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教師師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09-13 09:01:32

導語:職業院校教師師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院校教師師德建設論文

一、一體化教學與一體化師資

職業院校的一體化教學是指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教學改革或理實一體化,通過構建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突出學以致用,突出職業能力培養,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專業教學之中,進一步突出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該模式的推廣應用,被譽為“一場新的教學革命”、“一次特色升華”、“一次職業教育中意的回歸”。為順利開展一體化教學改革,配備一體化教師是最核心問題。根據課程體系要求,一體化教師既能講授理論知識課,又能指導技能訓練和生產實習,還要有一定的生產現場生產與管理經驗。因此,一體化教學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深、更廣的要求。

二、師德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一直以來,職業院校的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默默耕耘在職業院校的三尺講臺上,為職教事業做出重大貢獻,體現出職業院校教師的高尚師德、無私奉獻精神,但也應看到,在市場經濟影響下,職業院校師德建設中尚存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如輕視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忽視師德修養,理想情操失落,師德水平下降;師德師風建設機制不夠完善;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要求中,師德標準僅是紙上軟要求,實則偏重資歷、科研成果、論文著作等硬件水平,對其師德師風表現和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情況不考、不量;受社會偏見影響,職業院校教師無論是政治影響,還是待遇、社會地位等都較低。因此,加強師德建設是職業院校教學軟環境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三、師德建設的實踐探索

師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各職業院校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和保障體系,以規范建設抓落實,以評價表彰促發展,以嚴格自律抓培養,把師德建設落到實處,逐步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1.立足于實際,長遠規劃,抓好教育信念學習。

加強師德建設,引導教師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自身修養,弘揚高尚師德,加強德育體系建設,立足實際,長遠規劃,抓好教育信念學習,增強教師責任感和事業心。建立政治理論學習平臺,提升教師政治素養;搭建學術文化建設平臺,創建名師道德講壇;組建職業教育研討平臺,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構建師德學習交流平臺,暢談師德建設與踐行情況。

2.創造和諧環境,落實尊師重教。

加大教學投入,實行必要的傾斜政策,改善工作條件,提高教師待遇,創造和諧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以就業為導向,以一體化教學模式為核心,以專業帶頭人為引領,強化課程和團隊建設,提升教師一體化教學能力。從崗位教學技能入手,以一體化教學技能競賽為基本手段,開展多形式的教學比武活動,加快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突出其成就感與幸福感。以校企合作為基礎,鼓勵教師以現場實踐、掛職鍛煉等方式深入企業學習,了解先進技術和企業文化,感悟職業道德,提升師德修養,加快一體化教師培養。

3.與時俱進,科學規范師德建設標準。

不斷推進觀念創新和制度創新,積極探索適應新時期師德建設的新內容、方式、手段,使師德建設更貼近實際、貼近教師,激勵教師爭做“品德優良,愛崗敬業,悉心育人,嚴謹篤學,開拓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職校教師。

4.完善長效機制,規范師德建設管理。

校以育人為本,師以鑄德為重,要徹底改變師資隊伍建設中重業務輕師德的現象,必須全方位加強師德建設機制管理,規范師德建設過程,確保師德建設高效推進。結合一體化教學評價,完善師德評價機制,引進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目標責任制,健全評價指標體系,樹立先進師德模范典型,在聘任、崗位津貼、職稱晉升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提升教師責任感與幸福感。

5.加強自身學習和自我反省,努力踐行師德規范。

教師要以立德樹人為天職,創新教育教學工作,以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社會尊重,感染學生,以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無愧于教書育人的神圣事業。樹立正確的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觀,不僅使學生學會本領,而且引導學生探索做人的意義,進而發展成具有健康情感和社會責任心的人。這樣,教師才能以自己深厚的學問、思想和德行持久地影響和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輔導者和引路人。

作者:唐秀榮張自遵單位:大興安嶺職業學院商丘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