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師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12-15 04:11:55

導語:工會師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會師德建設論文

一、宣傳培訓,師德建設重在教育

開展好師德建設工作,必須通過宣傳培訓,把握上級的法律法規、重大精神、基本要求、相關規定,向教師及時宣傳、開展培訓,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還針個別教師學習意識差、敬業精神不強、依法執教意識不強、為人師表意識淡薄、工作紀律意識差、集體榮譽感不強等問題,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增強了師德教育效果。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開展了十八大報告政治學習活動,并通過專題輔導、撰寫心得體會、學習效果檢測,收到了良好學習效果。在吉林省工會宣傳部《關于組織開展全省職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網上知識競賽》活動中,全縣四名教師獲獎,都是我校教師。召開加強師德建設,改進工作作風專題會議。制定了《平崗小學關于加強師德建設,改進工作作風的十項規定》,為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師德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安全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舉行師德師風教育培訓動員會。全體教師共同學習了東教紀發2013年7號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規定》要求上來,形成了貫徹《規定》良好氛圍;明確了東遼縣師德建設的具體要求。

二、加強管理,師德建設重在規范

把師德建設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制定了《關于“加強師德建設,改進工作作風”的十項規定》、《教師禮儀規范》等制度,使師德制度建設常抓常新,為塑造教師良好形象,規范教師行為奠定了基礎。以改進工作作風為突破口,結合學校學校和新時期師德建設實際,制定了“加強師德建設,改進工作作風十項規定”;加強教師禮儀教育,制定了《教師禮儀規范》,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踐行教師禮儀規范的自覺性,樹立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

三、重視過程,師德建設重在落實

師德建設的過程實際上是廣大教師受教育的過程,也是師德水平提高的過程,重視過程,狠抓細節。堅持計劃落實,責任落實,考核落實。尤其在對考核中發現的師德問題,進行梳理,制定整改措施。

四、豐富活動,師德建設重在引領

結合學校實際開展了靈活多樣的師德活動。召開慶祝“三八”婦女節座談會,充分體現了對女教師的尊重、理解和關愛,使全體女教師在工作中更加勤奮努力工作為學校發展再立新功。開展關愛活動。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營造關心教職工生活的良好氛圍,為生病教職工的慰問送溫暖工作,定期組織教職工到沈陽大眾醫院進行體檢,關愛教職工隊伍中的特殊群體,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關心女教職工生活,維護女教職工的特殊權益,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使廣大教師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開展崗位實踐活動。開展了“五元”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活動,為全體教師搭建一個集中學習、交流、研討的平臺,開展領導、名師、教師賽課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開展文體活動。豐富教職工文化生活,舉辦師生趣味性運動會、組建教工排球隊,各項文體活動的開展更有利于教職工的身心健康、促進了學校凝聚力的增強。

五、樹立榜樣,師德建設重在示范

師德建設只有通過各種活動作為載體才能使之具體生動,深入人心,結合學校實際開展了靈活多樣的師德活動,并不斷變換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育、樹立、宣傳、推廣師德典型,是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會的重要工作。通過開展評選表彰“師德標兵”活動、召開師德報告會、“身邊人講身邊事”,達到了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身邊人感染帶動身邊人的目的。

六、自查自改,師德建設重在監督

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家訪等多種形式,促進教師、學生和家長的相互溝通,爭取家庭、社會對學校和教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通過向家長、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定期召開座談會等舉措,及時掌握師德動態,不斷完善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四位一體”的師德師風監督網絡。通過簽訂“規范教師從教行為,樹立師德良好形象”承諾書、“嚴禁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違規辦班補課承諾書”,較好地解決了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亂辦班、亂補課、招住宿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亂購教輔資料,亂收費等問題,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通過與學生及家長的座談,了解到學生及家長對我校的師德師風狀況是非常滿意的,沒有參與有償辦班補課現象和收住宿生的事件發生。

總之,在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師德建設工作收到了實效,工會發揮了應有作用,為學校的科學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師德建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我們有決心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和學校科學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趙穎單位:吉林省東遼縣平崗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