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滲透策略

時間:2022-09-17 09:43:34

導語: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滲透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滲透策略

摘要:人文精神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也能夠將人們的行為方式進行改善,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應帶著前瞻性的思維,有意識地將人文精神滲透到日常授課中,將學生各階段的學習壓力做到極大程度地緩解,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帶著積極和陽光的心態成長,為其思想與品行的塑造有一定的促進效用。基于此,本文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價值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極具參考價值的滲透策略,將學生所應具有的人文精神做到極大程度的提高,力求構建出新時期下的高效語文課堂。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滲透;探究

語文內容極具人文性,也給素質的培養帶來幫助,教師可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不僅能夠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能讓學生適應社會的變化,從而形成極高的核心素養,為時代的進步帶來助力。為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滲透人文精神,發揮出語文課堂的載體作用,讓學生在語文的魅力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帶著人文品質成長,同時將新舊知識結合去解決生活中所遇的問題,激發出持續的探究熱情,達到各階段的語文學習目標,形成極強的耐挫力,也實現人文精神的有效滲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價值

語文教學在新時期下不再是知識的傳遞和技能的不斷培養,而是在此基礎上挖掘出當中的人文精神,在熏陶中讓學生形成極高的人文品質,在人文精神與語文教學的巧妙結合中實現各階段教學目標,也彰顯出語文教育具有的價值,所以人文精神的滲透是十分必要的。現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已由成績的提升逐漸轉移至人才的全面培養,而人文精神的滲透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關鍵所在,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學生在教師多層次的點撥下,從語文內容中感悟到不同的人生哲理,也體味到其中的人文精神,一方面可以將語文技巧進行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則將人文精神做到相應提升,帶著極高的素養走入社會,成為我國不斷前行的中流砥柱。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營造人文氣氛,拓寬滲透廣度

在新時代下,教師秉承著因材施教的先進原則,認識到語文課堂肩負著知識傳遞的重任,同時也要借助語文內容來完成情操的不斷陶冶,學生的視野在人文精神的滲透下得到拓寬,激發出探究熱情,迫切地希望接觸更多的知識,將自身的個性價值做到提升,從而為社會作出一份貢獻,使之帶著極強的語文素養和極高的人文品質面對未來的諸多挑戰。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將人文精神的滲透視為一個源遠流長的過程,使授課方案在優化中更加可行和合理,不再片面,可以讓學生帶著持續的熱情參與課堂活動,將人文精神做到充分的滲透。為保證日常教學與人文精神的結合,教師通過多種方式來營造相應的人文氣氛,在精心的預設下保證每一堂課可以自然和高效的生成,滿足學生各時期的求知欲望,也能夠保證人文精神的滲透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在對文本進行解讀時走入深度探索的層次,將當中的內涵準確挖掘,同時萌生問題意識而激發出持續的探究熱情,達到人文精神的滲透深度。教師必須對每位學生的心理變化和能力范圍進行掌握,在兼顧其個性特點的同時來進行課堂方案的優化,使之在每堂課中能獲得不同的收獲,將其以往的倦怠情緒轉換為持續的熱情,為深度學習夯實基礎。例如:在解讀《蘇武傳》的內容時,教師結合文中蘊含的人文精神來設計授課方案,有意識地讓學生對人物的行為進行思考,使之看到人物身上帶有的一種精神,感受從古至今從未動搖過的愛國精神,也看到蘇武的堅定從何而來。此時,教師走入課外的延伸環節,讓學生講述更多的愛國人物,學生的思維開始運轉,結合歷史等知識的記憶列舉出林則徐、文天祥等人物,通過事跡的回顧強化其愛國精神,拓寬了人文精神的滲透深廣度。

(二)借助閱讀環節,實現人文目標

閱讀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時空的穿越,感受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和人文情懷,了解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從而形成優秀的人文品格。在新時期下,文言文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看到久遠的年代中古人的家國情懷,心聲感慨而萌生表達欲望,實現閱讀體驗的分享并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閱讀之前通過問題的提出來明確人文精神的學習目標,例如:“讀完這篇文章后,你們一定會獲得啟發”“每個人的收獲不同,你的收獲是什么?”等,讓學生在閱讀時可以有意識地去尋找當中人文精神,再通過分享環節來進行感想的傳遞,使不同的思路碰撞而萌生創新的意識,在不斷地探究中實現短期的學習目標。例如:在閱讀《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時,學生產生疑問“懷才不遇,但帶著持續的愛國情懷,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嗎?”教師并未馬上給出回答,而是鼓勵學生在精讀中去體味當中燃燒的激情和澎湃的心潮,感受人生態度能夠給未來的人生高度帶來影響,認識到自身的學習態度與成長相關,從而帶著陽光的心態參與課堂活動,將人文精神的滲透做到細致化的落實。在閱讀《我有一個夢想》時,學生從中看到自由與平等的價值,也意識到實現該目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極具曲折性,從而與自身的學習進行結合,糾正有偏差的思想和行為。此時,教師鼓勵學生對閱讀體驗進行分享,使優秀的人文精神在課堂中傳遞,達到滲透的最終目標。除此之外,教師還借助榜樣效應來影響每位學生,使人文精神的滲透更加高效,讓學生在充滿人文情懷的環境中成長。

(三)整合教學資源,突出人文情懷

高中語文教材涵蓋的內容較多,教師應借助網絡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整合,讓人文精神的滲透更加有效,也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性,讓授課方案極具可行性,再借助先進技術和授課風格的結合突出教材的人文情懷,將人文精神深入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一方面可以將學生的視野進行不斷拓展,另一方面能夠讓其掌握語文技巧,形成極高的人文品質。例如:在閱讀《離騷》時,教師可借助群文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將《離騷》與《天問》《九歌》《卜居》進行對比,使之在文本中還原屈原的生平,也在群文閱讀的方式下直觀地感受到屈原的寫作風格,從而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此時,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結合自身對屈原的認識,對屈原寫作的特色進行尋找,疏通其中大意,再結合當時的政治背景來解讀文本,讓學生站在宮廷處境去體會屈原追求理想的執著,同時也看到屈原的潔身自好、憂國憂民,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生為挖掘文中的內涵,對字句做好斟酌與揣摩,將比興手法的使用及特點進行精準掌握,在后續的寫作訓練中加以運用,使之鑒賞和寫作能力做到同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將各階段的教學目標與人文精神的滲透結合,找準銜接點,讓每一堂課均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體驗,在主題的圍繞下進行人文的教育,將教學理念、授課方法、人文精神的滲透實現統一,讓教學資源在新時期下不斷豐富,使高中語文課堂風生水起。

(四)運用多樣手段,滲透人文精神

在人文精神的有效滲透下,高中教師對以往的教學成效進行反思,通過總結來優化授課的方案,找準切入點將人文精神進行巧妙的滲透,在毫無違和感的解讀中,讓學生在新穎的授課模式下對文本做到深入解讀,不僅可以對當中的寫作技巧進行遷移,實現讀寫結合,還能夠讓學生在人文精神的不斷提升下規范自身的行為,從而在語文與人文精神的滲透下形成正確的觀念和陽光的態度,帶著良好的精神品質參與后續的學習。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去考慮,將先進的技術與日常授課結合,創設出緊扣主題的多個情境,也將高中生喜愛的音樂、視頻和動漫等不同的元素引入課堂,使學生調動熱情,可以客觀的對問題進行分析,將語文的知識加以利用,掌握文本的內涵,對重難點部分有效突破并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此時,教師可對授課方式進行創新,安排一些極具探究意味的實踐活動,將課堂做到不斷延伸,使學生帶著熱情參與,看到生活與課堂間的聯系,感受人文精神與語文緊密性,樂于表達心中所想,建立起深入溝通的模式,為人文精神的滲透帶來幫助。例如:在閱讀《林黛玉進賈府》的過程中,教師巧用預習環節讓學生運用自身的信息能力收集與作者、主人公相關的資料,同時也對《紅樓夢》有全新的認識,帶著疑問參與后續的課堂活動。在實際授課時,教師讓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享并做簡單的介紹,激發學生潛在的競爭意識,也使之看到自身的不足,有方向的改進。在閱讀中,教師借助多媒體等設備播放出《紅樓夢》電視劇中的片段,學生輕松走入帶有年代感的情境,結合課文來進行故事的解讀,運用自身的表達方式來講述故事的開始、經過和高潮部分,也能對結尾做到分析。此時,教師鼓勵學生對文中的字、句和段落進行精讀,感受寫作手法的巧妙使用,對當中的內涵做到挖掘,感受反封建的意義所在,對曹雪芹批判的精妙之處有所感慨,開始對整個故事產生好奇,燃起了閱讀的熱情,為后續的課外閱讀埋下伏筆。教師隨之布置習作任務,在讀與寫的結合中將人物的描寫技巧進行遷移,也使之在寫作時回顧文本中的人文精神,讓習作栩栩如生,更是飽含情感。

結束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若想將人文精神巧妙地滲透其中,教師應總攬全局,對語文教材進行系統化的了解,將人文精神教育的重難點做到針對性的突破,使之與日常授課結合,糾正高中生有偏差的理念和行為,使之形成正確的三觀,對行為做到有效的規范,實現全方位的健康成長。在不斷的實踐中,教師帶著長遠的眼光,對人文精神的滲透成效進行反思,找到其中不足,借助閱讀環節和氣氛的營造突顯人文情懷,使學生飽含熱情地參與課堂活動,不僅對語文知識做到深入地理解,也將自身的人文精神做到提升,使高中語文教學極具實效性,在知識與技巧的傳遞中,讓學生傳承了優秀的文化,將授課水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帶來促進效用。

參考文獻

[1]景宏智.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高考,2021(10):149-150.

[2]張玉奎.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考試周刊,2020(97):55-56.

[3]陶炎.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135.

[4]年英.略談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新課程,2020(33):96.

[5]潘岳.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的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23):103-104.

作者:陳佳蓓 單位:福建省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