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師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22 03:07:51

導語:農村教師師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教師師德建設論文

摘要:農村教師師德建設的進一步加強,特別是針對于小學教師來講,是提升自身素養(yǎng)的一個必要階梯。讓農村教育拉近與城市教育的距離,讓小學教育得到質量上的飛躍。汲取傳統(tǒng)文化精華是加強農村教師師德建設的基礎。在前幾年里,中國教育在國家國務院的謀劃下,其改革與發(fā)展也有了基本的藍圖。農村教師師德建設在著手加強。當今情況下,汲取傳統(tǒng)文化精華,加強農村教師師德建設還有待提升。

關鍵詞:農村師德建設;小學教師;傳統(tǒng)文化精華;措施;因素

一、對于小學農村教師師德建設的調查

職業(yè)道德素質和職責意識便是教師師德的最本質的東西,它不僅能反映出一個人對自己工作的認同感與認知感,同時也可看出自身對職業(yè)的一個評價高低以及從職業(yè)中所領悟到的東西。教師能讓自己達到并保持在一個嚴謹和呈現(xiàn)的一個具有高度的標準上,這是教學中所倡導的。教學道德和責任心也是教師心中所具備的,如果把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與對學生的看法比作是枝椏的話,那教師的內在道德素質便是這些枝椏離不開的根基。無可非議的是教師師德已經成為一個人人議論、人人關心的全社會話題。小學生就如同一張干凈的白紙,他們的大腦思維以及心理都還未得到徹底的開發(fā),小學教師的教學就為這張白紙?zhí)砩狭司哂袧庵厣实囊还P。除了在學習上的影響外,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例如:一些小的習慣,對是非的認知。從而不難看出小學生一生的習慣也默默地受到了教師的影響。如今師德建設中仍存在一些缺陷,時下虐待兒童的事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是對教師師德以及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響亮巴掌。為了遵循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為了避免出現(xiàn)猥褻兒童的事件再次發(fā)生,加強對農村教師師德的建設已刻不容緩,只有提高教師素質,學生才能得到好的教育,為今后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貢獻。

二、探尋影響農村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因素

(一)經濟方面的影響

經濟與教育也有著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市場經濟在全國快速飛躍讓教育也逐漸踏上了市場化的征途。隨著知識經濟的逐漸發(fā)展,不管是教師的教學成果還是教師的辛勤勞作都被貼上了經濟的標簽,呈現(xiàn)出了用商品價值衡量一切的現(xiàn)象,當然更大程度地體現(xiàn)了教師的價值。教師價值與經濟的誘惑是教育所必須面對的兩個相聯(lián)又相對的事物。在學生利益和個人利益面前,部分小學教師選擇了后者而放棄了自我價值,這也重重地打擊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大多教師對小學農村教育采取消極教學態(tài)度的原因是由于受到農村貧瘠經濟狀況的原因,低的工資待遇和生活壓力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夢想似乎折翼般。大家也可以看到如今很多的短期工作在經濟上來講是遠遠超過教師的,這樣一個情況不得不讓教師將經濟放在一個高的位置上。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中的一條便是尊師重教,但由于農村經濟限制,小學農村教育已岌岌可危。

(二)自身方面的影響

1.學校方面

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師德建設自然離不開學校環(huán)境方面的影響。學校制度、師德考核體制、師德教育體制若是有一項不完善或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導致師德建設的高低。農村教育更注重于應試教育而忽略了教師素質的提升,同時學校也忽略了這一點,他們過多地在意學生成績。師德教育是需要經常性和體制性的。

2.教師自身方面的原因

歸根究底,教師師德問題主要對象是農村小學教師,他們的知識構成與價值觀念都是有所限制的。那也有一部分教師的文化水平也有限制,對學生的教育也會造成一定的困擾。浪費教學資源現(xiàn)象,學生學習知識的局限性也就由此產生了。還有一部分師范畢業(yè)生也會因為不適應農村艱苦的生活而對教學消極應對。

三、加強師德建設的措施

(一)在思想和政治上加強教育

可通過生活教育與日常理論的溝通方式向他們灌輸思想政治上的有關觀念。通過講偉人事跡和名人理論來完善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例如,有關貫徹黨的正確思想路線的理論,鄧小平理論等。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體制性和定期性,讓教師們在交流中吸取到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以加強師德建設。

(二)加強職業(yè)責任心

加強教師的職業(yè)責任心,可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xiàn),比如,專門成立一個輔導班。讓教師擁有無私奉獻、職業(yè)道德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

(三)評選師德標兵

定時評選師德標兵,從而激發(fā)教師們的積極性。評選對象需在教學、道德、服務方面為大家樹立一個榜樣。同時也要勉勵大家向他學習,讓每個人都能從小事做起,讓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師德標兵。同時借輿論的宣傳作用,讓全校道德風氣加強。

(四)建立對師德考核的體制

視具體情況建立貼合實際的師德考核體制。考核依據(jù)為教學效果與學生評價,教學效果需要學校方面成立考核團隊來督查教師的上課情況,學生方面可根據(jù)學生所填的評價表來確定。對教師的評定還可以采取分級制度。將這個評定與教師的工資、職業(yè)晉升相關聯(lián),讓教師有足夠的積極性。

(五)有獎懲之分

對于師德敗壞的人,學校必須嚴加懲戒;相反加以獎賞。

(六)各校之間的教師進行交流

加強與外校教師的交流,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不斷的交流會讓教師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讓教學的正能量廣泛地傳播,此外還可避免教師對職業(yè)有倦怠性,防止教育事業(yè)下滑。

(七)加強學校的管理

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安靜、民主的環(huán)境,學校需完善自己的管理工作。民主是學校首先要做到的,這樣才能帶動教師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讓教師們能夠團結成一體。為了讓教師有成就感,學校和學生都要學會尊重教師,多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適當聽取他們的建議。

作者:魯智龍 單位:甘肅省民樂縣豐樂寄宿制小學

參考文獻:

[1]邵龍寶.師德的實質與教師的人格建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8).

[2]劉萬海,張明明.近年來我國師德研究的主題、特征與趨向.教育科學研究,2014(2).

[3]陸道坤.師德“失范”現(xiàn)象折射出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困境與思考.教育科學,2013(4).

[4]林崇德.基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師德觀.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