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研究
時間:2022-04-26 04:36:13
導語: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存在思想意識匱乏、責任缺失等問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求高校青年教師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不斷強化對職業道德規范的遵守,高校與社會共同創造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環境,共同提高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形成的職業道德。新時期,我國教育部門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越來越規范。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其在教育活動中應該遵守的道德行為準則,職業道德規劃是調節教師與社會間的關系的基本準則。高校每年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大量優秀人才,高校學生的培養離不開教師教育。不斷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為我國高校學生的教育成果提供保障。
一、目前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意識問題。教師對于高校能不能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甚至教師的思想水平可以影響到學校、社會的思想政治水平。目前多數青年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有良好的思想覺悟,但仍有相當數量的教師思想政治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調查數據顯示,有部分學生認為多數教師目前不具備奉獻精神,甚至認為一些青年教師嚴重缺乏思想政治覺悟,根本不配做高校教師,其中嚴重的問題歸屬為敬業精神與責任心。學生對青年教師思想覺悟的不滿,恰恰表明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待于提高。當然,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問題也有學校的一部分責任。高校在招聘青年教師時,往往更看重的是教師的科研能力與經驗,對于青年教師的師德評價較為籠統,高校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較多,但對于教師的思想教育卻聽之任之。歸根結底,青年教師對于自身職業的認識發生了變化,甚至三觀出現問題,抗壓性不足,沒有敬業精神。(二)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組成中教學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通過教師完成對學生人才的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態度只能用一般來形容,因為在教學方式中還是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根據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對教學改革的研究非常少,不會出明顯的差錯,但也沒有尋求創新的動力與行為,這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塑造。慢慢地,高校青年教師的重點都放在科研、訪問上,而不是教學上,這是職業道德建設中典型的本末倒置。同時,對于單純教學而不重視對學生人格培養的教師,其自身也存在職業道德方面的問題。青年教師關注重點的變化同樣來自自身與外部環境的影響。目前的高校實力比拼中,更強調師資力量,也不斷強化對教師的學術水平考核,高校青年教師為了不斷提高學校的競爭實力,也為了自己有一個更好的前途,在學校研究上投入大量精力。但有一些高校教師明顯沒有過高的科研能力,又不甘心僅僅在教學崗位上辛勤耕耘,于是急功近利,采用旁門左道應付了事,要么通過其他方法獲得學術認可,要么缺乏必要的調查研究,成果質量不高,最終有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另外,教師職業道德問題還體現在言談舉止方面,個人主義嚴重,無法處理好與學生、社會間的關系。
二、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策略
(一)加強自我約束。高校青年教師均具有較高的學歷水平,需要自我控制,不斷調節自己的道德認識,自覺遵守相關職業道德規范,履行道德義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做到言行一致,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與榜樣作用。青年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對學生培養工作的嚴肅性。教師承擔著的不僅是教書育人的任務,更承擔著對社會精英培養與道德塑造的歷史重任,教師應通過自己高尚的道德修養去感染更多的學生,通過自我陶冶與自我培養的方式達到較高的職業道德境界。(二)高校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機制。我國高校管理水平需要不斷提高,利用學風建設、校風建設、評比等各種契機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教育,利用職業道德運行機制提高師德建設。首先,要加強高校黨委的領導,把職業道德建設放在思想政治工作較高位置,制訂可執行性措施方案,進行部署,明確科室領導責任,實行整體推進,分工明確,加強科學管理,把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措施落實到位。在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計劃中,把道德建設作為一項組成部分,促進教師繼續教育,激發青年教師的敬業精神與責任感。另外還要加強社會環境建設,在社會中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讓教師感受到自豪感與責任感。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都對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關注教育就是關心國家的未來,關注青年教師道德就是關注下一代的思想學術水平。
總之,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對我國未來的社會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需要不斷重視對高校青年的培養,從思想、業務上解決青年教師的難題與問題,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實踐中不斷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2]朱建柳.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模型建構及其應用[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
作者:魏濱濱 單位:渭南師范學院
- 上一篇:網絡訂餐服務業職業道德研究
- 下一篇:非法校園貸大學道德教育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