

[3]張藝兵.提高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實效性的新途徑[J].高教論壇,2010,0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