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校園貸大學道德教育思考
時間:2022-04-26 04:38:23
導語:非法校園貸大學道德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是道德教育履行使命的重要場所,而大學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使命是培育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然而,如今大學非法校園貸事件依然頻發,大學道德教育在履行其重要使命中陷入了重重困境,只有大學道德教育與社會實現良性互動,注重實踐教學,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學道德教育的使命才能更好地踐行。
【關鍵詞】非法校園貸;大學道德教育使命;價值觀
當今社會迅猛發展,物質文明高度發展,部分大學生很難抵御來自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物質誘惑,開始進行不理性的消費活動,而家庭給予的生活費滿足不了他們的對于物質的需要,于是他們開始向借貸機構借錢,從而推動了非法校園貸的快速發展,衍生出許許多多的社會亂象,給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帶來挑戰。
一、大學非法“校園貸”的現象
非法“校園貸”主要指的一些網絡貸款機構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當前社會出現的“裸條貸款”則是在大學中的一種新型的貸款方式。這種貸款方式中的非法貸款含有兩種利息,一種是明面上的利息,一種是暗地里的利息,大學生由于合法的貸款貸到的錢過少,選擇將自己的身份證或者裸體照作為抵押,從一些非正規的貸款機構進行貸款,而未能按時還款,將產生巨額利息,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還有一種流行的貸款方式是發展下線貸款。大學生貸款后,如果不能到期還款,貸款機構就會要求貸款人欺騙其同學進行類似的貸款,按照欺騙的人數進行返現,從而還清貸款。而被欺騙的同學則有部分又按照同樣的方式進行還款,由于貸款的利息會越滾越大,加上大學生還款能力較差,給大學生及其家庭、學校和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同時產生了許多極端的后果。在傳統教育背景下,部分大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并沒有形成相對健全和良好的價值觀。大學生在升入大學后,都要經歷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的改變,這就給非法“校園貸”有機可乘的空間。錯誤的價值觀、消費觀的侵襲使得沒有收入來源的大學生萌生了不勞而獲的想法。在家庭給予的生活費無法達到他們的物質需求時,大學生會不自覺地想出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滿足他們目前及日后的不合理的物質需求,借錢、貸款則在部分大學生的考慮范圍之內,從而使得大學生的“需求”和“校園貸”提供的貸款行為不謀而合。[2]借貸行業內的某些非法的貸款機構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一些不良的宣傳手段引誘大學生前來貸款,然后通過威逼利誘的方法逼迫其償還貸款,使大學生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在大學生自身無法償還貸款以及其所產生的利息的時候,部分大學生運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或者告知家長為其償還債務,然而也有部分學生則采取不當甚至是極端的方式來處理債務問題。“裸條貸款”此類事件的曝光,也使得非法“校園貸”暴露在公眾的視野中,人們開始關注非法“校園貸”,目前更讓人揪心的是大學生的貸款居然和色情行業掛鉤,不禁讓人想象,非法“校園貸”這種社會亂象已經惡化到何種地步了。所以,從道德教育的角度出發,在非法“校園貸”的背景下探討大學道德教育的使命具有重要和深刻的意義。
二、非法校園貸背后大學道德教育使命的困境
當前非法“校園貸”所引發的一系列無法挽回的悲劇,雖然產生非法“校園貸”的原因諸多,比如有些大學生家庭條件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部分家長沒有重視道德教育以及缺乏對大學生的監管,政府部門沒有健全和完善對應的法制法規,但是我們也開始重新審視大學道德教育是否履行好在大學生價值觀方面的道德教育的使命即運用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論引導大學生樹立基本正確的價值觀。然而大學沒有履行好這一重要使命。究極原因,主要表現在現在的大學道德教育使命的踐行陷入了種種困境,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一)大學道德教育內容與社會現實的反差。當前我國大學的道德教育主要停留在傳播道德的層面上,沒有緊貼當前的社會現實,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一方面,大學道德教育的老師在課堂上蒼白無力地講解著正確價值觀的具體內涵和意義,而現實社會卻顯現出一些拜金主義,互相攀比等等一系列錯誤的典型價值觀。另一方面,學校道德教育希望有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在大學生目睹了現在的社會上很多人在面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物質誘惑前所表現出來的無力和軟弱后,這也很容易造成部分大學生在價值觀的偏差。大學的道德教育中所呈現的正確的價值觀在當今社會上得不到有力的證明和反映,反而被社會上各種扭曲和不良的價值觀所否定,這些就造成了大學道德教育內容與社會產生矛盾的困境。[3](二)大學道德教育的方式與其使命的矛盾。說過,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道德修養,做到以德育人。當今大學道德教育踐行道德教育的使命主要是大學教師通過課堂來踐行的。大學道德教育者大部分還是只注重課本的講學,只是對課本進行簡單的講述和重復,沒有深入結合社會的熱點,從而使大學道德教育的內容成了一些條條框框和苦口婆心的說教,這樣一來導致大學道德教育本身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而大學生獲取道德教育的知識的單一性,僅通過大學老師的枯燥乏味的講學而獲取正確的價值觀,使得道德教育的使命很難被更好的踐行。(三)正確價值觀與大學生扭曲價值觀的沖突。在如今的校園中,大學生價值觀被扭曲的現象日益嚴重,主要表現在追求個人物質需求所采取的方法和內心的想法。有的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不惜承擔巨額利息的風險而去尋求非法借貸機構去借貸,從而造成了一系列無法挽回的悲劇。一些大學生作為大學道德教育的對象,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去學習道德教育的內容,這種功利的心態也使得他們沒有真正領會道德教育的本質,沒有從內心真正接受道德教育的實質內容,更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從而也就難以抵擋不住身邊的誘惑。[4]
三、非法“校園貸”背景下大學道德教育使命的踐行
在非法校園貸肆意猖獗的今天,除了大學相關部門積極幫助家庭條件相對困難的大學生解決學費和生活問題,大學生的父母主動擔負起監管大學生的責任,政府積極健全打擊非法校園貸的法制法規之外,最根本的大學道德教育要積極踐行其重要使命,引導大學生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從根源上阻止非法校園貸的惡化,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大學氛圍。(一)大學道德教育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大學道德教育應當實現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大學道德教育可將正確的價值觀作為學生與社會溝通的橋梁。一方面強化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愉悅感,從正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進一步實現和社會的一種良好的互動模式。[5]另一方面,大學道德教育者應對于學生被當今社會中錯誤價值觀的所誤導應保持高度的警覺,讓學生對于錯誤的價值觀保持足夠的道德羞恥感,從反面實現互動,從而避免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惡性循環。(二)大學道德教育與實踐教學完美融合。雖然大學道德教育是一種思想教育,但這種教育往往難以言表,主要是靠思維的自覺性,如果不結合實踐的教學,那么大學道德教育就會流于形式而效果不佳。因此大學道德教育應當注重實踐教學,開展一些有趣和豐富的社會道德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強化正確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到道德實踐的滿足感和幸福感。[6](三)大學生價值觀向正確價值觀積極轉變。大學道德教育在自身完善的同時,也應該給予大學生更大的空間和時間來實現自身價值觀的轉變,而不是盲目地強調一種機械式的理論體系的框架構建,為了滿足理論考試的需要占用大學生合理的自我支配的時間,大學生缺少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自身行為和思想進行道德的反省。大學道德教育是一個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的過程,同時也是大學生自身道德覺醒的過程,道德教育的最終的目的是培養真正具備道德素質,能夠自覺地運用自己的能力去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貢獻的棟梁之材,所以大學生應該通過自省來改正自己過去的錯誤思想和行為,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所以大學生價值觀的確立需要外在的學習和內在的自省相結合,需要大學生多向自己的內心求得是非。
參考文獻:
[1]孫其華.學校道德教育生存形態變化的新趨勢[J].教育評論,2004,(6).
[2]戚萬學.唐漢衛.后現代視野中的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4,(7).
[3]戚萬學.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J].中小學德育,2016,(2).
[4]鄭富興.學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組織困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8,(3).
[5]陳遂彥.透視學生誠信危機[J].教學與管理,2007,(27).
[6]徐紅芬.學校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淺探[J].教育探索,2001,(6).
作者:施文峰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研究
- 下一篇:青年社會化思想對道德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